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土蜂养殖土蜂越冬养殖技术

  [科技苑]土蜂越冬有三险(20120224)

  土蜂酿的蜜,蜂农一年才取一回,由于它的各种营养成份极为丰富,所以土蜂蜜被称为蜜中极品。但进入冬季后, 土蜂就要冬眠越冬,来年春季再开始忙碌采蜜了。这时,如果不能为土蜂创造舒适的越冬环境,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咱们就很可能见不到有多少土蜂飞出蜂巢去采蜜,更严重的还会发现,有的蜂巢里,全部的土蜂不翼而飞。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土蜂养殖技术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篇二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土蜂养殖赚大钱

  野山蜂也叫土蜂,是中国最古老的蜂种,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生存史。它们主要生活在雨水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较多的山区,它们擅长采食零星的花园。本期节目介绍了野山蜂的养殖过程和养殖环境。(理财在线 2010-07-06)

  联系方式:罗贵春 联系其子罗庆    13648136381

  了解野山蜂:

  我国中华蜂,俗称土蜂。土蜂蜜是土蜂采集高寒森林野山花蜜充分酿制而成的蜂蜜。蜜色泽深、口味独特、香甜味浓,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本草纲目》中记述其对人体健康价值高,是药引的首选蜜,堪称“蜜中精品”,也由于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被誉为“蜜之珍品”。其蜜色泽金黄、口味独特、纯净无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通常我们所说的蜂蜜,即普通蜂蜜产自洋蜂(又称家蜂,蜂种来自国外)。其实洋蜂蜜就是早期从国外引进的西洋蜂种采集的蜂蜜,最为有名的为意蜂,也是国内目前蜂群的一个最主要的品种,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蜜成分不同,所以又可分为椴树密,槐树蜜,荆条花蜜,天麻蜜等。由于产蜜周期短,所以蜂蜜浓度都很低,品质营养成分远不如中华蜂蜜。

   我国的一些传统地方蜂种名优,诸如西北花蜂、北方小蜂等。黑蜂,中华蜂等。但从目前各地所养蜂种看,我国地方名优蜂种都处于数量稀少的危险边缘,有些则已达濒危状态。近年地方政府认识到中华蜂蜜的价值,逐渐画出了中华蜂保护区,所以在不久将来,人们将能享用到真正的中华蜂蜜。

   土蜂蜜的药用价值是夏天解暑、降温、保健的上等保健品。 是老人、女士、小孩最好的保健品、美容品。

  养殖土蜂效益高,前景好:

  近几年,浙江磐安县农民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越、蜜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依靠土蜂饲养增收的新途径。据了解,与意蜂相比,土蜂饲养具有以下优越性:

  一是无需投入大量成本和强壮劳动力进行转地饲养;

  二是土蜂抗御低温等自然灾害能力强,风险小;

  三是几乎不占用任何田地,适合我县山区定地或小转地饲养,管理方便,不影响农民其它的农业生产,是一项很好地副业;

  四是土蜂酿蜜周期长,蜂蜜尤为细腻,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价格每斤40-50元。

  到目前为止,浙江磐安县的土蜂饲养户已达420多户,年饲养量8700多群,按每群年产蜂蜜20斤计算,土蜂蜜年收入达780多万元,加上全县的20多户意蜂养殖户饲养的3600多群意蜂,我县蜜蜂年饲养收入达1000多万元。

  

篇三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蜜蜂养殖技术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篇四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胡蜂养殖技术

胡蜂养殖技术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5/12/10 | 浏览次数:10324 | 来源:admin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胡蜂养殖技术可谓难上加难,这第一步关系一年的收获,而且环环相扣,一步失误满盘皆输。闲言少叙,下面介绍黄氏蜂业养殖技术的第一步:人工引导胡蜂交配。

1.每年9月底10月初,首先用倒须笼收取工蜂,大约收取整个蜂巢的80%至90%,将蜂群分离出雄蜂和雌蜂,然后打开蜂巢收取雄蜂和雌蜂,分别放到交配棚中用蛋白质与维生素混合而成的饲料进行喂养,一直要喂养到各自性成熟交配结束为止。

2.胡蜂交配:蜂种交配前应注意营养配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一定要充足。雄蜂与雌蜂交配结束后,即时人工将其移入到越冬棚。胡蜂交配时间长达10分钟以上。移入越冬棚后,越冬棚内的食槽要准备好充足的饲料。这期间雄蜂与雌蜂有可能进行第二次交配。雄蜂交配结束后即自然死亡。交配后的雌蜂这时已经成为准蜂王,将在这里度过寒冬。

3.今年截止11月15日,黄氏蜂业已经圆满完成蜂种交配工作,目前收获已经交配的蜂王超过10万,后续蜂王越冬已经开始,需要学习蜂王越冬技术的学员朋友现在可以到

黄氏蜂业公司总部报名了,同时现在开始对需要购买蜂种的养蜂人士接受预定,详情请咨询在线客服

黄国忠这位只上过3年小学的山里汉子,凭着与生俱来的一股韧劲痴迷于蜂,经过30余年的不懈探索,成功地破译了人工驯养胡蜂的“密码”,把论文写在青山碧水间,将驯养胡蜂做成了年产值逾百万元、带领山民养蜂致富的产业。这位“土专家”的科研成果让“学院派”的专家们感叹。让我们循着他的人生“蜂迹”去探奇、去寻访——“蜂王”黄国忠

