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诗词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淡定的诗词篇一
《有一种淡定叫无奈——试析刘长卿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淡定的诗词篇二
《赏读仰斋诗词》

世尽趋新枝,君犹尚古风

-------赏读仰斋诗词

(竹林晨溪)

相遇晦窗之诗词,继而结识熊东熬之诗词,再则赏读仰斋之诗词,一路行去,一片片风景令我流连痴迷,忘记了今夕何夕,古耶今耶,静坐在不同的诗里看风景,我亦成为一道风景。

晦窗之宏雅蕴藉,熊东熬之简淡天然,仰斋之达观任真,无不打动我多情多感的心,袒露着心灵作最纯真的交流,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境域里,日渐深刻着相惜相知的情谊。何必见其人,形容笑貌皆历历在目,可触可闻。

问自己仰斋之诗词何以能打动我,反复思量,还是那份任真与实在,更兼“金玉其心在自持”的守持。任岁月流逝却丝毫没有在诗人的心上刻上沧桑二字,读仰斋的诗常为他的任真达观暗自喝彩。“平生不作悲秋赋,草草杯盘且送秋。别有离肠容汝去,只余残梦为吾留。芦花瑟缩愁将甚,枫叶飘零恨岂休。菊酒新醅堪一醉,羲车安睡好寰游。”从七律《送秋》前两联便能味出这样的情味。士子爱悲秋,诗人独不爱,且更有闲情送秋,已是大异其趣。“别有离肠容汝去,只余残梦为吾留。”前句有“容汝去”的明达,后句有“为吾留”的多情。虽则颈联“芦花瑟缩愁将甚,枫叶飘零恨岂休。”似乎透露出愁情别恨,但尾联峰回路转出“菊酒新醅堪一醉,羲车安睡好寰游。”一片柳暗花明的怡然心境。仰斋之诗无论中间如何起伏总能结于旷达安怡,实是心境使然。

仰斋爱诗,实则是热爱生活,情出于肺腑,因此在诗中情感的灌注与把握上能恰到好

处,不作夸张过激之语,不作奇诡魅人之语,始终掌握在一个符合当下心情的火候上,读之平易,味之有味,淡然而余味袅袅。正是仰斋深谙生活之道之趣的缘故,温火炖浓醇,其味绵永。看这首《题白鹤举翼欲飞图》中诗句之真与透,明与达“嶙峋瘦骨一身轻,万里翱翔羽翼成。昂首遥空飞欲去,凝眸碧海恋难行。长风远至携天籁,断岸孤悬绝市声。莫问游将何处去,但求自在不论程。”将鹤之情态刻画得婉转动人,欲飞去又难舍的样子惹人爱怜,此鹤不是孤高之鹤,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多情鹤,不与人争高下,只求自在自得,句句言鹤,字字说人。“莫问游将何处去,但求自在不论程。”实是对自我价值明达的定位,若能得自在,何须论得失。如此人心怎不让人爱之慕之更敬之。

从诗中常常体悟到仰斋的诚实,每一个句子都是在心上反复的惦量过情感与意蕴,力求能表达内心最诚挚的诉求,不失于偏颇或追求矫饰。犹喜仰斋之绝句,清新朴实完全来自当下可见可闻的生活场景,“夜来风雨涨春寒,拥被酣眠日四竿。错怪雏莺胡打搅,是曾孙女没遮拦。”《春眠》一首中将春日浓睡,小曾孙女扰梦之情形写得有滋有味,动静有序,错怪二字见出对曾孙女的融融喜欢,一幅祖孙和乐图景,令人顿生欢喜羡慕之情。“摘菜挑篮赶市场,颤巍巍地步踉跄。一家丁壮打工去,咬紧牙根剩老娘。”《卖菜老妇》此首口语化的语言写市井风情,开场便如放电影似的出来一位步履踉跄的老妇,引得人生发出一番想象,此是何许样人家的人,为何身子骨这般情状了还要出来卖菜,往下看去原来是这么回事,“一家丁壮打工去”当今世道普遍的缘由,自然是剩下“咬紧牙根剩老娘”的不堪景象。此首前两句的语言描写极有感发力,将老妇形神写得如见其人,如风中残烛般摇曳着令人心生无限忧虑。“清风一扣席门开,不请依然得得来。来了别无些子事,为吾千里送诗材。”《清风》一首却也是随手拈来,即是满满的趣味。清风不请得得而来的样子实是动人心弦,让人爱之唯恐不及,语言真是有摄人心魂的无穷魅力,只要经营得当,便有无限生机引人入胜。

