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禅语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生死禅语篇一
《十大经典禅语》

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说既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妙语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由此可见,健康是最宝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佛家妙语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 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佛家妙语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佛家妙语之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佛家妙语,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呀!

佛心禅语净灵台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生死禅语篇二
《佛家经典禅语》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华严经》“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华严经》“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十善业道经》“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 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涅盘经》“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 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 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 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 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此土初祖菩提达磨大师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云:“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云:“不识。” 帝不契。 达磨遂渡江至魏。 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大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三祖僧璨大师 师《信心铭》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四祖道信大师 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 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 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 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 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

,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 名为佛。”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大师三鼓入室, 五祖弘忍大师遂徴其初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言下大彻,遂启祖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 人师、佛。”六祖慧能大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段内容节选自慧律大师编著之《佛心慧语》一书部份,想阅读全部者,可参看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书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 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笃信品第四 信惭戒意财 是法雅士誉 斯道明智说 如是升天世 愚不修天行 亦不誉布施 信施助善者 从是到彼安 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 智寿寿中贤信能得道 法致灭度 从闻得智 所到有明 信能度渊 摄为船师 精进除苦 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 为圣所誉 乐无为者 一切缚解 信之与戒 慧意能行 健夫度恚 从是脱渊 信使戒诚 亦受智慧 在在能行 处处见养 比方世利 慧信为明 是财上宝 家产非常 欲见诸真 乐听讲法 能舍悭垢 此之为信 信能度河 其福难夺 能禁止盗 野沙门乐 无信不习 好剥正言 如拙取水 掘泉扬泥 贤夫习智 乐仰清流 如善取水 思令不扰 信不染他 唯贤与人 可好则学 非好则远 信为我舆 莫知斯载 如大象调 自调最胜 信财戒财 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 慧为七财 从信守戒 常净观法 慧而利行 奉敬不忘 生有此财 不问男女 终以不贫 贤者识真戒慎品第五 人而常清 奉律至终 净修善行 如是戒成 慧人护戒 福致三宝 名闻得利 后上天

乐 常见法处 护戒为明 得成真见 辈中吉祥 持戒者安 令身无恼 夜卧恬淡 寤则常欢 修戒布施 作福为福 从是适彼 常到安处 何终为善 何善安止 何为人宝 何盗不取 戒终老安 戒善安止 慧为人宝 福盗不取 比丘立戒 守摄诸根 食知自节 悟意令应 以戒降心 守意正定 内学正观 无忘正智 明哲守戒 内思正智 行道如应 自清除苦 蠲除诸垢 尽慢勿生 终身求法 勿暂离圣 戒定慧解 是当善惟 都已离垢 无祸除有 着解则度 余不复生 越诸魔界 如日清明 狂惑自恣 已常外避 戒定慧行 求满勿离 持戒清净 心不自恣 正智已解 不睹邪部 是往吉处 为无上道 亦舍非道 离诸魔界惟念品第六 出息入息念 具满谛思惟 从初竟通利 安如佛所说 是则照世间 如云解月现 起止学思惟 坐卧不废忘 比丘立是念 前利后则胜 始得终必胜 逝不睹生死 若见身所住 六更以为最 比丘常一心 便自知泥洹 已有是诸念 自身常建行 若其不如是 终不得意行 是随本行者 如是度爱劳 若能悟意念 知解一心乐 应时等行法 是度老死恼 比丘悟意行 当令应是念 诸念生死弃 为能作苦际 常当听微妙 自觉悟其意 能觉者为贤 终始无所会 以觉意能应 日夜务学行 当解甘露要 令诸漏得尽 夫人得善利 乃来自归佛 是故当昼夜 常念佛法众 己知自觉意 是为佛弟子 常当昼夜念 佛与法及僧 念身念非常 念戒布施德 空不愿无相 昼夜当念是慈仁品第七 为仁不杀 常能摄身 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 不杀为仁 慎言守心 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 彼乱已整 守以慈仁 见怒能忍 是为梵行 至诚安徐 口无粗言 不嗔彼所 是谓梵行 垂拱无为 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 是应梵行 常以慈哀 净如佛教 知足知止 是度生死 少欲好学 不惑于利 仁而不犯 世上所称 仁寿无犯 不兴变快 人为诤扰 慧以嘿安 普忧贤友 哀加众生 常行慈心 所适者安 仁儒不邪 安止无忧 上天卫之 智者乐慈 昼夜念慈 心无克伐 不害众生 是行无仇 不慈则杀 违戒言妄 过不与他 不观众生 酒致失志 为放逸行 后堕恶道 无诚不真 履仁行慈 博爱济众 有十一誉 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 不见恶梦 天护人爱 不毒不兵 水火不丧 在所得利 死升梵天 是为十一 若念慈心 无量不废 生死渐薄 得利度世 仁无乱志 慈最可行 愍伤众生 此福无量假令尽寿命 勤事天下人 象马以祠天 不如行一慈言语品第八 恶言骂詈 憍陵蔑人 兴起是行 疾怨滋生 逊言顺辞 尊敬于人 弃结忍恶 疾怨自灭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斩身 由其恶言 诤为少利 如掩失财 从彼致诤 令意向恶誉恶恶所誉 是二俱为恶 好以口侩斗 是后皆无安 无道堕恶道 自增地狱苦 远愚修忍意 念谛则无犯 从善得解脱 为恶不得解 善解者为贤 是为脱恶恼 解自抱

