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别,杜甫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通山县洪港中学 成淳勇

【内容提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史”。其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年代,尤其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大量诗歌都描绘出了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间,他生活在那个“万方多难”时代的底层,他了解战乱中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大量诗歌都反映了他爱国忧民的思想。杜诗里悲剧题材的诗歌较多,这样又形成了他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杜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形象地反映现实,他的诗歌多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三吏”、“三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下的不朽诗篇,它们也是杜诗的代表作。本文就从爱国忧民、沉郁顿挫、现实主义等三个方面对“三吏”、“三别”作一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爱国忧民 安史之乱 沉郁顿挫

“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

一、导言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杜甫是公认在诗歌创作上具有集大成及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他的作品以最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他的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著称。人称“诗史”、“诗圣”。

杜甫前半生处于玄宗执政时期,这个阶段由于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后安史之乱则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杜甫也亲历了困顿之苦,体察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作品广阔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的社会面貌,慨叹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痛苦,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交织在他的作品里,大量地反映在他的诗歌中。杜甫的作品很少有孤立地描写景物或抒写内心情感而不牵涉到当时时局与社会的。他的作品是一幅天然的历史画卷。因此,杜甫生前,人们就用“诗史”称呼他。

如果说“诗史”是从历史价值角度评价杜甫的话,那么“诗圣”则是一个全面的评价了。唐代是古诗的鼎胜时期,各种新旧体诗歌达

三别,杜甫

到成熟的阶段,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人风起云涌,时代需要一个人来对已有成就加以总结并进一步推向高峰。杜甫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他博采众家之长并加以创造发展,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并逐渐登上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中年之后,身逢安史之乱,给他提供十分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创作题材。杜诗中许多著名篇章,都是直接描写这一动乱或与之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客观地刻画记录历史事件,也体现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思想,沉郁顿挫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其中的“三吏”、“三别”等作品,是杜诗的代表作。

为了论说方便,我选取杜诗中的“三吏”、“三别”作为本文的论述对象。

三别,杜甫

二、忧民爱国的史诗

杜甫的出身本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样的阶级出身使杜甫很难成为一个爱国忧民的诗人。但三十五岁到四十八岁这十几年间,杜甫经历了长安的十年困顿,经历了安史之乱,甚至陷落在叛军的手里。这十几年的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安史之乱期间,在陕北,他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这十几年的生活,使杜甫成为一个爱国忧民的诗人,这也确定了杜甫此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思想方向。而从这个角度说,“三史”、“三别”无愧于“爱国忧民的史诗”这一说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带兵反叛朝廷,从洛阳长驱南下,攻陷洛阳。第二年,在洛阳称帝,不久又攻陷长安。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在与溃败的叛军作战中,唐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与叛军继续作战,军队到处拉丁补充兵源,临近前线一带的新安,石壕一带受害最深。杜甫因当时因房王官案谏言触怒唐肃宗,从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他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三吏”、“三别”则是一路的真实见闻。

《新安吏》写新安县吏奉命征兵,因为壮丁早已用完,只好用“中男”(未受过训练的未成年男子)充数,诗中描绘了征夫离别的

场面。《石壕吏》写官吏夜里到石壕村捉人当兵,一个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全都当了兵,这次老妇人又被拉去服役应急。《潼关吏》写士卒筑城御敌的情景。《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妇由于征兵,不得不“暮婚晨告别”,新娘痛苦地说:“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垂老别》写一个子孙阵亡的老翁应征别妻的惨景。《无家别》写败阵的军士回到一片荒凉的家乡,而家人已死绝,正当他想务农安生之时,县吏又来要他应征,这回他已是无家可别了。

在“三吏”、“三别”中,有已过兵役年龄的老汉,也有不及兵役年龄的中男,甚至连根本没有服兵役的老妇也被捉去。总之,字字句句都反映出了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苦。

