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十八岁

| 情人节 |

【www.guakaob.com--情人节】

杜拉斯十八岁篇一
《杜拉斯经典语录》

  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2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3 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4 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5 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   6 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7 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8 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   9 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10 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11 关于酒,   在酗酒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副酗酒的面孔。   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   12 关于爱   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   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13 关于女人   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   杜拉斯,我烦透你了。   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时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   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

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我长得太矮了,太平庸了,大街上永远也没有人回头看我了!   14 关于衰老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象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   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我的容颜是被摧毁了。”

杜拉斯十八岁篇二
《杜拉斯》

杜拉斯

西北一條龍

目 录

玛格丽特·杜拉斯 .................................................................................................................... 1

第一章 不可模仿的玛格丽特·杜拉斯 .................................................................................. 2

第二章 距离或绝望 .................................................................................................................. 7

第三章 杜拉斯作为一个情人的历史 ...................................................................................... 9

第四章 杜拉斯:话多的女人 ................................................................................................... 12

玛格丽特·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4.4-1996.3.3)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富于个人魅力的女作家之一。在读者心目中,她俨然已成为法国味的一部分。她的作品包揽小说、剧本和电影三种叙事方式,雅俗共赏,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杜拉斯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在印度支那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杜拉斯回到法国,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和数学,毕业后成为法国政府殖民部的秘书,著书立说,宣扬殖民帝国的伟大与完美。战争期间,她与丈夫参加了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后来丈夫不幸被捕,遭到流放,险些命丧黄泉。但杜拉斯却从未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她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甚至将自己的寓所变成了党小组的聚居地。在被驱逐出党后,她依然宣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积极介入法国时政大事: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也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希望,不停地把希望放在无产阶级身上。

作为一位作家,杜拉斯的创作态度是相当严谨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之中,她的个人风格日渐明朗,语言富有乐感,“在叙事的力量中蕴藏着一种颠覆的力量”(阿兰·罗伯-格里耶)。1943年,她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小说和十多部剧本。1984年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情人》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情人》为杜拉斯带来了巨大声誉,却也让读者误以为她是一个只热衷于卿卿我我的通俗作家。其实,杜拉斯风格独特,断裂、急促、重复的词语在她的笔下充满了美丽与震撼,蕴涵着诗歌的力量。杜拉斯在晚年用忧伤的语气说:尽管绝望,还要写作,是带着绝望的心情写作,那是怎样的绝望啊,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法国的评论界说:杜拉斯的作品不是女人的作品,它们是如此的强悍有力。

杜拉斯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尽管如此,杜拉斯的作品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读过《劳儿之劫》之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撰文《向写了《劳儿之劫》的杜拉斯致敬》,展开对这部小说的精神分析解读。女性批评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瓦也在专著中对杜拉斯作

品的主体进行总体考察。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专门研究机构,如由法兰西研究院资助成立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协会,它每年举行两次专题研讨会,并出版专著讨论杜拉斯作品。 杜拉斯不仅是法国的,也是世界的。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其中多部被改编成电影,如《情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夏夜十点半钟》等。她自己也创作了许多剧本,1960年为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写就的剧本使她扬名世界,该片参选了当年戛纳电影节,获国际影评家协会大奖,还荣获了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联合国家奖。她创作的剧本《英国情人》则获得1970年易卜生奖。

1996年,杜拉斯去世,举国哀悼,法国外交部网站上专门刊文悼念。

如今,杜拉斯可称当代作家中得到国际译介和研究最多的作家之一。时值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部和外交部首次大规模挑选中国合作者,合作出版百种翻译图书,杜拉斯作品系列得到高度关注,十种入选其中,作家的地位与影响可见一斑。

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 本系列收进已故著名翻译家王道乾先生的多个译本,并由法语界、文学界备受推崇的优秀翻译家桂裕芳、谭立德、施康强、王东亮等携手打造,内文插页、腰封均附杜拉斯不同时期照片,结合杜拉斯作品从始至终的自传色...

第一章 不可模仿的玛格丽特·杜拉斯

要做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读者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对语言的敏感,对激情的欣赏能力,怀有深刻而复杂的心理体验,对于异类形象的理解与包容„„是,又不是。即使在那本轰动全球的《情人》出版以后,即使有大多数人终于认识这位晦涩难懂的女作家原来是当之无愧的大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那种深情与多义性仍使透彻了解与评介作家的工作成为一种不可能。

杜拉斯的文笔与独特风格使许多当代女作家为之着迷。她们拜倒在杜拉斯的脚下,把她的作品当作《圣经》,她们因为有一些令人心碎的感情经历与生活痛苦而自以为在杜拉斯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种源于女性的姐妹般的共鸣,她们写作时把杜拉斯的作品放在工作的桌子上,她们刻意模仿杜拉斯式的优美、绝对而神秘的句子:“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

只有我一个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

她们模仿的诸如此类的句子与腔调,事实上只是王道乾的译笔。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有足够的距离,语言的障碍更成距离。自始至终,杜拉斯是一个法语作家,一个典型的感性而又不可捉摸的法兰西女性。在阅读那些拙劣的杜拉斯文本的仿制品时,不由自主感叹:读懂她才是真正的敬佩。法国的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称“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指的震颤波动。”“意指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呢?

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写出了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情人》并凭此获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其时,她已70岁了。对于15岁半在印度支那湄公河的渡船上与中国情人相识相爱的那段经历,70岁的女作家仍写得饱含激情。因为时间的尘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这种非线型的、把故事寓于情绪之中的如泣如诉的写法对传统的文学阅读是当头一棒,全世界的读者都惊奇于这种杜拉斯式的写法。爱情故事之中交织着在殖民地家族创业失败的背景、对母亲与兄弟的爱与恨,青春的希望与绝望„„所有的这些形象这些感情都以极端而惨痛的语言来表现,悲怆而低沉。它们使人想到当作家年轻时,或者盛年时,未必能获有如此表达悲剧的力量。一个女人在她白发苍苍时回首她的青年时代,对爱的恨的可能都付之平静而温厚的一笑,时间打磨、削平了一切极端化的情绪。如果是一位女作家就不一样了。爱的更爱,恨的更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法其实就是诗。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使这诗显出一种隧道般的幽深与霹雳般的亮度来,简直能杀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一个少女时,曾经美丽动人,中年始却因酗酒而形容枯槁。是否像她在《洛尔·瓦·斯泰因的谜狂》中写的那样,“这个女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要毁了自己?”在《情人》里,杜拉斯说:“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在酗酒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副酗酒的面孔。”总是这样,总是这样认为,这样说:绝望先于存在而存在。因为绝望才存在,才感知存在。一切从绝望开始。这是杜拉斯式的句子,她的感受方法与思考方法。要么她想得到的无限的多,要么她从未得到过。 为什么要酗酒?杜拉斯说:“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人们缺少了一个上帝。人们在青年时期,一旦发现那是一个虚

杜拉斯十八岁篇三
《杜拉斯《情人》的形象学分析》

班级:09汉语言(二)班

姓名:宋梦捷

学号:090101020055

杜拉斯《情人》的形象学分析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里比较新兴的学科。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异国相对于主体而言应该属于他者范畴,即不同于主体的排他性质。文学类异国“形象”中包括虚构的梦幻世界和真正的客观反映,无论如何这类描述都或多或少的接近真实却又不得不引人推敲。因为这里的“形象”“是经过注视者文化中的模式、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要研究“形象”不仅仅是要研究“他者”,还要分析主体。

杜拉斯以西方人的视角赋予东方独有的格调,通过塑造一些次等的东方形象及与具有优越感的白人之间的模糊却真挚的爱情,强调东方“异”文化和某种种族气质存在必然联系。本文主要以文本内部研究为主,旨在从“情人“中的异域场景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分析“情人”中的形象学意义。

