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能力

| 计算机能力 |

【www.guakaob.com--计算机能力】

唐太宗能力篇一
《唐太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

打高丽

2、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3、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4、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5、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

6、为了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派遣文成公主入藏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7、唐朝疆域辽阔,中西交通发达,国威远远播到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南非海岸 D波罗的海沿岸

8、下列说法不符合唐太宗的是

A善于纳谏 B重用贤能 C轻徭薄赋 D唐由盛转衰

9、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10、唐太宗登上皇帝宝座的方式是

A嫡长子继承 B兄终弟及 C发动兵变 D民主选择

12、历史记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 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

事”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中央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

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

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⑵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2、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是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

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

(3)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答案

Baaab aaddc dd

1、⑴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

观之治”。

⑵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⑶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2、(1)许多大臣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 李

百药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 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

(2)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意见,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 这样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

⑶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唐太宗能力篇二
《唐太宗》

唐太宗能力篇三
《唐太宗》

唐太宗能力篇四
《领导力论文——千古帝王李世民》

千古帝王——李世民

李义周

5100719074

李世民出身豪门望族,隋末年间,其父李渊身为唐国公,李世民用计迫使李渊卷入争夺天下大潮,而自己则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建功立业,网罗了一批不世出的人才,同时竖立了极高的威望,封秦王。建国后统领兵权,李世民因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到达白热化发动玄武门之变并且夺得地位,南面天下,只是建业,而后唐太宗宵衣旰食,施行仁政,知人善用,巩固了唐朝的基业,开创了历史上“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帝王的目标和榜样,这是守成。 唐太宗身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即要“Do right tings”还有“Do things right”。李世民原本就是有个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的伟大人物。天下揭竿而起拉开推翻隋杨广暴政统治的序幕,李世民敏锐的嗅觉告诉他必须抓住机会,因此用计谋迫使李渊起兵。起兵造反的风险其实非常高,很容易身首异处,参见王世充窦建德以及李密的乱世英雄便知。李世民之所以敢于投入这浪潮就是因为对局势分析入木三分同时对自己的才能非常有自信,果敢坚毅。而建国之后,李世民又屡次立功,平诸侯,退突厥,最后爵位无以复加,加封:“天策上将”。而此时李世民已经对太子李建成形成巨大威胁,明争暗斗已到了水火不容地步,在幕僚的催使下策划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渊曾许李世民太子之位,然而李建成更得后宫喜爱。其实如果是普通大臣若有李世民之功劳下场要么是杯酒释兵权要么韩信,但是李世民是窦氏皇后所生。所以政变夺位是必须的选择,否则出了自己幕府中那些个精英也会被除尽。封建王朝的权力斗争残酷如此,李世民自小深喑此理。

登基之后的李世民励精图治,政通人和,国家开始了太平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贞观时期,各个领域都达到中国封建时期的鼎盛水平。李世民及其智囊对制度作出了极大的改良,保证了日后唐朝的长盛不衰。具体制度研究起来比较繁琐,这里只简单分析李世民的治国思想。李世民行伍起家立功,却并不像毛泽东说的那样“稍逊风骚”,科举制度已儒家经典为本,而政治理念也融合了黄老思想。(唐朝统治者追溯家族渊源,远古的皋陶和东周的老子被视为祖先。)李世民是少有的兼霸道和王道的封建帝王。一来,对统治者要求太高,二来,王道难成。故霸道从管仲辅佐齐桓公开始一直被帝王视为惟一的手段。而李世民则看到王道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李世民恰恰符合这些要求。《论语》里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而众星拱之。”李世民建立了一套相对平衡的制度体系,又人才如云,这样的情况自己便有功夫去立德,立言。本来只是分子就会吹捧帝王,而李世民本人历来“其待己也严以周”,不贪财色,为人正直,自然轻易树立了光辉形象。因此贞观时期,唐朝军事强盛却不轻易动武,外交上多以和平手段取得成就,李世民人格魅力令各位少数民族头领折服,甘愿俯首称臣,自己也得到“天可汗”的称号。其实李世民的王道和儒家所言的王道差很多,效果却事半功倍,因为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李世民很多做法表面上仁政,但是很多学者指出不过是权术笼络人心罢了,欧阳修也曾专门写文章加以揭露。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高明,比起其他帝王确实在方法上匠心独具。 总而言之李世民是个有长远战略目光的人,比其他人更早发现机会所在,以及道路的方向。一是积极进取。这是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的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其思想中最成功、最可取的地方。唐太宗的雄大豪迈是历代许多帝王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二是灵活应对。唐太宗在重大变故面前不惊慌失措,他能够依据客观形势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较大程度地保证了决策的正确;三是冷静务实。唐太宗鉴于隋亡教训,努力克服以往帝王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缺陷,注意结合现实需要,量力而行,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推行务实政策;四是措置有序。无论是北击突厥,还是平西域并且经营。都是先急后

