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腾冲之围》有感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读《腾冲之围》有感

  五千载泱泱大国,三千里滚滚黄沙。国仇家恨,壮怀激发,有多少深沉的痛苦就有多少不屈的呐喊。 —— 题记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反映中国抗战历史之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的一部微观战史。

  当这本厚达八百多页的腾冲之围摆在我面前时,我已经知道这必然是一部凝聚中国抗战血与泪的惊世之作,这并不是说作者余戈的写作手法有多么高明,叙事有多么的生动,而是他真正地再现了滇西抗战的一点一滴。

  于我而言,感触最深的是日军占领缅甸,接着以闪电之势,相继占领了芒市,龙陵,进逼腾冲这一段。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鲜明的对比:就在日军进逼的危急关头,腾冲县长邱天培,六十六军二十八师师长刘伯龙望风而逃,日军未费一兵一卒进入腾冲县。德高望重的张问德受任于危难之间,担任腾冲县长,带领大家转移。其妻淑媛哭诉:“你好不容易才卸下重担,为什么又要陷自己水深火热之中呢?”张问德只一句话:“保全腾冲三万民众之性命,我万难诿辞”。大义凌然之风当真不是邱天培之辈可比。

  张问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文人何以报国?”这一问题!在迫不得已时也要敢于牺牲,不是像军人那样战死沙场,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坚持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救国主张,与军人血染沙场一样,这也算是文人报国最悲壮的归宿了。这便是文人的气概,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胸中却有万千山河,在危难来临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精神与意志支撑起将倾的大厦,使千千万万同胞身处冰天雪地之中仍能够热血沸腾。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战争的残酷,都对战争打心眼儿里畏惧。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而易辙。相反,恰恰对战争的过分恐惧才使我们在战争真正到来的时候,失去了防御与进攻的能力。腾冲之围中描述了大大小小几十次上百次战斗。其中不乏不战而败的案例。对死亡的恐惧促使我们更加地珍视自己的生命,但对一名战士来说,所有的原因都不构成其丢盔弃甲,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由。

  在腾冲反击战围城作战阶段,日本军两千人守着一座腾冲县城,真正参与战斗的只有1500人。而我国军四万有余,但最终鏖战了51天,才以极大的伤亡勉强夺回了腾冲。换言之,日军1,500余战斗员,竟然能够以寡敌众,坚守腾冲。最后,我方竟然战足51天,以伤亡18,668员名的沉重代价攻克腾冲。这一结果,难道不值得我方认真总结,深刻反思,以利再战吗——很难说中日不再起战事!也许《1944:腾冲之围》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历史会记住这些不幸,但它不会怜悯这些不幸,哪怕这不幸再加深百倍千倍。但我们会记住,要反思,不能让未来再重现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画面。

  再次,在腾冲之围中,中国军队的很多战役的战斗力明显弱于日军。这里面有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双方的武器装备都相差无几,主要在于单兵作战的能力。经没经历过抗战这段历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抓壮丁是提高军队数量的主要也是最快的办法。但是这些草草抓来的壮丁,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被应用到战场上,这无异于羊入虎口。羊入虎口并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羊反过来用角攻击自己——这些被抓新兵对武器的错误操作很多情况下都打死打伤自己的人。古语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我军正是犯了兵法的大忌。日军虽然少但却精。并且,日军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很强。再者,就是隐藏在战争背后的人文精神与素养。日军对战死的士兵总是尽全力带走尸体进行火化和立碑。根据《1944》记载,有时候远征军攻下一个阵地,发现日军尸体没有想象得多,以为对方兵力很少,很是打击本方的士气。对战死者的态度,正体现了一种民族性的精神和文明素养。有了这些,军队才能有恒久的战斗力。

  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可恨,也正是因为他可恨,所以我们才要学习他的长处,追上他,超过他。因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允许一个和我们有过仇恨的民族比我们更强。这也是余戈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期望。

  厚重的历史,在这本书里面沉淀,通本看完,闭目沉思,我似乎明白了余戈写这本书的真正意义:为抗战正史,为英雄留名,为后人立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4502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