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近义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在今天晚上的练习上,书上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解.

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我跟爸爸来到了华堂商厦.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

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特价打了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就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吗?我想:150*0.8,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出结果,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数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得120元。我兴奋的回答打

完八折这件衣服的价钱是120元。爸爸又问我:“通常一个数乘另一

个数,积一定比因数大,但为什么这道题的积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我想,在做练习的时候,自己遇到过。我非常有信心的说:“一个数

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爸爸说:“真聪明,那么除法有没有

这样的规律呀?”“当然有 ,当被除数大于0 ,除数大于1时,商比

被除数小.当被除数大于0,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 爸爸说:“那

么我再考考你,这件衣服原价200元,打五折,现价是多少元?”

我快速的回答:“100元”。爸爸高兴的说:“我女儿学会举一反三

了!”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

搞促销,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我说:“不知道。”

爸爸说:“买二赠一就是说花两箱的钱买三箱的奶。一箱50元就相

当于花1元的钱买了150元的奶那拿100 除150就相当他

打的折数, 结果大约是七折,你明白了吗?”我说“我明白了。”

我越来越发现,数学试用于解决生活的问题!

百分数应用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

题,解答这类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

个数等于百分之几。

如:“某班级有学生160人,其中女生优4人,女生占百分之几?”单位“1”是男女生总人数,问题上“女生占百分之几”也就是求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只要用“是”前面的量即“女生人数”除以“是”后面的量单位“1”即男女总人数,列式为84÷160,算出来的用百分数表示(如果除不尽,保留三位小数)。

又如:“某工厂九月份捕鱼1000吨,十月份捕鱼800吨,九月份捕鱼比十月份多百分之几?”这题和刚才那题就不同了,刚才那题直接告诉我们两个量,只要用“是”前面的量除以“是”后面的量就行了,而这题虽然告诉我们两个量,但是问题要求的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是十月份捕鱼的吨数,要先求九月份捕鱼比十月份多的吨数,即1000-800,再用多的吨数除以十月份的吨数(即单位“1”),综合列式是(1000-800)÷800。

数学题解答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后,我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

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 ,这题就是难。”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我惊讶地说道。“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利用这个规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数学报上的知识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正在家里看数学报,无意中看到求比值与化简比这个题目,我想这不是上学期学过的吗?但是我又一想,我还是看一看吧!

“求比值”与“化简比”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学们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比值的目的是求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化简比的目的是把一比化成和它相等并且前、后项互质的整数比。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类似。有以下几种:

(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

5/6∶1/2=(5/6×6)∶(1/2×6)①比值为5/3;②化简比为5∶3。

(2)运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如:

6.3∶0.9=6.3÷0.9①比值为7;②化简比为7∶1。

(3)运用比与分数的关系。如:

16∶20=16/20=4/5①比值为4/5或0.8;②化简比为4∶5。

3、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和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见上例),不能写成整数、小数或带分数的,化简比的结果要读成几比几,如:16∶20化简比为4/5,应读作:4∶5。

通过这就可看出,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资料,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数学随想

数学我是您的一位忠实爱好者,

篇二:《反其道而行之巧解题》

反其道而行之巧解题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唐明友

有的数学问题,从正面思考,困难重重,甚至会陷入山重水复之中。此时,若转换思维角度,打破常规,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就会柳暗花明。经常训练这种反其道而行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应予以重视。

一.反向分式方程转化

例1.解方程:6x-25x+12x+25x+6=0

解:显然x=0不是原方程的解,因此x≠0。两边都除以x得 2432

256+2=0 xx

1126(x+2)-25(x-)+12=0, xx

12设x-=y,则此方程化为6y-25y+24=0, x

38∴y=或y=, 23

131当x-=时,解得x1=2,x2=- x22

181当x-=时,解得x3=3,x4=- x336x-25x+12+2

评注:本题是一元四次方程,各项系数分别为6,-25,12,25,6,具有对称性(有一对互为相反数),这里反而向分式方程转化后,其特征十分明显,再运用常规方法解即可。

二.反从结果思考反其道而行之近义

例2.某校有128名乒乓球选手,采用淘汰制(即输一场就被淘汰)争夺单项冠军,问共需安排多少场比赛?

解:因每两人比赛一场,则第1轮要赛128128128场,第2轮要赛2,第3轮要赛3场,……。222再将每一轮比赛场数相加求和,这样解较繁杂。

若从问题的结果思考,就简单多了。从淘汰制看,每场比赛总要淘汰一名选手,现在128名选手中要决出冠军,需要淘汰127名选手,因此,共需要安排127场比赛。 评注:有些问题如果由题意盲目进入探索,问题就会复杂化。此时,若能从整体上把握方向,反从结果思考,常会找到问题的简明解法。

三.反证法

例3.设a≠b≠c≠0,求证:三个方程ax+2bx+c=0,bx+2cx+a=0,cx+2ax+b=0不可能均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反其道而行之近义

