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万

| 计算机等级 |

【www.guakaob.com--计算机等级】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
清朝1万 第一篇

一、清代的爵位制度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12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Hu,旧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

(以上四种是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5、奉恩镇国公 6、奉恩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份。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以带暖壶,“双眼”是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居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

(以上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等,仅在年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宗室女子的爵位分别是:

固伦公主:居京师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俸银1000两、俸缎30匹;

和硕公主:居京师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俸银400两、俸缎15匹;

郡主:居京师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俸银160两、俸缎12匹; 县主:居京师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俸银110两、俸缎10匹; 郡君:居京师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俸银60两、俸缎8匹; 县君:居京师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俸银50两、俸缎6匹; 乡君:居京师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俸银40两、俸缎5匹; 六品格格:居京师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俸银30两、俸缎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俸银300两、俸缎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俸银255两、俸缎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俸银100两、俸缎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俸银60两、俸缎6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俸银50两、俸缎5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俸银40两、俸缎4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其子降爵位为郡王,其孙降爵位为贝勒等。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爵位的称作铁帽子王,有清一代共有12家铁帽子王,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10个亲王和顺承、克勤2个郡王。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1、公爵

2、侯爵

3、伯爵(上三者超品)

4、子爵(正一品)

5、男爵(正二品)

6、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

7、骑都尉(正四品)

8、云骑尉(正五品)

9、恩骑尉(正七品)

世爵俸禄为:

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 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我们比较耳熟的清代异姓功臣中,如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而且在中华民国初年的军阀、内阁重臣、封疆大吏、社会名流等人中,我们还经常见到这些人的姓名前加有爵号,这是因为他们或世袭、或实封有各种爵号,虽然已改朝换代,但历史的印记或遗老遗少的秉性不能改变的缘故。

清代的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开始赐予封号,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整个清朝只有4人,而且全部都是在乾隆年间,他们是:

1、一等诚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属于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2、一等诚谋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广庭,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其父是大学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与和珅关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3、一等嘉勇忠锐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瑶林,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是大学士傅恒,傅恒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贤皇后)的弟弟,被封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学士(此职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最高等级,傅恒死后,就再无人取得过此大学士级别,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傅恒有四子:富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富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后,承袭一等忠勇公)、【清朝1万】

富长安(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其监督和珅自尽,却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富康安(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平台湾林爽文乱,进一等嘉勇公;平廓尔喀,加赐一等轻车都尉;前往安南国平乱途中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王,世袭罔替)。

4、一等武毅谋勇公,姓吴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亲吴雅氏)族孙。

(三)蒙古爵位

清庭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庭的法令和规定处理旗务,接受清庭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占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官僚,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设佐领一人,辖旗丁150人,在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佐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为使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又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人报请清帝任命兼摄,他只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旗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对各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札萨克与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在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对蒙古的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清朝对蒙古部落的盟旗管理为:

1、外蒙古四部 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共辖86旗。 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

赛音诺颜部22旗、额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

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札萨克图汗部18旗、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2、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3、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1771年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的旧土尔扈特部在喀拉沙尔(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北裕勒都斯草原的4旗,为南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哩克图汗渥巴锡;在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布延图亲王策伯克多尔济(渥巴锡的堂侄);在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市)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毕锡呼勒图郡王巴木巴尔;在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济尔哈朗贝勒默们图。此外,一同回归的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色特奇勒图盟,盟长为青色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弼哩克图郡王舍楞,划牧于科布多、阿勒泰地区;和硕特部4旗,为巴图色特奇勒图盟,盟长为巴图色特奇勒图和硕特部土谢图贝勒恭格,游牧于博斯腾湖畔(今巴州和硕县一带)。上述这些盟分别由喀拉沙尔办事大臣、塔尔巴哈

台领队大臣、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管辖,由伊犁将军总理其事。

4、游牧于贺兰山麓的额鲁特蒙古。游牧于贺兰山麓、河套以西额济纳的蒙古不属于任何盟、部,清朝称之为“特别旗”。1697年10月,清政府因阿拉善和硕特兵助清军征噶尔丹有功,设一札萨克,以顾实汗之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啰理(又称额鲁特济农)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为贝勒统之,而后,清庭又授和啰理之子阿宝为和硕驸马,并“赐第京师,命御前行走”。驻牧额济纳的额鲁特人第一代诺颜阿拉布珠尔是土尔扈特部首领书库尔岱青的曾孙,1704年封为固山贝子,其父纳扎尔玛穆特是阿玉奇汗的族弟,而阿玉奇是渥巴锡的祖父,1753年,清庭授其孙罗布藏达尔札札萨克印,额济纳旗正式设立。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音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音济雅哈图右翼盟。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无塔布囊,有台吉。

“格格”包括:

1、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2、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3、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4、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为“县君”; 5、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为“格格”,汉名为“乡君”。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清代人口为何会达到4亿?
清朝1万 第二篇

清代人口为何会达到4亿?

张德文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17世纪以前,中国人口是很难突破到1亿人口大关的,即使出现了,不久以后很快又人口急剧下降。但为何在满清一代,中国人口会在18世纪突破1亿人,而到19世纪会突破4亿人口的大关呢?

