离家伤感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经典美文--伤感得敬畏》

怀念记忆,祭奠昨天

在我的方式里,亲人的离去除却泪水的挥洒,更该用文字铸一种永恒的铭记。——题记

我的姥姥,我母亲的母亲,在2012年10月1日,也是过完中秋节之后的第一天静悄悄地离去了。10月1日,这个如同梦魇一般的日子,终止了我和姥姥最后的约定。

2012年的春节刚过,即将赶回公司的我去姥姥家辞别,那时的她步履已经略显蹒跚,人也稍显消瘦,坐在座椅上拉着我的手,对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道,“也不知这把老骨头能不能熬到看到你对象,心里总也觉得缺点什么”。我笑着告诉她,“姥姥你没事啊,我十一放假就带来给你看„„„„”之后又说了些关心她的话,便又匆忙地离开了她。在公司的日子里,偶尔也会想起姥姥,只是终不得拿出一点喝酒的时间去给她打个电话,直到后来母亲跟我说姥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躺在床上,我才意识到事情得严重,忙给她打去电话。电话那头的她,除了知道是我正跟她通话之外,很难听出我对她的问候,只是在答非所问得告诉我,别让我担心她,她很好,让我专心工作之类的话,也没有再提让我带女朋友回家的事。母亲去姥姥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却又突然很少和我说起姥姥的事,我开始猜测这预示着什么。

又是一个家里的电话,在那个离“十一”还有一个月的一天,父

亲急迫地告诉我回来一趟吧,看看你姥姥。我的心紧紧得抽了一下,便风尘仆仆地带着萌赶回了山东。再见姥姥时,她已经躺在正房客厅的一张为即将逝去之人准备的床上,我实在不忍心用文字去描绘她的样子,看着这种情景下的姥姥,我趴在她的床前,拉着她的手哭了起来,而她静静地看着我,眼睛一动不动,只是在她的眼角我看到了那正缓缓留下的眼泪。母亲哭了,大声地对她说,“你外孙带着他对象来看你了,你看看她好看不?”姥姥像看我一般看着萌,然后费了很大的力气说出了“好„„看”,我把萌的手放在她的手上,那一刻我又仿佛看到了她嘴角荡起的微笑。舅舅告诉我,姥姥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没有力气再说出来。那时的姥姥已经不能吃饭,每天只是靠打点滴输一些营养,三天的时间很快,我不得不赶回公司上班,带着对姥姥的牵挂我再次离开了她。

在那漫长的一个月里,我曾不止一次得做梦,姥姥又可以吃东西,也不止一次得笑醒,后来也听母亲说姥姥竟然又喝了一小碗鸡蛋汤。我仿佛又从暮霭之中看到了希望中的光明,开始盘算着放假的日子,细数着越来越少的天数。中秋与国庆接踵的机遇,让我梦缘了提前一天回家的渴望。中秋的上午我便赶回了山东,和父亲碰头之后,备了些“十一”假期待客的货物和食品,不曾想中午时分就收到姥姥病情加剧的坏消息,在我们那边的习俗里讲,一个即将老去的人如果能熬过十五,老人还能多活好一阵子,我默默祝福着她。

十五的晚上家里很冷清,母亲在山下看护着姥姥,父亲满脸愁容,而我一直在忐忑着,不安的心乱成一团,八月十五的晚上第一次过那么慢。“十一”的早晨,母亲从姥姥家赶回,说姥姥已无大碍,母亲又放心不下店里的事情便回来了。我也算松了一口气,忙活着招呼陆续来到的游客,只是不到一个小时的光景,又传来电话,姥姥去世了,我的心骤然混乱,哽咽于那是人声嘈杂的喧嚣之中,父亲很沉着的告诉了我他的决定:他和母亲即可下山,让我留下照看饭店,店是关不得。我没有反对父亲的决定,毅然的撑起了没有了父母支撑的饭店,四天时间我除了姥姥去世当天的晚上去看了她最后一眼之外,我一直在饭店忙碌,甚至没有参加姥姥的葬礼。