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印度支那嘉定市。父母是法国小学教师,受殖民主义宣传的影响, 从法国来到当时的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她本人则在印度支那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代,直到十八岁时才回到法国巴黎。东方文明和异域情调、印度的民风民俗,都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正如《杜拉斯传》中写到:印度支那殖民

地,已经成为了她生命的底片。特殊的异国身份让杜拉斯对印度支那怀有特殊的感情。她视之为故乡,童年的回忆也成为杜拉斯将来创作中的重要源泉。然而杜拉斯看待这一故乡的眼光却是复杂而暧昧的。这根源于作者双重社会身份之间的矛盾。她的家庭既不属于法国资产阶级,也不属于那些确实难以想象真能与之混杂在一处的越南人。杜拉斯从小就生活在贫穷、混乱、暴力的家庭中,她是穷人,有机会接触到那些生死线上顽强挣扎的越南底层人民,并对他们的苦难极为同情;但她又是白人殖民者,可以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注视那些挣扎在第三世界里的人们,并有意无意地赋予被殖民者特定的本质。杜拉斯既处于西方权力分配的弱势地位,又在东方场域占有白种女性的优越位臵。这种双重性。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在殖民的背景下,欧洲女人深陷种族、性别、阶级的模式中。作为女人,她们在社会、政治地位上从属于男性,男性是她们理所当然依赖的人。作为白人妇女,她们是殖民地世界的一部分, 她们从这个世界上获得了相当的特权。

东方并不是实在的东方,它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在这个意义上,东方有有弗洛伊德的东方、达尔文的东方、歌德的东方、雨果的东方、拿破仑的东方、种族主义的东方等,它从来就不是客观、纯粹的东方,它是被西方东方化的东方,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他者。杜拉斯作为从小在印度支那殖民地生活的西方人,东方的热带气息早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她意识的中西方人的身份认同是不可能丢弃的,因此在她的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种族主义的眼光和观念。半个世纪过去了,旧时印度支那的风光,对杜拉斯来说依然清晰

如昨日。

“渡船四周的河水齐着船沿,汹涌地向前流去,水流所至。不论遇到什么都被卷去。不论遇到什么,都让它冲走了,茅屋,丛林,熄灭的火烧余烬,死鸟, 死狗, 淹在水里的虎、水牛,溺水的人,捕鱼的饵料,长满水风信子的泥丘,都被大水裹挟而去,冲向太平洋,连流动的时间也没有,一切都被深不可测、令人昏眩的旋转激流卷走了。”在杜拉斯的心目中,湄公河是那么充满力量, 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欲望, 它让她感到惊奇,也有些许的恐惧。波涛汹涌的湄公河就像血液似的注入了杜拉斯的心底。还有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同样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雨季,几个星期看不到蓝天,天空浓雾弥漫,甚至月光也难以透过;而在旱季, 天空裸露在外,一览无余就是没有月光的夜晚,天空也明亮的。白天日光使各种色彩变得暗淡朦胧,五颜六色捣得粉碎,尤其是夜晚, 更加美丽,充满了魅力,光从天上飞流而下,化作透明的瀑布,空气是蓝的,可以掬于手指间夜照耀着一切,照亮了大河两岸的原野一直到一望无际的尽头。每一夜都是独特的夜的声音就是乡野犬吠发出的声音。犬向着不可知的神秘长吠。”在这片土地上,季节的界限是如此分明,白昼与夜晚的景致是如此不同,在杜拉斯看来,是专属于东方异域的奇特景象。还有那喧嚣的城市,就像电影的音响放得过大,震耳欲聋, 城市就如同一列充满噪音的火车,熙攘的人群,炭火的叫卖声,说话声, 刺耳的木拖鞋声;还在城市中充溢着的各种气味,有焦糖的气味侵入,还有炒花生的香味,中国菜汤的气味,烤肉的香味,各种绿草的气息,茉莉的芳香,飞尘的气息,乳香的气味, 烧炭发出的气

味,城市的气味就是丛莽、森林中偏僻村庄发出的气息。恍然臵身于原始而神秘的亚热带丛林里,恍然回到了杂乱落后的法属殖民地。西方意味着文明的生活方式,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一个被现代理性牢笼禁锢了的场域。东方却犹如魔域桃源:未开发的河流,森林和旷野,炎热的土地上横陈着赤裸裸的声色诱惑。这块野性盎然,浸润着肉欲的大地,现代文明的尸布尚未完全覆盖它, 它的泥土里还蕴藏着生命的种子。是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使杜拉斯与那些在法国培育出来的白种女人完全不同。

就如杜拉斯在“情人”里描写的那样:“我身上本来也具有欲念的地位。我在十五岁就有了一副耽于逸乐的面目,尽管我还不懂什么叫逸乐。”在杜拉斯的眼中,这是一片完全不同于西方欧洲风情的东方土地,它充满了生命的热情与活力, 它也孕育了热情大胆的杜拉斯,它的确是她生命的底片。她热爱这片热土, 她也在笔下无数次的描述它,然而,这种爱是矛盾的, 也是复杂暧昧的。因为作为一名西方殖民主义者, 她始终是一个观察者, 始终是一种俯视的态度, 在她内心深处, 她对这一切是接受的, 同时也是排斥的。比如她对中国饭店的描写:“这些中国饭店占有几幢大楼的全部楼面, 大得像百货公司,又像军营,从这些大楼发出的声音在欧洲简直不可想象,这就是堂倌报菜和厨房呼应的吆喝声。任何人在这种饭店吃饭都无法谈话。我们来到最清净的一层楼上, 也是给西方人保留的地方。”从这里看出, 杜拉斯始终无法放弃作为欧洲白人的高雅和优越感, 在她眼里, 中国饭店就像百货市场一样嘈杂是无法安静就餐的。还有像野狗那样肮

脏可厌、 像乞丐那样盲目无理的人潮,还有刺耳的木拖鞋声,说起来像是在吼叫的中国话等等,这些描写无疑或多或少的都打上了种族的烙印。

《情人》里的白人女孩正是在印度支那的环境中浸染出来的新人,她在殖民地上出生、成长,比任何宗主国来的妇女都要更有活力、叛逆精神。她汲取了东方大地的精华,燃烧的欲望, , 同时, 她又具备白人特有的智慧和主动性。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她坚定的想要成为作家,毫不羞涩的追求和享受性的快乐。杜拉斯笔下的这个白人小女孩独自站在风雨飘摇的渡口, 被东方男人仰视着。在殖民地, 人们总是盯着白种女人看,甚至十二岁的白人小女孩也看。家境富裕的华人竟然在一个未成年的白人女孩面前手足无措,他是胆怯的。这里有种族差异,他不是白人 他必须克服这种差异,所以他直打颤。正是在对自己的自我欣赏和自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展现自己的外貌与着装, 她不厌其烦地唠叨自己的粉、口红、香水、香皂、头发、帽子、裙、带、鞋。她无视道德和羞耻感, 她细腻地描摹着男性无法体验的为女性才有的生活、体验、感觉, 她毫不掩饰对于自己女性或美的特征的向往、沉醉以及这种外貌和着装之下的自己的欲望。白人女孩以其强烈的主体认知屹立于整个作品中。相反, 混血儿海伦•拉戈奈尔与之形成明的对比。海伦长得很美丽,却没有主见,她无法主宰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在寄宿学校白白地消耗着青春和美貌。她不学习,学不下去,读不进,她依偎着“我”,在哭,“我”摩着她的头发她的手,“我”对她说不走,留下,留在寄宿学校,和她在一起。海伦意识不到她很美。

杜拉斯十八岁篇四
《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源自生活中的真实经验,她结合生活当中自己母亲的经历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这两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疯狂偏执的母亲形象,而强大的生活外力与其自身的因素致使这位母亲对孩子表现的爱有别于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这种爱疯狂,偏执,极端化,“丧失”了母性。

