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

| 信息系统管理 |

【www.guakaob.com--信息系统管理】

抗菌药物分类篇一
《抗菌药的分类》

抗菌药的分类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具体分类如下:

一、抗生素类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1、β-内酰胺类

2、氨基糖苷类

3、大环内酯类

4、四环类

5、糖肽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6、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磷酸酯

7、酰胺醇类

氯霉素

棕榈氯霉素

琥珀氯霉素

甲砜霉素

8、多肽类

多黏菌素B

黏菌素

杆菌肽

9、其他抗生素

二、合成抗菌药

系人工合成抗菌药。

1、喹诺酮类

2、磺胺类

3、甲氧苄啶类

甲氧苄啶 溴莫普林

4、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 甲硝唑磷酸二钠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

5、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 呋喃妥因呋喃西林

6、恶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

7、其他合成抗菌药

乌洛托品

马尿酸乌洛托品

三、植物来源抗菌药

小檗碱 鱼腥草素钠 大蒜素 穿心莲内酯苦参总碱等

抗菌药物分类篇二
《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09〕38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三、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二)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对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1、门诊、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用药等。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1)抗菌药物开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换品种和超越说明书范围使用时是否

分析说明理由,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2)抗菌药物使用必须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当越级使用时,是否按照规定时间使用或履行相应的手续,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

(3)抗菌药物联用或局部应用是否有指征,是否有分析,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4)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是否做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对于无法送检的病例,是否已在病程记录上说明理由。

(四)对违规滥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将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直至停止处方权。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

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1、非限制使用药物:医师均可使用。

2、限制使用药物:主治医师使用;执业医师使用需主治医师同意并签名。 3、特殊使用药物:由“抗生素特殊使用专家组”会诊同意,首次使用时在病程录中具体记录并由专家组成员签字,由副高职称及以上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处方一日一开,药剂科凭处方发药。紧急情况下越级使用限当天量。

2010-11-3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 药械安全性监测报告制度

1. 为了加强经营药械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

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 药品/器械不良反应/事件,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

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

5. 各部门应注意收集所经营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及时填报药

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质量管理部。

6. 药剂科应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

表,按规定向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抗菌药物分类篇三
《抗 菌 药 物 分 类、名 称》

头孢氨苄(苯甘孢霉菌素,先锋霉素IV), 头孢唑林钠(先锋霉素V), 头孢羟氨苄, 头孢拉定(头孢环已烯,先锋霉素VI), 头孢噻吩钠, 头孢噻啶, 头孢硫脒, 头孢乙氰钠(头孢乙腈), 头孢匹林钠(头孢呲硫)(9种)

4、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肟), 头孢呋辛酯(新菌灵), 头孢克洛(头孢氯氨苄), 头孢西丁钠( 噻吩甲氧头孢菌素,甲氧头霉噻吩), 头孢美唑(先锋美他醇), 头孢孟多(头孢羟唑), 头孢替安, 头孢丙烯, 头孢甲肟, 头孢雷特, 头孢尼西, 头孢拉宗钠(12种)

5、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钠(头孢氨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头孢哌酮钠(头孢氧哌唑 ,先锋必),头孢他啶(头孢羧甲噻肟,复达欣),头孢克肟(世伏素),头孢米诺钠,头孢泊肟普塞酯,拉氧头孢钠,头孢地秦,氟氧头孢钠,头孢磺啶钠(头孢磺呲苄),头孢唑喃钠,头孢咪唑,头孢他美酯,头孢特伦酯,头孢布坦,头孢地尼,头孢匹胺(18种)

6、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马斯平),头孢克定(头孢立定),头孢匹罗(派新)

7、β_酰胺酶抑制剂:

舒巴坦(舒巴克坦,青霉烷砜钠),舒他西林(注射用)舒他西林(口服用)克拉维酸钾(棒酸钾)三唑巴坦(3种)

8、青霉素类+酶抑制剂:

舒他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9、头孢菌素+酶抑制剂: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

10、碳青霉烯类:

硫霉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钠),美罗培南,帕尼培南

11、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威他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西梭霉素,西索霉素),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奈替霉素),小诺米星(小诺霉素,沙加霉素,相模霉素),异帕米星,阿司米星(阿司霉,福提霉素,武夷霉素,强壮霉素),依替米星,大观霉素(奇霉素,壮观霉素,淋必治),地贝卡星,巴龙霉素,新霉素(16种)

12、四环素类:

