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诗歌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关于读书的诗歌
阅读的诗歌(一)

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没有任何一艘快艇像一本书

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

也没有任何一匹骏马

能像一页欢悦的诗篇

即使最贫穷的人也可以如此跨越旅行

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

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

是多么节俭朴素

在波光粼粼的海面眺望

在浩瀚无比的宇宙徜徉

在和谐幻美的天空飞翔

在无声的交流里成长

在书的世界里用于不会迷茫

于是,跟随发展与创新的脚步

我们走进了这神奇的书的国度

有人说,读一本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而我想说,读书真的很快乐

还记得与孩子第一次读《木偶奇遇记》

我们的心思一下子就被匹诺曹的长鼻子给勾住了

那感觉呀,真的很美妙

读书这事吧,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的读书路上就充满了艰辛

直到现在,我都会莫名地惧怕星期二

因为我总会为了这一天的阅读课而绞尽脑汁,

【阅读的诗歌】

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又有总是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们钟情于书,

我想说:我享受这个被折磨的过程!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大家一样,

早已爱上了这灵魂的良师益友——书

没有书的日子是不完整的

我尝试着读过《红楼梦》,读过《家》、《春》、《秋》,

思考过《包法利夫人》,也欣赏过《荷塘月色》、《再别康桥》

更喜欢那百读不厌的《唐诗宋词》

每捧一本新书,我都要先闻闻那淡淡的墨香,

那一刻,欢愉的不是我的眼,而是我的心

读书,真幸福!

读书明理,读书讨情,读书更能塑人

聪明的你,是否留意过走在这书海中的每一个孩子?

他们每天总会带上几本好书,利用闲暇

三五一群、或栖息廊下,或驻足亭间

聊聊收获,谈论理想

看着这些翩翩少年

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几何时,我从《安徒生童话》归来,

带回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我梦见,

卖火柴的小女孩,

拉着妈妈的手

坐在温暖的炉膛边把希望畅想!

曾几何时,我从《唐诗宋词》归来,

带回一首首美妙的诗篇,

我看见,

诗仙李白,

站在窗前,凝视月光,

那淡淡的思乡情啊,

早已穿越了一切阴霾

曾几何时,我从《二泉映月》归来,

带回一曲如泣如诉的歌,

我听见,

瞎子阿炳,

用他那心爱的二胡,

诉说着苦闷不屈的心声。 读一篇散文,我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

读一出戏剧,我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

读一首诗歌,我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

读一部小说,我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

我们涉猎在这茫茫书海,我们思考着,我们磨砺着,我们成长着

书让寂寞的人在另一个世界开朗

书为困惑的人指出最正确的方向

书在钢琴键盘上跳跃最婉转的声响

书在我们的生命里投下了太多太多的光芒

书的世界里没有人彷徨

书是海边的灯塔

给迷路的船只指引方向

音乐在书的海洋里跳跃

书的旋律在指间跳动【阅读的诗歌】

让我们默默地用纯洁的心灵去体味书这一片绿地

默默地用美妙的憧憬去悸动这一方天空

一路书香 一生阳光

现代诗歌阅读答案
阅读的诗歌(二)

学习目标:

1、巩固现代诗歌阅读知识。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阅读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回答问题。(本题为选做题)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阅读的诗歌】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阅读的诗歌】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1)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

情绪?

甜美而又哀伤

(2)结合下面的知识链接,你能发现诗中的“她”指什么吗?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理想【阅读的诗歌】

二、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1~4题。(3、4题为选做题)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柔媚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

欲言又止、含羞带笑、娴静与纯美的神态。

2.“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

理解。

不矛盾。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的

情绪交织之中,她不能一味沉默,只好把万千浓情蜜意化做一

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诗人与

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即

将分别,顿生“忧愁”。

3.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

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

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

祝愿。

4.今天,我们感受了徐志摩的离情别绪,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

史,不觉来到我们身边。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

要与亲人离别。你最喜欢怎样的告别情感和告别方式?让我们把动人的离别留下来,一起

分享好吗?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

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

“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

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3、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完成下面的问题。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阅读的诗歌】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