缓、由近及远,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从中亦可见唐太宗地缘战略决策之成熟。

除了长远的战略目光,文韬武略,等才华方面过人,李世民在为人方面也十分出色。故其麾下能人如云,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长孙无忌,徐懋公,尉迟恭,秦琼,李靖,罗成,程咬金等等,还有后来的魏征,褚遂良。知人善用,让这些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取得功绩,并且融洽相处,鲜有争权夺宠,猜疑妒忌之乱。李世民自己功勋卓著,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荣耀显贵,并且后来也都能够寿终正寝,富贵到老,这在历史上实在罕见,对比刘邦朱元璋之流,便可以看出差异所在。明主贤臣,自然国泰民安。

李世民的优点非常多,若细数的话必然会连篇累牍。身为领导人,除了要”Do

Right tings”,尤其要有驾驭人才的本事。李世民出身高贵,文武全才,器宇不凡,自然可以让手下诸多草根出身的人才服气。李世民生平好书法,恰好赶上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这样的大书法家在世,李世民都对这些人委以重任,使得其不光以书法为世人所道,也把自己的才学贡献给唐朝的文化发展。至于李世民和魏征的话题自古以来被史家乐于称道,不必多说。而李世民身为封建王朝的绝对统治者,并没有热衷于独裁集权。其设立的三生六部二十四司制度合理分权,甚至自己的旨意也要经门下省通过才能施行,这在封建王朝实为罕见。 李世民被称颂的文治武功政绩气度之外,其文采也非常出众,帝王气度自然出口不凡。水能载舟之说,以史为镜之说,可谓奥妙无穷,微言大义,被后世统治者奉为圭臬,广为流传。做到了孔子所谓的达意且工的要求。李世民的《帝范》《贞观政要》都是广为流传的佳作,除了政治价值,文学价值也非常高。

李世民自然为人多为称赞,但是却有着很大的盲区。古谚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李世民虽然没有到至清的地步,但其正直无私的作风得罪了很多人,这也让他在与李建成争斗时期吃了很多亏。李建成能保住太子位置多有后宫妃嫔枕边风的功劳,而李建成平日对这些妃子巴结阿谀打点上下了很多功夫,获利不少。李世民灭诸侯后,总有后宫妃嫔索取珠宝,而李世明为人正直,认为战利品要分给有功之臣,即便赏赐后宫也要由皇帝来。而李建成则“聪明”很多,知道这些女人的利用价值。李建成多次勾结后街后宫在李渊面前告李世民及其幕僚黑状,李渊此时一方面年老贪色,一方面为了平衡,因此打击李世民。政治自然不可能像儒生理想的那样光明磊落,空有君子之德是不行的,玩不来权术是做不来的,所以管仲临终没有推荐挚友鲍叔牙为相国。权术也分上流下流的,李世民居功至伟,心高气傲,不把后宫女人放在眼里更不要说这些下三滥的的手段。身为领导自然要能够看清全局,每个棋子都有价值,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奇效。

总而言之,李世民作为一位政治领导人是十分出色并且成功的。有才华能力,有战略眼光,有人格魅力,有责任担当。

《参考书目》:

1.《旧唐书》

2.《新唐书》

3.《贞观政要》

4.《论语别裁》,南怀瑾

5《老子他说》,南怀瑾

唐太宗能力篇五
《范文——论唐太宗1》

论唐太宗

胡如雷

摘 要:唐太宗是历史上少见的杰出政治家,开明的封建皇帝,这篇文章不是全面评价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而是从分析唐太宗的特点入手,探讨产生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再分析他的局限性,来达到正确评价唐太宗的目的。

关键字:唐太宗 特点 历史条件 局限性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政治家,开明的封建皇帝。他不但受到古人的同声赞颂,而且在今天史学家笔下也是一个非常受重视和给予肯定评价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一生的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远非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全部涉及。在这篇文章里,仅就唐太宗的特点,产生这个政治家的条件和他的局限性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唐太宗的特点

首先谈这个问题,是为了说明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史学家对李世民这一风云人物特别重视的真正原因。

唐太宗是隋末农民大起义推动历史变化、前进的转折时期产生的开明皇帝。但每一次颇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以后都能出现一个或连续几个能够促进历史发展的统治者,为什么他们未能享有唐太宗这样的评价和占有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呢?他的光彩夺目究竟在哪里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唐太宗不仅是一个在实践上特别成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个在政治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理论家。读一下《贞观政要》就可以明显的感到,贞观一朝,世民与侍臣几乎天天在研究治理天下的理论。袁枢所以能从《通鉴》中提炼出《贞观君臣论治》这个题目(《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九),就因为这方面议论太丰富了。对于以后各代统治者来说,唐太宗不仅是一个模范皇帝,而且他的治国之道可从两方面以垂戒于将来。具有

