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综合知识

| 事业单位 |

【www.guakaob.com--事业单位】

农学综合知识篇一:农业综合知识二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农业综合知识二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二

本科目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

动物生理学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血液的理化特性、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泌尿生理、神经生理和内分泌生理等。要求考生掌握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及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能,并解释生理现象的发生机制。1.掌握哺乳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规律。2.熟悉各有关功能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方式。3.理解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了解其它种类动物(鸟类、鱼类、人等)的某些生理特性。5.具备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能力。

一、 考试内容

(一)细胞生理

1.细胞的兴奋性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功能

4.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二)血液生理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生理

3.血量与血型

(三)循环生理

1.心脏生理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四)呼吸生理

1.肺通气

2.气体交换与运输

3.呼吸的调节

(五)消化与吸收

1.消化的方式、胃肠道功能调节

2.内脏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3.化学性消化

4.微生物消化

5.吸收

6.禽类消化机能的特点

(六)排泄与渗透调节

1.肾脏的结构特点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2.尿的生成

3.肾脏在维持稳态方面的作用

(七)神经系统

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特征

2.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3.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6.高级神经活动

(八)内分泌生理

1.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作用的机理、激素分泌的调

2.下丘脑与垂体

3.肾上腺、甲状腺、性腺

二、 考试要求

(一)细胞生理

1.了解细胞的兴奋性

2.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与产生机制

3.掌握神经-肌肉接头和突触的结构与兴奋传递

4.掌握骨骼肌的超微结构、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二)血液生理

1.掌握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液的理化特性

2.掌握红细胞的生理机能及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机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与机能

3.理解血量、血型概念、红细胞凝集现象与输血、动物血型及其应用

(三)循环生理

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2.掌握各类血管的机能特征、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

3.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四)呼吸生理

1.掌握肺通气的结构基础、肺内压和胸内压、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2.掌握气体交换的原理、氧气运输、氧解离曲线、二氧化碳运输、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3.理解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维持、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五)消化与吸收

1.掌握消化的方式、胃肠道的神经支配、胃肠道激素

2.掌握内脏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运动与胃排空、小肠运动

3.掌握胃液的分泌与调节、胰液的分泌与调节、胆汁的作用

4.理解反刍动物瘤胃内消化、复胃运动、前胃运动、反刍、食管沟反射、草

食动物大肠内消化

5.掌握的吸收的部位与机理、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

6.了解禽类消化机能的特点

(六)排泄与渗透调节

1.了解肾脏的结构特点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2.掌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尿的浓缩与稀释

3.理解机体水盐平衡调节、机体内酸碱平衡调节

(七)神经系统

1.掌握突触传递与非突触性传递、神经递质与受体

2.理解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内兴奋传导的特征、中枢抑

制、反射活动的协调

3.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机能

4.掌握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掌握植物性神经的结构和机能特征、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

6.理解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神经活动类型、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觉醒与睡眠、学习与记忆

(八)内分泌生理

1.理解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作用的机理、激素分泌的调节

2.掌握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脑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3.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髓质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其调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其调节、性腺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其调节

动物营养学部分

本《动物营养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各种营养物质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以及动物营养与环境的关系。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动物营养学》考试内容

绪论

1.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和任务

2.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动物体与饲料

1.动物的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的概念

2.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营养物质的基本功能

3.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及比较

(二)水与动物营养

1.水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2.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3.各种动物对水的需要量及饮水品质

(三)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1.蛋白质的概念和营养生理作用

2.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3.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四)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1.碳水化合物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2.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3.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五)脂类物质与动物营养

1.饲料中的脂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2.单胃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3.反刍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4.体脂的合成、乳脂的合成、脂肪的分解

(六)能量与动物营养

1.饲料总能及其测定方法

2.消化能

3.代谢能

农学综合知识篇二:林业综合知识

林业综合知识

第一部分 林业名词

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

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15、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16、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17、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18、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19、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20、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

21、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2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2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24、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5、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26、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27、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28、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29、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

林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

30、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31、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

32、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②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

33、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

34、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35、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36、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

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37、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38、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农学综合知识篇三:农技推广综合知识试题

农业推广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 1.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质是( A )。

A.组织和教育农民 B.迫使农民改变行为 C.完成国家农业推广计划 D.发展农业生产 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早是在( C )。

A.英国1866年 B.英国1914年 C.美国1914年 D.中国宋真宗时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是在( B )。 A.1991 B.1993 C.1995 D.1997 4.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 C )。 A.罗杰斯(E.M.Rogers) B.瑞安(Ryan)

C.纳伯(S. A.knapp) D.巴特菲尔德(Kenyonl Butterfield)

5.组织的最大功能是( C )。

A.部分替代生产力要素 B.成立机构 C.产生新的生产力 D.指挥和控制

6.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 A )。

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7.从第一个实践者运用农业创新发展到社区中其他农民运用创新的过程称为( C )。

A.农业推广过程 B.创新采用过程 C.创新扩散过程 D.创新的发展过程 8.农业推广组织的运行机制是( B )。

A.行政命令 B.试验示范 C.服务 D.协调和指挥

9.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可以分为( C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10.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已拟定农业推广计划,这种方式是( B )。

A.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 B.自下而上的拟定方式 C.联合拟定方式 D.上下结合拟定方式 11.乡村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不包括( A )目标。 A.经济目标 B.基本目标 C.一般目标 D.工作目标 12.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指标是( B )。

A.推广率 B.推广度 C.推广指数 D.转化度

1

13.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以用转化率来表示,转化率可用下式计算:R= ×100% 式中:R表示成果转化率 A A.a0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 B.a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 C.t0表示正常转化周期 D.t表示实际转化周期

14.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这种推广方式是。 C A.群众性推广方式 B.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推广方式 C.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5.以技术传输,改良农业技术为主的推广方式是( A )。 A.一般推广方式 B.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C.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6.对推广对象评价的重要标准是( B )。

A.生产率 B.采用率 C.推广效益率 D.推广度 1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确定农业推广的( D )。

A.计划和目标 B.内容和方法 C.机构和人员 D.效果和价值

18.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主要从推广对象和( A )两个方面来内容和标准进行。

A.推广组织 B.推广人员 C.推广方法 D.推广技术 19.推广成效率是( C )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A.推广后的总收入 B.推广总经济效果 C.实际推广面积 D.推广总面积 2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实际上是( A )。

A.解决农民自己的问题 B.解决推广人员的问题 C.推广人员完成本职工作 D.推广人员为农民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

1.构成农业发展支持系统的要素有( .ABCDE )。 A.研究 B.教育 C.农业投入 D.政策 E.推广

2.农业推广工作环境变量因素有( ACDE )。 A.政治与法律 B.市场 C.经济 D.社会文化 E.农村区域位置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条件主要是( ABCD )。 A.转化主体 B.转化客体 C.转化受体 D.转化手段 E.转化环境

4.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ABCDE A.问卷法 B.访问法 C.讨论法 D.观察法 E.比较法

5.农业推广方法效果的评价,应该是改变农民的行为程度,包括的方面有( ABC )。

A.推广方法与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情况 B.推广方法与农民采用后所取得的效果 C.推广方法对推广人员本身及农民的影响 D.推广方法与推广内容的结合

E.推广方法与推广手段的比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2.进步农民策略:依据创新扩散规律所制定的农业推广策略,即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工作,先将技术传播给进步农民,再由进步农民传播给其他农民的一种推广策略。

3.合作推广:是农业推广的一条原则,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业推广,实行大联合、大合作。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与农民要合作,科研、教学和推广要合作,农业推广部门与社会有关部门要合作。

4.职权结构: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5.个别教学法:推广工作者同对象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

答: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依此为认识阶段、感兴趣阶段、试用阶段、评价阶段、采用阶段

2.农业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哪四个方面?

