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 硬件 |

【www.guakaob.com--硬件】

幼儿园园长自我鉴定
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第一篇

幼儿园园长自我鉴定

有一位名园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办一所好的幼儿园需要硬件作支撑,但更需要软件为底蕴。在这个领域里没有最好,但可以永无止境地追求最好。”对于我这样一个面临经费和硬件双重困境的管理者来说,这句话无疑是一种激励和希望。他对硬件和软件的辨证关系还作了精辟的描述:“硬件体现了金钱加智慧,效果即时,也易被淘汰。软件者,人才也,他是时间加智慧、再加勤奋。软件一旦成熟,形成特色,则会长盛不衰。”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领导和教师人才的竞争,是取得事业发展的关键,对于名人所说的软件者,我或许缺少智慧,但拥有勤奋。凭着这种信念,在这一年中,我和我的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协作,团结奋进,依靠群体智慧,为幼儿园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1、严于律己,重实干

一个处在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具备业务精湛、勤于学习和反思等全面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兼备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敬业奉献、诚信待人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是我园全体教职工对好干部标准达成的共识。所以当教师感叹职业生涯的艰难时,做园长的同样也在感叹自己的管理难。但我想:只要在日常工作中一贯坚持严于律己的原则,勤奋加实干,以“三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能使领导放心,群众宽心,自己安心。

平常之心处事:作为管理者的我,心里十分明确,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幼儿园中,只是分工的不同,在人格和义务上是平等互助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园长也许起到的是宏观调空的作用,但当教师处在最忙碌的时候,或面临困惑的时候,我会做她们的朋友和同事,伸出手来扶一把,送上一句贴心的问候,给予一个小小的建议,与她们同甘苦,共谋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自主工作的热情。

2、以关爱之心待人

社会的发展,使管理者对教师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关注的是我对你要求什么,我要你做什么?现在关注的是教师需要什么,教师渴望什么?在园工会组织的“当今教师需求”调查表中,我们了解到:教师需要的是来自领导、同事在生活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关注。我想:真正关爱教师的生活和学习,是给她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设立方便教师休息和学习的“知音坊”,在寒冷的冬季提供热腾腾的豆浆,下拨经费支持工会和团支部开展“教师生日祝贺”、“冬季健身俱乐部”、“电影超市”等学习和休闲活动,让教师在自觉投入紧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周围的愉悦和对未来的向往,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而对教师工作的关注,除了给予教师业务上的具体指导外,要尊重教师的工作,善于挖掘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尽力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在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教师成长积分卡”的基础上,本学期,我又调整了教师的月考核方式,“我要推荐”:挖掘更多教师的工作亮点,“向您提醒”:委婉提出教师的不足,“自我评价”: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工作实绩。“红花”常亮相,“绿叶”也需展示,综合三方评价,一些工作勤奋有进步的组员也能有机会被推荐到“每月之星”栏目中。

3、以敬业之心治园

(1)重视小事

幼儿园的很多工作都是烦琐而细小的,但当你凭着一颗敬业之心去从事你的工作时,你就觉得责任远大。重视每一件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和敬业心。看过《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很多企业或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对每一件小事的重视,失败可能也是从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开始。日本企业创立的5S工作法,是企业管理实践中“重视小事”的经典之作。所以当我在完成每一件事时,我的态度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窗子的明净

程度,环境细微处的设计、与家长、教职工的对话艺术,凡事要做到位,凡事要做精致,日复一日就会沉淀下来,就会在整个园内形成一种敬业负责的文化氛围。

(2)发挥引领

作为园长,虽然不需要你事必躬亲,但必须站在幼儿园发展的高度,为各个条线的工作,尤其是教师的业务出谋划策,指明方向。所以领导同教师一样,要勤于学习和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教师中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注意深入第一线,为各条线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业务、科研出点子、提建议、创机会。如指导业务助理将团队精神引入到教研活动,开创独特的新幼教研文化,指点团支部以课题来引领团工作、提升研究层次,我们的老师很敬业,很有上进心,当她们处在实践的十字路口时,最需要的是领导的引路和指点。

一、依靠群体智慧,聚合力

俗话说:智慧来自于集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能创造一所幼儿园的未来,并能排除未来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共谋幼儿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和园内的领导班子成员经过不断的磨合、碰撞,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实干、高效、智慧的管理团体,从党、政、工、团到年级组长,我们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探讨促进,全力做到事业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出谋划策,当工作中碰到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始终遵循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从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出发的原则,抛弃个人杂念,最终达到步调一致。【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在聚合群体智慧的同时,我还注重拓展他们个人的智慧风格,努力提升内功,养成独立思考、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在目标同向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过程创造,殊途同归。所以,在管理中我实行放手和放权,支持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各成员各司其职,避免互相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年级组长,今年我尝试了班组承包制的形式,让他们自主管理自己的年级组,从课程管理、教研活动、文化建设、家长工作到青年教师培养,委任她们进行全面管理,有权利、有责任开展各类创造性的工作。我想,我园今天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很多都来自于她们个人的智慧,聚合了各方的力量。

二、重视反思研究,强实力

(一) 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的实践表明,没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学校管理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等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间的竞争和紧张的工作节奏,导致人的价值观的衰退和目标取向的变革,限制、阻碍了人际的正常交往、沟通和理解,人际的友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受到了限制和突破,可以说,这种现象在知识分子成群的学校显得尤为突出。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对学校的管理重新定位,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进行管理,寻求促进教师和学校正常发展的突破口。在这样的理念冲突下,我从去年开始尝试开展了新幼“合作文化”管理课题的研究,把合作引入到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中,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探索一种合作模式,注重培养和激发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此来增强学校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

(二)创建目标,激发动机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也是达成教师个人对集体忠诚的重要方式。我们通过中层干部会议,切实了解教师对人际环境的期望和需求,大家都认为:一个关系融洽、善于沟通、乐于合作的人际环境是增强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园人际环境现状,我们确立了《新幼人际交往准则》,出台了强调合作规范和理想的《新幼教职工文明礼仪须知》。通过目标的统一,使教师们能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努力。

1、创设环境、注重熏陶

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我们将一年多来教师团队活动的照片及相应的幼儿园合作条例展示出来,在两楼连接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通道中创建了“合作文化”长廊,以直观的形式强调幼儿园团队建设的目标和价值观,强化教职工对团队管理的心理认同感。