仲秋时节,走进龙陵县龙山镇尹兆场村村民黄国忠的养蜂园,可见一包包“篮球”或“面盆”般大小的蜂巢参差错落地挂在树林中,一群群胡蜂有的在林中觅食,有的在花间嬉戏,有的围着蜂包(巢)游弋护卫家园,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这里日照充足,林茂竹丰,山花烂漫,清溪潺潺,空气清新,是畜禽养殖的风水宝地。铁纱围护的交配室里,黄国忠正在放飞种(雌)蜂,20多平方米的室内一群群翻飞的蜂子奏着鸣笛腾起小小的气浪,我略有几丝惊悚,就怕蜂群冲破樊笼向我扑来。让人惊奇的是,翻飞的蜂子围着黄国忠团团旋转做俯冲状,有几只蜂子落在他的面颊上,只见他岿然不动,他小心翼翼地退到门口,然后用竹筷轻轻地将面颊的种蜂挟住放回室内,动作干净利落。“蜂子怎么不蛰你,

你一定有独门‘秘笈’?”我费解地问。“蜂子怕蒿子味,每次靠近蜂巢前用蒿草熏一熏身子,这法子,这里的农民都懂。一般情况下我不用蒿子熏身,蜂子不蜇我,我了解掌握蜂子的生活习性,种(雌)蜂虽然有毒针,只要不碰它,它不会主动进攻你。再说我相信心灵感应,我常年伺弄蜂子,它们已经把我当做蜂族的一员了,邻里乡亲都称我为‘蜂皇’,管着‘蜂王’(雌蜂)呢!”他的眼里充满着自得与满足。 黄国忠介绍,蜂族里等级森严、主仆分明,有三个级别:蜂王(雌蜂、有毒针)专门生儿育女,雄蜂(没有毒针)不蜇人,与雌蜂交配完成使命后自然死亡,工作蜂(有毒针)承担着筑巢、觅食和看家护院等重任,大部分工作蜂能活到每年冬季来临前自然死亡,蜂子难于抵御冬天的寒冷。蜂蛹除少部分蜕变成蜂,大部分作为舌尖上的美味被消费了。一包(窝)每年每窝胡蜂产值为1800元、土蜂达2700多元,蜂毒(蜂针排出的分泌物)被誉为“生物黄金”每克900元,是生产治癌、心脑血管等病特效药的重要原料。2012年,黄国忠养的土蜂最大的一窝重160.2市斤,每市斤售价170元,收入2.72万余元。

央视10频道、7频道以“驯养‘杀人蜂’”、“蜂口夺金”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黄国忠名播大江南北,许多农民和养蜂爱好者纷纷来电来函索要技术资料,于是,黄国忠顺势而谋,开办了人工驯养胡蜂技术培训班,把多年积累的

驯养蜂子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悉心向学员养蜂传授技术。每期培训班7-10天,学习怎样收集蜂王、怎样配种、如何过冬等课程,以实作为主,并向学员或养蜂人出售种蜂,每只交配好没有过冬的土蜂50元、胡蜂20元,度过冬眠期的土蜂每只200元、胡蜂50元,每小窝有10只以上,30只以下工作蜂的土蜂每窝2000元、胡蜂300元-500元,学员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13年以来,已培训结业了1300多人。去年实现经营收入130多万元。

今年43岁的庄户子弟黄国忠,幼年生性不安份特别顽皮,是寨子里的“孩子王”,少不更事的他常年带领着一群山里娃上树掏鸟窝瞄蜂子,河沟里提鱼捞虾,果园里“偷”梨“盗”桃,常常让父母给邻里乡亲陪不是。父亲黄春有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瞄蜂人”,每年在山里瞄到的土蜂、胡蜂、蜜蜂达几十窝,把蜂蛹、蜂蜜拿到集市出售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滋润。在父亲耳濡目染下对蜂特别痴迷,有时观察蜜蜂花朵里采蜜、土蜂捕捉昆虫、胡蜂衔木筑巢、蜂蛹破茧成蜂,一看就是很长时间,常常被蜇得鼻青脸肿,有时甚至忘了吃饭。一次父亲考他:“忠儿,你说一说一窝蜂子中有几个类型,他们的区别是什么?”“爹,您考不倒我!一窝蜂子里有公蜂,没有毒针不蜇人;有母蜂,有毒针会蜇人;长工蜂,有毒针也会蜇人。它们的区别是,母蜂个头大、公蜂个头小、长工蜂屁股圆。”“这娃书念不进,说起蜂子头头是道,龙

有龙路,蛇有蛇路,瞄蜂也是条生财路,就跟着我瞄蜂吧。”。10岁的黄国忠辍学当上了瞄蜂专业户。在父亲耳提面命指导下,黄国忠瞄蜂技能大有长进,收入多多,心情不错。但是,黄国忠并不满足于“蜂口夺金”的小富,决心要探索人工驯养胡蜂的路子,变夺金为育金。发展驯养胡蜂的核心技术是让蜂王(雌蜂)安全过冬,多年来这个命题一直困扰着科技工作者和养蜂人,他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踏上求索之旅。有道是:痴于书者文必功,痴于艺者技必精。识字不多的黄国忠随身携带着1个小笔记本和笔,随时将对蜂子的观察和发现记在本上,碰到不会写的字就用自创的符号替代,他用红油漆点在试验蜂身上观察其生活习性,从中找出其生活规律。无论是晴天雨天,还是严冬酷暑,一直坚持不懈。在野外为防止蚊虫叮咬就穿上自制的10多斤重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拎得出水,为了跟踪迁徙的蜂子,有时没日没夜地在山野里奔波,风餐露宿,地当床天做被,饱一顿饥一餐,没有一句怨言。2010年,黄国忠摸索总结出了让蜂王平安过冬的经验付诸实践,使人工驯养胡(土)蜂成为现实。这年黄国忠驯养蜂王3000多只,安全过冬率达96%。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黄国忠把养蜂规模扩大到370窝,2012年达到517窝,2013年成立了龙陵县黄氏胡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9户,养殖胡(土)蜂700多窝,带动群众

