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一
《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之苦

摘 要: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随着佛教的广泛、

深入传播,士大夫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感叹无常的忧郁与无奈。在佛教的基本

人生观影响下,中国诗学充满着浓郁的佛家风味,如《古诗十九首》中浓厚的

人生悲戚色彩。

关键词:佛教;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古诗十九首

人生充满苦难,而苦难又是从何而来?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人们常常不明白苦难的根源,总是想方设法希望可以消灭苦难本身,结果百般的努力却是换来徒劳无功,于是陷于苦海而无法自拔。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这是佛教对人生的总的价值评判,是佛教的基本人生观。一切皆苦则是佛教的出发点。佛教自传入中国开始,就对中国士大夫形成了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候,随着佛教的广泛、深入传播,士大夫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感叹无常的忧郁与无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解读佛教人生观的烙印下的诗学感伤、诗学感叹,以及该如何做到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脱,以此说明佛教给中国诗学带来的影响。

一、“人生无常”的诗学感伤

“佛家认为没有觉悟的人生是充满苦难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浩浩长河,流的是苦泪;巍巍宫殿,筑的是苦骨;嗨哟号子,发的是苦声;灿灿华服,织的是苦丝,„„总之一切皆苦。”[1]人们因为没法理解真理,所以时常作茧自缚,因而流转生死,死死生生,永远受苦。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虚无的,所以人生是无常的。佛教讲人生之苦,重要的一点指生命无常的痛苦。它给中国诗学注入了生命易逝、人生如梦的感伤情怀。

生命无常,转眼即逝。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存在。有生命的人生也是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也难以超脱有生必有死的变易无常规律。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的第二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2]意为天地如此广阔,何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却像出远门的旅客,那样匆忙,也就是每个人不久都即“归”(死)的意思。《今日良宴会》之四中的一句“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说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也是生命短促之意。当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们恣意拨弄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思索。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过去有老修行说:“今晚临睡脱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或说“这口气咽下去,也不知能否再有下口气吐出”[3],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死亡会随时来临。“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古诗十九首之十一《回车架盐迈》是诗人的反复思考,他说在短促的人生途中,应不失良机地产身显荣,因为人不能如金石之永固,所以他认为只有“荣名”才能在人的身躯归化于自然的时候还能安然留存。其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驱车上东门》之十三)同样表达出作者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世纪性的烦愁。

后世至今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

效地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一切皆苦”的诗学感叹

人由自我的利益观点去考量一切事物,凡是对我有利的就乐;凡是对我们不利的就苦。但现前有利的乐,也是形成将来苦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会有生、住、异、灭的运行法则[4],先前美好的事物一定会有变异、变坏、变灭,因而产生与心所喜欢的事物别离之苦,今天的美丽、年轻、强壮,就会是将来不再美丽和年轻时的苦的原因了。所以,佛陀说:一切皆苦。

在佛教来说,一切皆苦的苦,是指苦恼、痛苦、苦逼的意思,而苦的性质可分为三种:苦苦、行苦,和坏苦。苦苦即是痛苦、苦恼的感受,这里则衍生了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八个苦是大原则,归纳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讲深刻的有十二苦,八苦再加上愁、悲、、忧、恼四苦,十二个大原则[5]。人生是痛苦地活着。

“老苦”对中国古诗的影响,便是“嗟老伤逝”情绪。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

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古诗十

九首之《冉冉孤生竹》)

佛教的“求不得苦”,反映到中国诗学中,则是求官无门、仕途失意的萧骚不平。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

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

皎夜光》)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

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

陵上柏》)

佛教的“爱别离苦”,反映在中国诗学中,就形成了咏叹亲友分别的主题。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

长,会面安可知。(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

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

语。(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

八苦的最后一苦“五阴炽盛苦”在诗学中的反映,一般体现为深闺寂寞的无奈情感。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

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贴切地反应出佛教所说的“一切皆苦”,通过表现各种苦,来表达诗人自身的感叹。

三、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脱

佛教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是为了解脱它,即所谓离苦得乐。佛告诉了我们人

生的苦,并不是说本来苦,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快乐是无常的,痛苦是无常的,生是无常的,死是无常的,所以一切都不必过分执着。佛是要用自己的方法教我们修持,跳出人生之苦,得到极乐,这是佛的目的。一切众生的要求,都想要跳出痛苦,而人生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

《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等诗句皆是诗人们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而发出的感慨。为什么不快马加鞭,先踞要津呢?为什么不秉烛夜游?斗酒娱乐、驾车出游„„是啊,既然人生短促,一切皆苦,人就活这么一辈子,为什么不苦中作乐呢?