超时间的价值,后人因而能够在他身上吸取教益和力量。

唐太宗政治思想的基础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仁义”,在政治实践中也就是孟子以来所强调的“仁政”。在崇尚古代、推奖先王的古代,古人认为以“仁义”治天下,推行“仁政”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先圣”,秦汉以后这样的人物就有如凤毛麟角了,只有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是几个“庶几成、康”的人,而太宗的成就又超迈于文、景。这样,他的形象就显得特别高大了。唐人吴兢说:“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赞《新唐书••太宗纪》称:“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有天下,传世二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有之也。”苏辙也赞美他“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这些只是歌颂他的,政绩。只有曾巩的评价最为全面:“„„有天下之志者,文帝而已,然而天下之材不足,故仁闻虽美矣,而当世之法度亦不能放于三代„„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剩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以租庸任民,以府卫任兵,以职事任官,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以尊本任重,赋没有定制,兵农有定业„„可谓有天下之才,行之数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几致行措,可谓有天下之效。„„由唐、虞之志五百余年而有文、武之治,由汤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文、武之治,文、武之治千百余年而始有太宗之为君,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才,又有治天下之效。” 这等于说,唐太宗是一个既有治道又有实践,并且取得了成效的全面人物,无怪乎文帝不能与之相比,只能把他排列到尧舜、商汤、文王、武王的行列中了、所谓“功德兼隆”、“仁心爱人”的太宗之贤,证说明在后人心目中,他是一个儒家政治理想人物的化身。

什么是唐太宗政治理论的核心呢?我觉得一部《贞观政要》,概括起来,可以以一言蔽之,就是有关“君道”的教科书。吴兢之所以把《君道篇》置于开宗明义的位置,恐怕就是由于认识到“君道”是全书的总纲,故举之以张其余各目。实际上,其余各篇题目虽殊,但都是围绕着为君之道发挥议论的。唐太宗晚年把自己一生的政治经验总结在一本书中,命名为《帝范》,为首的一篇是《君体》,书名和书目安排的用意,与吴兢之相同。秦汉以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盛行中央集权政体,与之孪生在一起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在专制主义下,国家军机,取决于一人的裁决,明君在上,泽流万民;君主昏暴,祸殃全国。尽管明君,昏君的交替出现是有规律的,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但在古代,人们确认识不到这种规律性,因而历史唯心主义特别容易滋长,占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这样,历代政治家和史臣就特别容易把国家的治乱兴衰看成是取决于皇帝个人的事,从而就必然特别留意于探讨君道。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故所谓君道,也就是按照政治准绳当皇帝的政治原则。唐太宗正因为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武库里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和生动,所以特别受到后代人的尊崇。

李世民讲君道,处处离不开儒家的“仁义”和“政仁观点”。他一再说:“余思三代以君好仁,人必从之。 ” “周、孔儒教,非乱代之行;商韩刑法,实清平之稗政。道既不同,故不可一概也。” “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于一时,败亡亦促。” 唐太宗主要不是以秦王的武功垂名青史,而以开明的圣君取得崇高的历史地位,所以商、韩之法对他来说是居于次要地位的,在其政治生涯中,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政治准则。明乎此,对他的其他观点、言论、措施都能准确地加以把握。

对纳谏而言,最重要的诤臣是魏征,他也认为“仁义,理之本也;刑法,理

之末也。”圣人应当“尊德理而悲刑罚 ”。他一生前后所谏二百余事,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但最后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唐太宗一切违背“仁政”的言行提批评意见,所以皇帝当面表扬他: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 ”唐朝后期的皇帝宪宗曾说:“朕览国书,见文皇帝行事少有过差,谏臣论诤,往复数。 ”贞观一朝设法行政多符合“仁政”的原则,所以后人认为犯错误较少,而唐太宗所以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原因之一就是通过纳谏在统治阶级内部集中了众臣的智慧。