仰斋之词吟读起来恰也是这般的婉丽有致,别有一种俏丽秀美的模样。把玩间心上不断滋生出丝丝的爱意,“余寒未已,新晴忽至,轮替鹊呼鸠唤。风风雨雨恁无情,也须剩、春光一半。 夭桃憨笑,海棠痴睡,莺燕争穿柳线,白头老子肯空过?便忙把、诗囊撷满。”《鹊桥仙·春分》此曲上片写春天特有的时雨时晴天气,但无有半点愁情,在新晴忽至时,喜气油然而生,快乐情绪都渲泄在“轮替鹊呼鸠唤”此起彼伏的欢鸣中,整首词旋律紧凑,节奏轻快,从上片的未已、忽至、轮替到下片的争穿、忙把这一连串动作环环相扣,万物与诗人都在紧锣密鼓的演绎着爱春怜春惜春之意。诗中一派“游遍芳丛,始共春风容易别”的惬意与盛

情。即使有“风风雨雨恁无情”的怨叹却也归结到“也须剩、春光一半。”的宽慰与开解。下片更是用一反问直说已意“白头老子肯空过?”结句“便忙把、诗囊撷满。”到此处诗人的那份爱意已显露无遗。品味此词,春天雨后晴光,桃红柳绿,莺声燕影,一下子涌入视线,更有欣欣然神游其间的诗人憨态令人心生喜爱。

“短楫轻摇离柳岸,听著吴歌,进了荷风院。细水潺潺流宛转,层峦屡变庐山面。 金屋千间光灿烂,挟宠藏娇,多少恩和怨。琴瑟谐和深眷恋,如何也似游群散。”《蝶恋花·游苏州藕园》此曲上片纯然是散文中的移步换景手法,描绘诗人乘舟游苏州藕园所见到的景色。读者随着诗人的笔意,乘上小舟,摇离柳岸,听着吴歌,风拂拂而来,进了荷风园,听着水弦轻唱,看着层峦在眼前变幻着各种身形。完全回复到了当时的场景,感同身受。有时觉得用最简单的描写方法却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与认同感。下片“金屋千间光灿烂,挟宠藏娇,多少恩和怨。”由游园想到园林曾经的主人,想到曾经上演过的恩爱情仇,世事之难料,生离死别之无奈,一时间都来在心头。结句归于“琴瑟谐和深眷恋,如何也似游群散。”的深思慨叹。词虽结于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却非愁情也,只是借“如何也似游群散”从眼前游鲤聚而又散之实景生发人生无常之虚景,触发人们更深的思考人生的欲望,继而对无常生发敬畏心,重新整理自己的人生,能更清醒的看待人与事。

仰斋将自己明达淡定的处事态度溶入诗意词情,不刻意说理却理在情中,理在景中,在欣赏诗词中美好意象的同时,不经意间获得了清醒的思考能力。

注:“世尽趋新枝,君犹尚古风”出于仰斋诗

淡定的诗词篇三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淡定的诗词篇四
《唐宋诗词赏析》

初识苏东坡还是从他那首《水调歌头》开始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像是在初中的课本里的,觉得这首词里有种很高远的境界,淡淡的愁里透出股人生的淡定。特别是那最后一句影响最深,记得当时还是好多流行歌曲里唱的。后来学了越来越多的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对他的生平也了解得越来越多,喜爱之情与日俱增。

初中时很喜欢小说,高中时才开始看看散文,那是受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影响,觉得散文竟能写得如此之好。还记得高二暑假借了本余秋雨的散文精选集,晚上一个人在灯下读。窗外夜色如水,虫声唧唧,窗内拥灯夜读,在乡村的环境中有种无比的惬意,现在想来都是种难得的人生享受。当读到《苏东坡突围》时都是热泪盈眶,为他的命运悲不平,为他的旷达所激动。记得当时最后那段话,我读了又读,现在想来言犹在耳: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样评价他毫不为过,他以一种无人能及的大气环视周围的一切,在颠沛流离中不失人生的淡定。

林语堂曾言: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从苏东坡的一生经历看他的成就,就会对他有更深的认识。他少时高中进士,可谓才华横溢,踏入仕途后曾书《思治论》,体现文韬武略。但因政见不合,他屡次主动请求外放。在密州(应该是后来又贬到此地时吧),他写下拉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读到这首词时,有满怀的慷慨激昂。特别是最后那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让我深深感受到那种豪情与壮志。苏东坡的才气是无人能比的,而这也使他被人嫉,最终因“乌台私案”而贬官黄州,也正是在那里,他叹了口气,道出了:人生识字忧患始。但也是从那里起,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向老庄和佛禅寻求解脱,也是在那里,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清楚地记得这是当时高二学的诗,当时放在一起的还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及别的一些词,但相比之下,气势与境界就相差很大了。他这一贬就永没起身,离了朝廷,一贬再贬,越贬越远,先是辗转于扬州、定州,最后被贬到了当时的荒蛮之地广西岭南,以至于海南岛。但的心境却越来越旷达,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他没有像许多文人那样,在抑郁中苦捱时日,而是随遇而安,很快能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并自得其乐。他一次与弟子由的对话中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哲学,也可以看出他的心境。即使在贬到岭南后,他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自从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就回家过两次,一次失怙,一次丧母,一生中在各地辗转流离,但他却说出了:人

