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白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栀子简介》

栀子简介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是岳阳市市花。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栀子出自《本草图经》:栀子,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

实用复方

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NONG: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5]

2.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5]

3.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5]

4.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5]

5.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5]

6.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5]

7.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5]

8.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栀子-原植物

9.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5]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5]

11.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5]

12.治肺风鼻赤酒: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5]

13.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5]

14.治热水肿:山栀子25克,木香7克,白术12克。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5]

15.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5]

16.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5]

17.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5]

18.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5]

19.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0.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5]

栀子-原植物

21.治远年日久 内外臁疮:山栀(烧作灰 研为细末)、乳香(另研)各半钱 轻粉少许.上再研为末 用瓷器盛贮.每用时先将葱白、花椒煎汤洗疮.稍歇 再温浆水又洗一次 候恶水去尽 再将白水煮百沸 候温再洗.但疮口脓水血丝清水各尽 又用粉帛拭干.然后敷之.如干者香油调敷 湿者干掺.但恶疮口满实软 绢帛护之.中硬不作脓者未可用.如肿软有脓者 依前法再洗 敷贴之.(《普济方》奇妙栀子散)[5]

22.治下疳疮:栀子一枚 去穰 装入明矾末 面糊合口 火烧存性为末.洗净 干掺上.(《奇效良方》栀子散)[5]

篇二:《抗癌药方》

绒毛膜癌

僵蚕、蛇蜕、全蝎、蜂房各等分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日2次。可使诸种症状缓解,阴道流血停止,妊娠试验转达为阴性,X线复查肺部阴影消失。宜于晚期有肺转移者

宫颈癌

僵蚕、蜂房各15克,生麦芽、熟麦芽各4.5克,全蝎,女贞子、冬瓜子、竹菇各6克,旱莲草12克,薏米18克,蝉蜕、蜈蚣各1枚切碎,水浸泡30分钟,滤取上清液1次服。渣再加水煮20分钟,滤取上清液1次服。渣再加水煮20分钟,滤取上清液再服1次。同时用僵蚕、全蝎、山甲、蝉蜕、蜈蚣、地龙各15克共研细末,为六将粉,加入麝香3克磨匀,用适量外敷宫颈处,隔日1次。迄癌肿缩小,溃疡修复,宫颈光滑。

肝癌

僵蚕60克,硫黄、蜂房各9克,炙马钱子、全蝎、守宫各12克,生山甲、蜈蚣各24克,石见穿、急性子各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2次。另局部于肝肿硬处外敷蟾蜍鲜皮,隔日1换,3个月后肝区疼痛明显减轻,肝肿大缩小,症状好转,食欲增加,延长生存期。

乳腺癌

僵蚕、全蝎、威灵仙、木鳖子各30克,红娘(糯米炒)4.5克,炙狠毒9克,阿魏、五灵脂各15克,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蜈蚣40条共为细末,水泛为软坚丸,每服1.5克,日2次。另用6克捣烂,水润湿外敷患处。能使癌肿软缩,溃疡修复。

食管癌

僵蚕60克,石见穿、急性子各30克,蜈蚣、生山甲各24克,炙马钱子、全蝎、守宫各12克,碌黄、蜂房各9克共为细末,炼蜜和为抗癌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2次。迄癌肿缩小,阻塞消除,吞咽顺利。

喉癌

僵蚕、白药子、板蓝根、玄参各9克,升麻3克,山慈姑、桔梗、生甘草各4.5克,藏青果6克,石仙桃30克切碎,水煎服,日1剂。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恢复、颈部肿块缩小。

唇癌

僵蚕、藿香、甘草、栀子各9克,全蝎3克,蜈蚣6克,防风、生石膏各12克水煎3次分服,日1剂。同时用乳香、没药、雄黄各15克,轻粉9克,朱砂、巴豆霜各6克,冰片3克,蟾酥1.5克,麝香0.3克共为细末,以陈醋调为蟾酥饼润敷癌肿了,隔日换1次。迄硬结缩小,溃疡修复。

鼻咽癌

僵蚕、蜀羊泉各15克,苍耳子、辛夷、连翘、蒲公英、夏枯草各12克,白芷、川芎、 黄芩各3克,半枝莲30克,牡蛎60克水煎服,并冲服:木鳖子0.3克,全蝎1.5克,日1剂。能使头痛鼻塞等症状缓解,癌肿逐渐缩小。