答:(1)引进技术;(2)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成果;(3)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4)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改进。

3.简述有效组织设计特征。

答:(1)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使组织活动更有秩序和预见性;(2)有助于及时总结组织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3)有助于保持组织活动的连续性;(4)有助于正确确定组织活动的范围及劳动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工作绩效。

4.简述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原则。

答:.(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与地区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3)干部、农民,专家三结合原则;(4)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有助于提高农民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及自助能力的原则。

5.农业推广教育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1)农业推广教育的普及性;(2)农业推广教育内容的实用性;(3)农业推广教育的实践性;(4)农业推广教育的时效性;(5)农业推广教育的综合性;(6)农业推广教育场所、形式、手段的多样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何谓成果示范?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果示范的作用? 答:.成果示范是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将在当地经实验成功的某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或某项实际种植经验有计划地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效仿的推广方法。要发挥成果示范的作用,应该:

(一)坚持成果示范原则(1)有计划;(2)与农民目标一致;(3)示范点有代表性;(4)取得当地领导的合作;(5)技术正确,示范有把握;

2

(6)有相应的物资和资金配套。

(二)做好示范的每一步(1)示范布局与示范地块选择;(2)确定示范户;(3)做好观察记载;(4)及时组织示范参观;(5)做好示范的总结评价工作。

2.试运用提高成果分布的理论阐述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

答:(一)简要分析技术上限、经济上限和成果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对策:(1)积极引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培植生产力新的增长点;(2)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建立价格体系和有效的生产信贷计划;(4)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5)强化党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合格的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一)政治素质:(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二)业务素质:(1)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2)丰富的农村社会学知识和较强社会工作能力;(3)经营管理能力;(4)教育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5)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要强调(1)经营管理能力;(2)信息知识;(3)知识更新能力。

农业知识二

一、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 )为主。 A、行政督导 B、民间互助 C、朝廷拨款 D、民间结社 2、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 )。

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

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 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 D、科技成果

3、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各种“磨损” B、推广方法不当 C、市场变化 D、推广体系不健全

4、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 )。

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 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 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 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 5、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 )。

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C、行为

6、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 )。 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

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 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 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 7、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 )。

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 B、辅助性言语沟通 C、类语言沟通 D、有声沟通 8、农业推广体系是( )。

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 11、C 12、B 13、A 14、C 15、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 )与( )、( )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

2、在 S 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 ) 和( )。 3、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 )。

4、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 ),包括 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

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 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 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 )。 A、个体和群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 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

10、下列三项选择中( )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 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 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 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 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 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

11、下列中( )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 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

A、承包方的责任 B、订立产量指标 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D、三大效益指标 12、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 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 )。 A、感兴趣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试用阶段 D、推广阶段 13、( )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 B、农民亲自操作 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

14、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 )的一种。 A、应用文 B、论文类 C、报告类 D、科普与综述 15、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 )。

A、时效性与简洁性 B、形象性与真实性 C、科学性与真实性 D、形象性与简明性

参考答案 答:

1、A 2、C 3、A 4、A 5、A 6、B 7、A 8、A 9、A 10、B

( )。

5、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引发( ),( )支配( )。 6、根据 B=f(P, E) 公式,农民行为受( )和( )共同影响。

7、农业推广沟通分为( )、( )、( )和( )四大类型。 8、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和( )。

9、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 )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 )为主。

10、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 )或( ),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 )思想和( )原则。 11、“既开方又抓药”是( )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12、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 ),不要用( )代替结论。

参考答案 答:

1、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

2、起始传播势,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

3、最高纯收入(利润)

4、人们大脑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某些偏见影响了正确的认知

5、需要,动机,动机,行为 6、个人特性,外界影响

7、人际沟通,大众传播,组织沟通,非语言沟通 8、辅助性语言沟通,类语言沟通 9、管理与监控,反馈与执行

10、基本组织形式,途径,基本指导,策略 11、技物结合 12、新内容,操作

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新理论都属于农业创新。( )

2、某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属于非物化技术成果。( ) 3、能否正确估计农业推广项目的期望值,是由农业推广人员 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 ) 4、“下达有关推广项目”一般是地市级以上农业机构和 人员的职责。( )

3

5、“大众传播法的含义”主要指组织农民收听广播和看电视。( ) 参考答案 答:

1、√ 2、√ 3、√ 4、√ 5、× 四、问答题。( 30 分)

1、如何理解和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必重复叙述其塔图内容)。( 9 分)参考答案 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三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机,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其轻重的层次,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又出现,又需要满足;

(3)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他认为在特定时刻中,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最主要需要的满足就比其他层次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即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符合一般规律,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的精神世界对行为的特殊作用,例如,我们的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连生存的需要都置之不顾,

C、跟随阶段 D、稳定发展阶段

4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运行机制包括( )个三结合加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

A、三个 B、五个 C、四个 D、二个 5 、影响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A、生理素质和社会关系

B、生理素质、社会关系、多渠道教育和社会实践 C、后天的影响 D、社会因素

6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 )个层次 A、四 B、六 C、五 D、三 7 、农业推广沟通包含( )大要素

A、五 B、四 C、三 D、二 8 、农业推广教育启发性原则的出发点是( )

A、农民最讲“眼见为实” B、农民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

C、启发农民发表意见、互相促进 D、及时反馈 9 、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包括( )

A、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技知识和组织能力 B、思想品质、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学技术知识、组织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而为了理想和信仰,为了后代,为了解放他人而追求更高的需要。 C、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科技知识与工作能力 2、说明非语言沟通中无声沟通的各种具体形式。( 9 分)参考答案 提示:

解答该题时应具体说明无声沟通四种主要具体形式——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和时空环境的含义,这需说明目光语的五种作用;体态语中手势的动作变化;七种面部表情,体态与人体触摸的含义;时空环境中时间、空间距离、座位安排等的具体意义。 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12 分) 参考答案 提示:

先完整准确地解答六条业务素质要求,然后分条具体说明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具体含义 农业知识三

一、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 、农业推广学是( )

A、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 B、是西方工业化装备农业后产生的 C、是现代农业的产物 D、是社会学发展的分支

2 、美国现代农业推广体系起源于后( ) A、独立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农业创新扩散的从众阶段又称为( ) A、紧要阶段 B、浪峰减退阶段

4

D、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10 、“田、点、板、网、包”表达了( )

