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冷冻食品批发商的“亏本买卖”让他春节赚了十多万

  这是一个小镇商人的探索历程,本是一个平凡的创业故事,唯其平凡,我们反而可以从中找到更多的普适性规律,希望给各位创业者有所启发。

  在湖南某小镇上的一个冷冻食品批发商——我们叫他老王,为一次经营失误所迫,逼出了一个赚钱的门路,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活法。

  亏本买卖

  俗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无人干”,然而在这个小镇上,老王却日复一日地做着亏本买卖。

  这家冷冻食品批发企业的主要顾客群体是饭店和周边的冷冻食品零售店,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同一个镇上的另两家冷冻食品批发商。在价格竞争压力下,利润越来越薄。每一笔生意单纯看进销差价也能赚一点点,而总体上却在亏损的状态下运营着。为什么大家明知亏损却还要继续卖呢?其实这正是因为大家都想赚钱。大家都在内心深处都等对手熬不下去。

  盲目行动

  老王有些熬不住了,他想采取一些行动,打破僵局。这年秋天,他“大手笔”地购进了十几吨冷冻羊肉,希望通过增加进货量降低进货成本,从而在这个冬季取得与其他两家批发商竞争的成本优势。但是,市场从来不以商人的意志为转移,小镇上一个冬天根本就消耗不了这么多羊肉。眼看着临近年关,春天就要来了,手头上还积压着大量的冷冻羊肉。这下子麻烦了,如果天气转暖,客户就不太买冷冻羊肉了。储存电费一天天花着,等到夏天,羊肉品质降低,损失可就惨了。老王急得团团转。

  逼出来的出路

  这时,老王曾经做厨师的经历给了他灵感:“我何不把这些羊肉加工一下?!”他开始将羊肉熏制电烤,试验了许多制作方法,抢在年关之前,烤羊肉摆上了展示柜台。

  烤羊肉制作出来的菜品不仅新颖而且味道鲜美,饭店作为大客户最先接受了这种新产品。随后广大消费者也逐渐接受并喜爱上了烤羊肉。没用多长时间,他的烤羊肉成了独门招牌产品,上门批发零售的顾客络绎不绝。

  这时候,老王忽然发现自己已经从同质化竞争的怪圈中跳出来了,自己有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因为此时在这个小镇只有他有能力提供这种独特产品。独特性造就稀缺性,稀缺性带来高利润。春节前后,老王依靠烤羊肉产品净赚了十多万元。新产品的推出还扩展了顾客群,加工食品热销也带动了其他冷冻食品的销售。

  扩展盈利面

  老王并没有只把眼睛盯在烤羊肉上。在烤羊肉尚在热销的时候,他就开始琢磨如何加工鸡肉了。老王知道,他的成功一定会引来竞争对手的模仿,停步不前势必再次陷入价格战怪圈,而且消费者也会喜新厌旧,他必须早做打算。

  与冷冻羊肉相比,鸡肉的进价更低廉,从鸡厂购入的新鲜鸡肉大约4元/斤,加工后1斤能卖到10元以上。平均下来,一只新鲜鸡制作成鸡肉加工食品能净赚10元左右。并且新鲜鸡肉与冷冻羊肉相比加工过程中重量损耗更少

  充当顾客的保姆

  新产品研发、模仿这种“狗追兔子”游戏逐渐让老王感觉疲惫,他意识到还需要再寻找不一样的玩法。他想起早年读过的王永庆卖米的故事,王永庆不但将净米送货上门,还记录客户的人口情况、米缸大小,估算消耗速度,在客户即将吃完原有大米的恰当时机再次送米上门,并根据剩米多少调整送米时间节拍。这种贴心服务的最大收效是不给竞争对手以竞争机会,因为即使竞争对手模仿同样的服务方式,也难以把握恰当的时间节拍。

  于是,老王开始梳理自己以饭店为主的客户类型和产品,为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的生熟肉类食品原料配送方案,还逐一登记客户的储存条件、每日用量,按时按量将客户选定的食品原料配送到位。这一举措无疑让他成了小镇上主要饭店的核心供应商。随着与客户关系的深化,他从外地高薪雇佣了一名厨师,协助饭店客户开发菜品,并同步开发原料加工项目,把所需原料纳入配送体系,于是他们逐渐成了小镇上各饭店的“保姆”,客户对他们逐渐产生了依赖性,极少再和小镇上其他批发商交易,因此逐渐把另两家批发商边缘化了。

  这个故事虽然并不怎么生动有趣,但却揭示出了企业经营的很多诀窍,这位小镇商人利用服务的时间属性建立竞争壁垒的做法,更值得我们深思。

  文/亓官

篇二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烧烤摊赚钱吗?烧烤摊利润旺季月过2万

  每年入夏,京城最红火的餐饮生意莫过于烧烤。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要求禁区内露天烧烤最高罚2万。其实,禁止露天烧烤的规定早已存在,2000年10月,市政府第200号令曾规定,禁止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城镇地区的街道、胡同、广场、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露天烧烤食品。然而,露天烧烤摊却屡禁不绝。

  屡禁不止的背后,一定是需求与利益在支撑。烧烤摊赚钱吗?日前传言一个烧烤摊年收入超过百万元,那么本市一个烧烤摊利润到底怎样?每月到底能赚多少钱?记者以一家烧烤摊作为调查样本,细算烧烤摊的收入。

  肉类

  毛利:一倍

  收入占大头

  心照不宣:

  羊肉块越来越小

  上周五下午4时30分,43岁的老王已经将炭火点燃,两米长的烧烤炉上冒起了阵阵白烟。老王的摊位在传媒大学西门外,在那里他已经干了十多年。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店铺外,摆放了近20张小桌,一些桌椅直接摆进了店铺旁的小区中。在一间临街的店铺外,老王用彩钢板接出了15平方米,加上原有租用的店铺,有将近30平方米。“租的那部分,一年租金4万元。要是接出来的这块也要钱,那买卖就没法干了。”

  “现在在外面烤抓到不是要罚两万嘛,这几天我就把它挪到屋子里了。”老王将两米长的烧烤炉摆进了店铺中,此前他的烧烤炉一直放在店门前。每天,老王都要去批发市场批发羊肉等肉类,羊肉的价格涨得很凶,老王串到串上的羊肉也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只能把肉块变小,要不就几乎没有利润了。”