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心安处即吾乡。我想如果让我离家三年我会是什么感觉,会忍不住地思念亲人,怀念朋友。我是恋旧的人,那些老朋友在我心里总是最好的,到了一地我也会有好多的新朋友,但我没有那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与清旷。我还是我,所以才会赞叹他一贬再贬后的淡定,壮志难酬后的豁达。

其实使我感慨最深的作品还是他的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微微的悲凉中充满了豁达与坦荡,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被无数人所向往,这和他另外一首诗意境很像: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把老庄的旷远和禅宗的淡定都渗透在了他的诗词文里。我有好几本日记的扉页都题有这首词,也是用来在忧愁烦闷是激励自己的吧,其实这是一种求之难得的境界,可望而不可即。一次见一qq好友的签名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禁又感慨一番。

苏轼最终在宋徽宗大赦时得以北归,但长期流放的折磨和长途跋涉的艰辛使他一病不起,在归程中静静地走了。他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对人生的淡定让后人一直仰望。苏轼是一千年来历代人都热爱的大诗人,值得所有人敬爱。

淡定的诗词篇五
《死亡_优雅淡定的回家之旅_丁尼生的_过沙洲_解读》

/死亡:优雅淡定的回家之旅

———丁尼生的《过沙洲》解读

⊙白艾贤[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

030024]

摘要: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诗《过沙洲》音韵优美、意象丰富、比喻恰当,且富含意味。更主要的是,诗中表达出一种对待死亡坦然而从容的态度,死亡被看做是优雅、淡定的回家之旅。关键词:比喻意象

音韵

结构

死亡

英国伟大的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Tennyson,1809—1892)于1892年10月6日与世长辞。在他的葬礼上,来宾诵读了《过沙洲》一诗,这是去世三年前(即1889年)诗人八十岁高龄时所作,是诗人晚年最为得意、也是其最为著名的一首诗。

在《过沙洲》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迥然于他人的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惧怕、恐慌与逃避,而是一种平静与坦然的接受。于诗人而言,死亡是优雅而淡定的回家之旅。诗人借用一幅美妙的日暮黄昏的图景,将景与情和谐地糅合在一起,完美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

落日

晚星/清晰的唤我之声/愿我出海远航时,/沙洲上没有悲鸣/海潮奔腾却又似沉睡/不闻涛声,不见浪花/

晚钟/而后是黑夜茫茫/愿我登船出航时,/没有告别的悲伤/潮水

来自海洋深处的它哟/而今就要再次回家。/薄暮

跨越时空/将带我至远方/我愿越过沙洲/当面拜会领航。

是首短诗,仅十六行,共四个诗节。在第一诗节,诗人首先用“落日”“晚星”两个并列写景的名词,勾《过沙洲》

勒出一幅日暮西山的黄昏图景:白昼即将过去,夕阳将落,天色已晚,夜空星辰已现。对于八十岁高龄的诗人来说,也是“人近黄昏”。此时,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呼唤着,显然,那是冥冥之中的“死神”在召唤。但诗人不畏惧,不逃避,不悲伤,他要远航了,希望他走后他人也不要悲伤哭泣。“愿我出海远航时,沙洲上没有悲鸣。”诗人把死亡看做是一次出海航行,是他人生之中的一次经历,而茫茫大海,就是他的航程和目的地。

在第二诗节中,诗人描绘了安谧的夜幕下的大海。此时,白昼喧嚣的大海经过一天的奔腾汹涌,似乎已安静下“不闻涛声,不见浪花”,一切都回归平静。海潮来自海洋的深处,大海就是它的家,现在它就要再次回家,而诗来:

人的出海远航也是回家。潮起潮落是自然规律,生命也一样。人,来自大自然,死后回归大自然,这也是回家。在诗人笔下,死亡不可怕,死亡是美妙的回家之旅;诗人对于死亡,不是恐惧或逃避,相反,似乎有一种向往之情。

第三诗节同第一诗节的意境相同。诗人仍然首先用两个并列写景的名词“薄暮”“晚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象: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悠扬的晚钟敲响了,回荡在苍茫的暮色中,白昼将告别,幽幽黑夜即将来临。八十高龄的诗人深知,自己的一生也将告别白昼了,但是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因为诗人将要起航的是回家之旅。

要登船远航,潮水将“跨越时空”“带我至远方”。远方不是未知的可怕的地方,那是诗人永远的家。在第四“我”

个诗节中,诗人将死亡之旅表达得从容、超然与淡定。“我愿越过沙洲/当面拜会领航”。领航(Pilot)一词指的是主宰一切的上帝。诗人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膜拜万能的上帝,在踏入另一个世界后能亲自拜会上帝,对诗人而言那是无限荣光的事。

因此,当人生之旅走向尽头、将与亲友诀别时,诗人的心境宁静而坦荡。死亡是归旅,是回家。死亡并不可怕,何况那里可能亲自见到人生的领航。在历经了人生几十年的沧桑后,诗人把死亡看做是如落潮归海般的自然,可谓洒脱、超然。诗人将扬帆远航,跨越时空的界限,步入另一个世界。对于诗人,死可能是另一种更高存在的开始,诗人借在暮色苍茫的退潮中登船越过沙洲去拜领航,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是生的升华。短短的十六句诗中,

