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计算机能力 |

【www.guakaob.com--计算机能力】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一篇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中共开县县委组织副部长 朱子龙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把握这两个内容,有必要首先从总体上对党的建设作一简要分析: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保障。我们党不仅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的政党,更是一个勇于修正错误的政党;不仅是一个善于改造世界的政党,更是一个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政党。在建党84周年、执政56年的历程中,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举措。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也是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它直接属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范畴,但贯穿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方面建设的成果、效益如何,最根本的衡量标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准就是要看是否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成效如何最终也要体现到执政能力上来。

一、关于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的由来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就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同盟和国际的组织活动方式的基本准则。早在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就对如何实行民主和集中作了若干具体规定:“同盟的组织机构是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是全盟的立法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所有盟员一律平等”;盟员要“服从同盟的决议”,等等。恩格斯还曾指出:“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因此,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曾明确提出过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但他们的这些思想精神却为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创

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列宁在建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把这一原则运用于俄国党的建设。早在1905年,列宁为了克服党内的小组习气,统一社会民主工党的意志,就主张在社会民主工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我们在自己的刊物上一面坚持党内民主,但是,我们也从未反对党内集中,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列宁领导的第三共产国际章程第5条明确规定:“共产国际及其支部是按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列宁又讲过:“没有少数服从多数就不可能有组织。”“就不可能有稍微称得上工人党的党。”列宁不仅是将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与活动原则的第一人,同时从俄国民族民主、民族平等、民族自决等民族问题解决的角度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引入国家制度。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并进行活动的,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并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

度,作为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

党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形成了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1、党建理论的含义。根据党章和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党内法规文件的论述: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关键是要把握民主和集中两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发展和完善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篇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发展和完善

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陈彦超 曹嫒嫒

摘 要:文章首先从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理解出发,对这一组织原则所包涵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想法。提出解决民主这一基础的时候要处理好公平性与正确的关系;集中过程中要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以及上下级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关键词: 组织;民主;集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党内民主;纪律;群众路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也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创新能力和维护党的团结、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对健全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必须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民主集中制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 

一、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政党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纲领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按照组织理论,作为一个权责结构体系,其上下级之间按权力关系划分可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基本模式:集权型要求下级服从上级,部分服从整体,属于严密的组织;而分权型则刚好相反,是以基层和组织内的个人的自主选择为主体,组织者和上级不具有最终决定权。这种组织往往被认为是一盘散沙。所以,一般而言,松散的组织或者政党都采用分权模式,而严密的组织则采用集权型模式。从根本上讲,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其权力结构的形成必须要有基础,也就是这种组织管理的权力是从何而来的,这涉及到权力理论的基本范畴。一般而言,传统的组织权力来源经历了以世袭方式取得、以宗教方式取得和以暴力方式取得等方式。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契约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民主的思想已经被东西方普遍认同。人们普遍接受了组织权力的产生来自于成员对组织者的授权或者是下级对上级的授权而形成了权力体系的观点。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政治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必须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07DKS017)

作者简介:陈彦超(1966-)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邓小平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要有严密的组织纲领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在这一问题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在组织方面,即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党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严密的组织纪律的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首先是“彻底的集中制”:即“必须成立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1 “行动一致”、“团结一致的党组织”2,因为“在黑暗专制制度下,在流行由宪兵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游戏”,只有“行动一致”、“团结一致”才可以组织一个有力量、有执行力、行动一致的政党。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党章直接规定每一个社会民主党党员除特别重大原因无法做到外,都必须从属于一个党的组织”4;同时党的组织要有铁一样的纪律,其次,这种“彻底的集中制”又是“民主的集中制”,因为这样的党组织不同于以往靠高压和强力推行领导权,而是以党员的自觉行动来保证的。党员的自觉行动又需要党组织的目标设定和政策制定与每个党员的追求相一致和政策的正确性来保证,使党员和组织之间在目标追求、价值体系和根本利益上形成共同体。这当然需要在党内有充分的民主作为基础。这也就是“决策需要权利民主,执行需要权力集中。在民主基础上的决策,必须得到执行,必须用‘铁的纪律’保证它的执行。”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同样是一个严密的政治组织。其权力的形成是以每个党员的自觉加入为起点,而加入的同时,就意味着把自己的权力和命运同时交给了这个政治组织,这在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入党誓言中已经表明。而“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引入的组织原则,这个词在俄文中的表述为“ДемакратическЙ Централизм”,直译过来就是“民主的集中制”。在俄文中“ДемакратическЙ”是形容词,意思为“民主的”;“Централизм”是名词,意为“集中(制)”、“集权制”、“中央集权制”或“集权主义”。从字面意义上讲,今天我们讲的“民主集中制”仍然是这样的涵义。如我们国家出版的英文报纸China Daily 就把“民主集中制”译为“democratic centralism”。在这里“集中”是核心词,而“民主的”是修饰核心词“集中”的。这也就是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其核心是“集中”或“集权”。这是保证无产阶级政党不论在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条件下都能统一行动,战胜一切的前提, 因此,“必须着重地指出,党是一个战斗的组织,没有集中统一的指挥,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战斗胜利的” 6;同时,这又不意味着就是党的领导大权独揽,既然这种组织管理的权力是广大党员授予的,那么在行使这种权力的时候,必须要以符合党员的愿望为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说,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只有通过民主,让每一个授权者(党员)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进行决策时倾听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党员感到组织的目标与自己的愿望的一致性,才能充分发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大家共同关心组织的命运和实现共同目标的热情,这一组织才是有生命力的。

