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活古诗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军旅生活古诗 篇一:《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军旅生活古诗 篇二:《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1、 写景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抒情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A、思乡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怀人类(亲人、恋人、朋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劝勉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D、抒发豪情壮志、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

E、怀古伤今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伤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乐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专题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1) 写山的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F、爱国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G、表现奉献精神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会泪始干. 3、 哲理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写水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 写月的诗句:

海上生(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4) 写鸟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5) 写树的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 写花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9) 反映百姓生活

A、反映民生疾苦,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7) 写叶的诗句

(8) 写自然现象的(雨、雪、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表现民风淳朴、人民和乐的古诗词名句归纳整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古文名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论语》八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任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苟富贵,无相忘.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亲贤臣,远小忍,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古文部分)(军旅生活古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1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1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1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 2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2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2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7、苟富贵,无相忘. .——司马迁《陈涉世家》

2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陈涉世家》 2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3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军旅生活古诗 篇三:《小学六年级古诗文训练》

小学六年级古诗文训练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军旅生活古诗)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军旅生活古诗)

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军旅生活古诗)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 具有刚强勇敢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

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6、古诗百花园(填花名)(军旅生活古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7、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8、古诗数字园:(填数字)

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29、古诗地名园:(填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0、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草长莺飞)

4、千锤万击出深山,要留青白在人间。(千锤万击)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

6、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7、来到瀑布脚下,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昨天晚上,有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岸花明又一村”。

9、人们常常用“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来比喻知音觅或乐曲高妙。(填诗句)

(1)“明日复明白,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军旅生活古诗 篇四:《塞下曲六首》

<塞下曲六首>

作者:李白

原文: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塞下曲六首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注释:

1、天山:指祁连山。
2、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3、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4、天兵:指汉朝军队。
5、衔恩:受恩。甚:多。
6、海:瀚海,大沙漠。陇头:田野。
7、高枕:高枕无忧。
8、鸣鞭:马鞭挥动时发出声响。渭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
9、天骄:指匈奴。
10、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11、麟阁:即麒麟阁。霍嫖姚:即霍去病。
12、云砂:细碎的石粒,指边塞风光。
13、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
14、独不见:为乐府古题,吟诵的是思而不得见的落寞愁绪。
15、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16、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
17、殊:远。嗟:感叹。
18、甘泉:甘泉山,秦时在山上造甘泉宫,汉武帝扩建。
19、合:满。陇底:山坡下。
20、负:凭借。净:一作“静”。妖氛:指敌人。

诗意:

(其一)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
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
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
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
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其二)

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塞,
是因为胡人的兵马准备南侵。
战士们横戈走马纵横作战,
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厚恩。
他们不畏艰苦,在瀚海握雪而餐,
在陇头拂沙而眠。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攻破敌国平定边疆,
使祖国的百姓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其三)

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
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
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
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
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
军营渐空,海雾已消。
功成之后,在麒麟阁的功臣像上,
却只有霍嫖姚的画像。

(其四)

战马在黄金塞上奔驰,
塞上的白云和黄沙回绕在思妇的梦中。
在这易生悲思的秋天里,
边疆的征夫勾起了闺中少妇的思念。
萤火虫在秋窗前飞来飞去,
边城之月在闺房门前远近徘徊。
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残叶,
西风在沙棠树枝间沙沙作响。
思念的人儿怎么等也等不见,
相思的泪水只有暗自空流。

(其五)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
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
将军带着虎符出征,
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
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
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
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其六)

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
战火映红了甘泉宫的天空。
汉皇勃然大怒,
按剑而起,
召李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迎敌。
杀气直冲云霄,鼓声震天动地,
天兵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横行战场靠的是勇敢的气魄,
一战而扫清胡虏,平定天下。

赏析:

(其一)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其二)

这首诗写战士们努力征战,不辞辛苦,希望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广大人民不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三)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旧唐书·李靖传>)。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鞍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其四)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开头写闺中女子想象亲人戍守边塞的情形,以此寄托思念之情。接着写女子在离愁的煎熬中,度日如年的情景。

(其五)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尾联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其六)

这首诗写了由于匈奴南侵引起新的战争,但在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勇敢的战士们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时北方突厥非常凶悍,对李唐王朝形成了长期严重的威胁。诗人选择汉军抗击匈奴的题材,部分原因即在于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72131.html

    上一篇:十周岁贺词

    下一篇:发给男生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