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

| 励志名言 |

【www.guakaob.com--励志名言】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一
《《聆听孩子的心声》》

《聆听孩子的心声》

管教小孩子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但也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1950年代是一个纵容的时代,父母们试图对孩子放任不管。他们辩解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探索他自己的个性,应该自己找到自己行为的边界。通过消除对孩子行为的限制,父母们以为自己正在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他自己和他的世界。当这种做法出现问题时,他们就责备斯波克医生。但他只是替罪羊而已,因为他从来没有建议过父母对孩子的纵容。

我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被邀请出去吃晚餐的恐怖。一个人要鼓起勇气才能和朋友的孩子们待一个晚上。在一个长长的夜晚,疲惫的、目光恼怒的孩子会爬到来访的大人的身上、家具上、餐桌上。好像孩子在哀求有人能对他说:“别这样!睡觉去。”他们会躺在屋子中间,发着脾气大哭。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发作真是太可怕了。有人非常想阻止他们,对他们说“不”,想让他们规矩些。当孩子真的被要求停止哭闹时,孩子的父母会变得越来越矛盾。“我们应不应该向他们说不?”“我们应不应该让他们去睡觉?让他们离开大家,只是因为我们希望他们离开,好像有点太自私了。”父母的这种矛盾心态对孩子来说当然没有作用,因为孩子变得越来越心烦不安。孩子们越来越努力地表达他们对父母的需要——需要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已经知道,很多1950年代的孩子在小的时候觉得自己“没人管教”。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我办公室里对我说,他们渴望父母明确而坚定的态度,而不是父母表现出来的责难、不理睬和紧张气氛。我相信他们的父母不会承认这样的感觉,但我确信孩子们的说法是正确的。眼看着孩子们把父母的规矩不当回事儿,没有人能够闲坐一旁而不责备孩子。这样的孩子会被周围的每个人贴上“被宠坏了”或者“焦虑”的标签,他们在学校的行为会招来老师和同龄人的责备。人们没有看到在这类行为背后掩藏的孩子的真正的行为——对来自大人的纪律约束的急切寻找。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是焦虑的孩子——他只能通过自己作决定来寻求解脱。

孩子对限制的寻找

从1950年代起,随着这些孩子变成父母,谢天谢地,终于摆脱了这种纵容。人们也认识到——那样做是对为人父母的责任的放弃,而不是其所标榜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我们开始认识到,孩子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寻找限制。当他们感觉到自己正在失去控制时,或者当他们不知道如何阻止自己时,就开始故意激怒或者挑衅身边的大人。通过从大人身上学习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可以接受,通过向一个通情达理但态度坚定的大人学习如何控制自我,孩子们就能够开始了解到如何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那么,管教孩子就是父母的职责。这可能会很痛苦,因为经常是在父母感觉到孩子的焦虑时需要父母这么做。但小孩子猛烈的抗议平静下来后所表现出的轻松,能使父母确信自己做得对。

艾米丽是个棕色眼睛、棕色头发、胖乎乎的两岁小女孩。她以前是个很容易带的婴儿,她的父母被孩子一岁之前感受到的无比幸福麻痹了。当他们微笑时,艾米丽也报以微笑。当艾米丽咯咯笑时,他们也报以咯咯的笑。艾米丽非常迷人,他们被迷住了。艾米丽还有一个优点——她渴望让父母高兴。因此,在艾米丽出生的第一年,他们沉浸在相互的赞美和幸福的爱之中。

养育孩子对她的父母来说似乎很容易,以至于在艾米丽出生的第二年,他们已经在准备要第二个孩子了,而这时她的违拗症出现了。她的抗拒性反应以及发脾气的激烈程度跟她以前试图逗人开心一样强烈。在母亲看来,她变得难以预料。尽管第一年看上去那么好,艾米丽还是变成了一个难以应付的、固执的小女孩。如果你不按她的想法办,她就躺在地上尖叫。当母亲想办法让她吃东西时,她就把食物从婴儿椅上扔下去。当母亲想让她去睡觉时,她会找一个又一个借口抗拒或者拖延上床的时间。她的父母感到很震惊,不知所措。艾毕特太太问我她做错了什么,从那么出色的艾米丽身上创造了这么个小怪物。她觉得她再也不能带艾米丽出门了,因为害怕艾米丽发脾气,艾米丽好像把怒气都积攒了起来,专门留到公共场合发作。

