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铜钱的文化寓意》

铜钱的文化寓意--外圆内方

古人认为大自然是有形的事物和无形的意念的结合体,大自然在人们面前的最直接展示就是天和地。古人认为圆为天之形、方为地之态,天地产生了万物自然也产生了人类。圆象征着平等、包容、和谐的道,方象征着尊卑有序、松紧有度、远近有别的理。人在天地之间繁衍生息,一切行为和观念都应该遵循天地之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形没有棱角,方便携带。别小看这“方便”,子曰:“便人,便己也”。说的就是方便他人即是方便自己。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横跨整个社会,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中。“便人便己”亦是和谐社会所崇尚的道德理念。尤其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方便顾客,意味着交易能持续下去,意味着财源滚滚和兴旺发达。在这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吸引众人的眼光,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绝对不是它们“通用”部分。自古以来,细节决定成败,一点一滴的关爱,哪怕是一声的温馨的问候,一举一动的服务,哪怕是一丝柔和的微笑,都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盛衰存亡。方便的对象不仅仅是顾客,还应该包括合作伙伴。古人云:“和为贵”,“便人” 才会有“和”。内在的孔设置为方形,其实也是为了工作方便与提高生产效率。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铜钱,不可否认,圆形还有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中心到边缘的距离是相等的,铜钱外缘的圆形设计随时提醒着世人,在生意过程中,对外交易要公平合理利他利己,方可获得长久的收益;方形的特点,就是中心到边缘的距离是不等的,铜钱内孔的方形设计暗示着世人,在谋划生意过程中,对内理财必须有计划,有条理。在钱财的使用上,支出和储蓄必须有比例,用途、数量有安排,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永远不受缺乏资金的困扰。对钱财的取、用和管理,要合道合理,不吝不奢,储放有规。

不仅如此,在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圆形象征圆融智慧,包容和谐;而方形则代表真诚执着,法理合一。外圆内方的形状警示世人,要取得成功并经久不衰,需要智慧真诚和通情达理。经济活动“人性化”是这个社会最崇尚的经济形式,因为它既弹性务实又不失法理约束,可以说从事“人性化”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定能成就大事业。

另外,铜钱的中央方形,也是一个贯穿阴阳两面的通孔。这个通孔本质其实是一个穿绳孔,古人是为方便大量铜钱的携带和计数而设计的。单个铜钱面值很小,但通过中心孔穿绳,将一千个钱穿成一串,形成一贯钱,便构成了更大的面值。通常,一百枚穿一串,称为一吊,一千枚穿一串,称为一贯,单独使用称为“文”。“文”、“吊”、“贯”等都是古铜钱的计量单位。用钱少的时候,可以把绳子解开,取下来一枚一枚的使用;需要用更大数额钱的时候,则可以把更多的钱串集中起来,成十、成百、成千贯的使用。为了大额货币的移动方便,还可以把更多成贯的钱,拿到银庄去兑换金银等更高面值的货币。通孔,预示着要花好钱、要做成事,需要两面通达、聚散灵活、不拘一格、随势通变。而无论古今中外,小钱总是比大钱使用的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容易被普通群众百姓所接受。这也是铜钱在这几千年里没有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进一步理解,茫茫历史长河中,“得民心者得天下”,而经济生活中,“顾客是上帝”永远是真理,铜钱的铸造也体现了“人为本”的思想。

最后,铜钱的形象,外圆内方,还与古代的马车轮子颇为类似,轮缘是圆的,轴头是方的。骡马的拉力通过方形的轴头,传递给圆形的车轮,带动车辆在道路上行进。古代绝大多数商业活动,都靠着车轮承载。没有马车轮子的转动,就没有中国的陆地货物运输历史;没有铜钱的流通,就没有中国两千年经济演变的历史。铜钱,它是承载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车轮。

一枚小小的铜钱,乍看起来,好像并不起眼。当你认真感悟到它丰富文化内涵存在的时候,便明白了我们祖先对自然、对人事、对经济、对社会真实、完美的认知和充满智慧、充满理性的态度,并不由得对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聪明的先人,产生无限的崇敬。