与对死亡的超越及其超然、从容、淡定、优雅的死亡态度。

不仅表达了这种优雅而淡定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其恰当的比喻、丰富的意象、优美的音韵和整齐的《过沙洲》

结构等,将诗歌的内涵与其形式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比喻《过沙洲》中充满了恰当而富含意味的比喻,如沙洲。沙洲是指河口或海湾的入口处,渡过沙洲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诗中,沙洲被喻为生与死、尘世与阴世的分界线,渡过沙洲则被喻为穿越生死的界限,走向另一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诗文品鉴

122

个世界;落日、晚星、薄暮与晚钟比喻生命的旅程即将到达终点;出海远航是指走向生命的尽头;生死如潮起潮落;死亡是一种如落潮回归大海般的回家;死亡就是返回生命的本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死观,而借用比喻,诗人将世人恐慌惧怕的死亡之旅描写得自然而轻松,令人充满向往。

意象《过沙洲》借丰富的视觉、听觉等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超逸的世界。看:夕阳坠落的黄昏时分,晚星已跃上夜空,暮色苍茫中,诗人在宁静的大海边登上船只将要扬帆远航,沙洲上亲友相送,诗人挥手作听:清晰的声音响起,那是死神在召唤诗人。悠扬的别。

钟声敲响了,在暮色中荡开。喧嚣的大海现在也不澎湃了,风平浪止,落潮将在平静中悄然回家。多么美妙的画面。

音韵《过沙洲》共四个诗节,每节四行,全部压abab的交叉韵,非常整齐,给人以美的感受。在音长方面,诗人全部选用了长元音和双元音词汇,如star/sta:/,bar/ba:/,me/mi:/,sea/si:/,sleep/sl:p/,deep/di:p/。这些长元音和双元音词汇的使用,使诗歌产生了一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伴随着美妙的视觉和听觉的意象,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唯美的意境,极富美感。

结构

短短的十六行诗可分为前八行与后八行两

个部分,每部分两个诗节,每个部分相对应的诗节结构相似、内容相近。如第一诗节与第三诗节都用两个表达日暮西山的词汇勾勒出一幅“人近黄昏”的图景,诗人要要出航,希望分别时沙洲上没有悲伤的哭泣声。登船、

这两个诗节采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意思,因此,第三诗节可以说是第一诗节的重复与呼应。

在第二诗节中,诗人写到大海,写到潮水,表达了登船远航与落潮回归大海一样,是回家之旅;在第四诗节中,诗人再一次写到潮水与大海,表达了潮水带诗人诗人拜会领航之意。因此,第二诗节和第四回到大海、

诗节内容接近,但第四诗节并不是第二诗节的简单重复,而是内容上的递进、加强与意义上的升华。相似结构的重复与内容的递进,将诗人面对生命之终点的态度表达得坦然、平静而淡定。

短诗《过沙洲》体现在感情上的乐观与泰然,与其景物描写配合得非常和谐,完美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在采用名词勾勒景物方面,《过沙洲》不由使人联想到我国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枯藤思》西风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

“神秘的死亡之旅前用庄严的快乐感坦然面对,是诗人。叙述的诗歌”

死亡是美妙的回家之旅,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何其乐观与豁达!这是诗人历经人生后的感悟,是智慧诗人丁尼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桂冠诗人,是维多之语。

利亚时代的文坛巨匠之一,他能够完美地运用英语的声韵,恰当地选择英语词汇,巧妙地使用修辞技巧等,创造出美的氛围与意境,这在《过沙洲》上表现得非常短短的十六句诗行体现在感情上的乐观与恬静,充分。

与其景物描写配合和谐,读来如同音乐一般抚慰心灵,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为自己写的告别人世的诗作。诗中借用名词勾勒出的黄昏景物,也体现得空灵与清澈,时空上的大距离交叉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情景交融,美轮美奂。

历年来,《过沙洲》总是被编排在诗人诗集的最后。事实上,这首诗并不是诗人所创作的最后一首诗,但诗人在临终前数日曾嘱咐后人,以后如出版,当以此诗殿后。因此,人们总将这首诗收集在诗人所有诗集的最后《过沙洲》的音韵优美、意一首,作为诗人的绝笔之作。象丰富、比喻恰当而富含意味,尤其是这首诗的主题,更是令人叫绝。全诗谈生论死,却全无生死之词,诗中对待死亡坦然而从容的态度,可谓所表达的视死如归、

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理,更是耐人寻味。这首短诗的借景抒情、情景的和谐交融与美的意境等无不给读者留下了美的享受,诗人乐观对待死亡的态度更是发人深还是在艺术上,这首诗都别具一思。无论是在思想上、格,不愧为诗人的压卷之作。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6.[2]

