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16位华人富豪的第一桶金的故事,第一桶金怎么赚的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马云:黄页“骗子”

  年龄:45岁

  创业时间:1995年创立翻译社

  第一桶金:中国黄页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但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抗,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

  “我就像一个骑在盲虎身上的盲人。”2008年,在亚洲协会于旧金山举办的午餐会上,马云以带点武侠色彩的开场白讲述自己如何取得成功。

  “我就像一个骑在盲虎身上的盲人。”2008年,在亚洲协会(AsiaSociety)于旧金山举办的午餐会上,马云以带点武侠色彩的开场白讲述自己如何取得成功。他并不是要贬低自己,“马云是一个勇猛而强大的对手。”杨致远曾做出如此评价。

  马云勇猛的性格从小就已显端倪。童年恰逢文革,由于爷爷曾当过保长而被认为是“资产阶级”,他在学校一直被同学认为是坏家庭出身。在受到侮辱时,跟姐弟们的默不做声不同,马云一定会回击,因而成了小学和中学老师眼里打架最多的学生。后来,马云还练过8年散打,并坚持打太极拳,喜欢武侠小说的习惯也因此养成。

  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学校当英语老师,马云也一直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他每天骑车40分钟去西湖边上的香格里拉酒店,做国外游客的导游,练习英语。后来,马云碰到了一个澳大利亚的游客,还邀请他去澳大利亚度假。这次出国彻底改变了马云的思维,“我意识到世界和我之前被教导的差异巨大,我不再跟随别人的意见,发展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后来,马云辞职后换了几份工作,包括做过一个新开张的肯德基店的店长助理。1995年他创办了海博翻译社。因为帮助杭州市政府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合作,马云在去美国时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垫付7,000元,联合家人亲朋凑了2万元,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海博网络”,并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

  那时的马云与其说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个推销员。一位曾在大排档里见过马云的老乡这样描述他:喝得微醺、手舞足蹈,跟一大帮人神侃瞎聊。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很多人将马云视为到处推销中国黄页的“骗子”,而他还是一遍遍地“对牛弹琴”。到了1997年年底,网站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元!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升温,中国黄页在一夜之间冒出许多竞争者,当时最强大的当属本地的杭州电信。实力悬殊的竞争使得马云最终向对方出让了70%的股份,但双方合作并不愉快——失去决策权的马云完全施展不开手脚。

  1997年,当时的外经贸部向马云伸出了橄榄枝,他将自己所持的中国黄页剩余股份贱卖,带着几个创业伙伴远走北京,继续开发网上贸易站点。在租来的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埋头苦干15个月后,不仅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而且将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

  然而,外经贸部此前对马云团队许诺的股份因种种原因迟迟没有落实。他决定再度重新创业。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花园的马云家中,以50万元起步的阿里巴巴诞生了,打造出惊人财富的18人创业团队也合作至今。

  丁磊:免费邮件的奇迹

  年龄:38岁

  创业时间:1997年创立网易

  第一桶金:电子邮件系统

  动作可以慢,但战略一定要正确,看准了再跟上去。

  163.net是丁磊在网易创办之前申请的域名。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网易从丁磊创办起,没有向银行或朋友借一分钱,所有的创业基金都是他当年写软件时慢慢积攒下来的。走这样一条路,丁磊经历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

  丁磊的第一桶金是和陈磊华一起赚到的。1997年,两人相识于网易BBS,陈磊华当时还是华南理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丁磊邀请他到网易兼职,合作之前两人说好陈磊华拿20%,一起开发“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1998年3月,163.net正式运行,它是国内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电子邮件系统。网易开始售卖这一软件,但是处处碰壁,以至于最困难的时候只有2万元资金可以利用。

  这时,微软斥巨资收购了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商Hotmail,这一案例的示范效应拯救了丁磊和网易。广州电信从中得到了某种启发,想到了丁磊曾推销过的“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提出收购要求,而丁磊的想法是合作提供邮件服务,最后以20万元成交,丁磊还搭上了163.net域名。后来,163.net被5,000万元转卖给了新飞网,再后来又被TOM集团以3.7亿港元收购。不过这都与丁磊无关了。

  网易利用广州电信这一交易的影响,又成功地把免费邮件系统卖给了其他用户,例如188.net、990.net、371.net等等,这其中就有很多曾让丁磊碰钉子的公司。这一年,丁磊既是老板,又是销售员,四处出差,走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丁磊的“孩子”满天下。到1998年年底,只有8个人的网易竟然有了500万元的利润。国内外一些投资商开始纷纷找他谈判,愿意注入资金。此时,网易还只是作坊式的小公司。后来,丁磊开始转型门户,再后来主攻网络游戏,现在据说又要办个养猪的网站。