A、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历史时期农业推广的形式和立足点的概况

B、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推广形式和立足点的概况 C、改革开放以前农业推广形式和立足点的概况 D、现阶段农业推广形式的概况

11 、承包方对其承包的项目负责技术指导,达到规定的产量指标,

即可按合同规定收取报酬,称为( )

A、定产定酬技术承包方式 B、联效联质技术承包方式

C、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方式 D、集团承包方式 12 、信息传播权威性高是( )传播方法的主要特点之一 A、集体指导 B、个别指导 C、大众媒体 D、双向沟通

13 、下列( )组具体推广形式属于集体指导法

A、电脑服务、办公室咨询 B、方法示范、现场指导

C、印发资料、组织收听有线广播 D、信函咨询、田间插旗法

14 、农业推广人员表达能力的含义是( )的具体表现 A、心理素质 B、综合能力 C、基础知识 D、操作能力

15 、技术入股属于( )合同中的内容 A、技术开发 B、技术转让 C、技术服务 D、买卖专利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 )学科。

2 、农业创新扩散一般包括( )、( )、( ) 和( )四个阶段。

3 、物化技术成果的“三性”特点为( )、( ) 和( )。 4 、认识农民群体规模和性质的不确定性,才能因( )因( )因( )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会的需要”指( )。 6 、人与环境同时改变的策略特别适用于( )地区。 7 、无声沟通的具体形式有( )、( )、( )和( )。 8 、就全球而言,按职能划分的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 )、( )、( )、( )和( )五种。

9 、我国农业推广的“七步骤程序”即( )、( )、( )、( )、( )、( )、( )。

10 、注意力集中、避免干扰、不轻易打断对方谈话都是良好的( )行为.

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都属于此。( )

2、S 型扩散曲线起始传播势大的创新一般综合性强,技术较复杂,涉及各类因素较多。( )

3、听别人讲和看别人做比亲眼看和动手操作易产生兴趣。( )

4、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高素质人才所占比例。( ) 5、我国的项目推广方式即集团承包方式。( ) 参考答案

答: 1、× 2、× 3、× 4、× 5、× 四、问答题。( 30 分)

1、举农村社会生活或农业生产中的实例说明心理定势的各种类型。( 10 分)参考答案 提示:

首先说明什么叫心理定势,再分别解释五大类型的含义,并举例。

比如用一个地区首次推广活动的重要性,在推广活动中如何避免或克服农民的晕轮效应,在推广某项新技术时如何克服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如何克服经验效应造成的阻力,如何利用移情效应取得农民对推广人员和推广内容的感情等。

2、举例说明我国目前技术承包推广方式中五种类型的含义。( 10 分)参考答案 提示:

分别解释联产提成,定产定酬,联效联质,技术劳务,集团

5

承包五种类型的具体含义,举例时应具体说明合同中的要点,实施时的难点,集团承包形式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

3、拟定一个召开小型农民座谈会的计划,说明其全过程的要点和注意点。( 10 分) 提示:

详细复习第十二讲所举与农民召开座谈会的基本过程的例子,较细致地说明座谈前,座谈过程中与座谈结束时的工作要点。 1、A 2、C 3、B 4、C 5、B 6、C 7、B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B 15、B 2 答:

1、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

2、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3、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 4、地、时、人

5、为人爱戴、为人接受、友谊、爱情 6、信息闭塞的边缘贫困地区

7、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时空环境 8、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自助型 9、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 10、倾听 3 答:

1、× 2、× 3、× 4、× 5、× 基础知识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地位。 A.基础产业 B.引导产业 C.核心产业 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 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 B.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 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 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 A.种植业 B.畜牧业

C.农业和乡镇企业 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 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 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 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 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农学综合知识篇四:综合基础知识~农业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土壤学 作物栽培学 矿物学 气象学 推广最新法律条例 植物病理学 植物虫害学

一、农业实用技术知识450问(政策法规)

1、什么是三农问题?

答:农村、农业和农民。

2、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多予,少取和放活。

3、什么是基本农田?

答:国家依据土地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4、以下哪类耕地应当划为基本农田?

答: (1) 蔬菜生产基地。是。

(2) 农业科研和教学试验田。是。

(3) 需要退耕还林和还牧的耕地。否。

(4) 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是。

5、选择题。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需要经过(县政府、省政府、国务院)批准。

答:国务院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区别。

答:现代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标志之一。

8、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三者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其中无公害食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即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优质与营养;有机食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控制。

9、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有哪些特点?

答:有机农业是指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有机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①建立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②把系统内的土壤(富含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应得到人们的同等关心和尊重。③采用土地与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的天然性。④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产品是完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加工成的有机食品

10、有机农业与我国其他农业有什么区别呢?

答:有机农业与我国其它农业在表现在:

(1)有机农业在其生产中绝对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及转基因产品,而其他农业生产允许或限制使用这些物质。(2)有机比其他农业产品的加工质量要求更高,质量控制管理更加严格,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但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还要建立并发展替代原来常规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技术与方法。(3)与其它农业产品生产过程相比,有机农业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更注重食物和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1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失言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什么叫农药?

答: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14、农药管理的执法主体是谁?

答:《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我县内农药管理的执法主体是苍溪县农业局。

15、什么是农药“三证”?

答:农药“三证”即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

16、哪些行为属农药生产?

答: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农药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

17、哪些单位可经营农药?

答:《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一)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二)植物保护站;(三)土壤肥料站;(四)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五)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六)农药生产企业;(七)国务

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18、什么叫假农药、劣质农药?

答:假农药是指:(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劣质农药是指:(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二)失去使用效能的;(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

19、怎样从外观识别假、劣农药?

答:一是从包装识别:合格的农药包装材料坚实,无破损,无泄漏,字迹清晰。 二是从标签内容识别:农药标签内容应按法规要求标准标识,内容全面详实。 三是从不同剂型外观识别:可湿性粉剂应疏松均匀,不结块,用手捏搓无团块和颗粒;乳油、水剂应液状透明,无沉淀、无漂浮物;悬浮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存放后允许有分层现象,但下沉农药经摇晃后能轻易浮起,形成均一的悬浮液;颗粒剂应为均匀颗粒,不应有结块和太多粉末。

20、禁止在所有农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有哪些?

答:禁止在所有农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有效成份的混配剂: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苏化203)、内吸磷(1059)、三苯基醋酸锡(薯瘟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三环锡(普特丹)、氟化钙、氟铝酸钠、氟硅酸钠、滴滴涕、六六

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砷、铅类、汞制剂、溴甲烷、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克百威、涕灭威(铁灭克)、杀虫脒、稻瘟醇(五氯苯甲醇)、五氯硝基苯、草枯磷、除草醚、毒杀芬、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21、禁止在蔬菜、茶叶、瓜类、果树和中药材上使用的农药品种有哪些?

答:禁止在蔬菜、茶叶、瓜类、果树和中药材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基异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蝇毒硫磷)、氯唑磷、苯线磷、三氯杀螨醇、水胺硫

磷、地虫磷(地虫硫磷、大风雷)、氧化乐果、速扑杀、灭多威(万灵)、磷化铝、三硫磷。

此外,其它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品种有:(1)、氰戊菊脂、三氯杀螨醇及混配剂禁止在茶叶上使用。(2)、所有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单剂及混配剂和稻瘟净、异稻瘟净单剂禁止在水稻上使用。(3)、农田化学除草剂胺苯磺隆、绿磺隆、甲磺隆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仅限于水旱轮作田使用。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22、什么叫肥料?