证明:假设这三个方程均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1=4b-4ac=0 ①

△2=4c-4ab=0 ② 22222

△3=4a-4bc=0 ③

①+ ②+ ③ 得

a+b+c-ab―ac―bc=0

两边同乘以2后再配方得

(a-b)+(b-c)+(c-a)=0

则a=b=c,这与题设a≠b≠c相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评注:本题从正面进攻很难奏效,又是否定性命题。因此,从反面考虑,用反证法则轻松获得解决。

四.反将常数当未知数

例4.已知:a≥2,解关于x的方程:x-3x+(4-2a)x+4ax+a-9=0

解:把方程化为以a为未知数的方程:

a-2(x-2x)a+(x-4x+4x-9)=0

a-2(x-2x)a+(x-2x+3)(x-2x-3)=0

[a-(x-2x+3)][a-(x-2x-3)]=0,

∴a=x-2x+3,a=x-2x-3

当a≥2时,原方程的解为:x=1±2或x=1±a4

评注:此方程未知数x的次数太高,无从下手。而常数a的最高次数是2次,如果将常数a反当成未知数,整理成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因式分解化为关于x的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再解这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就水到渠成了。

五.不消元,反增元

例5.解方程:x=(x+3x-2)+3(x+3x-2)-2

解:设y=x+3x-2,则有

2xy3y2① 2yx3x2②2222222222222243243222222222

①-②得:(x-y)(x+y+4)=0

当x=-y时,由②解得:x=-1±3

当x+y+4=0时,将y=-(x+4)代入②得:x+4x+2=0,解之得:x=-2±2

∴原方程的解为:x=-1±, x=-2±2 2

评注:本题若直接去括号就会变成一元四次方程,再解相当困难,必须另辟蹊径。而解方程的通常做法是消元,这里反而增设了一个元y,但过程中的y只起到桥梁的作用,不用求出来。

篇三:《近义词》

近义词(实词、虚词)辨析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

2、能从词语的意义、色彩、用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高考要求】《考试大纲》中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E级(应用)本考点包含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

实词

【命题揭秘】

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上,以辨析近义词为主,要求注意一些近义实词的用法,尤其是那些常见的近义词辨析。此外,对实词在应用上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应用实词”指在动态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辨别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常涉及到同音、近义或既同音又近义的实词。辨析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语意轻重、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的区别,用法上的区别。 【方法提示】

实词主要考查近义词的选用与辨析,侧重考查同音近义词和双音近义词,考查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不是静态的词典中的固有定义。 辨析原则:词不离句,存同析异。

解答方法:从词义上析辨、从色彩方面辨析、从搭配习惯上辨析、从词的语境运用上辨析 一、从词义入手(“四看”)。 1、看词的确切含义

例: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 (收集/ 搜集)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2、看词义的适用范围。对大多数近义词而言,其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比如“边境”和“边疆”,前者范围较小,后者指地域范围较大。

例:①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 。

②还是在第二次 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逃路。 ③这是一次最壮烈的 。 (战役/ 战斗/ 战争)

3、看词义的轻重。有不少实词,它们在概念上差别不大,但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如“盼望”和“渴望”、“轻视”和“鄙视”两组近义词,前者的词义较轻,后者较重。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 / 称道)的事。

4、看词义的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表达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例:现在,雾都重庆直接 国务院, 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 这个医疗诊所是人民医院的 单位。 (隶属/附属/从属)

1

二、从词的色彩入手 。

词的色彩分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分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种,比如“沟通”是中性,“勾通”就含贬义。 语体色彩分口语和书面语。句子的语境一般会暗示词语应该是什么色彩。 1、词的感情色彩

例: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的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_(充溢 / 充斥)着饱满的生气。 例:他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大家______(效尤/ 效仿)。 2、词的语体色彩

例:中国政府一再(声明/ 申明),一定要如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三、从词的搭配习惯入手。

有些近义词的搭配对象不同,如“改进”和“改善”,“改进”常和作风、方法、技术等词语搭配,“改善”常和生活、关系、设备等词语搭配。有些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关系不同,如“充满”和“充分”,前者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可以作定语。 1、搭配固定,要弄清搭配对象。

例:毋庸__________(置疑/ 质疑),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不容 (置疑/ 质疑)的客观规律。 2、要掌握词性和语法功能。

例: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 出高(品位/ 品味)的作品来。 四、从词的语境入手。

词语辨析不仅要辨析词语的意义,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注意句子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把选项和原文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做到形合、意合、境合。

例: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 _______(谋取/牟取 )暴利的犯罪行为。

例: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导致/引导)

【演示题】

(2011.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

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训练达标】

1.(2012·北京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反其道而行之近义

__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__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剑南风景区的万竿碧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那壮观的景色令他久久不能________。 (2)勘探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________不定,为祖国的勘探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3)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________为暴力行动。

A.释怀 形迹 退变 B.释怀 行迹 退变 C.忘怀 形迹 蜕变 D.忘怀 行迹 蜕变

虚词

【命题揭秘】

虚词,主要考查关联词、介词的正确适用。

关联词的考查,主要考查对复句或句群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分析。 介词的考查,主要以判断介词的运用是否正确为主,考查考生对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以及句中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虚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词类的混用,包括连词、介词、副词的混用;二是搭配不当;三是位置不当。因此,对虚词的考查,实际是考查考生对句意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方法提示】