何功杰.英美名诗品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祁志孝,杨东俊,王玲玲,靳淑珍.新译英美名诗120首[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短篇小说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和谐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SXSK003作编

者:白艾贤,文学硕士,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美文学。辑:水

E-mail:shuijuanby@sina.com

思》也长于以名词词组写景,首句表达的也是黄昏的景与境,抒发的是诗人悲伤、苦闷、凄寂的感情。《过沙洲》同样是借景抒情,但借黄昏之景抒发的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不是悲怆与凄楚,而是一种乐观、向往与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诗文品鉴

123

淡定的诗词篇六
《重温最美的古诗词》

诗意如风潜于心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上星期拜读了这本,心中一丝明悟些许感触,却无法言表。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书中从春风盎然,写到秋雨惆怅;从明月思乡,写到斜阳感伤;从田园的惬意,写到登临的豪放;从抚剑的豪情,写到把酒的放荡。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论是古人的诗词还是于丹的文字,读过之后让人发现,原来诗词居然离我们这么近,年华有限,但是诗意无穷。重温古诗词,让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诗意的人生,诗意的情怀。诗意如风潜于心。风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旷达。  风花雪月全入诗,春夏秋冬皆成诗。总之世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都蕴涵着诗意,人生处处都充满了诗情。在我诗意的人生里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还有对悲欢离合迷惘伤怀,也有着对春夏秋冬眷恋缅怀。有着追求的无奈,执着的忧伤,适时地感动……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人生这首长诗内容,韵味和意境。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把它写得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意境优美,韵律铿锵,合辙对仗。  我喜欢这诗意的人生,喜欢诗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欢诗意的风花雪月,喜欢诗意的悲欢离合,更喜欢诗意的男人和诗意的女人。诗意的人是一种浪漫丰富充实愉悦人,诗意的人是一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  诗意的男人是豁达超拔的男人,是洒脱奔放的男人,是真诚善良的男人,是丰富深刻的男人,是乐观向上的男人。这样的男人站起来如一道山伟岸不屈,顶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条河淡定从容,渊源流长。  诗意的女人温柔善良的女人,是热爱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乐的女人,是优雅自信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如绽放的鲜花恬美馥郁,如林间的清泉清澈纯净。她们犹如一道令人迷恋的风景灵性自然,含蓄纯美,她们懂得爱和被爱。她们质地如蕙、心思如兰,品位高雅,内

涵丰富,时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奇魅力,犹如一首韵味十足的诗,让人百读不倦,回味无穷。   人生如诗,生命如诗,生活中处处都有诗。面对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个诗的境界和诗的韵味出来的。面对诗意十足的世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丽隽永的诗篇,让生命更诗意,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诗意的人生是对真、善、美的升华,是对假、丑、恶的鞭挞。诗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扬向上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诗意的人生里想爱你就大胆的爱,有梦你就尽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潇洒的走一回。让这首人生的诗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淡定的诗词篇七
《古诗词鉴赏 人生态度之遗世独立》

淡定的诗词篇八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一、如何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1.从题目认识对象

诗歌题目多种多样,题目不同,内容的范畴也不同。

如:(1)登临之作 多抒发今昔变迁的感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怀古之作 多借古喻今,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叙事之作 多借抒情;如白居易《观刈麦》,诗人叙写观刈麦的所见,抒发某种感受。这一层意思。要在一接触到题目时就明白,待读完诗作,就明确了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就抓住了诗歌的主旨。

(4)咏物之作 多托物言志;如陆游的《梅花》

(5)送别之作 多抒发“黯然消魂”、“旷达刚健”的情感。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从字面读出感觉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答:用“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

3.从注释破解难点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9.两首诗的第四句分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王诗阐述了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的哲理。(2分)董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分)

4.从作者了解背景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托物言志,词人是以梅花孤独寂寞与备受摧残的情况自喻。这两句是写,词人不屑跟排挤他的官僚们争夺荣华,也不怕投降派的妒恨和打击。

5.从用典找到根据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分析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戍边将士为国建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念。

讲解:马援,东汉光武帝时期被封为“伏波将军”。晚年仍镇守西北边陲,光武帝体恤其年迈体弱,

屡次下诏让他回京城养老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 东汉班超,汉武帝时被封为定远侯。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上疏朝廷,奏疏中有“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之语。

战国时代,晋国大败秦国,使其全军覆没,只轮不归的典故。

据《 旧唐书 · 薛仁贵传 》记载:大将军薛仁贵曾带兵抗击突厥于天山,发三箭射杀敌军为首三人,余众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6.从题干得到启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7.从首联找到特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确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叙事集中在尾联。

8.从尾句参透主旨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这首诗体现了将士们怎样一种情感,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答:表达将士们为国杀敌的爱国激情。从“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可看出。

结尾方式:或以景结句 或以情结句 或以理结句 或以问结句

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尾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慰藉,同时给予对方信心和力量。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比喻品德的洁白无瑕。这里是诗人表达心志,说自己在仕途中不会同流合污。

9.从意象把握情感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宣城】今安徽宣城县。【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此时杜鹃花亦盛开。【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问: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子规鸟” :不如归去。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二、如何把握诗歌形象?