2、提倡自主,共享远景

幼儿园的团队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班组内的合作和分享,任何有突出表现的班组团队,也都是以共享远景与价值做后盾的。我将班组团队建设的构思权和管理权交给各个条线的组长,与她们签定了承包班组管理的责任书,让她们自定班组团队建设目标,自主开展组风建设,团队合作等班组活动,让她们在自发自主的活动中真正感受团队建设的魅力。

(三)提高研究能力

现在的园长不仅要具备管理能力,还要兼备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对于我本人来说,在课题的研究上一直是个弱项,而幼儿园在科研方面本身也始终是一个空白,如何以课题研究促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幼儿园的发展特色,也始终是我思考的问题。

1、抓住机遇

2003年5月,我园作为市“0—3岁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研究”课题嘉定实验区的七个实验园之一,在市课题专家李洪曾老师和教育局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初步确立了我园的家教课题:《社区亲子指导角的实践研究》,抓住这一机遇,我带领园课题组的成员,利用暑期休息时间,在新成各个社区广场设立咨询角,了解新成地区0-3岁婴幼儿的家庭带养情况、家长对指导的需求,从而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确定了以祖辈家长作为指导对象,该课题成为2003年上海市家庭教育“ 十五”立项课题。

2、加强学习

为了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在局课题组领导的推荐下,我报名参加了由教科院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学前社区教育模式“的培训班,在培训的过程中,我逐步了解了各类指导模式的特点,并将我园的课题确定为对象模式,为确定课题的指导内容和形式明确了方向。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和课题组的成员一起上网收集有关资料,并以问卷、咨询、祖辈家长委员会的形式,掌握了指导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家教现状和对家庭教育的需求,从而为课题有针对性地实施积累了依据。

3、深入实践

课题确定后,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组织者的引领。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我坚持每学期制订好阶段计划,使教师们明确阶段研究思路,并带领大家参加每一次的教研培训和实践活动,从而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广场的实践活动中,我注重获取来自各方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调整活动计划,使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合祖辈和孩子的需求。

由于我和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努力,我园的03课题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由我和陶丽芳老师共同撰写的模式论文《以“社区亲子指导角”为载体,加强祖辈家长指导的家教模式研究》,在大连召开的“2004年全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模式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并荣获一等奖,论文还分别被刊登在〈上海市2004年家庭教育研讨会〉、〈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讨会〉、〈全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模式研讨会〉论文集中。

一、群策群力,求实效

要使每一项工作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注重过程。2004年,我园无论是在教研、科研、业务还是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关键是发挥了园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依

靠了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最让我欣慰的并不是这些成绩的获得,而是在成绩背后所折射出的教师们身上那种脚踏实地、永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精神,它是我在管理过程中获得的一笔最大的财富,也是最辉煌的成果。

二、不足与思考

1、经费的不足导致硬件的落后、教师待遇的低下,这始终是阻碍我园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如何取得社会和上级部门的支持,是我在今后工作中重点要克服的难题。

2、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如何因人而异,实施弹性管理,这也是我在新的一年中要探索的新的管理模式。

2014幼儿园园长自我鉴定
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第二篇

2014幼儿园园长自我鉴定

自XX年x月入学以来,在学校的关怀和老师的帮助下,在父母的疼爱和自身的努力下,我成绩优秀,思想端正,在校表现突出。各个学年,都有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xx在xx年更是获得了“区三好”的光荣称号。 在校遵守纪律,严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从来没有过迟到、早退、旷课的不良行为,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优秀学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待人友善,尊敬师长,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行为习惯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在校期间曾被评为“文明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热心于国家大事,拥护国家的领导。对于学校组织的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积极对待,并且表现不俗,在校运会的男子实心球比赛中获得年级第二的良好成绩。

在平日的学习中,保持自觉而严谨的学习态度。对于学过的例题,能举一反三。而对于做错的题目,能牢记在心,避免再犯。在历次的年级测试中,名次总是位于前列。在XX年代表学校到南宁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并获得广西区三等奖,还在在第二xx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桂林市一等奖, 学习态度端正,进取向上,在班级内任职学习委员,登记各项事宜,考勤,认真负责此项工作。德育成绩名列名茅,带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德育分。

2015幼儿园园长个人总结
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第三篇

幼儿园园长个人总结(一)

在“重温童年美好,再品职业幸福”的儿童节主题郊游活动后,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开始了六月份的工作。

六月的工作正如六月的天气,大多舒适、平和。偶有的激情似火、忙忙碌碌又让每一个人都感受艰辛,亦收获喜悦。

全国第二个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宣传任务,园长从局里接过。三期电视专题节目《学习篇》、《习惯篇》、《健康篇》的设计、组织到人员落实、场景展现都一股脑的落到了我们的身上。刘园长撰稿布景,园长、老师、孩子、家长,幼儿园的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全程参与,全员出镜。虽有节目准备和组织过程的辛勤与汗水,但活动后,我们收获了教师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经验和记者对我们的至高评价。6月4日,6月13日两天的全天节目录制,宣传的是学前教育的先进理念,惠及的是千家万户的孩子,而展示的是我们幼儿园人的最美形象。

6月22日,在进修校组织召开的“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交流会”上,教师们放弃周六上午休息日,全心全意的组织孩子们的半日活动。区域活动展示、陈征老师策划主持的教师经验分享、园长的经验介绍,从理念到行为都做到有观点,有层次,有高度,又一次为全县幼儿教育领导和同行送去了一份学期教育的美味大餐。所有的同行用心品着、细心感受着也由衷的敬佩着。

6月19日,我园承接了职教学校幼师班的18名学生来园实习工作任务。办园条件艰苦,环境紧张是现实困境。但对事业执着的我们面对外界的需求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气度和担当。设计承接工作方案、组织召开承接实习生见面会;落实十天实习日里每一天的帮带活动;撰写实习鉴定;筹备实习汇报会;为实习生每人赠送实习笔记和发放小礼物;装档案;采集学生们实习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园本教研、抓紧孩子离园后的时间在园排练……十天时间,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紧锣密鼓的为学生们做着许多许多。也许她们有感受有收获,也许她们此时还不能深刻理解,但我们却在兑现着我们的诺言“认真做好每一天,小事全当大事做。”承接实习生工作过程中也彰显着我们的敬业精神和做事品格。