唐太宗知人善用,素为人所称道,他的用人标准是“才德兼备” ,“举行能之人 ”。所谓“才”与“能”是指办事能力而言,所谓“行”就是讲政治标准。他曾说:“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能兼备,始可任用。 ”因而在贞观一朝,德行是用人时的主要考虑。魏征引《说苑》一书所举臣下有“六正”、“六邪”前者即“圣臣”、“良臣’”、“忠臣”、“贞臣”与“直臣”,后臣即“具臣”、“谀臣”、“奸臣”、“馋臣”、“贼臣”与“亡国之臣” 。其中除“具臣”与“智臣”主要是就才能而言,其余各条谈的全是品德。可见唐太宗君臣所强调的德行,就是儒家一贯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等待。这方面,有几个最突出的例子:辰州刺史裴通并没有其他过错就被“除名削爵,迁配边疆”,唐太宗这样处理的理由是:“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裴通也,隋炀帝左右也,而亲为乱首,朕方崇奖敬义,岂可犹使宰民训俗?” 这样强调忠君,已经强调到了过分程度。东突厥败亡之际,诘力可汗众叛亲离。只有阿史那思摩“随逐诘力,竟与同擒。太宗嘉其忠而加以重用,并赐姓李。” 薛万彻是隋朝名将薛世雄之子,后为太子建成所用,“玄武门之变”时万彻血战宫门,建成败后竟亡于终南山,唐太宗不以仇敌遇之,反而“以其忠于其事,不之罪也”,并除殿中少监 。魏征的情况与

万彻大同小异。可见唐太宗在用人上也是坚持儒家原则的。

不仅要求官吏忠贤,就是皇帝驾驭臣下之道,也要以忠信为原则。唐太宗赞扬晋武帝是“虽仇不弃,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宽宏大度,有帝王之量也。 ”《贞观政要》专辟《诚信》一篇,就是集中讲国君驭臣之道,因而唐太宗在原则上不赞成君臣玩弄之术。如他一再说:“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直行,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又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 这是儒家忠信之道在君臣关系上的典型运用。至于唐太宗的刑罚宽平、轻繇薄赋、与民休息等方面的言论和措施,其属于儒家“仁政”的范畴,是一望而知的就不须要加以论证的了。

唐太宗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实行了亘古未有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具有一点点民族平等思想,贞观一朝因此出现了“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的局面。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他实行这种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我觉得仍然是儒家的“仁义”和“仁政”,只不过是把这种一贯在汉族内部坚持的原则,扩展到处理民族关系方面而已。唐太宗对此概括为一句话:“抚九族以仁。” 他还亲自对侍臣说:“传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朕今每事由己,诚能自节,岂独百姓不欲而必顺其情,但夷狄不欲亦能从其意耳。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东突厥降众向唐朝请求居处于胜、夏二州一带,群臣多加反对,唐太宗却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雠敌。 ”可见“四夷一家”是推行“仁政”、施以德泽的结果。

唐太宗能力篇六
《唐太宗的性格》

唐太宗的性格:

喜好文史、英明果敢、坚毅不屈、智勇双全、虚怀若谷、能言善辩、

唐太宗的优点:

胸怀大志、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任人唯贤、量才授职、广开言路、鼓励直谏、虚心纳谏、独立思考、优化选择、从谏如流、以人为本、用人不疑、恩威并举、文韬武略、求贤敬贤、宽刑简法、体恤臣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执法如山、大义灭亲、以史为鉴、善于反省、公正无私

唐太宗缺点:

反复无常、固执己见、私欲满溢、滥用民力

变革时代,个人或组织生存发展之道:顺势、定市、做事、做实

唐太宗是个有领导力的皇帝:

领导力就是正确规划个人或组织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整合、内化相关资源,并积极影响相关人员决策和行为,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或组织效益最大化(的能力)

《李世民成霸业的用人韬略》

作者:李肖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1. 把蠢材变成人才

李勣,山东曹州的一个泼皮无赖,才学浅陋,胸无大志,整日与酒徒为伍,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自从他投靠李世民后,经过李世民的悉心调教,更名改姓,“徐世勣”变成了“李勣”,身上恶习一扫而光,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还屡次帮助李世民守卫边疆,他和李靖并肩作战,多次击败游牧骑兵的骚扰,被誉为唐军之长城。

2. 善于人才组合

中书令房玄龄谨小慎微,办事稳重,善于出谋划策,兵部尚书杜如晦精明果敢,剖断如流,在决策、判断方面胜人一筹。将二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房谋杜断的最佳黄金组合。

3. 把敌人边亲人

魏征是作为太子洗马,多次鼓动太子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欲将李世民置于死地,斩草除根。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后有一次质问魏征:“你离间我们兄弟关系为了什么?”魏征却神色自若地回答道:“皇太子如果早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唐太宗听后,不仅没杀魏征,反而把他提升为谏议大夫。不久,还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他的儿子,使两人从仇人变成了亲人。

4. 宽刑简法,把杀人变成救人

李世民曾对大臣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对死刑的审核极为慎重,在审核程序上要求三复奏,即向皇帝报告三次,后来又增加到五复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腊月太宗视察朝廷大狱,那里有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这些犯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但是李世民本还是着人文主义精神进行终极抚慰,经过亲自审问,得之死刑犯们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再回家看看。李世民便立即答应,要求只有一个,即死刑犯们要在来年九月初四一个不落地回来。最后,规定的期限到了,除了一个犯人没有如约而至外,其余犯人都按时回到狱中,正在大家埋怨那个犯人的时候,最后的这个犯人拖着病体坐在马车里也赶来了。李世民点头微笑,下令大赦