佛教认为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于是想“寂灭”中寻求解脱之道。与之同途异归,诗人则从人生之苦走向“及时行乐”。佛教启发他们认识到“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就是发现人生皆苦的现象、事实,以及找到解决苦得方法,这就是佛陀立教传教的出发点和目标——“人生痛苦——解脱”

从上分析,虽在表面看来,佛教与诗各不相干。前者属于哲学,后者属于艺术,但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注重对人生的领悟。佛教关于人生是苦海的悲剧精神给中国诗学带来的是凄切之美,如《古诗十九首》中浓厚的人生悲戚色彩。因着佛教对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之深,他们才能创作出充满着浓郁的佛家风味的诗句。

参考文献:

[1]张伟胜. 传统人生哲学智慧散论 [M].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3

[2]杨效知. 古诗十九首鉴赏 [M].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3]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活佛说佛:佛教理论框架及其导读 [M]. 兰州市: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178

[4]蔡志忠. 漫画佛学思想 [M].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9,78

[5]太生. 商外听禅:一位商业领袖的禅课笔记 [M]. 北京市: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143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二
《叹生命无常》

叹生命无常

时光匆匆,少了童真,老了容颜。曾经以为生命可握,转身却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曾经以为幸福就在眼前,一伸手便能触碰,却无奈的发现,所谓的幸福其实就是一溜烟,抓不住,留不下,只能让人叹息伤感。愚蠢,于我而言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福,它让我看不透,想不明,不用去叹息生命的无常,不会在午夜梦回时痛哭流泪,不会把逝去却放在心底的人推上心尖,不会去想那庸俗烦人的事。可是愚蠢往往会使我陷入无助,使我无力挽回,使我陷入一无是处的囧途,使我遭人嘲笑,使我无勇气继续前行。。。于是,明知前路坎坷,痛苦不堪,还是选择忍气吞声,努力去变聪明,勇敢地接受生命会随时消失在这繁华尘世,去叹生命无常。

有人问,路甚长,一辈子甚久,生命何时是尽头?答者曰,何必言之过早,命之终结一瞬已矣,生命无常,世事无常,无固定答案。也有人说,事如山堆,时日过短,吾何以应对?答者曰,何不做好当前,及时行乐?事如世态,反复无常,以何忧,以何解?又或,世之时宜,莫不相近,何必忧,何必虑?

生命就像一盏灯,油尽,灯枯!人的一生,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背后必须极其努力,你的孤独,虽败尤荣。

当失去成为一种习惯,挽回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当喜欢到没有任何理由,追求便是一种垂死挣扎; 等到花前月下荧光闪闪,奈何柳后客舍炊烟袅袅; 回眸一笑纵然倾倒星辰,转身低泣却是各安天涯。 生命无常,或许人生也就如此!!!!!!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三
《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

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

今天,互联网正在以飞快的速度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类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网络时代”。互联网不仅给了我们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世界恐怖的一面!近期的马航MH370、MH17和台湾复兴客机B22810等人员伤亡事件,让我们在伤痛之余,不得不感叹生命的无常。

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昨天还在我们面前谈笑风生的一个亲人,眨眼之间,就可能躺在了冰冷的殡仪馆,任你千呼万唤,也不能把他从铁匣子里拉回来。

在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把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淡薄化了。为了钱财,可以夫妻反目、亲人成仇、朋友倒戈!钱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古人云“耕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金钱再多,可它买不来真正的爱情、亲情和友情;金钱再多,可它买不来平安、健康和幸福;金钱再多,也只能在生时拥有,不能把它带进坟墓!所以,请学会珍惜你身边现在所拥有的!

