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艳的近义词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百花争艳的春天》

百花争艳的春天,芳香怡人,桃花、梅花、樱花、郁金香、迎春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相继开放!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海棠花。

海棠花的种类很多。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被称为海棠四品。我最欣赏的是垂丝海棠,它的花茎呈弯曲状,开着粉红的小花,在小花旁边掺杂着绿色的小叶子,令人产生花红叶绿的美感。它是伞形总状花序,一般开4至7朵花,花梗细长,花蕾嫣红,开放时下垂,像一个个小姑娘羞红着脸低下了头,远远看去又像一片片粉色的海洋。海棠花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态各异。有的还是花骨朵,鼓鼓的,含羞待放;有的才刚刚绽放出几片鲜艳的花瓣,几只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有的已经开出了重重叠叠的小花,像是披了一件华丽的衣裳;还有的已经快要凋谢了,让花蕊抢了风头,高高地傲立在上,享受着阳光浴呢! 历代咏梅、兰、桃、梨、李、茶的诗词赋多了去,但描写章、句给海棠却相较不多。“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就写出了海棠开花较桃李稍晚,有着矜持、自重和谦让的品格。还有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首海棠诗是写海棠圣洁、幽寂。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使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很多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最著名的当数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欣赏海棠,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

篇二:《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20《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学设计

刚才的这组图片将我们带进了新中国的文艺园地,提到新中国文艺事业,我们会想到一位大师, 他在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和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他是谁呢?

他的祖籍在我的家乡浙江,但是他与成都更有渊源,他出生在成都,他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他是巴金老人

从1904年出生到2005年逝世,巴金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见证了中国文艺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今天我们就随着他的回忆进入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一、巴金的回忆

Ppt我想请位同学读一下这三句话。

生读,这三句话描述了巴金怎样的的心情呢?个别

分别描述的是哪三个时期的心情?大家

生答

不同时期,巴金心情的起伏很大,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巴金的心情起伏如此之大呢?那么让我们走进历史。

1949年7月,巴金突然接到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与他同时参会的还有老舍、冰心、茅盾等600多位文艺工作者,会议期间,毛泽东亲自来到会场,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人民需要你们,我们欢迎你们。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巴金在这一刻真正感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真正感觉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句话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发展这一事业,党在1956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仅要促进文艺的发展,还要带动科学研究的发展。这段话中,请大家找一个关键词,你会找哪个?自由,不同形式和风格,不同学派自由发展、自由争论,这一方针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

当然,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影像资料来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生活。注意:你感受到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视频资料

生答 快乐、幸福、兴奋

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生活。

正是如此,巴金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

巴金建国初创作的部分作品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巴金这一时期作品以反映什么内容为主呢?

革命战争 英雄人物 社会主义建设

除巴金的作品之外,中国当时还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说出几个代表作吗 ? 生答

表格,这些作品你们有看过吗?小兵张嘎,还有吗?生答

百花争艳的近义词

再细看作品名称,根据我们学过的历史,哪些你可能会知道内容梗概?生答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我们对哪两部作品会有所了解呢?生答

以红岩为例,它主要描写了怎样的内容?这样的内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我们再以电影为例,可以更形象直观的了解这些文艺作品。视频

影片董存瑞,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自红岩改编在烈火中永生,江姐,英雄儿女,董存瑞

在这段视频中你主要看到什么?战争 革命 英雄

这是我们刚在视频中所听到的几句话,下面我想请你们完成一个任务:请你来配音!与历史相联系,看谁最神入。我们先做一个分工: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部先进行,看小组内谁最神入,然后再请每个大组推举一位能代表你们大组实力的同学,选择其中一句来配,看哪个大组实力最强。

学生点评:你笑是因为他配的好,还是配的不好?

好在哪里?除了给他笑容外,你能再给他一些掌声鼓励他行吗?