  老王说,现在一斤羊肉的价格在30元左右,一斤羊肉大约可以串30串,每串售价为2元。每天大约可以卖掉800串左右,平均毛利润为800元。“羊肉价格一直在涨,现在肉串的利润不高了,主要靠的是走量。有的摊子串更小,一斤羊肉能串出40串,甚至50串。”在老王身旁,成捆的肉串摆在桌上,炉子上肉串也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油滴在炭火上发出吱吱的响声。

  肉类产品中,鸡肉类相对较赚钱,以烤鸡头为例,零售3元/串,每串上有3个鸡头,而实际成本每串仅1.5元。鸡架零售价为6元/个,但成本为3元/个。总体利润为50%。鸡胗、鸡心、鸡脆骨也是烧烤摊上点单率较高的串品,“一般串好的都是5角钱一串,量大的话,4角钱一串。”在老王的菜单上,鸡胗、鸡心和鸡脆骨都是2元一串。“再加上炭火和调料等费用,总体肉类利润应该在40%。鸡翅是5元钱一串,如果你去批发市场自己买,大概是2.5元一串,鸡肉类的销量每天在200串左右,毛利大约400元。”

  青菜

  利润:六七倍

  心照不宣:

  一个1元馒头

  卖到3元

  在老王的烧烤摊上,除了每桌必点的肉串,烤蔬菜也成为许多客人桌上的配菜。

  老王说,韭菜的价格为2元/斤,1斤韭菜能被装成2盘,韭菜的成本价是1元/盘。而在菜单上,烤韭菜的价格为8元/盘。

  烧烤摊上,烤豆角也是食客常点的一道菜,用于烧烤的豆角目前的市场价为3.5元/斤,2斤可以装3盘,成本价约为2.3元/盘,售价为8元/盘。同样,蘑菇的售价为4元/斤,2斤装满3盘,零售价为8元/盘。

  在老王的烧烤摊上,两片薄薄的馒头片串在一起,售价为1元钱。至于成本,一个售价为1元钱的馒头,可以被切成6片,一个被切开的馒头售价变成了3元,毛利为2元。

  烤土豆的销量同样不错,有的烤串店一根竹扦子串上四片薄薄的土豆片,售价为1元/串,有的将土豆片烤好后装盘,每份的价格在5至8元不等。在老王的店里,一份烤土豆片售价5元,总共十几片土豆,大概是半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土豆的量。售价1元/份的紫甘蓝,总量不超过两片叶子,而紫甘蓝的市场价约为1.8元/斤。

  老王说,在他的烧烤摊上,青菜的利润是最高的,可以达到成本价的六七倍。每天卖出的烤韭菜、豆角、蘑菇每种约为20份,毛利约为368元。一天下来,卖出的馒头片等大约有60串,毛利约为40元。

  用品:

  每天285元

  可循环使用

  心照不宣:

  不用木炭用焦炭

  香精家家

  都使用

  老王说,旺季时烧烤摊一天一般能用十三四捆竹扦子,每捆100根左右,售价为5元/捆,每天需要投入大约为70元。一次性筷子每包价钱约为100元,大约含1000双,可以使用4至5天,每天需要花费约为20元。

  老王说,木炭价格为30元/箱,每天的消耗在6箱,每天需要花费约为180元。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摊主并没有使用木炭,而是使用燃烧时间更长的焦炭,“这样也能降低三分之一的成本,但是焦炭烧烤出的,对人的身体不好,我从来都不用。”

  在老王的摊位上,烤羊肉、鸡肉等使用的调料为孜然粉、辣椒粉、盐和味精,烤蔬菜则主要靠他自己调好的酱料,主料是甜面酱。根据烤串师傅的手法,各家烤串摊使用的调料并不相同。

  香精,对大多数烧烤摊来说也是必备调料,只是从来没有烧烤摊主愿意承认。在批发市场的调料大厅里[来源:

  在老王的摊位,调料每月需花费约1000元,每天约为35元。

  一个2米长的烧烤炉具价格为200元左右。每套桌椅板凳包含1张小方桌4个塑料小凳,价钱约为100元。老王有20张桌子,粗略计算需要投入2000元。每个不锈钢的餐盘为10元钱,按每桌放2个餐盘,老王一共有50个,总价钱为500元。一次性投入约为2700元。

  在老王眼中,这些固定的投入都是一次性花费,“每年都可以循环使用,摊到每年的花费中其实都不多。”

  其他成本

  人工:

  每人每月 2800元

  房租: 每年4万

  心照不宣:游击队赚更多

  老王的店铺营业时间是16时至凌晨3时,他雇佣了5个服务员,每人每月工资为2800元,包括上午串串与营业时充当服务员。每月人员开支为14000元。由于老王的店员也负责串串,这为他节省了一笔可观的开销:串串的手工费。按照烤串业的行规,烤串摊主在采买羊肉等原料时,如果是卖家串好的,要支付每串0.12元的手工费。

  老王说,烧烤摊最大的费用就是房租和人工费用,一年的房租为4万元,每月租金3300元,每月水电费用约为600元。平均下来每天房租为110元,水电费为20元,人工开支大概要支出467元。以上三项合计约为597元。

  老王算了一笔账,每天所需竹扦费用为70元,调料费用35元,木炭180元,共计285元。因此,人工、房租与用品每天成本约为882元。

  老王店铺每天销售的毛利润为羊肉串800元,鸡肉类为400元,烤青菜为368元,烤馒头片为40元,共计约为1608元。旺季时,每天的收入约为726元,按照每月30天计算,一个月收入约为21780元。“这就是5月到9月,算是旺季那一段时间,要是赶上冬天的时候,刨去开销,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七八千元钱。”

  有的烤串摊主并没像老王这样租下一个店面,有不少是一部三轮车停在街边就开始做生意,也有一部分是烤串师傅承包了饭馆门口的空地。“像这样承包的,要给饭馆交提成,相当于租金,一般是当天流水的20%。而对于那些打游击的,省了租金,利润就更高了,但是被抓到罚款的几率也多了许多。”

  老王自己觉得收入一年不如一年,但在其他人眼里,开烤串摊很赚钱,日前传言烧烤摊年收入超百万元。在一家批发市场经营牛羊肉生意的李华,每天都要接待几位卖烤串的老主顾。“他们的利润,一半还能带拐弯,你顾客吃100元钱的,他们能赚60元钱左右,你看一串羊肉串卖2元钱,有的摊主用的可不全是羊肉啊,有人是按照3块羊肉加1块羊尾油来串,羊肉现在30元左右一斤,羊尾油也就8元钱,这么一来,成本就下来了。地段好的一天能卖上千串,一般的地段也能卖三四百串,这个跟地段好坏有关系,有的好地方一天能卖好几只羊。”