珍惜亲情,善待你身边的亲人!特别是你的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重演!不要为了金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应酬当中,而应多抽出点时间来和他们相处,或者是以一条短信、一个电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问候和关心,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爱!

珍惜爱情,善待你身边的爱人!佛曰“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一次的擦身而过;前世一千次的擦身而过,换来今世一次的相遇;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一次的相知;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换来今世一次的相爱!”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只有他(她)为你回眸,和你相知,与你相守,这难道不值得珍惜吗?“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不要因为他(她)的某些缺点而忽视了他(她)的优点,从而怠慢了他(她)冷落了他(她)。幸运不会常常来敲门,幸福不会时时等着你,爱你的和你爱的人不是随时可以出现,请你学会珍惜!

珍惜友情,善待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友情是灯,愈拨愈亮;友情是河,愈流愈深;友情是花,愈开愈美;友情是酒,愈陈愈香。友情就像空气,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友情就像珠宝,值得我们一生珍藏!不要为了所谓的钱财,轻视友情,把友情廉价拍卖;不要为了所谓的仁途,背叛友情,把友情践踏在脚下!珍惜友情的人,人生途中时时能闻到花香,处处能感到温暖!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一抬头,一眨眼,几十年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对此,我们只有感伤,但并不能阻止时光就此前进的步伐。生命无常,面对天灾人祸,我们不能只是感叹生命的脆弱,人类自身力量的渺小,我们更应该由此学会珍惜,珍惜我们身边所拥有的人和事,善待每一颗生命!感恩每一次给予!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四
《人生无常》

常在迷茫中这样问: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人生的目的又何在?人怎样才能更好更久地活着?可是,高过雷霆的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力的苍白,只是以沉默的姿态思考着,久久地,久久地……当苍凉的岁月掠过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时,我站在这时空的边缘,回顾自己的路。于是,在回顾中感叹人生苦短,毕竟,几十个春秋,对于流逝的岁月,转瞬即过,就如这走过的路,回首还像昨日一样,感叹之中,拷问自己,争什么名,图什么利,活着又有何意义。回顾之中,感叹世事无常。是的,今天的我并不能代表明天的我。回顾之中,感叹命运多难,好事多磨,生活常常赐予的甜酸苦辣,足够我们有回忆的资本。也许,体味便是活着的真谛吧,我想。感叹之后,又想假如平庸,我们活着的目的又何在,假如平淡,我们的记忆岂不苍白。假如一切顺意,我们又会生出何样的遗憾。想想,的确如此,没有人生的磨难与历练,哪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又岂能在纷纭五彩中珍惜光阴!也许,这便是人生!遗憾才构成了美,才有了美的追求。

人生无常。我曾虚职赋闲在家许多时日,吃饭,锻炼,读书,睡觉,是我生活的全部。在有些人看来,远离喧嚣,远离纷扰,远离功名,朝观晨曦,暮送晚霞,清心养性,该是何等的美妙。然而,我不是心如止水之人,难以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反被暗潮般涌来的孤寂感弄得心疲神衰。无数个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有时不堪折磨,索性走出户外,在清白色的月光笼罩下,披襟当风,放任思绪的小舟击水扬波,以缓释心中的痛楚。

人可以追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却无法拚弃生活的本质。生活原本是一杯水,贫乏与富足、权贵与卑微等等,都不过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生活添加的调味。有人喜欢丰富刺激的生活,把它拌成多味酱。有人喜欢苦中作乐的生活,把它搅成咖啡。有人喜欢在生活中多加点蜜,把它和成糖水。有人喜欢把生活泡成茶,细品其中的甘香。还有人什么也不加,只喜欢原汁原味的白开水。更有人不知不觉地把生活熬成苦药,甚至是毒药,亲手把自己的生活埋葬。生活只是那一杯水,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人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有时,一句话可以让我们受用一辈子,比如:“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世事纷纭,烦事扰攘,我们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做事谋生,积极主动,我们要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人生本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做到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如果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自己。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环境,这样命运也会随之改变。只有改变了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只能是越改变命运越坏。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爱也罢,恨也罢,心胸爱恨分阔狭,有缘无缘前生定,爱也该爱,恨却白搭。