2 对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诗人表达了对被压迫而不觉悟

的农民的深切同情即“哀其不幸”但“怒其不争”没有体现。)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30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守,平

淡中见深远。

四、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说是“我”听了牧羊女的诉

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是“我”听到牧羊女的诉

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B.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判断“我的梦”也是“有关恋情的”。

正是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

沉重、寒冷、忧郁的。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

捷而又有蕴藉。

五、类文阅读题(10分)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凉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他的衣襟,

贴近他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翩(piān ) 麓(lù )

2.诗人把自己比作雪花,借此去追求 自由、美好。(2分)

3.文中反复出现“飞飏,飞飏,飞飏”表现出一种坚定、欢快、轻松自由 的执著。(2分)

4.“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

(4分)

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

东西。他借雪花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欢乐,一旦追寻到美

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

六、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
阅读的诗歌(三)

谈如何阅读现代诗歌(已发表) 作者:印文权 来源:印文权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诗人之众,佳作之多,浩如烟海。在古代,诗歌不但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而且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和语言;在近代,诗歌更是一把灼人的火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阅读诗歌不但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但是,如何阅读 诗歌,尤其是如何阅读现代诗歌,我们的许多青年朋友却知之不多,并常常陷于苦恼:喜爱诗歌,却不知怎样阅读,不知怎样欣赏。就此,笔者想就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诗歌的分类标准很多,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照写作时间,可以分为现代诗与古代诗……同一首诗,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归入不同的类。我们所谓的“现代诗歌”是指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创作的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等可称作旧体诗。自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大批的文学家通过诗歌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虽然其中也有部分运用旧体创作诗歌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但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新诗是 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的一种新体诗,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儿,以新的思想内容激励人们,教育人们。郭沫若在1920 年写的著名长诗《凤凰涅盘》,表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和旧体诗相比,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有的新诗讲究格律,然而不像旧体诗那么严格,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诗行有一定的节拍,一个诗节分五个诗段,每个诗段有大致相同的诗行。而有的新诗则比较自由,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或行或止,一概服从感情自然抒发的需要,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没有固定的节律,也不押韵,作者完全以自己的情绪自由支配诗行、诗段,按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一切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通过简短而自由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 形式是为内容而服务的,新诗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来自由地抒发诗人奔涌的激情,或者自由地表现诗人心中的潜流。它们将新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因此,阅读新诗要要善于把它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感受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新诗的几个步骤。 1、了解作家流派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是我们理解和鉴赏诗作的钥匙。 比如我们阅读《再别康侨》,就得先理解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了解1922 年前后徐志摩曾在康桥游学,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在《猛虎集�6�1序文》中曾经自陈:在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后来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为此,回国后他一再吟诗著文缅怀康桥。1922 年初别康桥时就高唱:“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1925 年重游康桥时,又作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 年,诗人故地重游,又倾注满腔深情写下了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 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就很难深层次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再比如,在阅读《死水》时,如果我们了解了闻一多这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曾于1922 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 1926 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却令他极为失望,面对着路边的一汪死水,吟成了《死水》一诗,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死水” 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知道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闻一多与“新月诗

派”同仁一起致力于新诗形式的建设,并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广博的艺术素养,在对新诗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格律诗体的理论主张,在他的《诗的格律》中强调了诗歌要“形质兼美”、“精神和形式调和”,并具体阐明了新格律诗体的具体要求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我们就可以轻易地从“三美”的角度来欣赏《死水》。 对作者、背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能够使读者从整体上感知、领悟全诗的内容,对作品给予客观而又全面的分析评价。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形象。 别林斯基说过:“哲学家用三段论,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诗歌是通过具体感人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只有把握了诗的形象,我们才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的形象则必须是通过咀嚼诗的语言来把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如此。前人作诗,十分讲求炼字、炼句、炼意,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微雨燕子斜”的 “斜”字。现代诗作者,也同样高度重视诗歌的语言,并通过语言的锤炼,来塑造诗歌形象。 比如穆旦的《赞美》,在

