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的随笔

| 青年节 |

【www.guakaob.com--青年节】

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关于如何做读书笔记
关于书的随笔 第一篇

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关于如何做读书笔记

许多名家学者的经验早已证实,坚持做读书笔记是提高读书效率的最好方法。

据说,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阅读和做札记的书籍就多达1500种以上。列宁读过的书上,常常写有眉批,还写了读书心得、内容摘要。毛泽东青年时读书奉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信条,一直坚持做笔记,仅一本不很厚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著名学者与战略研究专家金一南,在写作《苦难辉煌》前,就已经做了300余万字(参军期间60万字,在国防大学工作期间200多万字)。诚如著名学者吴晗所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要想做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秘诀。”

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和买衣服或家具是一样的。但是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却不过是真正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这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写下来。

我们常说:读书时要有提问题的习惯。但是,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还要试着去回答问题。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过程可以在脑海中完成,但如果手中有一枝笔会更容易做到。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

第一,那会让人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第二,主动阅读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一个人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写不下来,说明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第三,将感想写下来,能帮助自己记住作者的思想。

阅读一本书就像是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对话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学生必须向自己提问题,也要向老师提问题。一旦他了解老师的说法后,还要能够跟老师争辩。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与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

做笔记有各式各样,多彩多姿,比如: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对已经习惯做笔记的人来说,书本前面的空白页通常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会保留这几页以盖上藏书印章,但是那不过表示了一个人在财务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而已。书前的空白页最好是用来记载自己的思想。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用不着一页一页或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写,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这个大纲是在测量自己是否了解了全书,这跟藏书印章不同,却能表现出个人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

【几种笔记类型】

在检视阅读时(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抓住书中重点),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来做笔记。虽然如此,在阅读时还是会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而且最好是在记忆犹新时将答案记下来。

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

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尽管时间有限,但还是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尤其如果你知道终有一天,或许是几天或几个月之后,你会重新拿起这本书做分析阅读时,就更该将问题与答案先写下来。要做这些笔记最好的地方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这样的笔记称为“结构笔记”。

在分析阅读阶段——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系统性的问题,并有可能掌握作者对这个主题所要表达的一些想法。在这个层次的阅读里,做的笔记就不再是跟结构有关,而是跟概念有关了。这些概念是作者的观点,而当你读得越深越广时,便也会出现你自己的观点了。

结构笔记与概念笔记是截然不同的。而当同时在读好几本书,在做主题阅读(就同一个主题阅读许多不同的书)时,又要做什么样的笔记呢?同样的,这样的笔记也应该是概念性的。在书中空白处所记下的页码不只是本书的页码,也会有其他几本书的页码。

对一个已经熟练同时读好几本相同主题书籍的专业阅读者来说,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记笔记的方法。那就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

——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这样的笔记可以称之为“辩证笔记”。因为这是从好多本书中摘要出来的,而不只是一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这时,再用上概念的结构——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关于女人读书
关于书的随笔 第二篇

关于女人读书

------写在2015年妇女节

罗田义水学校 胡蓉

【关于书的随笔】

今天是2015年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有资料显示,这个节日来之不易,1909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妇女纷纷走上街头,为争取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在我国,最先推动妇女运动事业的是何香凝女士。为了自由,平等,友爱,多少巾帼英雄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甚至生命。虽然今日的妇女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妇女也立足于社会各行各业,真正成为或不可缺的半边天。今日的这个节日与政治似乎已经没有瓜葛了,沦落为男人向女人表达爱意的中国式情人节。无论如何,这样的节日,是我们争取来的,在这样的节日里,应该有所思考,有意义地度过才不辜负前辈先贤抛头颅洒热血。

碰上这样重大的节日,我庆祝的方式是到图书馆看书。游走在书架间,指尖触摸着书的脊背,就像弹奏一首动人的乐曲。抽出几本我喜欢的书,然后静静地美美地看一上午,不知道有多惬意!与平日所不同的是今日我给自己带上一壶绿茶。让自己的心沉醉在字里行间的同时,不时喝一两口沁人心脾的清茶,仿佛心肺都格外通透清亮。窗外的天气有些阴沉,阵阵寒气袭人,馆里除了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其他读者。我就是喜欢这份清净,有一种透骨的沉寂平和,让人在这喧嚣的世界角落里气沉丹田,有坐拥全世界的襟怀。

最近读了不少写女人读书的文章。文章中说读书的女人有韵味,有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仿佛在这个世界,女人只有读书方才有出路,方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才能顶天立地引人注目。我不否认读书让女人荡涤杂念,纯净心灵,提升气质,修练神韵。我也不否认知识对女人的钙化,使女人挺起腰杆自立自强,但仅仅读书就能扭转乾坤,恐怕有些夸大其词吧!