四环素, 盐酸土霉素, 盐酸多西环素, 盐酸米诺环素, 金霉素, 胍甲环素(胍哌四环素), 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 美他环素(佐本能) (8种)

13、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琥乙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甲红霉素), 阿奇霉素, 泰利霉素, 地红

霉素, 吉他霉素(柱晶白霉素), 乙酰吉他霉素,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美欧卡霉素,醋酸麦迪霉素), 交沙霉素, 麦白霉素, 罗他霉素, 螺旋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竹桃霉素, 依托红霉素, 氟红霉素 (19种)

14、糖肽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15、磺胺类:

磺胺嘧啶, 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异唑,新诺明), 柳氮磺吡啶(水杨酰 偶氮磺胺吡啶), 磺胺米隆(甲磺灭脓) 磺胺嘧啶银, 磺胺二甲嘧啶, 磺胺二甲异嘧啶, 磺胺异唑, 磺胺苯吡唑(制菌磺SMM,DS_36), 磺胺对甲氧嘧啶(消炎栓,SMD, 磺胺多辛(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周效磺胺,SDM ), 磺胺脒,酞磺醋胺(息拉米,PSA), 琥磺胺噻唑 磺胺醋酰钠(磺胺乙酰,SA,SC/NA), 磺胺嘧啶锌, 磺胺林(磺胺甲氧吡嗪), 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 (18种)

16、喹诺酮类:

呲哌酸, 诺氟沙星(氟哌酸), 氧氟沙星(氟嗪酸) 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利复星),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氟啶酸), 洛美沙星, 培氟沙星, 芦氟沙星, 司氟沙星, 萘啶酸, 氟罗沙星, 莫昔沙星, 格帕沙星, 曲伐沙星, 淋沙星, 吉米沙星, 加替沙星, 妥舒沙星(19种)

17、其它类抗菌药物:

硝咪(硝咪唑类):甲硝唑(甲硝基羟乙唑,灭滴灵,灭滴唑), 替硝唑, 奥硝唑. 酰胺醇类:氯霉素,

甲砜霉素硝喃(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硝呋妥因), 呋喃唑酮(痢特灵) 恶唑酮类:利奈唑胺林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氯林霉素), 磷霉素,多粘菌素B, 粘菌素(多粘菌素E), 新生霉素, 杆菌肽, 夫西地酸钠(褐霉酸钠梭链孢酸钠) (14种)

药品名称定义

【通用名称】由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采用的法定名称为通用名称,也是药品的中文正式名称。

如果该药物在世界范围使用,转换为英文名称,也可称为世界通用名称,即为国际非专利名称(简称INN)。

如:1,青霉素钠(中国药典--原料药) 注射用青霉素钠(中国药典--制剂)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中国药典--英文名) 2,青霉素(INN----Benzylpenicillin)

【曾用名称】既不属于通用名称,也不属于商品名称,但在实际工作中常被使用,所以也称为别名或习惯名称. 例:诺氟沙星--氟哌酸 头孢氨苄--先锋4号 西米替丁--甲氰米胍 地西泮 --安定

3.对肠杆菌作用 . 4.对厌氧菌有效 .

5.对铜绿假单孢菌作用 . 6.胆汁,脑脊液浓度高. 7.基本无肾毒性. 第四代头孢菌素

品种:头孢吡肟(马斯平),头孢克定(头孢立定),头孢匹罗(派新) 特点:

1.对细菌细胞膜的穿透性更强. 2.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性更强.

3.抗菌谱比第三代头孢菌素更广,对G球菌作用增强.

喹诺酮类药物新分类(特点) 特点:

1、口服吸收好,抗菌谱广,组织浓度高,过敏反应少.

2、第三,四代比第二代增加了对G+球菌,厌氧菌,结核杆菌,军团菌的活性. 3、第三,四代对肺炎链球菌抗菌效果好,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 注意问题: 1、对多数细菌最低抑菌浓度较理想,但血药峰浓度不够高,临床效果与实验报告不符。

2、不良反应较严重,神经系统,肝脏和心脏传导系统。

3、动物实验中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及幼年动物关节发育影响,孕妇与儿童不宜。 4、细菌对该药耐药发展较快,该类药物同时有交叉耐药性。 5、紫外,光敏反应,溶血反应,糖代谢紊乱等。

抗菌药物分类篇四
《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antibiotics):

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抗菌药的分类:

第I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头孢菌素类

第II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 多粘菌素类

第Ⅲ类: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

第Ⅳ类:慢效抑菌药:如磺胺类

I+II:协同(增强) I+Ⅲ:拮抗(可能)

II+Ⅲ:协同(增强或相加) I+Ⅳ:协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s)

包括:1、青霉素类抗生素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3、非典型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激活细菌自溶酶。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Penicillins)

(一)天然青霉素类(窄谱青霉素)Natural Penicillin

青霉素G

抗菌谱:

★大多数G+球菌: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

★G-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

★少数G-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放线菌。

临床应用

首选:

★溶血链球菌A组 、B组感染:蜂窝组织炎、丹毒、猩红热、扁桃体炎等。

★敏感葡萄球菌感染、鼠咬热。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与链霉素联用)。

★淋病。

★梅毒、回归热。

★流行性脑膜炎(首选SD,SD无效时才首选)。

★破伤风、白喉(与抗毒素合用)。

★钩瑞螺旋体病、放线菌病。

(二)半合成青霉素Semisynthetic Penicillins

1.耐酶类青霉素(异恶唑类青霉素)

药物:氟氯西林

抗菌特点:①耐酶,耐酸;对G-菌无效。

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该类药可产生耐药性。

应用: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不良反应: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

2.广谱青霉素类

代表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

共同特点:(1)广谱。

(2)耐酸但不耐酶,可口服。

(3)对G-杆菌有较强作用(铜绿假单孢菌除外)。

(三)抗铜绿假单孢菌广谱青霉素类:美洛西林 (mezlocillin)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第一代 头孢唑啉、头孢硫眯、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第二代 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克洛

第三代 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第四代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头孢菌素类临床应用:

第一代:耐药金葡菌感染,口服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尿路感染

第二代:G-杆菌感染,败血症等

第三代:脑膜炎,G+/ G-菌所致败血症,骨髓炎等严重感染

第四代:替代第三代用于耐药的严重G-菌所致严重感染

(第一—三代中,对G-菌一代比一代强;对G+菌一代比一代弱)

三、非典型b-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舒巴坦(sulbactam),他唑巴坦(tazobactam)

作用:本身无明显抗菌作用,但能抑制β-内酰胺酶,与β-内酰胺类合用可增强后者的疗效。

如: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钠分散片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

天然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streptomycin) 庆大霉素(gentamicin)

妥布霉素(tobramycin)

抗菌机制:

① 多环节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②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增加膜通透性。

抗菌谱:

★主要抗G-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

★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静止期杀菌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

红霉素(erythromycin)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 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白喉带菌者。

★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

★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

★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作用最强。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

作用机制: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用途: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需、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氯霉素类抗生素Chloramphenicols

抗菌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抑制蛋白合成。

抗菌谱:

■广谱、速效抑菌。

■对G- 菌作用强,特别是对伤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厌O2菌、百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强。 ■对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有效。

■对G+的作用不如青霉素和四环素。

如:氯霉素滴眼液

人工合成抗菌药Synthesized antibacterial agents

一、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用于泌尿系和肠道感染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抗菌谱:广谱

G+、G-、绿脓/分枝杆菌、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军团菌等。

机制:氟喹诺酮类通过抑制DNA回旋酶,阻碍DNA复制而抗菌。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淋病及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

二、其他合成类抗菌药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

机制:其分子中的硝基在细胞内无氧环境中被还原成氨基,抑制DNA合成而发挥抗厌氧菌的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女性生殖器、下呼吸道、骨和关节等部位的感染。

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aciclovir):目前最为有效的抗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药物之一。

拉米夫定(lamivudine):目前治疗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利巴韦林: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合成。

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和支气管炎效果最佳。

抗真菌药

机制: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改变膜通透性,导致真菌生长停止或死亡。

1、多烯类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 主要局部外用治疗皮肤、黏膜浅表真菌感染。

2、唑类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治疗罕见真菌如组织胞浆菌感染和芽生菌感染首选药物。

氟康唑(fluconazole)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性脑膜炎的首选药。

抗菌药物分类篇五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 β 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 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的 β-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β-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 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 β- 内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氢霉烯类的抗菌药物,比如临床经常使用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还有一类是头孢烯类的抗菌药物,主要也是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这一类包括氟氧头孢和拉氧头孢。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按抗菌谱分类