铜钱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大刀长矛退出了军队一样,代之而起的,是各种版本设计精美的纸币硬币、是五花八门的信用卡、银行卡„„这些现代的货币和未来我们难以预见的其他类型的货币,虽然从形式上替代了铜钱,但它们却永远必须踏实规矩的低下头来,顶礼传承铜钱方圆一统和两面贯穿的文化内涵。

铜钱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所表现出来的对世人行事的规范和要求,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直到永远。

龙王堂的奥运往事(2009-10-12 09:26:36)

标签:奥运 龙王堂 五龙 庙宇 北京 旅

游 分类:走走看看

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在北京奥运森林公园的西南端,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它被称作龙王堂,也就是供奉龙王的庙宇,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它还被作为奥运村村长办公室使用,用传统的古典建筑风格来表达人文奥运的中国精神。

走近龙王堂,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对石狮守护的精巧门楼和一道长长的红墙,透过墙头可以望见院中错落有致的古建,让人不由得想进去一探究竟。这里为什么称为“堂”而不是俗称为庙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在国内有许多被称之为龙王堂的地方,比如在北京的西山大觉寺就有一座龙王堂,是由于堂前有一洼龙潭。在古人的观念中,龙王庙中供奉的只是其神位,而其真身往往居住在水源处。龙王之所以能兴云布雨, 是因为它平时潜居水中, 身体甚至包括每个鳞片内都蓄有充足的水分, 一旦有了旱情, 龙王才可能登天布雨。这一观念产生年代久远, 在春秋时期的《山海经》中,即有所谓“应龙蓄水”之说。由于旱涝对于农耕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龙王庙在华北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我根据民国档案资料初步统计,北京地区的龙王庙就有近80座之多。其中少数被称之为“堂”的庙宇往往在庙前有潭、泉等水源存在。此地原名洼里村,原为仰山洼内沼泽地,因地势低洼,为盆状地形而得名,据说从前庙门前有地下泉水喷出,雨季最高可达两米有余,也许龙王堂的名字便是由此得来吧。

龙王堂的山门硬山筒瓦,被称为龙嘴门,听说原来还有两座侧门,庙门外东西两侧还有两口井,象征着龙的两只眼睛,只可惜如今这些都已无存。一进院中,座北朝南的正殿是庙中最有历史的殿宇了,古建木结构保存良好,屋面还残留着黄蓝琉璃瓦顶。正殿前的空地上分别树立着两通石碑,讲述着龙王堂的过往历史。我很喜欢在庙中阅读石碑,因为那些文字中记载的人和事能让周围的情境鲜活起来,他们赋予了庙宇厚重的生命感。这两通石碑分别立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和清乾隆三十年(1765)。其中明代的石碑在去年的修缮施工中被发现时仅存留了上半部分,但从它斑驳的文字中依然可以看出此庙的历史轨迹。龙王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那是一个旱灾频仍的年月,二十多年后年景依然不好,一个姓柴的善士挺身而出,慨然捐资重修庙宇,希望龙王能给周围的百姓带来雨泽。二百三十余年后,来到了清中期,住持僧慧澄见庙貌倾颓,又四方募化重修殿宇,至今仍依然屹立的一进殿便是其时的产物。进入殿中,梁架上还存留着清中期风格旋子彩画,古朴而庄重。可惜的是,碑文中并未告诉我龙王堂供奉的龙王是谁,但有人说其主位神是龙王与龙母。查考现存的民国档案资料,说里面曾有七尊主神像。我想另外的五个神像也许就是龙母的五个儿子五龙王了吧。

龙王堂的二进院,是一个很具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院落。在院子的东南方有一个五龙池。池边装饰着形态各异的青石,池底雕刻了精致绝美的五龙图案。五龙之说由来已久,渊源于古老的五行思想。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祈雨》中就提到了利用青龙(东)、赤龙(南)、黄龙(中)、白龙(西)、黑龙(北)“五龙招雨”的禳灾措施。至唐代印度龙王思想传入中土,与传统五龙信仰结合,继承了五色命五龙的文化传统,至宋徽宗时期正式给五龙封以王爵。五龙池不但为龙王堂增加了文化内蕴,还是庙内别具情致的一处盛景。池中种植着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到了盛夏时节,池水清碧,莲花怒放,石缝间奔涌而下的激荡水流,为平静的庙宇增添了一丝灵动。