历代中国政治,不乏有盛世之治。汉朝灭秦以来,由于奉行黄老政治、与民生息,以及汉武大帝时期的领土扩张,人口数量大幅提升。根据《汉书》的记载,公元2年西汉的户数为1235.6490万,口数为5767.1401万。此后的东汉时期人口有略微增长外,直到隋朝建立前,人口实际上人口增长一直处于负增长和停滞状态。到隋文帝后期迎来开皇盛世,隋朝储存的粮食可供全国百姓食60年。隋朝一共才存在37年,人口最多增加三代,而此时隋炀帝暴政而导致农民起义,中国人口增长又出现负增长,直到唐朝建立并统一天下,百姓才有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发,政府又实行均田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的矛盾,人口而随之出现快速增长。据《中国人口史》(第二卷,作者) 隋唐五代时期,唐代人口在天宝十三年(745年)有户数约1430-1540万户,人口估计在7475-8050万人。

如果隋唐以前还能算的是国家人口政策推动的人口增长是主要原因的话,那后来的宋元明三朝就不能过分强调国家人口政策的作用了,粮食作物的改进,人口得以快速增长。

自东晋以来人口向南迁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终在宋朝完成。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气候湿润,农作物至少一年两季,多者甚至可到一年三季,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肯定是要比北方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多了很多。南方地区多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北方地区主要以粟、小麦和高粱为主要粮食。到现在,我们都知道粟、小麦和高粱三种粮食作物的平均亩产低于水稻的平均亩产。宋真宗时期,南方地区又从印度支那半岛引进了耐旱、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占城稻,同样面积的土地能出产更多的粮食,自然可以养活更多人。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主要产粮的地方都在南方自然能养活比北方多的人。况且有宋一朝,政府鼓励发展商业,开展海外贸易,宋朝的稳定政策,市民阶层相当的富有,人口快速增长,出现了四十几个人口超过十万人的大城市。当时的宋朝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西方世界还处在中世纪的蒙昧状态),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宋末战争不断,宋金交战,金蒙交战,金完了,宋蒙之间的战争又不断。凶残的蒙古政权进入中国,到处屠杀,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此时的人口急剧减少,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公元1291年)全国记录在籍人口下降至5985万,宋元战争到元朝稳定下来这一期间中国人口最少减少了一半。之后明朝建立,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记录在籍人口为6055万人。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源,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清朝1万】

一。明末,粮食生产取得重大突破,从南美洲传来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粮食作物生命力顽强,适应范围广泛,连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种植这些粮食作物。能不断地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又没有战争的袭扰,又加之明末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万历年间曾短暂地推出过“一条鞭法”使得人口更加快速的增长,大约在万历年间,中国人口又一次突破一亿大关。但历史发展打这个时候,帝制的周期性魔咒随着而来的,政治的腐败、低下,农民面对繁重的苛捐重税忍无可忍,农民起义各地频发,中国又陷入混乱之中,人口又开始急剧减少,随着清军入关,清朝在其统治地域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遭致关内人民坚决抵抗。清军大肆屠杀,强行推行剃发令,强迫人民剃发,中国人口总数跌入极点。清朝初期,行编审制。人口计丁(16岁~60岁男性),丁数多有隐漏。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全国记录在籍人口1403万。

中国人口为何在清代以前不能超过一亿且持续增长呢?虽然清朝之前,宋、明人口都有突破过一亿人口大关(按照部分学者统计唐代人口也突破了一亿),可是很快就马上减下来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每朝每代都不能逃脱帝制周期性魔咒。每到一个王朝执政末期,制度发展到无济于事,政府机构几乎不顾人民死活,如遇小灾,朝廷无法赈灾,而赋税加重,自然经济下,百姓几乎无存储,无法度过,只能挨饿致死;如有大灾,必然大祸,大片的百姓根本无法生存,为了活命竟然易子而食,怎么能不死人,怎么不人口减少。官员的贪污腐化现象层出不穷,军队的战斗力减弱。苛捐杂税倍增,百姓民不聊生,种种问题频出,而随之必然导致人民受苦,人口自然会减少。

第二,改朝换代时,必然会带来新朝对旧朝臣民的野蛮残杀,特别是外来民族到中原建立政权,屠杀行为尤为厉害。从汉朝到三国再到西晋,这一过程中杀戮不断,五胡乱华更是严重,胡人为了统治中原,都实行的大屠杀政策。隋唐大一统,经济政治高度繁荣,人口随之增长,但是一个安史之乱,不知死了多少人,到了五代十国,新政权取代旧政权,动不动就是一场大屠杀。北宋建立之后,人口又快速增长,到靖康之乱金军南下,又是屠杀。之后宋蒙战争尤为严重,南宋人口极盛时期过亿,而到了忽必烈在位时期,全国人口竟然到减五千多万,加上金朝人口,蒙古铁骑竟屠杀了半数的当时的金人、宋人。明朝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大肆屠杀湖广人士,竟出现江西填湖广。清朝入关以后,强行推行剃发令。使得人口总数锐减到一千多万人。

第三,战争的恶性循环。到了王朝执政末期,徭役沉重。一个王朝执政末期,农民起义不断,政府军队战斗力大部分都很弱,而每逢战,胜少败多。为了补充军队,只得征调成年男子,而他们又是一个家庭生产的主力,缺了他们一个家庭还怎么活?而这些征过了的新兵训练不足,战斗力肯定低下,一大战,又失败,然后再补充,抓壮丁去打战,这样必然陷入恶性循环。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成年男子越来越少,而他们不仅承担的家庭的生产重任,而且还是家庭的生育者,成年男性减少,怎么生育,还怎么谈人口增长。