所有的死刑犯。

5. 【虚心纳谏,知错就改】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不久,大兴土木,营造宫室。一天,他在披香殿招待大臣,苏世长忽然问道:“陛下,披香殿是隋炀帝建造的吗?”李世民说:“你明知是我建造的,却还要问,你有什么话就说。”苏世长指出他有许多宫室居住却还要耗费财力民力建造新的宫殿的错误后,唐太宗点点头深以为是。

公元630年,唐太宗打算巡游洛阳,于是 下令修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指出:巡游东都建造宫殿不是当务之急,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大兴土木就是走隋炀帝的老路。李世民先是大怒,这家伙竟拿自己和暴君隋炀帝相比!而后,张玄素又说:“如不立即停止修乾元殿,将来的命运比夏桀、商纣还要可悲。”李世民听后仔细想想觉得有理便和颜悦色地说道:“是朕考虑不周,既然如此,就停建把。”

6. 【鼓励直谏,用刺头不用滑头】

苏威是隋朝宰相,为人圆滑,虽经历乱世,却能明哲保身,化险为夷,活到唐朝初年。当他听到李世民进了洛阳就急忙来求见想捞个一官半职。李世民却拒绝接见,并让人质问他:“苏公是隋朝宰相,社稷危难,公不能扶,使皇上身弑国亡。”相反,对于苏世长,张玄素、魏征、孙伏加等一帮经常惹他生气的刺头,却是关爱有加。一次,孙伏加批评唐太宗滥加酷刑。草菅人命,与李世民当廷抗争。事后,李世民赏赐孙伏加一座价值百万的庄园。有人议论表示不满。李世民说:“我一生气,你们就不敢批评朝政了,这次厚赏孙伏加,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关心朝政,多提意见。”

7.【关爱臣子,小恩小惠情谊深重】

大将李勣生病要用人的胡须作配药,李世民听说便马上剪下自己的胡须给李勣送去。把李勣感激得痛哭流涕,拼着老命为他奔忙。今天征突厥,明天伐吐谷浑,戎马一生,至死不悔。

胡人给李世民送了不少甜瓜,李世民一吃觉得不错便给房玄龄等人送去一些。房玄龄觉得李世民对自己是大德大恩。“世民每破军克城,诸将佐争取宝货,玄龄独收揽人物,致之幕府。又将佐有勇略者,玄龄必与之深相结,使为世民尽死力。”后来,房玄龄死了,李世民一吃甜瓜就哭泣,别人问他哭泣的原因,他说触景深情,又想起房玄龄。

8.【注重君臣关系,恩威并施】

贞观六年,李世民盛宴款待大臣,同州刺史尉迟敬德作为“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又屡次在李世民深陷危难之时挺身救主有功,应邀到长安参加宴会。期间,有一位马大哈无意坐到了尉迟敬德的位子。敬德怒斥其“没大没小”。旁边的任道王李道宗插话:“今日宴席,不分座次,大可不必为此伤了和气。”尉迟敬德更怒了,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几乎造成其失明。唐太宗看在眼里,便叫住尉迟敬德,伤心地说:“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忧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然卿居官,数犯法,才知道当时把韩信、彭越剁成肉酱,实非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惟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饰,无贻后悔。”几句话说完,尉迟敬德已面无血色,从此再不敢飞扬跋扈,横行霸道。

唐朝征服的少数民族成分复杂,那些游牧民族更是说乱就乱,说反就反。一次,李世民召集大臣,专门就民族事务进行讨论。有人说:“把他们迁到内地,教他们耕地,学做农民。”颜师古认为把他们迁到黄河以北地区,设酋长建立自治部落。温彦博认为把他们迁到内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居住方式,难免会发生意外情况,倒不如顺应他们的民族风俗,实行自我管理。”李世民采取了温彦博的建议,先把突厥族的吉利可汗叫到宫中,眼里训斥教育一番:“你继承父兄遗业当上可汗,却为非作歹,暴虐不到自取灭亡,这是罪行之一;多次和我山盟海誓,互不侵扰却多次自食其言,这是罪行之二;自恃强大,嗜杀好战,是大批战士暴尸原野,这是最行之三;触动骑兵,见他庄稼,抢掠百姓子女,只是罪行之四;我饶恕了

你的罪行,保留了你的领地,让你来朝见我,却迟迟不来,这是罪行之五。但是如果你今后悔过自新,不再入侵中原,可以饶你一死。”吉利可汗听完哭着给李世民跪下。李世民扶起他,为他举行了欢迎宴会,酒到尽兴时,李渊弹起了琵琶,李世民跳起了舞蹈,一直到深夜才罢宴。