尽管对外的工作始终令我们忙碌奔波,但我们也不耽误园内计划中的工作。6月6日,贾平组织召开“法制教育活动创建工作会议”;6月28日,园长带党员同志走进建新社区帮扶贫困户,为特困家庭送上扶贫资金三千元;6月24日,刘巍为实习生讲座《带着精神和梦想走进幼儿教育》;6月25日,窦志娟为实习生讲座《一日活动中的有效指导》;6月28日,陈征为全园教师和实习生讲座《教师如何走进幼儿心里》;幼儿园的班级网站观摩评比、礼仪文明班级评比都按计划不折不扣的进行。尤其是班级网站的观摩评比,

6月18日,教育局组织全县幼儿园园长进行了案例分析比赛。从窦志娟老师的参赛和三位园领导做评委的经历,引发我们的更高的目标和更深刻思考——我们必须继续提升,要用教育家的视角和高度来要求自己、开展研究。我们要学习,要真正的如专家那样,有高度,有见解,有水准。思想观念和行动上都要与众不同,展现我们团队的专业。“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不是我们永远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始终在引领,永远都独到。”

本属于7月份工作内容的大班离园活动,我们提早计划,提前进行。拍毕业照、订纪念册、设计准备离园会上的各项活动,组织幼儿有计划地排练、,收集精致作业作品,填写离园纪念册。令我们为自己喝彩的是,这次,我们又创造了属于幼儿园自己的特色——幼儿离园证的精制作。巧妙构思、电脑制作。正反两面近三百余张的照片纸艰难的从非专用打印机中扭捏地走过。疲惫的不只是机器,还有始终在旁执着坚守的铁竹老师。办公室里,音乐科教师研究着离园会的主持和节目特色;美术科老师探讨着孩子们的作业作品怎样更有特色;屋里屋外区域活动、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游戏活动有序进行;树荫下,院落里,操场上总能看到刚刚离开班级又开始离园节目排练的

六月,园长个人也一如既往的努力在做。6月4日、6月6日两次去新楼工地查看,与开发方洽谈走廊开窗确保明亮一事;督促胡泽加大监工力度;

六月,我的文《那天,我们孩子样的过节》、《开拍了》、《老公的红T恤》、《我和孩子的故事五》分别发表在网易博客和幼儿园网站的园长博客;全县园长案例分析比赛中做专家点评,全县“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经验交流会”上做题为《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让教育适宜幼儿让家长适应教育》的专题经验介绍;制定实习生工作方案,撰写见面会和汇报会上的讲话,每一天,都在忙碌中不断超越和提升。先后被推荐省学前教育讲师团成员;被推荐为市中级职称评委和省高级职称评委。

6月,我园教师陈征、邱明英双双当选市级骨干教师;窦志娟、胡铁竹和陈征被教育局报送为远程教育参培学员;刘巍被报推为2015国培骨干教师参培学员。

6月,我们出色完成了计划中的工作,也超越着完成了计划外的工作。收获了成功亦期盼着7月半月后的圆满收口。

全省幼儿园半日活动比赛,大班离园会,学期总结,教职工考核,评优评模……期待做完这些,我们即将开始的假日生活。

幼儿园园长个人总结(二)

本次来渭南参加民办幼儿园园长研修班培训,机会难得,虽然学习时间短暂,但讲课老师精彩的讲解、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所参观幼儿园在硬件建设、师资配置方面,深深震撼了我,使我开阔了视野,同时与同行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让我看到自己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使幼儿教育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目前,渭南市幼儿教育现状为全市共800所幼儿园,公办幼儿园17所,仅占2%。可以看出幼儿园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公办幼儿园并存,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强势介入,这种情况下民办幼儿园要发展,要壮大,就必须在创新和特色上下功夫,优质和特色才是民办幼儿园的卖点,要注重幼儿园品牌、宣传、包装和装饰。

二、建设先进优质的园舍设施。

先进优质的园舍设施设备,是幼儿园发展的坚实保障。(

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

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制定继续教育、教师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对教师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明确要求。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遵循全面指导、重点培养的原则,形成教师队伍成长梯队,促进和激励教师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导向引航。

四、注重幼儿园日常科学管理。

应用于各行各业,以改善安全及品质,提升效率及形象为特点的五常法管理法,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理想选择。具体讲就是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组织学习用具、文件的存放,去除无用物品。将物品归类放置,有序整理。对环境、器材等进行定期清洁。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使老师养成自觉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习惯。另外,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要尽量符合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园长应定期进行抽查。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要制定各种制度来规范教职工的行为,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教职工职责,夯实各自任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奖罚分明,以奖为主、以罚为副、奖罚结合,采取相互打分,相互考评的形式,就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以便改进和纠正。同时与教师、门卫、司机分别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夯实责任,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及时与教职工沟通,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尽可能给予帮助。这样才能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六、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幼儿园、家长、老师是幼儿教育的金三角,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重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联系单、家长会、户外活动、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方式,与家长加强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及时征求幼儿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参观活动,使我了解了幼儿教育和办园中存在的不足,也找到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我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在办园理念、硬件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幼儿园园长个人总结(三)

**年*月服从上级党委领导的安排,来到了**幼儿园工作,成为一名青年园长。,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员工及外界的压力,我曾迷茫、困惑犹豫过,面对条件差、师资紧、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种种情况,我深知,幼儿园要生存,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作为园长的我,应该怎么办?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从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具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我发现,自己对幼儿教育事业始终保持着巨大的热情,这热情来源于所在的幼儿园为我提供的发展空间,这热情来源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点滴进步与成功,这份成功,激励着我不断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想,我有这样的需要,青年教师们也会有这样的需要。因此我确认我的工作责任是:,以人为本,创造一个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带来的喜悦,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以人为本,培养全体教职员工的民主意识。

1、树立正确的民主管理意识。

首先,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应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如果幼儿园不存在了,那还有什么管理可言。其次,每个人都有被关爱、被认可、求发展的需要。管理者是这样,被管理者也是这样。第三,要有赞赏意识。每个人都要学会赏识同事、赏识领导、赏识幼儿园、赏识自己,赏识能使一个人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因而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第四,要有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和方法。批评的目的是让人接受。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与人为善的态度、就事论事提出的。第五,要有管理适应性意识。

2、营造和谐的民主管理氛围。

首先,要有信息沟通氛围,管理者之间要信息沟通,领导与教师之间信息沟通,教师与教师之间信息也要沟通。其次,要有人际交往的氛围。多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和全园娱乐活动,来展示自我。第三,要有一个发展的氛围。无论是园长还是教师,都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发展。要允许每一个人冒尖、允许失败、允许表现、鼓励学习。