篇五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宁陕县土蜂养殖优势及发展前景分析

宁陕县土蜂养殖优势及发展前景分析

土蜂蜜含有100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抗衰老等功效,有极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在国内外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2]。因此,在宁陕林区大力发展土蜂养殖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1土蜂养殖优势【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宁陕县地处秦岭腹地,与陕西省会西安市毗邻,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居全省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美称,被誉为“西安的生态后花园”。宁陕县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2.3 ℃,降雨量充沛,日照适中,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蜜蜂生存、采蜜、繁殖,是发展土蜂养殖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多年来,林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群系繁多,生物多样性混杂,是发展土蜂养殖的天然资源宝库。因此,在宁陕林区发展土蜂养殖具有很强的优势。一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当地又有长期养殖土蜂的传统,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二是该县森林面积大(29.87 万hm2),林分质量好(覆盖率90.2%),植物花期时间长,春、夏、秋3季都有可采的蜜源。加之林区内河流众多,又是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无任何环境污染,非常适宜蜜蜂生存和酿蜜,是发展高产优质蜂蜜的优势区域。三是宁陕县山多人稀,林农居住分散,发展土蜂养殖空间大,场地宽。农户只需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摆放蜂箱即可,蜂群之间互不拥挤,每个蜂群都有可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对提高蜂蜜产量十分有利。

2发展前景

多年来,宁陕县生产的蜂蜜不用出山,就被外来商人及过往游客抢购一空,常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销售价格连年上涨。因此,土蜂养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销路好。近年来,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运行以及宁陕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林区经济十分活跃,进山入林从事旅游开发、休闲度假的人员逐渐增多,形成以皇冠、上坝河为主的高档旅游度假产业带,土特产成为抢手货。以土蜂蜜为例,2008年宁陕当地蜂蜜价格为20元/kg左右,2011年涨至40元/kg左右,利润相当可观。二是宣传成本低。该县林区生产的蜂蜜颜色好、纯度高、味道香甜可口,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具有很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保健、美容,护肤、滋补效果明显,既是优秀的保健食品,又是上等的医药良方,也是老人、儿童、孕妇、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理想的滋补品[3]。因此,大大节省了宣传成本。三是生产成本非常低。较小的投资,降低了农户发展土蜂养殖的门槛。农户只需要制作蜂箱,配齐巢础,购买蜂种和养殖配套工具就可以作业。土蜂繁殖能力强,每年都有分群的习性[4],农户收益后只需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实现滚动发展。四是效益比较高。在林区养蜂是一个投资小、收益大、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土蜂在正常年份下平均每箱能割蜂蜜15 kg左右,按照40 元/kg计算,30箱土蜂一年就能实现产值1.8万元左右。据调查,宁陕县目前尚无从事大规模土蜂养殖的公司和个人,市场仅停留在农户自产自销的原始阶段,产品质量残差不齐,市场行为混乱,亟待规范的产品来填补市场空白。因此,要放弃低效劳动生产,瞄准高端消费市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抢抓机遇,把土蜂养殖产业搞大,

篇六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新胡蜂黄蜂马蜂养殖,胡蜂熊蜂中华蜂马蜂诱捕电子书+视频光盘集成

新胡蜂黄蜂马蜂养殖,胡蜂熊蜂中华蜂马蜂诱捕

电子书+视频光盘集成(1张)

001、一种胡蜂人工授精操作方法及其授精装置

[专利简介]:本 发明公开了一种胡蜂人工授精操作方法以及一种用于胡蜂人工授精的授精装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操作方法和授精装置对胡蜂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方便,可 以实现一侧采集雄蜂精液,另一侧及时给处女蜂王人工授精,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授精速度,减少了对蜂王的伤害,提高了授精成活率。

002、远距离黄蜂杀灭喷药壶

[专利简介]:远 距离黄蜂杀灭喷药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喷药杀虫工具不能远距离喷杀黄蜂缺陷,由螺钉、螺母、孔、导气管、瓶盖、出药管、瓶、圈、橡皮塞、磁铁、粗绳、细 绳、杯子、气瓶构成,其特征是:螺母为长方体形状,孔为圆柱形,孔位于螺母的中心,铁圈为圆形,瓶为锥形,铁圈上连接了三个相同的瓶,瓶上均连接了瓶盖, 瓶盖上连接了三根相同的导气管和出药管,导气管位于瓶口,出药口位于瓶底,三根倒气管最总相交成一根导气管,气瓶与螺母相连,橡皮塞为圆台形,导气管的另 一端与橡皮塞相连且位于气瓶口,气瓶内设置有杯子,杯子上连接细线,橡皮塞连接在气瓶上,气瓶的侧壁设置有磁铁,磁铁与粗绳相连。本设计操作简单,生产方 便,适合推广。

003、一种马蜂窝摘取工具

[专利简介]:一 种马蜂窝摘取工具,涉及一种去除马蜂窝的工具,包括一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另一端设置有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袋口呈敞开状,并连接在刚性闭 合环上,该刚性闭合环通过连接架固定于伸缩杆上,所述收集袋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收集袋袋口闭合的双拉绳,所述伸缩杆设置有收集袋的一端固定一个弧形刀具, 弧形刀具的两端向上弯曲,并与伸缩杆呈T形设置,弧形刀具的刃口背离伸缩杆所在的刀具一侧,所述刚性闭合环上设置有1~2个向上延伸并向环内弯曲的弧形 板,弧形板与所述的弧形刀具呈环抱状设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将高处的马蜂窝摘除掉,并且不会使马蜂四处乱飞,减少马蜂蛰伤人情况的发生。