【关键词】杜拉斯;“丧失”母性;母亲形象

20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凭借《情人》为中国读者熟悉,而当《情人》中那个深情的法国女孩被人们竞相关注的时候,另外一部作品《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一个让杜拉斯终身难忘的形象——母亲则被忽略了。杜拉斯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这两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特殊的母亲形象,母亲的形象贯穿着她的作品的始终。杜拉斯认为作家的使命是倾诉灵魂的声音,而她把她自己赋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融进文学创作当中,把对母亲复杂的情感绘进了这个母亲形象的塑造中,这也是杜拉斯笔下的“母亲”的特别之处。

“母性”是文学领域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人类文化的背景当中自古以来都以一种神圣的面孔出现。传统文化中,母性就象征着高尚伟大、奉献牺牲、善良慈爱,但是杜拉斯在《来自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中塑造的母亲形象则颠覆了母性这一神圣与伟大的品质,她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展示了母性丑陋的一面,把母性的“恶”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虽然有悖于人们传统的欣赏与审美习惯,认为这是“丧失”了母性的母亲,但是这样的人性母亲更贴近现实,有着更高的文化价值,我们不应回避而应该正面审视它。

一、杜拉斯与母亲

杜拉斯于1914年出生在越南的西贡,并在这个地方生活到十八岁。她在回忆童年时这样写道:“它(指童年)太痛苦了。我完全处于黑暗之中。我在一生中漂

泊不定,对自己说:‘我没有故乡’。”杜拉斯的父母在当时的法国政府的“到殖民地发财”的号召之下到了越南,没想到最终没有发财,却陷入了穷困潦倒。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这个家庭便沦落到殖民者的最底层。从杜拉斯的内心深处来说,她对母亲是爱恨交加的,父亲的过早逝世,母亲身兼两职的角色,使得杜拉斯把对家庭的爱同时集中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而生活的压迫导致了母亲的偏执与倔强以至趋于疯狂,她偏爱甚至是纵容长子,尽管杜拉斯很优秀,但是她没有得到母亲的重视与疼爱,还经常被母亲与大哥毒打,因而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恶化与扭曲。因为尽管她‚一直在等待,无望地等待,等待母亲如春风的手抚摩她的秀发,但母亲的眼光越过她的头顶,只有大哥,永远的大哥。‛ [1]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唤到母亲对她的疼爱,甚至在母亲临死前,她只把大哥一个人叫去,今天,他们两人合葬在一起,在墓穴当中只有母亲与大哥的位置,这就不能不减弱了杜拉斯对母亲的爱,因此,失落、绝望和疯狂的伤痛成为他母亲留给她一生的遗产。尽管如此,在文学方面杜拉斯仍然认为她的母亲具有大人物的所有品质,这是任何作家的母亲所不及的。

《杜拉斯传》的作者克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这样说到:‚作品和生活是一种奇遇的两张面孔,在奇遇中,生活认可作品,作品也可认可生活。‛ [2]的确,人们承认作家的人生经验对其创作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杜拉斯与母亲的斗争我们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苏珊与其母的斗争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部作品当中,杜拉斯把他们一家在越南西贡生活的点滴清楚地跃然于纸上,在苏珊与其母的纠结中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到杜拉斯对母亲又爱又恨的感情。苏珊一直在寻求逃脱母亲的机会,而诺先生的出现所产生的力量还不足以使她摆脱母亲,在这一个反复的过程当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这样一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苏珊与诺先生的结合让她有了摆脱母亲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随着苏珊的拒绝而消失,而母亲对苏珊的束缚力又重新占据着上方。接着苏珊在西贡遇到一个有钱人,她迎来了第二个摆脱母亲的机会,但是她矛盾的心理和对母亲的依恋使她再次成为母亲的依附。母女之间是一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在《情人》中,女孩则把母亲的禁令,大哥的禁令抛诸脑后,勇敢地迎合着情人的爱的呼唤,在爱河中流连忘返。其实杜拉斯的母亲最担心的是她女儿丢了她的人,担心因为她女儿的所作所为而让其他白人嘲笑他们全家。而且她明白,杜拉

斯迟早是要回去法国的,母亲内心深处是希望女儿不要像儿子一样没出息,她已经为女儿设计好了以后的道路,先考上大学,学习一个比较实用的专业,然后经过数学教师会考,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但是杜拉斯对于自己以后的打算是终生从事写作,就如《情人》中所说的那样:‚我想写作,这一点我那时已经对我母亲讲了,我想做的就是这个,写文章,写作。第一次没反应,不回答。后来她问:写什么?我说写几本书,写小说。她冷冷地说:‘数学教师会考考上以后,你愿意,你就去写,那我就不管了。’‛

(1) 所以无论从行动上还是思想上,杜拉斯与母亲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杜拉斯与她母亲的关系一直都是十分复杂,其中充满着爱与恨。爱是来源于她们之间的骨肉亲情,而恨,就很难说得清了,这主要是源于母亲对大哥那种极端化的偏爱,还有母亲那种霸道、固执、不容人的性格所致。而“同性相斥”则正是杜拉斯与母亲那种极其相似的性格造成的对立与排斥,这不得不说是母女俩之间的一个终身的遗憾。

二 “丧失”母性的母亲

(一) 疯狂与偏执的母性

波伏娃说:‚母爱不是直觉的,天生的,在任何情况下,天生这两个字均不适于人类,母亲对小孩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处境及对此处境的反应。‛ [3]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在《杜拉斯传》中也指出:“杜拉斯的文学活动的根源可能要在母亲的偏爱中去寻找。”杜拉斯在早期创作的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就为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疯狂溺爱长子,贪恋金钱,而对女儿冷漠无情让人发指的母亲。在舞会上,千方百计的让女儿去讨好有钱但是胖得要死的诺先生,母亲要苏珊扮可爱:‚你为什么死人般哭丧着脸? 你不能装得可爱些?‛ [4]自从第一次见面后,诺先生就不断地送苏珊一些礼物,当她把钻戒交给母亲时,母亲第一个举动是把钻戒藏起来,她还怀疑女儿的清白,她‚扑向苏珊, 用尽力气用拳头打她。用她所有的权力, 用她所存的疑虑…… 这场景持续了两个小时……接着,她又站起来扑向苏珊‛ [5]在《情人》中,女孩与情人发展到了无视校规夜不归宿的地步,寄宿学校的校长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母亲,而母亲则并没有责怪女儿,甚至还找了巴尔特拜小姐,希望校长不要过分限制女儿的行动,而母亲对女儿采取的放任态度是因为女儿的情人帮他们家把债务还清了。这一系列疯狂的近乎残暴的行为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母亲对自

己的女儿做出的。她把女儿看做自己获取金钱利益的一颗棋子,剥夺了女儿获得幸福的权利。这位疯狂和偏执的母亲形象的塑造,是杜拉斯对于残酷又异化的生存环境剥夺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强烈控诉。