篇三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2015年中国冻猪肉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4-2020年中国冻猪肉市场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 【客服QQ】992930161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订购电话】400-700-9383(免长话费)010-56024668传真:010-60343813 【文章来源】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冻猪肉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

第一节 市场概述 1

一、简介 1

(一)概念区分 1

1.冷冻肉 1

2.冷鲜肉 1

3.热鲜肉 2

(二)冻猪肉标准 2

1.猪肉卫生标准 2

2.肉与肉制品管理办法 2

3.带皮鲜、冻片猪肉国家标准/无皮鲜、冻片猪肉国家标准 2

4.分部位分割冻猪肉国家标准 2

5.分割冻猪瘦肉国家标准 3

6.国家储备冻肉储存冷库资质条件要求 3

二、市场现状 3

(一)全球猪肉行业发展 3

1.美国的猪肉生产 4

2.加拿大的猪肉生产 4

3.拉丁美洲的猪肉生产 5

4.欧洲的猪肉生产 5

(二)我国猪肉行业发展 6

1. 2009-2014年我国猪肉产量统计 6

2.2010年我国各地区猪肉产量统计 7

3.我国猪肉进出口情况 7

4.生猪养殖效益有所下降 8

5.我国猪肉消费状况分析 8

第二节 市场规模 10

一、我国冻猪肉行业销售收入统计及预测 10

二、我国冻猪肉行业产销量统计及预测 11

三、我国冻猪肉行业进出口量统计 12

第三节 相关产业链分析 14

一、猪屠宰市场 14

(一)我国肉猪出栏情况 14

(二)我国主要生猪屠宰企业统计 15

(三)我国生猪养殖发展趋势 15

1.猪肉产业链价值向上游集中 15

2.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 16

二、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 18

(一)冷链物流定义 18

(二)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18

1.完整独立的肉制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19

2.肉制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19

3.肉制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19

4.肉制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19

5.与肉制品冷链相关的国家标准目前仍是空白 19

(三)肉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方向 20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 21

一、我国猪肉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1

(一)个体散养带来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及监管的困难 21

(二)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 21

1.丹麦猪肉质量保障体系 21

2.我国猪肉质量保障体系 22

(三)不善于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忽视品牌建设 22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忽视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 23

二、增强我国猪肉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23

(一)发展规模饲养,支持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23

(二)完善肉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猪肉业的全程监控 23

(三)重视猪肉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实施品牌战略 24

(四)注重从业者和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24

第二章 冻猪肉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25

第一节 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25

一、国内冻猪肉企业竞争格局 25

二、品牌市场竞争格局 26

第二节 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27

第三节 市场供给现状 28

第四节 市场价格分析 29

第三章 冻猪肉行业制造商分析 30

第一节 产业政策及影响 30

一、冻猪肉税率自12%减至6% 30

二、预期也是重要调控手段 30

第二节 行业企业整体分析 32

第三节 主要制造商分析 33

一、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 33

(一)企业基本信息 33

(二)企业发展历史 33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33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34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4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35

(七)企业产销分析 35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35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36

二、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7

(一)企业基本信息 37

(二)企业发展历史 39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1

(四)企业经营发展能力分析 42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2

(六)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43

(七)企业经营环比分析 44

(八)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5

三、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50

(一)企业基本信息 50

(二)企业发展历史 51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51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1

(五)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52

(六)企业经营综合损益分析 52

(七)企业产销分析 53

(八)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53

四、山东得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4

(一)企业基本信息 54

(二)企业发展历史 54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54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55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5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56

(七)企业产销分析 56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57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57

五、河南汇通集团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58

(一)企业基本信息 58

(二)企业发展历史 58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58

(四)企业产销分析 59

(五)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59

(六)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59

六、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60

(一)企业基本信息 60

(二)企业发展历史 60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60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61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1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62

(七)企业产销分析 62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63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63【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七、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 64

(一)企业基本信息 64

(二)企业发展历史 64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64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65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65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66

(七)企业产销分析 66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66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67

八、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8

(一)企业基本信息 68

(二)企业发展历史 70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72

(四)企业经营发展能力分析 73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73

(六)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74

(七)企业经营环比分析 75

(八)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6

九、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79

(一)企业基本信息 79

(二)企业发展历史 79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79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80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0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81

(七)企业产销分析 81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81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82

十、四川阆中鸿宇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83

(一)企业基本信息 83

(二)企业发展历史 83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83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84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4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85

(七)企业产销分析 85【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86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86

十一、河南省志元食品有限公司 87

(一)企业基本信息 87

(二)企业发展历史 87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87

(四)企业产销分析 88

(五)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88

(六)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88

十二、四川省井研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89

(一)企业基本信息 89

(二)企业发展历史 89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89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90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90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91

(七)企业产销分析 91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92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92

十三、四川阆中光路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93

(一)企业基本信息 93

(二)企业发展历史 93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93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93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94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94

(七)企业产销分析 95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95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95

十四、湘潭市伟鸿食品有限公司 96

(一)企业基本信息 96

(二)企业发展历史 96

(三)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96

(四)企业资产、主营收入及利润分析 97

(五)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97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98

(七)企业产销分析 98

(八)企业产品相关技术 99

(九)企业的行业地位分析 99

十五、泸县吉龙食品有限公司 100

(一)企业基本信息 100

篇四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学号:09 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系 (院): 园林食品加工系

专 业: 食品加工技术

年级班级:姓 名: 徐 晓 暖

指导教师: 陈 海 霞

二O一二年三月

目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英文摘要„„„„„„„„„„„„„„„„„„„„„„„„„1

1.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1

1.1国内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1

1.2国外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2

2.速冻食品存在的问题„„„„„„„„„„„„„„„„„„„2

3.速冻食品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3

4.速冻食品的发展趋势„„„„„„„„„„„„„„„„„„„4

5.参考文献„„„„„„„„„„„„„„„„„„„„„„„„5

6.致谢„„„„„„„„„„„„„„„„„„„„„„„„„„5

2

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徐晓暖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速冻食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同时也简单的对速冻食品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做出了一点的表述。

关键词: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营养价值 食品安全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quick-frozen food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easy to freeze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expression.