004、一种繁殖马蜂的装置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繁殖马蜂的装置。是一种人工繁殖马蜂的装备,解决马蜂繁殖的生存成巢问题。技术方案为箱体(1)由隔板(3)隔成前端和后端,在隔板

(3)上开设有进出孔(6),前端安有网罩(4),形成一个活动空间(5),后端设有活动盖板(8),内装一横梁(2),在箱体的侧面开设有观察孔 (7)。本实用新型装置可用于工人繁殖饲养马蜂蜂王并形成初巢。

005、胡蜂养殖移蜂箱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设备,一种胡蜂养殖移蜂箱,由一树筒中间木质部凿空形成两头贯通、有一定壁厚的箱体,在箱体上沿口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凹槽,

槽上卡接 有一根挂巢横杆,在挂巢横杆的中间绕接一束向下方垂挂的细枝条;在箱体内壁设置有若干条纵向排布的杉木皮片,内壁下部有一个出入孔,出入孔外孔口罩盖一个 塑胶网袋,网袋中放置一个饮料槽和糟木块树皮;在树筒的上、下口边缘分别连接上盖板和下底板。该箱适应于多种胡蜂早期建巢产卵育儿,是一种人工养殖胡蜂很 好的扶助设备。

006、胡蜂养殖越冬箱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属昆虫养殖器具,是一种胡蜂养殖越冬箱,由一段纵向剖开成两个半块的树筒构成,纵向剖开的两个半块树筒内表面分别有互相对应匹配的一条纵凹槽及多 条横凹槽,横凹槽排布于纵凹槽两边并与纵凹槽相通,采用螺栓将两个半块树筒连接合拢为一个箱体时,两边的纵凹槽合拢组成中央通道、横凹槽合拢组合成多个盲 洞室及一条通箱体外的进出孔洞。本实用新型供准蜂王冬眠,安全可靠、减少干扰、更接近自然越冬环境,是一种较好的胡蜂养殖越冬设备。

007、一种运用低温技术灭杀胡蜂的装置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用低温技术灭杀胡蜂的装置,包括低温介质容器、高压气瓶、低温介质输送管和喷头,喷头通过低温介质输送管与低温介质容器连接,所述低 温介质容器通过耐高压软管与高压气瓶连接;低温介质容器的温度为-197℃至-15℃;低温介质容器设置有外壳和内胆,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隔热层,低温介 质容器口设置有安全阀和液位计;内胆充满低温介质;低温介质输送管和喷头内侧设置有若干螺旋状凹槽,凹槽中心轴向外的延长线与喷头外口边缘的夹角为 30-60°;凹槽的深度为低温介质输送管和喷头侧壁厚度的1/10-1/8。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低温气体从喷头旋转喷出,在喷头外形成一低温气体围成的 气窝,将胡蜂或者胡蜂巢笼罩其中,达到安全、快速灭蜂的目的。

008、一种胡蜂诱捕器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涉及诱捕害虫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胡蜂诱捕器。该胡蜂诱捕器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安装在所述瓶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瓶体内装有引诱剂, 所述瓶盖中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出口安装有倒须,所述倒须周向上设有多根纵向筋,所述倒须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其使胡蜂进入瓶体内且不能出去。本实 用新型所提供的胡蜂诱捕器通过瓶盖的底部为喇叭状,使得胡蜂能够通过瓶盖进入瓶体内,不能从瓶体内爬出,瓶体的上部设有第二通道,若蜜蜂进入胡蜂诱捕器 时,可通过第二通道爬出瓶体,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效果良好、制作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胡蜂对蜜蜂的危害。

009、一种胡蜂人工养殖装置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胡蜂人工养殖装置。包括筑巢室和饲喂室,筑巢室通过蜂巢出入口与饲喂室连通,其特征在于:筑巢室由无底筑巢桶和上盖组成;筑巢桶中层为 桶体支撑,桶体支撑内壁设置桶壁巢粉涂层,桶体外壁设置桶外保温层;上盖由盖基板支撑,盖基板内面设置盖板巢粉涂层,盖基板上设置上盖保温层;筑巢桶底部 侧面固定设置饲喂室,饲喂室金属网或塑料防护网围成,饲喂室设置职蜂出入口。通过在筑巢室内壁涂装巢粉涂层,同时在筑巢室顶部蜂巢挂杆上设置旧蜂巢或人工 蜂巢,使胡蜂更容易适应人工养殖环境。通过设置补食器和补水器,减少对蜂群打扰。本实用新型培育标准峰群的时间短,可提早把标准峰群移到野外继续繁殖,提 高了经济效益。

010、马蜂诱捕装置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蜂诱捕装置,属于蜜蜂养殖领域,包括储蜂桶、进蜂板、饵料盒和盖板,储蜂桶设置有两个开口端,进蜂板设置在储蜂桶的其中一个开口端, 进蜂板设置有至少一个进蜂通道,进蜂通道伸入储蜂桶,进蜂通道的远离进蜂板的一端的孔径收缩,饵料盒设置在储蜂桶的另外一个开口端,盖板设置在饵料盒上 方,盖板的边缘与储蜂桶接触,盖板的覆盖饵料盒的部分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盖板的其余部分设置有出蜂孔。这种马蜂诱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率高、省时 省力。

011、黄蜂捕获器

[专利简介]: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蜂捕获器,包括:盒体、盒盖和若干入口件,盒盖与盒体连接,盒体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入口件横截面呈喇叭状的一体结构,入口件的一端设 置有大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小开口,大开口一端穿过连接孔与盒体套接连接,下开口一端设置在盒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消除黄蜂给人 们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且使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012、一种治疗胡蜂咬伤的中药膏

