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书好赞美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

总 序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 多得不可胜数。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 “天下” 而又“第一” , 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 呢?也许有人认为, 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 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 一样。 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 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 我却认为, 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 , 事出都有因, 不应当马马虎虎, 等闲视之。 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 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凡是事情古老的, 我们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 。 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 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 人变成了人以后, 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 这种智慧如滚雪球, 越滚越大, 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 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 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 没有增加什么智慧。 人则不然, 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 而且根据我的观察, 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到了今天, 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克隆” 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 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 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 出来了人, 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 一是实物, 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 以后者为主。 在发明文字以前, 保存智慧靠记忆; 文字发明了以后, 则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 搬到纸上, 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 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 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 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我常常想, 人类向前发展, 有如接力赛跑, 第一代人跑第一棒; 第二代人接过棒来, 跑第二棒; 及至第三棒, 第四棒, 永远跑下去, 永无穷尽, 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 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这样一来, 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 又是什么呢?但是, 话又说了回来, 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 的说法。 读书的知识分子, 古代通称之为“秀才” , 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 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 三年不成” , 是取笑秀才的无能。 这话不无道理。 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 , 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 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 开国“英主” , 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 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 。 “秀才” 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 或者“帮闲” 。 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 了。但是, 话还要再说回来, 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是这一批地痞流氓, 还是“秀才” ? 答案皎如天日。 这一批“读书无用论” 的现身 “说法” 者的“高祖” 、 “太祖” 之类, 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 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 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 他们对我们国家毫无贡献可言。总而言之,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现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一套《书海浮槎》 , 实在也是天下一件“好事” 。 因此, 我十分乐意为这一套书写这样一篇短序。1997. 4. 8洒扫封尘 启迪来者 ——读《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陈寅恪是一位史学家, 但是他的成就的意义和影响并不限于历史学界。如果我们要探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思想史, 要研究自清末特别自“五四” 以后, 一部分上层知识界人士怎样企求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 以开拓一条新的学术途径, 希望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那末, 陈寅恪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陈寅恪的研究, 在“文革” 及“文革” 以前的十几年中, 似乎是一个禁区。 近些年来, 他的著作陆续出版和重印, 受到学术和读书界的注意。 这不能不说是这几年来我们文化学术界健康发展和开放精神的反映。1988 年下半年, 中山大学曾举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陈寅恪学术讨论会。使人高兴的是, 继这次会议之后, 由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发起, 邀集大陆和港台约 30多位专家撰文, 编辑了一部《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 ,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六篇, 记述陈寅恪的事迹, 研讨其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 第二部分27篇, 大致是就陈寅恪生平曾