(二)神圣的母亲——与苦难的抗争

尽管母亲偏心溺爱大哥是杜拉斯终身的隐痛,虽然她重在解释母性的“恶”,但是在她的作品当中,从来就没有否认过母爱的神圣与伟大:‚我谈母爱谈得很多,那是因为它是我所知道的惟一的无条件的爱。它永远不会停止, 是所有艰难岁月的港湾。‛ [6]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文中的母亲与苦难如影随形,生活当中的一连串的不幸事件连续发生在她的身上:首先丈夫壮年早逝,一个寡妇带着孩子陷入生活的困境,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用尽多年辛勤工作积攒的钱买耕地,却被殖民局营私舞弊,最后得到一块无法耕种的废地,但是母亲仍然不服输的带领着当地的土著居民修筑抵挡太平洋海水的堤坝,顽强的母亲又与强大的自然力抗争起来,结果是势不可挡的潮水冲垮了母亲的付出,冲垮了母亲一次又一次修筑的堤坝。但是尽管海水无情的摧毁了她的心血,而这位母亲却成了当地人民心中的英雄。她在潜移默化当中宣扬了一种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驯化自然,与自然抗争。在母亲这种悲剧命运中,我们看到与感受到的不是屈服、退缩、恐惧,而是抗争、前进、无畏的精神。著名学者柳鸣九先生在为该书写的“跋”中说:‚母亲对这种必然的悲剧命运的抗争,也就带有了西西弗的色彩,她的全部抗争就像西西弗的推石上山,她修筑的那道用来抵挡太平洋海潮的可怜的堤坝,就是她抗争的缩影,它凝现着抗争的艰难性、奋斗的无效性、人的命运的悲怆性。‛ [7]杜拉斯的这一母亲形象是不朽的,她以一种人间圣母般的心性去激励着殖民地劳苦大众对生活的希望,同时也把杜拉斯对母亲的爱进行了升华。尽管母亲一生经历坎坷,一切抗争都失败了,但是她终究奋斗过了。

(三)执行父权的母亲

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中,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两个家庭故事,都是单亲家庭,都是没有父亲在场的家庭,两个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都是极度的恶劣。母亲对待儿子是非常的溺爱,但是对待女儿却是冷漠无情。虽然两部作品中的女孩从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苏珊,面对母亲的拷问厮打时只敢默默地不停地哭泣,成长为一个在《情人》中敢抵抗母亲,可以分担母亲痛苦与眼泪的

[8]少女,敢质问母亲:‚你为什么这么爱他(大哥皮埃尔),不爱我们,从来没爱过我们……‛‚这不是真话,不是真话。你净撒谎……你回答我的话,就回答我这一回……为什么你这么喜欢他,却不喜欢我们?‛但是这一改变却无法改变母亲溺爱大哥的局面。即使皮

埃尔的粗暴、骄横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在那个家里已经没有交流这个字眼可言,这时,母亲在哪?‚母亲非但从来都没有说过皮埃尔,反而喜欢皮埃尔,她的心里就有皮埃尔,也许是命中注定,皮埃尔从一出生就占据了母亲的全部情爱。即使儿子吃喝嫖赌,撬开橱柜偷她的钱,她也没有抱怨过。当她看不下去的时候,她气血上冲,大吼大叫,然后拿女儿撒气,把内心的痛苦和怨恨都发泄到女儿身上,无缘无故地殴打女儿。‛ (2)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约瑟夫离家出走,母亲的精神支柱倒了,她因为思念成疾,加上旧病复发,不久便去世了,然而生活中无数的灾难困苦母亲都能挺过来,最后却因为对儿子的思念而逝世,这足以证明她对儿子的用情至深。

造成这种畸形家庭关系的缘由是什么呢?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性别的关系导致的矛盾冲突,没有丈夫的妻子与失去父亲的女儿都是女性,同性排斥,而异性相吸,在这种引力下,母亲对家中的唯一男性约瑟夫便宠爱有加,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之下,儿子成为了母亲的全部,成为了母亲的精神支柱,进而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形成了。但是,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来分析,则是在父权社会的外在压力下导致的家庭关系的异常。父亲壮年早逝使母亲的角色无处不在,身兼父职母职,从而导致母亲的负担加重,这也意味着母亲获得了对子女的第一手的管理权利与责任,《情人》中的母亲对女儿要终身从事写作不屑一顾,她要女儿上大学,继承父亲的家传,做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她对女儿的严厉专制,带有明显而浓厚的父权色彩,对长子极端的偏爱则充分体现母亲对父权文化的膜拜。而作品中的母亲在执行父权的同时,自己也随着精神上的消耗而逐渐地走向毁灭。

三.母亲“丧失”母性的缘由

(一)沉重的强大外力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后就入围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但是最后却没有获奖,失利的原因不是作品的文学性,而是它的政治性。虽然杜拉斯的写作动机单纯,但是却不自觉地陷入了政治的泥潭当中。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这两部作品当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丧失”了母性的母亲,从另外一个方

杜拉斯十八岁篇五
《杜拉斯》

百科名片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卒: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籍贯:法国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另有同名《机动战士高达》机体——杜拉斯个人概述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 3日),法国作家。 又译玛格丽特·莒哈丝。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   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 - Duras 杜拉斯。杜拉斯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   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   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个人经历 玛格丽特·杜

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1914年生于法国统治越南时代西贡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在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接着又出版《静静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尔布达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电影。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   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

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写作风格 杜拉斯的文笔与独特风格使许多当代女作家为之着迷。她们拜倒在杜拉斯的脚下,把她的作品当作《圣经》,她们因为有一些令人心碎的感情经历与生活痛苦而自以为在杜拉斯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种源于女性的姐妹般的共鸣,她们写作时把杜拉斯的作品放在工作的桌子上,她们刻意模仿杜拉斯式的优美、绝对而神秘的句子:“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 她们模仿的诸如此类的句子与腔调,事实上只是王道乾的译笔。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有足够的距离,语言的障碍更成距离。自始至终,杜拉斯是一个法语作家,一个典型的感性而又不可捉摸的法兰西女性。在阅读那些拙劣的杜拉斯文本的仿制品时,不由自主感叹:读懂她才是真正的敬佩。法国的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称“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指的震颤波动。”“意指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写出了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情人》并凭此获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其时,她已70岁了。对于15岁半在印度支那湄公河的渡船上与中国情人相识相爱的那段经历,70岁的女作家仍写得饱含激情。因为时间的尘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这种非线型的、把故事寓于情绪之中的如泣如诉的写法对传统的文学阅读是当头一棒,全世界的读者都惊奇于这种杜拉斯式的写法。爱情故事之中交织着在殖民地家族创业失败的背景、对母亲与兄弟的爱与恨,青春的希望与绝望。所有的这些形象这些感情都以极端而惨痛的语言来表现,悲怆而低沉。它们使人想到当作家年轻时,或者盛年时,未必能获有如此表达悲剧的力量。一个女人在她白发苍苍时回首她的青年时代,对爱的恨的可能都付之平静而温

厚的一笑,时间打磨、削平了一切极端化的情绪。如果是一位女作家就不一样了。爱的更爱,恨的更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法其实就是诗。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使这诗显出一种隧道般的幽深与霹雳般的亮度来,简直能杀人。爱情历史  包括少女时代在越南与30岁的中国情人为世界所共知的爱情故事在内,杜拉斯一生的每一段时间,都在欲望、爱情、激情和写作这几样内容上迂回、旋转着上升。   1935年,21岁的杜拉斯在巴黎的法学院读书时就浪漫史不断,她当时正是个漂亮而放荡的少女。   1939年,杜拉斯与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对方是她前一个情人的好朋友,也是她一生信赖的兄长和朋友。   1942年,她认识了迪奥尼·马斯科洛,对他一见钟情,觉得他是“美男子,非常美的美男子”。她施展全身魅力征服他。最后两个人都爱上了对方。半年后,玛格丽特引见迪奥尼认识了昂泰尔姆,三个人的关系明朗化,从此和平相处了段时间。   接下去的10年之内,这两个男人先后离开了她,而她依旧过着自己渴望的、充满爱情、欲望和激情的矛盾的生活。直到70岁依然如此。那一年她认识了不到30岁的大学生杨·安德烈亚,他很快成为她最后的一个情人,一直陪她走完了82岁人生。 杜拉斯当时年近古稀,昔日风韵荡然无存,酗酒,怪癖,乖戾,当然也有可爱的时候,但人人都是敬而远之。扬·安德烈亚,27岁,身材瘦高,同性恋,有种病态的羞涩,不声不响。杜拉斯把他养在家里,给他买圣罗兰衣服,要他打字,洗碗,开车,陪她上电影院,到海边兜风。两个人在一起时,杜拉斯使用的也是杜拉斯式的语言,爱他的时候,她说:扬,你跟我一起走了吧;恨他的时候就说:我的东西你一点也得不到,别痴心想要什么了。她反对他的一切交往,不许他多看一眼男人(扬是同性恋),也不许他多看女人一眼(因为是扬的异性),扬的母亲到巴黎看扬,扬也是偷偷去见面,还要掐准了时间回去。扬一时在她身边,一时宣告失踪,不留一句话,不打一个电话,杜拉斯竟日辗转不安。但每次扬还是回来了。就这样,两个人一起生活了16年。是爱情吗?不是爱情吗?至少像爱情吧,像一首法国歌曲唱的。当杜拉斯带了扬·安德烈亚到处抛头露面时,有一名记者提问:“这总是您最后一次爱情了吧?”她笑着回答:“我怎么知道呢?”到了1996年3月,杜拉斯长眠在巴黎巴那斯公墓里,全世界知道杜拉斯的人终于可以说,这确实是杜拉斯的最后一次爱情了。   “她写作,玛格丽特·杜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她写作。她有的只是用来写作的铅笔和