[专利简介]:本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胡蜂咬伤的中药膏,按重量计由以下组份配制而成:一点红60-70份、金果榄35-40份、木鳖子55-70份、血三七42-50份、茯苓25-30份、黄精45-50份、紫草22-30份、天门冬65-70份、地下明珠22-28份、白蔹32-40份、冰片10-15份;本发明提供的中 药膏制备方法简单,对于胡蜂蛰伤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涂药15min可止痛。

013、一种利用胡蜂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胡蜂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胡蜂种群的养殖及释放。本方法操作简单、防效高、对环境友好、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的优点,适合在柑橘种植区大力推广和应用。

014、马蜂诱捕装置

[专利简介]:本 发明公开了一种马蜂诱捕装置,其包括:箱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箱体底部设置有饵料盒;箱盖,其盖设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进蜂孔,若干个该进蜂孔设置于 所述箱盖上,且该进蜂孔为下孔口为较小一端的锥形孔;该进蜂孔的上孔口设置有一架杆,且该进蜂孔的下孔口设置有一通过弹性拉绳与所述架杆连接的挡蜂片,所 述挡蜂片呈网片状,且该进蜂孔的下孔口小于所述挡蜂片;以及网袋,其底部被撑开呈平面状;该网袋套设于所述箱体内,该网袋的底部与所述饵料盒对应,且该网 袋的袋口延伸出所述箱体的开口之外,以使该网袋被所述箱盖夹设固定。本发明捕捉到马蜂后可以通过网袋对马蜂进行转移,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015、一种多功能胡蜂蜂群养护装置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专利简介]:本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胡蜂蜂群养护装置,包括养护室、推拉门和收集装置,所述的养护室为密闭结构,养护室正面设置推拉门,养护室内上部设置筑巢装置,下部 设置收集装置;所述养护室底面设置支撑脚。本发明通采用养护室的结构,使得通过该装置可以批量规模化对胡蜂蜂群进行放养,养护室的门设置为推拉结构,方便 将胡蜂蜂群放出,上部设置筑巢装置,方便蜂群筑巢,下部设置收集装置,方便对蜂群的排泄物等进行收集。本装置方便移动,可以将批量的蜂群进行远距离的迁 移。迁移过程中可以通过喂食孔对其进行喂食,本装置配备的固定桩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将该装置较好地固定在底面

以下,另外,本装置还配备有电子取毒器。

016、一种用于人工养殖胡蜂的筑巢材料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养殖胡蜂的筑巢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杉树皮1~30份、红桉树皮1~30份、玉米秸秆1~30份、麦秸秆1~30份和食用胶1~10份。本发明的用于人工养殖胡峰的筑巢材料,使胡蜂筑巢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筑巢效率。

017、一种治疗马蜂蛰的药物

[专利简介]:一 种治疗马蜂蛰的药物,主要是由淀粉3-5份、白芷12-16份、砂仁6-11份、钩藤12-15份、五味子5-12份、白芷8-12份、人参3-5份、薄 荷4-8份、兰花4-9份、连翘2-5份、杏仁4-6份、桃花5-8份、花粉2-6份、枸杞2-5份、西红花3-7份、三七2-5份、芦荟2-5份、昆布 4-11份、生姜4-10份和石膏12-17g制成的。本药物磨碎成粉末,可以涂抹在被马蜂蛰的地方,如果在涂抹的时候配合适当的生理盐水,则可起到更好 的消炎止痛的效果。【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018、金环胡蜂繁育技术

[专利简介]:本 发明公开一种金环胡蜂繁育技术,属特种昆虫繁育技术,通过建棚、制箱、备料、取种、交尾、越冬、分巢和野外环境作适应性训练几个环节来完成,在不同规格的 蜂棚、蜂箱内将取自野外的雌雄种蜂以人工喂养方式使其交尾、越冬、筑巢,又经训练后移放野外,该技术节省人力、蜂力、成本低、产出高、特别适合于“土蜂” 种群的人工繁育。

019、胡蜂养殖方法

020、一种蟹黄蜂蜜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021、马蜂诱捕装置

022、一种摘取树上胡蜂巢能封闭网口的网兜

023、一种摘取树上胡蜂巢的拉钩

024、马蜂窝摘取装置

025、一种有利于高效培育胡蜂标准蜂群的筑巢装置

026、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胡蜂蜇伤的防护服

027、马蜂窝摘除装置

028、大黄蜂滑道

029、异腹胡蜂属昆虫中镇痛抗炎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030、铃腹胡蜂属胡蜂蜂毒多肽的制备及其镇痛抗炎的用途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031、大胡蜂属昆虫的镇痛抗炎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32、马蜂科胡蜂毒多肽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033、黄胡蜂属昆虫镇痛抗炎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34、侧狭腹胡蜂属昆虫的镇痛抗炎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035、侧异腹胡蜂属昆虫镇痛抗炎有效部位的制备及用途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036、铃腹胡蜂属昆虫中多肽有效部位及防治脑血栓用途

037、侧狭腹胡蜂属昆虫蜂毒多肽有效部位及其制备和医药用途

038、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的黄胡蜂属昆虫中多肽有效部位

039、抗血栓的侧异腹胡蜂昆虫蜂毒多肽有效部位的制备及用途

040、异腹胡蜂属昆虫蜂毒多肽有效部位及其抗心脑血栓用途 041、大胡蜂属昆虫中多肽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042、马蜂科昆虫蜂毒多肽有效部位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43、利用颜色和外来蜂群提取物刺激提高胡蜂毒采集量的方法 044、加载式胡蜂防御机构