苦也罢,乐也罢,酸甜从来拌苦辣,笑口常开大丈夫,苦也哈哈,乐也哈哈。

富也罢,穷也罢,幸福不靠金钱架,豪华恬淡各千秋,富便辉煌,穷也清雅。

福也罢,祸也罢,福宏何惧灾难大,人生坎坷是阶梯,福是当头,祸踩脚下。

成也罢,败也罢,莫以成败论高下,爷们奋斗便英雄,成也潇洒,败也潇洒。

得也罢,失也罢,患得患失误年华,凡事该做只管做,得了更好,失也没啥。

褒也罢,贬也罢,过眼烟云何足话,君子小人善恶分,褒也是他,贬也是他。

是也罢,非也罢,是是非非争个啥,河东河西三十年,是的错啦,非的对啦。

醒也罢,醉也罢,半醒半醉为最佳,忘物忘我大智慧,醒是聪明,醉也不傻。

生也罢,死也罢,生不必喜死别怕,在世多做利人事,生也光荣,死也伟大。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时间的狂流冲刷着苍白的记忆,落寞的青春呐喊了数千回数万回,惨淡的夜空无星无月,只有冷风吹着冷清的街道,走过的路,想过的事,越来越远,越来越长,难以抛开,聚散之间的定义早就印证了我们之间的结局,没有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没有人能誓言相许永不分离,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伤感,都留在心中像一道狂流,梦幻的青春也只能随风飘散。

生活中,有太多的表面,太多的物质,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是我们看不透彼此的心。生活中,有太多的差强人意,使我们无法忍受,也无法回避。生活中,有太多的情不自禁,也有太多太多的约束。生活中,有太多已超越了我们所能承受的,可是我们依旧学会坚强的面对。

感慨人生,少年英气如朝露,何能挽留永青春?岁月匆匆,今非昔貌,才感到时间在顷刻间消逝,当看见不少生命长大与离逝,才发现曾经生命已不复存在,悄然成尘。想抓住么?痛心么?无奈么?心境热泪盈眶难再单纯。当您的理想未曾实现,您或会静静地站在悄静的海边凝望与渴望着壮美的远方;您也或会站在夜空下,任清纯的夜风吹拂,吹走这世间的灰暗与人生的无奈,静思着“千山万水的辽阔壮美,清新秀丽绝伦的万千气象!”正是“千山万水皆为邻,感触理想诉心事。”静思着“美女清纯脱俗的脸孔,苗条高雅的身形,眼望感香的高度境界,热爱陶醉已汹涌澎湃盈满了心房!正是“人生能得此红颜,无憾世间走一回。”真感慨这短暂无常的人生,红了艳花,绿了粗草。少年受尽努力苦,中年何愁泣黄昏。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五
《生命无常》

生命无常

谨以纪念逝去的正正表弟、彭老师、王鹏。

(一) 我的表弟正正

可能是遗传的因素,我和我家的几个表哥表弟都有一个共同爱好:抓鱼。按老家的话说一管起抓鱼人都是饱的,奇怪的是大家对吃鱼都是不太感兴趣的。记得是六年级的暑假我去舅舅家,我们几个小孩在一起拾掇着去抓鱼,先是在人家放水浇田的水渠里,用竹簸箕找到地方铲断,然后几个人就用竹棍、石头在上游使劲搅和,每次把簸箕提起来也就一两条小鱼。后面大家又觉得不过瘾,又去弄了几根钓竿去钓青蛙,结果青蛙没钓到几只,三角蛇倒是钓到好几次,吓的我们钓竿往地上一扔,人远远就跑开了,速度也就比博尔特慢一点吧。 后来,我去县城里读书了,在家呆的时间也渐渐少了。我表弟他们捞鱼的工具也开始鸟枪换炮了,各种渔网,钓竿、麻鱼机。黄河和村里的几个人每个周末晚上都会出去电鱼,一直到凌晨四五点才回家,当然,中间少不了我妈的教训,不过基本上就是左耳进,右耳出,逐渐也就习以为常,村里那几个有鱼塘的人一见到黄河和其他几个人基本上都不会给好脸色。偶尔听他们提起经常去峙山找正正表弟去抓鱼,顺道去舅舅家蹭吃蹭喝蹭睡。高二文理分科后,随着学业负担开始加重,慢慢地我对抓鱼也就不再像他们那么感兴趣了,偶尔跟着他们出去一次基本都是白天,人晒得个半死,鱼没抓到几条。