【清朝1万】

第四,户籍制度的牵制,一个地方的人口承受能力肯定是有限的,当一个地方的人口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必然无法再承受更多的人口。原来的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人口重心也在北方,北方地区的人口承受能力肯定弱于南方,河南这个地方的人口承受能力肯定强于山西,但是在清代以前,户籍不得所欲变动,只有政府组织的才能变动,所以人口肯定无法增长。而等到了户籍松动的时候,大多都是战乱时期,死的人比迁移的还多,怎么能用体现出人口增长。而到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人口重心南移,人口也就自然增多了,之后宋朝人口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又难突破性的增长,也是这个原因。

上面花大量篇幅讲了那么多,其实就想说明一个问题:清代以前,人口很难突破一亿即便突破,也很难维持下去。下面我们就重点讲述为什么有清一代人口增长突破一亿大关并继续增长达到4亿的原因。

有人说清朝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雍正年间实行了“摊丁入亩”政策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降低了人民赋税,才使得人口大增。其实这种说法经不住推敲。人头税的废止始于康熙,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摊丁入亩政策真是对老百姓有好处吗?在这里,不做评价,咱们先看“摊丁入亩”这个政策的内容:1.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2.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3.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4.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摊丁入亩”的实质上是将人头税即“地丁银”折算到田赋之中,单从这一点上说也没什么大进步,可是放远了来看,就像第二点说的,朝廷将你的人头税折合到地税上,客观上是推动了户籍制度的改变,以往几千年来政府都是按照人口征税,封建政府一般为了方便征税、安定社会,是不允许随便改动户籍的,因此此项政策实际上是放松了政府对户籍的控制,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就可以自由迁徙,想到那就到哪。从这一点说,这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但是咱们得明白,统治阶级出台的政策肯定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条道理。“摊丁入亩”政策从根本上来就就是为了稳定封建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税种种类辩便捷政府收税。而其“摊丁入亩”政策并没有说不再征收地丁银的那一部分,而是折合到地税之中去,这样来说,农民的交的税并没有减少,只是税收的种类减少了,这时再加上地方官员、地主的一番吹捧,农民就认为交税减少了,人民的日子会更幸福了,其实这是在麻痹农民。大量的农民都是佃户,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自耕农,地主们不会将地租减少,地租持平,这样一来“摊丁入亩”政策的实际受惠者成了政府和地主,农民得到了名义上的实惠。历史上也很少出现农民因为要交地丁银而将自己生的孩子杀死的,“摊丁入亩”并不是促成清朝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清朝人口急速增长并迅速超过4亿人口的呢?

农业上的保障。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解决了,人口自然会增长。

明中后期外传来的马铃薯、红薯、玉米这些粮食作物,由于他们极强的生长能力,不仅在南方贫瘠的山地种植,也可以到北方贫瘠的地方种植,而且这些作物产量高,可以解决大量人口的粮食问题。那些人口承载量小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些作物,人口承载量相应的变大了,人口承载量大的地方更可以承载很多的人了。南方地区进一步的开发,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达到顶峰,清朝俗语“湖广熟,天下足”正是反映这一情况。南方湖区进一步开垦,大量的水田被开垦出来,生产出来的大米也就多了,人口也会增长起来,而人口的增长继续投入水田之中,生产稻谷,如此循环,人口呈指数式增长。

政治的稳定。清军入关后,建立了统一政权,自然会稳定秩序,发展生产,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曾经多次下旨,鼓励农业生产,鼓励垦荒,清朝将大量无主农地分发给无地农民,自耕农增多,作为清初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治者必然会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自清朝入关后,南北两地很少发生战争,清初实行减负政策,稳定持续的农业政策也推动着人口的发展。

新作物的大量推广与农田垦荒。明中后期传入中国的粮食做,在清朝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玉米最早传人我国的时间是1351年,地点是广西。到了明末 (1643年止),它已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清初传播的更快 ,并很快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如安徽《霍山县志》乾隆四十一年(1779年)说:“四十年前,人们只是在菜 圃里偶然种一二株 ,给儿童吃,而现在已延山蔓谷、西南二百里靠它傲全年的粮食。”因此,红薯、马铃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的传如,使人们原以粟、稻、小麦等为主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 ,增加了人们的食物来源,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边际。有清一代,政府鼓励垦荒。按照《清圣祖实录》 (卷5)记载,到1661年,共有农田485.22百万公顷,而到了嘉庆年间,嘉庆 《大清会典》记载,到1812年,共有农田727.08百万公顷。耕地面积的增长,再加上新的高产粮食作物推广,产的粮食多了,自然能养活的人口数量也就多了。

人口基数的增加。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剩余的人口基数肯定增加了,这样,人口必然快速增长,就算生育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由于出生人口多,人口增长还是快速。于是出现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当然人口基数在增加的同时,更重要的原因是,几千年来的按人头收税第一次被废除,由于国家不再按人头收税了,也没必要将自己家庭的人口数压低了再向政府报告,自然虚报、谎报人口的行为大大较少,这是清朝人口机械增长的快速原因。

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清朝的医疗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医学的发展 ,使人口死亡率下降。中国医学的 发展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本草纲目》公布以后,民间及官方的医疗条件逐 渐改变。到了清代,一方面中医科学继续受到重视,同时又传人了一些西方治疗疾病的方法,并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 。康熙皇帝对医学、解剖学都非常感兴趣,在宫中,设有实验