9.【用人精简,宁缺毋滥】

在唐太宗统治的22年间,政府官员,数量不多,却非常精干,办事效率也极高。

10.【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魏征、王珪、薛万钧、萧瑀等人过去曾经都是李世民的敌人,战败之后,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李世民不计前嫌,量才授职,作为心腹。李勣、程咬金、秦琼等人,过去是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与李唐军队争夺天下,杀得你死我活。而李世民是顶天立地的好汉,胸怀神州,放眼天下,广纳贤才,不管曾经的恩怨仇恨,今天你是人才愿意跟着我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就提拔你,重用你。李世民心胸宽广、气度非凡,用人才标准衡量人才,不在其中夹杂个人感情因素。

11.【用人唯才、华夷无别、一视同仁】

在李世民的统治集团中,任用了大量的文人、武人、亲人、仇人,而且还提拔了不少外国人和少数民族,雄辨地证明了李世民用人唯才,华夷无别,一视同仁作法的合理和高明。李世民说:“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继栎梁,短者以为栱桷。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犹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者,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李世民出身于一个鲜卑族和汉族结合而成的家庭,长于西北边地,对少数民族有较深的情感。当他执掌大权后,极力倡导胡汉一家,华夷无别的民族平等政策,对待史大奈、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少数民族人才,李世民也委以重任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为国效力。

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西北边陲,食肉饮乳,骑马游猎,身体健壮,高大威猛,非常适合带兵打仗。且一些少数民族将领文化水平太低,不悉兵法,有勇无谋,无法担任主帅,李世民就将胡族将领和汉人将领搭配起来,取长补短,组合任用,很快就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为彻底解除北方游牧部落的威胁,唐太宗采用以夷治夷,以胡抗胡的办法,大量征用胡兵蕃将,让这些游牧民族去抗击游牧民族。

1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样的人是明君,什么样的人是昏君?”魏征说:“国君之所以贤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没有判断能力。„„隋炀帝偏心虞世基,各地的农民攻城掠地,他却一无所知。所以帝王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接受别人的进谏,则不会受贵臣的蒙蔽,使下面的实际情况如实反映到朝廷。”唐太宗对他的说法很满意,连连点头称是。

13.【以史为鉴,克己节欲】

唐朝初年,李世民对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就像用刀割自己屁股上的肉,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肚子吃饱了,人也完蛋了。人民的怨气一旦产生,众叛亲离也就在所难免,我每次想到这些事,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魏征说:“古代那些帝王,都是能充分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能回避身外之物的诱惑。以前,楚国聘用詹何,向他请求什么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詹何说是修身养性的技巧。楚庄王又问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詹何却说:‘我没有听说身心修养好的国王却把国家治理得很乱。’陛下所说明的,实际上和古人的含义是一样的。”

14.【广开言路、鼓励直谏、共谋国事】

贞观四年,唐太宗问萧瑀:“隋文帝杨坚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萧瑀说:“克己复礼,勤劳思政。他每次上朝总是废寝忘食,一直工作到日落西山,夜幕降临。”唐太宗说:“你是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人观察问题很细致,头脑却糊涂,头脑糊涂就会不同事理,越是观察得细致越容易产生疑心。他不相信朝廷内的大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累得心力憔悴。文武大臣都知道隋文帝的心思却不敢直言指出,宰相以下的官员窦氏溜须拍马,顺着皇帝说话。我的想法不然,我把这么多的事务全交给各部门去办理,宰相出谋划策,考虑周全后才具体执行。如果让皇帝一个人去蛮干,日积月累,冤假错案积累很多,国家会很快亡。还不如广泛提拔贤良人才,监视着让他们做事,法令严肃,谁敢胡作非为?”而后,李世民还命令各部门,如果皇帝颁布的诏令,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必须如实向上反映,不得阿谀奉承,明知有错却知情不报。

15.【用人不疑】

深受李世民器重的少数民族的一个将领契苾何力被薛延陀抓去后,有人怀疑契苾何力恐怕会和薛延陀合谋造反。而李世民却坚信:“契苾何力绝对不会背叛我。”契苾可汗在薛延陀可汗的大帐中宁死不屈,拔刀割耳以示对唐朝的忠诚。不久,薛延陀可汗的叔父前去唐朝纳贡求和希望双方罢战和亲。李世民说:“和亲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契苾何力安全回到大唐。”后来,契苾何力终于换回来了,李世民看着他的耳伤,不禁流下了热泪。契苾何力却说:“我受皇上的厚恩,死都不怕,还拍失去一只耳朵?”