艾毕特夫妇对艾米丽行为的突然变化不知所措,他们对她很生气,也对自己生气。他们觉得要对她的行为负责,但是又无法控制孩子的行为。结果,他们白天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避免对抗上。他们对艾米丽的要求都是试探性的:她想上床睡觉了吗?她愿意坐到她的婴儿椅上吗?几个这样的试探性问题之后,艾米丽似乎总是心烦意乱。来找我的时候,他们已经绝望了。艾米丽似乎控制了整个家庭。她控制着他们的生活。在早上,她弄醒他们;在晚上,她不让他们睡觉。正常的进餐时间她不吃东西,却在两餐之间要东西吃。不管你给她什么食物,她都不喜欢,却让你在厨房里跑来跑去,找“她想要的东西”。当他们在晚上要出门时,她就使劲哭,以至于他们从不敢离开她。艾米丽的母亲原本打算找一份工作并把艾米丽送到日托机构里,但这件事后来连提都不提了。

我们在办公室里交谈的时候,我观察着他们。艾米丽不再是以前那个看上去高高兴兴的婴儿了。她的行为很紧张。当父亲或母亲想要跟我说话时,她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就像看 网球比赛的观众一样,她的目光不停地从一个说话者转向另一个说话的人。她不断地用挑衅行为试图把父母的注意力从我身上移开。她一会儿爬到这个的腿上,一会儿又爬到那个的腿上。她说话的语调不断升高,就好像她正在和父母竞争似的。她用双手捂住他们的嘴巴,把玩具一个接一个高高地堆在他们的腿上。

在她父母拒绝中断跟我的谈话,没有理睬她时,她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挑衅性。她把书从我的书架上拽了下来,这让她的父母双双跳了起来去把书重新放回去。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她爬到我的书桌上,挡在了我和她的父母中间。她开始把我书桌上的纸往下拉,而对我们给她的玩具却不理不睬。显然,她的全部兴趣都集中在了母亲和父亲身上。她越闹越兴奋,而同时她的眼神却变得呆滞,脸部表情更加紧张了。她动作僵硬,甚至很笨拙地撞到了办公室的家具上。撞上去的时候,她几乎没注意到。

在一次相当绝望的努力之后,她躺到地板上打着滚儿嚎啕大哭。她的父母看上去跟她一样烦躁和无助。他们问道:“现在我们怎么办?她看上去更像一头小野兽,而不是我们的艾米丽。” 我看着他们——三个人都可怜兮兮的,都很紧张并且彼此疏远,都有一种被抛弃感,都很愤怒。我问道:“难道你们不能把她抱起来,搂着她——说一句你们爱她吗?”她的母亲伸出了手,但艾米丽哭得更厉害了。她的父亲大喊道:“别管她!”他转身对我说:“那会让她哭得更厉害。如果我们想帮她,她就会又踢又打。她已经失控了。”然后,他又痛苦地加了一句:“我们也是。”

这时,艾米丽停止了哭泣,把身子缩成一团,大拇指含在嘴里,另一只手拉扯着头发。她看上去已经筋疲力尽了。

他们是怎么弄到这一步的呢?其原因在我看来似乎很清楚。艾米丽于第二年进入了叛逆期,需要父母与她一起调整以适应她发育的新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没能看到她出现的违拗症,没能看到她显示出的让父母为其设定行为限制的要求。他们被这个“新”的艾米丽震惊了、吓坏了,而又不能也不愿意看到她对他们的需要。由于她无法找到父母对自己行为的限制,她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挑衅。这驱使父母在情感上远离了她、孤立了她。她感到愤怒,觉得父母好像不理自己了。为了接近父母,她做了更多让他们烦恼的行为,这就使她的胡闹行为和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他们觉得很无助,由于没有表露出来的怒气使他们对艾米丽的行为无动于衷,他们觉得再也没有能力顾及她的需要了。

我们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讨论了艾米丽的需要。当她做出努力想得到父母的赏识时,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吗?我能够看到,在听着父母谈论她时,她是多么焦虑,她是多么渴望努力去接近他们。

艾毕特太太开始轻声地哭泣,她说:“你知道,当艾米丽变得这么难缠时,我对她的反应很可能来自我自己的童年。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不’,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我非常害怕别人对我的不赞同。即使我的父母只是好像生气了,我都会崩溃。我会跑到自己的房间里躲起来。我非常害怕自己会让身边的大人不高兴,以至于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努力地取悦别人。艾米丽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像这样。现在她变了,变得像一个我无法理解的人了。这让我很害怕,因为我觉得自己好像无法面对过去的事情。当她那样的时候,难道她不明白我多么无助吗?”然后,她又说:“你知道,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在要求这个两岁的孩子体谅我!”