姥姥走了,而我的心里却多了一个结,一个我无法解开的结,那离家伤感

是我对姥姥的亏欠,是我的内疚,这种内疚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唤起了我对她最初的回忆。

总是无意中听大人们讲起,幼时的我,懒得无可救药,每次姥姥

带着我和姨弟出去的时候,我总是要缠着她抱着,于是乎出现了一幅很滑稽的场面:年长的老人背着当哥哥的外孙,领着当弟弟的外孙,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比春天里的花儿还要美丽。我已记不起趴在姥姥背上时的那份舒适,却不能忘记她对我的那份心疼。

该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我的村子地僻人稀,教学资源紧张,只能转到姥姥所在的村庄学习,也就寄宿到了她家。那一年我自由得像只脱离了牢笼的小鸟,无需如在家里一般投身于家务,献身于学习,躬身于没有电视机的小屋。姥姥打点着我的一切,供应着我的衣食住

行,我可以放肆得玩耍,疯狂的飞翔。然而她给我的“溺爱”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我用优异回报着她对我的希冀。

到了初中之后,一直对煎饼不感冒的我总想吃点食堂里的馒头,

无奈那时家境寒酸,父母一个星期给的六七块钱让我数次止步于食堂之前,而后失落的转身回宿舍啃煎饼,唯一的菜是咸菜,唯一的汤是白开水。后来听说,食堂可以用小麦换馒头票,可远在山区的我家又产不了小麦,姥姥听说后每到周日就会坐在自己村口的大石块上,等我回校经过,递给我十多斤小麦,我便美梦成真地吃上了馒头,吃上了真正的菜,喝上了真正的汤。同学都羡慕地对我说,你姥姥真好。每每说到此事,母亲总是对我说你初中三年吃掉了你姥姥家三缸小麦。

上了高中以后,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回家待两天,跟姥姥的见

面便显得寥若晨星,时常听母亲唠叨,你姥姥总说想你,你回学校的时候路过她家去看看她,我总是N次答应母亲,却又N+1次承各种莫名的原因爽约于姥姥。只是等到过年的时候,连同父母去她家探亲,每次她都极力挽留我住几天,我都会以各种理由一一推辞,现在想想带给姥姥的肯定不会是快乐吧!

考上大学的时候,姥姥到山上来给我贺喜,这是我的记忆里她来

我家最明晰的一次,其余她来我家做客的时节真的是寥寥无几。到后来她身体略显微恙之时,她一直唠叨着要再去一次我家,可直到离去那天终没有如愿。前几日回家,听家里的长辈们回忆姥姥若干年前最后一次到我家的情景都感慨万千,而作为聆听者的我却早已泪湿双眼,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她那张饱经沧桑,而嘴角却永远挂着慈祥的笑脸。

姥姥的一生受尽了人间的苦难,费劲心力的拉扯着四个儿子两个

女儿。听母亲讲,年轻时代的姥爷,脾气坏的狠,姥姥没少挨他的打骂。大舅得子之时,当上奶奶的姥姥嘴乐得开了花,怎想孙子两岁多时还讲不清话,原来是落下病根,姥姥便加倍疼自己的孙子,却冷落了大舅母,不让她养儿子,所有的养孙重任自己承担。二舅年轻时误进一个类似传销的组织,一离家就是十多年,姥姥盼儿想儿哭坏了眼睛。等到二舅回来之时,人已接近不惑之年,整天酗酒,酒后闹事,把家里弄得不成家样,把四邻扰得不得安宁,姥姥操碎了心,受尽了气。三舅最显安分,一心扑在基督教上,四处传经、讲课、发展新教徒,甚至三舅母,表姐,表妹都虔诚得做着一个基督信徒,安分的他除了基督,仿佛已经忘记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生他养他的老母亲,在我看来,让姥姥伤心遭罪和不管不问姥姥都是不对的,至于算不算不孝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小舅和小姨家略显安静,倒是没有让姥姥操太多的心。还有一家就是我家了,以前父母吵架打架如家常便饭,规模大小不一,但情节严重的时候,母亲总会逃下山向姥姥倾诉,于是,有那么几年她总是担心自己的女儿又遭了女婿的“毒打”。姥姥一个人又当妻子又当妈还当奶奶,每天给姥爷、大舅、二舅、大表哥做着一日三餐以上的饭,接受着耍酒疯砸桌摔盘的亲人给与的磨难,担心着近处远处亲人的苦难。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我们这群姥姥最爱的亲人,一点点消耗了

