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 信息系统管理 |

【www.guakaob.com--信息系统管理】

篇一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蒙金谷一号谷子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蒙金谷一号种植技术(20120326)

  蒙金谷一号籽粒饱满,熟相好,成熟后茎秆仍然为青绿色,饲用价值高,是很好的粮饲兼用品种。节目的后半部分介绍蒙金谷一号的品种特点及栽培要点。

  蒙金谷一号选育经过

  蒙金谷一号是于1985年以优质、口感好的朱砂谷做母本,以丰产大穗型的新品系83574作父本经温汤杀雄人工有性杂交配制而成,1987—1998年种植在选种圃中按着育种目标进行多年有目的的选择,在1999年选种圃的第52个小区中决选出长势旺盛、植株高大、丰产性强、米质外观商品性极佳的稳定新品系,暂定名为9952。2000年进行新品系产量鉴定试验;200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3年进入区域试验,同时于2003年3月参加全国优质米鉴评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04年进入生产示范试验。2005年1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委员会的认定并命名为“蒙金谷一号”。

  蒙金谷一号品种来源:朱砂谷×新品系83574

  特征特性:

  蒙金谷一号谷子幼苗绿色,生育日数为125天,为中晚熟品种。株高2.1m,穗长为27cm,纺锤型穗,金黄谷,黄亮米,千粒重为2.66g,平均单穗粒重为16.8g,出谷率为80.8%;谷草比为1∶2.7,茎叶比为1.63∶1;熟相好,活秧成熟,饲用价值非常高。小米中粗蛋白含量为8.83%,蒙金谷一号谷草中粗蛋白含量为5.34%,粗脂肪1.12%,粗灰分8.3%,粗纤维40.7%,可溶性总糖6.91%,铁316mg/kg,硒0.114mg/kg,铜8.3mg/kg,钙5290mg/kg,磷550mg/kg。蒙金谷一号表现为高抗倒伏、抗旱能力强、耐涝性强。

  蒙金谷一号栽培技术:

  选地:因蒙金谷一号谷子抗旱、耐脊,对土地要求不很严格。

  秋深翻:三九滚地,耙耱整地,破碎坷拉。

  施肥:有条件地区可结合深翻施有机肥1500公斤/亩。以磷酸二铵5公斤/亩做种肥。中期结合浇水中耕培土追施尿素10—15公斤。

  浇水:最好冬汇,蒙金谷一号谷子播种前春汇地也可以确保苗全、苗壮,抽穗开花期如遇干旱,可结合追肥浇一水。

  播种:蒙金谷一号谷子播前用盐水精选种子,用瑞毒霉加种衣剂拌种包衣,适时早播,亩播量0.75公斤/亩,亩保苗4万株,播种时将种肥、呋喃丹毒饵同时与种子播入土中。

  及时间苗、定苗、中耕培土管理:锄草2—3次。四叶期蔬苗,六至七叶期定苗,三至五叶期压青苗进行蹲苗。

  适时收获蒙金谷一号谷子。

篇二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营养丰富、价值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而且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现将谷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选择地块,注意茬口

  谷子耐寒、耐旱、怕涝,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不宜在低洼和不易排除积水地块种植。谷子不宜连作,宜生茬地或轮作种植,小麦、玉米、薯类等茬口均可,但以豆茬和薯类茬口最好。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谷子的地域性较强,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在我县一般春谷选用生育期长、抗病、稳产、高产的晋谷36、晋谷42等品种,夏谷选择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张杂谷3号。

  三、精细整地,蓄水保墒

  谷子籽粒细小,发芽顶土能力弱,必须在墒情充足、疏松细碎的土壤上才易出苗。因而前作收获后应及时秋深翻,充分接纳秋冬雨雪,积蓄底墒,开春解冻后及早浅耕耙耢,精细整地,保护土壤水分。

  四、配方施肥,重施底肥

  谷子喜肥,对肥料反应比较敏感,应加强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试验证明,每生产100千克谷子,需从土壤中吸取氮4.7千克、磷1.7千克、钾5.0千克。在当前中等地力的田块要想获得500千克左右的产量,亩需底施优质有机肥4500~5000千克,尿素25~3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