艾米丽的父亲也说了自己对孩子挑衅性的违拗行为的形成应负的责任。“我的父亲非常专制,以至于我发誓永远也不惩罚自己的孩子。我觉得任何事情都好过我们成长中所经受的惩罚。我尽量避免和艾米丽发生可能导致我发脾气的局面,但她似乎比我聪明。我们总是回到我知道我应该采取行动的局面中。我觉得如果我真的做了,我可能会反应过度,可能会揍她或伤害她。转身离开或假装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就容易多了。”

这时,父母两个人都用自省的方式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跟我一样知道了他们以前的行为是由自己的需要所主宰的,根本没有顾及到艾米丽的需要。她的父亲把她抱了过来,搂着她,亲她。艾米丽满足地偎依在他的腿上。艾毕特太太说:“我们伤害了她吗?我非常害怕她会长成一个任性的、被宠坏的孩子。”

此时,我们可以谈论艾米丽的需要了——她需要接触父母,需要跟他们有情感上的联系;甚至在她表现出挑衅性以及违拗性时,她也需要看到父母的愤怒。我们谈了她需要父母为她的行为设定限制以及纪律约束。我们谈了真诚地对待她的违拗性行为会使她安心,怎样对她的挑衅性行为进行限制才能让她感到那也是父母对她的爱。她正在寻找这些让她感觉到被爱、感觉到和父母联系在一起的纪律约束。对她来讲,与她的行为导致的孤立和愤怒相比,纪律约束是她更加期待的。一旦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在设定这些限制时的作用,他们就可能看到“他们原来的艾米丽”回来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安心的小女孩。

父母们目标的改变

《红书》杂志最近做的一个调查引起了我的兴趣,调查在全美国挑选了两万个年轻的父母读者,询问他们对于纪律约束的看法。对这个调查的回应发人深省——也很有启发。这些年轻的母亲们似乎对纪律约束为何这么重要都很有想法——她们似乎都同意纪律约束确实重要。她们的回答反映了在家里学习自律对孩子的深深影响。所有接受调查的人都毫不犹豫地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对孩子进行管教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觉得进行管教时应该要有理由,同时要伴随着爱和理解,这让我觉得她们真的把纪律约束当成了养育孩子的一个重要部分。爱是一枚硬币,硬币的另一面是设定限制,这些母亲们认为自己是用一种深情的、通情达理的方式来做这件事的。她们对好行为的态度也贯彻了同样的思想——用某种方式奖励孩子可以帮助他理解他自己。她们对孩子的最高要求是:诚实,尊重他人的感觉和财产,爱家,爱家人,慷慨,谦恭有礼,以及和他人相处的能力——所有这些,再加上自立。这些父母都看到了孩子对自身的理解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这些特质。

问卷调查存在的问题是,回收的问卷很可能偏向于那些愿意回答问题并已知道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目标的女性。另外,她们所选的答案反映出的很可能是父母希望采取的行动,而不一定是他们在压力下的真正反应。这次调查的样本的广泛性让人放心,回答也让人放心,因为在回答中承认了孩子的不可接受的行为。我认为这些问卷真实地反映出了睿智的年轻女人为了指导自己的孩子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所做的事情。

我对父母们普遍把利他主义作为培养孩子的目标特别感兴趣。我想起了大约25年前向母亲们提出的类似的一个问卷调查。她们最优先的选项中不包括诚实、慷慨以及尊重他人,更多地选择的是孩子在教育和经济方面的成就。我记得,95%的母亲们对孩子的高学历最感兴趣,将之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当时,我对此感到很恐怖,当我在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早期看着那代人游行反对我们这代人的偏执和狭隘标准时,我想起了这件事。大学里的静坐、罢课、示威,在我看来是对父母规定的目标的抗议,是对目标所代表的忽视的抗议:对利他主义及关心他人的忽视。

这一代母亲们——如果对问卷调查的回答确实代表了她们的观点——把她们养育的作用更多地视为帮助孩子适应和他人共同生存,帮助孩子发展一种自尊,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将来,不管孩子们必须面对什么,这种自尊对他们都会有帮助。

指 导

1.什么时候需要纪律约束?作为父母,为决定何时采取措施你需要知道那些东西?

需要纪律约束的最明显的时刻发生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蹒跚学步的孩子正进入各种各样新的、令人激动的情形中。他能够走动了,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能“靠自己”。学习的兴奋使他陷入了自己无法应付的局面中。随着他越来越兴奋,他双眼圆睁,两手发抖,毫无顾忌地探索着周围的世界,他的双腿让他能够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他无法停下来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一下他正在玩的事情,或者让自己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恢复一点,因此他开始崩溃了。他将不可避免地从探索的云端跌落至谷底。父母能够看