肺癌

八角金盘10克,干蟾皮12克,黄芪30克,蛇莓30克,八月札30克,半枝莲15克,七

叶一枝花15克,鱼腥草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用于正虚邪实患者。守宫、蜈蚣各5条,干蟾皮、羊乳、徐长卿、玉竹、甜葶苈子各30克,茯苓皮、庵闾子各15克,生甘草10克,蛤蚧一对。治肺积伴下肢浮肿者。晚期只宜小补… 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冬早夏草6克、茯苓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黄芪30克、菖蒲10克、儿茶10克 水煎服。

脑癌

肝风内动型

主证: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视物模糊,神志朦胧,反应迟钝,或昏迷不省人事,烦躁易怒,抽搐震颤,舌强失语,恶心呕吐,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清热。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

中药:枸杞子10g,杭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萸肉10g,泽泻15g,丹皮10g,云苓10g,女贞子15g,生牡蛎15g,夏枯草15g,僵蚕10g,怀牛膝30g,白花蛇舌草15g,天麻30克。

脾虚痰聚证

主证:头眩头痛,嗜睡神疲,或神昏迷蒙,视物模糊,纳少脘闷,口淡口腻,呕恶时作,面色萎黄无华,或晦黯虚浮,便溏或粘,舌苔腻垢,脉沉濡滑。

治法:益气健脾,化痰软坚。

方药:芪术双苓汤。

中药:炙黄芪30g,胆南星10g,自术10g,菖蒲9g,茯苓10g,土茯苓30g,制半夏10g,紫菀15g,昆布15g,海藻15g,夏枯草10g,车前草10g,海浮石30g,南沙参15g,川断10g,桑寄生9g,天麻20克。

大肠癌

半枝莲60g,石见穿30g,生地榆30g,苡仁30g,忍冬藤30g,昆布30g,山豆根15g,槐角15g,胡麻仁15g,白蚤休12g,帜壳9g,川朴9g。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

淋巴瘤

方①:黄芪、熟地黄、鹿角胶、夏枯草各15g,天南星、莪术、茯苓各10g,桂枝6g,甘草3g;

方②:夏枯草、天冬、穿山甲各15g,白芍、生黄芪、茯苓各10g,青皮、当归、黄芩各8g,柴胡9g,山慈菇、莪术各12g,白花蛇舌草30g;

方③:金银花、丹皮、麦冬、生地黄各l0g,白花蛇舌草、天冬、白毛藤各30g,丹参、葛根、太子参各15g,石斛12g,黄芩、大黄各9g,干瓜蒌25g;

方④:天冬、白花蛇舌草各30g,沙参、生地黄、茯苓、黄精、知母各12g,麦冬9g,天花粉、枸杞子、白术各10g,白茅根、太子参、绞股蓝各15g,西洋参6g。

属寒痰凝滞型者,用方①;属气郁痰结型者,用方②;属血热瘀毒型者,用方③;属肝肾阴虚型者,用方④。均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淋巴瘤要治好的话只依靠偏方希望不大,最好的办法是诱导癌细胞自行消亡,抑制淋巴瘤细胞的转移扩散,推荐服用铁皮

石斛、单方含量16%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胶囊等进行辅助治疗

淋巴癌

方1 党参12克,焦白术9克,全当归9克,炒白芍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蛇舌草30克,蛇六谷30克(先煎),蛇莓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2克,黄药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2 丹参24克,血竭花9克,川芎9克,莪术15克,地鳖虫9克,蜈蚣9克,赤芍12克,鳖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乌骨藤40克。

用法:每日1剂,煎汤,分2次服。

方三 黄芪、太子参、白术各15克,大枣6颗,当归、生地、麦冬、枸杞个10克,阿胶15克,牛膝12克、补骨脂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口腔癌---

茵陈3克,银柴胡3克,石斛3克,枳壳3克,麦冬3克,甘草3克,生地3克,黄芩3克,知母3克,枇杷叶3克,淡竹叶20片,灯心草20片。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食后服。

口腔癌方2 黄连6克,黄柏9克,小生地9克,浮萍草9克,白芷9克,防风9克,当归尾9克,白藓皮6克,白芨6克,僵蚕6克(炒),梅花冰片0.9克(另研,后对)。共研粗末,水煎,滤去滓,再熬浓汁,搽之。

卵巢癌外敷中药方剂:黄柏100克、片姜黄100克、红藤300克、苍术100克、陈皮100克、厚朴100克、香附100克、泽兰100克、丹参300克、当归100克、肉桂100克、蛇床子100克、白鲜皮100克、地肤子500克、干姜100克、茴香100克、三七100克、桃仁100克、莪术300克、不留100克、蒲公英100克、川芎100克、川椒100克、白芨300克、黄芪500克、大黄500克,甘草100克,重楼100克,血竭100克