室。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科学成果的运用,史载,康熙三十二年 (1 693年)康熙患了疟病,服用各种药物均无起色,病患日渐严重,法国人洪若翰向康熙进献了金鸡纳 (即金鸡纳霜) 药,遂请皇上进用,不日疟愈。为此 ,康熙帝召见了洪若翰等人,并给他们以优厚的赏赐 。康熙皇帝还积极推广种痘免疫法。《庭训格言》:“国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 ,及喀尔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皆得善愈尝记初种痘时,年老人尚以为怪 ,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之生命者,岂偶然也。”从中也可以看出康熙为使百姓免除疾疫所做的努力。可以说,西方医学的传人与中医科学的发展,改善了当时的医疗条件,使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不光在医学方面有所发展,其他方面也有所进步。清政府大力兴修水利,治理黄河,使水患、旱灾对农业的破坏大为减少。整个清代农田水利向小型化方面发展。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利用地下水凿井灌田,蔚然成风。河北井灌和植棉有关,方承观《棉花图》中介绍:“植棉必先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亩”,因“凿井以水车灌田,故其收常倍”,“井利甲诸省”。康熙时,王丰著《井利说》,力主在陕西凿井防旱并指出应该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山西省蒲州和陕西省富平、澄城等地由于地形、地质不同,井水量大小不同,每井灌溉田地数量也不同。水车大井和一般大井每井可灌田二十亩,桔橰井可灌六七亩,辘轳井可灌二三亩。嘉庆《广西通志》记载:“全州以井名者,几全是泉潭,并多涌泉,深不见底,灌溉面积甚广。”山泉来自高处,便于引流灌溉,为了合理用水并减缓冲激,人们就在下流修筑塘堰加以蓄存,并用栅、闸以及瓦窦、阴沟等启闭宣泄,再随时引入田。当田面高于山泉,除了筑堰壅水外,还用筒车来提水灌田。在山泉为叠岭涧壑所限时,则用竹筒,架槽来渡越,使山泉能从上而下,由近及远地使用,大大提高了泉水灌溉效益。这样一来,旱涝保收,农民生活稳定,人口自然快速增长。

人口流动。清朝由于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放松了人口管理。使人口布局更加合理,这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人口也随之而增长。

有清一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封建经济发展到最后的顶峰的产物,东学西渐,推动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人口快速增长是封建社会下生产力发展到顶峰的产物。

从上面讲的来看,也就不难发现清朝人口为何就会突破4亿大关了。

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
清朝1万 第三篇

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

满清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兵器的落后,而在于统治阶层对中国国家认同感上认知有误,导致人民离心离德,诚所谓有天时地利而无人和。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问题,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满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方式充满了耻辱,至今人们都不愿意再提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提到满清灭亡的原因,史学界普遍认为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慈禧等统治者个人品质问题。化学家为此专门比较了同时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人员素质、财政状况等国力构成要素,研究的结果是,化学家不敢苟同史学家的结论,在此,化学家斗胆提出一种个人新看法,请各位评阅,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欢迎交流。但是本人对人身攻击、乱扣帽子以及胡搅蛮缠一律不做回应。

武器装备:化学家认为,满清末年(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满清灭亡),满清的国力并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弱,首先看看武器装备:鸦片战争时期的确落后,后来随着洋务运动兴起,清兵的武器装备并不比西方列强(包括日本)差多少,至少在亚洲,不比日本差多少。话再说回来,装备落后就一定意味挨打吗?想想八路军、志愿军吧,比起敌人来,装备何其低劣,但是斗争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武器装备的落后并非是满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经济状况与国家财力:现在另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清朝财政困难,无力发展先进的兵工业,无法实现富国强兵。事实并非如此。我比较了一下清和日本的情况——在西方列强中,以日本伤害中国最为严重,割地赔款最多,今日的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再说中国、日本同处亚洲,文化上又有相似性,故而比较。

先看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

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再从官员的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日本能够用于军事的财力最多也就是年4500万日元。

再看满清:年收入白银7000万两,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可是战争的结果是马关条约》规定:(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此外,日本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朝野对此欢欣鼓舞,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年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一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注明:他所说的,没有包括战利品和辽东半岛的补偿款),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这说明什么?有钱买棺材,没有钱吃药!

封建制度:侵华的西方列强中,实行封建专制的不少,如沙皇俄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可见,封建制度并非是中国挨打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封建制度,为什么康熙时代就不会挨打?!化学家在此提出一种新看观点:

满清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而在于统治阶层的国家认同感缺乏,导致人民离心离德,诚所谓有天时地利而无人和。下面逐一分析:

何谓国家认同感?尽管学者有各种说法,但是化学家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生于斯,长于斯,效忠于斯。也就是生活在某一相对区域的人出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而形成的共识,具体表现为统治者对子民的责任和子民对国家政权的效忠。下面来分析满清统治者的国家认同问题。