3、建立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

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要有民主管理的机构及机构的会议制度。如:教职工大会、家长委员会、教代会;要有民主的决策制度,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提交大家讨论,以保证决策顺利进行;要有公示制度,幼儿园的计划、总结、工资、各类政策要及时想大家公布,让教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幼儿园的工作就能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有领导评价与员工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自我管理制度、自我教育制度等等。

二、公平、公正,为教师的差异和差异寻找空间

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也不然。作为管理者,要承认差异,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差异,寻找个体差异,帮助教师找到个体的目标,获得有差异的发展。在幼儿园,要通过各种途径展示教师所长,让教师们感到,我在某方面长于别人也是幼儿园的财富,这就建立了自信;我在某方面短于别人,是群体发展的障碍,要时刻保持清醒。园长应尊重不同差异的教师,要善于寻找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看长处能使其特点得到发扬,并在发扬中自然抑制某些弱点。当教师自己的长处能被别人看到,并受到尊重和爱护时,又极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有了自尊、自爱、自重,在此基础上才会焕发出自强不息,发奋向上的精神。因此,园长不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和睦、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投入工作。这样其主体性的发挥,便有了一个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激发教工学习力,创建学习型团队

1、打破局限思考。大部分教师学习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囿于自己工作或职责范围之内,认为只要勤勤恳恳地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了,就是合格的组织一员了,所以对学习缺乏动力。作为领导要营造气氛,创造条件,要求每个教职工不仅要尽职尽责,更要鼓励大家成为发动机;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引导大家着眼于未来,使大家从未来的发展、幼儿园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发展中看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习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2、推动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作为领导,要让每个成员认识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这里的重要除了个人价值外,还有幼儿园的价值,即明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并使之了解具体的内涵和意义,然后尽可能融合这两种价值。同时,要让每个人随时了解目前的真实情况,即了解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距离,了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在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中,让大家看到危机、挑战、自己的无知与不足,也让大家体验到只要努力希望一定能实现,于是永不停止学习就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行为动机

四、采取扎实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①抓机遇,树典型,激发教师实践自身价值的自信心,增强积极向上,勇于竞争的意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既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②“走出去,请进来”,增强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自觉性。采取多种手段,帮助他们得到提高:一是“请进来”。请教研室的老师来园随堂听课,帮助年青教师找问题、提建议。请教育专家来校作讲座,帮助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获取新的教育信息。二是“走出去”。每年总是花相当大的经费让他们外出学习、听课,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三是“搭台子”。为教师创造机会,积极争取块内教学研究活动在我园开展,为教师参与研究活动提供条件。四是“重科研”。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带领教师搞科研,提高科研的意识和水平,形成人人有课题,组组有课题。

总之,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相通的,作为教师要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管理者,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宽松、和谐的空间,让教师们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2015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第四篇

第1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粤发[20XX]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社会功能为依据,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我市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现有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三个类别。公益类事业单位再划分为三个小类别,即公益一类、二类、三类。

1、行政类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部门自行委托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不作为依据。

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职能归位、调整机构。即对获批准的行政类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将其经营服务性职能剥离,并交由其他机构、社会组织;对编制数少于6名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将行政职能回归行政部门,机构与相关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对申报未获批准单位,则根据其社会功能划定相应的公益类别。

根据省编制部门的审批程序规定,行政类事业单位审批权限上收到省,并由省按程序报中央编办。在分类时,市编制部门将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和调整,对拟定为行政类的事业单位要求申报部门和单位列出法律法规授权依据,并依照省的规范格式和要求汇总,按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报批。改革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公益类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这类单位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

(1)公益一类: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权利、政府必须予以保障、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只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由政府确立并严格监管,不得从事任何的经营活动。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严格管理,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保证,履行责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基础性或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军队退役人员服务管理机构,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政府资金和项目管理机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康复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人事、教育考试机构,承担义务教育的少年体校,公益性宣教、咨询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彩票管理事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文献情报、档案馆,地方志编纂机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技馆,土地储备、土地整理机构,地震、气象、环境等监测预报机构,基础测绘和地质调查机构,离退休(老龄)服务机构,应急救助机构,战略物资储备机构,强制性检验检疫机构,完全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信息机构、基础或公共科研任务的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教育助学机构等。

(2)公益二类:指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主要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要按规定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具体包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示范性幼儿园,基础应用科研院所,一般性技术推广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对外交流促进机构,职业病疗养机构,运动项目管理机构,体育训练基地,公共体育场馆等。

(3)公益三类:指从事的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但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能力较强,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自主开展公益服务和相关经营活动,受政府委托承担有关公益任务的,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相应支持。具备转企条件的逐步转为企业。具体包括: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一般性疗养机构,咨询服务机构,一般性评鉴机构,非强制性检验检疫机构等。

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根本属性,在分类改革中要进一步清理整顿事业单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益类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一是改革要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对实行大部门体制进行整合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要统筹考虑,优化业务流程,进行结构调整,整合重组;对工作任务相同、相近或在一个区域内重复设置的,要打破条块、部门界限进行重组;对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但仍有社会需求的,要予以合并;对公益服务任务萎缩,工作量严重不饱和或工作任务已完成的,要予以整合或撤销。二是改革要充分体现区域覆盖,资源整合。对检验检测,要打破部门壁垒,按照优化、效能的原则,整合技术设备、技术手段相同或相近的的检测、检验机构,以及同在一地、任务不饱满的同类检测、检验机构。解决政府重复投入、检测资源浪费问题,全面提升公共检测能力与水平。对信息机构,要结合电子政务建设,以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推进信息机构的分类调整和资源整合。部分公共管理职能重的部门可依托信息机构建立完善政府决策咨询机制与平台,促进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对投诉机构,要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统一的投诉受理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监督和资源共享,实现一个电话受理,一个窗口对外,方便群众投诉。三是对混合型事业单位,即: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属性的事业单位和其它目前难以确定类别的事业单位,应对其职能进行剥离、调整后再确定类别;对由多个不同类别属性的所属单位组成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各个单位的不同类别;对职能混合不宜进行剥离的,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类别。

3、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实现或经过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对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转企;对部分既开展经营活动又从事公益服务的,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无市场前景、转企成本过高或转企后难以生存的,予以撤销。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目前仍列为事业单位管理但不应列入事业单位的行业学会、学术联谊、咨询经纪、鉴定评估、公正、认证等机构以及承担非强制性技术检验、检测的事业单位,要转为民间性社团或社会中介组织,依法独立开展活动。具体包括:开发应用型科研机构,工程勘察设计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体育场馆等。

