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古诗洛阳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描写洛阳古诗词名句赏析
秋思古诗洛阳 第一篇

描写洛阳诗词名句赏析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宋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唐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宋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宋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秋思古诗洛阳】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唐 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 秦地行人春忆归。 唐 崔颢

39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唐 江左

40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秋思古诗洛阳】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才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名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汉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国魏 曹植

56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阳名园歌舞沉, 乱鸦啼破林几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晋 潘岳

60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唐 白居易

61洛阳访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6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唐 王昌龄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许敬宗

68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唐 张九龄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贤

【秋思古诗洛阳】

70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唐 武则天

7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

72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唐 徐凝

73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唐 白居易

74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唐 张九龄

77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唐 苏颋

78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唐 李商隐

79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宋 文及翁

80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杨万里

81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唐 木兰花【秋思古诗洛阳】

82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唐 于邺

83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宋 苏轼

84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宋 温庭筠【秋思古诗洛阳】

85洛阳四塞山水之圣,龙门首焉。 唐 白居易

86五十八年贫贱与,何曾忘记洛阳春。 明 徐渭

87赏的是洛阳月,攀的是章柳台。 元 关汉卿

88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宋 欧阳修

89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唐 刘希夷

90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唐 刘希夷

91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唐 孟郊

92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唐 宋子侯

93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 唐 杜甫

94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唐 王绩

【秋思古诗洛阳】

95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 唐 白居易

96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唐 杜甫

97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唐 杜甫

98昔在洛阳时, 亲友相追攀。 唐

99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元参军》

100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薛惑《进船于洛水》

101 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 歌笑迷著。宋

102步登北邙阪,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郑世翼《登北邙还至京洛》

103生在兵祸中,不知太平欢。今还洛阳中,感此云苦酸...--韦应物《广德中洛阳作》

104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刘禹锡《醉答乐天》

105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宋之问于龙门

改写古诗《秋思》
秋思古诗洛阳 第二篇

改写古诗《秋思》

改写古诗《秋思》

诗人张籍四处漂泊流浪,最后客居在了洛阳城里。他身处于洛阳城,而心却时不时地飞向远方的家乡。

洛阳城里迎来了秋天。秋风阵阵,五彩的树叶从枝头上吹落下来,在空中翻飞,打着旋儿,还跳起了舞。街道两旁是一层五彩斑斓的落叶,堆得像座矮丘。原来在夏日里开得正艳的各色花朵,也都已经凋零枯萎,只剩下金桂飘香,秋菊怒放。又是一阵秋风吹过,令人不觉感到有些凉飕飕的。此刻,诗人张藉正漫步在大街上看着眼前的萧瑟景象,心中平添几分凄凉与忧愁。张籍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还有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父亲整日在田里劳作,现在他的身体怎么样了?我的妻儿现在还好吗?母亲时常腿痛,如今母亲的腿好些了没有?自家的田地近几年收成又如何……于是,他决定写一封信。

张籍回到家中,找出信纸并摊在桌上,挥笔书写起来。可是,写了一半,他停了下来,抬头眺望远方。原来他想写给家里人的话实在太多太多了,即使千言万语写不尽说不完。此时,竟不知从哪里写起。过了一会儿,又匆忙继续书写。写完了,信也已经封好交给了捎信人,突然,张籍开始担忧自己想说的话未全部写完,又担心家人们看了之后体会不出他的深刻感情。这时,捎信的人正上马准备离开。他赶紧追上捎信人,拿过已封好的信,并把它拆开,拿出信件逐字检查,确认没有任何失误后,才肯放心地交给捎信人。

秋思古诗
秋思古诗洛阳 第三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秋思古诗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思古诗。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古诗秋思的诗意_秋思阅读答案_作者张籍
秋思古诗洛阳 第四篇

<秋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前言]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古诗秋思的诗意_秋思阅读答案_作者张籍。此诗描写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注释]
⑴家:一作“归”。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⑵行人:指送信的人。
⑶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翻译]
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永远说不尽, 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 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古诗秋思的诗意_秋思阅读答案_作者张籍
[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平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思古诗洛阳 第五篇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天的古诗大全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天的古诗大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0、<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1、<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3、<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34、<秋日·其二>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5、<>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7、<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8、<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9、<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40、<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吟。

42、<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思念亲人的古诗
秋思古诗洛阳 第六篇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亲人的古诗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秋思>

宋·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6、<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思念亲人的古诗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8、<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0、<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1、<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2、<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3、<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5、<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6、<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狱中题壁>

近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73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