第一阶段:由敌视到逐渐认同。满清本来是明朝的臣民(如有异议请看历史——不想为此辩论),后来另立门户,并且在打败前来征讨的明朝的军队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在入关前和当时的明朝是敌对的关系,自然谈不上对明朝的子民的责任问题,明的子民自然也不会把后金当成真命天子。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失败满清入关,在征服中国本部后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国家认同问题。是继续把大清和中国区分还是和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一样用大清代表中国?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应该选择后者,但是很不幸,当时大清的高层,主要是以皇太极、多尔衮为主的实力派,出于对本族人口、政治、文化方面的不自信,选择了后者,制定了影响整个清朝的国策:对于关内中国本部,能守则守之,不能守则退回东北,一句话,他们没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出于这样的目的,清朝实行满汉大防(满汉不准通婚,分开居住)、民族隔离(不准汉人随意迁移,特别是严厉控制汉人移民东北,由此而造成后来大量领土丢失)、民族歧视(旗人生来不事劳作,由国家供养,犯法由单独部门管辖)的国策就找到原因了。中国人民不是傻瓜,所以清初的国策,特别是剃发易服激起了人民激烈的抵抗,尽管清统治者使用屠城的办法暂时镇压下去,但是汉族精英阶层在这个时期选择的是抵抗、不合作的态度,这样是没有办法达到长治久安的。康熙皇帝是个聪明人,部分接受了儒家思想,开始以全中国利益守护人面目出现,即所谓朕即国家,满汉一体。所以在他当政时,在不改变根本国策的大前提下,从实际行动上开始维护中国的国家权益,如平三番、收台湾、讨伐回疆、抵抗沙俄,同时对内实行仁政,如重视科举、盛世添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所有这些都极大促进了中国的国力发展,改变了汉族精英对清政权的看法,由敌视到妥协到效忠(建议看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对子弟、学生等人入清为官态度的转变),标志者汉族人民对这个外来政权逐渐认同。这是整个清王朝时期最为开明的时期,国家蒸蒸日上。从这个立场上说,康熙皇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聪明的政治家。

第二阶段:在大清和中国之间摇摆不定。康熙皇帝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满清的国策,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满蒙上层。所以,对于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满清的统治者始终徘徊在大清与中国之间,这个过程从康熙时代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运动。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儿子,他对国家的认同显然就和康熙不一样,不知怎么回事,历史上关于他不好听说法在他还在位时就开始了。为此,他大兴文字狱,同时又亲自写了一部说明书,叫做大义觉迷录,说什么朕非中国人,讲什么华夷之辨,还要全体臣民深刻理解——连他的儿子都看不下去,乾隆上台后立刻列为禁书。想想不可笑吗?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读儒家学说、做中国皇帝的人,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其实在满清上层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位皇帝只是公开说主来而已,但是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入关80年、繁衍3代后,他们仍然把这里当成客栈,而不是自己的家!此后,尽管满清统治者一方面公开宣传满汉俱为一体,天下臣民俱为一家,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进行思想控制,高度集权统治,这种集权程度和文字狱实施程度之大、

时间之长在历代封建王朝中绝无仅有。但是这个时期的清的统治者,虽然在面对满汉矛盾时把大清与中国区分,但在对外关系上还是自觉的站在中国的利益上,如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对付分裂分子就敢于斗争,曾经发动十次战争:大小金川战役,两次对准葛尔的战争;平定回部,平定台湾天地会;征缅甸、征安南;廓尔格战役,其实惟有平定西北的战役是他亲自指挥,但也显示了他的武略。更显示了他作为中国的皇帝,尽到了对子民的、对国家、对历史的义务。乾隆以后,随着承平日久,作为立国之本的八旗子弟日益懒惰、腐朽,逐渐丧失了作战能力,对外不能抵抗西方列强侵略,对内不能镇压人民反抗,但是每年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已经逐渐退化为国家的寄生虫。长期缺乏对国家义务感,自然就缺少对国家认同感,而且出于维护这种特权地位的本能,在面临内外危机时,面对国家利益与大清利益——实际是满蒙特权利益,大清被他们绑架了——自然站在大清的立场上,在国家认同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三阶段:保大清,出卖中国。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清的角度讲,有三条路:保大清同时保中国;舍大清保中国;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到底选择那一条呢?

战争从道光皇帝那里开始,割地赔款的结果让他很没有面子,这时他还是自觉的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但是一旦当有人提醒他林则徐在广州招募水勇不得不防,大清的国策又开始起作用了,所谓防民(防汉民)甚于防寇(洋人),所以对外可以妥协,对内坚决防范。客观说,与西方列强的斗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直到2次鸦片战争时候,清的统治者面对外来侵略还是敢于斗争的,还是愿意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维护国家利益的,他们希望能够保大清同时保中国。

事情到了太平天国后起了根本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直接以打倒满清为目标,而且声势浩大,依靠所谓八旗、绿营根本就不能镇压下去,清的当权者不得不一方面依靠汉族地主组织军队进行镇压,另一方面与西方列强相勾结(当然要以出卖中国权益作为交换),这是清与外来势力勾结的开始。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以后,清的统治者应该认识到,消耗国家巨额白银维持的八旗、绿营已经不能作为国家的常备军了,他们已经成为寄生阶级,是舍弃特权阶层还是改编湘军、淮军?是舍弃国策进行改良还是继续祖宗律法继续维护满蒙特权?说到底是舍大清保中国还是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从内外战争的结果,为了维护满蒙特权,得出一个结论: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从一开始的斗争,到逐渐勾结,到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的代理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伴随着清统治者在国家认同上从大清等同中国、到大清优先于中国、再到出卖中国以保大清的认知转变。清的统治者很清楚,