045、一种消灭马蜂的清巢穴捕捉器

046、马蜂窝摘取装置

047、胡蜂酒的泡制方法

048、一种有利于高效培育胡蜂标准蜂群的方法及筑巢装置 049、马蜂窝摘除装置

050、金环胡蜂毒提取方法及用此的功能性化妆料组合物 051、智能遥控马蜂窝捕捉器

052、人造黄蜂状鱼饵

053、消灭地面金环胡蜂的火焰喷灯

054、马蜂窝摘取烧毁套件

055、人造黄蜂状鱼饵

056、马蜂巢脾祛风丸

057、金环胡蜂白天收集器

058、一种金环胡蜂跟踪飞标

059、胡蜂防蜇服

060、金环胡蜂夜间收集器

061、胡蜂巢摘取器

062、地下胡蜂的收取方法

063、胡蜂防蜇服

064、胡蜂风湿止痛酒

065、消灭树上胡蜂巢的燃烧火圈

066、消灭胡蜂巢穴的硝磺薰杀标枪

067、摘取树上胡蜂巢的金属网兜

068、一种装载小胡蜂的转运瓶

069、树上胡蜂巢摘取的方法

070、一种地黄蜂蜜膏的制备方法

071、一种小胡蜂追踪飞标标志

072、凹纹胡蜂分巢养殖筒架

073、捕马蜂装置

074、仿真昆虫系列之腰别式大黄蜂氧气瓶

075、凹纹胡蜂繁育方法

076、一种驱赶马蜂窝的致冷机

077、一种胡蜂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78、胡蜂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79、墨胸胡蜂镇静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080、墨胸胡蜂蜂毒溶血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081、额斑黄胡蜂镇静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082、大胡蜂镇静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083、中华蜜蜂大胡蜂溶血肽前体基因及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篇七 土蜂养殖技术视频
胡蜂饲养技术

一、许多蜂友都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防胡蜂的装备,目前购买防蜂服的方法主要有邮购和网够,自己几乎没有挑选的余地,很是被动,甚至有些商家以次充好,坑骗蜂友,一般而言,蜂友购买的防蜂服,不是太薄,就是太重,有些是重型防化服,基本不实用,薄的用两年就风化无法使用.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利用当地市场上卖的各种材料自己设计和制作,质量自己可以掌控,用起来也比较安心.现在我介绍几类不同用途的防蜂服制作方法,希望有需要的蜂友参考,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用途灵活设计制作. 1、 1)地面工作型:主要针对金环胡蜂(云南大黑蜂)和黑尾虎头蜂等.这套防蜂服不能在树上或高空操作时使用,完全是为地面操作而设计的,如果有蜂友硬要在树上使用,出了问题,自己后悔也来不及.具体制作方法:购买优质下水裤一条(就是养鱼的人或在河里捞沙的人穿的胶皮裤),成本在170元左右,购买的时候应该当面试穿,注意检查裤裆等部位有没有裂缝,有问题的及时重挑;普通老款雨衣两件(没有裤子的),50元左右一件;有拉链有按扣的塑料雨衣一件,60元左右;全封闭式摩托头盔一个,130元左右,也可以用普通安全帽,30元左右;皮手套一双,16元左右,也可以用35元一双的加厚塑料手套;辅助的材料有铁纱网和粗线,总成本在400元左右,表面看不划算,实际上可以使用8年以上,值不值想必不用多言.使用方法:先穿好下水裤,调好松紧带,可以灵活蹲下和站起,然后穿上一件或两件普通老款雨衣,再在外面穿上塑料雨衣,拉好拉链扣紧按扣,用粗线扎紧腰部,这样胡蜂无法钻进去蛰人,戴好防护头盔(脖子和脸等部位的连接处应该用铁纱网缝好,不要大意了),最后戴好手套,手套口和雨衣袖口处也用粗线勒紧.这样,胡蜂是对人无可奈何的,咬不通,蛰不到,钻不进去.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最好两个人配合,有个照应,防止滑倒弄破防护装备,十分昌盛的金环胡蜂不宜白天捕捉,最好夜里搞,安全第一! 2)树上操作型:软雨鞋一双或长筒鞋一双;普通塑料雨衣两套(包括裤子),必须有拉链和按扣,60元左右一套;安全帽一个(脖子和面部应该自己精心缝制);皮手套一双或普通乳胶手套一双;布手套一双,爬树时使用;粗线若干.使用方法:雨鞋和雨裤连接处用粗线扎紧,手套和袖口处也要扎紧,戴好防护帽,为了防止塑料手套被树皮划破,爬树之前应该戴上布手套.总成本200元左右,轻巧实用.这款主要针对马蜂(葫芦蜂)和黑马蜂(树上的各种黑色胡蜂),对付黑马蜂最好在夜里,