刚才介绍了抗菌药物按照它的化学结构的分类,在临床上,根据它的抗菌谱,也就是它针对于哪些细菌来做以分类。比如说在临床上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耐药,比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的药物。根据这些又可以把药物来分为,比如常用的抗MRSA的药物,就是针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比如说糖肽类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还有化学结构上,尽管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是属于不同的,利奈唑胺是属于噁唑烷酮类类的,但是它也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如说非典型病原菌,比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按照抗真菌的又把它分为比如三唑类的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还有棘白素类的药物,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还有两性霉素B,金标准,不管是对于曲霉和念珠菌,它都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的。

比如在临床上常用的抗铜绿假单的药物,比如头孢菌素类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吡肟。碳氢霉烯类的药物,比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以及比阿培南。喹诺酮类里的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都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还有经常要用到的抗厌氧菌的药物,在临床上比如腹腔感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可以选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等这些药物。

看一下,作为一个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要掌握它的哪些要点?以糖肽类的万古霉素为例,跟大家学习分享一下。对于万古霉素,首先要掌握它的适应证,它可以用于治疗哪些疾病?它可以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球菌,或者耐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的感染。还有肠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脑膜炎,粒细胞低下的患者合并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时候,经验性在治疗的时候可以选择万古霉素。还有万古霉素还可以治疗伪膜性肠炎,治疗伪膜性肠炎主要以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时候才可以选择万古霉素来治疗。在治疗性用药里边,万古霉素可以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这些耐药的细菌来治疗。在预防性用药的时候,比如说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高发单位进行脑部的手术或者全关节置换术的时候,可以用于预防用药。还有一类就是对 β- 内酰胺抗菌药物严重过敏的心脏病或者高危患者实施某些手术预防心内膜炎发生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万古霉素。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是一个 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严重过敏的患者,他在做心脏的手术的时候,要选择万古霉素。比如全关节置换的患者,他的手术感染的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他也是一个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同样也可以选择万古霉素预防用药。

不仅知道它的适应证,还要掌握它的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红人综合征,以及它的耳毒性和它的肾毒性。是不是所有的病人用了万古霉素都会出现耳毒性、肾毒性?它的肾毒性和耳毒性是剂量依赖性的。比如说如果它的血药浓度超过了60-80 μg/mL ,这是它的骨浓度,它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是不可逆的。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的时候,根据他的血清肌酐水平,推算出他的肌酐清除率了,调整了剂量以后要达到有效的治疗的目标,还需要监测他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抗菌作用达到最高、不良反应最小的结局。

了解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对于临床的使用也是非常有益的。看一下万古霉素它如果是静脉给药的话,它可以即刻通过血液分布于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但是对于口服的万古霉素,它只有吸收很少量,在胃肠道几乎是不吸收的,大多数的药物口服的也是不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的。

(ppt12)看一下万古霉素在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在水性液体里边,S是单剂量,M是代表的是多剂量。水性液体里给予500mg的这么一个单剂量的药物的话,在水性的液体里边它的血清的浓度是13.8mg/l,在局部的浓度是<0.78的。但是在腹水中,可以看到单剂量和多剂量,血清的浓度是6.9mg/L,而多剂量是14.8mg/L。但是在它的腹水中的浓度是

3.6mg/L。单剂量和多剂量比较以后,不管它的血清和它的在腹水中的浓度是有明显的差异的。以在腹水中为例,它的血清浓度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相差2倍到3倍。在3例研究者的局部浓度中可以看到,在腹水中它的最低浓度是4.8mg/L。那也就意味着,用大多数万古霉素的值是2mg/L,如果500mg的这样多剂量给药的话,它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但是在胆汁中,万古霉素主要是通过肾脏清除体外的,它在组织的分布,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低,所以它在组织的分布不是十分广泛。可以看一下它在胆汁中,它的局部的浓度跟血清浓度相比,要远远低于血清中的浓度。在一些无炎症的组织中可以看到,单剂量和多剂量是也有一些差异的。在无炎症的组织单剂量给予药物的时候它在血清中有一定的分布,血清中的浓度是6.3mg/L,但是在局部组织中它的浓度是为0。大家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万古霉素它是在无炎症的情况下,它是不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的。所以如果说一个不是脑膜炎的病人,一个无炎症的患者,他是不透过血脑屏障的。在手术预防用药的时候,只要预防手术切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在一旦出现了感染的情况下,是一个有炎症的组织。在婴儿和儿童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它在血清,在局部,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是可以检测到的,但是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不是很高。看一下在滑膜液中它的浓度,6个研究者的数据显示,在滑膜液中给予多次的500mg的这样一个剂量以后,它在血清中的浓度和在滑膜液中的浓度,它们的比例是81%,也就是说基本是相似的。但是在心包液中,对于单剂量来说,在10例研究者的数据可以看到它的血清浓度37%。也就是说,它在心包单剂量给药的浓度是远远要低于血清中的浓度的。但是多剂量给药以后,它心包液中的浓度,跟血清中的浓度基本相符。所以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要掌握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浓度。