凭借中国人民的抵抗(如天平天国、义和团等),西方列强灭亡不了大清,但是汉族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却能推翻清的统治。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立场站在了大清的身上,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并非所有的清的高层都是如此想法,把大清等同中国的人也有,前者以慈禧太后为代表,后者以光绪皇帝为代表。

与此同时,汉族精英们的国家认同转换却没有同步完成。在他们眼里,大清即是中国,中国既是大清,所以维护大清就是维护中国。出于几千年的文化,出于对国家的热爱,所以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大清,挽救中国。洋务运动和变法运动、就是在国家认同观念上持大清等同中国的汉族知识精英在他们主子如光绪皇帝的带领下,进行的一场挽救中国的远动。化学家认为,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矛盾绝不是要不要封建制度的问题,在维护封建制度这方面,他们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他们的矛盾是国家认同观念的矛盾,是保大清还是保中国的问题。在维新派眼里,两者是可以协调的,维新派甚至从来没有过要废除满蒙特权的想法。但是在保守派看来,两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维新派被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在列数他们罪状时,就把他们的矛盾公开了:维新派的最重要的罪恶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在他们眼里,大清利益与中国利益是有矛盾的,作为大清的利益守护人,他们要维护的是大清的利益。

维新派被镇压后,清政府公开的执行卖中国以保大清的政策,此时的清政权已经成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征税人,中国人民的血汗通过清政府源源不断的流入西方人的口袋,中国百姓水深火热;但是满蒙特权的生活并没有收到影响,由于白银外流,银价上涨,清的兵饷以白银支付,市场流通的主要是铜钱,由于白银涨价,八旗兵勇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降低;所以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了,根本原因就在于慈禧为首的统治基团执行了卖中国保大清的国策。他们对于国家认同的立场又回到了入关以前。

正是从这个立场上看,你才能理解慈禧太后那几句有名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请注意,她从来没有说过量大清物力结与国欢心之类的话);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中国人都是她家的奴才);其他的上层人物也有类似的言论,如中国兴,大清亡;汉人强,满人灭,把清与中国对立起来。从大清的立场上看,她们自然是爱国者,可是从中国的立场上看,这样的人就是卖国贼。

1912年二十万人大会战清军战败致清朝灭亡
清朝1万 第四篇

1912年二十万人大会战清军战败致清朝灭亡

2014年02月28日 09:51

来源:凤凰卫视

89人参与 4评论

历时一个月有余,参战兵力近二十万的黄孝战役以清军的完败而告终,此时满清气数已尽,距离被推翻的日子也不远了。 核心提示:历时一个月有余,参战兵力近二十万的黄孝战役以清军的完败而告终,此时满清气数已尽,距离被推翻的日子也不远了。

【清朝1万】

凤凰卫视2月27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912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响,黄孝战役打响了,革命军可谓是声势夺人,也就在这一天,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永载史册的,1912年1月1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此前呢南北之间一直围绕着和谈的问题展开博弈,中华民国的成立促使袁世凯重新回到了谈判桌前,随之而来双方的军事行动也宣告停止,远在武汉的黎元洪正是奉了南京的命令宣布停战,十五按的停战期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借助停战的机会呢北洋军开始了急速撤军的行动。

1月5号汉阳除留下一千余官员巡警“保护治安”,其余全部退往汉口,第二天清军在汉口的守军也开始乘火车向黄陂孝感方向退却,清军主力退却到黄陂孝感附近的要地之后呢,逐渐摆脱了合围的威胁,于是在和谈中袁世凯的态度日趋强硬,清廷的内阁还驳回了民军的全部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南京临时政府在1月6号下达了用兵方略,湖北都督府传达了这一命令,并下令准备战斗,两天之后的1月10号,对于对垒的两军来说,都是一个决定性的日子,这一天,段祺瑞将总司令部转移到了孝感,所部主力也开始在阳店和孝感附近集结,积蓄力量,准备打一场大仗。

当天湖北军政府以黎元洪的名义下发各军,并令各军停战期满后1月16日按计划发起总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月15号湖北军政府下达攻击令之后不久,又接到了南京孙中山大总统的来电,孙大总统下令停战期,经双方同意再延续十四天,于是攻击令再次被撤销,不过革命军的第二军和第三军还是按照预备好的计划开始了行动,就在这一天,袁世凯进宫面见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溥仪,尽管表现得很沉痛,但是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袁世凯只表达了一个意思,军事形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南北再次坐到了谈判桌前,不过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呢还是要诉诸武力。

1月29日,革命军各部队全线展开突击,其中尤其以第三军攻势最为顺利,他们向当时清军第一军,第二军总统官段祺瑞的司令部驻地孝感发动了攻击,南京方面再次下达了停战令,不过这一次已经不起作用了,1月31号革命军的第二军、第三军抗令继续向前推进,这一天第三军攻克孝感,清军动摇,开始北撤,2月2号,武汉三镇全部被革命军收复,至此,历时一个月有余,参战兵力近二十万的黄孝战役以清军的完败而告终,此时满清气数已尽,距离被推翻的日子也不远了

千古之谜,30万满清铁骑灭亡大明
清朝1万 第五篇

千古之谜,30万满清铁骑灭亡大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光辉,最爱布国威于四方的王朝。强盛时期的明朝有人口1亿多人,军队上百万,并在东南沿海萌发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尽管如此一个强盛王朝最终还是亡于一个仅仅只有200万人口,军队不过30万人的北方蛮族手里。

