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麦田套种玉米要注意玉米粗缩病防冶

  [科技苑]别让玉米得“癌症”  

  【导读】:小麦没收就种玉米,可以多收100斤,为什么专家却要四处奔走极力反对?麦田套种玉米,几年前专家到处推广的技术,现在为什么又要阻止?专家为什么说就是为了玉米不得癌症?

【节目文稿】:别让玉米得“癌症”

  【主持人】:你好,欢迎收看科技苑。在我国的黄淮河流域,在小麦收获前后呢,也正是播种玉米的时节,可是有人却奔波上千里地,只为做一件事就是——阻止农民在麦田里播种玉米!本是玉米抢种的时候,为什么他就是不让农民种呢?

  【采访】

  杨批修:老乡、老乡!别种了!别种了!

  农户:咋不让种呢?

  【解说】:这个阻止农民播种的人是当地的常客,叫杨批修。是河南省著名的农业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眼下正到了玉米播种的时节,老乡们趁着离收麦子还有几天时间,抢先把玉米种在地里。这样既不耽误收麦子,又不耽误玉米生长。可杨批修为什么就是不让种呢?

  【采访】

  农户:咋不让种呢?

  农户:咋不让种呢?

  农妇:凭啥不让种呢?

  【解说】:面对杨批修火急火燎地阻止,很多农户都弄不明白了。十年前就是他让农民们在麦田里套种玉米,也就是在麦收前提前抢种上玉米。这小麦没有收割就套种上玉米,可真是一项好技术。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麦垄套种玉米它提早了播种期,使得整个玉米生长期提前了,并且拉长了。所以说因为时间拉长了,这个玉米的整个生长时期满足了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样无疑就提高了产量。

  【解说】:麦田套种玉米,提早了玉米播种时间,能为玉米多争取7-10天的生长期。可别小看了这一周左右的时间,这几天玉米能够得到更多的光热资源,每亩地能够增产将近100斤。杨批修作为农业专家,十多年来每到麦收的时候就奔走在田间,推广麦田套种玉米的技术。可是今年,他为什么又到处奔走,让农民不要在麦田里套种玉米了呢?

  【解说】:杨批修说根据今年河南麦区的具体情况,如果在麦田里套种玉米,玉米就会得上一种特殊的病,导致大幅度减产。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产量不高,而且产量还要低。不叫你种,反而能高产;你种了反而不能高产,减产啊,有的减产50-60%。我们现在麦垄套种的玉米,最容易得这个粗缩病。小矮子、不长了,长这么高就不长了。

  【解说】:说起粗缩病大伙儿不了解,可一说到小矮子,老乡们可就清楚了,以前也遇到过。

  【采访】:

  农户:这么高的小玉米?有。

  农妇:黄矮子。

  农户:长这么高不长了。

  农妇2:最后有的不结棒子、有的结,这个都有。

  【解说】:得病的玉米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甚至不能结籽。往年大家能碰上几株,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发生过。可是杨批修说,要是今年继续在麦田里面套种玉米的话,全都会得上这种病。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重的地方会50%发病几率,今后就绝收了。

  【解说】:面对农民将信将疑的目光,杨批修还说出了更严峻的事实——玉米的“粗缩病”是由粗缩病毒导致的。玉米一旦大规模得上这种病,目前还没有药能够治,只能是眼看着恶化,甚至导致绝产。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这个粗缩病是玉米的一种癌症,治不了。能够治疗的就不叫癌症,所以目前还没法治疗。一旦得了,只有一个就是——拔除它。

  【采访】

  农户:绝收。

  农户:绝收,一年没收入。

  农妇:病是咋得的,怎么传染的,咱也不懂得。

  【解说】:这玉米粗缩病可真是够可怕的。不过话说回来,玉米又是怎么会感染这种病的呢?这和麦田套种玉米有什么关系呢?这还得从传播粗缩病的一种虫子说起。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我告诉你老乡,最近几年咱们麦田里有一种虫子,发生得越来越重。

  【解说】:传播玉米癌症的,正是一种叫灰飞虱的虫子。这种虫子喜欢趴在绿色茎秆上吸食植物的汁液。最可怕的是,它在吸汁的同时,还把身上带的病毒吐到了植物体内,很快就让植物感染上了粗缩病毒。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天气比较干旱的年份,发生比较重。这个虫它繁殖快、发生量大、传播比较广泛,植株发病率就高。

  【解说】:这两年河南天气干旱。干旱少雨的气候,有利于灰飞虱虫卵的孵化,和成虫的生长繁殖。灰飞虱的若虫5月中旬大量孵化出来,5月下旬到6月中旬,它们会快速羽化成危害作物的成虫。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在小麦生长的季节,它们就生活在麦地里,和这个麦地边的杂草田里。

