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 劳动节 |

【www.guakaob.com--劳动节】

2016年劳动力供给将出现变化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第一篇

2016年劳动力供给变化

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学术界和媒体很少关注我国人口特别是劳动力数量的长期变动趋势。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民工荒,涨薪潮和劳资冲突等现实问题的不断涌现,热门开始重新审读劳动力供给的实际变化,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和人口转变等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经济学术语称为学界和媒体热议的焦点,事实上,对于我国而言,人口转变引致的老龄化程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共同作用于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前者是劳动力的增量变化,后者是劳动力的存量变化。因此对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基本趋势的分析,需要从劳动力年龄变化,农村转移人口变化和由以上二者导致的劳动力价格变化趋势三个方面来解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历着急剧的人口转变过程。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69-1971年期间的水平为5.7,1979-1981期间为2.6,1989-1991年期间为2.3,1992年以后急剧降至2.0以下的水平,近年来则一直维持在1.5左右的水平。在死亡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老龄化趋势,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程度加深时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占比逐渐减少。人口转变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减少。根据对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和预测,自2016年之后,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负增长,2035年左右将要达到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高峰。由此,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

慢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劳动人口总量在2016年左右将要出现拐点,并在未来35年之内持续下降,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持续下降。其次,我国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劳动力供给的存量也趋于有限。我国现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时过去三十年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农村转移人口的变化趋势也将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造成影响。根据对未来我国人口预测理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从2001年开始出现负增长,而在2040年前,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每年平均减少500万以上。在这种情形下,2050年之前,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每年减少2%左右,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城镇,2030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可以看到,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为明显。事实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从2004年以来,我国外出农民工增量开始低于城镇就业增量,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正在放缓。虽然现在有研究对中国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区间的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但是根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速度正在加速下降。由此,我国长期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劳动力存量开始出现有限的特征。再次,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随着劳动力供给增量的不断下降,我国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些实质性的变化在现实中主要反映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总体劳动力成本来看,我国职工工资水平处于快速上涨的阶

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职工工资水平增长速度非常快。无论是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年均增长速度基本达到了10%的水平。我们应该注意到,我国工资大幅上涨和就业放缓的时期是吻合的,开始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并且在本世纪也来更加明显。而工资的快速上涨滞后于就业数量增长的放缓,这基本上可以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的调整是迎合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而逐渐发生的。从农民工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来看,农民工工资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民工以月工资上涨幅度较大,基本保持在5%以上的增速,个别年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实际月工资的年增长速度也基本保持在5%左右。随着农民工工资的大幅上涨,我国农民工工资与总体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由于农民工在我国现代生产部门就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着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整体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此外,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成本也在迅速上升,其上升速度甚至超过非农业生产部门。近年来,我国粮食、规模养猪和棉花等农业行业雇员的工资以年平均15%左右的速度上涨,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业行业职工工资10%左右的增长速度,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的劳动力工资的差距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带动了我国整体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可以看到,从全社会职工工资、农民工工资和农业雇员工资几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劳动力价格出现了长期较快上涨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对于人口转变、人口红利和刘易斯拐点等理论意义上的概念的争论也显得

不是那么重要了,单从增量、存量和价格角度分析,我国劳动力供给已经开始出现数量减少的迹象,意味着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要素的劳动力出现了某种实质性的转变。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问题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第二篇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问题

1、 如何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般的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是各国在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对于这一规律,400年前威廉·配第就发现了。而且后来经济学家如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不是所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都说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为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早期工业化国家中,存在的不是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而是工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们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的释放是农业工业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中国的情况是不同的。首先,中国是个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土地占有的不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土地的压力长期是通过土地的开发、战争以及移民等方式进行的。到了明清以后,这种机制逐渐稳定成为一种内卷化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把大量剩余劳动力稳定的储藏在中国农村。因此,在建国初期,尽管多年战乱,但是中国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其次,建国以后,中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而实施这一战略的制度基础是统购统销、户籍分割与人民公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随着农业剩余的移出而流动,而是通过集体化的方式进一步沉积在土地上,由此出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扭曲的经济增长结果,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由此进一步强化了。再加上一度的人口政策失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过30年高速工业化之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急剧膨胀了一倍。而这也就是70年代末中国所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之一。

这里有2点说明。

首先,能不能说是重工业优先战略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停滞。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蔡昉,而他以及林毅夫、李周在90年代初的观点还是认同上述判断的。【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请问蔡教授,用重工业优先战略解释前3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停滞是不是过于目的论?从逻辑上可以倒推吗?