明朝的兴亡对于今天中国的崛起仍然具有现实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明朝之亡亡于专制和腐败。

明朝的专制,见诸史书、罄竹难书的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其本质是,封建社会和中央集权到了晚期,其专制权力已经一手遮天,无法无天,专制已经大大的阻碍了这个国家的活力和发展。

明朝不仅专制,而且腐败。到了万历和崇祯时期更是雪上加霜,宦官专权、皇亲国戚大发国难财,导致土地财产集中和农民起义的流行。并腐蚀了这个国家最后的免疫力。 其次,明朝过分强势滥用武力而招致灭亡。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喜欢滥用武力的国家。因为吸取了宋朝极贫极弱和被动灭亡的教训,明朝与外国、外族、农民阶层的关系,不是平等怀柔,而是使用武力和战争。以致有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认为,明朝的灭亡,亡在其过于强势,过于相信武力。

其三,明朝太爱好面子而搭上身家性命。

明朝还是一个十足爱好面子的朝代,不仅因布国威于四方而背上巨大财政负担,并因此搭上身家性命。

【清朝1万】

1600年,明朝对对四川播州杨氏土司动武,为此战争准备2年,调用24万军队和百万民力,同时还专门开征“平播税”以支持这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因播州贫穷明朝没有捞到1两白银,却付出了10万军民死伤的代价,耗费数百万两白银而致使国库耗尽,天下老百姓负担沉重而民怨载道,汉苗两族民族情结对立严重。当然,这场战争唯一的收益就是维护了大明朝对弱小部落和群体生杀予夺的权利和尊严,同时为满清的崛起创造了条件(明朝再无力对满清调动百万人力,进行耗费百万财富的战争)。

其四,明朝海防边防空虚。

明朝时期颁布“海禁”政策,其结果使明朝的海军实力非常弱小(尽管明朝可以郑和下西洋,可以造大型战舰),以致在明朝后期出现了冲击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

边防仍然空虚,使得满清可以在1616年建国,并一步一步剪除异己(比如征战朝鲜,收复蒙古势力)和坐大(占领辽东)。

其五,农民军助满清灭亡明朝。

在明清对峙中,农民军有力的帮助了满清灭亡明朝。但农民军并未因此得到任何好处。 农民军在明朝末年并不具备夺取天下的实力。其一,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陕西,并波及到河南和陕西,而其它地区是被动的接受农民起义,甚至是在反抗农民军的进攻(比如四川豪族与张献忠的拉锯战),这就使得农民起义不能代表全国人民,甚至不能代表农民中的精英分子。其二,农民军只是一群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乌合之众,这部分是由于农民军拖家带口的组织方式,同时还有对满清武力的畏惧所致。最后,农民军甚至就是一群目无法纪、目光短浅的流氓。张献忠是一个妻妾成群,风流成性、为了自己快活而不让自己女人穿裤子的荒淫之徒,同时对读书人痛下杀手的莽夫独夫。李自成,为了一个叫陈圆圆的女人,为了金银财富,竟不惜得罪拥有实权的前朝将军吴三桂,可见其人政治能力是多么的低下,沽名学霸王最终为他人作嫁衣裳。

3

其六,北方的不抵抗和南方孤掌难鸣。

明朝的灭亡,亡于北方人(地主、官僚)的不抵抗政策,甚至是欢迎满清入关的政策,尽管满清人曾在辽东对汉族人大屠杀。

北方汉人的不抵抗政策,源自五代十国时期的辽、自金、元、到明朝,北方人已经成为一群信仰权力和统治的奴仆。同时北方人的不抵抗,是希望借助满清之 手,剿灭农民起义军,剿灭在北京陷落后对地主追索财富而进行严刑拷打的起义军。

其结果是,南方人的抵抗显得孤掌难鸣。

其七,抗清武装的内部不团结不协调。

清军在1644年入关后,由于明朝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地形复杂,在南方曾陷入了严重的兵力不足,抓住这一机会,郑成功等人曾积极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各集团相互不协调,最终被各个击破。

其八,明朝军民心中难以消灭的恐“金“症。

宋朝金人南下给汉族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辽东对金战争的不顺利,让明朝军民“恐金症“十分严重,这不仅仅是明朝军队,包括农民军一样十分恐“金”。

但并不是明军不能打败满清军队。袁崇焕打败过满清军队,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的“白杆兵”也打败过满清军队,由此可见,满清军队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对付满清军队,除了优秀的指挥官,依靠武器的优化也可以和满清势均力敌。白杆兵就是依靠长达数丈的长矛,在清军的铁骑中冲锋陷阵。而相反的是,农民军拖家带口的部队,即便人数再多,也不堪清军的致命一击,以致大顺、大西两个农民政权,最先覆灭。 其九,明朝廷战略失误,应该迁都南方。

1616年,后金建国并爆发长期战争。1628年,陕西农民军起义并长期流窜作战。到了1643年后,农民军已经羽翼丰满,而清军入关势在必得。这个时期明朝的策略,应该是赶快迁都,否则就会陷入农民军和清军的南北夹击之下。而当时明朝仅有的作战部队正是防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的锦州军团()。

还都南京,以长江为天险,以锦州军团为骨干,以未被农民起义袭扰的富庶江南为基地,重新扩充武力,明朝说不定还可以与清朝划江而治,再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