卵巢癌

1、气血瘀滞型

证候:腹部肿块,质坚硬,推之不移,按之不散,小腹疼痛,坠胀不适,面色晦黯,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神疲乏力,纳呆,二便不畅,舌质黯紫有瘀斑,脉细涩或弦细。多为中晚期病人。方药:自拟方。三棱,莪术,丹参,赤芍,川楝子,七叶一枝花,石见穿,元胡,乌药,木香,党参,黄芪,鸡内金。水煎服,每日 1 剂。

2、痰湿凝聚型

证候:腹部肿块,腹大(腹水)如杯子状,腹胀胃满,身倦无力,纳呆,舌质黯淡,苔白腻,脉滑。多为中晚期伴有腹水。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苍术,茯苓,半夏,附子(先煎),胆南星,陈皮,薏苡仁,三棱,莪术,枳壳,香附,黄芪,党参,绞股蓝。水煎服,每日 1 剂。栀子,白术

3、湿热瘀毒型

证候:腹部肿块,腹胀,口苦咽干不欲饮,大便干燥,小便灼热,或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舌质黯红,或红紫,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多见于卵巢癌晚期。

方药:五苓散加减。白术,泽泻,猪苓,桂枝,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大腹皮,车前子,白英,瞿麦,薏苡仁,黄芪,莪术。水煎服,每日 1 剂。

4、气阴两虚型

证候:腹中积块日久,消瘦困倦,面苍神淡,气短懒言,时有低热或腹大如鼓,食欲不振,口干不多饮,舌质红或淡,少苔,脉弦细或沉细弱。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鳖甲,巴戟天,补骨脂,党参,黄芪,女贞子,白花蛇舌草,龙葵,鸡内金,三棱。水煎服,每日 1 剂

卵巢癌化瘤丸(牛黄、麝香,血竭,硇砂、轻粉,冬虫夏草、朱砂、全虫、蜈蚣、乳香、没药、白芷、金银花、连翘、生栀子、白术、半枝莲、蟾酥、雄黄)。

[制用法] 均用化瘤丸(上药制成丸剂)3g/次,2次/日。气滞血瘀型者,加金铃子散和失笑散加减;痰瘀凝结型者,用开郁二陈汤加减。视证加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凤尾草、蒲公英、紫草、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当归、沙参、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阿胶。连服1∼2年,3∼5年内每年再服3个月。

胃癌方

茵陈25克,银柴胡12克,仙鹤草30克,蜂房12克,五灵脂、干蟾皮各9克,半枝莲30克,制胆星10克,紫草、石斛各15克,生地、麦冬各20克,黄芩15克,知母]2克,枳实6克。每日1剂,水煎服。 适用于胃癌瘀毒内阻型。

胃癌中晚期 方剂:龙葵200克,舌草200克,白茅根50克,半支莲50克,夏枯草50克,当归50克,黄芪100克,川芎50克,莪术50克,制半夏50克,香附50克,肉桂100克,炮姜100克,蜈蚣50克,甘草100克.上药研末.一日口服3次,每次60克.…《蜈蚣去头》

胃癌术后党参20克、炙甘草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炒扁豆15克、泽泻15克、白蔻6克、砂仁6克、苡仁20克、红枣2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骨癌方 炙龟甲、炙鳖甲、炮穿山甲、煅牡蛎(先煎)、骨碎补、补骨脂、杜仲、山萸肉、五加皮各10g,地骨皮、薜荔果各15g,寻骨风30g。[加减] 瘀血内阻型者,加桃仁、红花、丹参、当归等;痰湿内凝型者,加制半夏、制天南星、山慈菇、猪苓、茯苓等;热毒内聚型者,加丹皮、赤芍、黄柏、苦参、大黄等;肾虚髓伤型者,加狗脊、桑寄生、淫羊藿、灵芝、制黄精等;痛剧者,加延胡索、徐长卿、罂粟壳等。每日1剂,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

骨癌

益肾活血剂(含熟地黄、山萸肉、补骨脂、骨碎补、寻骨风、当归、桃仁、土鳖虫、乳香、没药、延胡索等各10g。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杜仲;阴虚者,加枸杞子、龟甲、鳖甲;痛甚者,加罂粟壳、制川乌、制草乌)

血癌 :气阴两虚型

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栀子,白术

血癌

白血病》 方:紫花地丁18 金银花15 茜草10 知母12 麦冬10 白芍10 北沙参12 五味子8青蒿10 蒲公英15 丹参12 半枝莲10 川芎12 黄药子10 白花蛇舌草12 黄芪24 党参18