到这件事的发生,但并不总是能够预防。这时,他很可能会没来由地突然大发脾气或者大哭,或者即使是大人或另一个孩子出于无心的话都会使他爆发。

崩溃的孩子经常会突然间制造危机,以引起大人真实的反应。例如,我们的一个孩子,当她想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时,她总是跑到电视机前面去。她知道我们不让她玩电视机,在她还没走出太远之前,她会转过身来,以确定我们是否在看着她。然后,随着一声高兴的叫喊,她会跳向电视机——用一种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对她说“不”的方式。她这种捣乱到达顶点,好让我们知道要么现在管她,要么永远也别想管她。当我们确实回应了“不”之后,她会努力判断怎样理解我们的回应。很明显,她在想:“他们是来真的吗?或者我还能再走远一点点?”如果她觉得她能够侥幸逃脱处罚,她会再多走几步,这时,她会很仔细地观察我们,以测试她还能走多远。最后,当我们说:“好了,够了。不许再胡闹!”时,她会躺在地板上号啕大哭。我们当然会疑惑,对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处理得是不是太残忍了。我们当然会感觉好像占了她年龄小、没经验的便宜。当然,正是这些感觉在最开始的时候让我们无能为力。令人惊异的事情是看到她知道如何让我们有什么感觉,如何用她的尖叫来对付我们。如果我们说:“对不起,不要这么难过了。”她的尖叫声会更高,她的腿会在地板上乱蹬。当我们中的一个人最后终于说道:“好了,发脾气是你的事情,你自己处理,你知道有些东西你不能玩,每次你玩,我都会制止你的。”好像有什么魔力似的,她会停止哭泣。她会看看我们每个人,脸上露出缓和的神情,走到我们某个人面前,爬到腿上要求抱抱。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中有人说:“你知道你不能那么做。所以你无理取闹只是为了让我说‘不’,是吧?”她会愉快地抬起头,好像我们刚才肯定是误解了她,不过她会原谅我们。事实上,我们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这让她骚乱的心平静了下来,她为此感谢我们。她的“兴奋”结束了,她从中了解到她自己能够终结她的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插曲对所有有关的人来说越来越不重要了。

两岁和三岁时,这种脾气发作和试验的小事件需要严厉的管教,事情结束后,还要对孩子进行解释。这样,父母才能帮助刚学步的孩子学会控制自己,从纪律约束中学习。

2.惩罚过度或者体罚孩子有什么危险性?

这个年龄及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持续不断地逼迫你,纠缠你,直到你失去控制。在一天结束后,当父母感到很累,准备亲切、温暖地见见彼此时,孩子可能会开始极为迫切地重复违反纪律的小事件。父母也需要休息,他们可能会因为被纠缠而感到很生气。随着纠缠不断发生,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会想打孩子。如果打也没有用,紧张局势会加剧,直到父母真的觉得伤害了孩子为止。这些感觉很可怕。有谁能在局面发展到这一步之前打断这种循环吗?

方法之一是抱起孩子,紧紧地抱着他,坐下,安静、平稳地摇晃他。一边摇,一边跟孩子说,你们两个都很难过,你们两个都能平静下来,能愉快地待在一起。如果这种做法能够和孩子交流,那么难过的气氛可能会被打破,你们可能继续保持关系的融洽。如果不起作用,纠缠会继续,那么,用孤立他作为限制事情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制止孩子的挑衅行为,那么孩子通常会明白,并且会服从你的严厉态度。如果他没有,就把他关进他自己的房间“冷静冷静”,好让你们两个人都有机会镇定一下心情。然后是调解,调解之后是短暂的讨论,要讨论为什么需要调解,一起做某件有趣的事情能够帮助开始形成一个更好的方式。你们每个人都会从那样的经历中学到东西。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二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征文征文-让我们一起聆听孩子们的心声》

让我们一起聆听孩子们的心声

孩子,是天真与快乐的最佳代言人;孩子,有着最甜美动听的欢声笑语;孩子,有着向往自由与渴望玩乐的生之本性。

我们作为孩子们的老师、长辈,理应学会怎样关爱和关心他们,因为他们需要我们以恰当的方式指导他们成长,他们想要我们不干预他们找寻属于自己的快乐。关爱孩子,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关爱孩子,就是关注国家的发展;关爱孩子,应该从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开始。

我是一名平凡的幼儿园老师,从业已经多年了,我当初选择这个职业,因为我喜欢生活在有童真、有孩子们欢声笑语的环境里,那样我会觉得自己的童年从未消逝,但以我对现在孩子们生活节奏的观察,只想说一句:他们真的很辛苦!他们需要一个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来指导他们的成长。想想我曾经的童年,真的比他们幸福多了,没有过多的培训,我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认为开心的事,哪怕因其幼稚而被别人笑话,但是我那时毕竟是孩子,所以我不在乎,现在的孩子是几乎没有时间那样了,但是我想他们肯定也想。 我们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都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们,都应该了解它们想要的快乐,都应该让孩子们有做自己的时间和自由,都应该以更科学的方式关爱他们,让我们与他们一起成长。

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经常都能听见某个家长又在呼喊自己的孩子回家做作业,每当遇上这样的情况,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回头或侧脸看看,又是一个小不点,然后心里一声轻微