经涉及过的领域, 分哲学、 语言学、 文学、 历史学等几方面, 进行专题探讨。 这种用论文集的形式纪念某一位有造诣有影响的学者, 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位学者的治学轮廓,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后学者知道, 我们应当怎样在前人已经修建的道路上再往前延伸,让后来者有这样一种信念: 任何大师的成就都是可以突破的, 我们要铺设我们将要行经的那一段路程。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 , 死于1969年的“文革” 浩劫中, 终年80岁。 这 80 年, 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代。 他的祖、 父两代曾是他们那一时代的改革家, 热心参与政治, 但受到政治的牵累, 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受到革职的处分。 父亲散原老人, 在后半生以诗文自娱, 有盛名于东南, 但最终仍逃不脱时代的劫难, ——在他晚年移居旧都北平不久, 芦沟桥炮声起, 日本侵略军进城, 老人不胜家国之悲, 一气之下, 绝食而死。 比较起来, 陈寅恪倒是走着一条平静的学者道路, 长期不太过问政治。 即使处于中国人民在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的激荡年代, 他似乎也力争过一种书斋式的生活, 搞他的与现实保持相当距离的中古史研究。但这只是这位学者的表面现象。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恐怕没有一个有良心、 有正义感的读书人是会真正漠视政治的。 我们从陈寅恪留存的旧体诗中, 可以真切地感觉到民族的前途, 国家的命运, 在这位学者心灵上所加的重压。 不过对于陈寅恪那样出身于书香门第, 早年又长期留学欧美诸国, 直接受到过资本主义文化熏陶, 具有相当高的中西文化修养的人来说, 这种重压表现的, 不是直接的呐喊怒吼, 而是冷静的、 从容的对本土文化的观察和体验, 对外来文化追求一种理性的比较和分析。 这种学术心态, 贯串在他的几乎所有著作中。 我认为, 我们现在研究陈寅恪, 除了研究他所论述过的一个个专题之外, 更为重要的, 就是要稍稍超脱一点, 对他的这种学术心态(包括其长处和弱点) , 作一些整体性的探索。闻一多有一首题为《祈祷》 的诗, 其中说: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 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 不要喧哗!这种热烈而深沉的故国乔木之思正是那一时代不少诗人、 学者, 以各种不同方式挽救民族于危亡以报效祖国的根本动力。 陈寅恪又何尝没有这种爱国的赤子之忧, 不过他走着适合自己方式的道路。 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从不同的途径, 探讨我们固有文化在自己时代的使命——这将使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陈寅恪, 也将更为清晰地使后来者认识和选择新时代文化的正确道路和走向。 我想, 这或许是我们可以从这本新出版的《学术论文集》 中得到一定的启示。陈寅恪史事新证近日读到三联书店出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陆键东著) , 很受启发。 这部书最大的特点, 也是最有意义的, 是搜集了不少档案材料, 及有关人物的书信、 日记、 谈话、 回忆, 好些是第一次公之于世的, 对研究陈寅恪晚期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思想, 极有参考价值。我过去也写过几篇关于陈寅恪研究的文章, 自谓对他前期的几部著作和有关隋唐史的文章多少有所把握, 对他五六十年代所写的《论再生缘》 与《柳如是别传》 , 虽心向往之, 有所研索, 但总想多了解一些这位大学者当时的人生思考和学术心态, 而又苦于材料不多, 且公之于世的又大多一般, 因此总是未敢贸然着笔。 读了《最后二十年》 , 不敢说都解决了问题, 但确比过去了解得具体了。 对陆键东同志的辛勤搜求之功, 是应该表示谢意的。我从 1958年起即在中华书局工作, 《最后二十年》 有几处提及中华书局,自然引起我的兴趣。 书中提到 1961年 3月上旬郭沫若曾去陈府访问, 说郭的过访, 令北京学界再次瞩目这位传统史学大师。 又说同年 5月上旬中华书局总经理金灿然到广州参加学术会议, 曾专程去拜访了陈寅恪, 提出请将《论再生缘》 一稿修改后交中华书局出版。 页 320引 1961年《陈寅恪近况》 , 说 “陈也有此意, 但目前尚未着手修改” , 云云。从这一叙述中, 似乎金灿然去访晤陈寅恪, 是受到郭沫若的影响, 或可能是郭回到北京后曾对金灿然有所建议。 但我从中华书局的档案材料中获知, 在此之前, 中华书局已在准备编印陈的文集。 我在 1995年初曾写过《齐燕铭同志与古籍整理出版》 一文, 刊于国家古籍小组办公室编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