损意 不躁言得中 义说如法说 是言柔软甘 是以言语者 必使己无患 亦不克众人 是为能善言 言使投意可 亦令得欢喜 不使至恶意 出言众悉可 至诚甘露说 如法而无过 谛如义如法 是为近道立 说如佛言者 是吉得灭度 为能作浩际 是谓言中上双要品第九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 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 拘愚入冥 自大无法 何解善言 随正意行 开解清明 不为妒嫉 敏达善言 愠于怨者 未尝无怨 不愠自除 是道可宗 不好责彼 务自省身 如有知此 永灭无患 行见身净 不摄诸根 饮食不节 慢堕怯弱 为邪所制 如风靡草 观身不净 能摄诸根 食知节度 常乐精进 不为邪动 如风大山 不吐毒态 欲心驰骋 未能自调 不应法衣 能吐毒态 戒意安静 降心已调 此应法衣 以真为伪 以伪为真 是为邪计 不得真利 知真为真 见伪知伪 是为正计 必得真利 盖屋不密 天雨则漏 意不惟行 淫泆为穿 盖屋善密 雨则不漏 摄意惟行 淫泆不生 鄙夫染人 如近臭物 渐迷习非 不觉成恶 贤夫染人 如近香熏 进智习善 行成洁芳 造忧后忧 行恶两忧 彼忧惟惧 见罪心懅 造喜后喜 行善两喜 彼喜惟欢 见福心安 今悔后悔 为恶两悔 厥为自殃 受罪热恼 今欢后欢 为善两欢 厥为自佑 受福悦豫 巧言多求 放荡无戒 怀淫怒痴 不惟止观 聚如群牛 非佛弟子 时言少求 行道如法 除淫怒痴 觉正意解 见对不起 是佛弟子放逸品第十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慧智守道胜 终不为放逸 不贪致欢喜 从是得道乐 常当惟念道 自强守正行 健者得度世 吉祥无有上 正念常兴起 行净恶易灭 自制以法寿 不犯善名增 发行不放逸 约以自调心 慧能作定明 不返冥渊中 愚人意难解 贪乱好诤讼 上智常重慎 护斯为宝尊 莫贪莫好诤 亦莫嗜欲乐 思心不放逸 可以获大安 放逸如自禁 能却之为贤 已升智慧阁 去危为即安 明智观于愚 譬如山与地 居乱而身正 彼为独觉悟 是力过师子 弃恶为大智 睡眠重若山 痴冥为所弊 安卧不计苦 是以常受胎 不为时自恣 能制漏得尽 自恣魔得便 如师子搏鹿 能不自恣者 是为戒比丘 彼思正净者 常当自护心 比丘谨慎乐 放逸多忧愆 变诤小致大 积恶入火焰 守戒福致善 犯戒有惧心 能断三界漏 此乃近泥洹若前放逸 后能自禁 是照世间 念定其宜 过失为恶 追覆以善 是照世间 念善其宜 少庄舍家 盛修佛教 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人前为恶 后止不犯 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生不施恼 死而不戚 是见道悍 应中勿忧 断浊黑法 学惟清白 度渊不反 弃猗行止 不复染乐 欲断无忧心意品第十一 意使作狗 难护难禁 慧正其本 其明乃大 轻躁难

持 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 自调则宁 意微难见 随欲而行 慧常自护 能守即安 独行远逝 覆藏无形 损意近道 魔系乃解 心无住息 亦不知法 迷于世事 无有正智 念无适止 不绝无边 福能遏恶 觉者为贤 佛说心法 虽微非真 当觉逸意 莫随放心 见法最安 所愿得成 慧护微意 断苦因缘 有身不久 皆当归土 形坏神去 寄住何贪 心豫造处 往来无端 念多邪僻 自为招恶 是意自造 非父母为 可勉向正 为福勿回 藏六如龟 防意如城 慧与魔战 胜则无患华香品第十二 孰能择地 舍鉴取天 谁说法句 如择善华 学者择地 舍鉴取天 善说法句 能采德华 知世坏喻 幻法忽有 断魔华敷 不睹生死 见身如沫 幻法自然 断魔华敷 不睹生死 身病则萎 若华零落 死命来至 如水湍骤 贪欲无厌 消散人念 邪致之财 为自侵欺 如蜂集华 不娆色香 但取昧去 仁入聚然 不务观彼 作与不作 常自省身 知正不正 如可意华 色好无香 工语如是 不行无得 如可意华 色美且香 工语有行 必得其福 多作宝花 结步摇绮 广积德者 所生转好 奇草芳花 不逆风熏 近道敷开 德人逼香 旃檀多香 青莲芳花 虽曰是真 不如戒香 华香气微 不可谓真 持戒之香 到天殊胜 戒具成就 行无放逸 定意度脱 长离魔道 如作田沟 近于大道 中生莲华 香洁可意 有生死然 凡夫处边 慧者乐出 为佛弟子愚暗品第十三 不寐夜长 疲惓道长 愚生死长 莫知正法 痴意常冥 逝如流川 在一行强 独而无偶 愚人着数 忧戚久长 与愚居苦 于我犹怨 有子有财 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 何忧子财 暑当止此 寒当止此 愚多务虑 莫知来变 愚曚愚极 自谓我智 愚而胜智 是谓极愚 顽暗近智 如瓢斟味 虽久狎习 犹不知法 开达近智 如舌尝味 虽须臾习 即解道要 愚人施行 为身招患 快心作恶 自致重殃 行为不善 退见悔吝 致涕流面 报由宿习 行为德善 进睹欢喜 应来受福 喜笑悦习 过罪未熟 愚以恬惔 至其熟处 自受大罪 愚所望处 不谓适苦 临堕厄地 乃知不善 愚蠢作恶 不能自解 殃追自焚 罪成炽燃 愚好美食 月月滋甚 于十六分 未一思法 愚生念虑 至终无利 自招刀杖 报有印章观处知其愚 不施而广求 所堕无道智 往往有恶行 远道近欲者 为食在学名 贪猗家居故 多取供异姓 学莫堕二望 莫作家沙门 贪家违圣教 为后自匮乏 此行与愚同 但令欲慢增 利求之愿异 求道意亦异 是以有识者 出为佛弟子 弃爱舍世习 终不堕生死明哲品第十四 深观善恶 心知畏忌 畏而不犯 终吉无忧 故世有福 念思绍行 善致其愿 福禄转胜 信善作福 积行不厌 信知阴德 久而必彰 常避无义 不亲愚人 思从贤友 押附上士 喜法卧安 心悦意清 圣人演法 慧常乐行 仁人智者 斋戒奉道 如星中月 照明世间 弓工调角 水人调

生死禅语篇三
《生活禅语》

生活禅语

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简介

净慧法师(1933—2013.4.20)祖籍湖北新洲。近代禅门泰斗虚云和尚得法弟子之一,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自1988年以来,先后主持兴复柏林禅寺、玉泉禅寺、度门禅寺、老祖禅寺等禅宗丛林。住持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期间,倡导“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连续举办多届“生活禅夏令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主要著述有《入禅之门》、 《生活禅钥》、 《坛经一滴》、《奴峰禅话》、 《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做人的佛法》等。

生活禅语

1、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2、所谓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灭嗔贪痴,在生活中净化口意。

3、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4、学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觉悟,即是从生活禅进入禅生活的过程;学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众生,即是从禅生活回到生活禅的过程。

5、所谓禅在当下,就是用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见地、禅的功夫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

6、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和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7、优化自身素质,就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人格、优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

8、和谐自他关系,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处理好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团体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宗教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9、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

10、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11、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佛教修行的总纲,也应视作人类行为的准则。

12、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13、做人的六条标准: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充才干。

14、着眼当下、着眼现在,这是我们人生命运转变的关键所在。

15、我们做人最朴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16、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总根子,是我们众生迷惑的根本。