的叹息,唉,又是一个不懂得聆听孩子心声的家长,又是一个认为孩子只有学习好了才有前途的家长,心里不禁默默难受,毕竟自己为人之师,在此我也会想想自己工作中,有没有努力找寻科学的方式管理孩子们。

记得有一次我上课到中途的时候,我们班的周乐乐同学突然举手挺大声的说了句“老师,我要上厕所”,但是全班同学都笑了,我也很想笑,但是我不能,为什么,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我是一个大人了,他们笑因为他们都是孩子而已,但我当时还是做了个嘘的姿势,并同意周乐乐同学去厕所了,遇上这样的情况,我知道我应该尊重他,因为他是一个孩子,他需要我理解,只有给予别人尊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亦如此。

关爱孩子是一种责任,科学的关爱孩子是尽这一份责任最好的方法,要科学关爱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有一颗与他们共成长的心。

据我所知,在国外对幼小儿童的教育很有讲究,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会把孩子一些在我们看来天真的想法予以直接了断的否认,他们很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对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总是会想一个最好的回答方式。

比如说美国的第一登月人阿姆斯特朗,据说在他小的时候,有一天他的妈妈在厨房做晚餐,阿姆斯特朗在客厅落地窗边玩,突然抬头看见了月亮,便张开双臂做了个飞翔的姿势,然后嘴里大声说着“妈妈,妈妈,我要飞到月球上去”,当时阿姆斯特朗的妈妈怎么回答的呢,我想如果未曾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不会知道,阿姆斯特朗的妈妈回答道“好,千万别忘了飞回来哦,妈妈做好晚餐等着你”,如果在我们这

些孩子的家长中呢,恐怕几乎没有人会这样回答。

孩子这些看起来很天真的想法,我们应当给予理解和尊重,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和领会,我觉得我更加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尊重和理解孩子,怎样去指导他们成长,怎样给予他们成长自己内心的力量,我也因此更加的深爱自己的职业。

现在的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加的注重了对孩子们仍然存在的天性进行解放,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做做自己,而不是他们的成长全由我们老师和家长进行事先规划,那样他们的生活将失去太多宝贵的东西,那样他们的童年会丢失太多的乐趣。

关爱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关爱孩子,从理解孩子开始;关爱孩子,从你我一起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开始。当你去用心聆听孩子们真实的心声,你准会收获一季的。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三
《孩子说心声家长切记倾听》

孩子说心声家长切记倾听

听比说重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

辛苦工作了一天,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回来后,妈妈指着桌子上的两个苹果问:“轩轩,你先挑,你要吃哪个?”

“我要先吃那个又大又红的!”

讲了多少遍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了,怎么还这么冥顽不化呢?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不满地追问:“为什么啊?”

“然后,我再咬一口那个小苹果,尝尝哪个更甜。我要把甜的给妈妈吃!”

妈妈高兴地把女儿抱起来亲了又亲,心里暗自庆幸刚才没有急吼吼地批评教育女儿,而是让女儿把话说完整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曾几何时,我们是乐于、善于倾听宝宝的声音的,从宝宝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到“咯咯”的欢笑声,喝奶后打嗝的声音、吃手指时的吧唧声、咿咿呀呀的学语声„„用心聆听如闻天籁,然后是一家人快乐地分享。当所有的第一次伴随着宝宝成长的脚步逐渐转为常态时,我们年轻的父母们也已经重新回归到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去。在工作或大或小的压力下,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开始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孩子的话语和表情。

“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中,很多人不自觉地在忽视地听、假装地听、有选择地听,真正能做到专注地听的人很少。他们往往忽视了倾听也是一种品质,高品质的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的芳子老师强调,“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听比说更重要——首先应该积极努力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断章取义地听,喋喋不休地说。”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把这话运用到孩子身上,大人们则多半没有这份耐心——不忙的时候,还能够仔细地倾听;忙起来也就敷衍了事,反正是“小孩子,能有多大的问题”?

小孩子说话真的不重要吗?错过了,也是可以弥补的?

“一个人的表达形式是在12岁之前形成的,12岁之前的经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芳子老师说,12岁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的情绪表达得到满足,否则会造成一生的“未完成事件”。“一个女士被‘心脏病’折磨了很多年,但无论怎么检查,结果都显示她很健康。最终,心理辅导为她解除了病患。原来这位女士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送出去5次,但每次她都倔强地逃回自己的家。这样,她从小就觉得自己是没人爱的。婚后,丈夫也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只有在她生病时,丈夫才会无微不至地呵护她。于是,为了寻找这种被爱的感觉,她就一‘病’十几年„„这位女士就是典型的因小时候被爱的情绪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留下的病根。”芳子补充说,“所以必须要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应该仔细倾听孩子的讲话,积极回应孩子的话,给他以良性的刺激,有效地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所说的话在孩子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希望自己在诉说时,孩子能够认真倾听——直视着你的睛睛,调动一切思维跟着你的话语“行走”。但是,我们有没有反过来问问自己:每次孩子跟我说话时,我都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仔细地倾听?

