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物是人非的古诗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描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诗句》

描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诗句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赵瑕 《江楼感怀》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宋·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唐·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黛玉《葬花吟》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 《江楼有感》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腾王阁》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篇二:《古诗鉴赏》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 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的颈联两句都是用典的写法。“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了“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典故,请说出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 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1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2分)(意合即可)

(2) 阮籍,(1分)善为青白眼。(1分)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1分)

(【补充】阮籍“青白眼”典故:阮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魏春秋氏》)。嵇喜庸俗,虽为吊母丧而来,阮籍仍作白眼对之;嵇康高雅,且同为“竹林七贤”之属,故阮籍对以青眼。后世以青眼表示对人尊重,白眼表示对人轻视。)

(3)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答出四点,得4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

(2) 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2分) 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

(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

10. ⑴从清明前面对春日美景的愉悦(1分),到清明后,惜春伤春的郁闷惆怅(1分)。

⑵“锁”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1分),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2分),意味无穷。

⑶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2分),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及红杏等美景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2分)。

宿山寺

项 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1) 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5分)

(2) 分析“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10.(1)以时间为顺序(黄昏——月明——中宵),首联写山寺所处的环境,颔联写初到山寺,颈联写夜宿山寺的所闻所见,尾联写诗人的感想。(1点1分)

(2)山果落地的声音,飞舞的萤火虫,反衬出山间夜晚的静寂;(1分)表现诗人彻夜不寐,孤独疲惫的情状;(1分)山果无人问津、自生自落,萤火虫没有目标、不停歇的飞舞,暗含诗人忧郁怨愤的人生感慨。(2分)

虞美人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⑴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写法上有何特色?(3分)

⑵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思想感情?(4分)

⑶明人沈际飞评价结尾两句“生情生姿,颠播妙耳”。请简述其妙处。(4分)

10.⑴描写了落花在风雨中飘飞凋零,雨过天晴后的明朗景象。(1分)拟人修辞:作者用“舞”、“送”将花等人格化;以时间为序:由昨夜的黄昏阴雨,一直写到今早天晴;上片最后一句衬托手法:以豪放衬婉约。(以上三点任意一点加分析即可得2分)表示物是人非的古诗

⑵对残花凋落的衰败之景的伤感之情(伤春),对与友人携手游赏的惬意(愉悦、快乐)之情,对歌女敛眉伤感的宽慰(安慰、劝慰)之情,自己因酒阑将尽的无奈之情。(一点1分)

⑶这两句表面是写美人因宴会将散,愁眉不展,引起词人的不欢。(2分)实际上是借宽慰歌女来委婉(1分)地道出自己因为惜别而心生悲凉无奈之意(1分),构思巧妙,含蓄蕴藉。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蓝:形容江水的清澈。③兰桡:兰舟。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1)“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3

分)

(2)“遥闻妃瑟泠泠”句中的“遥闻”该如何理解?(3分)

(3)请简要赏析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4分)

(1)清寒(冷)、幽静。孤独、悲凉的心情。(3分)

(2)远远地听到(1分);确有闻其声,通过想象把它幻化为娥皇、女英在鼓瑟(或理解为特定情境中的历史联想产生的错觉或幻觉)。(2分)

(3)以景语作结(1分),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或化用前人诗句1分,自然、贴切,1分);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曲终之后词人更深一层的寂寥和怅惘(1分),体现了他刚毅不屈(高洁)的性格(1分)。

喜 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2)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3)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青锦褥”描绘正确1分,揭示“生机勃勃”特点1分) ①

(2)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3)①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②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4分。两点即可)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1)请简要分析首句“碧山锦树明秋霁”的作用。(3分)

(2) 请赏析“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4分)

(3)有人评价本词“情绪跌宕”,请结合诗句写出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

1、①点明季节:秋季;②描绘了行旅过程中的景色:雨后初晴,青山红树分外明丽;③与下文抒发旅行中的凄凉之情呼应(铺垫),乐景衬哀情。

1、 运用借景抒情、想象虚写(2分),词人想象自己夜间独宿孤馆,借雁声、残月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

(2分)

3、①先是写秋雨后明丽的景色下,山路陡转,心中产生无路可走的疑虑;