第十,汉奸吴三桂求荣,帮助满清入主中原。

以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畴4大汉奸为首的前明官僚,在满清入主中原的历史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些汉奸卖国贼,满清仅仅凭30万铁骑,起码还要20年才可以平定长江以南,而这20年的光阴、不但南明王朝、葛尔丹等都可能重新崛起并都对满清形成一定的威胁。

2015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清朝1万 第六篇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清朝1万】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qiāng,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015和坤同志xx年述职报告
清朝1万 第七篇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大清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本人在皇上的直接领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皇上、朝廷和百姓“三满意”。本大臣主管的内务府被吏部考核为政绩突出单位,本人也被评为“大清十大清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皇上是大清国的中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中,我注重强化中心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身为领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可以说位高权重,但权力是皇上给的,掌权在手是为了更好地为皇上服务,为大清国尽忠,而不能侍权跋扈、作威作福。工作中对皇上安排的事情,不论大小必定躬亲,时刻做到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办皇上之所需。譬如皇上咳嗽一声,本大臣立即端上痰盂,手脚比小苏拉太监还要利落。对内务府,本大臣经常进行中心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就是为皇上服务,为皇亲国戚服务,工作好不好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皇上(皇亲国戚)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

二、突出两个重点。军机处工作千头万绪,内务府工作更是繁杂艰巨,工作中本大臣注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棱角,抓特色,绝不平推平拥。一是突出皇上下江南这个重点。皇上今年秋天下江南,是朝廷的一件大事,也是大清国上下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情办好了,皇上高兴,百姓得福;办不好,皇上气恼有伤龙体,是社稷之忧,百姓之害。从去年底开始,本大臣就着手安排下江南的有关事宜,春天又专程到南方有关省份看路线议行程,夏天又就道路铺垫、河道疏浚、墙壁粉饰等具体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做到了万无一失,确保了皇上江南巡视的安全和圆满。二是突出户部管理这个重点。通俗一点说,户部就是大清国的钱柜子,管好了国富民强,管不好捉襟见肘,就是御缮房的材料供应也成问题。本大臣虽是协管户部,但也当作自己份内工作,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审查,一笔帐一笔帐的核对,确保了大清国税收足额按时入裤(此乃笔误,不是个人裤袋之“裤”,而是国库之“库”)。

三、强化三种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我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注意抓好内务府每周二下午的集中学习,不断提高内务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中突出强化了以下三种素质。一是随机应变的素质。我们不是皇上肚里的蛔虫,难免思想上、观念上有时候和皇上不一致,这时候关键看我们能不能随机应变。比如说,皇上把驴当作了马,那么我们就要马上改口称驴为马。皇上金口玉言,当然不会错,要错,也是动物学家取错了名字。时刻跟着皇上变,围着皇上转,绝对没错。二是报喜不报忧的素质。皇上虽贵为天子,但也是性情中人,闻喜则喜,闻忧亦忧。我们常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皇上就是高兴了也未必就有做臣子的好事,不高兴了那更不用说了。而且世事纷繁,喜忧兼蓄,我们把喜事报上去,也不违反事实求是的原则,如果专挑忧虑上奏,反倒显得我们偏激,有失中庸。何况俗语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们天长日久只报喜,就成了皇上的报喜鸟,皇上一见到我们的面孔就会无理由的高兴,这对上对下对自己都是三得利的事情。我们要认清这个道理,理直气壮地报喜不报忧。三是充耳不闻的素质。皇宫是个产生秘闻的中心,我们在这个中心里工作,就应该具备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素质。对所有的秘闻不打听,不传播。诸如皇上与某臣子老婆鬼混、太监作宫女的菜户等等事情,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四、努力做到四戒。一戒骄,做谦谦君子。经常教育开道衙役兵丁,一般情况不乱鸣警笛,非不得已不向群众脸上抽鞭子。尤其是本大臣拍板决策了的事情,总不忘说一声请多提意见和建议。二戒奢,做艰苦奋斗的表率。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奋斗是我大清国的优良传统。本大臣的轿子,一年一般只换一次;本大臣出发,大鱼大肉一般不吃,经常要些一般群众都不吃的野菜等等;本大臣的空调还坚持用的国产货。三戒懒,做勤于政务的楷模。本大臣经常加班加点,晚上到酒店工作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夜不归宿的时候也很多;对于上级发的文件,一定要发,上级开的会,一定要开,该喝的酒更是坚持做到“该喝不喝也不对”。四戒贪,做清正廉洁的榜样。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决不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影响捞取个人好处,不能贪的银子坚决不贪。一年来,共拒贿379次,日均1.07次,退回贿银1234两,日均退回3.97两。本大臣官衣上布丁有4处,更是人所共知。当然,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较突出的有3个方面。一是学习不够。因为工作被动性强,应急的任务多,大时间没有,小时间没充分利用,静心读书学习的机会少了些。有时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能够适应形势的要求。二是清正廉洁上还有一定差距,公轿私用的事情有过,老同学、老朋友、老乡亲送来的土特产有时候也没上交。三是脾气有些急躁,特别是接到急难险重任务的时候,不够冷静,对下属要求过急,批评过重。以上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克服和解决。

大清国领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

何珅

xx年xx月xx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771490.html

    上一篇:ip7级防水

    下一篇:用个人照片当屏保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