Key Words: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Nutritive value Food safety

1 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

1.1国内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 速冻食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但由于人们对速冻食品缺乏必要的认识,起初并没有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冻食品才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系统地研究了速冻食品,并制定了《冷冻食品制造法规》。此后,速冻食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开始进入超级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果蔬单体快速冻结技术的开发,很快风靡世界,开创了速冻食品的新局面。

近年来,世界速冻食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年均高达20%一30%,超过任何一种食品,品种达3000多个,美、日、欧一些国家已形成从原料产地加工、销售、家庭食用的完整的冷藏链,保证了速冻食品的工业化和社会化。2006--2010年间,美国冷冻食品的销量增长了22%,销售金额增长了5.6倍。据有关资料介绍,速冻食品销售量在发达国家已取代罐头食品的垄断地位而跃居加工食品行业首位。

速冻食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有30多年的历史,开始主要是沿海城市大型罐头厂试制生产速冻食品,供外销出口,技术上多采用以冷藏间代替冻结时间,大部分工序采用人工操作,生产发展十分缓慢。1973年,北京、青岛、上海3个速冻食品厂从日本引进螺旋式速冻机,促进了我国速冻食品的发展。进入80年代,随着从国外引进设备的不断增加和各种国产设备的研制成功,我国的速冻食品加工工艺逐渐向国际水平靠拢,速冻食品也从过去仅有的肉类、水产类冷冻加工发展到果品、蔬菜和调理食品加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3年以前的速冻,以简单的冷冻冷藏方式存在。主要用来储存一些经过简单加工或没有加工的肉制品,为传统速冻阶段;之后,得益于速冻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物流配送产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把消费者不方便加工的产品如米面制品加工出来,推销给消费者使用,缩短了消费者的品味过程。2008年以后,以米面制品为主的速冻产品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和升级,消费者对于速冻产品的健康需求越来越重视。具有健康品质的速冻产品,成为市场消费的空白需求点。

目前,我国速冻食品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品种超过600种,年产销量达1500万吨,出口量逐年增加,其中速冻蔬菜外销日本、欧美等地,年销售额亿元的企业约有50多家,已形

1 1

成“龙凤”、“三全”、“思念”、“佑康”、“科迪”等五个名牌产品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全国速冻食品品牌主要有:三全、思念、龙凤、湾仔码头、笑脸、苏阿姨、狗不理等几十个著名品牌,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速冻食品按其内容分四大类,即速冻果蔬食品、速冻畜禽食品、速冻水产食品和速冻调理食品。加工食品在速冻食品市场的占有率最大,市场调查显示,速冻食品已成为中国城市消费者日常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同时,速冻行业在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等方面也得到蓬勃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共生产速冻米面食品306万吨,同比增长27.04%。其中河南省的产量达224万吨,同比增长26.03%,占全国总产量的73.18%,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冷冻食品生产基地。

食品工业在河南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与农业联系最密切,其中,速冻产业又是河南食品行业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产业。河南速冻米面制品在全国销售市场上有明显优势。数据显示,在全国县级以上的商超系统,三全、思念的市场占有率近年稳居行业第一和第二;两个品牌加起来,占了全国速冻米面市场的半壁江山。河南现有60多家规模以上速冻食品企业,包括云鹤、笑脸、胖哥等,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占据全国的近三分之一。品类上,河南的速冻食品品种也由传统的汤圆、饺子、粽子等,新增了开封包子、洛阳水席、馒头、花卷、面点、微波面条、冰淇淋、乳制品、菜肴等多个系列上百种速冻食品。速冻食品“豫军”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风味、方便快捷的食用方式而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应当看到,我国目前速冻食品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种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行业中没有一家产值超过百亿;作为对外出口的重要产品,我国的速冻食品屡受食品安全的困扰;原材料大幅上涨,考验着速冻食品企业的真功夫;相关法规、标准很不完善,行业进入门槛过低,导致大量作坊式小企业的存在,极大地扰乱市场的发展;加工技术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产品保质期较短,前处理技术和解冻技术较落后;冷藏链不健全,物流质量保证体系薄弱;产品品种结构单调、雷同,新技术、新品种入市缓慢,低价格无序竞争;多数速冻食品机械主要依赖进口,不能适应速冻食品的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成为我国速冻行业向更大规模发展的制约瓶颈。

1.2国外速冻食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其贸易量正以每年10% ~30%的速度递增。目前,世界上速冻食品的总产量己超过6000万t,品种达到4500种左右。

发达国家的年人均消费量超过10 kg,速冻食品工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全球速冻食品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 ~20%。发展较快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1991~1994年间,美国速冻食品年产量约1300万t,产值超过500亿美元,人均年消费量大约60kg,位居世界首位, 2000年已达63.6kg。英、法、德等欧盟国家每年人均消费冷冻食品在20~40kg之间。日本和韩国人均年消费量也在10kg以上。

目前,速冻食品己成为发达家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在食物构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占全部食品的60%。如英国家庭消费的速冻食品已占到食品消费总量的70%以上,日本约占25.8%,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速冻食品己逐步取代罐头食品的首要地位,而跃居加工食品的榜首

2 速冻食品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效率低

由上面的计算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的速冻食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作为速冻食品的发源地,郑州市的速冻食品行业理应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现在却只有30%左右。剖析市场占有率低下的原因,我认是郑州市速冻食品行业的规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

2 2

效率低造成的。除了思念、三全食品外,郑州市还有诸如科迪、郑荣、胖哥等规模较小的速冻食品行业,这些小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不断进行价格竞争,这就导致了思念、三全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和资源的浪费。

(二)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品种单调、雷同,没有创新意识

郑州的速冻食品产业主要以汤圆、水饺、粽子为其主打产品,辅以各类面食,但是面对当今消费者猎奇的消费心理,速冻食品品种单调、雷同,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且某些产品的质量也不能令消费者满意,这就是郑州速冻食品产业的一大硬伤,要想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就要不断的革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

(三)规模经济没有形成,市场占有率低

规模经济的形成对提高市场集中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州市的思念、三全食品虽然生产额和销售额都在逐年提升,却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从总体来看,郑州市的速冻食品行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四)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关注,若想要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重视食品的安全。近来思念、三全不断有食品安全无问题题爆出,这对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提高市场集中度非常不利。