简报》 同年第 3期。 该文曾述及齐燕铭对出版陈寅恪著作的态度,但限于篇幅, 未能详述, 今因《最后二十年》 读后, 补充一些材料于下, 以供参阅。1960年 8月 22日, 金灿然曾给当时国务院副秘书长、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齐燕铭一信, 信中说:杨荣国同志这次在京时曾谈到关于陈寅恪的两件事情, 兹写上供您参考。 (一) 杨建议我们考虑印陈寅恪的文集(包括解放前后的论文) 。 杨说陈先生在被批判后, 表示不再教课。 如印他的文集, 一要不改, 二要印快,三要稿酬高。 (二) 陈研究《再生缘》 后写成一部稿子, 以书中主角自况。这部稿子曾经在广东油印, 印数少, 售价定得很高。 后来香港有人把这部稿子拿去出版, 书前加了一篇序, 说像这样的稿子, 在大陆上是不能出版的,等等。 陈知道此事后, 心情很沉重。按杨荣国此时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 从金灿然这封信中可知 1960年 8月杨即建议编印陈寅恪的文集。 信中所述关于《论再生缘》 的情况, 也是杨告知的。齐燕铭在接到此信后, 于当日即批示: “陈文集要否印应请广东省委文教部门考虑。 ” 可见齐的态度是积极而又慎重的。 在这之后, 金灿然即与杨荣国通讯谈此事, 现在中华书局文书档案中保留有金于 12月 12日给杨荣国的信:荣国同志: 出版陈寅恪文集问题, 广东省委的意见如何? 最近我曾口头请示过周扬同志, 周扬同志表示可以出, 也曾问过郭沫若同志, 郭老也认为可以出。 如果广东省委同意出, 请把你们对出版的要求和作法告诉我, 以便正式向中宣部请示。 又, 陈寅恪先生最近的政治、 思想情况如何? 在香港出版了《论再生缘》 以后他有什么反映, 请寄一书面材料, 直接送给中宣部许立群同志或送给我转交都可以。这封信所提供的信息很重要。 从中可见, 关于出陈的文集, 金灿然是请示过周扬、 郭沫若的, 他们二人都表示同意, 则周、 郭去广州会晤陈寅恪前已知此事。 另外, 在那种年月, 要出版一位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的著作, 是需向中宣部请示的, 并且还要叫人写有关政治、 思想情况, 这对于了解具体环境下的学者生涯, 是很有意思的。杨荣国在接到信后, 于同月 21日复信:金灿然同志: 两函均奉悉。 关于陈的材料, 写好后即直寄许立群同志处,请释念。 至于著作出版问题, 中央同意, 则由贵局和陈进行商酌如何?杨荣国所写关于陈的材料, 当时不知内容如何, 待查。 金灿然在接到杨信后, 即令中华书局那时的历史一组从《史学论文索引》 中把陈的著作查出,开一目录, 并说此事要在新年前办完。 现在这份目录还保留着, 我看所收陈的文章篇目是相当全的, 可见金灿然对此事抓得很紧。 但他又在杨的信上写道: “在上级未正式决定前, 出版陈的论文集问题, 不要在群众中宣谈。 ” 金灿然是一位相当重视学术, 也极为爱才的文化领导人, 但在当时他确实也有顾虑, 这也可以见出那一时期特殊政治情势下的一种特殊心态, 恐怕现在一些年轻人是不大容易理解的了。金灿然随即于 1961年 1月 6日再次给齐燕铭写信, 说:关于出版陈寅恪论文集一事, 我曾口头请示过周扬同志, 他表示可以;也曾问过郭老, 郭老赞成。 最近接杨荣国同志信, 附上。 为慎重起见, 我们就手边的材料查了一下陈到底发表过哪些文章, 篇日附上(不全) 。 请考虑可否正式向陈约稿。 从争鸣上讲, 似可以约, 但据说他的稿子是不能动的,约了可能有些麻烦。齐燕铭于 3月在金的信后作了政策性的批示:可由中华提出向陈约稿, 只告他文中如有涉及兄弟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因中国古代史常有把这些国家做为藩属和文中带有污辱话的情形, 今天发表容易引起对方不快) , 请其慎重处理,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问题随其任何论点均不必干涉(对少数民族似关系不大, 因国内问题总好讲清楚,当然也要看讲话的分寸) 。 又约稿可否通过杨荣国与之面谈, 比写信好。齐燕铭的这段话, 应当说是相当通情达理的。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有一种特殊的国际环境, 在历史研究和古籍整理中十分注意于对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华书局编辑部当时还特地起草过一个题为《关于整理出版古籍中涉及我国同友邻国家关系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 长达好几千字, 可见非同一般。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齐燕铭不得不提及, 但是他还是提到其他任何论点均不必干涉, 这确实表现出齐的灼

