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人说得话

| 医生招聘 |

【www.guakaob.com--医生招聘】

对病人说得话篇一
《某医生经常对病人说的话》

1、不相信我就不要找我看病。

2、我不会给你任何保证,得个感冒都可能会死人的,禽流感就是感冒的一种。

3、我建议你住院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是我求你住院,我只是尽到我该尽的责任,听不听是你的事,你住院我还要写病历、开化验单。

4、不要埋怨做了这么多检查都还没查出是什么病,有些病就算你把所有检查都做了都不一定能查出来的,知不知道有个词叫“疑难杂症"?

5、不要用出院来要挟我,你要出院签个字就可以走了,我绝对不会留你。

6、不要老在我面前说没钱,说费用贵,我爱莫能助,你没钱,不是我造成的,你没医保,也不是我造成的,药品和检查的价钱也不是我定的。说句难听的,谁让你要得这个病?

7、不要对我说:“你们医院收费这么高,那你们医生肯定很有钱",我听到会很想扁死你,我的工资说出来你都不信。

8、不要一来看病就认为我会宰你,这也怀疑,那也不信,这样只会令我把给你看病的心思分出一部分来防你,而且很快整个科室都会知道某个病人很麻烦。

9、不要老是担心这个药有什么副作用,那个药有什么

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会不会产生耐药性,什么都怕你别治得了。

10、不要对我说:“不要给我做不必要的检查,用不必要的药物",你意思是我经常给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用不必要的药物?

11、不要抱怨检查多,更不要说以前的医生在没有这些检查手段的时候照样治好了多少人,以前因为误诊死了多少人你又知道吗?

12、我向你解释病情的时候请你认真听,我说了这个病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第二天真的加重了,你不要埋怨说怎么越治越重了。也不要每个家属都来问一遍病情,我没这么多时间。

13、不要认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也不要说一定要给你治好,很多人都是从医院送到殡仪馆的。

14、医院和市场不同,不是你花了多少钱就能买到多少菜的,有时是会人财两空的。

15、不用跟我说你的哪个邻居朋友的治疗经验,他们要是真的懂治那你找他们好了,如果你咨询了其他医院某位教授的意见,我会参考的,但是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我会坚持我的治疗方案,你要是不愿意,那你去找他治吧。

16、不用通过你的关系来让某某人来给我打招呼照顾

一下,也不用一来就说你跟我们医院的某某很熟,对于每个病人我都会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更不要以为你认识某某就很了不起,享有特权,要求我给你提前安排检查,我会非常反感,你不是认识某某人吗,那让他给你安排好了。

17、不要要求我替你尽早安排检查,大家都在排队,要是有必要的话不用你说我都会为你尽早安排。

18、也许你的身份很尊贵(很多时候其实是你自以为很尊贵),但是不需要向我表明,不要一来就说:“我是卫生局的",要知道平时就是你们这些人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也不要说:“我是记者",你的意思是要是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就会写臭我?那我告诉你:不管你是记者还是妓女,对我来说都是一样,如果你敢乱写,那我们法庭上见。

19、如果你的病情比较轻,经常请假回家,那请你在上午查房时间回来,要是你来晚了我已经下班,不要怪我没查房,你来住院就应该配合我的工作时间,不然每个病人都反过来要我去配合他们的时间那还得了?

20、不要抱怨周末只有1个值班医生在,医生也是人,也要生活和休息的。

21、不要什么事都找主任,主任没有这么多时间,要

是什么事都要主任来才决定,那只是让你心里觉得好过一点,实际上只是在延误治疗,像1+1等于几这样的问题你期望从大学生那里得到和中学生不同的答案?而且这样主任会觉得你很烦。

22、复诊的时候记住带上上次住院的资料,不要什么资料都没有一来就说上次住院是我主管的,我一年看几百个病人,不要说记不清你的病情,就算在街上碰到你都未必能认出你来。

23、不要向我要我的手机号码,想一下就知道我为什么不会告诉你。

24、最后,告诉你,治好100个病人对我来说还不如写一篇文章顶用,为什么?问领导们去。

对病人说得话篇二
《病人入院:要做好的事,要细说的话》

新病人入院,大夫要做好的事,要细说的话 -----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车遵军

关键词:1.首诊医师、全面准确 2.专科医生、住院医师培训

3.会诊 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5.首次病程记录 6.优选方案、备选方案

7.岗位职责、责任心

新病人入院是住院诊疗的起点,首诊医师(大夫)是关键:一能体现水平,二能留下印象。首诊大夫需要做好哪些事,要向病人或家属细说那些话,值得大夫们思考,在此抛砖引玉。

一、新病人入院,大夫要做好的事

1、全面、准确的诊断。全面就是不遗漏,不全面就是漏诊,就会延误治疗,就会出现医疗纠纷。准确就是确诊,就像打枪瞄准,确诊了,治疗就有针对性。如何做到全面、准确的诊断呢?一是通过详细的询问主诉、症状、病史,二是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三是必要而不遗漏的辅助检查。这些要认真体现在每个病人的诊疗当中。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常常被专科医生们简化、省略、忽略,具体体现在:一是问诊不详细,只问其一不问其二,或只问他有关专业的事。二是查体不全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盲人摸象。三是辅助检查不全面,怕麻烦。

导致的后果就是漏诊、误诊。举例:有的医院“骨折误

了肠破裂”,“头外伤误了肝脾肾破裂”等等。教训惨痛,记忆深刻!!!