  五、精选种子,适时播种

  在播种前,对种子做进一步的精选和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用风车或簸箕清除秕谷和杂质,选留饱满的种子做种[

  六、机械条播,合理密植

  机械条播具有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用种量少、间苗省工等优点,而且利于苗间通风透光、培育壮苗,一般比撒播增产15%以上。可按27~30厘米的行距进行机械条播,亩播量以0.75~1千克为宜,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夏谷2~3厘米。做到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水地宜密,旱地宜稀;早熟矮秆品种宜密,晚熟高秆品种宜稀;夏播宜密,春播宜稀。亩留苗春谷2.5万~3万株;夏谷4万~5万株。

  七、精心管理,促进生长

  在种好的基础上,认真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才能达到苗壮、秆壮、穗大的目的。为此,需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及早间、定苗。按留苗密度要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二是中耕除草。幼苗至抽穗期,及时进行2~3次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三是巧施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6~8千克,孕穗期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以行间条施为好。

  八、加强管护,适时收获

  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易遭受鸟类为害,应加强管护工作,并防止谷子倒伏。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应堆放7~10天后再脱粒,以利用后熟作用提高产量。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陇县陇马路21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721200)

篇三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是农作物中较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目前已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的主要调剂食品,市场前景广阔。谷子是传统的粮草兼用作物,具有抗旱耐瘠薄、高水分利用率等特点,是稳产高产的主要粮食作物,非常适宜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干旱区种植,一般产量4 500 kg/hm2左右,经济效益较高。为此,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谷子不宜连作重茬,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马铃薯、大豆、玉米等,特别是使用过豆磺隆的地块不宜种植,否则会严重抑制谷子的生长。谷子属耐旱、怕涝、抗瘠薄植物,喜欢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除涝洼地、砂土地外均可进行种植。谷子要实现高产,最好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黑土层较厚、土质疏松的地块进行合理轮作。地块选好后,要细整地,整平耙细,为谷子出苗创造条件。整地要求早动手,秋翻秋整地的地块,应在4月上旬及时镇压以待播种。土壤化冻一犁深即应及早翻耙起垄,做到旋、耙、起、压连续作业,农肥实行破垄夹肥[1]。4月20日前结束整地,达到待播状态。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应选用优质、抗逆性强新品种,通过谷子品种筛选试验,可选用丰产性能好、商品性和营养性均好的优良品种,如龙谷31、龙谷25、嫩选16等,在富裕地区生育期为115~118 d。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盐水选、风筛选,清除杂物、草籽、秕粒等,将种子阴干,然后用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可防治粒黑病;用35%瑞毒霉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可防治谷子白粉病;用种子重量的0.1%~0.2%的辛硫磷闷种,可防治地下害虫[2]。

3适期早播

谷子种子发芽最适温度12~14 ℃,最低温度7~8 ℃,幼苗不耐低温,因此确定播期要因地制宜。当气温稳定通过7 ℃时开始播种,主要是抢墒播种,富裕地区最适宜的播期为5月3—8日。整地要细,踩好格子,覆土均匀一致,播后如遇雨形成硬盖时,用磙子压或其他农具破除硬盖,以利苗全苗壮。同时应提高播种质量,对底墒较好、表墒较差的地块,推掉干土,把种子播在湿土上;对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在播前1~2 d闷湿有机肥,并施入土壤中,借墒播种。选晴好无风天气播种,机械开沟深施肥、垄上3行拐子点播、播后覆土镇压一条龙连续作业。播种方法采取垄上3条或双条播,播种深度为3~4 cm,播后镇压,一般用种量为7.5 kg/hm2左右。幼芽拱土时如出现干旱,压一遍磙子,提墒,确保全苗。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般根据地势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密植,原则是坡力、肥力低的地块密度小些,平地、肥力高的地块密度大些;坡地、肥力较差地块,保苗52.5万株/hm2左右;一般平地、肥力较高地块,保苗60

篇四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优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详细介绍了优质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栽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谷子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关键词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是粮草兼用的高产作物,现将优质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谷子品种龙谷26、嫩216。