第三节中通过平淡、质朴的语言,运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刻划出勤劳善良、有着巨大忍耐力却最终也“放下了古代的锄头”的“农夫”形象,显得真切深刻。而臧克家的《老马》,动词运用精彩传神,“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扣”、 “飘”字,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刻划出受到深重压迫的老马形象。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形象化的语言。有些意思往往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画面来展示。《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 “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咀嚼“看似平常却奇崛”的诗歌语言,把握住诗的形象,才能分析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3、体味诗的意境,领悟思想感情。 阅读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意“意境”,那么意境是什么呢?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指作者在诗作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态和客观风物两个方面,简单地说也就是景中有诗,情景交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6�1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一个天涯游子孤独哀伤的情感。阅读诗歌,不仅要着眼于所描写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欣赏诗歌。 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氛围,去感受此时、此地、此景中人的情感世界。 诗人徐志摩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在《再别康桥》中,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融情于景成了该诗非常显著的特点。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诗人把对母校的深情,溶入了对康桥晚景的形象描绘中: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如画的美景又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理想”的追忆和想象,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如今诗人不想惊动这眼

前的宁静清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离别的惆怅似笙箫悠悠。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充溢其间的只是诗人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种种复杂情感。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以三个“悄悄的”与开头回环对应,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 诗歌的思想、情感,通常都是借助意境来表达。要能准确地理解并鉴赏诗歌,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诗的意境。

4、分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欣赏诗歌时,既要领会作者浓烈的情感,又要揣摩作者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强,因此,诗歌中表现手法也很丰富。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暗示,还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诗人闻一多在《死水》中,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人的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运用了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熟悉并能准确分析诗歌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手法,对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是很有帮助的。

四、阅读新诗的注意点。 读诗要注意感受,仔细分析,比较鉴别,展开联想,认真品味,这样才能陶冶心灵,净化情感,获得美的享受,但有三点必须加以注意: 1、要多朗读。在朗读时,首先要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比如《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每一诗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该诗韵律自然和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两行押一韵,每节换新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造成音乐美的艺术境界。另外,该诗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也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把握了节拍的快慢、语音的轻重、高低,就能读 出诗歌的音乐美来。其次,要有感情地朗读。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要读出这种种的感情,就要我们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诗中的感情波澜,调动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诗人的感情基调一致,从而深刻理解诗歌。 2、要有侧重。要根据诗的不同品种,着重欣赏其某一方面的意境、风采、韵味。咏物诗偏重于描绘客观景物,把含蓄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抒情诗则有感而发,感情激越,直抒胸臆;哲理诗往往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形成含蓄隽永、引人深思的艺术效果;寓言诗以奇特的联想构成一种蕴含生活哲理而又富有情趣的意境;叙事诗则通过一定的人物、情节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为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以求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3、要有选择。阅读现代诗歌,要多选好诗,从中接受美的感受,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一些内容不太健康或情调低俗的作品,要采取分析的态度,鉴别良莠,不要一概吸收。 只要我们对现代诗歌充满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品味,用心感受诗歌浓郁的文学色彩与浓烈的思想感情,我们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阅读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陶冶性情,陶冶情操。 (发表于2003 年第7 期《起跑线》) 知已知彼品读经典之美——漫谈如何品读现代诗歌教育随想 2010-05-25 15:36:03 诗总是言志的,现代诗歌