17、“舍”就是要舍去我们凡夫的心态,要在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的前提下,发慈心、发悲心、发喜心。

18、我们要从自心中去求解脱,不要在心外去寻找净土。

19、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烦恼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这个过程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完成。

20、要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这就是讲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恶因恶果的来临。

21、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无断常、无取舍、无憎爱、无凡无圣、超越一切对立的东西,这是最直接、最究竟的解脱生命的法门。

22、人生很被动,一切都是被动的,唯有结缘这件事可以主动地去做。

23、生命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

24、人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看起来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作善作恶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25、物质上的丰收总是会越用越少,只有精神上的财富才会越用越多,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的财富。

26、守一不移,是一种觉照的力量、观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诀窍就在这四个字上。

27、懂得尊重别人,才知道尊重自己。

28、人总是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只有迎着困难上、知难而进,这才是学习佛法应有的精神。

29、知道自己有苦,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30、修行人就是要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考验自己——锻炼自己抵制烦恼的力量,考验自己的定力。

31、“悟”是一刹那的事。这一刹那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得到了一个转换,从有限的生命进入到无限的生命,我们真正的修行也才正式开始。

32、发一言不足自利利他者则无言也,举一步起一念不足自利利他者则勿举亦勿言也。

33、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是觉者的生活体现,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内涵。

34、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简单地说可以有一个标准,就是以佛心作佛事,或者说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35、我们念佛、参佛,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美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刘尘缘影之法。

36、要调心,少欲知足是法宝,一切随缘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随缘,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气和。

37、我们学禅的人,为了感恩一切众生,首先自己要过一种淡泊的生活、清净的生活、简单的生活。

38、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

39、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养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财物来,只要有这种心态,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40、我们用功夫,就是打扫心地,让心地干干净净,生长一切善根、生长一切善法。

41、每天脸上有笑容,我们自然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安详。

42、具足正信: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43、坚持正行: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以六度为修学的正行,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验证。

44、和谐是生命内在的要求,必须从内心的和谐做起,必须从生命的和谐做起,必须从善待天地万物做起,必须从人的内心净化、向善上做起。

45、良心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善的意愿和觉照的能力,也就是大悲心和菩提心。

46、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

47、谁好谁不好?自己找烦恼。自己没烦恼,一切都好了。

48、棉花里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一定要经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道人生的滋味是什么。

49、学佛之人一定要深切地相信因果,才能认识生命的永恒性。只有如此,我们修行、做一切功德才真正有积极性。

50、“无”字公案是禅宗诸用功方法中最直截了当的一个法门,它的特征就是要把我们的一切杂念、思量、分别、知见彻底斩断、寸草不留。

51、开悟是生命的转换、生命的觉醒,从有限的生命迈进到无限的生命,从迷妄的生命进入到觉醒的生命。

52、什么是修行?实际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为我们要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没有一种拼搏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

53、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就是要当下指示给你看,让你当下把它承担起来,这样你自己当下就是佛。

54、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

55、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见五蕴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56、生命实实在在能够把握和感受的只有当下这一瞬间,错过了这一瞬间,那就叫做“时不再来”。

57、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成就与自己的主观努力分不开,但是说到底,还是应该把每一个成就看做是一切因缘和合而成的结果。

58、“真实不虚”四字,既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实不虚,做事也要真实不虚;对待自己要真实不虚,对待他人也要真实不虚。

59、追求也好,抛弃也好,都是在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乐。

60、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61、要在做事业中落实佛法,把事业当成佛事来做。把做好事业看做是修行,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62、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63、调心的最后目的是要把心调伏得没有烦恼、没有无明、没有贪心、没有痴心,最后全心全意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做牛做马。

64、“戒”,就是道德原则;“定”就是那些能够使一个人情绪稳定的修行方法;“慧”,就是用来辨别修行的法门正确与否、是否走错了路的觉照能力。

65、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

66、修行人要发大愿、立大志。只有把自己这一点点心力都奉献给众生,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动力去战胜困难、攀登高峰。

67、在世间什么是富,什么是贫呢?“慈母在堂名之为富,慈母不在名之为贫。”

68、破除执着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69、愿是大海,实践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70、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现有的生活状况。各安本位、安分守己,各尽各的责任和义务,在尽职尽责中来完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责任和义务。

71、惭愧心、悔改心应该有,但是不能老是后悔,不知道前进。如果只是后悔,不知改正、不知进步,悔就成了障碍。

72、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总根子,是我们众生迷惑的根源。

73、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永远是一致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个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74、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生死禅语篇四
《禅语大全》

禅语大全相去多少 相救相救 屙屎送尿 纒脚纒手 哑子吃蜜 拂踪灭迹 作雨作雾 雨洗风磨 知过必改 阿辘辘地 预掻待痒 闇室藏灯 安心立命 暗夜闻霜 家贫道富 抱石投河 一行三昧 一状领过 一条白练 一场懡欏 一场漏逗 不消一捏 一网打就 一家父子 一水四见 一见便见 一句道着 一口呑尽 一坑埋却 一箭两垜 获得一个 一滴一冻 一刀一断 一刀两断 裂古破今 照古鉴今 亘古亘今 一拍双泯 一笔勾下 一物也无 一理齐平 坐井观天 不道不道 鱼行水浊 乌龟钻壁 乌黑鹭白 骑牛求牛 云居罗汉 云犀玩月 云门一曲 云门餬饼 云游萍寄 永字八法 回光返照 圆陀陀地 渊默雷轰 多添少减 殃门添祸 横拈倒用 可惜呑了 一任和尚 和尚万福 可恐可恐 迷己逐物 面热汗下 知恩者少 以恩报雠 稳密田地 海晏河淸 盖天盖地 却较些子 却得礼谢 无处回避 海蠙含月 灰头土面 疥癞野干 怪力乱神 成窠成窟 以虾为目 捞虾摝蚬 瓦解氷消 崖崩石裂 隐而弥露 廓然无圣 愕然平伏 [口内力]地一声 祸事祸事 架上加杻 借风扬帆 见风使帆 因风吹火 无风起浪 风行草偃 家贼难防 可知礼也 黠儿落节 阖国咸知 葛藤老汉 活溌溌地 画餠充饥 续凫截鹤 刮皮见骨 粘皮着骨 凾盖相应 凾盖乾坤 鉴在机前 陷虎之机 刺破眼睛 突出眼睛 眼横鼻直 顽石点头 据款结案 官马相蹈 勘破了也 寒毛卓竖 絶机絶解 见机而变 饮气呑声 弄鬼眼睛 鬼哭?悲 归家稳坐 葵花向日 鬼魅潜迹 机锋辛辣 君暴民亡 照顾脚下 脚下泥深 脚头脚底 逆风张帆 久贫乍富 久立珍重 休去歇去 行住坐卧 去死十分 玉振金声 承虚接响 当局者迷 虚心坦怀 虚灵不昧 有擒有纵 银山铁壁 锦上铺花 推空听响 空手还郷 当空霹雳 句下无私 句句相投 滞句者迷 药多病甚 拏云攫雾 句里藏锋 句里呈机 句里缚杀 苦屈苦屈 口似磉盘 口是祸门 口吧吧地 开口看胆 隔靴掻痒 如愚若鲁 惊郡动众 君子可八 君子一言 倾湫倒岳 鸡头凤尾 齩定牙关 逼塞乾坤 玄沙道底 拳来趯报 巻舒齐唱 现成公案 剑刄上事 有功者赏 举一明三 弄巧成拙 不知好恶 驱耕夺饥 光阴可惜 光阴如箭 红旗闪烁 好个消息 向上些子 高祖入关 勾贼破家 入郷随俗 公验分明 恰恰相应 硬剥剥地 改头换面 擎头戴角 头正尾正 迷头认影 古鉴高悬