总上,我们认为,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制和集中制两个方面。其中民主是前提,是基础;集中是核心,是关键。二者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明确的原则。首先,3

民主的多数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少数原则(保护少数)和程序原则(按规定的程序执行)必须得到遵守;其次,集中要把正确的意见集中上来,把多数人的意见统一成全体的意志,而不是少数人特别是领导决定。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国的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并不是从建党伊始就确定了的。“党的文献表明,我们党把民主集中制明确规定为‘指导原则’,始于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7,而对这一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分析、论证和完善,是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深入的。在1929年由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红四军中存在的极端民主化和非组织观点等问题,把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核心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对如何坚持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指出了具体操作的路径: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纪律严明的组织,其领导的核心作用不能损害,尽管在建党之初由于党的中央领导犯了错误,但绝不可以因此而搞极端民主化,必须坚持党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这种思想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根本不相容的。”因此要“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次,必须加强党内的民主,这种民主要以一定的组织纪律来约束。“要加强组织纪律,彻底解决党内的非组织观点: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而一旦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了决议,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必须拥护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8

遵义会议之后,党“彻底地走上了布尔什维克化的道路”9,党对自身建设问题的认识日渐深化。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扩大党内民主。“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10“为此缘故,必须在党内实施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做到:一方面,确实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又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极端民主化,走到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11

经过延安整风,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都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和风格。全党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有了统一的认识,并最终在党的七大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也有了全面的界定,并把党的组织路线与党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把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正确的政治路线应该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为使这个路线真正从群众中来,特别是真正能到群众中去,就不但需要党和党外群众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首先需要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内群众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需要正确的组织路线。”12。【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的七大是我们已经在完全独立自主的环境下召开的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通过的党章中,第一次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其基本条件如下:(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向选举自己的党的组织作定期的工作报告。(三)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四)严格地遵守党纪和无条件地执行决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民主的原则。“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遵照党内民主的原则进行工作,„„才能建立与巩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

与以前的党章相比较,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有了重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正确地解决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关系,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关系,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关系,在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3。为此,首先要加强党内的民主,“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于党的政策,“在党的领导机关没有作出决议以前,党的下级组织和党的委员会的成员,都可以在党的组织内和党的会议上自由地切实地进行讨论,并且向党的领导机关提出自己的建议。”其次,在考虑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条件时,规定了第4条,即“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下级组织的工作中应当由上级组织决定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请求指示”作为对党的下级机关权力的制约,民主必须是在集中指导下民主,防止只要民主制不要集中制。

第二,坚持党的集体领导, 任何党的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党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这个决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总结了党内认真实行集体领导的成功的经验,促使那些把集体领导变为有名无实的组织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扩大了实行集体领导的范围。”

第三,在中央、省和县级实行代表大会常任制。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省一级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县级代表大会二年,而且都是每年开会一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内民主,更好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大改变。

党的八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带领人民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执政党的建设规律,是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八大党章强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要求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的党章,其中对民主集中制的规定等方面都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八大党章必将成为进一步提高党的质量、扩大党内民主、发扬党员的政治积极性、改善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和战斗力的有力武器。但令人遗14