水笔。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这是1988年玛格丽特·杜拉斯接受吕斯·佩罗访问时在题铭中所说的一段意味深远的话。她曾经对最亲密的女友说:“真奇怪,你考虑年龄,我从来不想它。年龄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说同样的话,但那只是一句话罢了。对于杜拉斯来说却不。她的说和做,会真的是同一回事。杜拉斯经典语录  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2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3 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4 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5 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   6 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7 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8 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   9 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10 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11 关于酒,   在酗酒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副酗酒的面孔。   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   12 关于爱   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   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杜拉斯十八岁篇六
《读杜拉斯》

读杜拉斯

作者: 张青帝 2002.6.2来稿

最初接触杜拉斯的《情人》,缘自王小波的《我的师承》。王小波在那篇著名的随笔里面,对王道乾先生的文字功夫与杜拉斯的文笔,给予了无以复加的褒扬。为一睹被王小波赞誉为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我去读了杜拉斯。并由此开始留意起与杜拉斯有关的一切信息。本文试着从《情人》的文本角度去解读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版于一九八四年的《情人》,在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奖,这使得杜拉斯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法语作家。一九九一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又使得杜拉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十几年来,《情人》这部小说,或者说《情人》这部电影,使杜拉斯成为国际文学明星,因而也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并喜爱。

读完《情人》,首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杜拉斯的小说是不可轻易摹仿的。因为她的文字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这个灵魂又依附在杜拉斯本人这个特定的肉体之上。唯其本人才能通过文字表达出那种蓄而不说的震颤波动。若想成为一个杜拉斯小说的阅读者,起码应该具备对激情的欣赏能力;能包容并深切理解她那异乎寻常的既晦涩又先锋的思维;能敏感地把握小说中的语言。是的,把握语言这一点至关重要。就是如此,若想做到全面透彻地评价《情人》这部作品的多义性,依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杜拉斯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不久却迷恋上了文学。稍后就走上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路。杜拉斯在写作《情人》这部自传体性质的爱情小说时,已是七十高龄。通过小说中浓浓的自传色彩,叙述作家那段不堪回首的、不同凡响的爱情经历。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在这部小说中蕴藏了杜拉斯无限的生命激情。读者在她记忆的引导下,身不由己地进入一个遥远的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领略异国风情,承受生命的沉重。沉沦在小说中的读者,仿佛置身于一条充

满黑色情绪的大河。这种感觉宛若一曲哀乐,将我们赤裸而美好的肉体彻底掏空,只留下一颗沉默的心,静静地体会生命的苍白。

《情人》的独特魅力之所以能够倾倒当代无数的读者,与杜拉斯神秘、细腻、诡异、优美、绝望、苍凉的句子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文笔又与翻译家的译笔有着很大的关系。“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如果思路不清的话,所有的事物就会被一种无可名状的溶剂化为一体,”“我自己早就有好酒的愿望,这一点我和别人一样,原先就知道了,只不过这种嗜好来早了。这如同我身上早就有情欲的愿望一样。”诸如此类的句子与腔调,经过翻译家的神来之笔,一下子就把二位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得富有张力、深邃沉痛。文中的悲绝意味读来使人回味无穷、唏嘘不已。

与国内“主流文学”的传统写法相比较,在《情人》这部非线性的、将整个故事情节寓于哀伤悲怆的情绪之中的写法,对于保守的、沉闷的当今文学秩序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对于习惯阅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惊讶,更多的是强烈冲击后的沉思。无论是视觉上的还是心灵上的。

《情人》在写作上的突破,杜拉斯在她《相爱的故事》中曾作如下阐述:“什么妥协,什么在样式上需要按惯例做出‘合理布局’,对它嗤之以鼻,丢掉它„„”杜拉斯的一生是追求极限写作的一生。在如何写作这个问题上,杜拉斯说:“宁可让人不理解。”这话的意思是,宁可让人读不懂她的小说,也不想为迎合读者的口味而丧失自己对美的保持。杜拉斯是一位极端唯美的实验型作家,平庸与通俗为她所不屑,她是那种把风格与先锋视为至高目标的作家,也是那种善于制造警句的作家。对语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震憾力。同时,她也看重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要么不写,要么出奇制胜。语言是杜拉斯的看家本领,在阅读《情人》的过程中,读者往往会产生一种被杜拉斯逐步征服的感觉。这就是《情人》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是杜拉斯的魅力所在。文字一到杜拉斯的笔下,就变得飘忽不定;她可以随意地变换人称;可以自由地切换、穿梭叙述的时空顺序。尽管如此,读者还是能够深深地

体会到,小说中透露出来的那一股充满张力的绝望之美,并不曾因写作手法的随意转换而感觉到有所松懈;相反的,读者始终能够感觉到,杜拉斯那阴郁苍凉的心境紧紧地绷在那儿。

作为知名的作家、剧作家与电影艺术家的杜拉斯,她的大部分作品极其适合拍成电影,《情人》也不例外。七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稍后,出现那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富家公子,哆哆嗦嗦地牵起她的手,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小说中描绘湄公河汹涌澎湃的壮观,描述记忆中那个渡江过程中的小姑娘形象,使人深受感动。那清晰美丽的场景,深远又不失单纯的主线索,压抑真挚感人的人物情感,入木三分的人物形象的刻画。那发生在小屋里的隐秘而狂热的恋情,他们对于未来、期望、与承诺的轻描淡写,在那间被无休止的喧闹声围绕着的黑暗房间里,一次次的进入„„“他们一次次地激情相拥,除了做爱,还是做爱,什么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随着他们的呻吟;来来往往的人的影子,透过木格子的门和窗投进来„„”大胆又不失含蓄的镜头处理;最后,那场不同寻常的唯美的离别;那首肖邦的圆舞曲,小姑娘终于轻轻滑落的泪水,看到这里的读者或观众,根本就无法用文字来描述那份刻骨铭心的伤痛。这些因素直接造成了《情人》的诗化。也使得杜拉斯成为当代法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杜拉斯是个从天而降的美丽异类,她那癫狂的思想注定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在杜拉斯看来,绝望存在于存在本身之先,是先有了绝望的存在,然后才是感知的产生。绝望与张力是杜拉斯小说的一个核心。在《情人》的开头部分,她说:“在酗酒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副酗酒的面孔。”“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一切以绝望开始的写法,就是典型的杜拉斯句式。她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对生命的思考。走的是一条极端化的道路,要么得到全部,要么一无所有。杜拉斯笔下的爱情是对灵魂的绝对欣赏、绝对讴歌;灵魂与肉体可以超越时空使死亡在真爱面前俯首称臣。湄公河上十六岁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就

是如此。

“身处一个洞穴之中,身处一个洞穴之底,身处几乎完全的孤独之中,这时,你会发现写作会拯救你。”这是晚年的杜拉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诠释。孤独与无助,是她生命的主要元素,不懈创作,是她活着的动力之源。作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有力量用极其惨痛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试问除了杜拉斯,还有哪位女作家可以做到这一

点?!《情人》中绝望无助的性爱,无言悲怆的离别,爱到尽头的孤独感,使人流涕,令人痴迷。杜拉斯,把爱情的本质阐述得如此淋漓尽致,那份伤痛、那份伤痛到绝望的无助,那份无法理解只可体察的苍茫恒远的美丽,是书中最为精彩的表达,也是最为震撼读者心灵的秘诀所在。也许,这就是杜拉斯文本的核心罢!