不好在哪里?那你觉得自己能做的更好吗?那你来试试

学生自评:你为什么这样配?不但配的好,说的也相当的好,掌声

学生不好的情况:你们觉得他配的好吗?不好,那应该要怎样,谁来试试?大家觉得呢? 这组哪位同学?掌声,我感觉到了一个革命者的诞生。很有精气神,很有力度。

我真的完全被大家感动了,被大家所演绎的英雄气质感动,被他们所投入的激情感动,建国初期文艺作品正是通过一个个英雄人物的塑造,让人们看到在艰难的革命战争中,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新中国、捍卫新中国,让人们从英雄身上获取力量,而这样的力量让建国初期艰难建设中的人们更加坚持、更加努力,这样的力量让建国初期社会建设中的人们更加富有激情。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么,如果请你为这个时期文艺园地的景色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呢?

百花初放 百花齐放 百花绽放

无论是哪种,我们都能感受到文艺园地那种明媚的阳春美景。但是,随之而来的十年, 十年我没有写过一篇文章……

请你来读一下这段话。

巴金为什么连在日记本上记事都很困难呢?百花争艳的近义词

生答 (这是一个具体的表现)文化专制主义,文化上实行一种高压禁锢政策。 老舍死去,傅雷死去,那么多人死去,又是因为什么?

无法忍受折磨和侮辱,这又说明什么?在这样的折磨和侮辱下,他们无法生存下去,连生命的基本生存权也受到了剥夺。(迫害致死,剥夺的是他们生命的基本生存权)。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敢写还会写吗?数据的变化是最直观的说明。

也请你们为这个时期的文艺园地取一个名字,你们会取什么?

投影 板书 百花凋零

但是人们对文艺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专制的政策和迫害而完全泯灭,文艺工作者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自己的社会良知,在当时还是有不少的文艺工作者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是鲜血的代价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滋养,给身处困难中的人们带去希望,相信乌云总会过去,曙光就在前方。

社会主义文学大繁荣的局面,对此我非常乐观

这是巴金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一段话,

投影

巴金对社会主义文学走向繁荣是充满了希望。但是,他的希望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什么? 邓话展示

这样的前提有依据做保证吗?不要横加干涉

还能不能再在课文的阅读或者我们所学的知识中找到答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态度,二为方向的确立,双百方针的再次明确,使巴金对文学繁荣的前景充满希望,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文艺园地繁花似锦。我们身处其中感受应该更加真实。所以下面要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

小组交流:你最喜欢的文艺作品是什么?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小组交流之后请小组选派代表向其他组的同学展示交流结果。还是前后四个同学一个小组,后面的同学这样一个小组。 在此之前,我也向大家展示一下我所喜欢的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品。

投影

请小组开始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开始

(寓言哲理、励志人生、神魔玄幻、现实生活、时尚爱情、传统文化、历史演义、革命战争)

感谢这些小组同学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时期的文艺园地,真可以说是 百花争艳

投影 板书

今天我们随着巴金的回忆,走过了新中国60余年来文艺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我们的文艺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如果我们用曲线表示的话,

划曲线

从建国初期的文艺作品以革命、英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到改革开放时期如此众多的主题,我们看到我们的文艺发展从单一走向多元(丰富)。百花争艳的近义词

第一个结尾:在60余年的文艺发展中,我们发现每一时期的文艺发展变化都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当然,文艺的发展变化也与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

以巴金为例,在73岁高龄时,仍给自己定下雄心勃勃的写作计划。

投影

此时的巴金早已是中国文学界的泰斗,此时的巴金已是一位高龄老人,这位老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日下,即使这样他仍给自己列下这样一个计划,当然这与巴金老人对文学的真正热爱密不可分,但是更为主要的是巴金希望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我们来看他这一时期写作的重点集中在哪个方面:文革,对文革的反思,为什么要反思文革,希望人们得到警醒

这就是巴金说的人为什么需要文学艺术?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有你在,灯亮着,巴金用他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作品,文人的良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文学和艺术,就像生命之灯,给我们光,给我们欢乐,给我们希望和勇气,