憾的是,由于当时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理论准备不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自身经验和可借鉴的参考经验,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党的八大党章在通过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全面地得到贯彻执行。特别是随着而来的反右扩大化和“文革”,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遭到了破坏。对此,邓小平深刻指出:“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现在敢出来说话的,还是少数先进分子。„„就全党、全国来看,许多人还不是那么敢讲话。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能叫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四个现代化怎么化法?”15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通过了新的党章。以此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开始了新的篇章。从此之后,我们在民主集中制这一基本原则上又大体恢复了八大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如:十二大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比较具体的规定。而且吸取了历史教训,明确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十七大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值得提出的是,党的八大提出的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的原则,一直没有全面执行,十七大提出的是实行任期制。目前常任制还处于试点阶段。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思路分析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变。与此相对应,共产党也经历了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向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的过程。面对形势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如何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一,社会形势的变化要求在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解决正确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充分的民主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础,而民主的首要的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这里有一个关于民主的难题:多数人的主张一定是正确的吗?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怎么处理?而且,当享有民主的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关系紧密相联的时候,多数原则带来的往往是正确的选择;反之,当民主是在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价值体系的成员之间进行博弈的时候,其结果只能是一种公平的体现。这就是说,多数原则的结果只能在公平与正确之间选择。

从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看,这个民主的难题恰恰是通过民主集中制解决了。因为我们所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结合的,这保证了能够集中的是正确的意见。正如毛泽东所说:“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

2015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篇

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章规定,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第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第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第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个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2016参加党课学习思想汇报: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四篇

5

思想汇报(二)

汇报人:袁小莉 08教育技术学1支部 20162801039

参加党课学习思想汇报: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敬爱的党组织:

第二次的党课培训是陈xx老师给我们讲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次则是蒋x老师讲了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两位老师都把关于党的知识讲得很有内涵和启发意义,因为老师都挺有风趣,并且可以融会贯通地联系到当今热点事实或者自身的经历来给我们讲授,从此不仅可见我们老师对于党的热枕和激情,更体现出党与时俱进,经久不衰的风貌。这也侧面反应了党的活力,这更使我坚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优秀,值得我坚定跟随,不懈追逐的决心。

陈xx老师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对的权利,也没有绝对的义务。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忠实履行义务与积极行使权利的统一。因为党员权利和义务相互渗透,同样的内容,从这一面看是权利,从另一面看则是义务。如党章规定,党员有“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同时规定,党员也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义务。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体现忠实履行党员义务与积极行使党员权利的统一,党章规定的八项党员义务和八项党员权利,是党员基本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党员是否合格、是否具备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只有每个党员都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党才能实现性质纯洁、组织巩固,具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蒋xx老师以他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一开始的贫瘠逐渐走向繁荣和强大以及一次次取得的成功和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以生动而深刻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与国民党的一次次交锋中赢得胜利,而国民党为何日渐衰亡。不言而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在组织制度和严明纪律的重视和强调。特别是蒋老师以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为模板展开的逐层论述有如振聋发聩之言,极富说服力和深刻性。不仅很好地说明了党的组织制度和良好纪律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起到了以史为镜,使人居安思危的效果。党的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即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选举制度,党内议事规则等。实践也证明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先进的。“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这两次课,使我正确认识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党的组织制度的伟大性和纪律要求的严明性。

敬爱的党组织:

4月7日,陈xx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内容丰富的《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经过学习后,我对党员的了解得更多,也越来越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了。

《章程》里面写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凸显我们党的重要性。我们党是由无数个共产党员组成,因此,党员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党组织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陈xx老师给我们上的这一节课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陈xx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言语,结合陈少敏事件、越南共产党、其他国家政党的新做法等例子,同时介绍了俞可平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中的观点,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我也知道了,只有明确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我们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被执行,才能维护党内团结。我觉得,明确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做好党员的基础。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现在也要深刻去认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从细节上认识和理解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做好准备,规范自身的行为,处处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从党员的八大义务我们可以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我们的思想境界还很低很低。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在生活中不断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在学习上做到刻苦认真、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在遇到社会不公现象或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用自身行动弘扬“真”“善”“美”。只要坚持,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而从党员的八大权利可以知道,党员拥有很大的空间去进行自我的一个提升,能够不断地发展并能够保证自身的权利。只有党员发展了,我们的党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也许对党员来说,这只是个小小的进步;但对党组织来说,党员的进步能够对组织产生重大的影响,有时候还能使党的事业向前迈出一大步。党员的发展最终会汇成一种力量,让党组织在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不断跨越障碍,不断前进,带领我们的人民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过学习,我发现自身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缺点需要改进。在生活和学习上也找到了前进的目标,对自身的要求也更加明确了。我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提升自己,认真体会党的权利和义务,为做好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作准备。

希望党组织进一步对我教育和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4月7日下午,陈xx老师给我们讲了题为《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的党课。由于时间的关系,再加上我们平时着重强调党员的义务,相对来说,我们对党员的权利认识得比较少,所以陈老师着重讲了党员权利。