篇二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我爱发明]山核桃破壳取整仁机 破壳利器(发明人刘志光)

  [我爱发明]20140327 破壳利器     3月27日18:45播出节目《破壳利器》,浙江省昌化镇有着“中国山核桃第一镇”的美誉,但是长久以来破壳取仁这一环节,当地人一直以手工敲击为主,效率低且浪费严重。今年61岁的白牛村村民刘志光经过3年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台山核桃破壳取整仁机。这台机器一天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40个人。     刘志光 地址:  311321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高犁高后1号     发明说明:一种山核桃去壳取整仁机,包括机架(2)、进料斗(13)、出料斗(20)、电机(1)及其传动装置,从上至下依次有进料斗(13),进料斗内有拨料栅[         拍摄花絮:破壳利器讲述的是浙江临安一位农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发明山核桃去壳取整仁机的故事。山核桃的外壳又厚又硬,在核桃品种中属于难去壳的一类。浙江临安是山核桃的一大种植区,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了以山核桃为核心的深加工产业链。但是山核桃去壳取仁的问题一直是这里深加工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于是,每年冬季农闲的时,这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全家老小齐上阵,拿着小工具,挨个敲打山核桃,一方面可以挣些外快,另一方面可以为山核桃加工企业分担一些劳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小与山核桃结缘的刘志光琢磨着要是能发明一台可以自动去壳取仁的机器就好了。由于自己常年做农活,在实践和劳动中积累了一些与农业机械相关的知识,加上爱动手动脑的习惯,经过三年研究,刘志光终于研制出了一台可以给山核桃去壳取仁的机器。就像成功的道路总是会充满艰辛和磨砺一样,刘志光的发明之路也并不平坦,他的机器从一开始的破不成功到破的粉身碎骨,再到最终的成功取仁,刘志光经历了波折也最终获得了回报。 回想起这次拍摄,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不管是指导我的老师,还是摄像大哥,抑或刘志光及其家人,在拍摄的一周时间里,他们每一个人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不管以后生命中还会有怎样的历程,这都是一段值得纪念的时光。     编导:黑赫萱

篇三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1.2技术的性质(2课时)

篇四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习题 专题四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doc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

(1)背景:的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

(2)召开:年9月在北京召开。

(3)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明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任务,强调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 ④法制建设方面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八字方针。

(4)评价: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应用示例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A)

A.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认为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修正主义

2.“文化大革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思想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②毛泽东个人因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④直接原因: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2)标志: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和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应用示例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在(D)

A.1956年 B.1963年 C.1965年 D.1966年

(3)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①造反派夺权和红卫兵运动(特点:打、抢、砸),全国陷入空前的大动乱之中。 ②“文化大革命”中建立的革命委员会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中的一次大倒退。

③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全国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4)影响。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危害的内乱。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②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

③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或遭到破坏。

答案:“一月革命”。发生于1967年1月。直接影响是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夺权风暴。 ►应用示例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C)

A.红卫兵运动

B.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

C.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转折

1.背景。

(1)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但其后两年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一度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邓小平同志的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1978年12月。

(2)主要内容。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④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

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应用示例【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B)

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现了党在组织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三、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1.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表现。

(1)提出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③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应用示例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

A.人民当家做主 B.扩大民主,健全法制

C.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

课堂点睛

试用“一、一、三”(一大挫折、一大转折、三大完善)归纳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大挫折——十年“文化大革命”。

一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三大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的贡献表现在(B)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共“八大”历史意义的认识。回答时,只要联系八大的内容,当时中国面临的局势即可作出判断。D项干扰性不强,易排除;A、C两项是会议的内容,但

与B项相比,显然是次要的。

2.(2014·惠州调研)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A.图一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二进行了修正。

篇五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高一通用技术 第二课 技术大发明与革新

篇六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1.1.2 技术的发明和革新.doc

第一章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是“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技术的内涵、技术的目的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后所要学习的,旨在告诉学生技术的灵魂就是创新,在这一课时里同学们要把握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即发明与革新。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

2、教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可有不同要求:【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A类要求:了解发明与革新的基本知识,能说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具体事例。