答: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23、肥料市场的执法主体是谁?

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即肥料市场的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4、哪些肥料可免予登记?

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25、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些?

答:(一)以城市、医院、工业区垃圾、有害污泥等为有机原料制成的有机肥(垃圾肥)。(二)未腐熟的人粪尿。(三)未腐熟的饼肥。(四)以废酸生产的过磷酸

农学综合知识篇五:农业综合知识四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四》部分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农业知识综合》考试共包括农村社会学(50分)、农业政策学(50分)和管理学(50分)三部分,这三部分的考试大纲分述如下:

一、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村社会学》是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占《农业知识综合》考试内容的50分。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李守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农村社会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

1、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

2、农村家庭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4、农村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5、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分化。

6、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及现状。

(四)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五)试卷结构

(农村社会学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33.3%,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村社会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 10分

2.简答题 15分

3.论述题 25分

(六)考试方式及时间

闭卷笔试,(其中,本部分占50分)。

(七)主要参考书

[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二、农业政策学(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50分。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钟甫宁的《农业政策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

1、导论

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

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

3、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农业政策目标的特点和确定原则;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

4、农业政策的执行

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

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和基本内容。

6、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

(四)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

(五)试题结构

(农业政策学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33.3%,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业政策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题 10分

2、简答题 15分

3、分析与论述题 25分

(六)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其中,本部分占50分)。

(七)主要参考书

[1]《农业政策学》,钟甫宁,中国农业出版社。

三、管理学(部分)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管理学是报考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50分。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

1、概述

管理的涵义;管理者;管理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组织环境和企业组织

组织环境类型和环境因素;企业的特征和组织形式。

3、计划、决策与战略管理

计划工作的原理,制定计划的原则和步骤,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目标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的原则、过程和方法;决策的原则和过程;决策分类与方法。

4、组织管理

组织概念及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设计的内容及原则;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5、人的行为与管理

行为理论的内容;激励概念及激励理论;激励原则和方式。

6、领导方式与沟通

领导理论(领导品质理论、方式理论和权变理论);信息沟通的性质与作用。

7、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的涵义;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管理控制过程。

(四)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有关方法,并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能够结合企业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试题结构

(管理学基础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50%,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管理学原理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 10分

2.辨析简答 15分

3.综合论述(或案例分析) 25分

综合论述题要求用管理理论结合当前实际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回答。案例分析要求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六)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其中,本部分占50分)。

(七)主要参考书

[1]《管理学基础》,宋维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农学综合知识篇六: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2

第一章 植物与植物生理试题

一,判断题

1. 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 √ )

2. 高尔基体是合成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

3. 有丝分裂,一个母细胞成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与母细胞的一样。 ( √ )

4. 裂的中期是最适合计数染色体数目和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时期。 (√ )

5. 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 )

6.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

7. 皮孔是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 )

8. 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 × )

9. 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 × )

10. 水生植物通气组织很发达。 (√ )

11. 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贮水组织非常发达。 ( × )

12.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管状结构。 ( √ )

13. 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是被子植物输导有机养料的组织。 ( √ )

14. 筛胞是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输导有机养料的组织。 (√ )

15. 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无限维管束有形成层。 (√ )

16. 管胞是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 √ )

17. 表皮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 (× )

18. 次生壁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结构。 ( × )

19.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 )

20. 胞间连丝的存在可以将多细胞植物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 √)

21. 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 √ )

22.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管状结构。 ( × )

23. 单目显微镜低倍镜的使用顺序是对光→放片→对焦→观察。 ( √)

24. 显微镜使用完毕或有事离开,应将高倍物镜移开,镜臂放直,镜筒下降,套上镜罩,或 放入镜箱中。 (√ )

25. 周皮是由初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分化产生的, 由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三部分 构成。 (× )

26. 细胞壁是所有生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围在细胞的最外层,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 (× )

27.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这与植物的种类及细胞的分布和功能有关。 (√ )

28. 质体是植物(除细菌、真菌、蓝藻以外)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 √)

29. 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 )

30. 细胞质分为质膜和胞基质两个部分,胞基质中包埋着各种细胞器。 (√ )

31.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全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 (√ )

32. 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 √ )

33. 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是被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 )

34. 维管束是指由木质部、韧皮部和单子叶植物维管内无形成层组成的束状分布的维管组 织。 ( √)

35. 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都是死细胞。 ( × )

36.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新的核膜核仁出现。 ( × )

37.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 √ )

38. 所有植物生活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 × )

39. 植物体的长高、增粗主要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 × )

40. 在被子植物中,韧皮部一般包括筛管、管胞、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 × )

41. 细胞在生长过程中, 原生质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叫细胞后含 物。 (√ )

42. 高尔基体是合成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

43.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 × )

44. 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 √ )

45. 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细胞核。 ( √ )

二.单项选择

1. 裸子植物是靠( C )输导有机养分的。

A. 导管和管胞 B. 管胞 C. 筛胞 D. 筛管和伴胞

2. 在高等植物体的( D )中,叶绿体数目最多。

A. 表皮细胞 B. 茎尖细胞 C. 皮层细胞 D. 叶肉细胞

3. 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 B ) 。

A .细胞器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叶绿体

4. 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 B ) 。

A .纤维素 B .果胶质 C .蛋白质 D .淀粉

5. 下列细胞结构中,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双层膜结构的有 ( C ) 。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细胞核 D. 液泡

6.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 ( B ) 。

A .次生壁 B .初生壁 C .胞间层 D .角质层

7. 细胞壁中渗进栓质而引起的性质的变化称为( B ) 。

A. 细胞壁木质化 B. 细胞壁栓质化 C. 细胞壁角质化 D. 细胞壁矿质化

8. . 由某些成熟组织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的组织是( C ) 。

A. 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成熟组织

9.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有( B ) 。

A. 两条染色单体开始向两极移动 B.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C. 形成液泡 D. 核仁消失

10. 未成熟的柿子具有涩味是因为含有( B ) 。

A. 有机酸 B. 单宁 C. 植物碱 D. 花青素

11. 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 B ) 。

A .气孔 B .皮孔 C .穿孔 D .纹孔

12. 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 A ) 。

A .高尔基体 B .线粒体 C .肉质网 D .核糖体

13. . 下列细胞结构中,下列细胞结构中,非膜结构的是 ( D )

A .液泡. B. 圆球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14. 栅栏组织是( A )

A .薄壁组织 B. 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 D. 机械组织

15. 细胞壁中增加角质素而引起的性质的变化称为( C ) 。

A. 细胞壁木质化 B. 细胞壁栓质化 C. 细胞壁角质化 D. 细胞壁矿质化

16. 由某些成熟组织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的组织是( C ) 。

A. 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成熟组织

17. 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多少与( C )有关。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液泡 D. 溶酶体