1.人物形象:A、诗中抒情主人公(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年龄。 ③注意细节。④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

分析方法1、抓住咏物诗的特点进行分析2、抓住所描写的事物的相关语言进行分析

特定内涵形象

冰雪—忠贞高尚 月亮—离愁别绪、思乡之情 折柳—惜别

蝉——品行高洁 梅花—傲霜斗雪、纯净洁白 莲——爱情

梧桐—凄凉悲伤 鸿雁—游子思亲、羁旅伤感 鹧鸪—离情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吕诗着重描写的是淡定从容,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3.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

分析意境的答题模式: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原诗,二要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三、如何把握诗歌语言?

1.品味关键词语·炼 字

炼字:指诗人刻意选择的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字

答题要点: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

步骤一: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或分析其修辞技巧。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活用、修辞及其他表达技巧。)

步骤三:总结表达效果。(点出该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品味关键词语·诗 眼

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

解答要点:

答题时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必须结合全诗内容、意境和主旨,结合句法的分析来确定。

答题步骤:

步骤一:分析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步骤二: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步骤三: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鸣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3.理解关键诗句

解答要点:解释手法、内容。如是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或者抓住其中的精炼传神的词语进行理解,或者抓住修辞手法进行理解;如是抒情句,就分辨清楚是直抒胸臆还是间接抒情,再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2010年中考汇编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23、“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

淡定的诗词篇九
《古典诗词中的落花与落叶》

古典诗词中的落花与落叶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蕴含深厚。某些意象往往具有多层面的涵义。在阅读的时候要细细体味,方能领略一二。就像落花和落叶,落花并不总是和伤春联系在一起;而落叶,它的内涵也不仅限于悲秋。 李煜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晏殊云:“无可奈何花落去”,诸如此类等等,都是见落花而伤春,但大诗人王维笔下的“落花”却别具特色。试看,“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落花寂寂啼山鸟”等。我们发现,王维诗中的“落花”与“啼鸟”是相得益彰的。“鸟鸣山更幽”,山中的啼鸟,优美动听而不喧哗。“落花”与“啼鸟”互为映衬,静中有动,声色相宜。再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写芙蓉花,只是摄取了“开”与“落”的瞬间加以表现,而充满了浓浓的生命气息。还有《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落”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了花儿在空中下落时划下的优美弧线、飘动时的微声,还有落花

铺在地面上的无声无息的状态。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引发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人闲,所以能感觉到桂花的飘落;夜静,所以能感觉到山鸟的啼鸣。“闲”和“静”,同样是一种“归根”的静美。静夜中的落花鸟啼和诗人的心境相契合,构成一种宁静和谐的境界,充满了禅意。总之,王维笔下的落花并不是伤感衰颓的象征,而是显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情趣,淡定而富于生机。

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落花诗,赋予落花别样的意味。最为人熟知的是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独特的角度刻画了落花的品格,发人深省,充满哲理。清代着名学者俞樾三十岁时,在北京保和殿参加朝考(入选翰林之考试),试题为“澹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以“花落春仍在”开篇,深得阅卷官曾国藩赏识,故而荣登榜首。此后,俞樾以“春在”题作堂名,且将二百五十卷着作题名为《春在堂全书》。“花落春仍在”一句,将文学作品中关于落花的伤感一扫而空,清新振拔,体现了大学者的气度。 如果说落花尚能表达对生命的执着与挽留,那么,有关落叶的诗句就是一首首生命的咏叹调了。“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叶”最初以“木叶”这样古朴的姿态出现在古诗中,从登场之时就与悲秋

结下了不解之缘。晏殊词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未明写落叶,而碧树凋零,望尽天涯,则落叶之深深可知矣。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亦写落叶,而赋予其色彩与飞舞之姿。唐代诗人贾岛落第之后在长安街头徘徊,吟出“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句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此时的长安街已是落叶纷纷,诗人在飘飞的黄叶中走过,叶子落了一地,他颀长的身影显得更加寂寞。落叶和诗人此时的落寞心境是很契合的。

看到落叶,诗人不仅悲自然界之秋,还往往悲人生之秋。落叶在宋末词人王沂孙的词里最为萧瑟凄苦。他的《水龙吟〃落叶》以落叶抒发无尽的故国之思。词人生动地刻画了落叶的特征、飞舞的形态:“萧萧渐积,纷纷犹堕,门荒径悄”,“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往昔在故园的秋天扫落叶之图景,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今天看来是那么温馨,然而已不能拥有。词人就像落叶一样,在茫茫尘世中飘荡无归。 落叶除了表达萧瑟凄凉的心境之外,还常表达僧侣自甘清苦的寂寞况味,透着一丝禅意。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人》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