后面接到我妹打给我的电话,得知了正正表弟的噩耗,惋惜哀悼之余,感慨人生:人在不断成长过程中,个人兴趣点也应该有所转变,做自己年龄段该做的事;知心朋友两三个足矣,看似朋友遍地飞,紧要关头真能助你的没几个。

天堂里没有炸药,一路走好!

(二) 我的导师彭平一教授

一次跟同门师兄聊天的时候,得知彭老师已经去世的消息,震愕不已,在我看来,彭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精神矍铄,思想极为活跃,哪料想毕业三年后竟得知他已去世的噩耗。依稀记得09年去中南本部面试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彭老师,当时我们几个面试的学生还在互相打听这几个老师的年龄,我们当时都以为彭老师才四十多岁,后面聊起的时候才知道彭老师已经五十多了,再过几年就可以退休了。

彭老师是个极为爱书的人。有一次我们几个学生帮他去搬书,当时我就震惊了,我们几个来来回回跑了七趟才只搬完了一部分,开个小型图书馆基本不成问题了。

在我印象中,有一件事对他打击特别大,10年秋天的时候,我们得知彭老师的老父亲去世,中间几次见到彭老师的时候眼睛都是红肿的,抽烟也开始特别凶,一节课的中间休息就连抽了三根。

后来,我离开长沙,来到深圳,师生之间慢慢联系就少了,不过春节的时候是一定会给他发祝福短信的,彭老师也一定会回复,每次回复都会祝我身体健康,或许当时他就觉得自己身体有恙了吧,直到今年得知他的噩耗。

(三)大学四年的兄弟

昨天早上接到大学室友的电话,说王鹏没了。室友说第一句的时候,我问他今天是不是

愚人节?开玩笑也开大发了吧。直到后面打电话给海蛟确认,一切都是真的。我当时就愕然,怎么可能呢,十月一号才刚结婚,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还记得05年第一次见王鹏的时候,我最先开口自我介绍,然后他说他是王鹏,然后从桌子下面掏出来一个大苹果给我,说是老家特产,不要客气。收拾一下之后,我和必正两个南方人就端着脸盆,脱的只剩裤衩跑去水房冲凉,回来宿舍的时候大家一脸吃惊的表情,细问一下才知道北方人洗澡都是去澡堂,几天洗一次澡都很正常,有些干旱的地方可能一辈子就只洗三次澡,这回轮到我们几个南方人目瞪口呆了。

我们住的宿舍是阴阳楼,一个房间有八个人,当时325是比较特殊的,八个人中四个学历史的,四个学考古的,没开专业课之前基本都在一起上课,平时大家上课都在一起,占座基本上一占就是八个,齐刷刷的一排,不过我翘课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后面有一两个女生也总是能跟着他们一起坐,后面还引来一堆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譬如一个叫“ju头”的女生昵称的由来,还有必正的“我跟她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都被325引为经典)

大一的时候除上课外,很多时候都凑在一起吹牛。聊起女孩子,对山西和陕西表示深恶痛绝,瞅来瞅去一个好看的都没得,结果王鹏在旁念叨最多的就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还有家乡的羊肉泡馍,量大味足。一开始我们几个南方人都不太信,直到09年毕业旅行去西安呆了两天才知道王鹏所言不虚。