3 速冻食品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注重产品质量,保证健康、卫生

健康,这是食品消费的潮流,也是21世纪人类首要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对于自身及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如红心鸭蛋、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蓝藻等,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因此,郑州市如果要全力打造“中国的大厨房”,一定要保证食品的健康和安全。这样才能提高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注重产品差异化、国际化,创新品种

很多做速冻产品的人都知道,目前国际上有几万种速冻产品,而中国只有区区两千多种。郑州速冻食品目前仅限于传统的米面制品,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白炽化的竞争状态,产品的同质化和创新性已经进入瓶颈期,必然要面临品类的创新。

而这种创新面临两个国际化的需要,第一个国际化是让郑州传统的米面制品,走向国际成为国际速冻家庭中的一员,占领国际市场。

第二个国际化就是要让郑州的速冻品种更多的吸纳国际上成熟的主流的产品,引领中国速冻产业的创新。

另外郑州市的速冻食品产业还要参与高端市场竞争,针对不同市场类型采用不同的产品发展策略

(三)避免低价竞争、形成合谋

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和产品发展进步的基础,超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在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技术进步、新品开发、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综合投入产生困难;微利、无利的经营状况使中型企业举步维艰,大型企业亏损严重,企业的社会贡献度和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严重受挫;长期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低价促成零售业的短视行为,惟价低才卖,品牌淡化,品质要求降低,在今后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竞相低价势必使企业压低成本、降低品质,最终的恶果是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同时使企业背离诚信原则和食品安全原则,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四)解决散装散卖,优化产品能营销策略

3 3

篇五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冷冻肉的发展趋势

三、行业热点

近几年,中国肉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呈现了从冷冻肉到热鲜肉,再从热鲜肉到冷鲜肉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热鲜肉广天下,冷冻肉争天下,冷鲜肉甲天下”的格局。同时,因消费市场的变化,也带动了中国肉类加工业的顺势变化。2004年中国高、温肉制品及冷鲜肉占猪肉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6.58%、3.51%和2.19%,而传统的室温肉和冷冻肉所占份额高达87.7%。我们相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我国猪肉行业存在着由低温肉制品和冷鲜肉取代传统生鲜肉的巨大的消费升级机会。此外,我国不同收入城镇居民和城乡人均猪肉消费量存在差距,未来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提高推动的需求增长也是行业增长机会所在。

1.冷鲜肉是生肉消费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里基本上都是冷鲜肉。中国少数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已经觉醒,如双汇、金锣等已经开设肉类连锁店,大批量生产销售冷鲜肉,冷鲜肉经济、实惠、方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放心肉之称,市场反映强烈,发展势头迅猛,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生肉消费的主流和必然的发展趋势。其中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是生肉消费的三种形态。

2.低温肉制品方兴未艾

肉制品生产由于加热杀菌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一般指高温高压加工的肉制品,加热杀菌温度在115℃以上,如铁听罐头、铝箔软包装肉制品、耐高温收缩薄膜(PVDC)包装灌制的火腿肠等。这种高温肉制品的肉蛋白质过度变性,部分营养损失,肉纤维弹性变差;肉质太烂不结实,伴有过熟味,失去固有的风味,但货架期长,保质期更长达4个月以上。

低温肉制品是指在常压下通过蒸、煮、熏、烤加工过程,使肉制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5℃-85℃,通过杀菌处理加工而成的肉类制品。产品具有鲜嫩、脆软、可口、风味极佳的特点。在加工中,肉蛋白质适度变性,基本保持原有弹性,肉质结实有咀嚼感,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营养和固有的风味,在品质上明显优于高温肉制品,但货架期短,保质期数天至十多天,不便长途运输和保存。低温肉制品因其加工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营养损失少,产品风味特殊,色泽鲜亮,现已风靡欧美市场,成为世界性的产品。2001年来,低温肉制品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销售额不断扩大,尤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销售更为火爆。

从目前来看,中国高温肉制品的市场份额大大高于低温肉制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人们认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温肉制品的市场会逐渐缩小,低温肉制品将会对肉制品市场形成更大的冲击,并从根本上改变肉类产品结构和人们的消费习惯,低温肉制品将会成为中国肉制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3.西式肉制品发展势头强劲

十年来,西式肉制品以其鲜嫩、营养、方便、卫生为特色,正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占了半壁江山,其产量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为不断开辟肉制品加工新领域,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将中式产品丰富多变的风味融于西式肉制品

中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4.传统肉制品逐步走向现代化

中国传统肉制品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彩,色、香、味、形俱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自80年代以来,一些肉类科技工作者,自发地开始用西式肉制品的研究方法、观点、技术、材料和仪器来研究中式肉制品,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几年,中式肉制品正由传统的作坊制作向现代工厂化生产迈进,在保鲜、保质、包装、储运等方面获得突破,“老字号”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5.牛羊禽类肉制品消费增加

在肉类生产结构中,牛羊禽肉由80年代中期的15%上升到目前的35%。牛羊禽肉低脂肪、高蛋白,不仅是优质的肉类产品,而且是清真肉制品的主要原料。与猪肉行业比较,牛羊禽类行业刚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行业销售收入年增速在8%以上,产业离散度高,尚未形成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中国的牛羊禽类行业因其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显示出很强的投资吸引力。

6.开发新型肉类保鲜技术

为了延长肉类的货架期和保质期,保证产品质量,研究生肉和低温肉制品的保鲜技术,是肉类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具有现实意义。国外应用新型烹饪保鲜技术、辐射技术、微波技术、高压脉冲技术、高压技术、超声波技术和新包装技术保存肉类食品已取得一定进展。中国学者应用乳酸链球菌素、壳聚糖、茶多酚、甘露聚糖、海藻糖、溶菌酶、有机酸等保存肉类食品一直处于研究阶段,一旦获得突破,将会开创肉类保鲜技术的新领域。

四、发展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经济增长,引起食物消费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其最大特征就是肉类产品消费增加。参照发达国家的肉类行业发展轨迹,中国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前,肉类行业都将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过去的10年肉类产品年产量平均递增6.7%。行业从市场中得出的结论是:80年代有产品就有市场,90年代有广告就有市场,21世纪,有信用、有品牌才有市场。在未来的3-5年,肉类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肉制品增长空间巨大

据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转变,肉制品将成为未来肉类消费的主流,产品结构将向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等方向倾斜,到2010年中国肉制品产量将达1200万吨左右,肉制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2.买方市场形成