从上次的自我学习中,我已经了解到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一个党员的具体标准。其中,所谓义务,就是对党应尽的责任;所谓权利,就是指党章规定的党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在这堂课上,陈老师从党员权利的演变、解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党员的权利。党员一共有八大权利,它们分别是意见保留权、请求帮助权、参与权、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申辩申诉权、选举与被选举权。其中,意见保留权和请求帮助权是一种利益价值;参与权与建议权是一种公共利益;知情权与监督权是一种不等诉求;申辩申诉权、选举与被选举权是一种民主权利。通过这堂陈老师的讲解,我深深地认识到维护党员权利是保持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过去因为党的性质,我们往往只关注党员的义务而忽略了其权利,通过这堂课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除了要履行党员的义务,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合理地行使并维护党员自己的权利。

4月10日晚,蒋xx老师给我们讲了题为《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的党课。蒋老师从为什么要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的基本内容和自觉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增强纪律观念这三方面给我们进行讲解。通过这堂党课,我认识到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重要性。首先,组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其次,现代政党的发展历史表明,良好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是党团结致胜的重要保证。最后,社会阶层、文化价值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迫切需要当代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纪律要求。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纪律才能有效地工作,更何况是像党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如果一个组织没有了纪律,没有一个共同做事的标准,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那么这个组织将难以团结起来,也必定会一事无成。为了能更好地向党组织靠拢,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服从党的纪律。

这周的党课让我对党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对党内的民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除了要思想入党,也要在行动上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敬爱的党组织:

2016年4月8日下午,由陈xx为我们讲述“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老师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必要性、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展开讲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让我具体地了解到了党员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和作为党员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党员的权利指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在党内,每个党员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党的工作,共同管理党的事务,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负责精神,维护党的利益,保证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章中规定党员享有8项权利: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等。作为党员,就拥有了相对于非党员所不能行使的权利。党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共产党,了解我国共产党的最新动态,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能作为执政党的一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些权利是作为党员所特有的,党员应该行使好这些权利,以民为本,始终为人民服务。

党员的义务指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一个党员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标准。党章中规定党员有下列义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认真学习思想理论,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坚持事实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我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党员的权利和党员的义务是密切相关的。党员既拥有权利,又拥有义务。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党员要不断深化对党员权利和党员义务的认识,充分地使用党员的权利,并积极地履行党员的义务。

2016年4月10日晚,蒋xx老师为我们深刻地讲述了“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蒋老师从为什么要强调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入手,结合他自身体验和知识,为我们深刻地讲述了学习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的必要性。之后,蒋老师一一阐述了党的组织制度是什么、党的纪律是什么。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我从根本上了解了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的严明性,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作为我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广泛的人民群众,严明的纪律,具有鲜明的组织性。

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人民为主,代表我国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维护党的团结、增强党的战斗力、达到全党思想政治上保持一致和组织行动上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

党的纪律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二、党的纪律是维护和巩固党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三、党的纪律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条件。党的纪律的主要特点:自觉性、严肃性、平等性。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的纪律的基本内容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外事纪律。每个党员都应该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和“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这两次党课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党的知识,用理论武装自己;学好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努力达到党的要求;深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承担起我国复兴的历史使命的意识,从实践、行动出发,不断积累经验,为日后工作和服务做好准备。

敬爱的党组织:

第二次的党课由陈xx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次党课由蒋xx老师通过众多的共产党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

越来越喜欢上党课了,除了可以更多的了解有关党的知识,陈xx老师的幽默风趣以及蒋xx老师的知识渊博让我对党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通过陈xx老师的讲解,我知道党员有八大权利和八大义务。我知道我现在上着党课就是在享受着其中一种权利: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下面讲一下我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吧。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统一的。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党员义务和权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当义务和权利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要求只享有权利,不尽义务,或是只要党员尽义务,无视党员权利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有的人误认为,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是党性强的表现。其实,党员在党内如果不享受应有的权利,也就难以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党员有执行党的决议的义务,如果受到阻挠,他不行使向党揭发检举的权利,那么他执行党的决议的义务也不会取得效果。同样,如果有的党员只想享有权利,不肯履行义务,那么他在事实上也会失掉自己的权利。例如,党员有被选举权,假如某个党员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成为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所谓“特殊”党员,就会丧失同志们对他的信任。他虽然还享有被选举权,但谁也不会选举他。因此,党员要想很好地履行义务,就必须正确地行使权利;同时党员要想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也必须忠诚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希望我成为正式党员以后可以正确地行使权利与义务。