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道人隐于满山的落叶之中,只在此山中,却不知去处。这落叶,覆盖了空山,掩藏了足迹,使得空山更加幽深缥缈。落叶与白云一样,促使了人与现实的疏离,表现了僧侣或道人清苦而自足的生活与孤高出世的情怀。无可上人《寄从兄贾岛》云:“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清晨,诗人象往常一样打开门,一看,地上铺满了落叶,他不由得想起昨晚,雨声、风声,断断续续地在耳畔响了一夜。深秋就这样来了。落叶深深,昭示着一年将尽;听雨寒更,落叶阶前,在群动暂歇的秋天,诗人获得的是一份安祥和宁静。

落花也好,落叶也好,都是诗词中不可或缺的意象。落花与落叶,是永远也咏不尽的。

淡定的诗词篇十
《王淼琛诗词集(2011之一)》

王淼琛诗词集(2011之一)

文/王淼琛

七律·步韵林芳兵《迎新》

滚滚大江东逝水,帆悬风正驾轻舟。

浮生回首淡荣辱,盛宴横眸感戚休。

梅雪交辉辞虎岁,诗文敲韵有朋游。

曾经绚烂归平淡,解释红尘几许愁。

七律·元旦喜见梦痴君回博(步其《元日回博寄诸友》韵)

喜上银屏入眼新,新年元旦见斯文。

每从词曲仰风雅,一别参商忆夜分。

君子知交莹胜玉,书生老迈庆逢君。

春来林苑花光灿,大吕黄钟悦耳闻。

五律·年终检点诗作自嘲

吾诗如短绠,难汲井深泉。

本色农家子,修辞土布衫。

吟哦多口语,直白自心弦。

敝帚千金也,鸿泥雪爪看。

注:

(1)黄绮著有《短绠集》,多为绝句。云:“绝句是短诗,短则难于写到“点子上”,因此想起《荀子·荣辱篇》里说的“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一句话,遂用“短绠”作为这部诗集的名称。”黄绮,著名艺术家也,其“短绠”说当是谦逊之语。读罢觉得吾诗才是名副其实的“短绠”。

(2)敝帚千金,比喻人各以其所有为珍贵。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宋 苏轼 《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3)鸿泥雪爪,同“鸿爪雪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七律·祝福梦也无声(步其《天涯重聚呈夫君兼和梦痴》韵)

美梦相随本不空,琼崖喜见漾春风。

并肩连理温馨笑,爱女依偎茁壮红。

玉镜团圞知志洁,室家融洽证心同。

登高远望波光静,脉脉天鹅情始终。

注:室家,夫妇。《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孔颖达 疏:“《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 朱熹 集传:“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汉书·匡衡传》:“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

七绝·梧桐自有凤来朝(和宛若清杨)

梧桐自有凤来朝,一点灵犀系楚骚。

君子文缘冰玉洁,清风朗月共推敲。

七绝·岭南冬艳亦诗肥(戏和蚁窟主人)

莫妒朔方琼雪飞,岭南冬艳亦诗肥。

从来造物最公道,昼有阳晖夜月辉。

注:阳暉,日光。唐杨衡《游陆先生故岩居》诗:“深林无阳暉,幽水转鲜碧。”

七绝·哀身陷油污的褐鹈鹕(题图)

身陷油污挣扎飞,仰天恸哭命垂危。

滔滔浊浪漫江海,人类何将生态摧!

注:英国《自然》杂志公布2010年度图片《油中窒息》。由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影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大渔村岛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图为一只满身粘满油污的褐鹈鹕在浑浊的水中痛苦挣扎。

七绝·战争的遗产(题图)

帝国文明好用兵,狂投橙剂露狰狞。

战争遗产生灵苦,太息有人忘血腥!

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0年度照片公布一等奖:《战争的遗产》(Ed Kashi,VII图片社,美国摄影师) 。1975年,越战结束,美国撤军,然而,对于越南人民来说,战争的破坏远远没有结束。由于战略需求,美军在越南大规模使用一种名为橙剂的除草剂,这种毒性极强的除草剂能够导致各种病变,同时破坏生育和遗传基因。更可怕的是,它进入人体后,需14年才能全部排出。根据官方数据统计,越南有超过120万残疾儿童,越战中曾在南方服役军人的孩子出生缺陷率高达30%。新华网

七绝·有感“反贪靠情妇”

可怜天网未恢恢,情妇反贪啼笑非。

金屋养娇难尽数,几人举义突罗帏?

注:细数当下落马贪官,绝大多数都涉嫌权色交易,故有“十贪九色”之说。而这些情人、

二奶,与官员们勾结在一起,成为了贪官大肆贪腐的导火索、加速器、催化剂、中转站、安全通道、洗钱机器。贪官和情人表面上是通过“情”字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权色交易和金钱关系。贪官因情妇闹事告发落马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民间有“反贪靠情妇”的笑谈流传。

七绝·岁暮感事(步韵月下求师者《贿者吟》)

恪勤鲠直冯唐老,藜藿粗茶对夕昏。

君看钻营宵小者,已先春动贡侯门。

注:

(1)钻营:找门路,托人情,以谋求名利。《红楼梦》:“这位雨村老爷,人也能干,也会钻营。”

(2)宵小:小人;坏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宵小得志,正士灰心。”

七绝·羡蜗牛(和无稽之谈)

人家夙昔鄙蜗牛,今日羡他专用楼。

上下四方随意去,花枝攀上藐房愁。

七绝·依韵戏接龙松云客、莲池【雪夜】

幸甚至哉公不孤,未知还有杜康无?