18. 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A ) 。

A . DNA 和蛋白质 B . DNA 和 RNA C . DNA 和核糖体 D . DNA 和磷脂

19.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 D )的活动。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20. 用刀片将植物材料切成薄片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D ) 。

A .整体装片法 B .离析法 C .透明法 D .徒手切片法

21. 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 ) 。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

22.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的复制是在( A )进行的。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23. . 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是( A ) 。

A. 同化组织 B. 吸收组织 C. 贮藏组织 D. 通气组织

24 . 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 A )产生的。

A .溶生型分泌道 B .裂生型分泌道 C .溶生型分泌腔 D .裂生型分泌腔

25. 将马铃薯块茎切开, 在切面上用刀片刮取少量汁液, 涂在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显微 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卵形的颗粒,这就是( B ) 。

A .蛋白质 B .淀粉粒 C .糖 D .油滴

26. 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B ) 。 (难度 1 )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白色体

27. . 导管分子间连接的断壁,在细胞成熟后形成( D ) 。

A .纹孔 B. 筛孔 C. 皮孔 D. 穿孔

28. 细胞一般具有较大液泡,具有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功能的薄壁组织是( B ) 。

A. 同化组织 B. 吸收组织 C. 贮藏组织 D. 通气组织

29 属于内分泌结构的是( D )

A. 蜜腺 B. 腺毛与腺鳞 C. 排水器 D. 分泌道

30. .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C ) 。

A .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 B .筛管分子和纤维

C .导管分子和纤维 D .纤维和伴胞

31. 排水器属于( A ) 。

A .外分泌结构 B .分泌腔 C .分泌道 D .乳汁管

32. 用徒手切片法切取的薄片,应选取( B )的薄片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A .较薄 B .透明 C .一定厚度 D .一定数量

33.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 DNA 含量在( A )加倍。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34. 细胞的 ( A ) 是指细胞的体积、重量不可逆增加的过程。

A. 生长 B. 分裂 C. 分化 D. 发育

35. 细胞周期正确顺序是( C ) 。

A.G1 期— M 期— G2 期— S 期 B. G1 期— G2 期— S 期— M 期

C. G1 期— S 期— G2 期— M 期 D. G1 期— S 期— M 期— G2 期

三,多项选择

1. 细胞核的结构分为( ABC )三部分。

A. 核膜 B. 核仁 C. 核质 D. 染色质

2 生组织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ABC )三类。

A. 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3 被子植物维管束的木质部一般包含( ABCD )等组成部分。

A. 导管 B. 管胞 C. 木薄壁细胞 D. 木纤维

4.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 ABD )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A. 生长 B. 发育 C. 光合作用 D. 遗传

5. . 叶绿体由( ABCD )构成。

A. 外膜 B. 内膜 C. 基质 D. 基质片层

6. 被子植物维管束的韧皮部一般包含( ABCD )等组成部分。

A. 筛管 B. 伴胞 C. 韧皮薄壁细胞 D. 韧皮纤维

7. 质体根据其所含的色素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BCD )三种。

A. 无色体 B. 白色体 C. 叶绿体 D. 有色体

8. 根据维管束内有无形成层,可分为( AD )两大类型。

A. 有限维管束 B. 外韧维管束 C. 内韧维管束 D. 无限维管束

9. 根据木质部与韧皮部的位置和排列情况,将维管束分为( ABCD )等类型。

A. 双韧维管束 B. 外韧维管束 C. 周韧维管束 D. 周木维管束

10. 植物的成熟组织分为( ABCD )等。

A. 基本组织 B. 保护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输导组织

11. 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导组织是( BC ) 。

A. 导管 B. 管胞 C. 筛胞 D. 筛管和伴胞

12. 下列( ABC )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A. 质体 B. 液泡 C. 细胞壁 D. 线粒体

13.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由( AC )两部分组成。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原生质体 D. 细胞后含物

14. 分生组织根据其在体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ABC )三类。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 居间分生组织 D. 周边分生组织

15. 根据细胞形态及加厚的方式,机械组织可分为( AB )两类。

A. 厚角组织 B. 后壁组织 C. 纤维 D. 石细胞

16. 单子叶植物中一般没有( B C ) 。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17. 细胞后含物中,主要贮藏营养物质有( ABC )三种。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水

18 属于内分泌结构的是( BCD ) 。

A. 蜜腺 B. 分泌腔 C. 分泌道 D. 乳汁管

19.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为了研究和叙说的方便, 把全过程分为( ABCD 等 四个时期。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20. . 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 ABC ) 。

A. 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 C. 减数分裂 D. 分化 )

农学综合知识篇七: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1、“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2、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多予,少取和放活。

3、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应该说,基本农田是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

4、农业推广的特点有生产性、教育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周期性

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需要经过国务院批准。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作物播种期的确定,一般要考虑 品种特性 、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病虫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8、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基本特点是:三者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其中无公害食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即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优质与营养;有机食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控制。

9、作物试验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的试验设计,基本内容包括试验目的_试验材料、试验处理、试验对照和试验方法。

10、绿色食品分类A级和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_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1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试验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什么叫肥料?

答: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14、肥料市场的执法主体是谁?

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即肥料市场的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15、哪些肥料可免予登记?

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16、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些?

答:(一)以城市、医院、工业区垃圾、有害污泥等为有机原料制成的有机肥(垃圾肥)。(二)未腐熟的人粪尿。(三)未腐熟的饼肥。(四)以废酸生产的过磷酸钙或其它磷肥(废磷酸肥)。(五)含激素或激素类叶面肥料。(六)含氯肥料(氯化铵、氯化钾、含氯的复混肥料)禁止在忌氯作物上使用。(七)含硝态氮的肥料(包括硝酸铵、硝酸钾复合肥及含硝态氮的复混肥料)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17、种子法所指的种子是什么?

答:种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18、什么是种子“三证”?

答:种子“三证”即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

19、我市冬小麦播种时期为何时?

答:9月20日---10月15日

20、什么叫品种?

答:种子法第74条规定:“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21、什么叫转基因品种?

答:是指应用转基因技术将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种子法第14条规定:“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22、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有那些?答:穗数、穗粒数、穗粒重

23、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是否需要审定(认定)通过?

答:种子法第15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省级审定或者国家级审定。”种子法第17条规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24、为什么要对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答:种子法第20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和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主要林木良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种子法第22条规定:“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注明生产种子的品种、地点和有效期限等项目。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

25、哪些种子属于劣种子?

答:种子法第46条规定,下列种子为劣种子:(1)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2)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3)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4)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5)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26、哪些种子属于假种子?