在讲解“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这一内容时,蒋xx老师没有给我们灌输很理论的知识,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例子或故事来阐释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原因。其中包括现代政党的发展历史,国民党政权丢失,中共九十周年,苏联共产党历史等等。现代政党的发展历史表明良好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是政党团结制胜的重要保证。通过讲解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基本内容,我知道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以及党的纪律的概念、内容、特点。

总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今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上进,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敬爱的党组织:

4月7日和4月13日分别上了两次党校培训课,第一次陈xx老师为我们介绍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第二次课是蒋xx为我们阐述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重点分析为什么要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我们知道,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统一的。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既要正确履行义务,又要合理地使用自己的权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权利是陈xx老师讲的一个贫困党员的例子,贫困党员有请求帮助权,其他党员会帮忙捐助贫困党员,这不仅说明人与人之间协同互助关系,还充分体现党的精神。

党员有八大权利和八大义务,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党的相关章程和政策, 正确理解党员的义务与权利的关系,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或者只履行义务,无视党员权利,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党员义务和权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每个党员必须了解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正确理解其辩证关系,从而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和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另外,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这门课 ,蒋xx老师以历史角度和自身经验为我们重点讲解了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重要性。首先,组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其组织的本质是在于分工与合作。例如现在大学教授进行科研项目,如果团队成员没有具体分工和协调工作,而盲目地各自搜集的资料,这样完全没有组织性,是不可能良好地完成科研项目,在党内也是如此。而个人的力量的增加并不是意味着可以抛弃组织,反而会帮助组织和启发他人进一步发展。其次,良好的组织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是政党团结制胜的重要保证;老师用苏共亡党20周年、国民党丢失政权和中国共产党90周年这三个典型例子具体为我们分析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结合历史,我们知道,共产党的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其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最后分析了社会阶层、文化价值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迫切需要当代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纪律要求。

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在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民主集中制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能保持社会监督、维护人民利益,能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

认识了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重要性和学习相关内容后,我们应当自觉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增强纪律观念。首先要模范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要联系实际,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忠于组织,遵守规则,这要求我们要持有忠心意识,规则意识和协作意识。

上了这两次党课培训后,进一步认识了党,我们应当自觉履行党的义务,正确使用党的权利,不要滥用私权;在组织中,要有协作精神,要忠于组织,遵守规章制度,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切以集体和组织的利益为重,这样我们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

敬爱的党组织:

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我学习了由陈xx老师以及蒋xx老师主讲的《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和《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应尽的义务以及拥有的权利,增强了对党各项组织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同时也让我树立了为党奋斗终身的信念。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在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经过长期的实践,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组织保证。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是: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能有效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

民主集中制包括六项基本原则:(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更多地了解和参与。(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民主集中制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学校、班级评优等各类比赛中都有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的体现。比如学院组织的“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标准,就是收集每位同学对最喜爱的老师的标准汇集起来,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最终评选标准,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行使自己作为主人翁的权利。自觉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并将原则应用于具体学习生活中,是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一种基本形式。

敬爱的党组织:

上个星期,听了陈xx老师对党员义务与权利的深刻诠释和林xx老师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独到见解,思考良多。

以前,总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只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足矣。不想,成为党员还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深思后才明白,其实凡是政党都有对自己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规定,规定共产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维护党的团结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必然需要,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最终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共党员的八大义务和八大权利,自觉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有责任的行使党赋予我们的各项权利!

作为祖国的新生一代,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即使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自身素质。更何况是一名中共党员?所以除了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行使党赋予我们的各项权利外,我们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

首先,我们应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早在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之初的1922年11月,中共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1938年的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党性修养还不够普遍深入,要求用党性修养来提高党的战斗力。

其次,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要认真加以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养。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提高政策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同时,还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1939年7月,刘少奇发表《论共产党修养》,指出共产党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因为共产党员不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改变的,不能改变的”要求从几个方面提高党性修养。

再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最后,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注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勇于剖析自己,在不断的反省中加强党性修养!

以上是我的思想心得,恳请党组织批评帮助!