没有经过科室轮转和系统化住院医师培训的,没有责任心的,处事武断的人容易犯上述错误。

2、必要的会诊,来定诊断和定治疗。包括:科内医师会诊、上级医师会诊;科间会诊;院外会诊,或转诊。

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诊断有疑难,治疗有疑难的病例,必须要组织病例讨论。要相信集体的智慧。

4、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全面的治疗依靠全面的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在于优选最佳治疗方案和有条件的治疗方案。要注意优选方案和罗列出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

5、最好10分钟内完成医嘱,最好2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规定是8小时内)。这样,才好和病人或家属细说、沟通。

二、新病人入院,大夫要细说(沟通)的话。大夫们要懂得病人和家属想知道啥。

1、细说诊断。把所有诊断都一一罗列上,让家属知道病人得的是啥病。

2、细说病情。病情轻重,所处时期,急性进展规律。要让家属知道病情和病情发展规律。

3、细说治疗。根据诊断进行治疗。优选方案,备选方案要说全面。

4、细说病情转归(进展)。一是往好处争取是大夫和家属共同的目标。二是让病人家属有做不好的思想准备,以免病情加重时接受不了。

5、细说花费大小。病情重,急性期,钱要花到刀刃上,开头几天可能花钱多一些。

6、细说大夫的岗位职责和护士的岗位职责,让病人家属知道什么事该问谁。

7、告诉病人家属有事就沟通,不懂就问。我们要不厌其烦,工作忙时委托别人帮忙解释。

8、沟通后要立即签订有关告知书和知情同意书。

以上内容是我个人的体会,涉及了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管理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希望大家再好好学习和进一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做好该做的事,说好该说的话。做好事,别出事!

对病人说得话篇三
《你会说话 患者就会听话》

对病人说得话篇四
《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护士》

《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护士》读后感

作为一名护士,如何做一名好护士呢?这一直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能时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善于把握沟通的主动性和技巧,再配合诚恳的态度和精当得诉求,相信你就是很会说话的好护士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转眼从毕业到工作,在这几年里,我不仅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患者家属,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遇到各种各一样的病情。有时发生争吵,深会体会到我们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有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净化患者的心灵,提高患者的素质。工作中多理解病人的痛苦与苦难,多理解病人的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充分诠释热心。爱心。真心和关心。使病人信赖我们,相信我们,实现真正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儿童输液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就诊来的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个个都认为自己家的小孩病情重要,需要优先处理,所以建立起有秩序的排号秩序。在输液时,由于小孩太小或血管太细不好找,避免不了再扎一针,这时有的家长就会语言攻击,甚至恶言相向,我们所做的要时刻告诫自己绝不能有向病人发火的心理,这时我们态度要和蔼,如果这样说“你小孩老是乱动,这怪不得别人。”显然病人对你的说法很是气愤的,这时用婉转的的一句话,“小孩太小,血管太细,回血不好”。人也是感情动物,简单几句解释的话,病人是可以理解我们的。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序进行,忙而不乱。甚至后来病人及其家属对我们也很尊重!

沟通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本能,它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后天培养的,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的,努力经营的。随着沟通时代的来临,学习沟通技巧,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具有影响力,能够把自己的理论更顺利地实施。

看到一篇总结护患沟通技巧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1).加强学习锻炼,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抓住时机、营造沟通的氛围。.鼓励患者表达掌握信息。.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采用不同沟通方式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年龄的差异,文化程度的不同,要求我们每名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对病人有所了解,才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抓住契机和病人进行沟通。(5)采用有效的提问方法。(6)入院宣教。治疗护理前,护士应做好解释宣教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感。(7)把握良好的语言技巧。(8)非语言沟通。(9)利用移情提高沟通效果。护士要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理解患者的情感。(10)营造温馨的环境。

这篇文章详细的总结了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我们说话做事的方式。做为一名护士,要勤学,会学,善学。医学领域是学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然后在临床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术是第一关,要熟能生巧,尽量让病人满意,我们要时刻想着病人总是对的,如果病人对我们不满意,说明我们交流沟通解释不到位。护士的职责是为病人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做好解释,要把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当中,要勤学好问,不断请教老师,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批评是金”,病人及家属对于我们的工作大多不懂,所以很容易产生误会,当患者有不良情绪时,对我们的服务表示不满时,我们不要把它狭隘地理解为“找茬儿”,应该把它看成是改善医疗服务的良机。这时,只有我们“勤开口”,用