16.【赏罚分明】

17.【善于倾听,说话富有技巧】

他总是在详细地听过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再根据具体对象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对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些知识分子则是温文尔雅,说道动情处还会流下眼泪无限深情,对于尉迟敬德、李勣等一些粗人武夫,李世民则是该骂就骂,毫不留情。

18.【动之以情,晓之以礼】

李世民要过生日了,大臣们都想借此机会,花天酒地,大吃一顿。李世民有心拒绝大臣们的想法,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就扭转话题,大发感慨地说:“今天是朕的生日,民间认为生日是可喜可贺的。在我看来,则应当成为感思母亲受难的纪念日。作为帝王,我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追求侍养,永不可得。仲由为了让母亲吃上藜藿之食,亲自去扛米。等母亲去世后,仲由南游楚国,随行车马,数以百计,家里的积粟,数有万种。等他想为母亲去扛米已经不可能了,因而流下千古遗恨。《诗经》上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奈何以劬劳之日,去做饮酒宴天之事?”说着就留下了眼泪,众人无言以对,再也不好提出什么要求了。

唐太宗能力篇七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久为后世所推崇,即便放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学习。而在他的所有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

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点的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纵观太宗用人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人才,太宗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当年太宗平定刘周武,刘下属部将虽然投降,但随后又纷纷叛逃而去,只剩尉迟敬德还留在营中。太宗手下诸将劝他杀了敬得,免生后患,但太宗却认为敬德是个人才,不仅不杀反而重用之。后来敬德果然屡立战功,甚至还救了太宗一命;

其次,知人善用。太宗命封德彝举荐人才,封领命很久都没有举荐一个。太宗问他为何,他说:“不是我不尽心,而是现在没有旷世奇才。”太宗责备他说:“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取所长。”

第三,对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有人给太宗出主意,要太宗采用些计谋或权术来试探朝中大臣的忠奸。太宗回答说:“如果用这些权术去试探部下,自身就不够光明磊落,如何要求他们正直呢?”张居正对此的评论也非常深刻:“君德贵明不贵察,明生于诚,其效至于不忍欺,察生于疑,其弊至于无所容,盖其相去远矣。”

最后,有容人之量。太宗在位,时常有大臣秉理直谏,而太宗却常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也不偏听偏信。张居正更是认为太宗能够兼听为明主要是他虚心求教的结果,这也正是孔夫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要达到的境界。

浅谈唐太宗用人之道

大唐帝业的实际开创者李世民,不但以他高瞻远瞩的武功谋略打下了江山,留下了“浅水原大战”、“虎牢关大战”等经典战例,而且他在治国用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盛世”。这巨大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他卓越的人才观和积极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若没有李世民的知人善任就不会有大唐二百九十年的帝业,就不会出现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那么,李世民是怎样善于用人的呢?

一、舍短取长,使各尽其才

人才能否得以施展才华的关键在于选用者的识拔能力,而要做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唐太宗做到了。贞观元年,他驳斥封德彝“于今未有奇才”时说:“君子用人之器,各取所长。”贞观二十一年,他再次重申:“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几乎与此同时,他又在《金镜》里总结了“舍短取长,然后为美”的用人经验。唐太宗解释用人必须“舍短取长”时,作了“用人如器”的比喻,十分贴切。正如器物不能兼具各种用途一样,人也不可能兼备全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谓人才,自然会有自己的短处与毛病,如果用求全责备的目光看人,就会有眼不识人才。唐太宗遵循“舍短取长”的用人方针是十分成功的,他人用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就是范例。史载玄龄“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浅。论者称为良相焉”杜如晦则发挥其剖段如流的长处,预防玄龄贴然配合,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时之誉,时称房、杜焉。”这也就是“房谋杜断”典故的由来。戴胄的短处是“无学术”、不通经史,但他性情耿直、善于秉公办事,于是唐太宗就任命他为大理少卿。戴胄处事干练,案无支流,敢于犯颜执法,能拯太宗量刑过失,使太宗发出了“法有所时,公能正之,朕何忧也”的赞语。唐太宗对戴胄的好评从侧面反映了他自己“舍短取长”的用人之道的成功实施。

二、用人不疑,不受谗言

唐太宗有句名言,叫做“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推心待士”就是指对任用的人才要推心置腹,这点至关重要,若不“推心待士”,又岂能“驱驾英才”。唐太宗鉴于隋文帝用人“多疑”的弊病,深感“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的教训,采取了“洞然不疑”的做法。