5

2016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和党内民主--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五篇

3

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和党内民主--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这两节课是陈xx老师和蒋xx老师分别为我们上的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即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平。党员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受党纪的约束,在实现党的决议(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重大作用。

陈xx书记用风趣的语言和独特的例子为我们讲述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首先,陈书记讲述了党员权利的演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的《修正章程》中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候补党员只能参加小组会议,只有发言权与选举权,但其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1980年,规定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是严重违背党纪的。2002年,规定党员拥有参与权,知情权,培训权,意见表达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申辩权。应该说,党员的权利随着时间不断完善,做到真正保证党员的权利。

为了保障党员的权利,当制定了一系列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员权益是一种利益价值,包含意见保留权和请求帮助权。党员权利是一种公共权益,包含参与权和建议权。党员权利是一种不等诉求,包含知情权和监督权。党员权利是一种民主权利,包含申辩申诉权和选举被选举权。为此,陈书记为我们举出了陈少敏事件,越南共产党事件以及其他国家政党的新做法,认证探讨,思考和研究。在我认为,不断完善党员的权利保障体系,有助于党的稳固和发展,能够为党吸入更多新鲜血液。

第三节课是蒋xx老师为我们讲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蒋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蒋老师为我们做出这样的解答,组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现代政党的发展历史表明,良好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是党团结致胜得重要保证;社会阶层,文化价值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迫切需要当代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纪律要求。组织的本质在于分工合作,分工合作的基础在规则,组织制度和纪律要求是一种特殊的约束性规则;个体力量的增强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组织,相反,现代社会的人们更依赖于组织与团队的力量。

蒋老师从苏共亡党20年祭,国民党丢失政权,中国共产党的90年历程为我们论述了这一观点。国民党丢失政权的背景是国民党代表了资产阶级,丧失了民心,军阀割据,党组官僚,党纪涣散。故国民党的失败是因为一为理念杂糅,体制冲突;二为定位不明,属性不清;三为重视不够,建党部位;四为派系纷争,内部耗散;五为主义不倡,信念蜕变等。而相反中国共产党以苏俄为师,以国民党为教训,建立中国模式,走中国道路,总结中国经验。

另外,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的基本内容。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是在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我以为,我们需要坚持民主,民主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能保持社会监督,保证公平。上了课后,我知道我们应该自觉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增强纪律观念。要模范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要联系实际,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忠于组织,尊重规则。

3

2015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六篇

第1篇:浅谈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及工作条例。以我集团图书发行工作所涉及的制度为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廉洁从政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新华发行集团财务管理办法》、《新华发行集团业务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办法,《企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属于实施细则,《请假制度》、《会议制度》等属于工作条例。目前来看,以上各项制度都在良好运行当中。从反腐廉政方面看,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企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其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集团正在执行的制度有数几十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日常办公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干部纪律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其它工作制度。如何做好制度的系统化与有机整合呢?

一、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能力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制度经济学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来说明制度的功能: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庙里,人们发现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异,很不公平,于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因为谁都有私心,大家推选的掌勺和尚其实也亲疏有别,难以公平。经商量,决定轮流掌勺,一人分一顿,情况虽一时有所好转,但时间一长,发现问题更多,因为个别和尚不仅分亲疏贵贱,轮到自己时还又吃又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决定在轮流掌勺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规矩:分粥者必须最后拿剩下的那一份。这样,问题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却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推进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是对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层次把握和运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机制的建立完善,努力实现制度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在若干制度构成的系统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运行就构成了机制。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同样,好的机制能事半功倍,坏的机制却使坏者更坏并造成恶性循环。坏机制的典型是“补偿性反馈”。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故事:西绪福斯背叛了宙斯,死后被打入地狱受惩罚。每天清晨,他都必须将一块沉重的巨石从平地搬到山顶上去。每当他自以为已经搬到山顶时,石头就突然顺着山坡滚下去。这样西绪福斯必须重新回头搬动石头,艰难地挪步爬上山去。对这个故事加以引申,我们可以发现,西绪福斯把这个石头搬得越高,石头就会掉得越低,他就必须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完成任务,这就是“补偿性反馈”。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了建立良性机制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也在研究制度、制定制度,但常常由于没有从完善机制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系统研究,使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相反的运作。

三。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着力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还需要构建一个闭合的、关联的、科学的制度系统,这个制度系统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冲突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结构、功能和功效的缺失。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就需要日常办公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等加以配合执行;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就需要干部纪律工作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等制度来加以约束。作为一个整体,全局的各项制度之间应当协调一致,如果各部门的制度互相不能够协调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建立完整统一的制度体系,应当将各个部门制定的内容相似的制度进行统一设置。