她精神,透支了她的生命,当姥爷的脾气变得温和,对姥姥言听计从的时候;当言语不清的大表哥也结婚生子的时候;当二舅开始滴酒不

篇二:《成长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成长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男孩很优秀,小学初中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对他信任看重,父母对他宠爱有加,男孩一天天幸福快乐的长大。

高中开始,男孩离家住校,渐渐的,他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了一起。于是,他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开始顶撞老师,甚至于逃课。叛逆的男孩看不到老师诧异的眼神,忘记了父母的殷殷期望。最终,男孩的成绩一落千丈,只有选择退学。

回到家后,他无比茫然。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突然间离开了他生活了十多年的校园,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默默的在家呆了三个月,男孩很少说话,每天的生活及其简单,吃饭、睡觉,再有就是去田间放牧家里的那几只羊。

一天下午,男孩懒懒的靠在山坡上,看着蓝天上朵朵白云悠悠的在空中走过,羊儿专注的啃着青草,他突然从心底感到了恐惧:“这难道就是自己的全部人生了吗?那个曾经优秀的自己又在哪里?难道真的要在这片土地上从生到死的固守吗?”

第二天,男孩告别了父母,背起了行囊,开始了一个人的闯荡。他决定去北京看看,那是他埋藏了很久的梦想。大半年时间,他一边打工,一边流浪,辗转到了北京。在这里,他不仅看到了

小时候只有在课本上才能看到的天安门广场,还观看了国旗班精彩庄严的升旗表演。

其实,男孩心里也有一个绿色的梦——去部队,去当兵,好男儿志在军营。经过多方努力,男孩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橄榄绿,也把自己狂妄不羁的性格收敛了好多。

在部队里,男孩严格的要求自己,他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要找回那个曾经优秀的自己。氧气稀薄的高原,异常灼热的紫外线,还有残酷的新兵训练,男孩都咬咬牙一一承受了下来。新兵训练完后,表现出色的男孩做了班长,他告诉自己,他还可以做的更多更好。

日子一天天飞逝,男孩一天天成熟。如今,当年那个十六岁的懵懂男孩,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期间,他调换过好几个岗位,掌握了多种技能,多次立功。受到了部队的嘉奖,得到了战友的尊敬。

有一天,当他经过一所大学时,不禁驻足了,看着进进出出的学生三五成群、打打闹闹。有一丝悲伤慢慢从心底升起——曾经,他也成绩优异,原本,他也可以是天之骄子,其实,他也渴望证明自己……年少的莽撞,无知的骄傲,悔恨的自己,却再也无法追回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抬头仰望天空,有泪从脸上滑落。有人说过——抬起头,眼泪就不会流下来。可是努力抬头的男孩还是哭了。他在心底对自离家伤感

己说:别了,那些曾经的过往;别了,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别了,那些再也无法追回的青春年少!