2001年,龙王堂所在的村落由于建设奥运工程而被征地搬迁,龙王堂当时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仅存有一进殿和过墙门楼,于2006年被列入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开始修缮,2008年奥运会前夕竣工,重建了三进院落的格局。龙王堂正南方不到100米就是北京奥运村,奥运期间各国运动员入村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而升旗广场就设在了龙王堂的西侧。这座古色古香的民间庙宇由于绝佳的地理位置,而且又是用传统的中国古建形式表达人文奥运理念的典型体现,便顺利成章的进入了奥组委的视野。于是,龙王堂便又有了新的身份——村长院。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用于接待国内外贵宾、各参赛国代表团成员,并举行相关礼宾仪式。

如今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此时再踏入龙王堂,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丝奥运文化的气息。二进院的正殿在奥运期间被作为贵宾会客室,村长陈至立女士在此接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

篇二:《古代铜币常识》

景德元宝,北宋真宗赵恒,景德年间(公元1004~公元1007)铸,钱文中的德字省去一横,材质为红铜,白铜,另有铁钱。有小平钱,折二,折五等版式。铁氏只见折三。径

2.5厘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收藏价值也较高。 治平元宝,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公元1067)铸造。为对钱,各有楷书,篆书,古篆书三种书体,直读,旋读皆有,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6克。有背四出纹版式,且通宝,元宝成对。

政和通宝,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通宝”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有数十种之多,篆书,隶书二种书体。特色之处是隶书中杂有楷意,有时也称作楷书。小平铜钱存世量大,版别复杂,变化多在“政”和“通”上。铁钱铸造量极大,现在存世较多。另有珍罕的银质“政和通宝”,古泉大珍。“政和重宝”为折二钱,楷书,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民间俗称“乾元大钱”。

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

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直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 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小平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乾元重宝为圆形,内有方孔,铸有凸文“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乾元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乾元重宝初以1当开元通宝10,两种钱币同时流通。

乾元重宝直径2.7厘米,每文重1钱6分,即5.97克,又叫“当十乾元”。每千文重10斤8钱。

乾元二年又铸“重轮乾元重宝”,又叫“重棱钱”,1当开元通宝50。直径3.5厘米,重3钱2分,即11.94克(有人测定为12.3克),也有特小的,每千文重20斤。

至道元宝:至道元宝钱,其径2.5厘米,重3.8克,书体分真、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行、草三体。该钱青铜质,钱体呈熟旧的黑色氧化层,与旧钱谱记载的其钱直径和重量相符。

北宋太宗赵光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铸。钱文有楷书、行书、草书三体,相传由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御书体”。此钱当时铸造量很大,流传至今极多。另有合背钱及铁钱,相对稀少。

至道元宝钱,其径2.5厘米,重3.8克,书体分真、行、草三体。该钱青铜质,钱体呈熟旧的黑色氧化层, 与旧钱谱记载的其钱直径和重量相符。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有铜,铁两种。

李如森著《中国古代铸币》第235页云:“(至道元宝钱)系御书钱。按太宗酷爱书法,淳化三年,命王

著审定历代法帖,定名《淳化阁帖》。”宋太宗将《淳化阁帖》运用到“至道元宝”真、行、草三体书法的心得和墨迹。 宋太宗手书之“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均有真、行、草三种书体面文,俗称“三体书”钱。

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御书钱,钱文由皇帝亲笔题写的钱称“御书钱”。 宋代帝王亲自书写钱文,推动了名家加盟,形成书法争奇斗艳的艺术风尚。自第二代宋帝赵光义为“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书真行草三体年号钱文始,后继君王纷纷仿效。 “至道元宝”,都有真、行、草三体,均出自宋太宗赵炅亲书钱文,他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御书钱文的第一个皇帝,从而开

创了“御书钱”的先河。

篇三:《古代的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古代的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

(1)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2)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古代一贯铜钱是多少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那么根据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多少元

人民币.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篇四:《古代一贯是多少钱》

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宋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 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
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
到徽宗时,一两银兑两贯钱。
至于南宋中期,则是一两银兑换三贯钱。古代一贯是多少钱

但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平时市面流通的,一般是铜钱,而不是银两。所以银两和铜钱的换算,并不影响我们对物价的计算。

就当时而言,绍兴十三年后,各驻屯大军的都统制[每月支供给钱二百贯",[统制、副统制一百五十贯",

篇五:《袁腾飞经典语录》

    1、咱中国是最不适合**********的国家,因为中国对户籍的管理严格。你在小区里一转悠,一帮老太太追上了,你找谁啊你!你这家伙鬼头鬼脑的,进我们小区门也没有!你想安炸药,能让你安吗?