4、暂不纳入分类改革的事业单位: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1)人民群团(不含其下属事业单位)暂不分类。具体包括: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远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清远市科学技术协会、清远市残疾人联合会、清远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清远市红十字会、清远市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清远市佛家协会等8个单位。(2)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技工学校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主要按标准进行管理,中央和省正在制定或修订相关机构编制标准,故暂不分类,机构性质、人员编制等维持现状。具体包括:清远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等4个单位。(3)根据省文化专项体制改革的精神和部署,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暂不列入此次分类改革。具体包括:清远日报社、清远广播电视台、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报、清远广播电视台经营广告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技术传输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清远市民族歌舞团、清远市演出公司等10个单位。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各地成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法制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召开动员大会

4月20日召开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会议,由机构编制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市直副处级以上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印发《清远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会议既是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动员部署,也是制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业务培训。

(三)时间安排

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分级组织;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稳妥推进。改革于20XX年4月启动, 11月完成,12月检查验收和总结。市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具体安排:

4月-6月,受理市直所有行政类事业单位的材料和上报工作;受理审核农业局22家、林业局18家、民政局9家、残联6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局4家、旅游局1家、法制局1家,科学技术局2家、教育局6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8家、卫生局11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家,合计98家事业单位的送审材,6月底前按程序报批。

7月-9月,受理审核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6家、城乡规划局6家、国土资源局6家、气象局3家、国资委1家、交通运输局10家(其中,清远市交通运输开发公司隶属市国资委)、公路局(含公路局)14家、水务局5家、发展和改革局2家、审计局1家、统计局1家、物价局2家、财政局7家、经济和信息化局3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2家、民族宗教局1家、司法局5家、城市综合管理局(包括市环卫处及其下属单位)11家,合计97家事业单位的送审材料,9月底前按程序报批。

10月-11月,受理市委2家、市政府9家、清远经济开发区10家、无线电管理处(含无线电管理处)2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含机关事务管理局)4家、市政府金融工作局1家、红十字会办公室4家、社会科学联合会1家、科学技术协会2家、市委组织部2家、市委宣传部2家、市委统战部1家、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1家、总工会3家、妇联3家、检察院1家、广东丝源蚕业有限公司1家,合计53家事业单位送审材料,11月底按程序报批。同时,对分类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暂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一并上报。

12月,对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总结材料上报。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审慎实施。具体工作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法制等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分工,统一思想,通力协助,针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研究,提出办法和对策,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分类改革期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原则上只减不增,确应需要新增机构或编制的,采取机构有撤有设、编制有减有增的办法,实行部门或行业、系统内调剂,动态管理。任务取消、下放和转移的,编制相应核减。有明确规定必须增事业设机构的,严格按“撤一建一、总量控制”的原则办理。确需新增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的,要根据“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在经营管理类型相同的机构之间内部调剂解决。

(三)严肃纪律,强化监督。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改革期间,暂停人员调动,不得利用改革之机突击提拔、评聘职称;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隐瞒、侵吞单位国有资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第2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为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晋发〔20XX〕1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的意见》(晋办发〔20XX〕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X中、X中、X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积极配合政府机构改革,本着规范、搞活、发展的宗旨,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建立起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公益服务体系和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布局结构合理、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简、优化、效能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现有事业单位,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性质,规范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坚持分类管理、衔接配套的原则。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要与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各行业体制改革相配套、相衔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四)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保障改革所涉及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操作,确保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三、目标任务

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并根据其职责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实现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科学、单位名称规范、职责界定清晰、经费渠道适宜、编制职数合理、内设机构精干、类别划分准确、管理规范有序,逐步理顺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改革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事业单位生产力,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清理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采取“撤、并、转”的方法,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予撤销:

(1)长期不开展工作或不能正常运转的;

(2)长期无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其日常工作由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外聘人员承担的;

(3)所承担的职责已完全划入行政机关的;

(4)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

(5)任务严重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成建制合并,确因工作需要的,可保留牌子:

(1)分工过细、规模偏小、工作量不大、社会效益不佳的;

(2)职责任务相近、工作任务交叉、设置不合理的;

(3)同一部门所属多个单位承担执法职责的;

(4)随主管部门划转,需进行合并的;

(5)具有不同隶属关系,业务相同相近的。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业单位,应逐步转制:

(1)现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营利性活动的;

(2)属于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收费服务的;

(3)现承担的工作任务可由市场调节解决,或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其他社会组织承担的。

(二)规范

1、机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规范、准确,能够反映其机构的性质特征、举办主体、所在区域、主要职责、组织形式等内容。除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冠以局、办外,其他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称局、办。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增挂牌子,除法律法规或上级规定必须增挂外,一般应通过明确职责或变更单位名称的方式予以解决。

2、职责任务。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规定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界定,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属性特点,并与行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

3、机构规格。事业单位的规格一般要比其举办主体的规格低一格,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规格要比事业单位低一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现行规格与上述要求不符的,要重新确定规范。

4、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应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别和职能属性合理确定,具体可分为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国家规定可以获取规费收入并实行管理费开支的,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财政拨款类。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难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其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拨款。

财政补助类。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市场运作或运用自身条件开展有偿服务,能够取得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但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经常性支出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补助。

自收自支类。对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通过市场运作,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开展有偿服务,获取比较稳定收入并能保证基本支出需要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自收自支。

5、人员编制及结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根据其承担的工作量及内部岗位设置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核定。凡国家和省有定编标准的,按照标准从紧核定;无定编标准的,要结合财力状况,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综合考虑单位性质、职责任务、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核定。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从紧核定并适当精简;对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严格控制在履行公益职能所必需的范围内,并要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对编制数与承担的工作量明显偏离的,其编制应予裁减。在清理规范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在重新核定事业单位编制的同时,要对其人员编制结构进行规范。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单位管理人员编制不少于50%,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少于70%,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单位工勤人员编制不少于50%。

6、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应根据单位职责任务、内部分工和岗位要求综合设置,不宜过多过细,一般不设4人以下的内设机构。业务科室不少于70%。

7、领导职数。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应根据事业单位自身规模、工作任务等因素从严从紧配备,提倡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按照《阳泉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中的标准核定。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现有领导职数超过规定要求的,或单位需要撤销、合并的,在过渡期保留现有人员的相应待遇。