五逆听雷 咬破虚空 虚空打橛 虚空低头 黑白二件 举手动足 捋虎须也 似鹘捉鸠 鹘眼鹰睛 乞儿闘富 事起叮宁 言犹在耳 词穷理尽 此语最毒 个自了汉 这白拈贼 露个面目 这野狐精 胡人入汉 枯木寒灰 枯木龙吟 思之在之 是精知精 是贼知贼 困鱼止箔 浑身泥水 言语道断 言中有响 浑仑呑枣 座一走七 不劳再勘 细嚼难饥 再犯不容 蹉过了也 坐久成劳 作家作家 左之右之 不妨奇特 不妨孤峻 不妨讹 左右逢源 沙里淘金 忏悔忏悔 斩钉截铁 三点九橛 三十二相 三十年后 取盏便打 抛屎撒屙 自作自受 咫尺千里 蹈着实地 死中得活 失钱遭罪 漆桶不会 知而故犯 此错彼错 七花八裂 七擒八纵 七纵八横 七事随身 谢师证明 谢师劳疲 且请一宿 因邪打正 蛇形鳖鼻 将错就错 捉败了也 尺长寸短 住持事繁 就身打劫 待重来答 众流截断 熟处难忘 着磕着 拗折拄杖 正按傍提 得少为足 相见了也 生死根源 问圣侍去 踪迹难寻 秤尺在手 秤锤落井 圣胎长养 笑中有刀 正当恁么 墙壁有耳 正法眼藏 唱拍相随 照用齐行 有照有用 笑里藏锋 且坐吃茶 处处全眞 焦尾大虫 不知最亲 四楞着地 自领出去 振威一喝 ?出鬼没 心经当体 针芥相投 针剳不入 心心不异 眞正成坏 没溺深泉 迅雷霹雳 俊鹘巣云 蠢动含灵 巡人犯夜 心法倶忘 随处作主 水中捞月 随波逐浪 水乳相投 厨库山门 即往不咎 已呑却了 寸铁入木 寸铁在手 圣意难测 靑山绿水 成事不说 平歩靑霄 独歩靑天 淸风满地 淸风明月 只手音声 只手庶日 赤心片片 舌上生牙 雪上加霜 絶点澄淸 切忌道着 说破了也 如切如磋 缩却舌头 舌头无骨 舌头落地 千古榜様 千古无对 前三后三 千错万错 千圣不传 掀倒禅床 抛掷前川 全提正令 千年滞货 千年桃核 箭锋相拄 千里同风 和赃纳欵 抱赃叫屈 造次顚沛 赃证现在 草贼大败 苍天苍天 倒转鎗头 触处淸凉 认贼为子 与贼过梯 贼是家亲 即心即佛 贼身已露 啐啄同时 某呈和尚 某甲罪过 某不得便 大惠道底 大机大用 太孤危生 大巧若拙 大千捏聚 大方无外 大璞不琢 对面千里 太廉纎生 体露金风 莫谤他好 贵买贱卖 多口阿师 打成一片 惯战作家 脱体现成 唾掷便去 脱白露净 拖泥带水 珠回玉转 谁敢相昧 谁是能举 担枷过状 担枷带锁 探竿影草 独歩丹霄 单提

独弄 拂地而尽 父严子孝 父财子用 父羊子证 着衣吃饭 中道实相 偷心鬼子 张三李四 顶门眼活 超佛越祖 月白风淸 卧月眠云 月带重轮 头上安头 谨领慈旨 低头便去 换手搥胸 去溺投火 滴水适冻 觌面相呈 觌面难藏 手蹉脚蹉 买铁得金 铁牛无骨 铁树开花 铁裹摩尼 铁轮碎石 掀天摇地 撑天拄地 照天照地 模天样地 天鉴无私 飜了天地 点滴不施 展转反侧 倚天长剑 天魔胆落 天高海阔 天高地厚 透关破节 远问近对 道絶功勋 不远而来 当轩大坐 挠钩搭索 东西自在 酒糟汉 倒退三千 刀不斩刀 铜头铁额 同道唱和 东歩西歩 当面蹉过 东涌西没 见兎放鹰 撒土撒沙 毒恶已露 毒箭中胸 毒箭攒 髑髅遍野 遂事不諌 兎子望月 年老心孤 土上添泥 途中善为 突出难辨 怒发冲冠 鸟飞毛落 入泥入水 钝鸟逆风 钝鸟栖芦 呑吐不下 犹在半途 着何死急 何远之有 那伽大定 入我我入 衣锦尚絅 锦包特石 二祖断臂 落二落三 日里看山 如是我闻 二龙争珠 任运无作 热喝嗔拳 拈华微笑 脑后一锤 脑后见腮 脑后添针 脑后拔箭 脑门着地 败阙不少 背后底 败将不斩 摘叶寻枝 有始有尾 白云万里 白圭无玷 白日靑天 莫鎁在握 破家散宅 白日迷路 把住放行 拨草参玄 拨草瞻风 挽旗夺鼓 八寒八热 道得八成 攒华簇锦 咏花吟月 太深远生 太煞谩人 倾肠倒腹 万箭攒心 半合半开 万法一如 饭里有沙 盘里明珠 鼻孔相拄 穿却鼻孔 失却鼻孔 裂转鼻孔 撞着鼻孔 鼻孔辽天 指东划西 皮栲栳禅 彼此得便 非心非佛 劈口便打 劈腹剜心 谩人不少 无瞒人好 停囚长智 日上月下 不惜眉毛 惜取眉毛 燎却眉毛 披毛戴角 百年妖怪 火暖水冷 宾主共失 宾主互换 宾主歴然 闽蜀同风 和麸粜麺 傅大士底 深辨来风 无事生事 截断佛祖 佛祖不识 佛祖乞命 骂佛詈祖 父子唱和 不喞汉 不生不死 不请胜友 两不相识 刻舟寻剑 不昧因果 不落因果 扶篱摸壁 分疎不下 米里有虫 带累别人 碧落无碑 劈头劈面 买帽相头 识法者惧 尽法无民 放过一着 放下便是 放去收来 傍人按剑 傍人有眼 忘前失后 棒头有眼 墨悲纟染 穆如淸风 烹佛烹祖 法华当体 见星悟道 敲骨打髄 本地风光 转凡成圣 棚八啰札 本分草料 本来面目 如麻似粟 卖弄不少 全依他力