答: 种子法第46条规定:下列种子为假种子。(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种子冒充他种种子的;(2)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27、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四补贴、四减免”的支农惠农政策,请问:“四补贴、四减免”是指?答:“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综合直补。“四减免”——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屠宰税。

28、农作物的分类:

A、植物学分类:根据植物学的形态特征,按植物学的科、属、种和变种进行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例如玉米属禾本科,黄豆属豆科。

B、根据农作物生物学性状分类:

(1)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如玉米、棉花、谷子、花生等属于喜温作物,而小麦、油

菜等则是耐寒作物。

(2)按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作物、短日作物、日中作物和定日作物。短日作物包括玉米、棉花、大豆等;长日作物包括小麦、油菜等;荞麦、豌豆等是日中作物;而甘蔗则是定日作物。

(3)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可分为C3、C4等作物。大豆、薯类、棉花等是C3作物,甘蔗、玉米、高粱等是C4作物。

C、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按播种季节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等;按收获季节分为夏收作物、秋收作物等。小麦是秋播、夏收作物,而玉米则是夏播、秋收作物。

D、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如棉花、大豆等,而苜蓿则是饲料及绿肥作物

29、一般说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致谢、参考文件和附录。

30、农业推广的程序可分为7个步骤:即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_服务、推广、评价。

31、土壤质量包括生产质量和环境质量方面。

32、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农学综合知识篇八: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甘肃省2013年选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内部资料

2013 年甘肃省10000 名考试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知识题库、模拟、预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对补贴审核兑付程序进行重大调整,在 16 省市取消1、__B_财政部公布《家电下乡细则》

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环节, 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 政所兑付。

A.2009 年 5 月 22 日 B. 2009 年 4 月 22 日 C.2009 年 3 月 22 日 D.2009 年 2月 22 日

2.B__ 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 术语。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3.我们通常说的第一产业是指(B

建筑业

4.哪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 B )A.2004 B.2005 C.2006

) D.2007 )。 A、工业 B、农业 C、旅游业 D、5.有时农业取得丰收,但农民却没有增收,你觉得从根本上解决应当( B

A.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资金投入

B.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C.从事非农业方面的生产,以取得额外的收入,弥补不足

D.加大农产品补贴的力度,确保丰产的连续性

6.“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从事多种经营”当然要有科学的态度,以下哪一 个说法是正确的( C )

A.我国西部山地、高原的畜牧业大多数属于密集型的商品性农业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C.南方的“桑基鱼塘”型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型农业

D.东北建设兵团应继续垦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7.由于目前种粮效益比较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有一种认识就把种粮和增 收对立起来。您认为下列正确的措施是( C )

A.在南方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

C.搞好粮食的转化和深度加工 D.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业投入

8.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根据,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 D.《全 国人口普查条例》

9.尾数逢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 B ) A.5 B.6 C.7 D、8

10.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A )

A.农林牧渔服务业 B.渔业服务业 C.种植业服务业 D.畜牧业服务业

甘肃省2013年选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内部资料

11.为保障农民地种收入,减少自然灾害损害,国家出台了( )

A 三农保险政策 B 三农商业政策 C 三农财政政策 D 三农土地政策

12.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于 2000 年首先在(

13.国家什么时候全面免除农业税(

A.2004 B.2005 C.2006)推行. A 安徽省 B 广西省 C 湖南省 D 广东省 ) D.2007

14.下列不属于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 )

A 针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B 针对粮食生产者安排的直接补贴

C 农机具购置补贴 D 土地补贴

16、国家把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作为增加种植农民收入的一项 重要措施。这项措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 )

A.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B.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C.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D.组织富余劳力进城务工

17、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清除土壤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某大学 掌握了克隆该微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上首条高效降解菌剂生产线,并 投入批量生产。经过在全国三百多万亩农田上试用,效果显著。这表明科技创 新有利于 (D )

①农业可持续发展 ②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④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 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 更或者终止之日起( C )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A、10 B、15 C、30 D、60

19、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由( C )负责管理、使用。

A、县农经管理部门 B、乡、镇政府 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 D、乡、镇财政部门

20、生产、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应当取得(A )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 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1、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且该许可属于直接关 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C )年内不得再次申 请该行政许可。

A、1 B、2 C、3 D、4

22、( A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审批和登记 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A、复混肥 B、叶面肥 C、微生物肥料 D、磷酸二铵

23.从今年起,我国实行人均纯收入_C__元的新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 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覆盖扶贫对象 4007 万人。

甘肃省2013年选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内部资料

A996 B 1096 C 1196 D .1296

24.2000 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_C__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 “三农”问题在 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A 李鹏 B 温家宝 C 朱镕基 D.江泽民

25、为帮助农户抢抓时机进行春耕备耕生产,_A__银行今年前两个月共投放 支持春耕贷款 253 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的春耕备耕生产。

A 农业 B 建设 C 工商 D.中国

26.中国农村最早实行的联产承包,是__C_的形式。

A.包产到户 B.包干到户C.包产到组 D.以队为基础

) 2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B

A.是否有足够的物质资源 B.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能否增加实施对象的物质利益。D.能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8.我国于 2002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并确定 每年__月的最后一周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 主题是: “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

A 3 B 4 C 5 D 6

29.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的工作的基本目标是(A)

A.增加农民收入B.大力调整农业结构C.加快农业科技创新D.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30.现在,农村中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计划为基础、_D__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

A 城乡B.中西C 贫富结合 D 统分

31.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矛盾是(A ) A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 资金不足 C 技术水平低

32.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土地流转要坚持_B___原则, 这是基本的政策导向, 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

A.依法自愿有偿 B.平等互助 C、公平公正 D、诚实信用

33.___B____财政部公布《家电下乡细则》,对补贴审核兑付程序进行重大调整, 在 16 省市取消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环节,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 财政所兑付。

A.2009 年 5 月 22 日 B.2009 年 4月 22 日 C.2009 年 3 月 22 日 D.2009 年 2月 22 日

34.我国“基本农田”的底线是( D)

A.20 亿亩 B.22 亿亩 C.16 亿亩 D.18 亿亩

35.眼下农民工维权引起极大关注,农民工应知道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最长 不得超过_D_月.

A 4 B 5 C 6 D 7

36.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农村日益成为大学生民间社团关注的地方,其 中_A_社团数目最多, 其次是__和重庆,__ 是涉农社团发展最快的地方。

甘肃省2013年选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内部资料

A 北京 上海 河南 B 北京 上海 香港 C 香港 上海 湖北 D 香港 上海 广东

37.农村综合改革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_C__、和县乡财政改革

A 生活 B 生产 C 义务教育 D 管理

38.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A)

A、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B、土地承包关系 C、土地承包责任制 D、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

39、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A )年正式提出,自此 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 A 1996 B 1993 C 1999

40.2009 3 月 28~29 日,以“增长与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亚洲新兴经 济体”为主题的第 66 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 A )隆重举行。 A 海口 B 北京 C 上海 D 天津

41、CCTV 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是中央电视台第 7 套农业节目全力打造的一个 以“三农”领域典型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活动,由《聚焦三农》栏目承办.( B )年首次举办。

A 2004 B 2005 C 2006 D 2003

42.农业生产不仅仅是种植,而应发展_C___,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生态农业 B、大型农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技术型农业

43.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是( B )。A转基因玉米 B转基因棉花 C转基因大米D转基因大豆

44、中国第一个硕士村官。自嘲是不官不民,不商不文的四不象人物, “五一劳 动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古汉语硕士,放弃大城市生活,落户农村。他以 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热情实践建设知识新村的理想。( A ) A 霍清廉 B 张振华 C 郑泰顺