学会倾听——从孩子的心理出发

日前,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组织的“倾听儿童心声”的活动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新闻官员查尔斯表示:“今天我们对‘训导孩子’应有不同的理解,应转变为教导孩子、关心孩子,而实现这一理念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认真地倾听儿童的心声。我们应该恪守的准则,就是当孩子带着问题找到你的时候,你应当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来回应他们。如果你当时实在是太忙了,那么你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并且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可以专门来谈这个问题。全社会都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因为这是为孩子的成长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

研究表明:宝宝在5个月左右就会对别人的表情有所反应,他开始能够觉察他人在交流时的不同表现,这是他模仿的开始。父母在与宝宝交流时,应该注意对宝宝的笑声、哭声做出不

同的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调的反应。当宝宝真正能够用语言和家人交流时,父母就更应该时刻注意向宝宝展示谈话中倾听的技巧。当宝宝发出声音想吸引你或者对你咿呀说话时,父母要关注宝宝,努力地尝试着了解他的意图,并且在言语和表情上给予适时的必要的回应,从而让宝宝了解交流的技巧和方式,逐渐学会在倾听他人谈话时要给予他人回应,并模仿具体的回应方式。

三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用简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简单地陈述自己正在从事的活动;指出自己正在使用的物品名称;能帮助补充说明故事或发生的事件;知道如何使用表达地点的词语;能简单地介绍、解释他所完成的作品。但是,在这个时期,宝宝的发音并不清楚、准确,他经常有表达错误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想法的表现。父母在这个时候要充分地尊重宝宝表达的愿望,要耐心十足地听宝宝进行讲述,不要轻易地打断他的话。当宝宝不知道该如何确切地表达时,给予他适当的简要的提示。

三四岁的宝宝能陈述他刚刚做完的事情;说出他心中想要做的事情;告诉、解说如何做一件事情;知道各个房间以及常见事物的名称;问许多“为什么”的问题。为此,父母们经常感到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解答才能与宝宝的认知水平相吻合。在这个时候,父母更要认真地对待宝宝的问题,不要应付了事或者是不予理睬,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情绪。对宝宝要做到有问必答,当然只要做出简单的、宝宝能理解的解释就可以了,所给出的具体答案则要因人而异。宝宝当然会认真地倾听父母所给出的答案。这时候,可以适时地配合身体语言,让宝宝也看着你的眼睛,潜移默化地学会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引领孩子的成长。”专家如是说。

转换视角——蹲下身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凝凝,快看,天空中两颗星星和弯弯的月牙儿组成了一个美丽的‘笑脸’。”爸爸说得眉飞色舞。

“我怎么没看见啊?”

“这不是嘛?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

“还是没看见啊!”

“怎么这么笨啊?那不是嘛!”爸爸很不高兴地蹲下身来辅导女儿时,他发现:前面的高楼正好挡住了小女儿的视线,站在这个高度确实看不到夜空中美丽的“笑脸”。

瑞瑞搬来一把小凳子,努力地踩上去站稳,费力地伸手去拿柜子上的巧克力饼干。“一二三,一二三”„„饼干撒了一地。

“瞧瞧你干的好事!还不快下来,摔着了可怎么办啊?”

瑞瑞惊慌失措地看着妈妈,哭了„„

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就是另外一种解读方式了。那么小的一个人要想吃柜子上的饼干,就必须开动脑筋去“智取”。怎么办?首先要搬来一把凳子,前提条件是必须自己能搬得动的。很幸运,家里正好有这样一个小凳子。于是,采取行动,把凳子费力地搬到柜子旁边。然后,要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扶着柜子踩到小凳子上面去。最后,既要站稳保持平衡——别摔下来,因为还是差一点拿不到,所以还要不停地尝试着摸来摸去„„ 多么伟大的尝试,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开拓之旅!