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元化正在成为肉类发展的主方向,制约肉类供给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消费者选择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并有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由于后续深加工落后,国内肉食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种单一,品质欠佳。这些情况从反面说明了中国的肉类市场还没有完全进入成熟期,蕴藏无限发展潜力。

3.产品结构优化

作为产品差异化很小的行业,肉类产品的卫生、安全、营养、质优已成为消费主流,肉类市场的品牌化发展趋势凸现。肉类产品结构向多元化、高档次发展,城乡市场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肉类消费品种的改善升级,畜牧业和肉类产品的结构也将进一步

得到优化,禽羊牛等节粮型、食草型动物及其肉类产品的产量和比重将继续上升,生猪的产量虽有增长,但相对比例下降。世界的猪肉消费比重从80年代的39%下降到90年代的35%,在中国猪肉的消费比重也由1992年的77%下降到2005年的65%。而牛肉和羊肉所占比重则分别由5%和13%提高到9%和19%。猪肉年产量平均递增速度为5.1%,牛羊肉的平均递增速度在8%。

4.以冷链方式销售肉类产品渐成新的发展趋势

冷链流通、连锁经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营销手段对中国肉类工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将是中国加入WTO后肉类行业最感兴趣的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冷链方式销售肉类产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冷鲜肉销售集中在少数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城市,数量仅在10万吨左右,只占肉类商品量的0.3%,远低于发达国家4%的比例。目前国内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都把冷冻冷鲜肉类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动物疫情阴影下的肉类消费

肉类是百姓生活的必需食品,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百姓生活改善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肉类消费量占全球肉类总量的27%,其中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猪肉总量的47%,是世界肉类市场增长的驱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肉类和肉制品的产销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速6-7%,人均占有量达到50公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然而近十年来,这个奇迹头上一直笼罩着动物疫情这个巨大的阴影。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肉食工业各类疫情事件接二连三。2005年10月以来,禽流感卷土重来,肆虐全球,引发世界性的恐慌。世卫组织估计,在未来三年,将需要七亿五千万到十亿美元的资金来控制禽流感。这一系列事件接连挑战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

1.疫情杀手

(1)1996年疯牛病袭击欧洲

疯牛病从1985年在英国发现后,90年代初发展成为一个高潮,又逐渐扩展到西欧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日本,在2001年也报告了亚洲首例疯牛病,目前疯牛病已经变成世界性问题。疯牛病可能通过牛肉和牛肉制品,尤其是内脏和骨髓传染给人类,引起新型早老性痴呆症即新型克雅氏症。近年来,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接连发现疯牛病病例,疫情国家牛肉贸易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众多国家都宣布禁止来自出现疯牛病国家的牛及其相关产品入境。

1996年英国爆发疯牛病时,宣布停止供应英国牛肉制品的麦当劳遭受重创。时至2003年12月,美国华盛顿州发现首例疯牛病案例。一直自诩“采用美国优质原产牛肉”的麦当劳被迫暂停了在中国销售“巨无霸”双层牛肉汉堡的生意。

(2)2001年口蹄疫笼罩欧亚

曾几何时,“谈牛色变”的欧洲,由于口蹄疫的爆发,2001年已是“闻畜心惊”。鉴于口蹄疫极易在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中传染,整个欧洲大陆行动起来。此外,蒙古、希腊、土耳其、伊朗、俄罗斯、韩国、日本、菲律宾、阿根廷都先后发现有口蹄疫。为了防止口蹄疫蔓延到本国,各个国家纷纷举起了屠刀,对那些有可能染上瘟疫的牲畜格杀勿论。据说能够“随风传播”的口蹄疫日前在欧洲大陆和阿根廷被发现后,一些国家顿时一片恐慌。此后一段时间里,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对来自欧盟国家的牲畜和畜产品颁布了禁令。蹄疫不仅给一个国家的畜牧业也带来毁灭性打击,还由此引发对相关产业的冲击。

(3)2004年禽流感肆虐东南亚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爆发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此

后,禽流感病毒在近两个世纪中,不断地侵袭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爆发日趋频繁。自从1997年在香港大规模暴发后,禽流感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东南亚地区。2004年1月,禽流感病毒肆虐亚洲,人们依然“闻鸡色变”,上亿只禽类被宰杀,家禽产品的出口被停,一些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受到重创。其中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禽肉出口产品全面封关,致使大陆家禽产业陷入困境。截至2006年3月,全球前后有百余人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身亡。至今,越南、泰国、印尼、中国、俄罗斯等地仍不时传出发生禽流感疫情。

2004年2月,肆虐的禽流感使得包括肯德基在内的涉禽企业在亚洲的生意一落千丈。据悉,越南由于疫情相对严重,肯德基曾一度关闭在越南境内的所有分店,重新开张后也已不再经营炸鸡等招牌菜,转而经营鱼肉汉堡、上校鱼块等食品。有媒体称,由卖炸鸡改为卖炸鱼,“肯德鸡”已经变成了“肯德鱼"。尽管说法有些夸张,但禽流感重创肯德基却是事实。

(4)2005年四川资阳爆发人-猪链球菌感染疫情

自2005年7月下旬起,关于四川资阳由于接触死猪隐私的死亡“怪病”开始见诸于报端。7月25日,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发出通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截至8月3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3例,临床诊断122例,疑似41例。

四川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生猪产区,最多的时候,每年外调肥猪2000万头左右,约占中国省际间调拨的三分之一;港澳地区及俄罗斯等国也大量在川购买猪肉。发生疫情以来,产猪大省四川的猪肉出口和销售受到较大影响。疫区周边下降了20%~30%,最多的下降了40%。同时,猪肉价格下降了10%左右,而更为严重的是,四川省猪肉出口受阻。猪链球菌疫情不仅导致消费者的“猪肉恐慌”,并再次引发了对肉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北京、广东等地纷纷封存来自四川的猪肉。

2.理性审视

客观的说,消费的标准、社会的进步超过了肉类行业的发展能力。标准和制度的建设,滞后于消费者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疫情的重视自然反映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消费者从总体上又是不完全成熟的,有时甚至脆弱到“谈虎色变”“良莠不分”的程度。从科学的角度,虽然有些动物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但有些动物传染病则仅限于动物间传播,基本不侵害人类。一些人畜共患病也不会“人人传播”,因此不直接接触病畜的人并没有感染危险。让我们来看看耳熟能详的四种动物疫病的真实情况。