识和勇气。接着就是《最后二十年》 所述金灿然于该年5月上旬去广州拜访陈寅恪,向他组约《论再生缘》 稿。 但是很奇怪, 在这之后, 中华方面就再也未提出版陈寅恪文集事, 中华是否去函与陈联系, 还是通过杨荣国与陈洽商, 或陈是如何答复, 现在都无材料, 只知后来陈的《金明馆丛稿》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文革” 后的上海古籍出版社) 联系编印。 但在 1966年 3月中华书局总编室的《情况反映》 中, 还有一份中华上编所提供的材料, 说他们在审稿过程中, 发现“作者从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出发, 完全无视封建时代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剥削、 压迫所进行的斗争, 而以婚姻集团、 地域关系和宗教信仰作为历史演变的根据” 。 这样的评价, 处于当时的政治环境, 是可以理解的。《最后二十年》 曾述及1961年 3月郭沫若会晤陈寅恪, 陈曾向郭建议组织力量整理出版宋人所编的古籍《文苑英华》 (页 319) 。 我起初曾怀疑后来中华书局影印《文苑英华》 , 是否即是郭返京后传达陈的信息。 后来翻阅有关材料, 才知中华于1961年初即决定动手影印此书, 当时在中华工作的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陈乃乾曾于 1961年 1月 10日给金灿然信, 提出“《文苑英华》 如果决定了要印, 有两点要先解决” 。 一是《文苑英华》 全书一千卷,现存宋版只存一百四十卷, 而且其中十卷还在台湾, 因此先要确定是用明版配宋版, 还是全部用明版。 二是要考虑利用傅增湘的校勘记, 这就需要有专人加以校勘整理, 陈乃乾提出从上海借调善于做校勘工作的胡文楷。 由此可见, 影印《文苑英华》 是中华书局自己独立决定的, 但在那时提出要影此书,而且要组织人加以整理, 则确与陈寅恪不谋而合, 南北共识, 这倒也是一段佳话。普及的层次近日翻阅过去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 , 重点阅读了几篇论述古典文学的文章, 对古典文学的普及产生了一点应讲究层次的想法。朱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卓有贡献的诗人与散文家, 后期他主持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工作, 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他与闻一多先生时以惊人之笔破陈说、 创新见不同, 往往以平实的文笔, 把古义源源本本地讲述出来, 在演绎与概括中把他的心得一点一滴地告诉读者, 并且似乎时时采取与读者商量的口气, 想征求你的意见。 每读他的这些篇章, 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朱自清先生很重视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 他与叶圣陶先生编了好几部文言读本, 他极力推荐浦江清先生的词的讲解, 他自己也动手作《古诗十九首》析解, 还写了一本《经典常谈》 , 系统介绍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各类著作。但是我感到, 朱先生的这些普及著作是不容易读懂的, 按照现在古典文学普及读物的标准和要求, 如果不是他的大名, 说不定会被出版社的编辑先生退稿的。 我在大学读书时, 根据老师的指点, 第一次读了《经典常谈》 。记得当时的印象是两点: 一是有些讲得太概括, 看不懂; 二是有些讲得太平淡, 无所获。 于是大致浏览了一遍, 即放置一边, 一直没有再看。 时隔三十余年, 如白居易所说的, “年齿渐长, 阅事渐多” , 再来读一遍这部书, 恰好像发现了一部新的从未读过的专著, 似乎每一段每一句都能印入心中。 阅毕掩卷, 确有一种“真乃不可及也” 之感。为什么年轻时看了觉得平淡无所获的书, 三十多年后再读时却感到大有所获呢? 我想主要原因恐怕是作者功底厚, 书的内蕴深, 这种书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和社会阅历, 是不易获知其价值的。 反过来说, 随着知识的增长, 阅历的积累, 看这种书, 就随时看会随时有新的获得。 年轻时看《红楼梦》 , 与 40岁以后看《红楼梦》 , 所得定然不同, 也是这个道理。《经典常谈》 这部书, 胜义真是不胜枚举。 如《诗经》 一章讲采诗, 说各国都养着一批乐工, 管采集歌谣的事, 乐工的老师叫太师, “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 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 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 ” 这几句话实在也是平淡得很。 但是我们记得, 过去我们讲《诗经》 ,大谈民歌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近几年有人又“创” 新说, 大谈《诗经》 中的奴隶主意识。 对此, 朱先生这几句平淡无奇的话, 不是更能使人思考吗?《经典常谈》 中第十二节题目是《诗》 , 不到八千字, 谈了乐府诗到五七言诗的发展, 时期是两汉到南宋末, 真是洗炼极了。 片言只语, 往往能使人咀嚼再三。 如说曹植“诗中