唐太宗用人不疑,其果敢豁达的心胸不得不令人佩服。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任用的疏者,甚至“昔仇”也“洞然不疑”。武德年间,他收降刘武周大将尉迟敬德不久,敬德手下的两个将领叛逃了,有人猜测敬德必叛,不经请示,囚于军中,力劝秦王赶快杀掉。他非但不杀,反而把敬德放了,并且召入卧室,温语相慰,使之宽心,临别还赠送金宝。敬德被他的赤诚相见所感动,发誓“以身图报”,后来,果然为李唐王朝打天下,为秦王夺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受谗言,即不为群小之辈所谗,这是唐太宗保证“广任贤良”的重要措施。唐初政治清明,并无朋党之争,但也间有群小之徒利用广开言路的机会,诽谤君子,馋害贤臣。贞观三年,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毁谤”房玄龄、杜如晦“思虑有限”,觊觎房、杜的宰相之位。唐太宗与房杜相处颇长,对他们的为人与才能了如指掌,可想而知,陈师合的下场怎样,“妄事毁谤”、“流于岭外”。这也正应验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三、新故同进,汉夷并用

帝王使用故旧,不足为奇,能兼而信用新进则为数不多。唐太宗信用新进才士不亚于心腹故交,尤难能可贵,其中被历代史家传为美谈的是用“昔仇”魏征。魏征早年落魄,隋末风云变幻,曾数易其主,后为建成收用,献过早除秦王的秘策。玄武门之变,魏征成为阶下囚。唐太宗慕其才华出众,不报私怨,出以公心,反而日见亲重,初授谏议大夫,后擢侍中,不到七年时间,魏征由“仇虏”而位极人臣,如此落落大度,在封建帝王中是极为罕见的。唐太宗对魏征的信任不亚于房、杜,魏征亦不负太宗厚望。频加忠谏,劝以从善,治国才华得到最大限度发挥。难怪唐太宗在一次赏月夜宴中说出:“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的得意之语。

古来帝王无不重汉轻夷,唐太宗则针砭古人皆贵中华贱夷狄的倾向,匡正为不贱夷狄的民族政策。史实证明,他对夷族名将贤才亦倾心信用。如突厥族的阿史那社尔“以智勇见闻”,深为太宗器重。贞观十四年,出征高昌,太宗以他为“交河道行军总管,战毕,美其廉”。阿史那忠,“所历皆以清谨见称,时人比之金日磾”。此外,还有铁勒族酋长契苾何力内附后,太宗授职左领军将领。太宗夷族将领的信任,也得到

他想要的结果,贞观九年,平吐谷浑,唐军被围,“何力驰壮骑,冒围奋击,虏披靡去”,任人为贤,太宗用人之道。

四、士庶并举,不分卑贱

君主选用士族地主,魏晋以来殊为多见,甚至形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以致成为禁锢人才发掘的一项弊政。唐太宗力拯前朝用人之失,匡正为得,把眼光转向广大的,同时也不放过用才能的士族地主,采取了士庶并举的方针。如他早在藩府时,就注意物色用才能的庶族地主房玄龄、张亮等人;同时也信任士族地主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即位后,罗致士庶地主的条件更优越了,韦挺、魏征等均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帝王从官中选官,并不稀罕,但把网罗人才转向明间,则为数不多,唐太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

一。贞观三年,唐太宗鼓励百官上书直言政事得失,中郎将常何不善文墨,乃请家客马周代草奏事二十余条,常何上奏后,竟条条默合旨意。太宗葚感蹊跷,因常何乃一介武夫,不通文墨,何至神来之笔及如许卓识,遂追问原委,常何据实相告,太宗感到这是一个才士,随即宣旨召见,虚位以待。当马周迟迟未到时,他又“四度遣使催促”,显示了他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布衣人是何等的思贤若渴。接见交谈后,深为满意,马上受官门下省,最后累官至中书令。马周的发迹可谓奇矣,他既无裙带关系可资攀附,又无资荫关系可籍恩赐,全由唐太宗求贤心切,慧眼识英,才发现了一代奇才。若无太宗自任伯乐,像马周这匹良骥也就湮没无闻。欧阳修对此议论道:“周之于太宗,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对朝,明习宪章者,非王佐才,畴以及兹?”粗粗一看,似乎马周发迹很偶然,然仔细推敲,由于马周有“王佐之才”,适逢“伯乐”唐太宗,故马周能鲤鱼跃龙门有其必然性。

唐太宗用人之道,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其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可忽视。唐太宗即位之初,百废待举,为了克服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困难,一个突出的任务就是要有大批的人才,以适应天下大治的需要。而全国统一,疆域扩大,选拔人才的范围比较宽广,这也为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提供了可能性。

历史的条件为唐太宗提供了卓越用人的可能性,而其雄才大略的品质,虚怀若谷胸襟,则是其个人因素对历史的积极影响。这两方面造就了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和善用贤才的用人之道。难怪有人说:“所谓„贞观之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任贤致治。” 贞观一朝,人才济济,这些人才为“贞观之治”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最终为大唐两百九十年的基业奠下基础。

唐太宗能力篇八
《历史人物--唐太宗》

唐太宗能力篇九
《唐太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17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