杜拉斯十八岁篇七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

杜拉斯十八岁篇八
《从审美心理角度浅析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从审美心理角度,浅析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薛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心理学100083

摘要:社拉斯的《情人》回忆了她少女时期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可以说杜拉斯人生的经历赋予了她文学作品的悲剧意识。她把绝望的现实爱情重新置于文本中加以演绎,并逐步走出现实的泥淖,最终升华为一种精神层次上的情感,借此迭垄9了对悲剧爱情困境的超越。本文从对苍老、童年、家庭、中国情人、欲望和性观念等方面对杜拉斯和她的《情人》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杜拉斯,情人,审美,心理,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一09-0020—2

一,关于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杜拉斯的《情人》回忆了她少女时期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白人少女和她的中国情人。他们在彼此生命中遇到,曾经一起交织出摇曳的舞蹈。他们曾经在一起爱过,即使不可能有家人的支持,即使他还有一个中国的未婚妻

……‘

迫的离开,残忍的一步步远离了深爱的中国情人,这种经历又在她情感上重重的给了一击。那段恋情是悲伤的,是沉重的,它使得她在十八岁告别越南告别中国情入告别这段在遭遇之后,苍老了。

十八岁的年龄,却苍老了容颜一苍老的,更是对这段无望的

异国恋情无力的心。

三,关于童年

以精神分析学说来看,艺术家的早期经验是理解其艺术作品的一把钥匙。

杜拉斯在《情人》中多次提到了她的倾注大幅笔墨书作不幸福的童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从前的那些经历仍然对她有着很深的影响。

童年的不幸和悲惨遭遇构成了杜拉斯的缺失性体验,他在文学创作动因、创作风貌、作品主题等方面都受到这一体验的规范和制约。‘3’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内在影响,形成艺术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童年时期的个性心理在这个结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潜在地影响着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建构,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则成为独具特质的艺术风格。

在杜拉斯身上,童年的缺失性体验带来的深刻的孤独和绝望已成为贯穿其一生的生命体验,对其创作影响深远。她的作品中总是带有的那种浓厚的异国情调。永远弥漫着的那种强烈的漂泊感、绝望感和孤独感也与此有关。

这种关于童年的阴影,使得她一生都在寻求爱,寻求温暖,然而她笔下的爱情大多是沉蕈绝望的。

杜拉斯用写作来掀开自己童年痛苦的记忆,表现出自己曾深刻感受的文化冲突中的孤独、漂泊感和殖民地凄凉、痛苦的生活。

四.关于母亲和兄长

杜拉斯是以自己的家庭为蓝本写小说而引人注目的。(2’“母亲”是贯穿杜拉斯作品始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4’从杜拉斯的处女作《厚颜无耻的人》的诞生似乎就预言了她作品中母性情结的降临。而后来的一系列作品如成名作《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享誉世界的《情人》似乎一次又一次印证了处女作定下的基调。

父亲的早逝,使母亲同时扮演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生活的逼迫导致了母亲偏执、倔强得近乎荒唐,她偏爱两个儿子,尤其纵容长子,从而导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恶化和扭曲到了极点。从内心深处来说,杜拉斯对母亲是爱恨交加的。

在母亲眼中,似乎只有那个“可恶”的大哥哥,杜拉斯和她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位法国女作家,可以说她一生的遭遇是不平常的,是不幸福的。杜拉斯的父亲在她七岁时便已去世。在1940年~1942年她第一个孩子天亡,同时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1950年她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又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

可以说杜拉斯人生的经历赋予了她文学作品的悲剧意识。杜拉斯在越南出生并生活了18年。她的个人生活经历充满

了传奇色彩,小说也流露出浓郁的异域风情。‘1h我”和中国情人

之间的关系充分折射出了作家被夹在东西方之间的尴尬处境。

总体上讲,《情人》在表现手法上做到了真实与浪漫的结合,整个故事既有意境无穷、想象丰富的浪漫朦胧,又有让人刻骨铭心的相亲相爱和催人泪下的离别之情。幢’

杜拉斯《情人》的创作是不拘泥于传统固定格式的。她灌入了大量的“穿插”,把对那段异国恋情的发生与结束不规则的穿插在整个篇章的叙述中,混合了从头至尾对家庭,对她的母亲和两哥哥的叙述与不同情感的倾诉。

真实的自传性,被认为是《情人》最大魅力所在。二。关于苍老

在《情人》一开篇,杜拉斯就描述“我”已经老了。她常常想到自己苍老的那个形象。“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她如是写,在她是七岁到十九岁之间,她的容颜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在十七岁到十九岁之间一个少女骤然苍老了。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14年出生在越南南部湄公河入海口的城市,18岁的她却必须告别东方回到法国去。“我”与情人、与东方这块七地的告别对杜拉斯而言不仅仅是一次个人爱情的历练,而且是对她所生活和迷恋过的东方文化的一次伤痛的割舍。¨’

笔者认为,“我”对自己十八岁已经开始苍老的感觉,是暗示了很多方面的。

“我”在十六岁与一个中国情人发生了那段无望的沉重的爱情,在十八岁离开了成长的东方国家,离开了中国情人,这种悲伤的遭遇是带给“我”心理上很大创伤的。不幸福的童年和白人的身份已给这个生长在东方国家的少女很大冲击,在十八岁时的被

万方数据 

小哥哥在这种扭曲的状况下遭受着痛苦。

杜拉斯对她的大哥哥是厌恶的。在《情人》中她一次又一次提起甚至希望大哥哥去死。

而在这种令她绝望的母亲情节的成长环境下,她的小哥哥是惟一疼爱她的人,是她童年的守护神,是她的崇拜者和爱慕者。在杜拉斯眼里,小哥哥是“男子汉”的象征,是集父爱、母爱、兄长之爱、情人之爱于一身的角色。

笔者认为,家庭的因素,也是导致白人少女恋上中国情人的原因之一,其中包含她对爱和温暖的渴求,也包括在非完满家庭环境

八。关于<情人>——无望的爱情。

世界和生命中,最富悲剧性格的是爱。爱是幻想的产物,也是醒悟的根源。

杜拉斯把绝望的现实爱情重新置于文本中加以演绎,并逐步走出现实的泥淖,最终升华为一种精神层次上的情感,借此达到了对悲剧爱情困境的超越。伸)

与中国情人的这段恋情是绝望的。从头至尾都是一种潜藏的绝望。

离别的时候,当轮船发出第一声告别的汽笛鸣声,人们把跳板撤去,拖轮开始把它从陆地拖引开去,离岸远了,这时,她也哭了。

而他。他那黑色长长大大的汽车停在那里,他坐在后面,那模样依稀可见,一动不动,沮丧颓唐。她知道他在看她。她也在看他;她是再也看不到他了,但是她看着那辆黑色汽车急速驶去。最后汽车也看不见了。港口消失了,接着,陆地也消失了。