为什么把读书提高到如此显赫的地位呢?难道那些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跳舞,唱歌的女人就不高雅没韵味?那抱着吉他又蹦又跳长发飘飘裙袂飞扬的女孩,不让你心猿意马?那挥毫泼墨笔走龙蛇,落笔成画的女子不让你心驰神往?谁说那一抹花纸伞下温柔的眼眸不让世界黯然失色?纤手清茶一样让你心生怜爱。林徽茵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足以让人失魂落魄,陆游那刻骨铭心的“红酥手黄藤酒”,还有婉约的“和羞走,依门回首”豪气的“把酒东篱后,人比黄花瘦”„„这样的女子个个都惹火,难道一定要读书?

说真的,女人读书是件困难的事。尤其是有工作的女人,你要神采奕奕的上班,思维敏捷地处理各种事物,待人接物,从仪表服装到微笑到皮肤发型都要得体。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女孩怀揣着梦想,整天像打了鸡血一般,在生活的泥潭

里挣扎打拼磨练,名利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凡此种种,险象环生让人如履薄冰心惊胆战。后来成家立业了的女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还得手忙脚乱地做饭,做家务。孩子的学习,老人的衣食,男人的面子,样样你得打理得眉目清楚。等你洗完这收好那时,人都快散架,请问你还有多少闲情逸致翻开书页?等到了三四十岁时,女人经过多年的磨砺,工作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可是,孩子开始逆反,老人开始崩塌,自己也开始进入更年期,这神经错乱的时期,谁还有心思读他妈的书啊!再到五六十岁时,女人你的眼睛模糊,想读书都看不清字了。所以,对于那爱读书的女人,我总是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并不由自主地想亲近,结交为朋友。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让学习成为无孔不入的契机。纷乱的信息,多纬度地平台,多方面的发展空间,让人不学习就会落后。而学习,不应该只界定为“读书”!而应该有更广阔的外延与内涵,有更确切的支点。难道读微信上朋友圈里分享的链接的美文,就比不上看《知音》《盆景》?观看易中天刘心武马瑞芳的《百家讲坛》不如读那些乌七八糟的书?欣赏书画展就不能陶冶情操?聆听音乐会不也涤荡心灵?登高望远一样开阔视野,练瑜伽跳舞一样提升形象气质。读书,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只字不识的女性,我的姑婆对儒家道家的朴素的哲学,在生活中就能应用自如,对《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中有些语句也是朗朗上口,尽管她没读过书。生活中不乏初小辍学的女人,她们照样幸福地生活着,相夫教子,任劳任怨。相反,有些拥有高学历高文凭的女人,反而为了名利虚荣,不惜出卖自己的自尊良知甚至肉体。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吧。所以,我并不认为读书能改变什么,充其量是给女人多一些装饰,有如镀金的怀表,配框的画,以其炫目的色彩来赢得男人的追捧罢了。

不可否认,有一些女人是喜欢读书的。那是些凤毛麟角卓尔不群的异类。但她们也只是自己喜欢而已。她们有的是作家,诗人,写手„„的确,她们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幽默风趣,举手投足之间确实别有一番风韵,在一般人眼中总有些文艺青年范!其实,只是她们的兴趣使然,怎么能拿别人的强项来欺压自己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无需模仿。作为女人,你只要善良快乐健康就好。女人,你柔弱的生命不需要承载那么多负担。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阅读,或旅游,或歌或舞,或叱咤风云,或默默无闻,任性地活着!只要不违法,不违纪,不违背道德不践踏良知,我们以漂亮的姿态活着,并精彩着!

