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20130204)

  在我国北方地区,鲜食玉米的栽培分为春季鲜食玉米栽培与夏季鲜食玉米栽培两种,因为这两种栽培模式在时间上有重叠,所以一年内只能栽培一茬玉米,本期节目下半段我们向您介绍的鲜食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那些一年无法栽培两茬鲜食玉米的地区实现了一年两茬栽培。

  进入CCTV7《农广天地》官网

篇二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又称“水果玉米”,色泽鲜亮晶莹,香、甜、脆,生、熟食均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果菜兼用的新兴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食玉米的供应量也在逐年增加。现在一年四季随时供应也很难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在春节前后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提高鲜食玉米的栽培和管理。

  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耕层深,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含盐量低的中性黏质壤土。为防止混杂,最好是连片种植,且与其他异类玉米实行空间隔离,隔离距离不低于400m。种植区要远离污染源,距主要交通干道200m以上。因大部分特用玉米(甜、糯、爆裂等)的籽粒秕瘦,种子自身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幼苗比较瘦弱,所以应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种植。

  2 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应力求做到深、松、细、匀、肥、温。耕作层深厚而疏松是玉米庞大根系下扎和扩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支持根的下扎与固定,增强植株抗倒性。鲜食玉米中的甜玉米类型,其籽粒中淀粉积累的较少,种子干瘪皱缩,生活力弱,发芽拱土能力差,耕作层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顺利发芽出苗,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速有机质、矿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及对土温的调节能力。

  3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环境,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生育期适宜,皮薄无渣、口感好,甜度适中,黏性高的优质高产抗病甜、糯等适于鲜食的玉米品种。

  4 适时播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仔细剔除霉烂粒、变色粒、破碎粒以及杂粒等,置于太阳光下晒1~2d,能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用种衣剂或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 黑穗病等。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辽沈地区的春玉米裸地种植大约在4月20~25日;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末4月初播种。播种深度3~5cm,视墒情好坏决定,墒情好的稍浅,墒情差的适当加深,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实。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播期,可春播或夏播。为使鲜食玉米果穗错期上市,可采用分期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形式,促进提早成熟,可提前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密度为5.25~6.75万株/hm2为宜,实际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播种量,点播以每穴2~3粒种子为宜,精量播种每穴1~2粒种子为宜。因其种子瘦秕,发芽顶土能力差,要适当浅播,少覆土。以鲜食为主的特用玉米一般在乳熟期采收,因而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适当调整密度。

  5 严格隔离

  鲜食玉米其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花粉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生产上鲜食玉米要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玉米空间隔离300~400m;或同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25~30d;或利用山冈、村庄、树林等自然屏障隔离种植。

  6 加强田间管理

  鲜食特用玉米幼苗长势弱,应在保全苗上下工夫;苗期应早追肥,促早发;加强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尽早去除杂株和分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秃尖,提高商品质量。

  7 病虫害防治

  因鲜食玉米的籽粒和植株营养成分高、品质好,极易招致地下害虫及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的危害,且玉米果穗受害后,会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对此要早防早治,以防为主。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特用玉米在授粉后采用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绝对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可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玉米螟可使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配成毒土,3%克百威颗粒剂或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心叶。

  8 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的收获,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以保证其最佳品质和适口性,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正常应于籽粒发育乳熟期(授粉后25d左右),即花丝变黑时为收获最佳时期。

篇三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一年两季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一年两季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鲜食玉米一年两季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与保鲜等方面内容,以为鲜食玉米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玉米;一年两季;栽培技术

一年两季商品青食甜、糯玉米,商品性更高,经济效益更好,其种植收获均属常规种植空白区。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甜、糯鲜食玉米作为高效经济作物,随着其复种指数的提高,不仅增加了产量,还能增加农民收入[1]。春玉米于2月中下旬播种,6月中旬采摘结束;秋玉米于6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采摘结束。为了抓好夏、秋糯玉米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探讨如何紧扣农时,争取早出茬、早出苗,使第2茬安全灌浆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有效避开常规种植时期,可保证甜、糯特性,提高经济效益。鲜食玉米经茬口种植,避开常规种植,能很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以产鲜果穗6.75万个/hm2为例,平均每个果穗0.3 kg,可实现鲜果穗产量20 250 kg/hm2,以4元/kg计算,每季可实现产值8.1万元/hm2,一年两季可以实现产值16.2万元/hm2,是促农增收的好方法。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鲜食甜、糯玉米栽植要求其品种香味纯正,甜糯适中,籽粒柔嫩,营养丰富,果穗大小相差不大,外观品质好。为使鲜食甜、糯玉米顺利栽种,生育期以90~100 d为佳。

1.2 时间选择

为保证甜、糯玉米的甜味和糯性,在种植时要与普通玉米进行隔离,防止二者相互窜粉杂交,降低甜、糯玉米的品质[2]。反季种植就是充分利用时差隔离,即在普通玉米、甜、糯玉米的植区内,将甜糯玉米播期延迟或提前,春玉米选择在2月中下旬播种,秋玉米选择在6月下旬播种,使其开花期与常规种植的玉米的开花期错开达20 d以上。

1.3 地块选择【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由于2季种植期均属反季,雨水相对较少,宜选用土地平整、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且有水保证的的田块。

2 播种

2.1 育苗

篇四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用、精细整地,播种时间、品种隔离、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6-0045-01