它们总是能拨动我们心灵的弦索,捕捉我们生命的脉动。所以,让我们记住它们,

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变迁、人生的离合、生命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找到

而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艺术的创造者,欣赏者,请用我们的创造为自己的人生艺术增添更加璀璨的光芒。

第二个结尾:在60余年的文艺发展中,我们发现每一时期的文艺发展变化都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当然,文艺的发展变化也与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他们的辛勤付出希望人们能从中更多的东西,这就是巴金说的这就是巴金说的人为什么需要文学艺术?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灯亮着,巴金用他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作品,文人的良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文学和艺术,就像生命之灯,给我们光,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欢乐,给我们力量。

而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艺术的创造者,欣赏者,请用我们的创造为自己的人生艺术增添更加璀璨的光芒。

(生)警醒、希望人们从中吸取教训

是的,这正是巴金老人所说的:文学的作用,人为什么需要……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真正的社会良知。回顾60余年的文艺历程,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璀璨光辉的经典作品无一不给人们以希望、勇气和力量,在它们中间,我们看到社会变迁、看到人生百态、看到心灵轨迹;在它们中间,我们感受到那份诗情画意、感受到那份悲欢离合、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是它们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希望、勇气和量,所以,让我们记住它们,回味它们,在它们的水墨诗情和光影韵律中获取力量,共同起航,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三:《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教案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百花争艳的近义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培养学生从文艺现象中领悟历史的能力;通过理解建国以来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

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二、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教材分析

本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以“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两目内容,概括地反映了我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事业的成就。课文以时间分期,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一时期,分别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文艺事业的成就,以及“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文艺事业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艺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和发展时期,文艺园地出现了百花争艳、繁花似锦的局面。

一、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百花争艳的近义词

教材一开始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备受党和国家重视。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者共聚一堂,共商发展和繁荣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大计,确立了文艺新的服务对象和前进方向,开创了新中国文艺的新局面。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使文艺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任务。1956年4月,党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总方针。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其具体内涵包括: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能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正因为党高度重视文艺事业,既明确规定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总方针。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教材从长篇小说、戏曲、电影、舞蹈等几个方面,列举了一些优秀作品的代表。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主要以反映时代的革命变化和社

会主义现实生活为要点。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和人民生活的新风貌,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赞赏。

教材小字部分详细介绍了长篇小说《红岩》、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相关内容。 教材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大搞文化专制主义进行了揭露。 “四人帮。挥舞“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诬蔑文化艺术领域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许多优秀小说、电影、戏剧被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特别是一些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的作品,如传记文学《刘志丹》,小说《保卫延安》,影片《怒潮》《燎原》《洪湖赤卫队》等,被诬为“替叛徒翻案”,“为‘走资派’树碑立传”。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刘志丹革命事迹的《刘志丹》,被诬为替反党分子高岗翻案,由此造成一万多干部遭受迫害。连1974年拍摄的歌颂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影片《创业》,也被江青罗织了“十大罪状”。著名作家老舍、赵树理,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周信芳,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白杨、上官云珠,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一大批文艺界人士横遭批判,受到残酷折磨,有些人甚至被迫害致死。整个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花独放。

二、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总路线。在文艺方针政策上,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调整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特别是邓小平在1979年lO月30日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素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新

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

教材叙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文艺园地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的创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特别是长篇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社会影响大。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古华的《芙

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电影、电视剧创作也空前活跃,数量众多,涌现出一大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片。如影片《红高粱》《开国大典》,电视剧《长征》 《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教材小字部分还介绍了文艺领域中戏曲、音乐、杂技等方面的代表性成就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事例。

教学建议

一、本课涉及大量的文艺作品,教材不可能一一介绍,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可根据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较熟悉的作品加以讲解。结合本课写作特点,可对小说、电影、电视剧三方面作重点介绍。

二、可选取我国“文化大革命”前、“文化大革命”中、改革开放后这三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精彩文艺作品片段,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可以是一段音乐,或是一组图片,或是一小节精彩的电影对白等等。让学生抢答说出课件中播放的文艺作品的名称,由此导入新课。

三、在讲解文艺事业的成就时,不要简单地停留在作品介绍上,要注意文艺作品普遍带有某一阶段的政治烙印,反映时代的特点。注意在介绍文艺作品时,将人物、时间、活动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应侧重与历史联系起来,突出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这里的文艺作品分析与语文学科中的作品分析侧重点不同,应与语文学科区别开来。

四、讲解“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一目时,可联系“说说”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我国文艺事业的主要成就)一题,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为什么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文艺事业会取得如此成就?