回答:的确,劳动力转移的停滞是实行重工业优先战略的一个成本或代价。不过,反过来说也是必要的。经济学的含义在于用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为什么在中国出现这种特殊的结构扭曲现象,在实行重工业优先战略以及相关的经济模式之间是有逻辑联系的,而这一整套体制和政策必然导致某种经济增长结果。那么,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被滞后了,当然也应该

到这个发展战略模式以及体制模式中去寻找。

显然,蔡教授依然还是坚持重工业优先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停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观点的,但是他的第一句话实际上已经正面肯定了我的问题。“劳动力转移的停滞是实行重工业优先战略的一个成本或代价”。显然,成本或代价是不能等同于结果的。或者说,体制的因素并非停滞的外变量而是内变量。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内变量的作用呢?温铁军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是如何失去迁徙自由的”,指出实际上50年代后期对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的形成实际上与当时国内外因素所造成的经济危机有关,由此引申,可以这样认为,不是重工业优先战略直接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停滞,而恰恰是由于这种战略不能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停滞可以理解为是把这种战略的外部压力进行内部消化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停滞,重工业优先战略根本无法应对外部的冲击而长期坚持下去,而代价就是刚性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其次,大家都知道,50年代的时候马寅初先生曾经提出“人口论”,主张通过计划生育加强人口控制,但是后来被批判了,“人多好办事”否定掉了人口控制的合理主张,并导致了中国人口一度高度膨胀,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剧增长的重要原因。我对此并无疑义。但是,我重读了马先生的著作,觉得不能简单说是因为“人多好办事”的观点否定了马先生的主张,因为马先生在文中的观点以人口控制有利于把更多消费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观点实际上存在内在的矛盾,而人口控制的观点与重工业优先战略的冲突才是他的观点被否定的根本原因。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当时中国缺少的是资金,富裕的是劳动力,而重工业优先战略的核心实际上就是通过把这种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大量的经济剩余,然后由重工业部门内部资本的自我循环使资本迅速膨胀。马先生仅仅强调了人口的消费问题,而没有注意到人口本身所具有的劳动力存量对于重工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通过工业人口过剩的压力来榨取剩余价值是一个道理。从实践上看,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恰恰是这种资本积累思路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急剧膨胀不是一个偶然性的政策性失误,而是一个在重工业优先战略下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现在国内很多社会学家都反对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来解释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他们的论据是:1、很多人口严重外流的地方出现了抛荒,农业青壮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他们认为转移出去的不是剩余的;2、很多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已经不是农业收入而是非农收入,因此他们认为这些劳动力不是由于剩余的压力而转移,而是由于农业收入不足导致的普遍贫困。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的。首先,劳动力本身是平等的,哪些劳动力转移出去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并不能成为区分剩余与非剩余的依据;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存在的依据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巨大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剩余首先是结构性的、制度性的,这种制度性剩余所作用的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整体,不仅影响到那些家庭劳动力存在剩余的家庭,更影响到那些家庭劳动力不存在剩余的家庭,同时转移的实质是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解决贫困问题。