    2、为什么好袭击美国?美国连身份证都没有,你说你是谁,你就是谁,编一个名字进入美国了,再造一个假驾照什么的。在中国身份证都是防伪的,搞什么搞。

    3、现在的人写书法老写不过古人,因为古人一写字拿的就是毛笔,你一半时间是在敲键盘。袁腾飞经典语录

    4、骑兵打步兵,那不跟德国队踢中国队似的吧,我想进几个球就进几个球。北京奥运会我给你留点脸,5、我们第一个又大又美丽的国家就叫夏朝。周围是什么玩意?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已经是不怎么样的词儿,已经让你说得够惨的了,还不够惨?犬戎!

    6、周朝时候流行两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流行的程度跟今天我们的一些房地产口号类似。

    7、虞允文一说若打了胜仗就让将军当他儿子。袁腾飞经典语录。将军一听,热血沸腾,把双刀舞成一片烂银就冲前线去了。为什么让虞允文当将军他爹这么高兴?你缺爹是怎么着?其实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

    8、他说他[上有八十岁吃奶的老娘"。其实是说上有80岁的老娘和吃奶的婴儿。

    9、你把箭都射到了板子上我拔下来还能用--

    10、高宗得知秦桧病得快死了,亲自去看望,表面上很哀伤,心里乐开了花。你这老家伙终于要升天了啊!

    11、完颜亮下令士兵逃亡杀班长;班长逃亡杀千夫长;千夫长逃亡杀万夫长;万夫长逃亡杀总管。(停顿)那总管逃亡呢?您自杀得了。

    12、完颜亮现在还不知道,还在前线过皇帝瘾呢。后来精神上还出了些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叫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13、他布防怎么布防呢,他把老百姓征调起来,在沙地在挖沟。挖完沟之后呢插上树枝。他觉得呢这样的话,当金军登陆的时候,就会受到阻挠。老百姓就说,说这个叶枢密官居极品,堂堂枢密,宰相一级的高官。见识还不及我等农民。你跟沙子上挖沟,然后插上树枝儿,第二天江水一上涨,树枝也冲没了,沙子沟也让水给灌平了。是吧?也让水给灌平了。您说您是挡金军呢,还是挡咱们自个儿人啊。但是你让我们挖我们没辙,我们给你挖。挖完之后呢一点用没有,等于大家都在这做无用功。叶义问还挺得意,你看我想出一招破敌之策--

    14、一个鸡蛋是一个3文到5铜钱,结果内务府给他报账说26两银子一个,26两银子是多少个铜钱呀?2000多个铜钱是一两银子,那26两你算算是多少?皇上一天要吃6个是多少?你就26乘以6再乘以2000,然后除以3或者5你算算能买多少个鸡蛋?这鸡蛋打碎了皇上能游泳,你这玩意儿是开玩笑吧--一个鸡蛋贵呀,祭祖时拿鸡蛋模型摆摆。(光绪吃鸡蛋)

    15、[日本海军军令部长问:`皇国一旦对美开战--``皇国如何如何`"敢情他以为既然日本军队叫皇军,国家就该叫皇国呢(讲珍珠港事件)。

    16、日本人曾说3个月能拿下中国,6个月能拿下美国。(珍珠港事件)

    17、到今天日本人都认为,罗斯福知道,故意不设防让你炸。一炸就把美国人给怎么样,炸急了美国人就对外宣战,因为要不然美国人他不想打仗,你在欧洲亚洲打,关我什么事。不想打,哎这回打到咱们家门口了而且是被谁打的,被日本人打的,你被谁打都行,你不能被他打啊。你说出门一五岁孩子啪给你一嘴巴你有脸吗你说一五岁小孩冲过去踢你一脚,你还在这一带混啊你被他打了哦天啊,美国人同仇敌忾,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对日宣战。