1.从词性、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①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②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③“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既„„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等;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

2

【演示题】

(2011•广东卷)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____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____②____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___③____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训练达标】

1.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____①____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____②____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____③____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____④____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____⑤___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________凭劳动力和气候来决定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提高,________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休戚相关。

A.仅仅 即使 因而 B.只有 虽然 于是 C.只有 即使 因而 D.仅仅 虽然 于是 【课堂小结】反其道而行之近义

【方法汇总】

近义词辨析四种方法

近义词辨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要指望通过表面的意思对两个词语加以辨析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通过制造不同的语用环境对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加以辨析的能力。与字音字形题一样,死记硬背决非上策,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下几条备战建议,供各位同学参考:

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就比较泛泛而言;“钟情”的只是是爱情,“衷情”的对象则宽泛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启动”的往往是机器和法规,“启用”的对象则大多是“物”;“简练”主要修饰措辞,而“洗练”则可修饰语言、文字和技艺;“包罗”的可以是“万象”,“包括”的东西则相对有限„„由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到程度,比如“迷醉”强调“沉迷”,比“陶醉”要更深一层,“荣膺”与“荣获”的区别也可以放在这个维度上加以考量。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当然,两个全组成“制止”就没戏唱了。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面对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追求含蓄蕴藉的两字短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手段。

总之,对于近义词辨析题,我们务必要找到真正能够将两个词区分开的点,这些点最好本来就生长在这些近义词上,成为我们在考场上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千万不能蒙混过关,使得本来区分就不大的近义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课后作业】 2014高考真题

1、(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 ②曼延 ③总算 B.①反应 ②蔓延 ③总算 C.①反映 ②蔓延 ③终于 D.①反应 ②曼延 ③终于 2、(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 ,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 ,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 ,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 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 绚丽多彩 顽固 框定

3

B.滋养 绚丽多彩 稳固 锁定 C.滋润 多姿多彩 稳固 框定 D.滋养 多姿多彩 顽固 锁定 3、(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 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 A、词语 不免 无可厚非 B、词汇 不免 无可厚非 C、词汇 未免 无可非议 D、词语 未免 无可非议 4、(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5、(重庆卷).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网格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 B.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 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 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 6、(北京卷)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篇四:《对生活感慨的句子》

1、上帝在这边关上门,就会在那边打开窗,即所谓的天无绝人之路。

2、人生有些事情就如打喷嚏,虽然你已经有所预感,却总是措手不及。

3、曾经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和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

4、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于天地之间--王蒙。对生活感慨的句子

5、很多人,很多事,原本是熟悉的,以为明天可以再继续的。于是转过身暂时放手,6、人的成长要接受4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三者背道而驰。

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对生活感慨的句子

8、一人一金句,领悟万万千: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历文明之痛苦,这个痛苦就叫做革命--<十月围城>中孙中山道出了监制陈可辛最感动的对白;一个女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9、人在职场须记牢:有多勤奋并不重要,为什么勤奋最重要。喜欢谁并不重要,谁对你有用最重要。理想很重要,但比理想更要的是生存。

10、真话如同咳嗽,多在压抑不住时喷涌而出。假话如同台词,常常要背熟了再说。

11、不要忘记你离开学校时的梦想,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你有时很疲惫,()很迷茫,甚至也很悲观,但不要忘了当年散伙饭上,你喝下最后一杯酒,给自己的承诺。

12、花之所以美丽,因为它有鲜艳的外表;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美好的心灵。心灵之美,持久、永恒。美得让人无法忘记。所以,各位美女,注重外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一下自身的修养,这样美才会经久不衰。

13、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倒退就是前进。

14、成功的人生一开始是观众,接着是演员,最后才是后台老板。失败的人生反其道而行之。--李敖谈“人生成败三部”。

15、有一些事情或许我们无法左右,但成绩是货真价实的!热爱生活的人一路上常会起伏不断--无论得意与失意,生命的质量才最有意义!

16、孤单的你,孤单的我,孤单的灵魂,流离失所。

17、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18、人创造奇迹常常是在瞬间,但没有一个创造奇迹的人是依靠瞬间的--成功在于平日的积累。

19、健心关键在于养神,养神关键在于懂得精神内守,不使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过极,不当名誉、金钱、物质、地位的奴隶!

20、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占领着绝对的领导地位,当无数的傻子高呼着自己控制了生活自己掌握了命运,却没有看到,生活站在更高的苍穹之上,露出的讥笑嘲讽的面容

21、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观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空间里的好文章是永远不会消失?

22、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可以分成两种思想潮流:一是说真理比生命更重要,一是说生命比任何事都重要。当人类要发动战争,他们会以前者为藉口,但当他们要结束战争,又会拿后者作理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09304.html

    上一篇:家的句子子

    下一篇:关于谢谢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