有了„我‟ , 所以独成大家” ; 说五言诗到了阮籍手里, 增加了“文人化的程度” 。 又说陶渊明“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 , 谢灵运“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 他可以说是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 但谢灵运不像陶渊明, 陶诗中也讲哲理, 这些哲理“是他从实生活里体验得来的, 与口头的玄理不同, 所以亲切有味” ,而谢则“像硬装进去似的” 。 同样说理, 杜甫又有不同, 杜甫“常在诗里发议论, 并且引证经史百家; 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进出来的, 所以还是诗” 。 至黄庭坚, 虽继续将诗散文化, 但由于刻意求新, “使每个字都斩绝地站在字面上, 不至于随口滑过去” 。 这些评论, 既见出朱先生作为有高度古典文学修养的学者的工力, 也包含有他作为诗人的精致的审美体验。可是《经典常谈》 写作时是作为普及读物而写的。 我作为 50年代前期的大学生看了觉得不够味儿, 料想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会对它有特别的爱好。 由此我想到古典文学的普及应有不同的层次。 《经典常谈》 可以说是普及读物,但这是专门研究基础上向具有中高级的人作的普及, 不是一般的鉴赏或赏析。 它是在严格的知识传授的意义上, 对古典作出系统的评析, 这可以说是普及的中间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这中间环节, 再作浅近一些的普及。 我总感到, 目前古典文学的鉴赏、 赏析作品, 数量很多, 五花八门, 但一是讲得太腻, 二是有不少知识性的纰漏。 这方面的读物存在着提高科学性的问题, 就需要有如《经典常谈》 一样较高一层的普及著作, 也就是普及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作品。 在普及读物的写作上也应提倡多层次, 不要简单化、 一体化。感召前些日子听说《叶圣陶文集》 已经出版了, 想来卷帙一定繁富, 可惜无缘拜读。 近来因偶然的机会, 从我所在单位中华书局的文书档案中, 获睹几件叶圣陶先生手迹的复印件, 读后受到一种人格与文品的感召, 久久不能平静。 特记于此, 谨以自勉。从 1958年起, 中华书局即致力于《永乐大典》 散佚本的辑集, 至 1959年, 已从国内外公私所藏收集到 720卷。 为供学术界研究、 观摩, 中华书局于该年 9月选印其中一册, 全照原书大小式样, 影印仿制出版。 这一仿制本前面有一篇出版说明, 由编辑部一位同志起草, 当时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同志即特地将这篇出版说明送请叶圣陶先生修改。这篇出版说明篇幅不长, 大约只有一千二百来字, 由 720字一张的稿纸誊写, 共 32行。 使人惊异的是, 几乎每一行都有叶老修改的笔迹。 叶老修改,每一个虚字、 每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譬如文中说《永乐大典》 “辑入古今图书七、 八千种” 。 叶老把“七” 字下的顿号删去, 并在旁边批注: “此顿号无论如何不能要。 ” 有一句“未毁者几全被劫走” , 叶老改为“未毁的几乎全被劫走” 。 原稿“劫” 字写成“刼” , 叶老特地勾出来, 用毛笔正楷写成 “劫” 。 最后一段原槁说: “要说明《永乐大典》 这一类型的百科全书, 这一册的内容是具有代表性的。 ” 粗看似也说得过去, 但被叶老划去了, 并特地在文末写了三行字: “一册的内容具有代表性, 可以知道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我觉得想不通, 恐怕一般读者也想不通。 因此, 代表性的说法不如删去。如果必须保留, 就该说得明白些, 说明从什么几点可以见出这一册的代表性。 ” 经这几句一点, 真使人豁然开朗。叶先生当时的工作是很忙的。 他在给金灿然同志的一封信中说: “我在最近两三个月内, 忙碌殊甚, 每日上下午非开会即商量文稿, 傍晚归来, 颓然无复精神。 ” 但他还是对这样一篇极为平常的文稿作那样仔细的审阅和修改, 一点“大名人” 的架子也没有。1959年至 1960 年间, 中华书局准备重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 这是朱先生以通俗的笔法介绍古代经典文献的著作, 解放前即出版, 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一般读者, 都爱读。 这次中华书局重印时, 拟请叶老写篇序。 由叶老为此书作序, 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中华书局文书档案内保存了叶老为此事给金灿然同志的一封信, 信中说: “作序之事, 非我所宜。 您应了解我, 古籍云云, 我之知识并不超于高中学生。 人皆以为我知道什么, 我实连常识也谈不上。 此一点恐不能叫人相信, 以为我谦虚。 您与我相识十年, 且非泛泛之交, 当知我言非虚也。 苟我稍有真知灼见, 则佩弦为我之好友, 于其遗著, 有不肯欣然作序