高烧导致神志不清者,加水牛角35 生石膏30

食少便溏,加淮山18 白术15

伴有淋巴结肿大,加鳖甲15 海藻15 生牡蛎30 夏枯草20

心悸气短,面色苍黄,失眠多梦,加远志10 炙甘草5 山萸肉10

有出血现象,加三七粉8 藕节15 阿胶10 (烊化)

颈淋巴结肿痛 夏枯草12克,玄参15克,生地9克,赤芍9克,郁 金9克,牡蛎18克,苏梗6克,石斛9克,麦冬9克,蒲公英15 克,猫爪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一:半夏枳实方

[组成] 制半夏9克 枳实9克 云苓30克 丹参15克 川芎9克 蒌芍9克 沙参15克 麦冬9克 五味子9克

[功用] 利湿,化瘀。

[主治] 风湿性心脏病,方中半夏、枳实、云茯利湿除痰,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沙参、麦冬、五味子通脉养心,以期湿除瘀消,心疾转愈。

[加减] 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气虚加党参、黄芪;阳虚加附子、桂枝;浮肿加苡仁、木通;喘甚加蛤蚧。

方二:茯苓桂枝方

茯苓15g桂枝9g制附子3g白术15g车前子12g(布包)甘草16g

制剂用法栀子,白术

上6味,以水6升,煮取3升,温服,分3次。

适应病证

风湿性心脏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益甚,兼见全身浮肿、形寒肢冷、食欲不振、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咳喘、咯吐白色泡沫样痰涎、小便短少、舌体胖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而结代。 方三:桂枝丹参方

[组成] 灸桂枝15∼30克 石膏15克 甜葶苈12克(打碎,包煎) 防己9克 平地木15克 丹参20克,车前子15克 生晒参4.5克(另煎) 红枣5枚

[制用法] 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症见心悸胸闷,全身水肿,以下肢为甚,辰舌紫绀,脉见歇止。

[加减] 若紫绀严重者,可加干万年青根6克,或失笑散12克;水肿甚者加蟋蟀粉3∼4.5克,纳差者加木香、陈皮;正气衰惫者加别直参3∼4.5克。本方人参应另煎取汁,兑入煎好的药液内,效果最好。服药期间如遇继发感染,应暂停服药。

肾癌

牡蛎15克,穿山甲12克,全蝎、青皮各6克,五灵脂、桃仁、杏仁各9克,木香4。5克。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剂。另鳖甲煎丸12g(吞)。 [加减]: 头晕耳鸣者,加何首乌、潼蒺藜、白蒺藜、菊花;腹部肿块胀痛者,加丹参、红花、

篇三:《中药方剂速记》

.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栀子,白术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

豆豉生葱白)

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4.犀角地黄汤--单脚扫地(丹皮犀角芍药生地)

5.黄连解毒汤--百子练琴(黄柏栀子黄连黄芩)

6.清瘟败毒饮--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石膏知母黄芩竹叶犀角甘草元参桔梗川连连翘生地赤芍丹皮栀子)

7.凉膈散--住黄山大忙敲草核(竹叶黄芩山栀子大黄芒硝连翘甘草薄荷)

8.普济消毒饮--黄牛白马联合巧耕陈草根,胜元胡(黄芩牛蒡子白僵蚕马勃黄连薄荷连翘桔梗陈皮甘草板蓝根生麻元参柴胡)

9.防风通圣散--黄妈石河值勤住草房,忙借船摆渡归金石桥(大黄黄麻滑石薄荷栀子黄芩白术甘草防风芒硝桔梗川芎白芍**当归荆芥石膏连翘

10.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穿山甲贝母皂角刺防风没药天花粉金银花白芷赤芍药陈皮甘草当归乳香)

11.导赤散--草地牧主(甘草生地木通竹叶)

12.龙胆泻肝汤--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黄芩生地木通栀子龙胆草当归泽泻柴胡甘草车前子)

13.左金丸--昨进黄鱼(“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为6:1”)

14.苇茎汤--冬桃已萎(冬瓜子桃仁薏苡仁苇茎)

15.泻白散--赶白骨精(甘草桑白皮地骨皮粳米)

16.清胃散--生母当皇帝(升麻牡丹皮当归黄连生地)

17.玉女煎--师弟卖母牛(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18.葛根黄芩黄连汤--秦莲割草(黄芩黄连葛根甘草)

19.芍药汤--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甘草官桂芍药黄芩木香黄连当归大黄槟榔)