所以,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释为通过各种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与结构性重组对劳动力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劳动力这样一个单一生产要素的运动,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由这种“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的运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资源的结构性重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资源重组的支撑,所谓转移与历史上的“流民”根本没有差异,其结果必然是社会的混乱与经济的停滞。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用简单地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框架内分析,而需要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劳动力的“社会化”(这一概念,帕森斯与斯梅尔瑟提过,但是我主要在马克思的孤立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意义上使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作为微观主体,其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多少才是最重要的指标。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80年代就地转移为什么比异地转移优越。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2、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的比较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那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使农民家庭对劳动力有了自主支配的权利。但是,这也使另外一个问题暴露出来,那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性化。对于这个问题,费孝通教授当时就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而国内第一个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是宋林飞,见他在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了他在江苏南通的调查报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在当时,应当说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的作用是主要的,因为这同时还为农民自主转移提供了经济基础,尽管这种经济积累从人均来看是微不足道的。那个时期,农村产生了很多“万元户”,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毕竟大多数农民凭三亩二分地是成不了“万元户”的。尤其是1985年取消了统购统销、粮食价格下跌之后,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严重性便越来越突出。而在这个过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乡镇企业的前身就是所谓社队企业,其最初形成于大跃进期间,叫公社企业。后来在70年代曾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严格控制,社队企业始终没能得到【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大规模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潘维的分析很值得一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潘维提出,越是那些分田到户彻底的地方(比如安徽、四川),乡镇企业越是难以发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也不能不注意到,还存在许多其他因素,比如地理因素,农民收入因素、人地关系因素等等的影响。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一方面,公社体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所谓小公社体制,定型于60年代中期)下形成的一定数量资金积累、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传统体制所具有的组织资源以及多年锻炼形成的农村能人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乡镇企业通过劳动创造资本的方式为乡镇企业发展弥补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了第一笔资金。我曾经去江苏吴江开弦弓村调查,那是费孝通教授30年代准备著名的《江村经济》调查的地方。我在阅读该村80年代档案的时候发现,那时候(一直到90年代中期)村里的劳动力调配完全与城市企业的计划机制一模一样,比如,村里决定谁去包鱼塘,谁去企业,谁退休,等等。这样一种方式落后吗?不,一点都不,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是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正是在这样一种基础上,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这些条件决定了80年代的乡镇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当然,不能仅仅局限在狭义的乡镇企业发展问题上,1984年允许农民自带口粮的政策也对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这个政策直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为什么说狭义的乡镇企业?因为那时候在进行乡镇企业统计的时候,很多个体工商户也是包括在内的。现在看来,这两者之间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小城镇的发展为有了一定经济剩余的农民自主转移创造了条件,但这也是属于就地转移。当然,狭义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分开的,因为乡镇办的企业同样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有的地方小城镇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为主,比如苏南模式;有的地方以商业为主,比如温州模式;还有的地方与外部资金的注入有关,比如珠江三角洲。

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潮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但是90年代的情况有所不同。1992年宣布开始市场经济之后,一方面金融政策的放松(这点与国家对乡镇企业的高度推崇有关),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活跃都对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支持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段时间外在的因素的影响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乡镇企业的劳动资本比出现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相应的微观机制改革没有很好跟上,导致后来乡镇企业在外部经济环境紧缩以及内部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大批垮台,形成大量坏帐。

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主要是“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种转移

方式则是“离土又离乡”,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强调的是,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尤其是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在逐渐消化完本地劳动力后也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比如广东作为50%跨省流动劳动力的流入地,既与当地建立的三资企业的发展有关,也与本地早期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关。

异地转移早在84年政府宣布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小城镇就开始了,85年以后,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大量农民开始走出本乡本土外出寻找就业机会,并在80年代后期形成了民工潮。所谓民工潮,其实当时规模还不够大(现在到了1亿的规模,潮的性质反而减退了,比如广东省就宣布民工潮已经消退了)。之所以被称为潮,一是因为流向集中,当时主要就是沿海以及大城市;一是因为交通系统、城市公共设施不能适应徒然这么大的人口流动。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92年以后。当时由于基础建设规模突然扩大,很多地方建开发区,所以需要大量的低层次的工程队,比如挖土工。92年扩大的另一个因素是当时农产品过剩,国家进一步放开了粮食流通体制,从而为农民流动创造了条件。关于这个问题,温铁军在他的《我们是如何重新获得迁徙自由的》一文中已经作了分析。应当说,92年到95年之间是民工潮最为鼎盛的时候,这不是说流动的量,而是说对城市以及总体社会秩序的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就是政府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序转移,管理机制也开始改革,从90年代初还坚持的严格控制转向了合理流动,居住证等制度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但是,96年前后,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又一度加紧了控制,尤其是东南亚危机爆发以后,东部沿海地方外资企业与乡镇企业大批破产,大量农民工失业,再加上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就业问题正式成为头号社会问题,于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退潮。当时城市政府盛行“腾笼换鸟”,遣返农民工蔚然成风。从国家统计资料来看,这时期农村劳动力在1992年绝对数量开始下降后甚至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数据提出质疑。不管怎么说,农民外出就业的难度加大了。尤其是欠资问题,就是这时候开始的,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据报道,规模在千亿左右。

从1997年开始,政府开始强调城市化,逐渐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点从过去的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转变到加快城市化的问题上来。户籍制度改革也开始加快。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全面流动的时期。应当说,这意味着转移的市场化进程已经是不可扭转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个先后的关系,尽管我们可以说80年代是就地转移为主,90年代是异地转移为主。问题是如何看待国家政策的转变。这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终还是需要靠就地