    18、(介绍启蒙运动时--)下面这位就更牛气了--孟德斯鸠,这就是法国的孟子啊--

    19、霍去病起得名比较妨他,他叫去病,结果24岁就病死了,要叫个霍感冒可能没事。

    20、皇上一看,还是我们家政委觉悟高(长孙皇后)。

    21、九千吨燃烧弹,使三十万鬼子变成了碳。燃烧弹就是凝固汽油嘛,你在陆地上就是烤串儿,跳河里就变成麻辣烫了!你想想,那玩意多厉害~太厉害了

    22、和尚相扑手和家庭妇女都被动员了起来,参战!~祖传的宝刀,竹矛!~非洲土人用过这玩意!战国的弓箭,要跟b29战斗机(准确说是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m4坦克密苏里级战列舰叫板!(二战后期)

    23、所以美国很慎重,这家伙~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的精神病院,关着七千万疯子~尝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吧~日本清醒看点了~也呵~好像长矛打不过原子弹~(美原子弹攻击广岛长崎)

    24、日本国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在广播中聆听到了额天皇陛下的鹤音!~嘎嘎嘎~水禽不都这么叫么~(二战结束日本投降)

    25、世纪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强盗分赃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6、穆斯林最大的特点就是:我是少数你得尊重我,我是多数我就灭了你。

    27、知道法国工人半年休假,剩下半年干什么吗?罢工!半年休假,半年罢工,多悠闲的日子啊!你上那吹鼓暴动造反,你有病啊?!

    28、人人都有罢工的权利!知道人家谁罢工吗?消防队罢工警察罢工!政府只能把空军调来灭火,海陆军去抓小偷!

    29、在北京,你要生七个孩子,我的天哪,你除了上吊和后悔就没出路了!!

    30、巴菲特比尔盖茨,人家挣的钱都捐了-这是什么?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31、你看那非洲老黑,翻脸比翻书还快--

    32、(军舰)重创和沉没的区别就是,别人回去拿去炼钢,我们要炼钢还得先打捞上来

    33、([我的学生会考通过率是98%--")你好意思跟那延庆山里放羊的历史老师争那2%吗?

    34、分万岁,少一分补考,多一分浪费!`--

    35、课上完了,从此你我尘缘已了,袁某人自今日起至会考,每天为诸位焚香三炷,祈祷你们能会考顺利。

    36、高考紧张怎么办?抖卷子!人家以为你翻篇!

    37、扣我工资?要扣我也认了--扣了你也没高中毕业啊--

    38、高中生,你背书我看着你,什么世道啊!--

    39、你要不过,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40、别害怕,给我红包,我给你包好(会考成绩)。

    41、期中你没过我不在乎([老师都不在乎,咱在乎啥呀")

    42、我可真是仁至义尽了--你可别太不够哥们儿了--

    43、我可以告诉你,学期成绩最高的一定是历史--90起价--

    44、你看陕西,山高路远坑深,小日本打不着。

    45、你不是要变法吗?大变还是小变啊?--

    46、你们要是激动,去大街上欢迎大老黑去。

    47、我喜欢大老黑就是因为他们来我就不用上课了。

    48、(敦刻尔克大撤退)连博物馆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名轮船都开出来了,烧煤的,带轮的,咣当咣当!!

    49、(寻找没人坐的椅子)[今天都来了吧?"--[今天都来了吧?"--[都来了"[都来了啊,都来了好,都来了好--"

    50、尤其是传纸条的最可恶,上课干扰一大片--你连一条短信都发不起啊?

    51、金牌银牌铜牌铁牌--纸牌你有吗?

    52、我上高中时你还是液体呢--

    53、你喜欢整天牛叉轰轰的人吗?

    54、甭管好鸟坏鸟,好歹是中国鸟--

    55、日本那地儿--摇一摇,晃一晃,喷一喷--(火山)

    56、窗户外什么啊--啊?--什么啊?--

    57、你要上课不听,会考前让我给你补?--一小时一万--年级组长让补的?那一万一;校长让的?那一万二--咱得尊重领导嘛--

    58、(英国)从福建划个澡盆过来的移民,跟带鱼西红柿过来的。

    59、哪天我把温xx骂赢了,那我也枪毙了--

    60、我从93年就不听流行歌曲了,实在听不下去,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这不是废话吗?