四。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要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制度建设关键是要管用、可行。制度都是人订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组织或团体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如果一项制度的出台得到了全体组织成员的支持,这样的制度肯定不能出台,因为这样的制度,肯定直接或间接地牺牲了组织结构中某一方的利益;如果都反对,这样的制度也不能强制推行,因为不仅法不治众,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组织结构不同利益群体的失衡,这和组织成员都赞成所产生的问题是一致的。但凡好的制度,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反对,有一部分人赞成。好的制度,肯定是考虑到了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关联成员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并经过严谨周详的论证才能出台。因此,制度应该尽可能全面,同时组织中每一业务环节、服务环节、管理环节以及利益可能波及到细小方面都要有制度的身影,如果制度与制度之间矛盾交叉,更会导致有关部分无法执行,该制度效力的减弱,进而导致整个组织制度效用的减弱。制定制度与修改不合时宜的制度可采取干部职工论证、横向交流论证、研讨论证等方式,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保障被大多数人接受,建立制度激励机制。

对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制度,要及时地进行修订,将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规定予以废止,重新制定、完善适合管理需要的、统一的制度。

第2篇: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的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规章制度的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好处是什么?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指单位治理中强调依法治理,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到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必须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单位的制度化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有这样几点:

一是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单位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

二是能够发挥单位的整体优势,使单位内外能够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由于单位中的员工能力及特点的差异,使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产生波动;

三是为单位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四是有利于员工更好的了解单位,能够更好的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顺畅;五是有力于单位员工的培训,有利于单位员工的自我发展,单位员工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可以自己明了自己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自己可以发现差距,有自我培训发展的动力和标准。

一个国家的管理靠法制,一个单位的管理靠制度,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在一个单位要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实现各项工作的突破,是要有一定的开创力。就如何实施好制度化管理。

1、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班子抓起。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以说,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班子的制度化抓起,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集体的制度建设开始。

2、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制度是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因此制度首先要让大家了解和认可,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有的单位制度制定的不少,可是单位成员却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制度制定时考虑不周全,在实践中无法执行。

3、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在一个单位,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与这配套的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方法。

4、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后,必然会有部分成员感到不适应,甚至牢骚满腹,这就需要我们有实事求是行之有效,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消除他们的疑虑,化解他们的不满。同时我们也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使单位上下所有成员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种必须遵守执行的制度,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慰籍,出现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就会感到无时不在的关怀,而自觉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由些可见,始终坚持政治工作领先,思想工作领先的原则,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第3篇: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党的制度就是把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体现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和党的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上升为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党内规章、条例、规则的总称。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必须注重抓好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鲜明特点,它对党的建设包括支部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这一振奋人心的论述表达了他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思路。

一、对过去建党方式的反思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党的建设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党用思想建设的一系列措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的思想作风,保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使党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这一经验的理论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应当看到,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强调思想建设而没有把制度建设摆在应有的地位,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因为那时党的建设主要是在战争环境和农村根据地进行。由于兵荒马乱,党不可能建立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党本身又处在被敌人围剿、屠杀的险恶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搞好自身建设的内在动力。这种在单一的革命任务和巨大的外在压力下形成的强大动力,使得党主要通过思想建设,并辅之以一些简单的制度来解决党内的各种问题,这种做法取得很大成功。

但是,党在执政以后,由于党的地位、任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党内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腐化堕落等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思想建设去解决执政党面临的新问题,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我们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看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制度是好的,忽视了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缺陷带来的问题,因而在实践上,依然沿用战争年代单纯强化思想教育,注意作风整顿和主要靠政治运动治党的路子。这种“运动整党”的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由于没有抓准病根,始终不能正确解决问题,最终还是以整个国家的动乱为代价。正如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总结的:“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具体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问题,同革命时期对反革命分子的打击和对反动制度的破坏,本来是原则上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二、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在这场十年之久的灾难中,整个中国陷入混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大批干部遭到批判,被赶入“牛棚”或关进了监狱,党的形象和威望受到严重损害。为什么在党执政17年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大的曲折和失误?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很多老一代革命家几次起来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受到打击迫害?为什么党的决策一旦发生失误就难以扭转?这些问题无论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都是党内外群众关心、思索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邓小平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他认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然是党在工作指导上的失误,这种失误是由毛泽东造成的,“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根源,这就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上存在着一些严重缺陷。对此,邓小平做了精辟的论述。1980年,邓小平在主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时提出:“过去有些问题的责任要由集体承担一些,当然,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我们说,制度是决定因素,那个时候的制度就是那样。”他还说:“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了许多好话,但因为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稍后不久,在同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著名谈话中,邓小平在回答“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的提问时说,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他说:“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了党和国家建设的规律和途径。邓小平的论述为后来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走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新路子”奠定了基础。