2细致整地

谷子要种在豆茬和玉米茬上。豆茬要在播种时捞掉茬子,也可把垄上草籽拖到沟里,做到苗眼干净;玉米茬要在土壤化冻6~7cm深时刨净、拣光,刨茬时严防打茬管。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3盐水选种

用50kg清水加5kg盐,待食盐溶解后将谷种倒入充分搅拌,漂去浮在上面的秕谷和杂质,最后将谷种捞出,用清水洗2~3遍,晾干备用。

4适时早播

篇五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2

一、概述

谷子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 ,在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谷子脱壳称小米(粟米),米粒颜色有淡黄色、淡绿色、黑色、白色等。小米比一般米、面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铁,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是其它杂粮所不能替代的

谷子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用陶罐装有大量的谷子,证明在我国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谷子就已成为重要的种植作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甲骨文字里有关谷子的记载很多,这也充分说明,在我国古代,谷子时一种重要作物。

从现在保存的古农书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到我国勤劳的人民在谷子生产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如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期,我国最早的的一部古农书《汜胜之书》提出了谷子的播种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和物候期决定,以及谷子留种时要在田间选穗。同时,记载有“区田种粟”的抗旱播种方法。又如,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一部杰出的农书《齐民要术》,对谷子栽培经验的总结,就占有很大篇幅。“该书提出谷田必须岁易”,种谷子不能重茬;谷子播种量必须根据播期的早晚、土壤肥瘦等条件考虑;提出“谷子要垄行整齐,间开苗,使苗不欺苗,幼苗才能长得快、长得好,垄要直,苗与苗要对齐,以便通风”,总结了种谷子要通风透光的经验;同时提出一套谷子穗选法留种技术,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记载的谷子品种就有86种之多。这充分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对谷子有着丰富的栽培选种经验。 1

全世界栽培谷子的主要产区是在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中亚细亚等地。以中国、印度、俄国、巴基斯坦、马里和苏丹栽培谷子较多。二十年前,我国谷子栽培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各省区,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90%以上。其中以华北最多,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1/3以上,东北次之,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1/4。以省份而言,辽、吉、黑、冀、晋、内蒙等省、区种植较多,一般约占该省粮食作物面积的10~15%。【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是我县重要的小杂粮,全区每年均有栽培,有些地方栽培的谷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如坻坞贡米等。

近些年,谷子播种面积在逐渐减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较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

二、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

1、地块的选择。根据谷子的生活习性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种植谷子应选择地势高燥、朝阳、旱能浇、涝能排、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前茬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均可。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元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 2

作物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

谷子是比较耐旱的作物,其发芽要求的水分不多,吸水量达种子重量的26%就可发芽,在耕层土壤含水量达9~15%时,就可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需要。田间土壤持水量为50%,幼苗出土较快。谷子喜温暖,全生育期要求平均气温20℃左右,生育期的积温介于1600~3300℃(我县的温度条件基本能满足其需求);谷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4℃,20℃以上播后5~6天就可发芽出土。谷子亦喜光照,在光照的条件下,光合效率很高,但在光照减弱的情况下,光合生产率较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为低,因此,利用谷子与其他高杆作物间作时,一定要注意谷子不耐阴的特性。在幼苗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行成壮苗。在穗分化前,缩短光照能加快幼穗分化速度,但使穗长、枝梗数和小穗数减少;延长光照,就能延长分化时间,增加枝梗数和小穗数。在穗分化后期,即花粉母细胞分化时,对光照强弱反应敏感。此时光弱就会影响花粉分化,降低花粉的受精能力,空壳率增加。在灌浆成熟期间,亦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子粒成熟不好,秕粒增加。农谚“淋出秕来,晒出米来”就是指这个时期说的。谷子为短日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长的黑暗和较短的光照交替条件,才能抽穗开花。谷子在拔节以前,每天日照时数在15小时以上,则大多数品种不向生殖生长转化,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育期延长;短于12小时,则缩短营养生长,迅速进入生殖生长,发育加快,提早抽穗。谷子对短日照反应,因品种而不同,一般春播品种较夏播品种反应敏感。在引种换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光照特性。实际上,光照与温度对谷子生育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低纬度地区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或海拔低地区的品种引到海 3