2016某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第三篇

某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镇位于**市**区北郊,镇机关驻地距区政府8公里。北与**省**县东宋门乡搭界,东与市经济开发区宋官屯镇接壤,西与**省庙镇隔运河相望,南接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公里,总面积5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800公顷。主要河流有南运河、宣惠河,境内流长20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小杂粮有绿豆、红小豆等。全镇辖25个自然村,总人口2089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全镇人均为汉族,姓氏有张、王、李、**、刘、杨、陈、郭等70多个,其中张、王、李、**等姓较多,几乎遍及各村。

**镇的主要经济状况: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1978年为268万元,2000年为1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为10∶50∶40。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48万元,年末社会各项存款余额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工业发达,位居全区、全市前列。自1967年先后兴建镇办集体企业、村办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计60家,主要有华北纸业集团总公司、**市碳素厂、**银杉塑料有限公司、**天福集团公司、**亿利达饮品有限公司等。上述企业促进了全镇农业、工业、运输、服务、商贸等业的发展,安排了大批劳动力就业。

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全镇共有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0.78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0.35万人,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合同工、临时工达到0.3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3%,同比增长8.5%。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本地转移为主。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本地用工大量增加,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如**地区前小屯村2016年共转移劳动力46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2%,是市中办劳动力转移最大的村,在**地区区打工的有35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76%,转移到大中城市的有11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24%。

(二)兼业性明显。在本镇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季节性转移,兼业时间的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家庭劳动力较多,在外务工时间就长,劳务收入也较高,反之则短。

(三)政府、中介组织引导与自发性转移平分秋色。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中介组织引导,二是靠亲戚朋友向外自发转移。2016年**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和中介组织转移的人数约占51%,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转移的占49%。

(四)以青壮年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象大多数是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员,文化程度越高,实现转移就业的机会越多。如**地区前小屯村转移的劳动力其年龄分布情况为:30岁以下的11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23%以上,30-50岁的3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69.6%,50岁以上的30人,占转移劳动力不到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初中文化程度占40%,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49%。

(五)行业分布以工业、建筑业为主。

工业:1949年以前,仅有少数白铁、零散木工、手工针织、食品加工等手工业,形不成规模。建国后,仅在原基础上有所发展壮大。农业合作化时期,各高级社建起部分砖瓦窑,如光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光明窑厂等,但由于条件所限,后大部停办。1967年开始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建起**公社铁木加工厂、糖厂、林场,以繁育树苗为主,后发展为三站(兽医站、农科站、林业站)。1968年成立**运输队,1970年底筹建**公社第一砖瓦厂,此后,先后发展起被服厂、面粉厂、木器厂、第二砖瓦厂、纸箱厂、纸袋厂、水泥预制厂、铸造厂、亚铵厂等。各村也先后建起了碳素厂、砖瓦厂、印刷厂、染织厂、恒温库等。1992年以来,大搞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玻璃钢、塑料、饮品、化工、染织、针织、石油、木器、绿色建材、奶制品、印刷等数十家企业。至2000年底,全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从业人员6000人,创利税5000多万元。**碳素厂的产品远销俄罗斯、伊朗等国;第三砖瓦厂试制的粉煤灰烧砖得到省、市建委的认可。

建筑业:1949年前,全镇仅有瓦工1100余人,主要从事民间修建。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各村从事建筑业的人越来越多。1957年,北京建筑公司来招收建筑工人,主要是架子工、瓦工、抹灰工,为农民从事建筑业提供了机会。当时去北京300多人,后陆续返回家乡从事建筑业,也有长期定居外地的,如头百户村杜华堂、前小屯村王振芳,当时享誉京津和东北三省。翟时在村翟文彬跟北京建筑公司青年突击队张百发完成许多建筑任务,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北京十大建筑包含了**建筑工人的汗水。1973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建筑业需要,成立建筑队,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四级资质的工程公司,把各村从事建筑业务的人员全部纳入公司管理,完成了镇内全部建筑任务和市区一些工程。现在全镇从事建筑业人员达500多人,每年建筑安装量在1000万元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受到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制约,主要是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当前许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一些年龄略大一些的,除农业以外没有其它特长,外出务工只能从事人力搬运、清洁、建筑等简单体力劳动或经简单岗前培训后从事简单加工。其次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受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离不开土地,制约了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虽然政府部门和劳动培训单位组织外出务工成效显着,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有近一半靠亲戚朋友介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这种自发组织形式的输出分布零散、发展后劲不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三、思路与对策