松直棘曲 间不容发 眉分八字 满口道着 满口氷雪 满面惭惶 藏身露影 兼身在内 转身吐气 文身断发 和身没却 作缩身势 未在更道 水到渠成 拨水求波 履水如地 塡沟塞壑 道听途说 密密通风 掩耳偷铃 明暗双双 妙触宣明 无位眞人 无依道人 无孔铁锤 无作妙用 无绳自缚 目瞪口呿 明镜当台 明月藏鹭 命若悬丝 明皇幸蜀 明珠在掌 明明歴歴 抛向面前 面壁九年 绵绵密密 绵里有刀 绵里包针 作模画样 目机铢两 目前分明 摸索不着 把髻投衙 物归有主 指桃骂李 文彩已露 箭过新罗 药病相治 柳绿花红 也褒也贬 病在膏肓 行吟泽畔 弓折矢尽 锁断要关 养子之縁 扬眉瞬目 弋不射宿 癞儿牵伴 礼拜了退 雷门布鼓 落草不少 理事倶备 理事不二 狸奴白牯 龙天推毂 龙头蛇尾 牵犂拽耙 压良为贱 两镜相照 两口一舌 两彩一赛 龙聚凤翔 两刄相伤 骊龙玩珠 有礼有乐 灵龟曳尾 冷笑一番 冷暖自知 据令而行 令不虚行 羚羊挂角 看楼打楼 认驴作马 渡驴渡马 蝼蚁蚊虻 腊月扇子 劳而无功 老鼠做大 鲁祖面壁 鲁般绳墨 驴驼马载 露地白牛 露柱怀胎 露柱灯笼 撞着露柱 漏逗不少 我甚劳倦 我到无功 和敬淸寂 和光同尘 和尚年尊 相牵入火坑 恶水蓦头浇 哑子吃苦瓜 如哑子得梦 亚夫击摧玉 阿房曳衣底 欲雨山色近 雨降地上湿 临危不悚人 过则勿惮改 莫谓得便宜 何处不称尊 闻一以知十 一镞破三关 一击忘所知 一条白练去 一大事因縁 一念万年去 一马生三寅 一无位眞人 一盲引众盲 一句定纲宗 一个铁橛子 一切在和尚 一箭中红心 一发系千钧 一发引千钧 一箭过西天 一箭落双鵰 赚杀一船人 一队野狐精 何处是妄语 今请与一盏 恐丧尽儿孙 无可无不可 海月澄无影 虾跳不出斗 家家观世音 饿狗吃 饿狗啮枯髅 镬汤无冷处 临崖看虎兕 果然上钓来 果然把不着 画梅香芬芬 画瓶盛粪汁 寒光射斗牛 韩信临朝底 眼前是什么 欵出囚人口 寒时终不热 肝胆向人倾 邯郸学唐歩 拔却眼中橛 棺木里瞠眼 官路贩私盐 堕在鬼窟里 龟毛长三尺 脚下太泥深 脚跟随他转 脚跟未点地 依旧是侍者 急急如律令 九日是重阳 郷原德之贼 虚怀养天眞 金凤宿龙巣 银椀里盛雪 打鼓普请看 空手牵铁牛 斩草蛇头落 以草打一挥 闭口道一句 开口重千斤 云

消山岳露 日出海天淸 云静日月正 溪梅一朶香 屐齿印靑苔 月下弹琵琶 绢纟结富岳 子能继父业 论劫不论禅 后园驴吃草 黄河向北流 向后须参取 好事不如无 巧匠不留迹 向上关捩子 红尘飞碧海 白浪起靑岑 荒草锄不尽 荒草曾不锄 荒草里横身 江南一枝春 剜好肉作疮 好肉上剜疮 光明无背面 蛟龙得云雨 红轮当宇宙 红炉一点雪 古镜里含铭 虚空打筋斗 虚空驾铁船 虚 空咲点头 黑乌吹漆桶 黑风吹不入 虎口里横身 虎口里夺飡 试露爪牙看 按牛头吃草 壶中日月长 乞儿弄饭椀 这不喞汉 是外无别事 这掠虚头汉 拶杀这老汉 激发个老汉 枯木不逢春 枕之作卧势 此个破草鞋 是什么心行 金刚王宝剑 金刚嚼生铁 跳出金刚圈 浑身寒如氷 今年二十五 言锋冷似水 昆仑嚼生铁 昆仑擘不开 昆仑着铁袴 昆仑无缝罅 柴头挂胡芦 彩凤舞丹霄 幸是老和尚 赖値师指示 茶烟永日香 作者知机变 杀活在手里 更参三十年 投簪泣井傍 横身三界外 山形拄杖子 三才并泰昌 山色淸净身 三歩退拜谢 怜儿不觉丑 直心是道场 慈眼视众生 时时勤拂拭 屎臭气薫人 自屎不觉臭 侍者点火来 死水不藏龙 日午点金灯 日午打三更 知而问礼也 室内一盏灯 照破四天下 儿不嫌母丑 有麝自然香 画蛇强添足 释迦弥勒 蹉过也不识 斫额望天衢 杓卜听虚声 愁人知夜长 修竹不受暑 秋露滴芙渠 熟睡饶儋语 拄杖常在手 拄杖拨乾坤 出现十方佛 须弥安鼻孔 春来草自生 驰书不到家 静处苏婆诃 小女可以备 小鱼呑大鱼 焦谷不生芽 小慈妨大慈 松树千年翠 净地上撒屙 ?佛居何处 调高赏音稀 尘外年光满 针眼里藏身 眞玉泥中异 亲言出亲口 ?光射斗牛 ?光照天地 随后娄薮也 水上挂灯笼 水底走金乌 水底石牛吼 刍狗趁铁牛 已相见了也 靑黄赤白黑 逼生蚕作茧 圣朝无弃物 井底种林檎 淸波无透路 淸风来故人 赤脚上刀山 石虎叫连宵 石人相耳语 石女夜生儿 切忌浑仑呑 舌根里藏身 说是说不是 钱出急家门 千眼看不见 全机不覆藏 千古动悲风 先师无此语 千圣跳不出 草鞋里跳 草鞋和露重 曹源一滴水 相续也大难 回转鎗头来 僧堂入佛殿 贼过后张弓 夺贼鎗煞贼 作贼人心虚 骑贼马趁贼 楚山入汉水 祖师西来意 某甲不着便 大功不立赏 大士讲经竟 大小大宗师 大地黑漫漫 大地絶消息 大