B类要求:能够结合社会生活,进行一些简单实践活动,对已有的东西加以改进。 C类要求:能够结合社会生活,进行革新实践,开展创新活动。

3、学情分析

学生对技术的发明和革新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对技术发明和革新的意义有所了解,因而有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由于学生对亲历发明和革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时要增加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对身边技术产品的认识,加深对技术的创新性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步入技术世界的关键门槛,教师要把好这一关,当好学生走入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二、设计思路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技术创新,然后引入发明和革新两个概念,分别举例向同学们介绍这两个概念,让同学们知道这两个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学习知识点。

2、案例教学法:例举典型的国内外技术创新的事例,说明技术创新的意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真实的但学生没有亲历的案例演示给学生。

4、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挥。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掌握发明与革新是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②素质(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生活,进行革新实践,开展创新活动。 ③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技术发明和革新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兴趣;并通过介绍比较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唤起忧患意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技术发明和革新对技术发展,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技术发明和革新的内涵。

五、教学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技术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的。正是因为人类有了这种需求和愿望人类才能够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明和革新,所以我们

就来一同学习一下技术的发明和革新,来进一步了解并区分一下发明和革新。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人类社会的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创新的两种变现形式:一种是技术发明,一种是技术革新。

发明是指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革新是指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发展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二)技术发明

人类历史无数的技术发明,勾绘出了技术创新的轨迹。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案例:集成电路的发明。

美国硅谷——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简单的介绍一下硅谷位于那里和由来)。贝尔实验室通过研究,发现半导体的电流放大原理,并发明了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开始是1000个晶体管,后来逐步变成了10万—100万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同时对航空、航天、通信以及家用电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都离不开集成电路,所以说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案例:11项超级发明:“眼睛,原子弹,印刷术,时钟,水管设备,马镫,阿拉伯数字,橡皮和涂改液,电脑,古典音乐,避孕药”(向学生介绍这几种发明的发明者和与这些发明有关的故事)。

老师: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发明在哪些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学生:飞机,满足了人类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现在飞机也应用于军事和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电视,1923年约翰贝尔德发明的产生8线图像装置的设备→1930年卖出了第一台电视机→1932年英国广播播出第一个规范的电视节目,人类用电视来了解世界;互联网,有助于人们更快捷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航天技术,有助于人类探索太空。还有很多比如计算机等。

老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小发明,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苹果切分器,包饺子器,鼻梁增高器,止鼾器等。

(三)技术革新

老师: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技术革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①多功能缝纫机的诞生

老师:多功能缝纫机为什么会诞生?

学生:旧的缝纫机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的需要了,所以相关的厂商就自己研发,经过革新就出现了现在的多功能缝纫机

②日本的技术革新

介绍:日本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政策,提高这些由欧美引进的先进的技术,日本生产的微型数码照相机,小型化汽车,微型家用洗衣机等,无一不是技术革新的成果。

总结:缝纫机由功能单一化到多功能化,是在技术发明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发展和完善,从而进入更加适应的阶段。

两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上述两类技术革新都是立足于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是技术创新的良好形式和途径。与技术发明一样,技术革新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老师: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有哪些产品是更新换代的?

学生:自行车,单轮→双轮→变速→折叠→电动等;手机,大哥大→手机→智能手机→3G手机等。洗衣机,手摇洗衣机→单缸洗衣机→双缸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

老师:请同学讨论一下还有哪些东西是技术的革新。

学生:很多创意,比如说母子雨衣,可以擦地的拖鞋等。

比较: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同:都是新的事物取代陈旧落后的事物;

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异:技术发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革新: 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

总结: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有时一个产品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

附:板书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技术发明: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它是人类创造了自然界从来没有的事物

技术革新:它们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七、对课堂效果的分析:

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这种“带着任务自主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压制个性化发展而采用“一刀切”的人为现象。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评价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环节。从心理学角度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功感,需要大家的承认和自我个性化的展示,尤其是对“差生”更是如此,需要大家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需要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我们教师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

经验之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知识迁移、自习和创新等能力培养的综合。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实现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只看一节或几节课的学习,而要看一个阶段的学习并多给予“差生”的鼓

励和肯定。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一些作品,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这一实际工作中去,不仅学以致用,而且复习巩固所学。可以说这个设计制作,不仅是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是所学知识的迁移。这必将对以后知识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

篇七 一位发明者的曲折历程
技术与设计1第二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39309.html

    上一篇:大地茄子

    下一篇:2017年春大葱价格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