刚才说了万古霉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和肝脏清除的。80%-90%是通过肾脏清除,那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肝脏清除的。所以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万古霉素是要调整剂量,刚才也说到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万古霉素它不能清除的话,它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就会增加,这样的话就会增加它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万古霉素的肾毒性的风险会增加。

在预防用药的时候可以用到0.5-1.0g,每天的给药次数是6-8个小时。但是通常万古霉素的治疗用量在一些相应的指南里边,它是要给到1.0g,q12h这样一个用量。当然在万古霉素的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指南里边,万古霉素也可以用到0.5,每天给药3次的这样一个用法和用量。对于治疗伪膜性肠炎,可以选择500mg或者0.125g,每6小时给药一次的剂量。

在特殊人群里边,比如说在孕妇,万古霉素它是一个C级的,也就是说在妊娠的头3个月,在使用万古霉素的时候,它可能有造成致畸的危险。还有一点,就是万古霉素它可以通过乳汁,所以对于哺乳期的妇女她应该是慎重使用的,也就是说她在哺乳的时候最好是停止使用万古霉素。过了5个半衰期以后,也就是4-5天或者一周的时间,她可以再继续哺乳。对于新生儿,万古霉素是可以使用的,它的剂量是10-15mg/kg,6-12小时给药一次。在新生儿,比如说3-4个月的,因为它的肾脏清除要远远大于成人,所以他的给药的频率增加了。那对于老年人,因为大多数老年人他的血清肌酐水平尽管是正常的,但它的肾脏的清除率是减少了,所以它的给药剂量是0.5-1.0g,q12-24h这样一个给药的用法用量。

对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这样一些特殊的患者,用80%-90%的万古霉素它是通过肾脏清除的,所以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比如说对血清肌酐清除率在60-30ml/min,这样的话它给药是一天给药一次。对于30-20的,可以48小时给药一次,对要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可能要48或者72h,甚至更长的时间给药一次。对于这样的一些患者,要建议监测他的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他的给药

抗菌药物分类篇六
《抗菌药物分类表》

抗菌药物分类表

抗菌药物分类篇七
《抗菌药物分类及主要药品》

抗菌药物分类及主要药品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金有豫

抗菌药物是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它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性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起始于1936年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而抗菌药物治疗的黄金时代是从1941年生产青霉素G开始,并从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里程碑,随后即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新型的抗菌药物(见表)。

众多的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挽救了无数生命。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发展集中在:(1)改善药物的抗菌谱,拓宽或使之选择性更高;(2)增强药物的抗菌作用;(3)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利于临床应用;(4)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性;(5)减少或改变病原体的抗药性。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更多的抗药性病原体,使我们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如果一旦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从病人所感染的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抗菌作用和对人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类似其它类别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病人的健康以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的独特的“微生物抗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另外,非临床(如在农、牧、养殖业方面)的广泛使用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由于食物链的循环,也可能酿成上述严重的社会影响。

至今,在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按抗病原体谱或抗菌谱、作用或作用机制、药物来源、化学结构甚至代次的综合分类),约有250余种;约占全世界品种的90%以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需要。我国国家基本药物(西药,2002年版)中的抗菌物有87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2003年版)所收载的抗菌药品种的1.5倍。对于这些药物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选择,而且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以便能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优势,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抗菌药物分类篇八
《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的类别和药物

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三类抗生素, 每一类其中的一种抗菌药物耐药,可视为这一类抗菌药物耐药。

问题二:是否耐药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名NCCLS)标准推荐的药物种类和方法做药敏,并根据CLSI标准判定是否耐药,该标准每年更新1次。

问题三:MRSA、产超光谱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是多重耐药菌。产ELBLs的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一样都是多重耐药菌。其它的多重耐药菌根据药敏结果而判定。

抗菌药物分类 一、ß-内酰胺类抗生素(ß-lactam antibiotics)

(一)青霉素类(Penicillins)

1 青霉素类:

青霉素G(Penicillin G)

2 苯氧青霉素(口服不耐酶青霉素):

青霉素V(Penicillin V),非奈西林(Phenethicillin),丙匹西林(Propicillin),芬贝西林(Phenbencillin)

3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甲氧西林(Methicillin),萘夫西林(Nafcillin),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

4 广谱青霉素:氨基青霉素

氨苄西林(Ampicillin),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酞氨西林(Talampicillin),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海他西林(Hetacillin),依匹西林(Epicillin),美坦西林(Met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cillin),环己西林(Cyclacillin)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替卡西林(Ticacillin),阿洛西林(Azlocillin),美洛西林(Mezlocillin),哌拉西林(Piperacillin),阿帕西林(Apalcillin),森西林(Suncillin) 氨基酸型青霉素:

阿扑西林(Aspoxicillin)

5 抗阴性杆菌青霉素:

美西林(Mecillinam),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替莫西林(Temocillin),福米西林(Fomidacillin)

(二)头孢菌素类

一代头孢:

抗菌药物分类篇九
《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分类

我个人喜欢把这类抗生素较详细的分,据我目前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青霉素类。

(1).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G、青霉素V、苄星青霉素、甲氧西林、萘夫西林、苯唑西林、氟氯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等。

(2)中谱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磺苄西林、呋苄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2.头孢菌素类。

(1).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硫脒、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替唑、头孢乙腈等。

(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丙烯、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尼西等。

(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哌酮、头孢甲肟、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布烯、头孢匹胺、头孢他美、头孢特仑、头孢妥仑等。

(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唑南、头孢匹罗、头孢噻利、头孢唑兰等。

3.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拉宗、头孢替坦等。

4.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常用制剂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商品名叫泰能)、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帕尼培南(常用制剂为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法罗培南等。

5.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氟氧头孢等。

6.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卡芦莫南等。

7.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其本身的抗菌活性很弱,但对细菌产生的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的活性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制成复方制剂,用于治疗产酶耐药菌株的感染)。

补充及注意事项:

1.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阿莫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舒巴坦、头孢曲松/舒巴坦、头孢曲松/他唑巴坦等。

2.因为本人才疏学浅,阅历有限,所以难免会有遗漏、出错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根据抗菌谱的大小可进行如下分类:

1.窄谱青霉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

普鲁卡因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双氯西林、氟氯西林、氯唑西林(其中前四种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2.中谱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

3.广谱和超广谱青霉素:复方阿莫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羧苄青霉素、替卡西林、萘夫西林

4.抗菌谱最广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帕尼培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代表药物:

1、链霉素

2、庆大霉素

3、卡那霉素

4、妥布霉素

5、阿米卡星

氟喹诺酮类

临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Peflo

xacin甲氟哌酸)、依诺沙星(Enoxacin氟啶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 。近几年,又不断研制并上市多氟化喹诺酮类新品种。。如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哌酸)和二氟沙星(Difloxacin双氟哌酸)等。其主要特点是长效,如以上三个药物其消除半衰期分别达8 h,10~12 h和20~25 h,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对G+球菌和厌氧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的抗菌作用,以及吸收更好,组织浓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等优点。

不良反应: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也相继发生。新上市氟喹诺酮类如替马沙星

(Temafloxacin)1992年在英国上市仅15周后,因发现有过敏、溢血、肾衰等不良反应而停用。故亦不是脂溶性越高,半衰期越长就越好,还应从药动学及临床利弊综合考虑。本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

1 中枢神经系统 因能较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而引起,发生率1%~5%,轻者失眠、头晕、头痛,重者可诱发惊厥。故精神病及癫痫患者禁用。

2 关节病变 动物实验中,所有喹诺酮类都可以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组织中软骨损伤,狗最为敏感,在人类尚未发现,但为确保用药安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慎用为宜。

3 皮肤及光毒性 我国皮疹报道较多,发生率0%~2%,均属可逆性。光毒性国外报道多,发生率可达28%,与药物剂量有关,可通过穿衣防晒预防。

4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腹痛等,发生率3%~5%。

5 肝肾毒性 有0.8%~4.3%患者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故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

6 血液系统毒性 可有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也有再障报道。

除以上不良反应外,还应注意配伍用药,如与抗酸药合用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的吸收;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增加神经系统毒性;与咖啡及茶碱合用可减少后者代谢及消除而出现茶碱毒性反应等。

磺胺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16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