婉转的语气多向病人解释,多与病人沟通,让病人理解,才能减少摩擦,减少病人对我们的不理解和自身不悦。通过我们与患者语言交流,用我们的仪表,举止时时刻刻感动病人及家属。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医疗语言”的艺术性,沟通前提依然是以德为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怀有“同情心”去理解患者的心态,我们所说得话才能深入到患者痛楚的内心。这要求护士不仅要会说话,而且要会用心说话,才能学会感同身受的和患者沟通。其实语言表达更需要表情、语态、语气等各个方面的立体结合,有时虽然无语,但却胜过有言。患者生病后的心态往往会发生较大变化,对外界的事物及人都比较敏感,尤其是一些特殊患者,这时医者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更需要注重沟通方式的方式和环境。跟患者沟通好了,消除了患者的焦虑,药到病除。

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护士这个行业,护士是很神圣的,有些时候医生的话就是命令,他会驱离一个个病魔,让病人重塑健康体魄,他会让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会把轻生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教育他们享受幸福、美好生活。他有时也让我明白,会说话的医生和护士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重新给予一个家庭幸福。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有落落大方的仪态,开朗坦荡的气度,增大与患者的“亲和力”。一言一行都要让患者感到亲切,我相信,我们都会成为一名更会说话的好医务工作者,让我们身边的医疗环境更和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患者满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医院永恒追求的目标,我相信,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我院的医患关系定会更加和谐,整体服务水平定会上升一个新的层次。我“更会”说话了!

《做最好的护士》读后感

发布作者:黄跃玲 发布时间:2015-06-18 09:31 浏览量:次

洁白的燕帽,象征着圣洁的天使;燃烧的蜡烛,象征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有幸在“护士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读到了《做最好的护士》这本书,并让我更真切的领会了护士这个职业的光荣和神圣。

如何做最好的护士?我是最好的护士吗?翻开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同时问我自己。

在临床工作中,“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我深知肩上的责任和重任,天使不好当。都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只有你用心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工作多年来对这份职业的追求和感悟,以及读完本书的体会。

一是要明白护士的价值。

19岁那年,我圆了自己的护士梦。当穿上护士服第一次踏进病房,看见那

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身影,看见那一双双乞求的眼神,我就有了一种使命,明白了护士的价值和“天使”背后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可贵。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即使遇到困难,每一个清新的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我总是抬头望着天空对自己说:“好好工作,认真面对新的一天!”就这样日复一日在病区不停地穿梭忙碌,为病人测量体温、打针送药,当给病人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时,心里是快活的;当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为其疏通后的心情是舒畅的;当病人高烧,耐心地为其做酒精擦浴,病人的高热终于退下去的那一刻,内心是惬意的;当看到自己护理的病人康复时,感到幸福和拥有成就感。当看到那一张张由陌生到熟悉的脸,由入院时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时的神采飞扬,我感到一种欣慰。作为一名平凡的护士,我不求感谢,不求回报,更不求鲜花和掌声,我只希望在我们付出宽容和爱心的同时,能收获心灵的福足。

二、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是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出发点,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思想基础。护理工作是高尚的,但也是很辛苦的,三班倒,每时每刻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辛勤劳动帮助病人解除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所有的节假日也毫不例外,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特点。所以我们必须适应这一点(包括家人),自觉克服个人的种种困难,必要时放弃某些个人利益。自觉加强责任感,要有热爱本职工作和自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品德,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和智慧。

三、要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一是要稳,动作要轻柔协调、灵活稳妥、有条不紊,不仅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也给人以美感;二是要准,即严格按护理常规办事,操作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是要快,即动作熟练,手快,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四是要好,即质量高,效果好,病人满意,自己也满意。在护理工作中时间常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娴熟的技能往往赢来安全、挽救生命。在观察危重病人时,护士是第一线的哨兵,特别是在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中,一旦病情骤变,如瞳孔不等大、脑疝症状出现时,多为护士首先发现,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医生不失时机地做出抢救决策。在心脏病病人突然发生心脏停搏时,护士应立即叩击心前区,辅以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等。在医

生抢救病人时护士应迅速敏捷地配合,保证各种药品器材的供应,做到得心应手。这些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么多的工作需要有条不紊地去完成,因而护理的技术是广泛的、深刻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

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懂得慎独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篇,“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指在无人监督,没有舆论影响,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仍能高度自觉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的一种道德准则。我们的工作人命关天,平时严格三查七对,切莫出差错事故,该做的一定要做到位,不能简略了事。护理工作的特点:持续、重复、琐碎、复杂、责任重大。医院的现状——护理队伍资源不足,工作量超负荷,护理人员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以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以上的种种原因使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怎样减少和杜绝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及不足,使护理工作达到病人满意,这对于护士的要求就上升为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谨慎的工作态度、渊博的护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慎独”修养。在工作中持续不断的对自己进行“慎独”修养培养和教育,自觉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高度的责任心约束自己,圆满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