  【解说】:灰飞虱活跃的5、6月份,正好小麦进入了收获期,麦秆干枯不适合它吸汁了。灰飞虱没吃的了,就要准备迁飞离开麦田,去寻找新的绿色植物。如果这个时候,麦田里套种的玉米苗长了出来,细嫩的茎秆正好成为灰飞虱的美食。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它们为什么要转移到这个叶子上?因为小麦没有绿色的叶子。没有绿色的叶子,那么现在它要吃要喝到哪里去啊,它就选择这绿色的叶子去了。

  【解说】:玉米苗这个时候正好是3片叶子的时候,也是最脆弱、最容易感染病毒的时候。玉米种子种到地里,5天就能萌发出来。然后每两天长出一片叶。第七天的时候正好长到了3片叶子。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3片叶子以前,它都是靠种子的营养供给它生长,第4片叶就是断奶了,它本身自己没有营养了。自己没有营养了,它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这个时候是它身体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正好灰飞虱往它上面一趴、一吸汁,就把毒素传给它了。

  【解说】:灰飞虱传播的病毒,对玉米苗是致命的病毒。染病的植株,几乎没法医治。麦田套种玉米,虽然是一项很好的技术,但是遇上灰飞虱大爆发的年份,这对玉米可就是一种灾难了。杨批修五月份中旬发现,由于今年河南天气比较干旱,麦田中的灰飞虱特别多,如果这时候套种的话,那就会正是给灰飞虱送去了美食。带有病毒的玉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

  现在,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仅仅河南省玉米的种植面积就有5000万亩,如果玉米患上癌症,这将是对粮食安全巨大的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杨批修马不停蹄,奔走一千多里,在河南的小麦主产区阻止农户像往年一样在麦田里套种玉米。

  既然是虫子传播的病毒导致了玉米癌症的发生,有些农户想,用药防病不就行了吗。在开封杞县,有一家农户干脆提前下手,给种子包衣,也就是在种子外面又拌上一层防病毒的药。

  【采访】:

  杨批修:别拌了,别拌了。

  农妇:为啥别叫拌了?

  杨批修:我看你拌过这个种子是有问题的。

  农妇:不可能的。

  杨批修:这样吧,你家有红墨水没有?

  农妇:有。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杨批修:你拿来,看。

  【解说】:杨批修把农户拌过药的种子,和没有拌药的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容器里,各加入了红墨水。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用红墨水染过以后,两个玉米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一会大家待会看一看。

  【解说】:半小时后,分别剪开两个种子。明显发现,农户自己拌过药的种子里面的胚,被染上了红色;而没拌药的种子,胚没有被染上色。

  【采访】助理农艺师 顾靖宣:胚芽颜色变红的是死种子,没有变色的是活种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原因是:活种子细胞的细胞膜是有选择透性的,而死种子的细胞丧失了这种选择透性。

  【解说】:活种子通过细胞膜的这种选择透性,就能够主动把红色颗粒挡在外面;而死种子丧失生命力,染料能够随便进入体内,从而染上颜色。

  【采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批修:原来的种子已经包过衣了。凡是在大厂购买的种子,人家已经包过衣了。防止地下害虫、防止病害,它这个药已经用了。你拿到了家以后,你这个种子又再进行二次包衣,这就无意就加重了药的浓度和药的量。这个药的量加重以后,种子的胚就容易中毒。胚一中毒是什么意思了?它就失去活力了,失去活力就是死了。

篇二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每日农经]玉米套种和田核桃效益好,皮薄肉厚卖得俏

  【每日农经】(20151030)丝路沿线·绚美丰收图:大漠边缘核桃受宠

  本期节目内容:介绍了玉米套种和田核桃效益好,皮薄肉厚卖得俏。提起核桃,品种可不少,今天我们的丝路沿线之旅要到新疆和田,见识一下那里出类拔萃的优质核桃,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优异之处敬请收看玉米套种和田核桃效益好,皮薄肉厚卖得俏。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营养丰富,据说还可以强健大脑,您瞧,咱们的记者,自从吃了核桃,立马就武功大涨!接下来,咱们换掉其中的两个核桃,有请记者袁冰再一次隆重登场,为大家献上一段,徒手砸核桃。

 

篇三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玉米套种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玉米套种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

一、耕地要实行条田化种植

将目前的两个65公分小垄合并成一个130公分的条田(大垄),可减少50%的冲刷沟,有利保护农田建立土壤水库提高抗旱保墒性,扩大根系生长吸收面积80%以上。根重、大豆根瘤固氮量增加1-3倍。坡岗地条田要起的矮一些,垄沟要窄要浅,可以抗大旱。