“三吏”、“三别”不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同样还表现了杜甫关心国家命运的一面。因此,从最深刻的意义上来说,“三吏”、“三别”并非只是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痛苦的讽刺诗,同时也是爱国的诗篇。因为在这些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三别,杜甫

比如《新安吏》中,当诗人写到“天地终无情”时,已经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表现了人民之苦。但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统一的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来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使人过分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为了讨伐安史叛军,说是名正言顺,但哪里谈得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呢?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人在揭露的同时也回护了朝廷,其用心之在国家也就溢于言外了。

再如《新婚吏》,“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呼声,也是诗人自己通过新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号召人们参加平叛战争。

我们从“三吏”、“三别”中可看出,杜甫由反战到主战完全是从国家的利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思想性这一角度看,“三吏”、“三别”确是忧民爱国的史诗。

三、沉郁顿挫的华章

杜甫是一个作品极其丰富的诗人,要想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他全三别,杜甫

部作品的风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通常人们谈到杜甫的作品风格时,通常用“沉郁顿挫”来形容。

“沉郁顿挫”的来历,本是杜甫有次向唐玄宗献上自己的作品《雕赋》时于表文中写到的:“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杨雄枚皋之徒,庶可几也。”杜甫说的沉郁顿挫本是指自己的这篇辞赋而言,并非有意识地规定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且这之后,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再也没有类似的说法。后来宋代严羽在他的《沦浪诗话》中曾有过“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这样的评论。发现杜甫这个自己偶然道出的自我评价最能代表他的作品风格的是清代的文学评论家们。这个词语确能概括杜甫的多数作品,因此用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但要理解沉郁顿挫,还要从杜甫的诗中去体会。

沉郁与顿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沉郁,即低沉郁闷之意;顿挫,则指停顿转折。联系杜甫的作品看来,沉郁指的是作品中意境的深远和情调的浑厚,它与作品的主题内容有关;顿挫本是指一种舞蹈动作,在诗歌中是形容一种有节奏的感情震荡,它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的技巧有关。

从题材的角度看,“三吏”、“三别”都属于悲剧题材的诗歌,而悲剧题材的诗歌又最能表现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因而从这一方面讲,“三吏”、“三别”是杜诗中沉郁顿挫的华章。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颠沛流离,过着流亡和逃难的生活,其个人小家庭的日子可谓苦难之至,但在其笔下抒写的却并非其个人的苦难。请看:新安县中“中男”不得不含泪走上战场,石壕村中老妪“三男邺城戍”却还逃不掉“急应河阳役”的结局,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子孙阵亡的老翁,无家可别的老人都摆脱不了征发的命运。——这些是抒写人民的苦难。可站在诗人的角度,他明知此时兵役制度的黑暗,可还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劝慰“中男”“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仆射如父兄。”还借新娘子的口发出“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的号召。其伤时忧国之心一至于斯!可见从主题内容来看,“三吏”、“三别”中确实可见“沉郁”二字。

再说顿挫,我们以《石壕吏》为例,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作一简要分析。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离常轨的景象,

为悲剧的渲出提供一个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则引出了以下的所有情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则表现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门外一有响动,老翁立刻逃走,由老妇出面周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形象,概括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吏呼怒——妇苦啼。后者是前者逼出来的。下文中作者全是写“妇啼”内容,但随时可见“吏呼”。妇人致词的十三句诗中可见多次转折。可见石壕吏的多次“吏呼”。或者说,“吏怒呼”、“妇苦啼”是一直贯穿于事件的始终的。可以想得到当时情景,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老妇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老妇出门看”时,县吏扑进了房,四处搜索不见一个男人便怒呼“你家的男人哪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三个儿子邺城当兵,一个来信说,另两个刚刚战死了„„”她希望以此来博得县吏的同情,从而高抬贵手。但县吏反而大发雷庭“难道再没有其他人了?”妇人只得再诉:“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一看便前后矛盾,可能老妇说了一半时,那个被媳妇抱着躲起来的小孙子突然哭了起来,于是县吏再次怒吼:“不是还有孩子吗?你竟撒谎!”老妇只得说:“是有个小孙子,可还在吃奶呢!”可这句话又引起了吏怒呼:“吃谁的奶?”老妇只得再解释:“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但县吏仍不罢手,老妇生怕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得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致词结束,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最后四句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表明老妇被抓,儿媳哭泣,“天明”二句收束全篇,给人以无限想象的余地,分别时诗人、老翁怎么想,怎么说都在这里余意不尽。如果说新安吏给群众带来的痛苦情有可恕(有府帖作证,上命难违),则石壕吏就十分恶劣了,他竟采用夜间抓丁的方法,阴险而凶狠。杜甫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之妙由此《石壕吏》也可见一斑了。