五、要有良好的形象,注重服务礼仪。

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上表现出对患者的友善同情和温和,如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使用尊称,热情接待和介绍,给病人的渴望以满足,痛苦以安慰,恐惧以保护,处处体现慈爱、关怀和体贴,把握说话的语调、语气、语速,使病人产生亲近感,即提高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情绪,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得到全面康复,架起护患沟通的连心桥。

做最好的护士,是一个美妙的职业梦想,鞭笞着白衣天使们在日夜繁琐的事务中不忘心中的向往;做最好的护士,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时刻提醒着白衣天使们自己的使命,让大家警醒、奋起;做最好的护士,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让白衣天使们日日催己奋起,担当起守护生命的重任。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此刻重温南丁格尔誓词: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

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医护心声《做最好的护士》读后感

微风,渐渐吹起,吹乱了我的发丝,一个人静静坐在窗前,沐浴着冬天的阳光,暖暖的,读着《做最好的护士》这本书。有它的内在魅力,一翻开这本书就舍不得把它合上,一口气读完才罢休。这本书将事例与理论相结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阐述了成为一名最好的护士的方法;其语言通俗易懂,使人读起来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富有亲切感。

好护士,首先一定要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一个没有私心,勇于奉献,能为病人减少痛苦与烦恼,带来欢乐与幸福的使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正是对护士工作的一个很好的诠释。想成为一名好护士,必须要从各方面锤炼自己,鞭策自己,以求不断进步。

护士是一个艰苦的职业,工作久了,激情也许被消磨,如何能做到“莫忘初衷,坚守初心”呢?文中提到“人都是有惯性的,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以优秀的、出色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那么,她就会有想要维持这种状态的愿望,并会自发地为此进行努力”。这段话阐述了习惯的力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只需21天。如果我们习惯性的认为护士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既平凡又乏味,久而久之,工作就会出现熬日子的感觉。如果习惯性地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工作中不断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将此成为我们的常态,就会使人产生成就感与优越感。然而,我也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阶段。

曾经,我觉得选择护士这个平凡的岗位,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让自己的生活进入一个混沌阶段,感觉与世界隔绝了,朋友少了,聚会少了,自己的青春将要这样一直消耗掉;似乎生活变得过于简单,简单得让人感觉乏味;回头想想,在骨科工作将近两年,骨科是一个团结友爱、温暖的大家庭。脑海里留下了很多工作中抹不掉的回忆,有悲有喜,但更多的却是感动。

我们骨科老年病人比较多,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温馨的场面:一些老伴常常拉着同伴的手,细数他们经历的点点滴滴,勾起对方的回忆。曾经有一个88岁的老奶奶,她病倒了,她的老伴日夜相随,不离不弃,时常紧握着她的手,凑到她耳边说:你会好起来的,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不断给予她力量与支持。每次看到这些场景,我内心都会充满着感动。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幸福很简单,一个微笑,一个牵手,一个拥抱,就足够了。

还有一个夜晚,38床患者腰椎术后当天,我巡视她时,看到她没有入睡,我问她觉得怎么样,她告诉我她的手很麻痹,有点胸闷,当时测量她的生命体征是正常

对病人说得话篇五
《探望病人时该怎么说话》

探望病人时该怎么说话探望病人的目的在于对病人表示关心和安慰,使其心 情愉快,积极协助医护人员同疾病并作斗争,以便早 日康复。如不注意探病时谈话的内容和技巧,有时会 适的其反。所以探望病人谈话应做到: 一、要注意病人的忌讳。患了绝症的人,探病 谈话要机会提及真情。即使所患并非绝症,谈话也不 宜触及病人最难受的症状。与其问:“您常失眠?” 不如较笼统地问:“您近来感觉好些了吗?”病人都 怕病情恶化,当发现病人脸色憔悴时,不能大吃一惊 的问:"您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而要说:“这儿医 疗条件不错,您的病一定会很快好转。” 二、要多谈些室外的新鲜事。问病情宜简要, 多讲些外面生动有趣的新闻,使病人愉快,有利于康 复。 三、 要说些有益于养病的话。 向病人介绍自己 或熟人治愈该病的经验,介绍报刊上登载的与疾病斗 争的人的决心与信心。多讲讲病人家庭和睦、工作单 位情况良好的事,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让病人专心 养病。 四、语气委婉,语调亲切,情真意切。梗病人 说话时语气要轻柔委婉,语调要亲切,要表现出你的 真诚,切不可太过虚假。