鲜食玉米为目前市场上的新兴畅销食品,不仅鲜嫩香甜,而且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以鲜食销售为主,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上市时间早、品质优、产量高。因此,应选择早熟品种,如苏玉糯1号、2号,闽玉糯1号,都市丽人等。

2 精细整地

应选择有水浇条件、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疏松、平整、无大土块、土壤墒情均匀、良好。浇足底墒水,施好基肥,种肥最好用进口硫酸钾、复合肥或腐熟人粪尿,并配合施入磷肥、镁肥,如施尿素375kg/hm2、二铵375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

3 播种时间

篇五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推广

龙源期刊网 .cn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推广

作者:顾运坤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0期

摘 要:鲜食玉米俗称果蔬玉米,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等,不需要经过复杂加工,只需要简单的蒸、煮熟就可以食用。鲜食玉米口感鲜嫩,味道香甜,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烹饪的时候进行加工,营养价值也很高。昆明北部地区特别是以倘甸镇为中心的东川、禄劝、寻甸3个县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殊的区位条件北部五县区的地理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但是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以对轿子山进行了旅游开发,主要经营旅游业。而该地的环境适合多种鲜蔬,所以十分适合新品种玉米的种植发展。在该地种植鲜食玉米,不但能发展农业经济,还对该地的旅游农家乐产业有所帮助。本文围绕该地的情况,提出一些适合该地的玉米种植方法。

关键词:鲜食玉米;栽培种植;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25

1 种植前准备工作

1.1 种植环境选择与土地整理

种植土壤一定要肥沃、深厚,土质良好,不能含盐、含重金属过多。土质要求疏松,便于翻、耙,也利于幼苗破土而出。找到适宜的土地播种后,要对土地进行整理,翻耙土地,使其更为疏松、精细,并适当增肥补肥,保持土壤营养肥沃。鲜食玉米需要累积更多糖分,所以选取的土地一定要能够接受到充足的光照,但温度不能过高,也要有适当的雨水。

1.2 播种品种选择

市场上对鲜食玉米的品种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优良品种,不能为了缩减成本而随意挑选。除了品质要达标以外,在健康、安全方面也要十分注意,要与农业检疫部门达成合作,选择更不易染病的品种,以确保日后玉米成长过程中病虫害感染几率的降低。

2 种植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2.1 适宜时间播种

云南省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光热充足,气候温暖,农作物可达到1年2熟;春播,适宜进入惊蛰节令后进行播种,可提早收获上市;夏播,可在深秋之前上市。同

篇六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冬暖大棚在春季生产后期棚内蔬菜植株老化,产量、品质下降,市场价格低,种植效益降低。此时在冬暖棚内移栽鲜食玉米,能合理利用大棚资源,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情况选用优质鲜食玉米良种,如中糯1号、苏玉糯1号、鸢者1号等。

二、育苗:2月下旬播种,钵体育苗,先在沙基上催芽,待种子萌芽后再播,一钵一粒,播后覆土3厘米厚。播种后钵体排放在棚内空隙处,大棚可继续生产蔬菜。保持棚内温度白天不超过30℃,晚上不低于6℃,移栽前放风炼苗。

三、整地起垄:在4月中旬玉米长到6—7片叶时,拔除棚内蔬菜。翻土后起垄,垄距0.5米。同时每公顷施入农家肥45000千克,施入225千克复合肥,整平土地后盖上地膜并压紧。

四、移栽:按株距30厘米挖窝栽苗,先浇水后封土。移栽时要对幼苗进行挑选,选择大小基本一致、长势健壮、根系发达的秧苗进行移栽,移苗后第2天浇一次水,防止小苗脱水。

五、合理密植:为了使每一株玉米都生长出一个好的商品果穗,种植不宜过密,以每公顷5.4万株为宜。

六、管理:棚内防止高温烧苗,当棚内温度达到35℃以上时,需放风降温,到生长中期即可将棚撤掉。

七、采收:当鲜食玉米雌穗吐丝后20—25天即可采收上市,此时鲜穗正值乳熟期,口感适中。一般在6月中旬即可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一个月左右,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篇七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由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眯。鲜食玉米的应用推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食源,也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效益。据调查,大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达58455元/hm2,净收入44796元/hm2,小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27900元/hm2,净收入23925元/hm2,露地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17280元/hm2,净收入14715元/hm2。

1 选择良种、隔离种植

鲜食玉米有糯质、甜(或超甜)质等类型,近几年我县生产上大多选用糯玉米浙凤糯2号甜玉米广甜2号及温甜2号等品种,经济效益显著。为确保鲜食玉米的商品性,在生产上采用同一品种连片种植,防止不同类型玉米相互串粉,造成黄白籽粒相同,影响糯玉米的糯性或甜玉米的糖度,造成品质下降,出售价格下降。

2 分期播种、精细育苗

目前,我县鲜食玉米的春季栽培有以下几种种植方式:一是大棚栽培,2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可采收;二是早春地膜覆盖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5月底至6月上旬采收;三是地膜覆盖育苗,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6月下旬采收;四是直播栽培,4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生产上,要根据市场需要和前作茬口情况,利用不同的栽培方式,合理错开播种期,延长鲜食玉米在市场的供应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在鲜食玉米播种时,覆土要浅,且要精细育苗,以利苗齐、苗壮。浙凤糯2号以种植5.3×104~5.7×104株/hm2;广甜2号和温甜2号可以适当密植,种植苗在5.6×104~6.0×104株/hm2为宜。

3加强田间管理

3.1?施足基肥,早施、重施穗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64657.html

    上一篇:君子兰种类

    下一篇:做早点挣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