(三)分类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即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有行政编制或可以调剂行政编制的,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目前不具备划转条件的,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划转。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行政职能收回行政机关。对一时难以收回的,依法予以授权或委托,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职能必须取消。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后,原事业单位机构进行综合设置,该归并的归并,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今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依法进行企业注册,撤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不具备转企条件的,作为过渡暂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财政也不再以任何形式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拨付经费。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优势互补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机构设置。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证,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开展经营活动,不收取服务费用;履行职能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能自主支配。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不同程度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提供公益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并依法纳税。

——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自主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和相关经营活动。根据需要,政府购买其有关服务。

(五)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配套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逐步从微观转向宏观,重点是管政策、管规则、管标准、管监督,逐步建立既能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又能有效约束其行为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事业单位的类别,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探索新的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创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政府“以办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让事业单位充分享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

1、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聘用合同管理制度,聘用制必须在编制内进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建立岗位分类管理、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和各类人员特点的具体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未聘人员安置政策体系。通过改革,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激活事业单位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推进财政投入制度改革。规范财政供给范围,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事业单位财产、债权、债务的管理,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采取经费全额拨付、按照项目拨付、购买服务、适当资助或给予其他扶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公共事业,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

5、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监管,妥善做好撤、并、转事业单位的经费、物资、房地产等资产处置工作。要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登记、造册和债权、债务清算工作。要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国有资产划转、移交以及重新分配。【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四、组织实施

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市和县区要统一步骤、同步推进。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清理规范(20XX年10月—20XX年6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制定《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清理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理由,清理规范后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经费形式、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编制结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隶属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并于20XX年3月底前报同级编办,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其中,市直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省编办确认;县区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市编办确认。

第二阶段:合理分类(20XX年7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提出《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包括单位的拟定类别、划分类别的理由及依据,于20XX年10月底前报同级编办。编办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认真审核、科学分类,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

第三阶段:配套改革(20XX年1月—10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根据批准的事业单位类别和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组织实施财政配套改革,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转换用人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着力推进上级已做出部署的文化体制、水管体制和勘测设计等单位的改革。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XX年11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自查和全面总结,并写出专题报告报市编办。市编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市直和各县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确保改革工作整体顺利推进,成立以市长、市编委主任为组长的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协调组,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协调组成员包括市编委组成人员和市纪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协调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并组织实施改革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编办。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责任,务求取得实效。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是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调研,制定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动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同配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纪检、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组织部门负责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及时调整和配备;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配套财政政策,做好事业单位机构整合过程中国有资产清算、移交和债务清理等工作,并根据清理规范后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助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做好人员的调整安置工作和涉及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审计部门负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强事业单位转制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做好机构变动单位资产划转处置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应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

(三)严肃工作纪律。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定机构、定编制、提高机构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期间,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一般不再审批新的事业单位。要严肃组织、人事、财经纪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不得突击提拔干部、评定职称、分钱分物。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3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我省公益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5号),结合江苏实际,现就分类推进我省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益事业,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功能定位,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进取,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胆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整体配套衔接,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前,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具有江苏特点的公益服务体系,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前。

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5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二、工作任务

(一)按照社会功能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在前期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分类范围,规范事业单位分类标准,严格事业单位分类程序。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

(二)稳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完全或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依据。

对已认定为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其他职责剥离后,在规范和调整其行政职能、重新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改革中涉及行政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依照现行机构编制、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按照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的改革方向和管理要求,今后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三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时,原则上不再授权或委托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

(三)积极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加快推进转企改制。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周密制定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鼓励事业单位转企的同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依法组建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转企改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2.制定完善相关政策。为平稳推进转企改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企改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人员待遇方面,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和省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转企改制前参加工作、转企改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企改制前已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企改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四)深化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1.优化布局结构。加强公益事业的统筹规划,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重大社会公益项目立项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公益事业留下足够空间。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整合职责功能相近的事业单位,提升公益服务能力。优化事业单位层级分布,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省级主要举办承担全省性、示范性或者跨区域、跨流域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2.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保证其依法决策、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责任。

3.规范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贯彻落实《江苏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用好用活现有编制资源。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等综合约束机制。加快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公益性职责履行情况的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对事业单位部分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4.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管理。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照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6.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根据改革进程,不断探索完善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分类管理办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

7.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积极研究并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8.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9. 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五)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1.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益服务需求。

2.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公益服务,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把公益服务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公益服务。

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国(境)外资本,以出资创办、入股联办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兴办公益事业,或通过捐赠等形式参与公益服务。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采用政府购买、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投资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医疗、科技、教育、社会福利、文化、旅游、体育等公益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

(六)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公益事业优先保障。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根据财务收支状况等,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三、组织实施

(一)健全领导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改革信心,坚持改革方向,加强组织领导。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审议改革政策,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改革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编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抓紧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并抓好组织落实。

(二)加强协作配合。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机构编制、组织、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领导小组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

(三)积极稳妥实施。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按照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注重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平稳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和财经纪律,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加强新闻宣传,把好宣传口径,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第4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5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委有关安排部署,为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就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稳步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分类改革、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制订不同的管理办法。事业单位改革按计划、分步骤、分行业稳步推进,市、县区分级负责组织实施。

——坚持明确职能、准确定位的原则。依据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有关要求,明确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各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准确界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明确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事权界限,实行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分开、事业单位与企业分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共事业,逐步推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部门由“办事业”向“管事业”转变。

——坚持政策配套、协调推进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法人治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等配套措施相结合,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后勤服务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相衔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强化监管,完善机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原则。始终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别轻重缓急,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开展清理规范

在对现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认真核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组织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清理。未按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设立的,原承担职责任务已消失、划转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的,等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机构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服务对象单一、社会效益不佳的,职责相同相近的,任务严重不足的,等事业单位,打破条块、部门界限,予以整合。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暂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其机构名称、隶属关系、职责任务、机构规格、经费来源、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人员结构等事项。