篇二:《我对书的赞美》

我对书的赞美用读书好赞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著名作家高尔基对书的赞美。我对书的赞美: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逆境中的慰藉。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年轻是读书就像迎着朝明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中,就会不断地减少。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如雨果说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考在火上一样,渐渐地融化。”一般,它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是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好书,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不仅是我,可能读好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点。总而言之,读好书,会带来很多益处。

人生应该充满梦想,充满奇迹,不能因生活的平淡而磨灭激情,因岁月的流渐而褪去色彩;我们应从一部部经典的书籍中汲取精华和养料,使其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座座灯塔,永远指明我们航行的方向!

有人说互联网和电子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会让

书籍走向死亡,我却不这么认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它让我们寻回遗忘,发现未知。我从不把书藏在抽屉里,而是将它们放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阅读才是对书籍最大的尊重。希望《繁星春水》也能成为一本大家经常阅读的书。用读书好赞美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一九二二年在《晨报副镌》上发表的,这些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受到们人的喜爱。在冰心的影响下,我们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用读书好赞美

《繁星春水》由164首小诗组成,在这部诗集中,冰心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歌颂了大自然。

篇三:《关于读书的好词好句积累》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积累:

爱不释手 津津有味 沉醉其中 细细品味 会心一笑 受益匪浅 依依不舍 心潮澎湃 构思巧妙 引人入胜 精神食粮 心生同情 遨游世界 活灵活现 形象生动 语言优美 入木三分 绘声绘色 个性鲜明 曲折离奇 悲剧人生 高大雄伟 顽强拼搏 艰苦奋斗 坚强毅力 坚忍不拔 风云人物 赫赫有名 不畏艰险 郁郁而终 怀才不遇 淡定自若 力挽狂澜 铭记在心 呕心沥血 百读不厌 手不释卷 寒窗苦读 开卷有益 书声琅琅 映月读书 学富五车 博览群书 诗礼之家 书香门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用读书好赞美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用读书好赞美

书像知识的宝库,带我去寻找各种类型的知识;书像一个语言的盛宴,让我记下很多优美的段落;书像一个故事世界,让我认识善良可爱的白雪公主、纯洁朴实的灰姑娘……

读书,充实了我的生活,使我活得更精彩,使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读书,给我带了莫大的乐趣,每当翻开书,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涌出一种感觉:读书,真好!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正值年少的我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有着勇于拼搏的豪情。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善于读书,热爱读书,从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价值。

读书,使我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秋山”的性情;读书,使我有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读书,使我有了“行贤面去自贤心,焉往而不美”的处事准绳;读书,使我有了开启成功与智慧之门的黄金钥匙。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读书真好!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经常吮吸那知识的甘霖,并将其消化成人生之路上的精神驱动力。每有空闲,手不释卷,不断充实自己的闲暇时光。

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船只,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智慧,书是老师,书是遗训……”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可是,若不读或不会读,书有何用?朋友,你不仅要拥有书,爱书,而且要勤于读书,要学以致用,那才能充分体现书的价值。

读好书乐趣无穷,读好书相当于倾听智者的谈话,读好书教会我面对挫折,读好书可以使我们增长更多知识,读好书可以使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好书可以使我们的词汇更丰富,写作更上一层楼!

篇四:《描写认真读书的句子 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1、晓鸿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2、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3、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4、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几十株花儿在静悄悄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描写认真读书的句子 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5、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12、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13、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语句请关注: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关于爱看书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93513.html

    上一篇:上晚自习申请书

    下一篇:减肥感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