    61、高祖刘邦以前是秦朝的亭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

    62、只有中国人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蒙古匈牙利这六个地方的人是姓在前,名在后,叫王小二,其他全是小二王。

    63、韩国人说韩国文化不追求宏大,追求的是精巧,你倒想追求宏大,别说你横着修,竖着修也修不来啊,朝鲜号称三千里江山是竖着量的,只能修十分之三,要不然就往海里修。

    64、你看韩国英国和德国也有长城,但是他们的长城叫做longdistwall(很长的墙),只有中国的长城才能叫做greatwall。

    65、东汉的华佗发明麻沸散,这是一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麻药。中医好像不太主张给人开刀。但是比如说阑尾炎肠穿孔了,扎针没有用,采草药更没用,那就得开刀。(经典语录  )欧洲那时候开刀是灌酒,灌一升,酒量小的一口气就灌死了,酒量大灌到肚子要爆还没醉,还很清醒,干脆四肢固定,给一棒子,于是盲肠被割下来了,生命也被上帝召唤走了。

    66、蔡伦是个宦官,宦官一般没什么好人,只有两个不错的,青史留名,蔡伦和郑和。

    67、刘禅因为小时候在长坂坡被赵云闷过,被刘备假摔过,影响了大脑发育,长大后什么事儿惨就办什么,现在快成了一句骂人的词了,成了傻子窝囊废的代言。

    68、士族老近亲结婚。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就这八个姓老通婚,生来生去都是表哥跟表妹,舅舅跟外甥女,姑姑跟侄儿这种关系。越生越退化,祖孙三代长一个模样,肯定会脑残。

    69、我们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带,老高的帽子,老长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既省电又干净。

    70、明朝嘉靖皇帝炼丹,光炼丹燃料一年就20多万两银子,一般老百姓有这魄力吗?只有贵族才玩儿得起。

    71、你要一落地狱,那就完蛋了,万劫不复,再别想代言品牌接拍广告了。

    72、你看尤其今天的寺庙,进门烧香吧!烧香就交钱吧!没带钱我们这能刷卡。这哪里像清修之地?还有的被逮住了,你说交一百块钱吧,就当被收了保护费。但拉住你的假和尚说,这位善人,看你面相你家里人肯定是合家欢乐,钱财富足,丈夫事业有成儿子学业有成,一般按照这种大好人家至少得捐三百,这个捐出去多少和收获多少是成正比的。言下之意:我不逼你,你捐一百也行。但你丈夫事业就打个三三折,儿子也打折,家庭和睦也打折。你一听,妈的,为了家庭和谐,捐吧。结果一出门走两步路又是一个庙,又被拉进去了,五百!

    73、这帮伪和尚,你捐完他拿去买新手机。对付他们的办法就是跟佛面前跪下,一边拜一边告诉佛,有人借你名声来骗钱,对你形象不利,趁早收了他去。

    74、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

    75、如果像电视剧里演,皇上天天上朝,那就累死了,清朝皇帝是十日一朝。

    76、皇帝上朝的时间特别早,天还没亮,四点多钟就得起床,因为晚上睡得也早,八点半九点肯定就寝了,那会儿没电脑没酒吧,天黑了就睡。

    77、问题是你这些好事不能攒一块干,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写两本一百万字的小说也得分几个月,你熬夜一个星期把两本都干出来,脑细胞不够用,人也完了。

    78、隋炀帝在位18年,13年呆在扬州,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南方呆的时间很长的皇帝。由于他老在扬州呆着,所以有人说他修运河一个重要原因就想上那玩儿去。不是,说话要负责任,还是沟通南北为主。

    79、你听有些评书里胡说八道,中国古代总推出午门斩首,午门是杀人的地方吗?明朝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哪能动不动去午门斩首。

    80、除了明朝那些王八蛋皇帝,流氓建立的朝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血腥恐怖的王朝之外,别的朝代哪能随便打骂大臣,皇帝是不能杀大臣也不能打大臣的,尤其有修养的皇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8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