(二)合理确定类别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具体分类目录另行制订。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这类单位具体划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一类;面向社会提供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三)分类推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原则上是逐步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对有法律、法规授权并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剥离其经营、服务性职能,划归其他机构或社会组织后,暂予保留;对无法律、法规授权,但按规定履行行政委托(含党委部门委托)手续后承担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暂维持现状;对既无法律、法规授权,又未依法履行行政委托(含党委部门委托)手续而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其职能收归行政机构或党委部门,机构予以合并或撤销。此类事业单位承担的非强制性技术检验、检测及鉴定、仲裁、评估、认证等职能,逐步剥离划归其他相关机构或社会中介组织。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今后,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再批准设立新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原则上是逐步转为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由市场配置资源,条件成熟的,直接转制为企业,注销事业法人资格,核销事业编制,并依法进行企业登记注册。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不超过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转企改制可参照国有企业改制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和地域、行业、隶属关系界限,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兼并或转让国有产权等方式进行。鼓励非国有单位、个人参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企转制。转制为国有企业的,纳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行管理。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公益属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机构设置,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平的公益服务。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严格控制,其宗旨、主要任务和业务范围由事业登记管理部门确定并严格监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证;履行责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募集的基金应规范管理,并严禁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根据其工作任务科学设置机构,合理核定人员编制;这类单位所需经费由政府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单位业务特点和财务收支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投入;其公益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政府规定,其他业务活动项目与收费标准接受政府指导;其服务质量执行相关标准;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单位预算。

2015园长自我介绍
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第五篇

9

园长自我介绍

本人姓名,现任某幼儿园园长,本科毕业。1994年参加工作,任教工作期间曾获得何种奖项,1997年任幼儿园园长。在任职期间本人能够做到坚持以身作则、事必躬亲、以诚相待。能够紧紧团结园领导一班人,带领全园教职员工,着眼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改善办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素质、深化家园联系等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懂得幼儿园园长就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中心角色,负有最重的责任,对外代表幼儿园的形象;对内负责幼儿园各项行政工作,对诸种管理要素有决定权与支配权。一个幼儿园园长的治园新观念、治园艺术,是让幼儿园能在新的理论层出不穷,竞争尖锐激烈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本人在管理方面简单粗浅的做法:

一、用人的艺术

幼儿园园长是一个幼儿园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所以在思想上我树立了一个全新的人才观念。我不仅具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热心,举才的胆略,用才的气度,同时我还能做到在用人上人尽其才。

1、营造有利于造就人才、发现人才、人尽其才的氛围

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造就人才、人尽其才的氛围。在迎接各种验收活动中,我借机大胆探索,逐步完善了符合幼儿园管理特点的用人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等,用机制影响、约束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着重抓了“不能不抓的事”,注重抓了“让能干事的人去做事”,从深层次上解决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问题让全体教职工真正做到了“爱于园、敬于业、乐于教”。实践证明,这些机制的运行有利于教学和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并做到人尽其才。

2、把握公平用人、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辩证地去看待每一个教职员工,即要看其主流。要用人所长,避其所短。我园教师特别热爱自己的岗位,事业心强,办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有的幼教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精深,教学能力强;有的点子多,开拓性强,有的较强的管理能力等等。我注意提高用人的互补度、认可度。例如:在开学初分工时,我从她们的“年龄、性格、特长”来进行合理互补组合,使有限的人力,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了1+1>2,充分发挥了所有人的所长。合理的安排使得大家事业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共同出谋划策。

“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在用人方面我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努力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愿干事的人有动力,会干事的人有位置,能干事的人有发展,干成事的人有奔头。我努力为教职工提供积极发挥作用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二、管理的艺术

有句话说得好:“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根据我园全是女性的特点,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力求做到宽严结合,刚柔相济。我努力探索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硬管理和软管理。

1、制度执行——硬管理

硬管理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以此保证幼儿园的管理有章、有理、有力。在工作中,我注重工作的前瞻性和具体化。在狠抓班子建设,确立班子主心骨的地位和作用;力求在全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各岗位人员职责及日常考评细则,致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据园实际,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在教学管理中找准发展思路,寻求创新开拓。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以“让一幼的孩子都开心,让一幼的家长都放心,让一幼的教师都舒心”为宗旨,真诚服务于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素质影响——软管理

再严的管理,也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很难解决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一个管理者很难用制度来完全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严格的制度虽然很有必要,但它在幼儿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软管理,即通过我们管理者的个人品质、学识才干、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来影响群众,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信服力,从而发自内心的相信你,愿意听从你的一切指令。

3、严格与温情调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几年来,我依据园本文化,为全园教职工制定合理的、有情感的制度:首先,处于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的角度,组织全园教师进行免费体检;幼儿园教师订报刊费用给予80%报销;子女参加高考、中考的教师给了一天的休假;孕妇检查身体也给了休假。针对幼儿园教师全天离不开教室的工作特点,有的教员怕影响幼儿园的工作,结婚以后一次也没给外地的父母过生日,针对这种情况我大胆地推行了一年给“三天父母生日假”制度,为幼儿教师们的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安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公关意识

作为一名幼儿园管理者的我,从不封闭自己,我经常与社会接触。还记得,当年我刚来园一幼只有八个教学班,而且还背负了很多外债,但我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击倒,为了幼教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我想方设法凭着自己特有的协调能力,四处奔波、多方筹措资金,由于我善于与外界交往,赢得了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县委县政府投入了360万元对操场、新教学楼等设施进行整体改造,现已有12个教学班,同时还铺设了塑胶操场,开辟了幼儿生活体验馆、美术室、电子琴室、舞蹈室、寝室;添置10台钢琴;购置10台投影机和15台电脑;建立了电子备课室和网站,基本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重新改造了厨房,更新了楼道走廊班级的墙饰内容。硬件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地促使我园的软件环境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还发动全园教职工艰苦创业,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带领教职工在业余时间利用废旧材料绘制了许多形象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壁画来装饰校园,并自制了大量的教玩具、区域活动材料等等,开辟了种植园地、动物饲养等用于教育教学。几年来,我不遗余力地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创设完善的教学、办公条件和优美的园容园貌。目前,安图一幼己成为环境幽雅、设备完善、功能齐全,集学园、花园、乐园为一体的培养幼儿健康成长的场所。

5、精于沟通

沟通是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是人际交往的核心。作为管理者能否合理运用沟通,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A、与幼儿沟通——蹲下身

“教师拥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幼儿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亲其师,则信其道”。这些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但真正做到的不是太多。作为园长的我只有很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才会真正地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真正需要,才能够为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我总是力求与幼儿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去对待每一件事,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幼儿是“平等生命个体”的观念。平时,我利用幼儿在操场自由活动时间,融于幼儿之中,与幼儿平等相处,“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成为了我的执着追求。

幼儿吃饭时,我坐到幼儿的身边,听听幼儿的声音,扫除了幼儿“害怕园长”的心理,幼儿总愿意跟我敞开心扉,大胆地表现自己,及时向我反映一些看法,这正是我收集信息的一条重要的渠道,从而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B、与教师沟通——零距离