2015/03/08/夜

关于读书笔记的要求
关于书的随笔 第三篇

要求学员在寒假期间重温红色经典书目,并撰写读书笔记。同时下学期开学伊始,各班将组织开展红色经典书目阅读感受座谈会。具体要求如下:(一)学员从要求的《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中挑选2本进行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或党史教育著作必读一本,第二本按兴趣选择。(经典书目见附件2)(二)读书笔记的篇数要求:一篇。(要求把两本书的读后感撰写成一篇读书笔记)(三)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手写、2000字以上。(四)学员在3月10号前将自己撰写的读书笔记上交至各班班长,各班班长在3月11号前将全班的读书笔记交至青马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0部)【关于书的随笔】

1

【关于书的随笔】

注: 1.每位同学必须读两本或两本以上书籍;

2.马克思主义著作或党史教育著作必读一本,第二本按兴趣选择; 3.图书可由图书馆借阅也可自行购买,标红为重点推荐; 4.其他注意事项或要求按照通知的具体安排执行。

2

3

学习教育类书籍的读书笔记
关于书的随笔 第四篇

<<爱的教育>>的读后随笔

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这是一本有着千万呼声的书,这更是一本有着充分教育意义的书.这就是<<爱的教育>>。

本文是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从与朋友们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到因父母工作变更,而不得不转学.安利柯,这个10岁的小男孩逐渐在生活中学会坚强,学会努力......他逐渐长大.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读了这本书的人,无一不为它的内容所震憾,震撼于作者那流畅的文笔,更震撼书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每周一次的精神讲话,通过一个发生在意大利国土上的小故事来教育孩子们,启迪孩子们的心锁,让孩子们踏上美好的未来之路.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书中的人物太多,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总体分为三大类:老师,同学,父母.这些人无一不体现出书的主题"爱".这些中,有朋友之间的爱,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很多很多.且这都是人世间最真挚的爱。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这种爱恐怕早已成为泡影了吧,不止一次在电视上,报纸上,网上......看到有一些人嫌父母老了,不中用了,就虐待他们;有一些人,见到以前的朋友老师,理都不理.这难倒就是所谓的"爱"吗?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了。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这份爱,

我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词藻我只想用这人世最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这份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因为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班级里有几个学困生,学习习惯极差,生活习惯更差,我试图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新学期的资料费都是我帮他们交的;个别谈话,谈理想,探讨生活中的人很事;探讨为人处事,关爱他人;买学习用品如文具盒、笔等为进步的礼物给他,让他们感觉浓浓的爱包围他们,让他们有事干而不总想着做坏事。期待爱能创造出奇迹——当他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有一位老师曾经给他们以关爱,以爱的教育,爱的感化。

读完整本书,不仅明白了如何去给予爱,更明白,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更注意一言一行.《爱的教育》,不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爱的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浅。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 有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关于书的随笔】

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关于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感受大全
关于书的随笔 第五篇

篇一

书名:《朝花夕拾》

好词:

爱不释手 呆头呆脑 调皮捣蛋 谷下有谷 鸡飞狗跳 愣头愣脑 屏声息气【关于书的随笔】

奇山秀水 千姿百态 青山绿水 清逸秀丽 山势雄伟 天真烂漫 巍然屹立

胸有成竹 牙牙学语 左右逢源 抱头鼠窜 寸草不生 得心应手 东跑西颠

峰上有峰 鸡犬不宁 尖声尖气 乱作一团 满身泥浆 你追我赶 奇峰耸立

千山万岭 千山一碧 青海青山 穷追猛打 群山簇立 忍俊不禁 若无其事

好句:

1、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2、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死无常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死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4、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5、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6、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7、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8、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篇二

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词:

阳光雨露、为所欲为、评析、霉烂、缠绵、青丝、粗鲁、搜捕、毅力、鞭策、朝思暮想、碌碌、悔恨、激励、踪影、饥寒交迫、欺凌、煎熬、退缩、火烧火燎、严峻、索取、厄运、如饥似渴

好句:

1.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lsquo;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mdash;&mdash;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2.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3. 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4. 收起枪,别跟任何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5. 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

6.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mdash;&mdash;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76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