45、一个做了 48 年村党支部书记,打造出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他一生追 求“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从 2001 年起,华西村和周边 16 个村 一起组成了大华西,人口由原来的 2000 多人增加到 3 万多人,走上了共同致富 的道路。他就是一辈子甩不掉泥巴的农民老书记(C )。

A 孙守年 B 刘银昌 C 吴仁宝

46.《农业法》中的“农业”包括_D__等产业。

A、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B、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C、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 D、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47.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 统计信息服务。( A )

A.农业、农村和农民 B.农业和农民 C.农业 D.农民

48.农业普查每 ( C )进行一次。

A.5 年 B.7 年 C.10 年 D.15 年

49.村民委员会应当在( C )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业普查工作。

A.省政府 B.县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 D.普查员

50.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C)。 A、水利 B、肥料 C、土地 D、劳动力

甘肃省2013年选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内部资料

51.耕地的承包期为 ( C)。A、10 年 B、20 年 C、30 年 D、40 年

52.灌溉是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兴修水利可以提高防洪抗旱保水能力,但水利 建设应该坚持_A____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

A、开源节流 B、防治 C、灌溉节俭 D、蓄水放水

53.以下不属于特色农业生产的是( B

54.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是( C)。 )。 A、水果种植 B、纺织 C、畜牧养殖 D、速丰林种植

A、费孝通梁漱溟卢作孚 B、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C、晏阳初费孝通卢作孚 D、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

55.我国最早的农村信用社,是在哪里成立的?时间是哪年哪月?(D )

A、河北省香河县、1923 年 9 月 B、河南省香河县、1923 年 8 月

C、河南省香河县、1923 年 7 月 D、河北省香河县、1923 年 6 月

56.我们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必须(

A.免征各种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B.把搞好农村经济当作全部工作的中心

C.使乡镇和城市居民平均分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D.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58.新型农民要求以_ __为导向,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 。

A、政府政策 B、市场 C、个人要求 D、大众主流

59.()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出路。

A、农业现代化 B、农业产业化 C、科技进步 D、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60.()是“三农”问题的思想根源。

A、“重工轻农”B、 “重农轻工”C、 “城乡分割”D、农民的组织程度空前弱化

62.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于(A )时间召开

A、2009 年 9 月 15 日 B、2009 年 10 月 12 日 C、2009 年 11 月 9 日 D、2009 年 11 月 10 日

63.下列评定家畜种用价值最可靠的方法是(C) A、系谱选择 B、性能测定 C、后裔选择 D、同胞选择

64.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C )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干扰细菌的酶活性

C.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D.破坏细胞膜

65.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已经超过了 13 亿,而且每年净 增长人口约1400 万,粮食的需求压力不断增大。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见 下图),你认为今后促进粮食生产的措施是( B )

A.围湖造田广种粮食 B.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C.山区大力修筑梯田 D.利用湿地种植粮食 )。

农学综合知识篇九:农业综合开发基础知识题(事业单位)

农业综合开发基础知识题(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考试农业基础知识参考)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

1、什么是三农问题?

答:农村、农业和农民。

2、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多予,少取和放活。

3、什么是基本农田?

答:国家依据土地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4、以下哪类耕地应当划为基本农田?

答: (1) 蔬菜生产基地。是。

(2) 农业科研和教学试验田。是。

(3) 需要退耕还林和还牧的耕地。否。

(4) 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是。

5、选择题。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需要经过(县政府、省政府、国务院)批准。

答:国务院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区别。

答:现代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标志之一。

8、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三者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其中无公害食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即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优质与营养;有机食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控制。

9、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有哪些特点?

答:有机农业是指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有机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①建立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②把系统内的土壤(富含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应得到人们的同等关心和尊重。③采用土地与生态环境可以承

受的方法进行耕作,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的天然性。④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产品是完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加工成的有机食品

10、有机农业与我国其他农业有什么区别呢?

答:有机农业与我国其它农业在表现在:

(1)有机农业在其生产中绝对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及转基因产品,而其他农业生产允许或限制使用这些物质。(2)有机比其他农业产品的加工质量要求更高,质量控制管理更加严格,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但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还要建立并发展替代原来常规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技术与方法。

(3)与其它农业产品生产过程相比,有机农业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更注重食物和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1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失言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什么叫农药?

答: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14、农药管理的执法主体是谁?

答:《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我县内农药管理的执法主体是苍溪县农业局。

15、什么是农药“三证”?

答:农药“三证”即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

16、哪些行为属农药生产?

答: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农药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

17、哪些单位可经营农药?

答:《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一)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二)植物保护站;(三)土壤肥料站;(四)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五)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六)农药生产企业;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18、什么叫假农药、劣质农药?

答:假农药是指:(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

(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劣质农药是指:(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二)失去使用效能的;

(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

19、怎样从外观识别假、劣农药?

答:一是从包装识别:合格的农药包装材料坚实,无破损,无泄漏,字迹清晰。

二是从标签内容识别:农药标签内容应按法规要求标准标识,内容全面详实。 三是从不同剂型外观识别:可湿性粉剂应疏松均匀,不结块,用手捏搓无团块和颗粒;乳油、水剂应液状透明,无沉淀、无漂浮物;悬浮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无结块,存放后允许有分层现象,但下沉农药经摇晃后能轻易浮起,形成均一的悬浮液;颗粒剂应为均匀颗粒,不应有结块和太多粉末。

20、禁止在所有农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有哪些?

答:禁止在所有农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有效成份的混配剂:甲拌磷

(3911)、乙拌磷、治螟磷(苏化203)、内吸磷(1059)、三苯基醋酸锡(薯瘟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三环锡(普特丹)、氟化钙、氟铝酸钠、氟硅酸钠、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砷、铅类、汞制剂、溴甲烷、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克百威、涕灭威(铁灭克)、杀虫脒、稻瘟醇(五氯苯甲醇)、五氯硝基苯、草枯磷、除草醚、毒杀芬、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21、禁止在蔬菜、茶叶、瓜类、果树和中药材上使用的农药品种有哪些?

答:禁止在蔬菜、茶叶、瓜类、果树和中药材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基异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蝇毒硫磷)、氯唑磷、苯线磷、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地虫磷(地虫硫磷、大风雷)、氧化乐果、速扑杀、灭多威(万灵)、磷化铝、三硫磷。

此外,其它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品种有:(1)、氰戊菊脂、三氯杀螨醇及混配剂禁止在茶叶上使用。(2)、所有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单剂及混配剂和稻瘟净、异稻瘟净单剂禁止在水稻上使用。(3)、农田化学除草剂胺苯磺隆、绿磺隆、甲磺隆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仅限于水旱轮作田使用。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22、什么叫肥料?

答: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23、肥料市场的执法主体是谁?

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即肥料市场的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4、哪些肥料可免予登记?

答:《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25、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些?

答:(一)以城市、医院、工业区垃圾、有害污泥等为有机原料制成的有机肥(垃圾肥)。(二)未腐熟的人粪尿。(三)未腐熟的饼肥。(四)以废酸生产的过磷酸钙或其它磷肥(废磷酸肥)。(五)含激素或激素类叶面肥料。(六)含氯肥料(氯化铵、氯化钾、含氯的复混肥料)禁止在忌氯作物上使用。(七)含硝态氮的肥料(包括硝酸铵、硝酸钾复合肥及含硝态氮的复混肥料)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26、植物检疫的由来和概念?