20.白头翁汤--百翁练琴(黄柏白头翁黄连秦皮)

21.青蒿鳖甲汤--庆贾母诞生(青蒿鳖甲知母丹皮生地)

22.清骨散--知青浇草,地鳖胡饮(知母青蒿秦艽甘草地骨皮鳖甲胡黄连银柴胡)

23.当归六黄汤--弟弟骑白龟练琴(生地熟地黄芪黄柏当归黄连黄芩)

5.祛暑剂

1.清络汤--河边西瓜和丝瓜不如猪心金银扁豆花(荷叶边西瓜脆衣丝瓜

络竹叶心金银花扁豆花)

2.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朴香薷炒白扁豆)

3.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香薷银花扁豆花连翘厚朴)

4.六一散--六一拾草(滑石与甘草用量比为6:1)

5.桂苓甘露散--憨猪倌责令猪羔滑竿(寒水石猪苓官桂泽泻茯苓白术石膏滑石甘草)

6.清暑益气汤--师母深夜卖黄瓜和糙米(石斛知母西洋参竹叶麦冬黄连西

6.温里剂 瓜脆衣荷梗甘草粳米)

1.理中丸--草人赶猪(甘草人参干姜白术)

2.小建中汤--姜姨要草枣汁(生姜饴糖芍药甘草大枣桂枝)

3.大建中汤--姜姨任教(生姜饴糖人参蜀椒)

4.吴茱萸汤--乌江找人(吴茱萸生姜大枣人参)

5.四逆汤--将干父子(干姜甘草附子)

6.回阳救逆汤--陈夫人下令炒五香酱猪肉(陈皮附子人参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麝香干姜白术肉桂)

7.当归四逆汤--肝大的同志要当心(甘草大枣**通草桂枝芍药当归细辛)

8.黄芪桂枝五物汤--姜只要大旗(生姜桂枝芍药大枣黄芪)

9.阳和汤--皇帝将生贵娇子(麻黄熟地姜炭生甘草肉桂鹿角胶白芥子)

篇四:《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与根都可入药,黄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黄栀子有疗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发,目赤肿痛的作用,黄栀子用药禁忌是脾虚便

黄栀子的功效:
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与根都可入药,黄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黄栀子有疗治热病心烦,

名称:黄栀子
别名:山枝子、大红栀
来源: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
制法:
1、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2、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3、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4、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5、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6、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6--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根1--2两。

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面赤酒疱皶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之谓。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栀子禀至苦大寒之气,苦寒损胃而伤血,凡脾胃虚弱者忌之,血虚发热者忌之。性能泻有余之火,心肺无邪热者不宜用;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虚无气以化,而非热结小肠者不宜用;疮疡因气血虚,不能收敛,则为久冷败疮,非温暖补益之剂则不愈,此所谓既溃之后,一毫寒药不可用是也。世人又以治诸血证,不知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瘀血凝结于中,则反致寒热,或发热劳嗽,饮食减少,为难疗之病,凡治吐血法,当以顺气为先,盖血随气而行,气降则火降,火降则血自归经。不求其止而止矣。此治疗之要按,不可违也。<本草经疏>

黄栀子的作用:
1、黄栀子治湿热黄疸: 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2、黄栀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脑: 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3、黄栀子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4、黄栀子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 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5、黄栀子治妇人子肿湿多: 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6、黄栀子治赤白痢并血痢: 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7、黄栀子治热水肿: 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8、黄栀子治肺风鼻赤酒: 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9、黄栀子治火疮未起: 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10、黄栀子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11、黄栀子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12、黄栀子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 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3、黄栀子治折伤肿痛: 栀子、白面同捣,涂之。 (<濒湖集简方>)
14、黄栀子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15、黄栀子治疮疡肿痛: 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16、黄栀子治鼻中衄血: 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17、黄栀子治火丹毒: 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8、黄栀子治烧伤: 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19、黄栀子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20、黄栀子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黄栀子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黄栀子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黄栀子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栀子,一名山栀,轻清上行,能泻肺火,去肌表热,在外感热病、表里有热之际,能起双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故山栀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至于泄热利湿,可用治黄疸,也是它的特长。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再加淡豆豉,能双解表里之热,配以黄芩,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以生地、丹皮,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配以黄柏、茵陈,能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现在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均用整个栀子,不再分栀皮、栀仁。摘录<中国药典>

黄栀子用药禁忌:
1、脾虚便溏者忌服黄栀子。
2、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黄栀子。<得配本草>
3、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黄栀子。<本草汇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1767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