五、讲解“文化大革命”中,整个文艺园地百花凋零的情景,可简单介绍“样板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看过“样板戏”,对“样板戏”的印象如何?结合教材旁边的“想想”一题,思考“样板戏”至今还不时出现在舞台上的原因。

六、讲解“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一目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繁荣局面出现的覃因,教师作出相应归纳。

七、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多、作品多,学生记忆较困难。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列表,分门别类总结归纳出我国文艺方面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的文艺作品

也可拓展开来,不局限于课本上所介绍的文艺作品,让学生列出下表,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文艺作品向全班同学讲演。

我所喜爱的文艺作品

辅栏释义

“说说”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间我国文艺事业的主要成就):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比如小说、戏曲、电影、绘画、舞蹈等方面,其中都不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精品佳作。可让学生列举出一些优秀作品的代表,加以讲解。

“讲讲” (讲一个小说《红岩》中的故事):小说《红岩》描绘了众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简明扼要讲一个自己所熟悉的《红岩》故事,并讲述自己的感受。注意安排好时间,有选择性地讲解。

“想想” (“文化大革命”中被肯定的“样板戏”《红灯记》等,为什么现在还不时出现在舞台上?应当怎样看待):这是一道含义较深、知识面较广的题目。老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讲清这个问题,学生也可能难以理解。老师可以视情况给学生解答。

对“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的评价,学术界普遍存在着争议。“文化大革命”中被肯定的“样板戏”如《红灯记》等,至今还不时出现在舞台上,不仅拥有观众,而且也确实得到不少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可以从心理学解释:在一个几乎不允许其他艺术存在的环境里,人们反复接受样板戏作品,因而对它们产生情感依恋、怀旧心理是样板戏仍然有大量观众与广阔市场的原因。另外,“样板戏”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成就是“样板戏”拥有一些琅琅上口的音乐唱腔。这为它的继续存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样板戏”音乐创作过程中一直在自觉探索如何妥善处理声与情、流派与人物、韵味与形象三方面的关系,如何通过新的手段尽可能发掘本土艺术自身的魅力等等。“样板戏”提供了相当多优秀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获得了超出它所承载的剧本文学内涵的独立价值,这既是它们在当时广

为流传的基础,也是“样板戏”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仍然有其生存空间的基本条件。对待“样板戏”的现实存在这一现象,我们要辩证看待,涉及怎样正确处理政治与艺术的复杂关系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议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艺工作也在方针政策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定,明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为新时期文艺繁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也为文艺家们提供了更宽松的创作舞台。

插图说明

一、毛主席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为该院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一题词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针,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周恩来同老画家齐白石亲切交谈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为周恩来同老画家齐白石亲切交谈的情景。

三、评剧《刘巧儿》剧照

评剧是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及东北各省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地方戏曲剧种。《刘巧儿》是评剧的优秀剧目之一,刘巧儿由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扮演。1956年,评剧《刘巧儿》被拍成电影,争取婚姻自由的刘巧儿的故事,成为那个时期普及《婚姻法》最重要的“样板爱情故事”。“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婉转动听的曲调带着人们对崭新的婚姻生活的向往传遍中华大地。图为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所饰《刘巧儿》剧照。

四、电影《林则徐》剧照 电影《林则徐》在“文化大革命”前家喻户晓,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影片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受命到广东禁烟,最后被发配充军新疆的故事。影片将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反抗精神。图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所饰林则徐的剧照。