生死禅语篇五
《禅语悟道》

禅语悟道

《禅静思语》生活中无处不是禅,让“禅”助你摆脱束缚,参透自然,净化心灵,常留清明,洞悉人生真谛。时代越是飞速变迁,人心越是荒芜浮躁,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只是需要一份宁静的心境。如果能通过参悟禅语获得对人生的通透见解,何乐而不为呢?

1.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2.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3.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4.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

5.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

6.风雨,不是天象,而是锤炼;

7.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

8.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1.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

2.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

3.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

4.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1.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

2.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

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

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

舍得诚恳,得到的是朋友;

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

有些人竟为了两片薄面而争,为了一条贱命而战,值么?累吗?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1.处事须精明,待人要糊涂;

2.有福而不骄,则无祸;有祸而不惧,自是福;

3.大事看担当,逆境看襟怀,喜怒看涵养,行止看胆识;

4.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

5.交友要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6.清贫之交能长久,利益之交必两伤。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 到世间诸般痛苦。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生死禅语篇六
《佛 言 禅 语 集 1》

佛 言 禅 语 集 锦(四)

1、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如何面对它,它就会如何馈赠我们。学会用超然和从容的心态包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才是最佳的人生态度。我们无法左右命运,但可以选择怎样面对现实,所以,当遭遇不幸时,一定要学会包容。因为,爱比恨更伟大,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

2、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年轻人总是有很多妄想,那些妄想想来想去,转了几百个圈,最后还是转到最初的想法上。实在一些,找到正确的目标,就不要轻易改变,好好地做下去。不要犹豫,每反复一次,就是对时间的一次浪费。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3、心态决定命运

伤害,对于每个人,都是一道必经的风雨,如果我们把它看作风景,它就是风景;把它看成砥砺身心、增长智慧和才干的助缘,它就是良好的增上缘;把它看成凄风苦雨,它就是凄风苦雨。你的心态是什么样子,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你的命运就会成为什么样子

4、微笑也是布施

微笑会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和喜悦,会让我们很久很久,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个人也许不能拥有世俗的名利,但只要拥有这份快乐,我们那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也能够点燃别人心灵的明灯,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

5、战胜自己的习气

习气跟自己时间久了就习以为自然了,不易被察觉。做事本身就是考验。没去做,觉得没什么难的,当去坚持完成时,你会发现内心的毛病、习气都会浮现出来。拿出来,晒一晒自己的内心,无所求地去做,战胜那些妄念,这也是修行。

6、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世上任何事业的成就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通往成功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唯有那些始终坚守自己信念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人,而是最能耐久的人。

7、学会弥勒菩萨的包容和放下

人生不过几十年的时光,与其郁郁寡欢地度过一生,倒不如凡事想得开一点,看得淡一点。当遇到令你生气的事情时,学学弥勒菩萨的包容和放下,使不快之气消失在忍耐与宽容之中。坦然地

面对人生的不幸和磨难,你自会活出另一番人生的境界。

8、不争,人生至境

我们常常被一个“争”字所纷扰,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剩下一颗自私的心了。其实在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得失看轻一些;为别人多考虑一些,哪怕只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会一下子变宽,世界会一下子变大。不争,人生至境!

9、心念改变,法界转变

因为无始劫来的习气,放纵恶念,所以在处理事情时,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障碍。唯有透过不断地觉察、觉照,转变心念,才可改变这样的命运;而改变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学习用佛法的道理来应对一切。

10、放下多少就得到多少

远离了名利的追逐,人世间的攀缘,留下来的便是安宁,使人能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己。古德常说:“放下多少就得到多少!”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想的做的一个样,不去刻意伪装自己,这就难了。也就是说,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去做,肮脏的事情不去做,连想都不要去想,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念欲为大患,有漏皆苦,这是修行的根本。

11、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如果我们常想着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就会善待对你好的每一人,就愿意为他付出,就会使友谊不断巩固发展;如果我们常想着自己对别人的好处,就会让自我优越感不断膨胀,就会因他人的一点点过失而感到委屈和不平衡,就难以宽容的对人,这样对完善自身不利,也不利于友谊。一念善,皆是善;一念恶,皆为恶!

12、充实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

现在的社会,人们对生活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房子、车子、手机、穿戴,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这样一来,由于欲望是无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也不会感到真正满足。其实,生活的轻松快乐,要从充实内心做起,而不是盲目地攀比、追求。

13、取与舍之间,总是让人难以抉择

有时既然不能放弃追求,就要承受为追求理想可能承担的苦痛。其实放弃容易承担很难,抱怨容易理解很难。取与舍之间,总是让人难以抉择,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常常是因为我们内心舍不得放弃,摇摆不定。所以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眼前失去的东西,应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感谢生活中旁人所给予的。

14、要有容人的气度,凡事不必太过计较

心胸狭窄的人极度敏感,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他伤得体无完肤,跟他相处就像守着一颗“定时炸弹”,时时提心吊胆,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爆炸;心胸宽阔的人豁达大度,不但自己不会整天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也会给周围带来平和安乐,让人不由自主想与之接近。所以,容人的气度非常重要,凡事不必太过计较。

15、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万里无云

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触目都是菩萨。水月相忘浑然一体,珠光交映圆融无碍,饥餐困眠天天都是好日子,山石点头处处充满情和意。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16、盲动的欲望导演了你悲惨人生

佛陀说:人生譬如烧香,随着情和欲,竭力追求名声显著,遗憾的是终究逃不出香尽名灭。又如海滩上沙子堆积的建筑,轰然倒塌,枉功劳形。欢喜也罢、懊恼也罢,大限来临时,回首望去,天地间惟余一缕青烟。生死不可悲,可悲的是,人往往被自己盲动的欲望导演,才出幻梦,又入幻想,劳碌奔波,苦恼一生却不知。

17、禅心三无——无忧 无悔 无怨

生死禅语篇七
《禅语大全》

禅 语

1. 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2. 为儿孙作未来计,十望九空;为社会作众人谋,点滴有功。

3. 悭吝嫉妒的人,即使财富满室也走不出内心的贫乏;埋怨自怜的人,纵使四肢健全也跨不出内心的框框。

4. 吾人必须要求自己,健全自己才能得以生存;吾人必须反观自省,培植善缘才能迈向佳境。

5. 世间最贵者,就是尊重生命;世间最恶者,就为残杀生灵。

6.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口说不如手做,心想不如圆成。

7. 学习布施,是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严持戒法,是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修养忍耐,是改造自己嗔恚的恶习;发心精进,是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修学禅定,是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开发智慧,是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

8. 找们不畏黑夜,要走向黎明;我们不怕寒冷,要迎向阳光;我们不嫌脏乱,要改造环境;我们不惧挫折,要勇敢担当。

9. 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没有地球,何能生存?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没有生命,何来意义?