对病人说得话篇六
《(健康报)医患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

医患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 发布日期:2012-12-07 来源:健康报好的医生应该懂一点心理学,应该了解病人的状态,更应了解他们的心思。 病人若能感受到医生的尊重、温暖、倾听,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宽慰。医患之间讲 究一个“信”字,这个“信”就是让病人相信医生说的话。 ●和疾病打交道需要科学技术,和人打交道需要人文智慧和职业操守。 ●沟通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沟而不通、沟而能通、不沟而通,后者自然是沟 通的最高境界了。 ●医学技术和医学艺术就好像人的两条腿,如果其中一条腿短,只靠一条腿走路,虽然 开始时可能显示不出来差距,但走得越远,就会觉得越吃力。编者按:如何有效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很多人急于求解的问题。哈尔 滨医科大学尹梅教授从沟通的三个层次、学会聆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等方面,生动阐述 了沟通的艺术技巧,解析了沟通对人际交往和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 沟通是简单的说话吗?不是。 沟通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 一个人把他的想法告诉对方 的过程,这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过程。沟通讲究技巧、水平和能力。沟通的境界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沟而不通、沟而能通、不沟而通,后者自然是沟通的最高境界了。 沟通的密码可以用 11 个字概括:把握人心、掌握人性、同理心。我们经常说:人心所 想,人性需求。假如能时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善于把握沟通的主动性和技巧, 再配合诚恳的态度和精当的诉求,相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好医生在第一次和病人接触时,就会带给病人一种感觉——“我的痛苦减轻了,我对 治愈疾病有信心了” 年轻的实习医生少不了在临床上和病人接触、交流,但很多病人都不愿意让他们查体。 我教过的一个神经内科硕士生到病房后, 要给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检查身体, 他俯下身子温 和地对老人说: “大爷,我是这家医院的研究生,今天由我给您查体,这项工作我已经实习 了一段时间了,请您相信我、配合我,您愿意吗?”老人慈爱地点点头,说道: “查吧,孩 子。 ”这里,有比谈话技巧更重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态度。当一个人想做成某件事的时候, 他会想方法; 若他不想做一件事, 他就会找借口。 这名学生态度诚恳, 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说清楚了自己的目的和请求,这时病人一般是不好意思拒绝的。 巴金老人说过一句话: “我要想得到别人的心,我先捧出自己的心。 ”真诚是最容易感动 人的,小的善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我去医院调研时遇到这样一幕:一个年轻的小

护 士发现有位住院的老先生嘴唇脱皮很厉害, 就从家里拿了点香油, 蘸着棉签给老人一点一点 地润湿。护士的举动就把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好的医生在和病人第一次接触时, 就能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心理治疗关系。 在第一次接触 时,病人若能感受到医生的尊重、温暖、倾听,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宽慰。医患之间讲 究一个“信”字,这个“信”就是让病人相信医生说的话。病人第一次和医生对话时,他恐 怕无从知道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多么优良, 但是他能够在瞬间感受到医生的服务态度, 感受到 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所以我们说,好医生在第一次和病人接触时,就会带给病人一种 感觉——“我的痛苦减轻了,我对治愈疾病有信心了” 。现在,临床上特别重视首诊效应, 这也对医生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好的医生应该懂一点心理学,应该了解病人的状态,更应 了解他们的心思。 医患双方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如果二者不能和谐、融洽地理解和沟通,而是相互对 立,那将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大家知道,医患关系是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它的特殊是因为医生职业的专业性。医患 双方的需求不同,医生寻求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而病人渴望的是尊重、关心和爱。但医患双 方有一个汇聚点, 就是医生在帮助病人治愈疾病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医患双方是一个 战壕里的战友, 他们需要面对的共同敌人就是疾病。 如果二者不能和谐、 融洽地理解和沟通, 那将是非常可怕的现象。从行业的角度看,医生在作出任何诊疗选择的同时,必须对病人的 生存状况和尊严、 心理给予更多的思考与关注。 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 道德精神,并通过良好的沟通化解一切潜在的矛盾和纠纷。 和疾病打交道需要科学技术,和人打交道需要人文智慧和职业操守。从医生一方而言,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有三点,即医德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状态,而核心因素是技术水平。 因为病人来医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治疗疾病, 如果医生把他的病治愈了, 那么对病人来说 就是最大的满足,这时医患关系就容易和谐。在很多医患纠纷案例中,病人都在抱怨医生非 但没有治好病,而且态度还不好。由此不难看出,如果医生治好了病,那么病人对医生态度 的要求就可能相对低一点;但是病没治好,态度还欠佳,就有可能引发病人的不满。作为医 生,如果你没有好的技术,你起码要有好的态度。我们经常说“能力不足态度补” ,就是这 个意思。 医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他对病人的态度。有的医生认为,病人不懂医学,有些内容 解释