答:“检疫”一词来源于拉语“Quarntine”,原意是四十天的意思,最初用在对人的带病防疫上,早在14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曾规定:凡外来入境人员必须在入境港口等地隔离四十天,经观察证明末带有当时流行的危险性传染病(如肺鼠疫、霍乱、虐疾)等后才允许登陆入境。用于植物检疫比较晚,我国从1927年开始搞植物检疫,1930年开始立法,1951年基本走上正规,随着人类对植物病虫草害认识的提高和植物保护科学事业的发展,检疫的概念日趋全面完善。

植物检疫的概念是指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国家颁布的法规、条例以及国际间签定的双边协定,为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生产、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含其包装物、运输工具及库房等)进行检疫检验与监督处理,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对内、对外贸易信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植物检疫就是以法律为后盾的阻止危险性有害物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扩展传播的综合措施。

27、为什么必须开展植物检疫?

答:在自然界中,植物病、虫、草害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区性,但它们中的许多

种类,包括某些危险性病、虫、杂草可以随人为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而传播蔓延,这些病、虫、杂草传入新区后能生存、繁衍和为害,甚至往往因新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应而迅速蔓延,造成严重为害,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而且新的病、虫、杂草一旦传入,常常难于根治而留下无穷后患。

古今中外,随种、苗调运传带危险性病、虫、草害而导致农业灾害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历史上著名的“爱尔兰饥荒”就是由于从美洲调入马铃薯,使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而造成了毁灭性灾害,当时仅800万人口的爱尔兰岛死于饥荒者达20万人,外出逃荒者164万人。又如:原发生于埃及的蚕豆象,因人为调种而先后传入英国、美国、日本,1937年日军侵华期间,随军马饲料传入我国,给我国蚕豆生产造成严重为害;还有美国的甘薯黑斑病,传入日本后也于1937年传入我国,现已遍及我国25个省(市、区)。仅从上述例子说明,引入优质种苗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但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也同样重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就是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为害,或一日传入,也要把它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让它蔓延扩展,以保证农业稳定高产安全发展,因此,开展植物检疫是防治农作物病、虫、杂草最经济、最有效、最积极的办法。

28、什么是植物检疫法规?

答:植物检疫法规是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和在国内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和环境,维护对内、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进出口和国内不同地区间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监督处理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29、哪些植物产品及货物必须实施检疫?

答: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货物必须实施检疫:1、凡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名单,从疫区运出之前,或从其它地区运入保护区之前,必须经过检疫;2、凡种子、苗木和其它系列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和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3、可能被植物检疫对象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也应施检疫。

30、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是什么?

答:《植物检疫条例》第四条规定:凡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列为检疫对象。也就是说列为植物检疫对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仅局部发生,分布不广,国内、省内末发生过的;②危险性大,为害损失严重;③自然远距离传播力弱,只能靠人为力量随种子苗木及其包装运输物而传播蔓延。三者缺一均不能定为检疫对象。

76、哪些植物产品及货物必须实施检疫?

30、农业植物检疫范围包括什么?

包括粮、棉、油、麻、桑、茶、糖、菜、烟、果(干果除外)、药材、花卉、牧草、绿肥、热带作物等植物、植物的各部分,包括种子、块茎、块根、球茎、鳞茎、接穗、砧木、试管苗、细胞繁殖体等材料,以及来源于上述植物、末经加工或

农学综合知识篇十:农业综合知识四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四》侧重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

盖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各50分。

四、参考书

1、《发展经济学》,毕世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2、《农业经济学》,李秉龙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管理学原理》,杨文士、张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五版)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发展经济学》部分:

1、发展经济学导论

发展经济学的广义论与狭义论;发展中国家及其特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

务与特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发展经济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的演进;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建立;发展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2、发展的目标与度量

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定理。

3、经济增长与发展相关理论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剑桥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元经济理论,莱宾斯坦“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平衡增长理论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偑鲁“发展极理论”,普雷维什“中心——外围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增长与分配理论。

4、市场、政府与制度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寻租的实质及其

治理,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制度构成与制度功能,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制度变迁的原因与类型,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发展中国家(含中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动力因素

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动力因素;人力资本作用与形成途径,教育投资的成

本-收益分析法,人口红利说,教育深化,知识失业,人口政策,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资本形成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诅咒与环境退化问题,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技术进步类型,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方式与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6、对外贸易与外资利用

贸易与发展的关系,贸易条件理论,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外向型发展

战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条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7、 城市化与城乡人口流动

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方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动因与机制,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实践与问题;中国城市化问题,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战略。

8、发展中国家(含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问题与政策(参见有关报刊杂

志文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国

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中国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与政策。

《农业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绪论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的概念及其根本特性,明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

位和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了解传统的对农业作用的认识和现代的对农业多功能性。明确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分化与发展,进一步明确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复习重点:掌握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

素,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类型。了解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的循环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平衡变动理论——蛛网理论。掌握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式。

第三章 农产品市场体系

复习重点:掌握市场的含义与基本功能,市场体系及其构成,了解市场体系

及其构成,农产品集贸市场的发展状况,熟悉农产品零售市场的含义及职能了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含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现状,类型,功能,运行模式,掌握期货交易的内涵与运行特征及其功能。

第四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复习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了

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明确加入WTO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

第五章 土地与水资源

复习重点:掌握土地的概念与分类,特性,作用,了解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类型及重要作用,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明确衡量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及其经济效果的指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熟悉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的含义及特点。了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

复习重点:了解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农业劳动力

的供求特点;掌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掌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及配套措施。了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第七章 农业技术进步

复习重点: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容与重要作用,业技术进步的动力

机制。

第八章 农业资金

复习重点:明确农业资金的概念与特殊性,农业财政资金的内涵即投入的理

论依据与原则。

第九章 农业家庭经营

复习重点: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与历史演变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了解

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家庭承包经营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章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复习重点:掌握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产

生的原因、运行的基本原则与特征;了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

关理论;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与绩效。

第十二章 农业宏观调控

复习重点: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熟

悉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

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十四章 农业现代化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熟悉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

第十五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重点:了解现代农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及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别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管理学》部分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一般了解:管理的类别;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2、识记:管理。

3、理解: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4、简单应用:管理的作用。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识记: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科学原理理论及其创始人;行为科学概

现代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中国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内容。

2、理解: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中国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内容。

3、简单应用:传统管理阶段的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科学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理论;中国近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

4、综合应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实验;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各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第三章 管理原则

1、识记:整分合原则的含义、要点及主要观点;相对封闭原则的含义、管理系统的封闭、管理封闭的主要方法;管理能级原则的含义、能级划分、管理能级优化;动力原则的含义、管理动力的划分;管理弹性原则的含义;管理反馈原则的含义、反馈机制。

2、理解:整分合原则的主要观点;管理系统的封闭;管理动力的科学运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1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