10. 能者,怀抱福利大众的愿心,能者,发挥互助合作的美德;能者,拥有突破困难的勇气,能者,具足改良创新的抱负.

11. 昼行要惜阴,日用要惜物;遇言要惜口,逢事要惜情。

12. 彼此尊重,才能建设一个有道德、有尊严的国家;互相友好,才能建设一个有秩序、有礼貌的社会。

13. 说话,要有柔和赞美的内容,做事,要有勤劳忍耐的精神;待人,要有亲切尊重的态度,读书,要有用心仔细的思惟。

14. 俭而能施,仁也;俭而寡求,义也;俭而传家,礼也;俭而训子,智也。

15. 人,要从愚痴迷梦中觉醒,才能认识生命的真谛;人,要从向外贪求中回头,才能找到内心的宝藏。

16. 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

17. 用语言赞叹大众,用双手大做好事;用脚步走出善路,用力行创造净土。

18. 以融合的心胸,尊重异己他人;以融和的气度,包容各种信仰;以融和的雅量,超越种族藩篱;以融和的怀抱,沟通全球人类。

19. 工作要不拖延,能敬业而不偷懒;报告要不隐瞒,能积极而不颓唐;上示要不违逆,能受责而不怒颜;随众要不特权,能圆融而不极端。

20. 对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对修道要有笃实心态;对事务要有敏锐觉知,对度众要有慈心悲愿。

21. 乐,可以净化身心,提升本性气质;志,可以激发潜能,开阔思想视野;道,可以启迪性灵,完全人格修养。

22. 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暇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23. 有才不足做,有德才可贵;有财不足恃,有功才可敬。

24. 舍不得财,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舍不得施,不能为善人;舍不得放,不能为智者。

25. 辨别是非之道在于明理,促裁纠纷之道在于公正。

26. 交友之道在于『淡』;读书之诀在于『明』;止谤之方在于『聋』;改过之要在于『悔』。

27. 『互相体谅』,是消除纷争之道;『互相成就』,是集体创作之方。

28. 施人之恩,莫大于助人为善;害人之甚,莫大于引人为恶;成人之美,吴大于扬人之德;坏人之事,

莫大于揭人之短。

29. 道人长短,一句话也是多嘴,故要少说;启人生信,千万言也是嫌少,故应多讲。

30. 能做好事就是『般若手』;慈眼视人就是『般着眼』;能言好话就是『般若口』;胸怀大众就是『般若

心』。

31.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

一字干金。

32. 知足,是解脱欲望的妙方;感恩,是拥有财富的法门。

33. 不说谎,就是信用,信用即财富;讲爱语,就是慈悲,慈悲即功德。

34. 日行一善存好心,每一发心,必为人间的利益着想;日发一愿做好事,每一发愿,必为人间的庄严

用心。

35. 绐人利用也是一种结缘,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6. 人若无求,心自无事;心若无求,人自平安。

37. 遇才不妒,有过不避,当仁不让,立功不居。

38. 学佛,就是向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念佛,就是对自己的烦恼习气革命。

39. 人,只为自己而活很自私;人,只为亲人而活很辛苦;人,能为他人而活很伟大;人,能为社会而

活很踏实。

40. 修养心性之道,应审度自己所长,补强自己不足;对待他人之道,应包容他人不足,赞扬他人所长。

41. 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养;柔和是处事的良方。

42. 人以无贪最为富有,人到无求最为高贵;人若无嗔最为自在,人能无痴最为清明。

43. 宽恕能恢宏气度,包容能促进和谐;慈悲能助长道德,喜舍能增加人缘。

44. 廉不言己贫;勤不言己苦;忠不言己好;功不言己能。

45. 说义不宜深,但要明;下令不宜繁,但要简;教人不宜严,但要慈;待人不宜苛,但要宽。

46. 学习弥勒菩萨的胸怀,宽容豁达;效法观音菩萨的慈悲,憨念大众;具备文殊菩萨的智慧,远离恼

害。

47. 实践普贤菩萨的行愿,普皆回向;拥有地藏菩萨的勇敢,圆满菩提。

48.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君子不强人所不能;君子不苦人所不好;君子不计人所不便。

49. 真君子辞富不辞苦;真君子庆道不庆贫;真君子知义不知利;真君子成人不成己。

50. 处人不可太任己意,应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太任己见,应明白事之常理。

51. 思量嫉妒苦,包容便是福;思量我慢苦,尊敬便是福;思量计较苦,放下便是福;思量挫折苦,结

缘便是福。

52. 恩量贪欲苦,满足便是福;思量嗔恨苦,慈悲便是福;思量愚痴苦,明理便是福;思量烦恼苦,欢

喜便是福。

53. 持身不可太皎沽,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54. 见人成就不要忌妒;见人发心应当随喜;见人有难不可旁观;见人沉沦要能提携。

55. 人要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人要知惭愧,才会谦虚不自大。

56. 有了感动,就能心甘情愿的发心;有了感动,就能无怨无悔的故事。别人的善言懿行,自己要能感

动;自己的所言所行,也要感动他人。

57. 『随缘』是立场互易,随顺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不变』是择善故执,一以贯之,但

不是墨守成规,泥古不化。

58. 『耐烦』是一种艺术;『有恒』是一种希望。耐烦有恒,做事才能成就;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

59. 求知要进一步想,处事要退一步想,能受天磨方铁汉,不被人忌是庸才。

60. 『推诿』,阻碍一切进步;『担当』,成就一切事功;『强辪』,招来一切非议;『认错』,化解一切责难。

61. 能干者,总会多受一点折磨;不能干,则要多受一点委屈。

62. 在受苦的时候,要感到快乐;在委屈的时候,要觉得公平;在忙碌的时候,要自然安闲;在受责的

时候,要安忍担当。

63. 惭愧反省,是悔过的勇气;惭愧反省,是自知的镜子;惭愧反省,是明日的祥和;惭愧反省,是智

慧的果实;惭愧反省,是进德的阶梯;惭愧反省,是自修的功课。

64. 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施人之恩,不发之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之于心。