我不仅带领教师贯彻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又肩负着上级领导者与教师之间的协调者,积极采纳教师的合理意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必要的时候及时向上级反映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起到一个上下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零距离的沟通从“心灵”开始。倾听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我与教师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管理者,我和老师们之间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和义务上是平等的。我注意倾听教师的声音,拉近与教师的距离,重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采纳有价值的建议,使教师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幼儿园的主人。因为我的倾听,教师愿意向我“吐露真言”;因为我的倾听使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民主管理的真正涵义;因为我的倾听增强了教师对我的信任感和集体的凝聚力。

C、与社会沟通——赢得支持

幼儿园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特别是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但是,幼儿园直接面对的是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观点的众多家长,我都能应及时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家长的内心需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适时调节家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改进家长工作。

几年来,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办园理念、办园宗旨,让幼儿家长主动配合教育。通过亲子活动、节日活动、半日观摩活动,向家长展示幼儿的素质教育成果,赢得家长对保教工作的认可。通过园长热线电话,融洽了家园关系。

在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下,幼儿园已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师团队、鲜明的办学特色、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育人环境。连连获得各种奖项。

9

2015幼儿园园长暑期培训计划
幼儿园园长自我评鉴 第六篇

第1篇:幼儿园园长暑期培训计划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XX]2号)精神,省教育厅已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培计划(20XX)”江西农村教师参训推荐报名工作的通知》(赣教师字[20XX]22号)。经研究,由江西教育学院在暑期承办20XX年全省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参训对象为:全省45周岁以的民办幼儿园园长。

二、培训计划

暑期培训园长1166人,各设区市具体参训名额分配见附件1。

三、培训安排

农村幼儿园园长参加远程培训80学时;集中面授60学时,折合10天,晚上适当安排学习。主要采取网上学习、集中培训与在岗研修相结合的形式,着重提高园长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培训方案按上报审核的方案执行,具体培训时间及地点如下:

四、有关要求

1、分市培训计划由设区市教育局通过“培训项目和证书管理系统”,逐级分解到县到园,推荐参训园长自下而上逐级上传,由校级管理员通过该系统将《参训教师信息表》(电子版,见附件),逐级上传至县、市管理员。市级管理员报审后,于开班10天前,将参训教师信息表,上传至承训院校,并通知园长按时参训。

2、承训院校要按照已上报审核的培训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XX]6号),结合园长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培训考核办法、学员管理办法、班级管理制度、学员手册等管理制度,做好培训班的服务保障,确保培训质量。培训期间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学员意见,及时改进工作,确保培训质量,让参训园长真正学有所获。

3、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请各参训园长携带一份本园发展规划设计书以便进行班级和小组交流。

五、其它事项

1、参训学员的食宿、培训、学习等费用由承训院校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按标准安排,学员往返交通费按规定回原单位核销。

2、井冈山报到地点:省教育厅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井冈山市茨坪兰花坪路13号。乘车路线:乘火车到井冈山站,转乘市公交到茨坪;乘长途班车到茨坪。联系电话:0796-6666866、6898888。

3、培训院校及联系人:

江西教育学院联系人:任春亮,联系电话:0791-88309740,18970016767。电子邮箱:XXX。

第2篇:幼儿园园长暑期培训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全县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幼儿园园长、教师暑期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观,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从幼儿园实际出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

二、培训对象与目的

(一)培训对象

1.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在职正副园长及其后备园长。

2.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在职教师。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真正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功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造就一支职业道德素养好、业务精良、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专家型园长、教师队伍。

三、培训时间及形式

(一)培训时间

暑期培训不少于30天,培训时间与小学同步。

(二)培训形式

以按片集中培训和园本培训相结合,以园本培训为主,园本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研读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研训并举,学用结合的多元培训模式,开展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参与讨论式沙龙等活动,培训的主阵地是教师任职园,园长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幼儿园管理》;新《纲要》与实施细则;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幼儿园活动区教育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特色教育等。

(二)培训要求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注重结合幼儿园管理案例进行分析研讨。

2.要突出岗位培训的特点,贯彻以重点讲座、自学、辅导的原则,合理安排讲解、自学、研讨的时间比例。

3.幼儿园园长、教师在培训时间内必须完成2篇教学活动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分析。各园组织评选出不少于10篇优秀教学活动设计和5篇优秀教学案例,报初教科参加县局组织的评比活动。

4.幼儿园园长、教师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与学时,由县局统一组织幼儿教师实施新课程综合能力考核(具体时间待定),考核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任用或聘用的必备条件之一。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县局将组织部分市幼教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规定时间内送培到片(具体安排附后)。各园要根据本幼儿园的实际,结合送培到片活动内容,制定详实的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并于7月10日前上报初教科。

第3篇:幼儿园园长暑期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清远市范围内的公民办幼儿园正、副园长或后备干部。

二、培训时间:20XX年7月至10月。

三、培训目的与课程目标

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

帮助园长树立正确的办园思想,具有履行职责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取得岗位任职资格。

本次培训的课程目标是:

1、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并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办园思想,明确办园方向;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治园的意识和能力。

2、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幼教改革与发展动态,了解幼儿教育科学新知识,掌握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方法,提高组织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幼儿园管理理论和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提高科学管理幼儿园的水平。

4、树立开放性的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

四、学习形式

(一)集中学习理论阶段(20XX年7月),主要学习必修理论课程,共120学时,以集中授课、模块和专题形式进行;

(二)学习地方特色课程(20XX年8月),主要通过自学或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共120学时;

(三)教育实践课程阶段(20XX年9月至10月),包括论文撰写(120学时)、跟岗学习(80学时)和教育考察(40学时)共240学时。

五、课程设置及任课教师安排(表略)

另我校还聘请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陶红教授、黎铜和副教授、《南方教师教育》主编陈立伟副教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陆翠红副教授、何慕珍副教授、韶关学院邱云兰副教授、阳山县第一幼儿园(省一级幼儿园)邓丽芳园长等名师为客座教授。

六、教学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以及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的实际进行教学。

2、充分考虑园长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学员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促进改革。每门课程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用于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

3、教学内容要侧重难点、重点,注重结合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案例施教。

4、要采取措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教学评价和反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保证效果。

5、严格遵守课时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6、认真组织考试或考查,考后一个月内将成绩交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48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