不明白,病人听医生的就可以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医患关系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 式叫主动-被动型,即医生告诉病人该干什么,病人被动地去服从。这种模式不能调动病人 的主观积极性,仅适用于一些主观意识不清晰或者自我支配能力较差的病人,例如婴幼儿、 精神病病人、休克病人。第二种模式叫指导合作型,即医生指导病人怎么做,病人会配合完 成。 这种模式在急诊病人中经常使用。 第三种模式叫共同参与型, 就是医生和病人相互配合, 这是我们倡导并追求的。在这种模式里,可以看到病人明显变得更加主动。但现实中,目前 这种模式还只见于两类病人: 一类是长期的慢性病病人; 另一类就是病人本身是一个医务工 作者,他可以和他的医生去探讨。在倡导这种模式的过程中,医生的心理状态格外重要,他 要清楚怎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传递给病人, 让病人成为自己健康的主 宰者。 医生对病人的管理是短暂的, 而病人对自己健康的管理却是终生的。 目前很多医院都在 积极尝试“主动还权给患者,共担医疗风险” ,目的就是把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做到最大化。 这不是推卸责任, 而是让病人明确怎么做对他最有利, 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有效的交流是为了 更好地治愈疾病。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医疗知识、医学教育,也可以扩展到人文关怀,包括 对病人的心理安慰、劝导、鼓励。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 “如果你掌握了我所掌握的所有信息,你会完全同意我的 观点。 ”这句话用在知情同意里也是完全可行的。很多医生也有这样的理解: “病人不了解病 情,不清楚疾病发展的过程,所以他不同意我作出的决定。 ”如果我们能把相关治疗信息明 白地告诉病人, 让他掌握的信息和我们是一样的, 他就会赞同我们的观点, 会积极地去配合。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医生和患者接触多了以后,他就会知道什么样的沟通最有效 对医患沟通技能方面的要求,实际上是围绕着医学知识、宽容、阅历、语言、礼仪、人 文这六点展开的。 医学知识是最基本的保证, 很多医生会用最简单的图让病人知道这个手术要怎么做, 要 完成到哪一步。这些都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做基础。 医生在注重沟通和施与的同时,还要懂得得理饶人,这在人际交往中尤为珍贵。当你有 理时还能宽待、包容别人,这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医生,更要学会善待病人,宽容病人。我 曾经陪一位要好的同事去看病,他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手术和放化疗,病情逐渐加重, 西医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他就找到一位小有名气的中医

。 我先给大家还原一下他们之间 的对话。 “大夫,像我这样的病,你以前治好过吗?” “有治好的呀,关键是你得配合,你配合了,治愈的可能性就大。 ” “配合没问题,关键你得有本事,要是你的技术不行,我再配合你也不行。 ” “你说得很对,我一定好好把我的技术用在你的病上,减轻你的痛苦。 ” “大夫,你有几成把握?” “我当然不能说有几成把握,但是我会尽力,你要是实在信不过我,你可以找别人。 ” “我要是能找到别人,干吗到这里找你?” 在旁边听着他们的对话, 我都觉得脸上挂不住, 心想我同事说话怎么能这么冲呢?后来 我私下给那位医生打电话,跟他解释道歉。那位医生却说: “没关系,他是恶性肿瘤患者, 我理解他求生的欲望。人家都已经病成那样了,我还有啥理好挑的。 ”遇到这样的人和事, 需要医生胸怀博大。 阅历会让医生知道跟不同的病人怎样去交流。 我们常说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医生和患 者接触多了以后, 他就会知道对什么样的病人用什么样的沟通方法最有效。 在与病人的交流 中,礼仪也十分重要。一个细微的动作,包括你的服饰、你的手势都可以传递礼仪,其更深 层次的内涵是尊重。而人文技能、人文关怀也会通过医患沟通慢慢渗入其中,会给病人一种 温暖的感觉,坚信这个医生是真心地关注他。 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有技巧的。 医生要学会认真地听病人说, 聆听很重要。 除了会听以外, 医生还要会问,注意问的角度和方法。巧问加聆听才是沟通最有效的方法。问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开放式提问,例如医生问病人“今天感觉怎么样” ,在这种情况下,病人会觉得说起 来很畅快,他想说的话都可以说。但不足的是病人表述的时候容易说很多,停不下来。一种 是限制式提问,它可以快速地收集信息,但问题的答案常常就在是和否之间,病人觉得想说 的话没有说完,表达起来不畅快。在临床上,我们要把限制性提问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使 用,单独采用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够完美。 人文关怀在临床实践中是通过沟通、协助、尊重、教育这八个字表现出来的 医术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医学技术,一方面是医学艺术。医学技术顾名思义, 即检查病人、治疗病人、解决病人疾病应有的技术手段;而医学艺术则涵盖了沟通能力和人 文素养等。还有一种分类,把医学技术叫专业技能,把医学艺术叫非专业技能。这就好像人 的两条腿,如果其中一条腿短,只靠一条腿走路,虽然开始时可能显示不出来差距,但走得 越远,你就会觉得越吃力,缺乏可持续的力量。 医学人文关怀