这段无望的异国爱情,随着一切的消失,给人以巨大的凄凉悲感。

“也许她已经知道白人少女的存在。她身边有一些沙沥当地人女仆,她们对那个故事了若指掌,肯定会讲出来的。她不会不知道她的痛苦。她们大概年纪相仿,都是十六岁。在那天夜里,她有没有看到她丈夫哭泣?看到了,有没有给他安慰?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一个三十年代的中国未婚妻,她能不能安慰这类要她付出代价的通奸的痛苦而不觉有背于礼?有谁能知道?也许她受骗了,也许她也和他同哭共泣,无言可诉,度过了那未尽的一夜。哭过之后,爱情也就随之来临。”

白人少女对他的未婚妻,对那一件件,一桩桩,一无所知。多年后,他的声音出现在电话里,说,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他的声音突然打颤。那颤抖的声音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那么,当岁月抹煞记忆后,当不知道多少年月已轻易掠过的某一天,她和他,彼此还是否记得对方的模样,彼此是否还在对方心中最深的地方。这一切,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明朗。

下成长的对爱情的另类与大胆——非传统的爱上中国男子,并且

是有着未婚妻的中国情人。

五。关于异国情人

爱情是神圣的,爱情这个主题几乎贯穿着杜拉斯的全部作品。杜拉斯在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时,常常用“叫喊”、“呼唤”和“高吼”的办法来描述爱情发展的顶点,呐喊成了杜拉斯小说里人物感情的最高流露。临’

写作《情人》时杜拉斯已不再年轻,当她对威望名声、公众的舆论已不在乎的时候,当她排除了早年的那种羞耻心之后,她越来越大胆地把自己超出常规的初恋披露出来,并且越来越美化中国情人的形象。【5’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讲,艺术作品往往反应艺术家或欣赏者潜意识中的情节。

笔者认为,杜拉斯作品中对中国情人形象的描述,暗示了其对绅士、稳重的男人的欣赏,和对相应的关怀与爱的渴求。通过杜拉斯对其小哥哥的描述可以发现,其实中国情人和她的小哥哥是有某些相似点的。之前也曾提到,她对于小哥哥的感情是极其深刻的,在那不完满的家庭中,小哥哥确实由始致终疼爱着她的。

六,关于欲望,性观念

有学者评论马格丽特杜拉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剧和电影作品,展现出非常丰富的艺术才情,她拒绝一切规则,凭借着非凡的激情去生活和写作。∞’

关于《情人》中的情欲诱惑,既是欲望的肉体层面,也是异域情调的浪漫化想象。(1’

而精神分析论中关于力比多的观点讲:艺术创作与审美是以社会允许的方式宣泄被压抑的本能欲望。

笔者认为,白人少女对欲望和性的观念是大胆的。

书中描写:房间里光线暗暗的,她没有要他打开百叶窗。她对他说,我宁可让你不要爱我,即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

16岁的她对性并非执传统的保守的少女观念。可以说她“不在乎”与她的中国情人发生性关系,甚至是主动提出了发生性关系。

自人少女在与中国情人的关系中似乎总是占着主动、支配地位。¨’在情人面前,她总是显得居高临下,傲气十足,自然流露出对情人蔑视、厌恶。

此外,《情人》中“我”的身上存在着自恋,而这种自恋是绝望彻底的。甚至说得极端一些,就是自私的,她以个人强烈的意志与感觉来改变周围的环境事物。‘7’

在《情人》中,杜拉斯大胆而放纵的描述了情欲,从中表现出了一种性观念。然而在那轰轰烈烈的情欲背后同样深深地弥漫了绝望。

参考文献

[1]袁玉梅,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论杜拉斯小说中“中

国情人”形象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01.26No.2.Apr.2008

[2]陈晓明,欲望的诗意:杜拉斯文学创作审美特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VPLl4.N02,MAR2006

[3]李佩菊,论童年的缺失性体验对杜拉斯小说创作的影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Vo!.22

No.9,2007

[4]何婷婷,母性:杜拉斯笔下的一方圣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4V01.26,Jul.2008

[5]吕沙东,遥远的“他者”:杜拉斯笔下的中国形象,河池学院学报V01.28

No.3

Jun.2008

[6]李祈越,马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扑朔迷离及其疯狂意蕴,东莞理工学院学报,VOLl5.N04.AUG.2008

[7]陈坤,《情人》中体现出的女性文学的文本特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V01.15,No.1,March,2006

[8]杜名义,论杜拉斯文本的悲剧意识,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年第7期

万方数据 

21

杜拉斯十八岁篇九
《玛格丽特 杜拉斯》

杜拉斯十八岁篇十
《想象的中国——杜拉斯的《情人》鉴》

想象的中国

——杜拉斯的《情人》鉴赏

荣获1984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当年创下发行过百万的纪录。 1914年出生于越南,18岁回法国居住。

作品基本上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即使采用第三人称也带有第一人称意味。通常,伟大的爱情小说也是伟大的悲剧小说。例如,《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但《情人》化悲剧式的绝望为忧伤、惆怅,由于情人形象的不明确性,情人与父亲的冲突被一笔带过,对于作者而言,往事如烟,她需要的是回忆的一个触媒,这个触媒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她要的是诗意的回忆。“湄公河渡轮上十岁字的爱情”就此拉开序幕。

从《山海经开始》,中国人开始想象异国。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开始想象中国,看到中国丝绸,称中国人为丝人。

文艺复兴期间,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是美好的,拉伯雷的《巨人传》中,将象征智慧、知识、理想与未来的神瓶安置在中国。

16世纪门多萨的《中华帝国史》在欧洲以不同文字再版了40次,生成了伟大而神奇的中国。

18世纪以后,乌托邦转为意识形态化,中国人的形象改观,外形特征:(女人的小脚、男人的辫子,黄皮肤、长指甲、吊眼睛)

一、注视者与他者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法国对中国进入仰慕时代。伏尔泰的由《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卢梭的《新爱洛绮斯》、勒萨日的《中国公主》。 19世纪以后,法国开始对中国的态度的转变。

杜拉斯童年和少年是在法国的殖民地越南度过的,她小说中的形象是意识形态化的。

(一)注视者:

(1)身份

《情人》中“我”作为欧洲殖民者的骄傲。我是一个法国驻柬埔寨小领事的女儿,在父亲去世、母亲投资失败后,一家四口极度贫穷,我15岁就打扮得成熟妖艳,遇到富裕的中国情人后,出于经济目的发生两性关系。

在这场爱情游戏中,只有中国人迷恋我,而我对中国人的情感却非常模糊。 尽管他们有许多债主,但即使在乘坐当地的客车时,她也强调座位是为白种

人特设的。在殖民地,即使是12岁小孩,也盯着白种人看。

第一次见情人时的描述:“他是胆怯的,开头他脸上没有笑容”,他拿出一支烟请她吸,手打颤:这里有种族的差异,他不是白人,所以他打颤,而她并没有对他说走开,于是,他就以为自己在做梦。这是一个自卑的黄种中国人形象。代表了殖民地殖民者的中国观念。自卑感和骄傲感决定了二者关系的主动与被动。

上了黑色的小汽车以后,她感觉自己将会为做的事后悔一辈子(与身份不雅的人)。她是自恋的,一直为自己白种女人的形象自悦自喜,心醉神迷。学校里法文考第一,要当作家,果然就当了。

她认为她是超越世俗女人的,不甘作俗物,求精神上独立,男主人问她,她说既为钱也为爱。

一直到后来,她都羞于承认与中国情人的关系。“你看我怎么能,怎么会和一个中国人干那种事,那么丑,那么孱弱的一个中国人”。

但经济上的身份又使她对中国情人的生活充满着羡慕。

(2)时间

首先,恋情的短暂。(她后来结婚了许多次,之所以不忘情人,是由于她以后再未找到那种受宠的公主感觉)。相会时间大部分在傍晚和深夜,对他的了解多是身体的而非性格的。她的虚荣心使她不愿了解对方,当别人赞美她头发时,她会觉得那是别人说她本人不美,于是她剪掉头发(23岁时)。母亲因贫穷不注重衣着,她怨恨母亲,并恨不能将她关起来杀死。她戴男式呢帽,标新立异。母亲疼爱大哥,她就想杀死大哥,同学海伦身体美丽绝伦,她痛不欲生。