目前**地区农民在市内务工的人员年收入一般在9000元左右,在市外务工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5000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应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消化三分之一,发展非农产业吸纳三分之一,发展外出打工输转三分之一,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农业内部劳动吸纳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和精耕农业,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仍是一条可选的途径。

(二)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一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拉长产业链条,使生产、运输、加工、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项目一齐抓,尽快形成"个数"与"个头"的快速突破。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拓展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强城镇的载体功能,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四是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多方沟通、广泛联系,积极开拓市场,形成多元化、宽领域的劳务输出格局。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三)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目前,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劳务输出机构和近一半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都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全市劳务培训基地培训能力达到6万人。具体工作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强劳务培训机构的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劳务培训。各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为适应劳务培训的需要,去年以来投资1400多万元,添置教学实习设备,完善办学条件。各县市区劳动就业办公室积极与各类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联系挂钩,(

(四)完善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转移。一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或者其它方式流转,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二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市场,做好用工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工作,切实搞好转移人员的跟踪管理、权益维护。三是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管理劳动用工,依法查处随意拖欠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

201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第四篇

对滩歌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滩歌镇位于**县西**,距县城22公里,与**县锁龙乡、**县东泉乡接壤,辖29个行政村,157个村民小组,8200户,3.86万人,现有劳动力2.1万人,占总人口的62.18%,外出就业劳动力8100人,剩余劳动力1.29万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1.43%,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足的乡镇。镇域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镇区占地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4万亩,山地4.27万亩,川地4700亩,人均占地1.2亩。2016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滩歌镇在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大好政策的支持下,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利用,并未社会创造相应的社会财富。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新农民,特别是要把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规模化农业和劳动力转移。同时,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实情况下,必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发展小城镇规模,是一部分农民逐渐脱离从事农业工作,这是极其必要的。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需要。近年来滩歌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滩歌镇是**县**阴湿乡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是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乡镇内基本没有较大的企业,不能够大规模的就地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44531"镇域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县劳务办的指导下,镇劳务工作站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农民工技能培训,使得部分的农民工成为了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门路和报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6年全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0.81万人,实现务工收入0.9404亿元,人均2436.27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45%。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我镇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通过镇劳务工作站进行有组织的输转。平常注重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从业技能。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积累财富,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推动力量。在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有的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正变成了"城里人",有的返乡投资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也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不够,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农民的收入低下,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部分农户至今无法脱贫。长此下去必将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文体,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认为在家务农虽然苦了点,但是自由自在,想在什么时候休息就休息,可以照顾老婆孩子的思想严重。二怕欺负。受本村或邻村打工人员讨要工钱难的事情影响,认为打工挣钱不怎么好。出力挣钱要不到手,还不如在家种上几亩薄田,粜了粮食等农作物得到的是现钱,少受麻烦。三怕风险。因多数人年龄偏大,接受文化教育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毕竟每年的有组织输转人员都是一些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人,而且年龄也相对比较轻。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县一级组织中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但毕竟能够得到培训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而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虽然镇政府积极协调县劳务办公室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四是就业空间不够。从近年来"民工潮"流动的去向来看,越是大中型城市越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城市过大、民工过多,又会造成交通、治安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混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五是政策保障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非常薄弱,没有很好的连续性。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镇需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镇需高度重视,把打工经济当作支柱产业来抓。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负责劳务经济的组织协调、督办指导、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工作。做到镇有劳务工作,发挥正常的作用。村有劳务输转带头人,形成"上下互动、各司其职、合力攻坚、强力推进"的镇、村劳务输出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发展目标。制定打工经济发展目标和技能培训规划,大力推进"两转两型一输出",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着力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在镇区中心花园进行宣传、村级广播经常播放劳务用工信息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知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特别是落实有关保障和扶持政策,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民转移就业。(

(二)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低、就业难的状况,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方针,把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本领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首要环节来抓。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办学等教育资源,通过资格审查,确定培训基地。紧扣市场需求,配合上级部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编写劳动法律法规、务工常识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劳动技能知识手册,作为培训教材。二是探索培训途径。要积极探索各种实用、实效的培训方式,着力让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对接,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多途径地培训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与职业中学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将培训重心外向企业延伸、内向乡镇延伸。三是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初高中毕业回家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发放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并定向输出就业。四是创新投入机制。要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担保、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签订合同、免费培训、打工还本"的扶持贫困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新路子。