也不例外。诗歌里流溢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镌刻着他们迥异的人生态度,记载着他们彻骨的悲欢离合,也渗透了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哈拉普在《艺术的根源》说过“诗的品读是人类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审美活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读诗之趣,得于目而寓于心。品读诗歌之美,无外乎品读诗歌的语音美、画面美、立体美、动态美、色彩美。如何品读现代诗歌,趋同的看法大抵都得从诗歌本身出发,就诗读诗。笔者不否认读诗本身的重要性,只是更想强调做好读诗之前的“功课”对于品得诗味太重要了。 读诗就是读诗人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暮年向儿子传授的诗歌创作秘诀。借用过来说读诗之事,我想同样贴切不过。诗歌本来就是留白的艺术,是含蓄的艺术。就一首诗而言,单品读有限的诗句本身,你还真的无法完全读懂诗歌的全部意蕴。你如果真想读懂诗歌,还得从诗之外的东西入手。譬如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特质、人生际遇、创作缘由等等,都会让你所品读的诗歌成为具有“唯一性”的独特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读诗其实就是读诗人。 《沁园春·长沙》写作于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各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民革命政府正式成立。但共产党内部对革命统一战线由谁来领导产生了分歧,而此时的毛泽东却被排挤出党中央。他在“自注”中曾用“心情苍凉”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在挫折面前,诗人保持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本词正是诗人对这一问题铿锵有力的回答。只有深刻体味诗人此时的内心世界,你才能真正读出“独立寒秋”中“独” 的味道,你才能真正读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诗人的豪气与霸气。 出生于地主家庭的艾青因为命中“克”亲,被送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和大堰 河的几个孩子象亲兄弟一样,泥里爬,土里滚。大堰河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艾青的成长,而且她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回到亲生父母家里,他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多少年后,诗人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并写下了这首感天动地的《大堰河》。品读《大堰河》,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对大堰河深深怀念与感恩之心,不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与诗人的心跳共律动,是无法读出长诗沉郁而饱满的深情的。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戴望舒《雨巷》中反复吟唱的低回流畅而遍带哀怨的主旋律,叩响了当时多少旧式文人的心弦。新时代的学子们在重读这首《雨巷》时,如果不能借着想象的翅膀回到1927 年——白色恐怖之下,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那么你是永远无法体会诗人通过“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等意象传达出来的复杂心情的。 把自己放进诗里去 诗人创作的经典作品,一方面有着自身特定的目的和意境(作者意),另一方面能让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感悟(读者意)。诗歌因为流传渐而成为经典,这之中,离不开读者阅读过程中“有心”的二度创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母雷特”。法国诗人勒韦尔迪说过:“在诗人写作过程中的诗仿佛是创作的底片,然而它的正片却在读者身上。” 读诗的人要带着一颗挚热的心真正地走进诗人创设的情境,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既要入情、也要入境、更要会心,绝不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 地读诗。 教了好多遍的《大堰河》了,每次我都给学生范读一遍,每次读的时候,自己都能享受到一次自我感动得一蹋糊涂的体验。为什么?因为我每次在读到“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大堰河,含泪的去了!”的时候,我眼前就浮现出我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在世的时候特疼我,走的时候,我因为外地求学不在她的身边,听爸妈说,奶奶弥留之际一直叫着我的乳名。这个情景与艾青诗句里描写的是何其相似!正因为我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品读这首诗歌,所以才对《大堰河》里作者的深情感受得如此真切。 也许有同学会说,你的境遇与诗歌情节凑巧重合而已。可是好多同学的奶奶没有离世,或者即便离世,她的孙子未必不在身边,何来相应体验?这的确是实情,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的人生中一定享受过某个亲人对自己无私的关爱。他可能是爷爷奶

奶,也可能是外公外婆,至少还有爸爸妈妈。有句话说得好,“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想大多数现代诗人写到诗歌里的大多数诗句的那些感情与体验,我们一般都是能从生活中找寻到足以产生共鸣的“相似处”的。换句话说,不是我们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而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掘尘封在记忆深处的那些体验。 所以,在品读诗歌之前,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找自己生活中与诗中似曾相识的细节或画面,然后重新象放电影一样地揣摩这些细节与画面。譬如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许你真没到过康桥,可是那有什么关系?想想那条给你带来许多美好回忆的故乡小河,或者是那片开满油菜花的小山坡。再如读《沁园春·长沙》,你干脆地把自己就当作毛泽东又何妨,只要赋予自己伟人的心胸与气魄,肯定能与诗人的豪迈产生共鸣。 读诗在于用心,方能读出意境,品出味道,吮出骨髓。朱熹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这是很有道理的。反复诵读,才能含英咀华、享受美感,潜移默化、熏陶性情。当然,反复诵读不是机械重复,既需运用理性的辨析,又要有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与作品产生共鸣。“品诗”犹如欣赏一道美丽的风景,风景的美是固有的,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审美视角,所看到的美是不一样的。读诗达到如此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其成为经典的艺术魄力。