拔高地区种植,由于日照延长、气温降低抽穗期延迟,相反,如果把北方品种引到南方或高山地区品种引到平原地区种植,则表现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提早。

谷子虽然具有耐瘠的特点,但土层深厚,养分充足,有利于获得高产。谷子一生对氮素营养需要量较大,氮肥不足,会造成植株矮小,叶窄而薄,色黄绿,光合效率低,穗小粒少,植株早衰,秕粒增多;氮肥充足,植株茎叶浓绿色,叶片功能期加长,光合作用增强。磷素能促进谷子生长发育,使谷子体内糖和蛋白质增多,并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减少秕粒,增加千粒重促进早熟。磷素不足,使根系发育差,,叶片呈紫红色条斑,延迟成熟。钾素有促进糖类养分合成和转化的作用,促进养分向籽粒输送,增加籽粒重量促进谷子体内纤维素含量的增高,因而使茎秆强韧,,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谷子幼苗需钾较少,拔节后需钾较多。从拔节到抽穗前的一个月,钾素的吸收量占60%,以后吸收量较少。

除氮、磷、钾外,谷子还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但需要量甚微,土壤和农家肥中不缺,一般不需要施用。【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2、精细整地和 施肥 春播谷地要做到秋季深耕,秋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秋深耕一般25cm以上,结合秋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施肥深度在15~25厘米为宜。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2000公 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 公斤作基肥。或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同时再施用20~30公斤优质大三元复合肥作基肥.我国谷子产区多为旱地种植,春季整地要作好耙耱、浅犁、镇 4

压保墒工作,以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没有经过秋冬耕作或未施肥的旱地谷田,春季要及早耕作。以土壤化冻后立即耕耙最好,耕深应浅于秋耕。经秋冬耕作的谷田也应在夜冻昼消时耙地以保持水分,冬春季[被屏蔽]也能减少水分损失。播前整地主要是平整土地,减少水分蒸发。经过秋冬耕作或早春耕的谷田,播前十天应进行浅层耕作。

夏播谷子同样要求深耕细靶,田里少坷垃。麦收后及时灭茬,抢时早播,足墒下种。整地时农家肥和化肥作基肥施入,用量同上。

3、选择高产优质谷子品种,做好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较大,易于被人们接受的谷子品种分为两大类,一是优质品种,如“乌米绿色谷子”、黑米谷子“黑选一号”、“ 沁州黄”(沁州黄小米)、“东方亮”(原名御米)、“隆化小米”、“泽州香”等;二是高产但品质一般的谷子品种,如“豫谷王”、“金香吨谷”、“北京巨丰园”、“世纪谷王” 、“赤谷6号”、“晋谷22号”、“铁谷7号“、“粘谷1号”等

为提高播种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播种前一般要做好种子处理,首先,在谷子播种前应选种,可进行筛选或水选,剔除秕谷或杂质,留下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供播种用。其次,播种前将种子晒2~3天,用水浸种24小时,以促进种子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增强胚的生活力;第三要进行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保证苗齐、苗壮;也可作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剂是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有效混合,加入色素,包于种子之上,种子包衣剂可有效防止作物的病虫危害,达到既防治病虫又供给微量元素的双重目的。注意,在搞药剂拌种时,一定要将拌好的种子堆闷4~6 5

篇六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栽培技术

2011年文章

【种植前景】

谷子作为杂粮,首先应该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解决谷子的丰产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这一点对地方名优品种的改良很重要。小米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42%,其中赖氨酸含量为蛋白质含量的1.16%~3.65%,提高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是今后栽培和育种工作的发展前景。小米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为2.54%~5.85%,提高亚油酸含量是今后的发展前景。

其次,小米的颜色应该向金黄色方向发展,金黄色的小米市场看好;大粒小米市场价格较高。

由于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抗灾的特点,特别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种植谷子是这些地区发展经济的好路子。

谷子生育期比较短,一般夏谷的生育期85~90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麦收后种植,是比较理想的接茬作物。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栽培技术】