因为拟金环(牛b蜂)也有大型种类,不排除会蛰穿雨衣。一般的老马蜂,普通乳胶手套就足够了,注意不能用在各种土洞里的胡蜂上(金环等),否则有好受的,骂天也活该! 2、捕捉金环胡蜂的廉价蜂笼制作:取个金龙鱼油瓶,充分的清洗干净,把瓶口的那圈白色塑料拿除;锯一节约30厘米的竹子,两头要通的,大小刚好可以放入油瓶口部,直径约5厘米,竹子内部应该用抹布抹光滑;竹子的外围的中部用布或塑料袋缠绕紧,再用塑料绝缘胶带裹紧,形成中间大两头小漏斗状,这节竹子的一半可以放到油瓶里,又不会完全掉入或滑出,布的作用如同塞垫,如果再不放心,还可以用线把竹子绑在瓶口下部,无论怎么弄,这节竹子都不会脱落。这节竹子如同倒须,胡蜂只能进去出不来;记得油瓶的周围和底部用铁线烙几十个孔,牙签大小,供透气。竹段的上端,应该做个大小适合的木塞,蜂进去后便 于堵塞。优点:制作简单,材料易找,必要时可以划破瓶子抖出胡蜂,也没有损失。 二、1)建交配大棚,规格:长620厘米,宽270厘米,高220厘米(德宏某专家的各尺寸比我的少20厘米)。技术要求:一半全部遮阳遮光;一半要完全可以让阳光照射,通风透气。越冬大棚、筑巢大棚和交配大棚可以共用,只是筑巢大棚不能遮阳光,不能遮阴,要求全棚可以让阳光照射。 2)越冬室:选取自然枯死的冬瓜树,楚雄州叫水冬瓜树,有无树皮均可,直径25厘米,锯成30厘米一截,用电钻打孔,孔口直径4厘米,洞深25厘米,洞内直径15厘米,在用腐烂的松树桩木块封堵严实(火把节时舂耍火把的松香灰的那种),最后离封堵孔口处5厘米高处打个直径3厘米的孔供越冬蜂王自由进出。必需晒干燥,不可潮湿。 3)筑巢大棚及内部:它的功能只是为了防止蜂王从筑巢箱逃出飞丢失而已。关键是摆放在里面的几十个筑巢箱,筑巢箱分活动区和筑巢区。筑巢区可以用啤酒箱,箱底侧面一角处开个直径4厘米的孔供蜂王进出。箱子顶端横担一根宽5厘米,长可以穿出箱子两头,刚好可以担在箱子上的木条,不能太光滑。筑巢箱内部应该是遮光黑暗的。外面覆盖塑料布防止雨淋。活动区大小跟啤酒箱一样,用铁纱网制作,只是底部应该用木版,防止挂伤蜂王的脚。活动区一侧留个小门,方便喂食物,用两个不同颜色的瓶子盖,一个装糖蜜水,一个装水,一天清理干净一次。一边放入腐烂的树及树皮供做窝用。一个蜂王关养在一个筑巢箱里,筑巢箱摆放应该有7厘米以上的距离,防止相互影响。 三、具体管理:1)楚雄禄丰县范围内葫芦蜂在农历十月初移蜂窝进

入交配大棚,即11月5日至15之间;大黑土蜂、黄土甲在农历十月中旬至农历十一月初拿入大棚。所有蜂不分公母,一律拿入,但是要同一个种类养一个大棚。雄蜂屁股没有刺,像蚂蚱的屁股,屁股尖短圆。因为要把雄蜂、处女蜂王、工作蜂(干活的职蜂)分别挑选出,会无意的伤害到处女蜂王,如夹伤等。全部放进去,只是增加些食物成本,完全值得,多活一个蜂王,明一年多一点效益。 2)放入交配大棚后,应该用盘子盛放糖蜜水、干净的水和甜苹果在里面供所有蜂自由取食。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时,从太阳出来到太阳落山时,都有蜂在交配,天阴下雨没有。 3)越冬室摆放在交配大棚的遮阳那端,防止雨淋。天气凉、有霜后蜂王会自己进入越冬,耐心等待,不要人为捕捉进去。越冬期间防止蚂蚁、老鼠危害,也不要频繁打开看。 4)越冬苏醒后,有个生理恢复期,约一周时间,应该集中饲喂。当肚子变大,开始相互咬架,应该立即抓入筑巢箱,单独关养做窝。 5)有5只工作蜂以前不要喂肉;有20只工作蜂时可以移到野外饲养,应该继续人工喂养15天,当确定工作蜂完全有采集食物能力时可以停止人工饲喂食物。否则,会因为无野外生存能力而饿死整窝蜂。 四、公开技术背后的辛酸。今年8月初,我写了一封8页的信去德宏,恳求某专家给予技术指导,是挂号信,也没有退回。至今,无任何回音。无奈之下,我连续在网络上收集各种相关信息,4个月后提炼汇总,加上近期实际实验,基本掌握胡蜂人工育种、筑巢技术。想到许多蜂友亦有同感,求路无 门,掌握技术的蜂友因为自己利益考量,不愿意无偿公开技术,甚至高价炒作,因此,我决定公开技术,反对的蜂友不少,影响到他们的利益。长远而言,会积极推动胡蜂产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大棚的材料及用具:选择河北省产的不锈铁纱网(不锈钢纱网有便宜的),孔目最小的那种,很软,阳光下是银白色的,我买的一整卷250元,商家说“有50米,最少48米”,我用后估计有48米,建好一个棚还剩一些。如果用纯铁纱网,夜里有露水,约一周后就生锈了,虽然不会马上烂,但几个月后不行了;养葫芦蜂也可以用白色的尼龙网,咬不断,大黑土蜂会咬断,2至3元一米,不贵;支架用竹子,用不锈铁线捆扎;缝合用普通的缝衣线,黑色的,缝两层即可,拉紧;塑料大棚专用的塑料布买了10米,6元一米,还有6米剩下;遮阳网买了10 米,由了45元,大棚的一半从地面以上开始遮围,刚好够用。一个人3天搭完,包括人工成本共计620元左右。条件较好的朋友可以用钢架的,普通型