②接着写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

③再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表示物是人非的古诗

④最后写眼前如画的烟村,触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内心凄凉。

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元夜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⑴ 简要分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⑵ 不少评论者认为,《生查子·元夜》的创作受到了《题都城南庄》的启发,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所受启发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0.⑴“桃花依旧笑春风”间接抒情(以景结情),情感表达得含蓄委婉;“笑”字以拟人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桃花迎风怒放之态,反衬诗人感伤之情。

“泪湿春衫袖”直抒胸臆,情感表达得率真充分;“湿”字形象地表达了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 (共4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

(2)①都包含着一前一后(一昔一今)两个相同的场景。诗是“去年”和“今日”,词是“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诗的场景是“此门”,词的场景是“花市”。

②整首诗或词都能选用一个具体意象作为贯串线索,诗以“人面”“桃花”为线索,词以“花与灯”为线索。

③都能通过今昔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事不同的映衬对比,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诗慨叹“人面不知何处去”,词则感慨“不见去年人”。

(共6分,每点2分,答出相同点1分,举例分析1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晚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 开篇之 “愁”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请简要概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3分)

(2)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简析其作用。(4分)

(3)请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3分)

10.(1)思乡之愁、对唐王朝颓势之愁、昔盛今衰之愁、人世沧桑之愁。(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

(2)山雨将到,鸟雀逃入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是诗人眼前的实景。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是诗人的联想。(2分)以实景叠合虚景,写出了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意境拓展,使情感表达更丰富。(2分)

(3)这句诗对骤雨欲来,狂风四起的自然景象作了形象地摹写,动感分明;(1分)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暗含紧张气氛的形象化勾画。(1分)双关,寓意深远。(1分)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1) 诗题为“初冬夜饮”,结合全诗,请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3分)

(2) 前人评杜牧诗常有“抑扬顿挫之节”,此诗短短四句,有波澜起伏,请简要分析。(4分)

(3) 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第一句用典,“偶求欢”的“欢”指代酒;第二句“侵霜”与“初冬”暗合,“烛盘”点出了冬夜秉烛独饮;第三句“一堆雪”写窗外飞雪,又点出了冬天的天气。(每点1分)

(2)第一句用典,写出了独饮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第二句实写夜饮,进一步烘托孤独凄婉之情;第三句跳开一笔,从叙事转向写景、从室内转向室外,境界大开,情绪得到进一步宣泄;结尾用问句,既与前面叙述相呼应,也从现实进入想象,思维跳荡起伏。(也可以从情感的起伏变化、叙事与描写的转换、写作空间的转移以及虚实变化等角度回答,答出一点给1分。学生答题时角度如有交叉可酌情给分。)

(3)仕途失意的悲愤;客居他乡的凄清孤寂;漂泊无依的愁苦;疾病缠身的痛苦;(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简要概括首联的作用。(2分)

(2)“远烧入秋山”中的“入”,从景的特点到心情的抒写上都用得很准,请简要分析。(4分)

(3)结合全诗,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情感。(4分)

10(1)紧扣“怅望”写所见;引发诗人的乡思(或:引出下面颔联的直接抒情)。(每点1分) (2)“入”字写出了夕照逐渐黯淡的特点,表明诗人远望之久、忆念之殷切;夕照之景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进一步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前后各2分,或每点1分)

(3)诗人久居异地,思乡心切,渐感年华老去,徘徊水边不敢照见自己的容颜。(2分)表达出惆怅落寞、感伤悲凉的心情。(2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 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3分)

(2) 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3分)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10.(1)“泉声”和“鸡鸣”都是声音,以声衬静,反衬了环境的幽静。(1分) “泉声”突出了山间(自然)的幽静,而“鸡鸣”则充满了世间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2分)

(2)刻画了一位爽直、淳朴、勤劳的山农形象。(1分) “莫嗔”句是山农陪诗人看焙茶时说的致歉语,“却喜”句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流露出劳动者的本色。(2分)

(3)按诗人走访的顺序来写。(1分)先写山行途中的景色,再写刚到农家时的情景,最后写山农陪诗人看焙茶和晒谷。(3分)

(如答“先写环境,后写人事”,言之成理也可。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表示物是人非的古诗