紫髯碧眼风华茂,欲与曹刘争一壶!

注:紫髯碧眼,指《三国演义》的孙权。《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描述孙权 “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七绝·岁暮寒潮怀旅人

寒流岂是天公意?暴雪坚冰日月昏。

车阻旅途人寂寂,忽思老小倚蓬门。

七绝·贺《中国钓鱼岛》国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首展

钓鱼岛器宇轩昂!海碧天蓝白鸟翔。

一曲和平交响乐,岂容走调乱宫商?

注:著名画家苗再新先生新作《中国钓鱼岛》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时代心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首次亮相。《中国钓鱼岛》以钓鱼岛自然景观为表现题材。画家运用平远的构图方法,使画面中的钓鱼岛主岛、北小岛和南小岛遥相呼应,并点缀海鸥翱翔于岛屿上空,千姿百态,以动衬静,给画面注入了无限生机。美术界人士认为,《中国

钓鱼岛》题材新颖,构思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七绝·祝福苦咖啡本命年并用其韵

乾坤喜见温良兔,祥瑞欢临辛卯春。

词曲诗联频祝福,前程似锦梦中人。

注:梦中人是苦咖啡的博客名。

七绝·读《签字后的表情》偶成(题图)

纷纷天下说谐和,政治从来博弈多。

请看美俄签字后,表情诡秘费吟哦。

注:新华社评出2010年度国际照片新闻人物类二等奖《签字后的表情》2010年4月8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美国总统奥巴马(左)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后收起签字笔时面露相似表情。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七绝•贺静轩斋主开博一周年

静写华章笔砚香,轩含远色入诗囊。

斋中人淡定儒雅,乐驾翰舟万里航。

五律·读樾下客《【行摄诗文】天柱峰》

曾闻天柱峰,今日仰真容。

伟岸神针定,崚嶒剑气冲。

周遭降顽石,寥廓藐飙风。

远足苍颜愧,长钦樾下雄。

七绝·瑞雪(步韵阳春白雪《无题》)

谚语丰年瑞雪频,飘飘琼玉暖人心。

静听淅沥真天籁,似见缤纷万象春。

七绝·步韵张学良《谒郑成功祠》

将军爱国义宗儒,兵谏西安为抗胡。

身后岂知台海浪,东瀛匕首见穷图。

注:日本有关政界人物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且曾表示“代表日本政府立场”。台独分子也随声附和,李登辉更声称台湾是日本的。

张学良原玉:谒郑成功祠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七绝•赠打虎山人王鹏并步其韵

长啸一声惊五岳,诗情直上九重天。

君才蜀锦三千丈,文采风流岂计年!

七律·有感云标石传说(步韵樾下客)

滑稽人亦忒多事,骨肉拆离在一峰。

落日孤飞哀塞雁,横空连理羡云松。

林间群鸟归巢乐,风里危岩恨绪浓。

最是团圞明月夜,凝眸相望两愁容。

注:标石是一块斜卧在矗立着的柱石上的巨石,“云标”二字是由明代崔徽中、谢在杭题刻的,“云”指顶峰上的白云古刹,“标”即通指路标,意思是指向通往白云古刹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云天深处的路径标志。让人称奇的是,云标石的下半部缺少了一部分,而对面约二百米外的岩顶上恰恰有一块与其遥遥相对,其色相同,其痕吻合。传说是汉朝东方朔受汉武帝之命来册封太姥山时,用手指撬飞的,并留有指痕,撬飞的棱块搁在对面的山峰上,倘把它抬回按到原处,保准一丝不差。传说是无稽的,然而,艺术的浪漫主义却给了它不朽的生命。

七律·贺一海粟开博四周年,并步其《七言·自题》韵

登高视野纳春秋,彩笔耕云硕果稠。

巾帼须眉存剑气,襟怀湖海动名流。

青春淬火能营梦,家国关情敢忘忧?

捧出丹心兰蕙秀,翰舟清照大江游。

七绝·早起得句

老来眠浅梦先醒,楼影幢幢暗路灯。

踱步轩前听冷月,忽来险韵是风声。

七律·牡丹(步韵宛若清杨)

亮丽当前惊国色,凝香沐露倚篱墙。

纵然淡抹留丰韵,许是酣眠似醉妆。

只道名花攀富贵,偏来冷舍唤昂藏。

一时竟解诗思涩,笔落云笺立就章。

七绝·何处有幽琴(步韵侪石《听琴》)

月明何处有幽琴?危坐阳台独正襟。

古调泠泠多不爱,霓虹闪烁醉人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5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