1.选择良种

北方地区常栽培的品种有河北的冀谷系列,河南的豫谷系列,山东的金谷系列、鲁谷系列等。

2.栽培季节和轮作

换茬谷子分为春季栽培和夏季栽培。春季栽培的播种时间,黄淮地区为4月初,收获时间为7月中下旬,后茬作物,只能种植生育期比较短的晚秋作物。夏季栽培,播种期为麦收后的6月中下旬,只要管理得好,延迟到7月上中旬播种也能取得好的收成。目前谷子栽培以夏季栽培为主,春季栽培多为北方一年一

季栽培区。谷子忌连作,连作病害重,谷莠多,生长发育不良。春谷的前作以豆茬、甘薯茬较好,夏谷以小麦茬较好。

3.整地播种

谷子的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因此施足基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用有机肥料2500~300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尿素10~15千克。施肥后进行耕翻整地,整地要做到细、平、实,有利于保墒,为一播全苗打下基础。

播种方法有撤播和条播两种方法。高产田以条播为主,西部干旱地区以撒播为主。撒播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10001500克,条播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1000克。

4.田间管理

齐苗3叶后,田问管理必须采取抢时紧管半个月,做到2次间苗2次清棵,中耕划锄3遍。留苗要在间苗的基础上进行,采取小墩密植、平行留墩、三角留苗,苗高6~8厘米时进行定苗,每667平方米留苗4万株左右。

定苗后进行多次中耕除草,防止杂草滋生,同时促根下扎,达到养根壮棵控秆的目的。甩大叶前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后期注意保叶,促进籽粒饱满。

【销售策略】

小米在城市和非产区有广阔的市场。为了取得较好的收益,在加工上要提高工艺水平,进行抛光等精细加工,改善米的质量。进行无公害生产和加工,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无公害产品商标注册,创造出无公害的品牌。无公害小米每500克可卖到5~6元,比常规种植的小米高出几倍。改善小米的包装,提高包装质量对提高效益很有好处。对小米的保健作用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吃小米的好处,也能提高小米的销售量。

【风险提示】

种植谷子是干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特别对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有发展前景,值得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篇七 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栽培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谷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品种选择与异地换种、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谷子;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

谷子去壳是小米,小米熬粥营养丰富,适合老年人、病人、产妇食用,有代参汤美称。

1 精细整地

春播应从上年入伏多雨时中耕松土蓄水。秋耕,上茬收获后秋耕保墒蓄水,深20 cm,结合施基肥。秋耕应逐年加深,防生土减产;土层薄的地不宜深耕;计划刮碱的盐碱地不宜深耕;土壤过干和秋雨少的地不宜秋耕;风沙地不宜秋耕。若春耕宜早。镇压,秋耕后三九天或早春镇压,保水分。顶凌耙地,早春在夜冻昼消时宜早耙地,减少水分蒸发。

2 品种选择与异地换种

优良品种有较强抗御不良环境因子的能力,选择有较高产出的良种,如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一个品种长期在一个地方种植,种性会退化,异地换种可恢复品种种性,提高产量。换种距离3~5 km,同品种3~5年换1次。播前处理种子,精选种子,提前15 d晒种,连晒2~3 d。再用20%石灰水浸种1 h,或用56~57 ℃的温水浸种10 min,再入冰水浸泡2~3 min,晾干备用。或提前14 d包衣种子,形成包衣膜,包衣剂具有防治病虫害及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1]。1 kg包衣剂包谷种40 kg。

3 适期播种

播期应根据各地土壤墒情、气温、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定,以谷子孕穗期与降水期相吻合为好,一般主播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个别晚的在5月下旬播种。播种方法为耧播,耧行距25~40 cm。双腿耧比三腿耧通透。宽窄行(宽行40~45 cm、窄行15~20 cm)利于高培土和通风透光。也可沟播,沟垄相间,垄宽50~65 cm,沟宽15~20 cm、深10~15 cm,沟内施肥下种,覆土镇压,生育中期培土。也可机播,播种量为7.50~11.25 kg/hm2,墒情差应加大播种量;播种深度5 cm,墒情好应浅播,春季风大、墒情差的不宜过浅[2]。播后镇压保墒,提高出苗率。

4 肥水管理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用量高产田75.0~112.5 t/hm2、中产田22.5~60.0 t/hm2,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836529.html

    上一篇:农大3号蛋鸡

    下一篇:超市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