“只要有时间,只要发现儿子有不开心的表情,我就要求自己蹲下来,倾听。让儿子慢慢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管对和错,我总是愿意听一听,然后再下结论。能够解决的当然应该解决,不能解决的,也应该跟他说明原因„„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也许我们难以接受孩子的要求与愿望,但孩子同样也难以理解——他小小的愿望为什么会遭到拒绝?”犹太民族有一句谚语:“上帝无法分散在每个人的身边,因而创造了母亲。”如果每个家庭的母亲都愿意蹲下身来,尝试着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与之平等地沟通与交流的话,那么成人和孩子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就不会像圣埃克苏佩里在《小

王子》一书里所写的:

大人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来理解事情,

每次都需要人家解释,对身为小孩子的我而言,

这是非常烦人的事。

蹲下身来,让我们做一口充沛的井。当孩子需要援助时,我们会陪在他们身边与之共情、给予他必要的鼓励;当孩子要求独立成长时,我们真诚地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个性;在该善尽职责、教养孩子时,我们会细心倾听、精心培育;在孩子想展翅高飞时,我们相信他的能力、为他高扬自信的风帆,吹响出征的号角„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四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五
《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

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

周末布置了一篇作文,小陈同学胡乱应付,字迹潦草,还不到二百字就草草收尾。我一看到作业,火冒三丈,立即让他重写,并且要求他要写工整、写完整才能交,否则放学还要留下来补。

课中,他把补好的作文拿上来给我检查,我无意中发现他的左手中指上写着几个字,细细一看,原来是一句粗话。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是在骂我。刚开始,他不承认,说是昨天晚上无聊写着好玩的,我不相信,在我追问下,他才承认:确实是刚才我让他重做的时候,他一气之下写的。

作业没完成好,老师让他重做,可他心里不服气却写了骂老师的话,这么小就这样,那还了得啊!我越想越生气,可是理智告诉我,这是个怪僻的孩子,要冷静处理,先听听他怎么说。再说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细想一下,这些外地生会爆粗话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我耐下性子,静静地听他说:原来因为他的字迹问题,语文、数学作业都经常要订正很多处,看到别的同学可以去玩了,而自己整天改作业,便产生了厌学心理,他说他学得很烦很累,都不想再读书了。了解了他的想法,我心中便有了处理的方案了,最后在我的耐心劝导下,他答应我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我暗暗庆幸自己,能静下心来聆听,否则像他这样的孩子,真的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疏忽和冲动又增加一个辍学儿童。

也许是认为我对他的“宽宏大量”,也许是我的话他真的听进去了,接下来的这两天里,我总能听见他琅琅的背诵声,时不时还能从他脸上捕捉到难得的微笑。其实孩子很容易满足,我们也很容易走进他们的心,关键是我们要能静下心来聆听他们的心声。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六
《做父母的请给自己一个聆听孩子心声的机会》

做父母的请给自己一个聆听孩子心声的机会

[发表人:[中国青少年特色教育网] [发表时间:[2011-1-5 22:11:55] 做父母的,你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吗,不要在潜意识里把孩子总是当做不懂事孩子,倾听也许是最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

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故事,一个触动了很多读者的故事,一个关于让孩子把话说完的故事: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我相信很多家长在看完这个故事后,会有感触,会有动容,会有检讨,会有悔意,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但是所有的感受都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改变,改变自己常常不让孩子把话说完的习惯,也给自己一个聆听孩子心声的机会。

用心倾听孩子说话,也是一种教育。然而这种最简单、最经济的教育方式却往往被家长忽略或者歪曲。以下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

八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在饭桌上和父母说起班上的一个男生是如何的恼人。对女儿的滔滔不绝,母亲始终面带微笑,,耐心聆听女儿的牢骚。孩子说得很尽兴,父亲则越来越不耐烦了,后来终于忍无可忍地发火了。他大声命女儿闭嘴,责备她总是看别人的缺点,觉得这点小事没完没了说个不停,让人心烦。在父亲的责骂中,女儿的眼里泛起了泪花,委屈的看着父亲,闭上了小嘴。

这样类似的事情,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上例中的母亲与父亲表现出来的是两种不同聆听态度:耐心聆听与粗暴干涉。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往往是出于这样几种心理:

第一,小小孩子,芝麻小事,不必要说,不值得听。

第二,孩子,你还小,不懂事,听听我的“老人言”吧。

第三,你说到我的痛处了,我很没面子,不要再说了。

第四,我自己正有一肚子烦心事儿,那有耐心听你说。

其实,在孩子给我们说话时,父母往往过于看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当话被父母打断时,他们感到的是父母的强势和不重视。慢慢的,孩子学会了把自己的秘密藏在心底,不再愿意与父母进行对话交流了。很多孩子吃穿不少,父母家人也尽可能的满足其物质需要,可是孩子仍然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

是孩子在家里说话没有人听,或者家人根本不给孩子说话表达的机会。于是,在许许多多的家庭中出现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彼此明明想表达的是爱,结果说出的却全是伤害?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说,不过是听孩子把话说完而已,简单得很。其实不然,为人父母,不仅应该给孩子表达的权利,而且要透过孩子的话,来观察他的内心,真正明白自己的孩子说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的聆听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样的聆听是需要学习的。

真诚的希望每一个家长,能从心底重视孩子说的每句话,能与自己的孩子用心交谈,能倾诉彼此的真实感受。心中有爱,口里说爱。

给孩子一个把话说完的机会,倾听,并不断加以赞许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太重要了,课时我们偏偏又做的不够!!

