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折柳送别诗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第一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隋无名氏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丝丝拂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第二篇

1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2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B)。

 A、《诗经》

 B、《大学》

 C、《礼记》

 D、《春秋》

4

《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D)。

 A、国风

 B、雅

 C、正声

 D、颂

5

“诗言志”出自古书(C)。

 A、《诗经·毛诗序》

 B、《诗言志辨》

 C、《尚书》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 D、《论语》 1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2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D)。

 A、Book of Songs

 B、Book of Rites

 C、Book of Documents

 D、Book of Change

3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D)。

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

 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

 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

 D、来源于现实生活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B)。

 A、雅乐

 B、清乐

 C、宴乐

 D、胡乐 5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1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C)。【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

 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 C、当时传唱度低

 D、无人刊刻流传 2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3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D)。  A、田园生活

 B、志向、理想

 C、山河美景

 D、美女、爱情 5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B)。  A、清乐

 B、雅乐

 C、胡乐

 D、法曲 1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王国维的观点是(D)。  A、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 B、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D、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手把齐纨相诀绝”一句中“齐纨”是指(D)。  A、丝绸

 B、手绢

 C、簪子【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 D、扇子 3

关于《花间集》,描述不准确的是(C)。  A、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  B、收录了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  C、南唐词收录其中

 D、由后蜀人编辑 4

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 5

“花落春犹在”这句话出自俞平伯。(×) 1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D)。

和柳有关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第三篇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0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

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

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据学者王先谦解释,“杨柳”是柳的一种,垂杨即垂柳。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中的“垂杨”指的就是隋堤柳。(在古诗词中,似乎是柳寓生离,杨寓死别,应该是有明确分工的。如白居易《赠卢子蒙》:“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聊备一说。)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第四篇

1、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3、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顾野王<芳树>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8、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0、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1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13、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4、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

16、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8、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描写送别场面的伤感离别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第五篇

1、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描写送别场面的伤感离别诗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4、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8、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送别场面的伤感离别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5、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6、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8、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19、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2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2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24、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2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古诗中有关送别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第六篇

1、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古诗中有关送别诗句

4、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5、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诗中有关送别诗句。——王之涣<凉州词>

8、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9、劝君更尽一杯酒,10、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11、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12、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13、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14、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15、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16、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1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9、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2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67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