从大二开始,系里兴起了一股打篮球的热风,宿舍几个之前都没碰到球的人都开始在玩,王鹏也是其中一个,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会玩,有的时候三步上篮能上成四步。不过人高马大,基本可以碾压我们几个南方人,我们几个一看到他要上篮,二话不说,直接让开一条路,当时流行的一句话:王鹏上篮,我们扛不住啊。

从大三开始,课程就少了很多,历史系,考古系都开了专业课。他们几个从学院和工地上拿了一堆的人头盖骨,人骨回来,放在窗台上,有事没事一群人都在把玩,把人家额头骨都摸得发光。有次晚上我起床上厕所,黑暗中看到一个头盖骨,吓了一大跳,搞的我后面养成不是特殊情况,半夜三更绝不起来上厕所的习惯。

8个爷们住一起住久了,难免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突,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件打架的小事。这件事的导火索其实是我跟张宇丰起了一点口头的冲突,王鹏当时坐在他的床上,结果一眨眼的功夫王鹏和张宇丰就打起来了,结果我从冲突的主角变成劝架的,事后王鹏就跟我说有些事他看不惯就出手打咯。处久了才知道,北方人就是这样,心直口快,打架归打架,打完之后兄弟朋友还照做。

毕业后,王鹏和海蛟去到大同考古所从事考古工作,9月份接到王鹏的喜讯,说他10月1号办酒,让我去喝他的喜酒。孰料昨天竟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呜呼哀哉!

兄弟,一路走好!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六
《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要学会珍惜现在

俗话说,人生无常,“朝青丝,暮白发”。生命在时钟的“滴答”声中流逝。此刻,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弥足珍贵,也许下一刻,它们就消失了,或者转变成了其他的东西。因此,当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升起时,这或许就是机缘所致,是你遇见了某个人、看到了某件事、有了某些感想、才有这个念头升起。如果此时你不付诸行动,就会白白错过机缘。下一刻,你再想重新遇到这一刻的人、事、物,都是没有可能的。

不要在拖延中错失机缘,抱憾终生。想到就做,念起即行,这才是睿智的人生。

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充斥于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不断的哀叹和抱怨中,他们的梦想早已渐渐失去了色彩,他们的斗志也被消磨殆尽。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皆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负重太多,他们如同背着一个塞满了苦、累、忧、烦的“垃圾袋”,疲惫不堪。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本来就是充满缺憾的,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仅仅是我们的内心。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装着天堂,即使处在泥淖之中也会像天堂般幸福,若是内心装着地狱,即使身在云端也如同附地狱般痛苦。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大其词,其实我们静下心来就会发现,有时一念之间,就是天堂和地狱。

生命短暂,我们都只是其中的匆匆过客而已。在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重量也许还不及一粒沙石。既然懂得了生命的卑微和渺小,何不就像空气中的一粒尘埃那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闪耀着吸收到的微弱光芒。

假如懂得了否极泰来的道理,即使身处逆境也不会消沉;假如能意识到拥有的不会永恒,便会更加珍惜;假如明白了聚散无常,就会倍加珍惜相聚的缘分,期待重逢的机会;假如懂得了幸运和欢乐总会过去,就应该未雨绸缪;假如懂得了生命无常、健康无常,就会认真把握当下的每时每刻……懂得了生命无常的人,就不会放纵和贪逸,因而明白了这一点,便是开启了智慧之门。

过去的永远不可能再重来,所以不要一直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无法自拔;未来还有很多无法确定,所以不要总是期待未来的一切都过分完美。唯有现在的一切才是真实的,所以把握好今天的一切,畅享此刻的呼吸,才算是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活在当下,就是既不悔恨不可能改变的过去,也不幻想虚无缥缈的未来。即使自己过去曾经风光无限,但那一切其实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样,已经了无痕迹。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它一定是从今天开始的。因而除了把好现在我们别无选择,而做好现在的一切就相当于为未来做准备,就会与成功逐渐接近。

感叹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篇七
《生命无常(有音乐、多张)》

生命无常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1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