关于读书的现代诗歌
阅读的诗歌(四)

1、<读书有感>

有人说爱情是一种怜惜的情感
不管对方想什么做什么
均怀有一种畅开的胸怀
包容的
可以是所有的一切
不管是什么
所有的一切
那是一种强势的情感
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比对方强大
总想保护着对方
不让对方受半点累
总想保护着对方
不让对方受半点苦
有人说
爱情是一种总向着弱者的情感
不管对方是不是比自己强大
怜惜着
一味的怜惜着
于是我忽然知道了为什么
在我的爱情世界里
我总是一副弱小者的姿态出现
原来得到怜惜并不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2、<读书的少女>

静坐店铺一角入书
专注表情看不出金融危机痕迹
身在世界出离世界
繁复林立的纷扰已然忘记
墙上的妇人憧憬眼前读书的少女
一只小白狗匍匐脚边静听心跳
几株水中百合
散发心灵秘地的生息
你的呼吸从字行里行过
眼睛澄澈透明
文字复活,降生新意
流变成朵朵行云
读书的少女
时空是这样丰富而安静
定立门外看门里
芬芳完美的水彩画意

3、<读书>

读书是一次旅行
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
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
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自己照镜
看见自己,自己的心情
在情绪里舞蹈
穿越了文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
也会自信从容
因为心中有爱
而爱,是人间恒久的光明
读书其实,是在别人的故事里
寻找自己的梦
发现的却是太多的新鲜和陌生
没有后悔和哀怨
只有开阔与包容
别人的思想开了花
又结了果
成了可高挂枝头的明灯
追求成为希望的象征
而汗水却是点燃梦想的火种
打开的书页是震动的翅膀
载着我们穿越时空
邂逅神灵

4、<笑读书>

窗外飘落几篇繁芜
而我还读着书
黑板白粉字怎么迷糊
就连对你的回答也入不敷出
十岁勉强会铅笔字
绘画独有的记忆
爸妈面前也只唱独角戏
绕着青春路越走越远
一路丢掉多多少少
奔奔向前我一个享受
花仙子甩开着叫寂寞的香味
听着歌一路追随也快快乐乐
也许你说我不懂不懂(只是自我放纵)
我大声说要放松放松(妈妈也会包容)
也许你说我没用没用(跌倒我也会痛)
我大声说要包容包容(你却一点不懂)
这世界太多秘密我喘不过气小小的我愿意付出大大的真心
管你冷漠不理管你嘲笑离去我不伤心小小的我能创造大大的奇迹

5、<读书如读人>

古人曰“开卷有益”
现代人反驳说“开卷并非有益”
我觉得都有对
我总认为
读好书如同读好人
哪怕一辈子只读一本好书
也会让你终生受益无穷
就像你结交了哪怕只有一位好朋友
就会温暖你的一生
而读坏书如同结交了一位坏朋友
哪怕一辈子只交了一个这样的朋友
他也会将你带向悬崖
让你遗憾终生
但是书我们还是要读的
因为书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
书的魅力是无穷的
古人都说过读书的诸多奥妙
但如何做到读好书不读坏书呢
要学会鉴别学会选择
就像我们在茫茫人海中选知己一样
要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像读人一样去读书
像读书一样去读人
让我们结交的都是良朋益友
让我们读的都是名家精粹
让我们好读书读好书
这样我们的人生会更丰满
我们的思想会更深邃
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
我们的人生会更灿烂