多聆听孩子心声的名言篇七
《倾听幼儿 共同成长2》

倾听幼儿 共同成长

倾听在中国的教学中一向被认为是学生的天职,是一种“单向性”的倾听,“要听老师的话!”这是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给他们最重要的一句叮咛。于是,在大家的意识中,幼儿园的话语权就应该掌握在老师的手中。老师说话,孩子听话,这似乎已成为幼儿园日常生活的一种潜在模式。其实,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积极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倾听幼儿。

“倾听”成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是幼儿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是教育的第一步,而倾听则是观察的第一步。倾听是教育的前提, 是教师与儿童心灵沟通的桥梁,因此教育又被称为倾听着的教育。教师常常听到儿童的声音,但他们仅仅听到的是声音, 并没有深入理解儿童话语的含义,这是听不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交流,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我们了解彼此心灵的悠悠路径。倾听不仅要听其声音还要听其意,要用心灵倾听。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倾听孩子并与孩子对话的习惯,从而走进孩子的世界。教师倾听有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儿童,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有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师幼共同成长。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

一、蹲下倾听——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体会孩子内心

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这不仅是物理距离上的靠近,更是心灵上的亲近。记不清什么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却一直触动着我的灵魂。“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逛商场,孩子大哭不止。奇怪的是孩子每次都是这样,要不然就是要大人抱着不肯着地。然而,母亲一次无意间蹲下身子,母亲被惊呆了。。。。。。起身紧紧的抱住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商场我们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却恐惧地看着人们不停晃动的腿脚。)”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眼前的世界,才能真正看懂孩子的心。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才可以说是走进了孩子的世界。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和自己一起玩乐、一起成长。成为孩子平等自然的同伴、相处融洽的朋友,才可以说是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亲其师,信其道”,唯有心灵距离相接近,我们才能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脸、清澈的眼眸,听到孩子银铃般的话语,感受扑面而来的童真、童趣和童心。

二、用心倾听——赏识每一位孩子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总是一百种倾

听、惊奇、爱的方式。 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这是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创始人罗里斯.马拉古齐的经典教育理念。每当我想起这首诗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动,因为它诠释了幼儿教育的真谛,孩子正在成长,正在生长发育,不可限量。

教师必须赏识每位孩子,俗话说:赞美夸奖会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指责批评会使天材变蠢材。德国著名的教育名言:“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加以肯定,以鼓舞幼儿在老师的赏识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彼岸。“你今天的小手洗得真干净”或许他天天都会如此;“你的辫子扎得真漂亮!”或许以后他再也不会让头发乱蓬蓬的了;“你的画画得真棒!”或许他以后会成为画家;“你唱歌声音好大呦!”以后他会更加爱唱歌的„„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孩子时,就会激励起幼儿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三.善悟倾听——感应孩子的心灵

我喜欢主动走近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在和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许多童言趣语,这些童言趣语不但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也让我从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班上的寇广奥小朋友是个懂事能干、开朗大方的大男孩,我却在上次的课堂活动时惊讶地发现了他的表情极其痛苦焦虑。我关切的问:“你怎么了,不舒服吗?”连续问了几次,他都是强忍着眼泪摇了摇头。看到这张小脸扭曲得快不行了,觉得很搞笑“你不可能还要哭赛,入园以来从来都没有哭过呀!”小朋友都笑了,顿时他却嚎啕大哭起来。我将责怪的话语暂时压了压,十分不解地问:“快告诉老师你到底怎么了?”“呜……我……要妈……妈……”,孩子已经难过得泣不成声了。“你为什么要妈妈,你在上幼儿园,妈妈……”我嘎然止住了话语,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在他入园的一年多里,我没有见过他的父母。我小心地试探着问:“你妈妈回来了吗?”“就是,他妈妈回来了”,一位他平时的伙伴忙抢着回答。我瞬间无语了——我明白他是害怕妈妈会再次离开他,他是多么希望得到母亲的爱,多么想把妈妈留在身边呐!听着他的哭泣和断断续续的语言,可以看到心灵亲情的缺失。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放下手中的活,小心翼翼的安抚他很久很久,生怕会刺伤他幼小的心灵。事后我经过家访了解,他在外务工的妈妈回家看望亲人,不过会很快离开的。通过与他妈妈的交谈沟通,妈妈终于决定把孩子一同带去和爸爸聚一聚,过完暑假送回来上学。得知这一消息,孩子脸上展开了灿烂的笑容。

我想,幼儿虽小,但他们却是一个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只有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了解他们的心思,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从而提高教育的适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244709.html

    上一篇:努力的说说

    下一篇:奉献 名人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