沉郁顿挫风格在“三吏”、“三别”的其他几篇,在杜诗的其他作品均有体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现实主义的力作

从创作方法的角度来看,杜甫最大的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

篇二:《杜甫三别》三别,杜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三别,杜甫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译文:

兔丝依附着柔弱的蓬麻而生长,当然是长不长了。一个女人家嫁给了出征的丈夫,还不如丢弃在路旁等死。我和你结为夫妻,没想到,连床被都来不及睡暖。我们傍晚才结婚的,你一大清早就要离开了,未免也太匆忙了吧?你这一去,虽然只是戍守在不远的河阳,而我的身分还没有真正确定,叫我怎么去拜见公公婆婆呢?想当初我爹娘抚养我时,把我当宝一样藏起来,不许我抛头露面。然而,身为女人的我,本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你现在就要去战场上送死了,我的心情沉痛得好像要断了肠一样!我真希望能跟着你一起去,但眼前的情势又是那么紧急。我只能忍着泪劝你,不要太过于思念这段新婚,要努力为国家效力才行。一个女人家如果真的跟到军中去,恐怕会影响了军威啊。我悲叹自己出身贫穷,好不容易才有机会穿上这件新婚礼服。我发誓,这件礼服不会再为第二个人穿了,我当着你的面,卸下了美丽的粉妆。哎!抬头看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论大鸟小鸟,都是成双成对地飞着。偏偏人世间的事情,是这么的违背人意,然而,尽管命运如此,我对你的爱情永远坚贞不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我也同样依恋故土,哪能辞乡而去,且在此地栖宿。正当春季,我扛起锄头下田,到了天晚还忙着浇田。县吏知道我回来了,又征召我去练习军中的骑鼓。虽然在本州岛服役,家里也没什么可带。近处去,我只有空身一人;远处去终究也会迷失。家乡既已一片空荡,远近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永远伤痛我长年生病的母亲,死了五年也没有好好埋葬。她生了我,却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终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这老百姓可怎么当?

垂老别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译文:

四野硝烟真叫人一刻不安,栖身无所正当这风烛残年。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一路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庆幸的牙齿完好胃口不减,悲伤的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老伴闻说睡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那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篇三:《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龙源期刊网 .cn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作者:喻文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三吏”“三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的不朽典范,是真实反映唐王朝“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生产力,而且孕育了一大批灿若北斗的杰出诗人,也创作了一大批可与日月齐辉的诗篇,其中尤以组诗“三吏”“三别”最为著名。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组诗“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表现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杜甫 三吏 三别 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

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军的溃败而告终。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组诗“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篇四:《石壕吏原文及翻译_石壕吏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

<石壕吏>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词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石壕吏原文及翻译_石壕吏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原文及翻译_石壕吏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
[前言]
<石壕吏>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注释]
(1)暮:在傍晚。  投: 投宿。石壕村:今名干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2)吏: 官吏,(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最近,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唯: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备晨炊:还能够做些伙食差役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登:踏上
(23)独:唯独、只有
[译文]
“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人姑且过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完结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我“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鉴赏]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五:《戏为六绝句之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诗词全文如下: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戏为六绝句之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鉴赏]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戏为六绝句之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09027.html

    上一篇:感动的情书短信

    下一篇:创业志力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