65. 求全之心,可用之责己,但不可用以交友;满足之心,可用之处境,但不可用以求知。

66. 『难得糊涂』,是解决颂恼的最好办法;『实事求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态度。

67. 眼睛要生在心里,观察自己;嘴巴要长在心上,评论自己。

68. 『容』人不是处,自无纷争;『忍』己难过处,自无怨言。

69. 自己的好处,要掩藏几分;别人的短处,要掩盖几分。

70. 一滴之施济人当厄,就如春风化雨;一言之恶伤人之心,好比冰雪寒霜。

71. 给人方便而不磨人,做事秉公而不偏私;守持戒法而不妄为,群处和睦而不怪僻。

72. 仁的施与,望风偃然;德的教化,所向披靡;道的兴设,近悦远来;法的胜利,无以匹敌。

73.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退』是一种涵养;退之为德,在于和众。

74. 忍让是诗人最重要的修养工夫;精进是励己最确实的实践方法。

75. 气和心境好,心平无烦恼;性谦人缘好,克己乐逍遥。

76.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

是岁月,而是永恒。

77. 日有升沉起落,故有晚霞余映;月有阴晴圆缺,故有皓月当空;人有悲欢离合,故有聚散情缘;世

有苦空无常,故有真理示现。

78. 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因为有现在,才有未来;因为有未来,才有三世;因为有三世,才有希望。

79. 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机;一人一事都有道理,一举一动都有因果。

80. 松涛拍岸,鸟叫虫鸣,无非是悟道的契机;夏涧秋谷,春花冬雪,无非是真理的示现。

81. 四大五蕴的假合之身,孰能无病;生老病死的无常过程,谁能免除。无病之道无他,只要证悟法身;

无常之理好解,只要去妄归真。

82. 树正不怕月影斜,梁正不怕屋瓦倾;行正不怕人来谤,心正不怕魔来扰。

83. 错误比不过道理,道理比不过法治;法治比不过权力,权力比不过因果。

84. 人间的苦恼重重,肇因于我见、人见、众生见;世界的风云多变,起源于事执、法执、人我执。

85. 一念善心,佛陀看得到,菩萨看得到;一点恶意,魔鬼看得到,业报看得到。

86. 有信仰的人最富贵,有道德的人最安心;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达。

87. 能观众生苦,即与佛眼相应;能说善妙语,即与佛口相应;能做不请友,即与佛身相应;能行利生

事,即与佛心相应。

88.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净心自闲;天伦团聚家自乐,世道公正民自安。

89. 妄心妄境,如鱼吞钩,痛楚割截身心;真心正念,不被钩牵,功如圆满明月。

90. 贪心不能致富,喜舍才能多福;利他不忘自谦,自谦才能度众。

91. 鱼以海洋为家,鸟以山林为家;人以屋舍为家,道以空无为家。

92. 正义行事,公理不会长久湮没;心存善念,果报必然早晚现前。

93. 喜舍摄伏贪欲,行喜舍,可以广结善缘;慈悲化解瞋恨,修慈悲,可以积聚福德。

94. 船行的路是海洋,明灯的路是夜晚;人行的路是善事,成道的路是悲智。

95. 因果不可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真理不可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

假之后,必有平衡。

96. 有佛法的地方就有慈悲,有佛法的地方就有般若;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信仰,有佛法的地方就有办法。

97. 欲望是第一海,愚痴是第一闇;嗔忌是第一怨,疑妒是第一障。

98. 有过必有罚,有功必有赏;有种必有收,有业必有报。

99. 平安就是福报,功德就是寿命;知足就是富贵,适情就是自在。

100. 聪明者不迷,正见者不邪;有容者不妒,心静者不烦。

101. 涉世不难于变化,难于慎重;做事不难于敏达,难于深忍;发心不难于勇锐,难于持久;学道不难

于慧解,难于证悟。

102. 道不学不明本源,戒不守不知过错;禅不参不识自性,迷不悟不能解脱。

103. 忠信可以进德,庄敬可以避祸;宽恕可以延寿,信仰可以悟道。

104.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105. 贫病之时知朋友,患难之时识真情;进退之时瞳分雨,得失之时通因果。

106. 亲近良师闻法乐,闻法奉行安稳乐;安稳和合寂灭乐,寂灭离苦解脱乐。

107. 化愚就是智,去迷就是悟;除恶就是善,离妄就是真。

108. 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

可以弱而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

109. 父母田中种植孝养,师长田中种植恭敬;病患田中种植救护,三宝田中种植供养。

110. 想要得福先惜福,想要惜福先知福;想要知福先行福,想要行福先有福。

111. 守持戒法如良药,可以医疗烦恼;守持戒法如水囊,可以解除干渴;守持戒法如明师,可以遵正方

向;守持戒法如护照,可以方便远游。

112. 能降伏贪瞋烦恼的人,才能得到法喜安乐;能体证无我空慧的人,才能达到涅盘解脱。

113. 内心的昏闇,因忏悔而光明;无边的烦恼,因忏悔而止息;坚固的憍慢,因忏悔而柔软;覆藏的恐

惧,因忏悔而安乐。

114. 仇结的怨怼,因忏悔而解除;无明的嫉妒,因忏悔而包容;怠惰的放逸,因忏悔而勇猛;无尽的热

恼,因忏悔而清凉。

115. 动而后能活,静而后能明;大而后能容,空而后能有;虚而后能实,知而后能行;舍而后能得,爱

而后能惜。

116. 能以平等观看待一切众生,就是法界圆融;能以因缘观看待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缘灭。

117. 行为的规范,是在道德;道德的实践,却在行为。

1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应是信仰、道德;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房屋、土地,应是真心、

佛性。

119. 世间的得失皆有前因,人生的苦乐都有所缘。

120. 生命的去来,如同薪尽火传,生命的火苗永不停息;生死的转变,如同搬家乔迁,生命的主人仿是

一样。

121. 要远离『苦聚』,才能获得安乐;要知道『无常』,才能拥有希望;要懂得『无我』,才能融入大众;

要明白『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除『恶业』,才能美善人生。

122. 要识得『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了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实践『中道』,才能安身立命;

要证悟『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盘』,才能究竟人生。

123. 畈依佛,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电力公司;皈依法,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自来水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9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