几千,豪华型3万以上,这是私人权利。我的大棚缺点是半年要换一次支架,怕雪压。 其实,有大手笔的未必真正懂细节管理,失败已经可以预料。我在绍兴待了几年,那里的老板真的低调,那些穿着朴素干净的中年男人,脚穿一般的传统布鞋,可是身家不凡。反之,追求大投资的,如果没有实际经验积累,死搬硬套,不会活学活用,永远不会有起色。我公开的是大体的资料及思路,细小之处只有在行动中得到,筑巢箱的筑巢区有条件的可以用木版做,胶合板不能用,要普通原生木板,箱体可以缩小些,保温暖和,只是制作太费力费钱等。最后一点:理论是死的,如果没有逆向思维去探索和创新,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超越别人,就如同我公布相关资料后,我不用担心被别人竞争,因为我有足够的底气,别人是无法拿走我脑子里的知识的。我断了许多想高价卖技术的人的财路,他们已经骂娘了。对于,谦虚的蜂友,可以有所吸收运用,是最好的了。那些,想搞胡蜂饲养的朋友,我只是告诉了你们具体思路和探索的方向,只要认真研究实践,会有所收获的,希望你们努力,一年不成,两年不理想,及时总结得失,坚持三年,一定能够有回报和成功。 六、关于胡蜂人工饲养问题,人工越冬,筑巢等已经不是难题,最难的是人工持续育种培育人工品种,我相信那些大神和专家也不敢说他有自己培育出的新品种或品系,如果有?那么品种特征与野生的有什么区别性标志?蜂王繁殖率是否超越野生种?遗传性状是否稳定,抗逆性如何?抗病能力如何?适宜恶劣环境的能力怎么样?可以工厂化高密度饲养吗?我想,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是不可能育种成功的,希望蜂友们努力.可以说,我们目前养的都是野生种,如果能像养畜禽一样,完全不依赖野生资源,才算胡蜂真正意义上的人工驯养成功.绝大部分人,将会在引种\近亲交配\初步杂交选育\提纯\衰退\放弃\再引进野生种的路上徘徊反复,能够突破的人估计很少,这个也是胡蜂驯养之难的核心原因之一.有人会说,可以人工受精,可以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人工温室模拟各种气象环境全年育王和越冬,都可以,但是真正探索的有几个,有钱也不一定会很顺利!应如何解决高密度饲养呢? 我给出一组饲料种类,城市郊区和农村山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研究:廉价种类有黄粉虫,可以到花鸟市场卖鸟处买种,它吃米糠菜叶,可以全年大规模饲养,成本低;白蚂蚁和腐烂松树桩上有的一种小黑蚂蚁(它的蛋野鸡喜欢刨吃),它们吃腐烂的树;还有种皇竹草和黑麦草养蚂蚱;白糖.中

下等成本类:5元左右一个的猪肺;4元一个的鹌鹑;豚鼠和仔兔;苹果.中等成本的:菜场杀鸡摊的鸡肝鸡肺,超市特价鸡鸭肉和猪肉;蜂蜜;高成本的:牛羊肉;蜂王浆.如果我们凭弃传统思维,进行积极探索,用适当的大棚一棚一窝严格关养,满足阳光照射需求,提供充足而又低成本的食物和筑巢材料,那么高密度饲养完全可以解 决,生产效率和抗病能力会提高,各种寄生虫困扰的问题可以彻底杜绝.关键是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效益对比,假如1公斤蛹的生产成本是60元或80元,那么是有利润的.我们应该持续探索,把饲料成本降到最低,相应的生产成本也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任凭市场波动,也不会亏本,只是效益的多少而已!应该在条件成熟时,彻底抛弃马放南山靠天吃饭的侥幸思维.胡蜂产业最终要回归到高密度全年饲养上,才会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那些高附加值的蛹,毒加工就拥有了产业基础,胡蜂饲养就完全摆脱靠野生资源支撑的困局,真正实现保护好野生胡蜂种质资源,为永恒开发利用做铺垫,造福全人类. 七、 云南,目前发现了4种,不具有冬眠习性的胡蜂,分别是小青米蜂\红米蜂\大青米蜂和小夜马蜂.它们,都具有连续数年在同一个洞穴或树上蜂巢内生活繁殖的特性,是有一定开发价值的胡蜂种类,现在我谈一下自己的了解情况,以供广大蜂有借鉴和参考. 青米蜂(荞面蜂,狗苍蝇蜂,瞧命蜂),有大型和小型两类.我曾经听有些老年人讲,有些可以几十年在一个洞穴内生活,蜂饼有簸箕那么大,能蛰死人.我见过的,蜂饼有米筛大,在鸡纵洞里,有十几饼.这些青米蜂,蜂毒厉害,特别灵活,钻进衣服袖口里比跳蚤快,蛰到人比老马蜂疼痛,肉会局部坏死,它们是胡蜂界的狼群!几米外,就会飞来蛰人,特别是农村人割地埂草的时候.如果被蛰,爬,也要爬离,否则在巢穴周围30米以内蛰昏倒,恐怕性命难保,蜂群会持续攻击几个小时,甚至会开始疯狂的咬人的肉回巢穴内,很恐怖.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用绳子栓只活鸡活兔试验下,有几十只蜂蛰咬的时候,迅速拖到20米以外观察实验.如何养好米蜂? 青米蜂的巢,一般在土洞里,尤其喜欢白蚁的洞穴,里面很光滑,多数洞穴是圆弧型或椭圆的,我们在捕捉青米蜂时,仔细测量下,得出的数据可以指导我们养好米蜂.多数米蜂的洞口通道是转弯的,防止冷风湿气直接吹入巢内,长在20厘米之80厘米左右.青米蜂的洞穴是相对干燥的,椭圆型的洞穴,利于排水到洞底,浸透的水会顺洞壁流到底部漏走.我们应该尽力模拟它们的自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40424.html

    上一篇:开网吧的故事

    下一篇:饶春荣兰花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