三、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

在党的建设包括支部建设中,之所以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从制度本身的特征去加深理解。首先,判别是非,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了党的建设的难度,使一些违背民主集中制的错误行为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需要有判明是非的尺度。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尺。有了这样的标尺,既便于衡量,也便于检查监督,有利于防止和及时纠正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另外,有了这样明确的标尺,也有利于划清不正之风和改革中一些不当措施的界限,保护广大党员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因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党的制度在调整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时,对有关的职责、权限、权利、义务、程序等,或是作质的界定,或是作量的界定,对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怎样去做,规定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些人在改革中钻空子。

第二,纠正错误,制度具有强制作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纠正当前“民主不够,集中也不够”的错误,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贯彻民主集中制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认识。然而,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一方面,思想教育的成果需要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另一方面,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并非所有的党员都有高度的自觉性。在许多情况下,单靠思想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强制作用。制度一经颁布,对每个党员、党的干部都产生强制性、约束力,并有一定的机构保证其实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违反制度搞不正之风,就会受到批评,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纪律的制裁。这种强制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第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党的建设中可长期发挥作用。将党的优良作风包括民主作风用条文的形式保存下来,流传下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党在七十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建党经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如何发扬光大,如何持之以恒,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之制度化,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党的队伍是不断更新的,有了健全的科学的制度,就能够保障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不断继承发展,代代相传。

正因为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显示出的独到的特点和长处,基层党支部一定要下大气力,把支部的各项制度建设好。

第4篇:制度建设重要性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选择、制度安排和文化塑造;学校要致力于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造优雅大气、生动活泼、人文诗意的校园文化。在工作中为实现和追求共同的理想提供和创造持久不变的机会,寻找和践行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幸福。

制度是一种强制力,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一切好的制度都是正义的。它所施加的约束是一种职业性规定,不是一种人对人的强制。制度追求的是利自己利他人的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要求人们使利己利人不是简单的行为法则,而是一种习惯和自觉;愿意为自己损人的言行付出代价。

一切的好制度都是公平的。好的制度总是代表民-意的,总是捍卫人的权利的,并且不是捍卫某一群人的权利,而是每个人的权利。制度比人公正,代表正义的制度可以更大限度地实现公正,从而给人带来公平感。

一切好的制度都是道德的。制度表面上看是一些规则和条文,但是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一个人如果不能和集体、他人、或国家、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那么,他可能是不道德的;反之,这个人学会了调整与集体、他人、国家和自然的关系,那么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里,道德不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能力。

学校靠什么来达到教育标准呢?靠制度。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后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始终是我们的办学目标,也因此决定了我们教师的教育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使其愉悦。所以我们只要还是教师,还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要时刻做好准备:心手同一,神色坦然,带着感人

的喜气,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把阳光和爱心洒向你的每一位学生。

读后感: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学校规章制度是对教师员工的一种束缚,教师和学校本身,都不可能从制度执行中获得发展,最后提出要通过执行制度把制度文化转为员工的习惯,真正实现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的转变。对此我认为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解释,刚性制度和人文管理师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健全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刚性的制度,采用柔性管理才是王道。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一)

到处都是公司,到处都是厂家,到处都是商家,商家、厂家、单位和消费者之间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的对象,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角色转换十分频繁。

然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怪现象,在有些单位,业务开展的时间久了,就会走向受制于人的死胡同。

我分析,受制于人,走进死胡同的原因,主要是单位往往把某项业务全权委托给某一个人,由某一个个人包揽或者垄断某一项业务,使这个人专业化、集权化。除了他,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手,不明白其中的流程原委,不明白其中的明规则或者潜规则。

如果执行和垄断这个业务的员工忠诚度不高,那么他借职务之便做小动作的机率和给企业制造隐患和危险的机率就很难预测。

在这个业务中,垄断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领导有疑问,也没有精力追究。别的同志有疑问,又会碍于同僚的面子,甚至会主观猜测这个人与某领导的关系不一般(这是我们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损失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

一旦有“不识眼色者”提出异议,或者提出更换服务商的建议,垄断者就会以种种理由,特别是“如果更换服务商就会影响到单位某某利益(),人家就会在某方面制裁我们”为由百般阻挠,这就是个人已经从中牟利的主要征兆。

然而,没有人认真,没有人认为集体的损失其实就是个人的损失。人们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意识不强,或者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维护集体的利益了。这种情况,即便是在股份制企业,甚至私营企业也会发生。

为此,我认为,任何单位的业务人员都不能长期专业化、集权化,更不能垄断化,业务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定期换岗的制度,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某人请假或外出就会使某项业务停滞的被动局面,就不会使自制力不强的同志走上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就不会出现垄断者借助业务专业化、集权化的资本要挟上司、不服管理、形成类似封建割据挑战中央权威的现象,更不会使单位蒙受意料之外的损失。

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个人集权,应当削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47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