疯牛病最早被认为是牛的一种新神经系统疾病发现于1984年至1985年,后来被确定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痒症类似。医学界对疯牛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流行方式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也尚未发现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受疯牛病危害的不仅是牛,人若食用了被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等,也有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目前尚未发生疯牛病病例,中国对发生疫病国家的牛肉产品也都采取了封关措施,少量的进口高档牛肉面对的是高档宾馆饭店的消费群体。换言之,中国的老百姓并未直接受到疯牛病的威胁。

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中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口蹄疫共有7种血清型,部分血清型的口蹄疫可人畜共患。需要注意的是,2005年4月份以来,山东、江苏、新疆、北京等地发生的口蹄疫疫情属于亚洲I型,该型不属于人畜共患病,对人的健康和安全不会造成威胁。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国际兽医局提供的资料,口蹄疫病毒在摄氏50度的温度即被灭活,我们通常食用的肉类都是经过高温加工

的,在这种情况下口蹄疫并不会侵害人类。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H5N1是一种变异的新病毒,并非在鸡鸭鸟中流行了几十年禽流感的H5N2。禽流感病毒不同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因此不直接与病禽接触,无须“谈禽色变”。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某些血清群,引起猪一些疾病的总称。作为人畜共患的一种疾病,通常只在猪当中流行,养猪业中常有发生,中国在1958年就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这种病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危害。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目前四川所有“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都是在宰杀和加工病死猪过程中感染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直接接触病死猪的机会,因此也不会有染病的危险。

篇六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冷冻肉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判断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无数大中型企业讨论和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依据。对市场份额的研究,又分为总体市场市场份额和目标市场市场份额,本报告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中国市场即为总体市场,而某些特定的省、市则为目标市场。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 )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本报告对市场集中度的研究采用的计量指标是行业集中率(CRn),CRn指该行业的指定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例如,CR4是指该行业四家最大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CRn的值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大多数客户都集中到有数的几家企业去了。

千讯咨询 -《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 1页

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8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报告定价】专业版¥5500.00(共16章,原价¥6500.00)

资深版¥6800.00(共21章,原价¥8500.00)

【发布机构】千讯咨询

【报告格式】PDF版+WORD版+纸介版(限一份)

【售后服务】一年,目录范围之内,免费提供内容补充,数据更新等服务。

【资料来源】/Industry/7/3598686.html 目录(资深版)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本报告关于冷冻肉行业的界定和分类

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2.行业基本特点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3.行业分类

第一章 冷冻肉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全球冷冻肉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冷冻肉行业发展现状

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

3.全球冷冻肉行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2.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近几年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国际贸易环境

三、宏观政策环境

千讯咨询 -《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 2页

四、冷冻肉行业政策环境

五、冷冻肉行业技术环境

第三章 冷冻肉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1.过去五年中国冷冻肉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2.冷冻肉行业市场饱和度

3.影响冷冻肉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4.未来五年冷冻肉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二、市场结构

三、市场特点

1.冷冻肉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2.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冷冻肉行业的影响

3.差异化分析

第四章 区域市场分析

一、区域市场分布状况

二、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

三、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第五章 冷冻肉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能产量分析

1.过去五年冷冻肉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

2.过去五年冷冻肉行业产能及增速

3.影响冷冻肉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

4.未来五年冷冻肉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

二、区域生产分析

1.冷冻肉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2.重点省市冷冻肉行业生产状况

三、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1.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2.影响冷冻肉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3.冷冻肉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六章 细分行业分析

千讯咨询 -《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 3页

一、主要冷冻肉细分行业

二、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

三、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第七章 冷冻肉行业竞争分析

一、重点冷冻肉企业市场份额

二、冷冻肉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行业竞争群组

四、潜在进入者

五、替代品威胁

六、供应商议价能力

七、下游用户议价能力

第八章 冷冻肉行业产品价格分析

一、冷冻肉产品价格特征

二、国内冷冻肉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

三、影响国内市场冷冻肉产品价格的因素

四、主流厂商冷冻肉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

五、冷冻肉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

第九章 下游用户分析

一、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

二、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

三、用户的其它特性

第十章 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冷冻肉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冷冻肉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冷冻肉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千讯咨询 -《中国冷冻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 4页

篇七 冷冻肉类批发利润
肉类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及趋势

肉类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及趋势 畜牧生产不同环节的专业化以及生产地区专业化,会使肉类产品营销变得复杂,从而延长营销渠道并出现全新的市场。 一、家畜市场及其营销模式 (一)家畜市场 1.集中交易市场(Concentration yards)常指“当地市场”,由独立或合作所有者运营,或由肉类生产公司运营来购买家畜。当乡村经销商有交易设施和大规模运营时,通常很难把这种市场与乡村经销商区分开。 2.集散公共市场(Terminal public markets)大的中心市场收到家畜后并加以管护,对所有愿意利用该市场的人均提供买卖方面的权益。市场设施通常由畜栏公司拥有,这种组织方式常被比作“家畜旅馆”,它不介入家畜买卖,仅提供交易设施并收取场地使用费。 3.拍卖市场(Auctions) 在拍卖的基础上向公众销售,某些拍卖市场是育肥家畜和种畜的主要销路和货源,某些则是屠宰家畜的销路,并由肉类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其他类型买主资助。 4.地方合作协会(Local cooperative associations) 原来职能主要作为运输机构从畜牧生产者手中收集小批量家畜以整车批量运送到集散市场。许多协会从事更为广泛的服务,经常把他们的家畜直接卖给肉类生产商或其他买主,某些生产者团体从事讨价还价活动。 5.乡村经销商(Country dealers) 又称作贩运商。乡村经销商是为获利而买卖家畜的独立运营商。他们通常从农民手中购买家畜然后转卖给肉类生产商或其他的市场机构,某些经销商拥有小的营运场地,其他的则仅靠卡车运营,从畜牧生产者手中收购家畜。 6.佣金商(Commission merchants) 农民通常把他们的家畜委托给佣金商作为他们的销售代理商,这些代理商收取佣金费用作为他们工作的报酬,佣金机构可以是私人所有也可以是合作所有,有些私人佣金商组织为所谓的家畜交易所,这些组织对其交易惯例进行自律并从事他们成员互相关心的其他一些活动。 7.订单买主 (Order buyers)收取一定费用,从集散市场、拍卖市场或产地为其他买主购买饲料和需要饲养的家畜。 8.肉类生产与加工厂商的集货 某些家畜屠宰分割与肉类加工厂位于大的集散市场附近,通过集散市场设施管护他们的绝大部分家畜。位于产地或中央市场的有些厂家,在工厂内或在产区内会拥有他们自己购买家畜的场地。有些厂家从经销商、集中交易市场、拍卖市场或从畜牧生产者手中直接购买他们所需的家畜。某些情况下零售商或冷冻食品加工厂也自己购买和屠宰家畜。 9.其他形式 家畜从一个畜牧生产者到另一个畜牧生产者的销售也是重要销路,特别是为了饲养和繁育家畜。 (二)家畜市场的营