她关注的是他富裕的生活以及如何挣钱,而他讲述的是他对她的迷恋。她只爱自己,只关注自己,她与情人交往,只是因为可以掌控他。成为公主。情人给她洗澡、搓背、施粉、穿衣,赞美她。他怕我遇到其他男人,我不怕,从来不怕。

(二)他者:

(1)他者实物形象

他的父亲“鸦片灯一刻不离”鸦片使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变成了贸易逆差。 损坏中国体魄与精神的东西,中国人成了躺在床上抽鸦片萎靡不振的形象。 中国饭店:中国社会风情的缩影:饭店像百货公司,又像军营,堂倌报菜和厨房呼应声,吃饭无法谈话。

(2)中国人形象:

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情人的名字。一开始写他的新汽车,他的风度翩翩,他的欧洲式服装。之后就一直用“他”或“这个男人”来指称,或“我的情人”。

在家人面前,“在大哥成前已不成其为我的情人„„成了见不得人的耻辱,成了不可外传的耻辱的起因。”

所以后来他干脆成了“这个堤岸的中国人”。

由此看来,杜与其说在怀念情人,不如说怀念那段时光。“他”并不重要,他只是一个符号,需要被白种人命名。

男青年自幼丧母,在严厉的父亲管教下,在爱情中寻找解脱,这与在家庭中和白人中未能找到感觉的女主人一拍即合,女主人感到白人男人只将她当玩物。男主人则觉得大部分女人只看中他的钱。而法国女子则貌若天仙。

在肉体上,中国情人也是衰弱的。身躯瘦弱颀长,没有力气,没有肌肉,他可能得过病,„„他没有胡子,缺乏阳刚之气(东亚病夫,女性化),性格也是懦弱的。写他在请她家人吃饭时,对她家人的漠视,他几乎要哭了。因而,她从未想过要和一个中国人的结婚的问题,而中国情人的父亲也从未允许他与异族女子通婚,并从家乡为他迎娶一位中国女子。

再看中国语言文化:中国话说起来像是吼叫,总让我想到沙漠上说的语言。 中国人居住地陌生的气味,房间的焦糖味、中国菜汤气味、烤肉气味、烧炭的气味,所以城市的气味就是丛莽,森林中偏僻村庄发出的气味(遥远、原始、贫瘠的中国)

中国人的皮肤气息是丝绸的,黄金气息(经济因素:出于经济的考虑) 男青年之父认为法国少女是一娼妇,看中的是儿子的钱,女方母亲认为男方是花花公子,是低劣种族,父母作梗,爱情失败。但实际上是女主人的意识形态作怪。

他们以后在巴黎电话中相会。

他们在精神上的无法沟通使他们难以复合。

二、女性欲望的书写

杜拉斯说:女人就是欲望„„女人若不在欲望的地方下笔,那她不是在写,而是在剽窃。

爱的原欲的书写。

杜拉斯的初恋情人是华人青年,在渡船上遇见,这个男人叫李云泰,曾在法国念商科。1971年,李云泰携妻去巴黎,打电话给杜:依然爱她。1991年,李病逝,杜老泪纵横:“我根本没想过他未死”。一年后,又写了一本《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66岁时,遇见27岁的大学生扬。杜是扬的偶像,只读杜的小说。扬让她签名。后不断给她写信,杜未回。直到扬成了大学生。扬来到了杜身边,成了杜的情人、司机、护理、出气筒,而他只是忍受,或关起门来听舒伯特。

酗酒送进医院。我不知道能否活下去?你会要我?扬答:会。《我,杜拉斯的情人》。

小说一开始,写“我”的打扮:“像个白人小娼妇似的”。希望有人注意自己。 认为其他女人的失败就是没有把欲念激发出来。

她有一种强烈的投射力比多的欲望。

杜讽刺那些批判乱伦的人,认为其是爱的最完整的形式。

先是兄妹的乱伦。大哥滥施淫威,母亲不管,我与小哥并肩战斗。她称其为小哥哥。她认为他英俊,将她的性的唇

给了他。物欲和性欲在她身上是同构的。她懂得女人身体的资本,以此剥削情人。十五岁与二十七岁的故事。也有男性天然地有犯罪感。

母子乱伦:母亲将家里钱财全部给了大儿子抽大烟、赌博,并将女儿从情人那里得到的钱也给了大儿子,临死时将全部财产给了大儿子。称大儿子为我的孩子,其他为“那两个小的”。

丈夫很早去世,她喜欢强悍的大儿子,以恶制外恶。“我”十五岁就涂脂抹粉,“我”不断展现自我的外貌与着装,唠叨自己的粉、红、香水、裙、鞋。打扮得像个小娼妇似的。

爱欲是女性最内在的自我经验的表达,用女性话语写出女性隐秘的内心体验。她写对钱的热衷、性的沉迷。

她的口号为:不顾廉耻,清白又怎样?

在不爱的男人面前,既不憎恶,也不反感,只有欲念。她爱情人,只因他坐在汽车里。此后,每晚让下流富翁玩弄。

不仅情人是软弱的,两个哥哥也是软弱的,支撑起这个家庭的是女人——母亲和我。

由此,女性与男性对抗的武器便是性。

但这恰恰是女性主义者的无奈。

她用性控制着情人,情人在性满足后最终却抛弃了她。他要爱情,她却愿他当她在卖肉。面对着哭泣的情人,她主动说:让我来!她抚摸情人的肉体。

即如他们在唐人街作爱后,她感觉外面中国人说话的吼叫,气味的不雅等都在提示着人从自然的回归社会,身体受制于思想。

三、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一)蒙太奇式的画面

杜拉斯一生拍了19部电影,这对她小说产生了影响。《情人》就是应儿子让。马斯洛的要求编一部家庭影集,定名为《绝对相簿》写说明文字。

时空转换自由是电影的一大特点:

叙事蒙太奇与表现性蒙太奇的交叉

开头叙述我对十五岁半乘船的那次经历、我遗憾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于是又

回忆照片中应有的场景(叙述),定格在男式帽子上,由帽子又想到了照片,这是我儿子几十年后的照片,在儿子身上又隐约看到了过去自己的形象。镜头的转换是根据作者心理变化进行的。

(二)互文性结构

《情人》所写内容,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已不同程度出现过。但前者重在写“事”,写自己的经历,后者重在写情,杜作品中有三个情人,《抵》《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我》。《抵》中的情人“诺”瘦弱、淫秽、富有,《情人》中的情人也瘦弱,但风度翩翩我喜欢他。《北方的情人》中情人皮肤白,温文尔雅,我与他一见钟情。这三个情人都有高档西服,都有黑色利穆新轿车,都很富有。但表现出厌恶——喜欢——迷恋的过程。

于此,互文本的写作成为了一个跨越自身文本界限的行为,便文本的意义与别的意义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转换。

《情》由此不只叙述了爱情,也叙述了女性的欲望、种族的意识,乱伦的秘密。

(三)明暗交织的线索

明写少女与她的情人故事。相遇,恋爱经历。

暗或以我现在或在它之前或之后的心理感受为牵引。

前者为以“她”第三人称为叙述对象,后者以“我”的叙述者身份说话。 例如在叙述女孩与中国情人作爱后的故事时,写城里很喧闹,但插入:“我记得很清楚”作者的插话,观者与被观者的视角转换,产生了现场声音与叙述声音(我)混杂的效果,“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发生在过去进行时之后和现在(写作时)之前的事:“我这引人注意的长发,我二十三岁在巴黎叫人给剪掉了”。

于是,过去事件就平面化了,读者感觉过去的事都发生在一个共时性平面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9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