(三)依托市场,探索模式,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针对农民外出打工存在盲目性、活难找、效益差等问题,立足市场,采取"领导干部走出去、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式,巩固老基地,发展新伙伴,大力开拓外埠劳务市场,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规模输出、有序转移。一是依托骨干企业定向输出。与部分企业签订常年劳务输出协议,实施定向培训、定点转移。二是政府间合作输出。由政府出面,与劳务输入地政府结为友好县市、友好乡镇,签订常年劳务协议,政府间合作开展劳务输出。三是劳务派遣输出。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组建劳务派遣公司,组织人员派往企业务工,配合用工单位共同管理,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四是打工能人带动输出。以打工能人为依托,带领本地劳动力成规模对外输出。

(四)搭建平台,筑巢引凤,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制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不限所有制形式、不限投资领域、不限经营范围,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创业成功的农民回乡投资兴业,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201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工作计划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第五篇

一、实名制管理工作总体目标

按照“整合资源、夯实基础、规范服务、整体推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按照“一人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的要求,建立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农村适龄劳动者基本情况和就业动态变化,建立起农村劳动就业动态管理服务机制,通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使每一位农村劳动者受益。

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基本实现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动态化目标。建立起转移就业动态管理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的工作制度,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农村劳动力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二、实名制登记人员范围

(一)具有我县农村户籍、年龄在16-60周岁、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

(二)从统计时间算起,一年内在非农产业就业达到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三、实名制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一)实名制管理内容。就业实名制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农村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和就业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以本人身份证上姓名为准)、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社保卡号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联系电话等;就业信息包括:就业状态、求职意愿、去向、就业时间、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等。

(二)实名制管理方式。就业实名制管理,先建立纸质台帐,再录入微机,确保记载真实,查有实据。数据由行政村(本人、家属、村信息员)填报,乡镇汇总上报。行政村信息员定期做好本村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调查工作,按季报告其动态变化情况。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要充分利用就业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对实现就业人员的就业时间、就业去向、合同签订、工资收入等就业信息每季度更新一次,确保管理信息真实全面。

四、实名制管理工作步骤

以农村适龄劳动力信息档案为基础,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和村工作平台相结合,及时掌握劳动力流动情况,形成反映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的动态信息登记管理服务制度。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部署(2016年9月1日—9月10日)

制定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布置细化工作,组织相关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业务培训。

(二)调查统计(2016年9月10日—11月30日)

完成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的首次调查登记,掌握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全面完成转移就业人员实名制登记和建立台帐,建立转移就业数据库,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化管理。

(三)数据总结(2016年11月30日—12月31日)

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调查登记,核对有关信息,建立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动态管理服务机制。

五、实名制管理工作要求

(一)建立就业实名制管理登记制度

1、各乡镇要摸清辖区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人员底数,每名农村劳动力要填写《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登记卡》,已经转移就业的要填写《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实名制统计表》,各行政村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册,各乡镇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台帐并专柜储存,县建立数据库,所有卡、册、柜、库数据一致,且均为实名,并采取定期更新方式,实施动态管理。

2、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建立实名制管理制度。明确村信息员、乡镇劳动保障协理员、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职责;认真填写、汇总相关数据,保证真实有效;数据每季度更新一次;报表每季度首月10日前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县就业局。

(二)建立就业实名制调查统计制度

1、各乡镇要充分发挥行政村专(兼)职劳动保障信息员作用,建立责任制,划片包干,负责属地内适龄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行政村劳动保障信息员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每季度调查一次,调查时间为每季度、全年度的最末月。专(兼)职劳动保障信息员要及时采集、登记适龄劳动者就业失业信息变动情况并及时上报。乡镇劳动保障协理员按规定将调查数据录入信息系统网络,更新相关数据。

2、制定统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统计表,将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人员纳入就业实名制统计范围,实行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位的就业实名制统计报表报送办法。完善就业实名制统计基础资料和台帐管理,对实名制登记情况和提供就业服务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电子台帐。

(三)实现实名制管理与就业服务相结合

各乡镇在实施实名制管理的同时,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明确行政村承担就业工作各项职责,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要根据实名制管理掌握的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六、实名制管理工作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就业实名制管理,是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职责。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加强领导,硬化措施,保障工作经费,切实抓好就业实名制管理实施工作。