销模式 分散营销和集中营销为家畜市场的主要营销模式。 分散营销又称作直接营销,指家畜销售在畜牧生产者与肉类加工商之间直接进行,没有使用集散市场设施的服务。分散营销使家畜定价的地点由中央化的集散市场转移到众多的乡村地点。在畜牧优势产区,肉类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发展起来,出现了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等直接营销模式。分散营销代表情形是:肉类加工厂商从畜牧产区拍卖市场或乡村经销商那里购买家畜。 某些畜牧生产者利用集散市场销售家畜,即集中营销。现代通讯网络和电子商务,可以把所有当地市场与集散市场联结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统一市场。 分散营销和集中营销两种营销模式并存,对畜牧生产者和肉类加工企业来说,两种市场类型具有同等的但又不同的优势。基于需要、偏好和经济回报,每个畜牧生产者与肉类加工企业都会选择最有利的营销渠道,他们的选择反映了两种营销模式下的价格、营销成本和净回报,并不是高价位或低营销成本单一因素决定如何选择,重要是所有买主和卖主均可自由地在现实营销模式中做选择。 二、肉类生产与加工厂商的市场结构 肉类生产是分割产业,其他的制造商把简单原材料综合成某种复杂、组合产品,肉类生产商则把复杂的原始产品——家畜,分割成若干组成部分,这种相反的生产过程增加了肉类产品的形式效用与价值。 家畜屠宰和加工产业由少量居主导、占行业产出很大份额的大型公司和众多中小型公司组成,中国肉类生产实行家畜集中定点屠宰,畜牧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正在迅速成长,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美国肉类生产业4家最大公司的市场集中程度:牛肉的屠宰分割集中程度由1970年的32%左右上升到1999年的61%左右,猪肉从27%左右上升到36%左右。近年来美国出现了新型农业综合企业,多数情况下通过并购或收购老的肉类生产公司进入鲜肉生产产业,与过去专业化公司不同,营销牛肉、猪肉,常常也有禽肉,最大型的公司是多元化的“蛋白质供应商”;许多肉类加工厂终止了他们的屠宰运营,发现从鲜肉生产厂商购买原始产品更有效率,逐渐地鲜肉生产商也试图给他们的产品标定品牌。 肉类生产与加工企业和畜牧生产单位出现了一体化运营。在美国,肉类生产企业变成了深度加工企业,与家畜饲养后向一体化,采取的形式有:肉类生产企业拥有育肥群所有权,或利用合同由育肥群厂商日常饲养。美国农业部估计,在1997年,20%-25%的肉牛已实现从畜牧生产者到肉类生产企业的垂直一体化。肉类生产企业实

行与饲养运营一体化,是为了控制产品数量与质量和减少采购成本,许多畜牧生产者偏好订立合同来降低市场风险。某些食品零售连锁店也从事畜牧饲养与屠宰活动。 利润水平也会影响肉类产业发展。过量生产能力、新厂商进入该产业、家畜价格易于大范围摆动、缺乏有差别品牌化产品、工资因素在成本中比例、工厂效率、商品营销方法等均会影响到肉类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从历史上看,肉类生产企业与其他食品行业比较,一般利润水平不会太高。 三、肉类批发与零售分销渠道 肉类批发部门是由众多的商业批发商、经纪人、肉类包销商、供应商组成,也包括肉类生产企业的销售机构和食品零售组织的分销仓库,这类部门的任务就是长途运送大量的肉类产品并保持这些易腐产品的高度新鲜。 美国连锁店和超市发生演变,一体化的零售连锁店组织是主导的肉类经营商,绝大部分新鲜和加工后的肉类产品直接从肉类生产商和加工厂运送到连锁店仓库,然后配送给各零售店,独立的肉类批发商和包销商仍为较小的零售商和居民周围的食品市场供货。某些零售商把所有的屠宰活动转到了这些中央处理工厂,某些肉店仍自己分割。另外一些变化就是:肉类生产企业把胴体分割成肉块,甚至是适宜零售的小肉块,如箱装牛肉或方便牛肉,真空包装后运送到连锁店仓库或直接运送到零售店。 美国市场上,杂货店、餐馆以及单位伙食占整个零售牛肉销量的90%,肉类占杂货店销售的1/3,仅牛肉就占食品店销售的10%、杂货店销售的50%,连锁店常用肉类进行促销,利用肉类特价吸引消费者,食品店和餐馆的肉价比产地或批发肉价要更为稳定。 四、家畜与肉类产品市场的发展 1.家畜期货、期权 随着规模更大和更加资本密集化运作以及肉类产品价格变动性增大,畜牧生产者更加关注风险管理,为此,大量的期货合同(包括期权)也发展起来。美国有活牛、活猪、育肥牛等期货与期权。可以利用畜牧与肉类合同进行投机交易和套期保值。畜牧生产者、家畜买主和卖主、肉类生产企业和加工厂、肉类批发商和零售商可以利用期货期权,套期保值他们的价格风险并给他们的产品远期定价。一个畜牧生产者可通过买入谷物期货套期保值预期的谷物购买,并通过卖出家畜期货远期定价家畜销售。 家畜差价(现付价格与期货交易价格之间的差价)与可储存的商品的差价相比更加易于变化和不易预测,这种差价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这些基本模式使家畜套期保值比谷物套期保值更加复杂,但是有效的家畜套期保值是可能的,家畜套头交易商

必须知道是否套期保值,什么时候买期保值,什么时候卖期保值,在美国从1984年起另一种远期定价的方法,即家畜期权也开始运行。 2.肉类市场开发 肉类市场开发可以通过促销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国内市场要建立创新和成功的广告行动计划,国际市场则要发挥比较利益优势。通过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基因改良和改善管理,采用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改进供应链管理,不断改进肉类产品和增强肉类产品竞争力,预计生物技术会影响未来畜牧与肉类产品生产成本和质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6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