五、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故事影片《五朵金花》创作于1959年。影片讲述了云南大理某公社副社长金花带领一群姑娘去赶“三月街”,路上车坏了,得到阿鹏帮助。阿鹏在赛马会上又得冠军,金花与阿鹏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约定明年3月在苍山脚下相会。第二年阿鹏如期赴约,却遇到四位金花,闹了不少误会,最后终于在蝴蝶泉边找到了金花。

《五朵金花》以喜剧的形式歌颂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永恒的恋情。是一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电影佳作。这部影片当时获准在国内外放映,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46个国家放映了这部影片,被称赞为“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图为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六、反映革命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是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反映了这一时期,北京爱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表现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

篇四:《描写春天的词语有哪些》

    1、春令:春季。例:[严冬已过,春令已到。"注意:春令,也表示春季的气候。如[冬行春令"。描写春天的词语有哪些

    2、绿草:绿色的草。例:[山上绿草茵茵,野花飘香,真迷人啊!"

    3、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也用以比喻太平盛世多有才识的人纷纷显露才华,大显身手。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春天。

    4、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描写春天的词语有哪些。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5、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6、与春意关联的词:春意盎然春意正浓春意阑珊春事阑珊

    7、春草:春天的草。例:[春草初露;大地已经泛青了。"

    8、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9、春汛:春天的潮汛。

    10、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11、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12、青草:绿色的草。

    13、漏泄春光:原指透露春天的信息,后比喻泄露男女私情

    14、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5、熙春:和煦的春天。

    16、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17、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8、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19、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20、艳阳天:明媚的春天。如[九九艳阳天"。

    21、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22、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23、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4、季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25、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26、杏花雨:春雨。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7、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28、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9、春光漏泄: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30、春意:春天的气象。如[树梢发青,已显春意"。

    31、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32、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33、开春:春初(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34、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间。"

    35、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36、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37、九春:春季三个月为九十天,十天为一春,称为[九春",如阮籍的笔下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之句。

    38、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39、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40、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41、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42、野草:野生的草,野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3、春雷:春天打的雷。如[春雷一声惊天地",[春雷催耕"。

    44、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45、春联:春节用的对联。

    46、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7、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48、东风送暖:东风,春风。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49、杨柳风:春风。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50、漏泄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51、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52、春游:春日郊游。

    53、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54、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55、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56、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57、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58、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59、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60、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61、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而又有[青阳"之美称。如:陈子昂诗云:[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

    62、嫩草:初生而柔弱的草。例:[嫩草油油,充满生机。"

    63、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64、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65、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66、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67、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68、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69、芳春:春天气温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天又有[芳春"的美称。如:陆机的笔下有[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之句。

    70、和风:春天的温和的风。一般只用于指温和的风,含有宜人的情味。如[和风拂拂";[和风吹拂,杨柳依依"。

    71、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72、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73、春风:开春后吹的风。如[春风解绿江南树"。

    74、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75、三春: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为[三春"。如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76、韶光:美丽的春光。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77、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78、春:春季;一年的第一季。如[四季如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组成[春景"、[春光"、[温暖如春"等。

    79、小草:指生长得小的草。例:[刚下过春雨,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80、惠风:和风。书面语。例:[惠风和畅,拂人脸颊,使人感到无限舒服。"

    81、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82、春天:春季。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83、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84、芳草:香而鲜的草。例:[春回大地,芳草天涯。"

    85、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86、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87、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88、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8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90、浅草:长得不深的草。

    91、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给春天以[阳春"或[阳春三月"的美称。李白诗[阳春召我以烟景"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在我国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与[末春"。

    92、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93、残春:余春。

    94、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95、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96、余春:犹暮春,晚春。

    97、阳春:泛指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98、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99、晚春:春之末。

    100、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101、春光:春天的景色。如[大好春光"。

    102、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03、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104、春雨:开春下的雨。如[春雨绵绵"。

    105、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106、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107、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08、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109、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110、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111、柔风:春风。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9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