男孩终于明白——原来,伴随成长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篇三:《伤感爱情格言》

伤感爱情格言

1、 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做有你相伴;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眼欲穿。

2、 再怎么坚固的爱情,是无法承受忙碌的侵蚀。你忙得天荒地乱、忙得忘记关心、忙得身心疲惫!财富是一种寄存,钱再多,你也不能带到棺材里去;权位是一种寄存,无论你怎样叱咤风云,却不能逃出最终的交替。

3、 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里,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有人在怀念我,在世上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4、 早知道和你注定是无尽的忧郁,我却不知该如何收回我的心意。不能说出的故事,一场美丽的相遇,爱是一场不悔的沉醉。离家伤感

5、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你为他哭,唯一一个值得你为他哭的人却永远不会让你哭!

6、 真心只换无言泪用情还是黯伤神痴心一片向谁诉一往情深无人知孤寂与我共相随空虚长伴平安夜情意切枉用心。

7、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有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偷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8、 整个冬天,我一遍一遍地阅读和回忆/用感动完成对自己最后的伤害/整个冬天,大雪一直没下/而我的情人也一直没来

9、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10、 最好的报复不是毁掉对方,更不是毁掉自己,而是要过的比他幸福和快乐。

11、 作为女孩子都喜欢浪漫,都喜欢爱情美满,但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每一个人都期待着一份至死不渝的感情。但要明白,感情如房子,建造时偷工减料就会成危楼;年久失修莫名其妙就会长出壁癌,有时因原来施工不良就会漏水。

12、 爱一小我,能够支出一切!包罗生命!

13、 汉子都喜难听话的女人,但汉子若是起头喜好一个女人时,就会不知不觉听那女人的话了。离家伤感

14、 看到你,我怕触电;看不到你,我需求充电;若是没有你,我会断电。

15、 看到你的名字感动,听到你的声响心动,惧怕自己胆小妄为,咦,看到你时一动不动。

16、 恋爱,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而你而在我失恋的时分,就只你在你我的线上,我真的感动,这我关于来说,不能不能算缘了,固然我不信,可是明天,我无法不信了。

17、 恋爱,有时分,是一件令人沉沦的任务,所谓明智和决计,不外是好笑的自我抚慰的措辞。

18、 恋爱历来都是一种约束,追求恋爱并不等于追求自在。自在珍贵,我们用这最珍贵的工具换取恋爱。因为爱一小我,明知会取得自在,也甘愿作出许愿。

19、 若不得不别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会,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动,感谢感动他给了你一分回想。在蓦然回顾的刹那,没有仇恨的青春才会了无惋惜!

20、 若是你爱上了一小我,请你,请你肯定要温顺地看待他,不论你们相爱的时分有多长或是多短,若你们能一直温顺地相待,那么,一切的时辰都将是一种无瑕的斑斓。

21、 为什么每个人的感情谈起来就是那么的幸福,而甜蜜?(名人名言 )为什么自己却这样的痛苦与苦涩?

22、 我们爱一个人就等于将自己的心灵与对方做了一次交换,即使有,一方后来反悔了,想再次收回,却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23、 无论你把爱情看得多么的复杂或简单,在爱情的世界里,单单有爱情是不够的。

24、 一分钟就能让一小我心动,一小时就能喜好上一小我,一天就能爱上一小我--可是,要用终身的时分才干去忘掉。

2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6、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张爱玲

27、 一对幸福情侣的结合应该是一对合适的人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与地点相爱,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没有来早,也没有来迟,刚好遇上”。

28、 一个人离开家奋斗是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爱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

要的部分,但爱情就像独木桥一样,人家过了,你就不能过。离家已经五年,在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时候,面对自横的独木桥,真不知别人是否已经过去,心爱的姑娘可安在。那种惆怅,那种失落,那种迷茫,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29、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遗忘,那将是很痛苦的事,别再自寻烦恼,快把痛苦的事给忘了吧!

30、 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人的,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以前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31、 因为爱情常常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它的消逝很多时候也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确曾深爱过,则爱就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32、 因为寂寞才去爱,往往会陷入更深更深无可救药的寂寞中。

33、 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甚么会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篇四:《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

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回乡偶书>全诗及注解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二、<回乡偶书>全诗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三、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28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