二、条田要实行浅翻深松少耕法或免耕法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一是实行3-5年定期浅翻深松耕地;二是在秋季或春季将根槎和茎杆粉碎清除后,直接在原垄上下种;三是因地制宜在秋季或春季或苗期进行垄沟垄体深松,破除板结层,采取以上耕法,可以充分利用黑龙江冬季和春季形成冻融交替,使土壤达到自然疏松状态的强大自然力代替部分机械耕作,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抗旱保墒保苗保肥保土保根增产效果,降低农机作业成本30%。

三、条田要采取抗旱凹式播种法

目前我们普遍采取的是65公分小垄凸式播种法,不保苗、不抗旱、播后苗前化学药剂土壤封闭除草效果差。将现有的圆盘式复土器更换成拖拉式复土器,在播种机施肥播种复土后,播种机的镇压轮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宽18-20公分,深2-3公分的凹槽,具有抗旱保墒、复土一致、出苗整齐、提高苗带内化学除草效果的作用,苗带内基本不用人工除草。条田凹式播种法可以抗御黑龙江十年九春旱带来的严重旱情。

四、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杂草

篇四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红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红薯套种玉米,不仅在时间上延长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而且在空间上实现了立体种植,套种玉米侧面受光加强,促进了其光合产物的合成。通过对红薯、玉米套种栽培技术的研究,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薯;玉米;套种;栽培技术

玉米是C4 作物,与水稻等作物比较,具有更强的利用CO2 合成淀粉的能力,能提高光合产物积累,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红薯是蔓生块茎作物,与玉米实行套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阳光,拉长玉米和红薯的有效生长期,使两种作物均获得高产。通过多年的技术推广,总结出红薯套种玉米高产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栽植

1.1 整地做垄【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确定田块后,开好厢沟、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排水通畅,雨天不积水。开春后,及时整地做垄,垄距70~86cm,垄高20~26cm。

1.2 选种

红薯选用脱毒品种,如徐薯18、皖薯197、阜薯210等。玉米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如掖单2号、农单5号等。切不可选用中晚熟或晚熟品种。

1.3适时栽种

做好垄后,红薯温床育苗,苗高25cm时剪苗栽入苗圃,培育壮苗。当气温开始稳定在15℃左右、浅土层地温达到17~18℃时,即可栽种红薯,一般栽植

4.5~5.25万株/hm2。实践证明,薯苗直插和斜插都只能结一个大薯,其单个薯重虽然较大,但由于薯苗插植密度较稀,故不易获得高产;而薯苗水平浅插每株能结2~3个大薯,且大小均匀,适当增施肥料后,能取得较高的单株薯重,易获高产。红薯插后7d左右检查活蔸情况,对死苗、缺蔸的,剪壮苗补蔸并及时淋水以利成活。

篇五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玉米甘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玉米甘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作者:王新华 郭书亚 尚赏 谢幸华 张艳 卢广远*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甘薯间作套种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和效益分析,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种植带宽、种植时间、施肥及田间管理;效益分析:分析了2B8型和1B8型的效益情况,2B8型玉米甘薯间作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11274.2元/hm2,产投比为8.60;1B8型玉米甘薯间作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13401.4元/hm2,产投比为8.80。

关键词:玉米;甘薯;间作套种;技术;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模式的发展,间套作再次引起农业种植界的关注,间套作具有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资源,减少病虫害,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等优点。农作物间作套种模式综合效益高于单作,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工资源得以优化。黄淮海地区是玉米、甘薯的主要种植区之一,两种作物的间套作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两者的争夺空间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的平衡发展。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试验和大面的示范,提出玉米甘薯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玉米甘薯间套作模式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1.1 品种选择

玉米甘薯间套作模式品种的选择应依据不同的用处、不同的收获时期,选择不同的玉米、甘薯品种。如果进行鲜食销售的,玉米品种选用郑白糯4号、郑紫糯1号等甜糯玉米品种,甘薯可以选用商薯7号、商薯8号等食用型品种;如果以收获产量为主,甘薯进一步加工,玉米选择郑单958、先玉335等紧凑品种,同时郑单958也可以鲜食收获,风味较佳;甘薯品种可以选用商薯19、商薯6号、商薯9号等品种,产后用于淀粉加工。

1.2 种植带

玉米甘薯间套作模式可以分为间作模式和套作模式两种。两种模式经过几年的试验和应用,间作模式以2B8型模式最佳,套作模式以1B8型模式最佳。

套作模式1B8型,甘薯每垄种植1行,株距27.7cm,密度4.5万株/hm2。每隔8行甘薯于垄沟内套种1行玉米,株距20cm,每穴点种3~4粒,留2株壮苗,密度1.5万株/hm2左右。

篇六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篇七 玉米套种黄瓜致富
繁种黄瓜套种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31493.html

    上一篇:小型动物人工狩猎场

    下一篇:养殖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