是维系医生和病人关系的“润滑剂” 。人文关怀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 疗技术和服务外, 还要让他们感受到精神和情感的关怀。 怎样把人文关怀传递给病人呢?我 们倡导了一个观念,即治疗就是关怀,关怀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医生有两只手,一只手紧握 着科学精神,一只手托举着人文精神,他展示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同时还有他的人格魅 力,包括他的品格和修养。 人文关怀在临床实践中是通过沟通、 协助、 尊重、 教育这八个字表现出来的。 说到沟通, 其实医生和病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沟通。现在,很多医院是这样做的——病人刚一入院,首 先要和他们做一次沟通, 也有人把它叫做入院后的第一次沟通或者宣教, 即要跟病人介绍一 下医院,做科普教育;第二次沟通常常是在病人需要做有创伤性检查的时候;第三次就是在 病人手术前,签手术知情同意书,这时也要做一个重要的沟通;在治疗阶段还随时会有小的 沟通;病人出院前还要做一个沟通。现在很多医院又多了一个沟通,就是病人离开医院 3~6 个月后,再和病人做一个沟通,主要沟通两个内容,第一是病人出院后回到家中的状态怎么 样,还需不需要再回来做进一步的诊治;第二个是当病人回到家里后,他回想起住院的经历 时,觉得医院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完善。 关于协助,所有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医生和护士都在协助他们战胜疾病。现在很多地方 有义工、助工引导病人做相关的检查,替他们去取化验单,替他们去送检查物,如血液、尿 液等,这些都是协助病人的表现。再来看尊重,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是尊重病人的人格, 二是尊重病人的习俗,三就是尊重病人自身,对他的病情及表现出来的状况给予尊重。 最后谈一谈教育, 缩短医患间距离最好的途径就是给予病人健康教育, 而这种教育不仅 仅是让他在医院中能够得到帮助,同时使其出院以后还会有所受益。 病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将生命交到医生手上,医生的每一点努力对病人来说都是至关重 要的 医生是所有职业当中最无法速成的职业, 因为它需要知识的累积过程, 也是压力最大的 职业,更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好医生是什么样的?好医生最重要是要有责任感和爱心。 如果他不爱他的职业、 不爱他 的学生、不爱他的病人,他是没办法做一个好医生的。大家知道医学界的泰斗裘法祖教授, 他在 2008 年就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对学生的热爱、对病人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无时 无刻不在影响着医学界的学子们。他对学生们的要求是,做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必须要“三 会” ,要会说、会写、会做

对病人说得话篇七
《护士要学会见啥人说啥话》

与病人交流是一门学问。同样内容的话,有人能把病人惹恼,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有人就能使病人感到心中熨帖,格外舒服。为了与病人更好地交流, 对于“见啥人,说啥话”,它并不是要求护士一味迎合病人, 而是要根据病人的心理、身份、文化层次、民族、方言来选择合适的 交流方式,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态度,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专 业基础。比如,与知识分子交流,就要文质彬彬,有教养,谈吐不俗; 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交流,态度要亲切,话要说得通俗、易懂。  与患者交流时,态度亲切、真诚,得到病人的理解和信任。一位病 人家属在走廊里不小心摔了一跤,而一位护士看到这情景却笑了笑。 病人家属大怒,埋怨护士不但不去扶她,反而取笑她,为此吵闹不休。 李瑞立即上前赔礼道歉,但是,这位家属丝毫不领情,反而把护士长 也捎带着骂起来。护士长不急不恼,和颜悦色地带着护士给她赔不是, 就这样一连给她道了四次歉,才算是平息了她的怒气。李瑞深有感触地 说,遇到这事儿,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以自己真诚的态度感动对方。   在与患者交流时,催款是个很敏感的话题,病人一听到护士催款 就非常反感,原本很好的医患关系就会搞得很僵,这时,需要护士有 较高的语言技巧。李瑞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很亲切地询问病人,最近 是否感觉病情好多了,希望他配合治疗,尽快痊愈。她告诉病人,这 时若药物跟不上去,就会前功尽弃,影响治疗效果。话说到这里,病 人会主动交上欠款,继续接受治疗。  护士与病人交流的方法,她们对任何病人都是满腔热忱。病房里住 进一位患癌症的聋哑老人,护士就与他进行“笔谈”,所耗费的时间比 正常人多出数倍。这位老人感激地写道:“我不幸得了这个病,非常痛 苦。但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这么好的医生、护士,他们对我非 常耐心,有时一句话要反复解释几遍。医生、护士一句真诚的问候, 似良药,使我的病也轻了几分!”   对于那些极度恐慌的患者,护士们则想方设法平息他们的心态。 一位尿毒症患者已是第二次做肾移植手术,手术尽管很顺利,但病人 心中极度恐惧。手术之后,已是凌晨1点多钟,病人无法入睡,在病 房里大声喊道:“护士长,你赶快来,我要死了!”护士长不顾一天 的疲劳,对患者进行了检查,发现各项情况正常。她拉着病人的手, 不停地安慰他,就这样,整整在病人身边呆了一夜,直到病人入睡。  要求护士禁说三句“忌语”,这就是“我不知道,我

正忙着,等一会 儿再说”。护士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到“有问必答”。为了做到“有问必答” ,护士们下了一番功夫。在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有良好的态度, 还要有丰富的学识,才能做到“问不倒”。护士们抓紧业务学习,利用业余 时间看书、看资料,并纷纷上了大专护理和本科护理班, 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