【答案】思妇、征夫。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诗意的理解,结合着主人公的形象,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从末句“征衣未寄莫飞霜”可以推断是思妇口吻;从第三句 “不见乡书传雁足”可以推断是征夫。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答案】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找出诗句中的“两重对比”,再结合具体诗句加以描述,可结合“当年”“自守空帷”“梦”“别离”来组织答案。前一对比内容也较为明确,难的是后一对比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同时“觉”(jué)字学生多未学过《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易误解,但其实文科班学生还应记得诸葛亮那一声超级矫情的呻吟:“大梦谁先觉”。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也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这两处均为景物描写,景物描写一般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表达情感的作用,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 “漫漫轻云露月光”借哀景写哀情,衬托人物的心情,“唯看新月吐蛾眉”直接写人物的活动,借此来抒情。月光和新月都有寄托思念的作用。答题时要先指出手法,再结合“月”、“漫漫”、“唯看”等词具体分析表达作用,注意术语的运用。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篇三:《古诗词分册赏析试题》

三年制初中语文古诗词分册赏析试题

河南 朱晋芳

第一册第五单元

(一)默写《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潜),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的作者陶渊明,是 (朝代),他因不愿

“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写的就是他的农家生活情景。

2.赏析这首诗,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辞官退隐后的生活并不是轻松的,从“草盛豆苗稀”中也可看出农家生活的辛劳。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顺着前两句而来,句中多用动词,以此表达出诗人悠闲自得隐居生活。

C、“道狭”、“夕露”两句平实地记录下路上的情况,再次点明农村生活的辛苦。

D、最后二句写出世上没有轻松的耕种,要过农家生活并不容易,但如果能达成自己的心愿,这些辛苦都变得微不足道。这两句正是陶渊明的人生告白。

(二)默写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任选一问回答。)

答: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答:

(三)默写《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物是人非的古诗

1.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盎然。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

2.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钱塘湖即西湖,它描绘了西湖初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喜爱。

B、三、四两句抓住“争”、“啄”,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句,作者看到的是繁华盛开、花团锦簇的景象,而小草却浅浅的,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尾联中“最爱”两字点出白沙堤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3.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四)默写《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的作者是我国 时期著名的改革

家 所写。我们还学过他

的 诗。

2.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题《书湖阴先生壁》意思是描写一下湖阴先生家里墙壁上的风景画。

B、前两句从小处落笔,写湖阴先生的住处景物,在描写茅檐无苔,花木成畦这些外在景物的同时,也摹写出主人的内在性情。这是一位心境安闲、雅好整洁的人物。

C、后两句从大处落笔,转写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正是表现出主人的高洁。

D、后两句还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说“将绿绕”、说“送青来”,化实为虚,诗意盎然,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五)默写《游山西村》(陆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表现出作者游兴十足,游意无尽。

B、首联渲染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气象,表达了农家热情待客的深情厚意。

C、颔联生动地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为境界,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D、颈联和尾联逼真地描写出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和作者乘月出游,拄杖叩门的山野风光及农村的人情美。

第一册第六单元

(六)默写《观沧海》(曹操),回答问题。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 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 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默写,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答:

(七)默写《次北固山下》(王湾),按要求回答问题。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答:

(八)默写《望岳》(杜甫),按要求回答问题。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答:

3.请从“钟”字人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

(九)默写《如梦令》(李清照),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乐和情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饱览初秋溪边美景而陶醉之意。

C、“不知归路”,“误人藕花深处”既写醉意之深,又写出了一种懊悔的心情。

D、“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E、最后一句最有情趣。人惊鸥鹭,鸥鹭惊人,相互映衬,印象难忘。 F、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十)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第二册第五单元

(十一)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完成下列各题。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领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篇四:《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其物如故,其人不存。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7、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8、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9、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0、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水流。

11、同来玩月人何在,12、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4、连环情未己,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15、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16、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後,物是人非。

17、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18、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19、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2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篇五:《物是人非的诗句》

1、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

2、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物是人非的诗句

4、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水流。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6、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的诗句

10、风吹云卷山自静,落叶流水石无痕。

11、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12、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1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14、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15、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16、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7、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18、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2、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26624.html

    上一篇:雷锋的语句

    下一篇:最后一件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