6、<读书>

读了悲惨世界
读了人间喜剧
才发现现实的重压
不因国度
不因民族
不因年代
如身边的影
只有黑暗
遮掩它的踪迹
读了穆斯林的葬礼
读了双城记
才发现若无的真爱
似闪闪的萤火—落下太阳
暗淡月亮
熄了辉煌
她把你的心照亮
如同橡树与木棉花
相依相伴
不离不弃
读了大仲马
读了梁羽生
才发现童思充斥人类的幻想
用瑰丽的传奇交织分明的爱憎
演绎浪漫的交响曲
如饭后的一杯香茶
消解倦怠
让心休憩
读了睡美人
读了虹
才发现模糊的躁动
羞涩的隐迷
不是污浊的淤泥
蹦射的火花点燃热情
烧尽禁忌
沸腾的血液
孕育青春活力
读了屈原
读了荷马
才发现悲壮亦是美丽
细腻亦是豪放
山川河流
仙界鬼域
情思逍遥
英雄并起
一幅血染的画卷
一处绚彩的神迹
读了复活
读了茶花女
才发现在人世底层挣扎着
哀伤的魂灵
肉体沉沦
灵魂飞升
肮脏的裹尸布遮不住信守的纯真
晶莹陷卑贱
卑贱亦晶莹
读了巴金
读了高尔基
才发现勇者的印迹——迷茫中探索路径
困惑中找寻真理
青年啊
这划破混沌的雷闪
这透视夜空的繁星
也许会消逝
也许会陨落
但心的炽热燃烧着生命
放射光明

7、<月夜读书>

月光皎洁如水笼罩山野的寂寥
秋虫鸣叫响彻庭院的幽深
点一盏烛火照亮西窗
一卷书沉醉了心情
书中风生水起
演义一段传奇
卷里乾坤风云
再现盛世颓废
揽尽千年风霜
谁言世事沧桑
倾情高歌一曲
唱尽繁华似锦
转眼水流落花
把满腹愁肠付之一纸的华章
谁轻沾罗裙独上西楼遥望
花开的枝头泣露的芬芳
醉酒的梦里蝶舞成殇
还会兰指轻抚一曲<高山流水>吗
今夜月色迷茫
聆听深情的过往
还会把心事写成风起云涌的感伤
把每次泪流妆扮成哀婉凄凉
每个韵脚里似海的幽怨
读不尽的诗篇诉不尽的儿女情长
不曾与古人谋面或促膝长谈
流淌千古的风情在书稿中体验
寻觅遗落于尘世间的幽香
此时凝神静想窗外风起树摇月色清凉

8、<读书感想>

张朝阳

捧起一本书
帖在心上
不料还未看了几行
就被一些繁杂的事心生忧伤
二十多年了,我像一只飞蛾
努力去接近那片华彩的霞光
希望通过书和理想给我带来光芒
生活的所迫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剑
把我历练心志蹉跎地遍体鳞伤
学会了用肌肤触摸生活的坚硬
生活里的重担一个人放肩膀去扛
也不知道多少日子
我怅叹秋水的天长
让我无数个夜晚心生绝望
为什么辛苦的耕耘换来的不是惊叹
意料外的是句句市侩的口腔
面对生活我无话可说
金钱与权力的诱惑让人们蛊惑了眼睛
可怜的幼稚心肠
被谁强加上了虚假的面具
读书,读的是心底的梦想
历练的人的韧性与钢强
给自己一缕光
在漫长的黑夜里就不会迷失方向
给自己一缕光
在坎坷的路途中就不会独自彷徨
汲取书中的乳液
塑造人的品格与修养
正如我喜欢写文章
写的不是华丽的篇章
而是源自骨子里的素净和修养
从明天开始我将继续象一片落叶
自由的飘落,过一种清静的日子
偶尔写些诗无聊的时候看看天上的悠悠地白云
品味书香散发的清纯
从容地、迎接生活里的疼痛
读书,就像读心
馈赠了我前进的力量

关于读书的古诗
阅读的诗歌(五)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关于读书的古诗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5、<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关于读书的古诗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6、<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0、<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9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