对病人说得话篇八
《医生要懂得用心跟患者说话》

医生要懂得用心跟患者说话

最近,我好像关心医德的问题较多。医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困扰着中国的医疗改革进程。科学的发展、社会的价值和个人的修炼必须同步进行、整个社会方能协调发展。医疗领域的非医疗的问题,如同目前社会出现的校园恶性事件一样,仅仅靠几条警犬,甚至成千上万的警员是不能根治的。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日前刊登一项最新研究,指出美国有近半数不该放心脏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对此,胡大一表示,我国滥用心脏支架的问题并不比美国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生过度迷恋技术。因而,让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应成为每一位医生都投身其中的当务之急。

价值医学的核心,就是保护公众健康利益

健康报:在近期落幕的第59届美国心脏病学院年会上,医

生们呼吁“回归医学的本质”引起您的强烈共鸣。记得您曾说过,医学观念已经从最初的经验医学,历经循证医学,发展到了目前的价值医学。该如何理解“价值医学”?

胡大一:“价值医学”是指医学不仅要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比如一个支架、一个起搏器等,更重要的是实现患者的价值,保护公众健康利益。这里强调的是医疗对公众健康的价值。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80%集中在大城市,其中80%又集中在大医院,而基层医院连最基本的医疗技术都不精通。这种情况下,医学就很难实现其价值。

其次,不应过度医疗,过度使用技术。有调查显示,药物的不恰当使用造成的死亡排在我国人口死因的第8位。如同没有完美的药物一样,也不存在主流的技术。再好的技术也不能过度使用。2009年,我国共实施心脏介入治疗23万例,如果按人均两个支架计算,仅耗材费就至少50亿元,原因之一就是医生过度迷恋技术。如果只要是心脏病患者就动员他做介入治疗,就可能置病人于危险的境地,这对医学而言也是一种伤害。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生的职业价值和生物医学价值的核心,就是保护公众健康利益。

不要总是去想我们能做什么,而要想想患者需要什么

健康报:技术被滥用的背后,不仅有制度的原因,也有医生、患者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有人主张“患者看病是一种权利”,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胡大一:我们经常讲医生维权,但我觉得患者维权更重要。维护患者的权利首先体现出政府责任。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控制不恰当地使用医疗技术。现在的情况是,大医院在比毛收入,医生在追求和炫耀自己做过多少例介入手术。究竟还有多少医院管理者和医生在认真思考:这项技术的研发推广是不是坚持了公益性?我们不要总是去想我们能做什么,而要想想患者需要什么,想想什么对患者最好。

1985年至1987年,我在美国学习期间,曾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那时,心脏搭桥手术在美国已经很普及了,冠状动脉造影和球囊扩张技术也开始做了,而中国的医院还不敢做导管。1987年1月5日,我从美国回国。下飞机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享受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这是我当时的梦想,也是对“患者看病是一种权利”的理解。

此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健康知识、正确治疗疾病的方法告诉公众,让患者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才能让患者接受、配合医生的治疗。例如美国最好的医学杂志都有一页专门介绍健康知识,在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么做是很有必要的。而我国的情况却是,一部分报纸用半个版面宣传健康知识,其余7个版面都是医疗广告,讲高血压吃什么药等。因此,对“患者看病是一种权利”的呼吁,要求我们从政府责任、媒体管理、医学会的推动三方面来维护。

我们过去的诊疗模式最大的缺陷和荒谬是“等症状”

健康报:过去我们提到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近来又有学者呼吁倡导“医学整合”,对于中国今后医学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您有何期待?

胡大一:未来医学发展应整体实现“下移”和“前移”。所谓“下移”,就是技术下沉,建立各司其职的医疗服务网络,各个层面不同技术水平的人联合起来满足全民对健康的需求。当前,有些省市高度集中医疗资源建造6000张病床的大医院,或者建一家垄断全省的超大型医院,而其他层级的医院发展不起来。这种做法不科学。

还有一点就是“医学关口前移”,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预防重于治疗”。过去的诊疗模式最大的缺陷和荒谬是“等症状”,包括医生自己,没有症状不看病,急症看急诊,慢病看门诊,重病住院。医生就是坐堂医生。胃疼了做胃癌手术,咯血了做肺癌手术,心绞痛了放支架搭桥。而大量未来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或已经进入亚临床、已有病变,但还没有暴发的人群没人管。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转型:去关注那些还没有症状的人。

我在美国进修的时候,就发现美国在推动有氧运动。我到美国的第一天,就看到一位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病治疗后第5天就做运动平板实验。在中国这是不敢想象的。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和健康教育等已经逐渐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野。对于中国医学未来的发展,我提出了“四面旗帜,三个回归”。“四面旗帜”就是公益、规范、预防、创新;“三个回归”就是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

公益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医学价值的重要平台

健康报:近年来,在各种学术会议之外,您还热衷于公益活动,并积极倡导健康理念,其内在动力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2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