(二)制订实施方案。各乡镇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工作纳入就业工作计划,抓紧制订推进方案和实施办法,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当前要尽快落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调查工作,做到人员底数清楚;要完善服务设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制订各项工作制度,提出具体任务目标和时间要求。

(三)充实管理人员队伍。各乡镇要结合辖区面积、人口数量、特别是新成长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情况与需求,合理配置专兼职调查员。各行政村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职责,由村会计负责信息统计工作。要根据就业政策和实名制管理工作需要,对基层从事实名制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和服务技能等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监督检查。就业实名制管理,关键要做到长期坚持,定期更新数据。各乡镇要定期进行更新,县就业局要通过纸质档案账册核实、电话调查、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实名制检查,具体检查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进展情况,监测实名制建立情况以及各项目真实率,对乡镇实名制管理检查情况要进行通报,并作为年度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上这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工作计划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公文网网,谢谢。

2015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6 第六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牢牢抓在手上,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推进转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年初以来,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摆上突出位置,完善领导工作机制。

一是建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组织健全、职能完备、责任明确的领导体系。成立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市长任组长,亲自抓劳动力转移工作。成立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承担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司法、劳动、城建等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能落实了劳动力转移工作责任制。各乡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有专职领导负责;各村设联络员,负责沟通情况。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将劳动力转移任务量分解,落实到人。市政府与相关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签订责任状,把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考核范围,逐项进行检查评比,一年完不成任务的,不提拔不评模,二年完不成任务的亮黄牌,三年完不成任务的就地免职。三是制定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方案》等**个方案和规定,为劳动力转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栏”,每天以专题节目宣传优惠政策,发布培训和招工信息,宣传先进典型。二是利用典型现身说法进行宣传。组织打工致富和离乡创业先进典型,深入村屯农户现身说法,用自己“跳出农门闯天下”的先进事迹,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掀起转移热潮。三是利用培训单位的宣传车、宣传员进行宣传。四是利用宣传品进行宣传。共印刷发放各种宣传文件、画册、务工常识手册、典型事迹材料***册,各种培训、求职、维权电话号码、宣传标语**多条。通过宣传使农民明白了要想外出打工去找谁,要想学习一技之长去找谁,要想解决劳务纠纷去找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三、优化政策环境,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出台了五个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放心转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是保护外出务工农民承包土地权利。在承包期内,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外出务工农民的承包地。二是外出务工农民享受减免“两工”待遇。三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和城镇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可以自由选择入托地点和上学的学校。四是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必要费用。凡是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的农民外出劳务的,当地信用社在“三户联保”的前提下,为外出务工的农民解决***元的短期贷款。五是建立维权机制。各管理和维权部门全部设立了农民工维权热线电话,随时受理农民工的投诉,对农民工投诉,24小时内予以答复并拿出处理意见。

四、完善服务职能,提高转移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绿色通道。政法机关和劳动保障、广播电视、物价、计生等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主动为劳动力转移服务,在户籍管理、规范劳务市场秩序和技能培训、劳务信息发布、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确认了市职教中心等**个单位作为农民工培训基地,对农民工进行全方位的技能培训,目前已经累计培训农民***人,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发证一人、就业一人。三是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在培训内容上向保安、缝纫裁剪、餐饮服务、计算机操作等方面倾斜,努力使培训人员符合劳力市场的要求。四是实行上门培训。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培训人员,到远离各乡镇政府、集中又不方便的村屯,对农民实行上门培训。

五、拓宽服务领域,实现劳力内转外移。

一是认真抓好劳动力就地转移。主要是推进主辅换位,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积极支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修理、采集、特色养殖等多种经营;加快小城镇发展,吸引农民到城里经商办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吸纳就业和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走出去建立劳务输出基地。通过考察和参加劳务对接会,在**省份和**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多个,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万多人。三是利用现有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专业协会搞对接。**镇以劳务输出协会为龙头,多方开拓劳务市场,有组织地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向餐饮服务业、家政服务业输出***多人。四是发挥村党支部作用,干部带头闯市场。**村按照“三分之一种,三分之一养,三分之一闯市场”的思路,支部一班人带头闯市场,向**等地输出劳动力**多人。五是利用亲缘优势搞输出。充分利用朝鲜族同胞境外的亲缘优势,向韩国日本等国家输出劳动力**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569939.html

    上一篇:退休表彰信

    下一篇:劳动合同续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