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14春七语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
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第一篇

白果初中2014春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请把班级和姓名写在左侧的密封线内)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蝉蜕(tuì) 尴尬(ɡān ɡà) 木屐(jī) 玉簪花( zān ) B. 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 攒成(zǎn ) C. 桑葚(shan) 臃肿( yōng ) 花圃(pǔ ) 掸子( dǎn ) D. 菜畦(qí) 倜傥(tìtǎnɡ) 拗过去(ǎo) 弥漫(mí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荒草萋萋 来势凶凶 人声顶沸 人迹罕至 B.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戛然而止 鞠躬尽瘁 C.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悲欢离合 叱咤风云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3. 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B.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父亲。)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鋳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5、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立春以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拟人)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知道它在唱什么。(比喻)

D.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拟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香,绍兴黄酒有诱人的馥郁芳香。

②味,绍兴黄酒的味更是由酸、甜、苦、辛、鲜、涩6种味组成,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

响,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绍兴酒的酒体。

③人的魅力在于人格,正如酒的魅力在于酒格,独特的色、香、味就是绍兴黄酒的酒格所

在。

④凡是名酒,都重芳香,绍兴酒所独具的馥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

合香,是由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羰基化合物和酚类等多种成分组成的。

⑤色,绍兴黄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纯洁可爱,使人赏心悦目。

A.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①② C.④⑤①②③ D.③⑤①④②

8、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 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 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 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D、 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9.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

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他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

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

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0、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

A.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B.军书十二..卷 同行十.二.年

C.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D.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9题。(26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② 即书.诗四句( ) ③稍稍宾( ) .客.其父( ) ④泯然..众人矣。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分)

1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5.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分)

《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

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万里赴戎机 ( ) 朔气传金柝( ) ...

策勋十二转 ( ) 赏赐百千强( )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4分)

(1) 描写边塞夜晚荒凉、冷寂的句子是: , 。

(2)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语句是 , 。

19.木兰辞官不就,可见其具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3分)

【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20—23题。(8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0.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 (2)

21.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

22.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2分) 2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4-27题。(8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

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14八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第二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3-12-20

亲爱的同学们: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28个题。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做到:字迹美观(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 ..............

一、积累与运用(24分)【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一)、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共8分) ......

1.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 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刘禹锡在《秋词》中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两句诗是 , 。

(二)、字词(共4分)

8.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疟子( ) (2)取缔( ) (3)zāng( )物 (4)荒miù( ) ..

9.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锐不可挡 张惶失措 唯妙唯肖 烦燥不安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

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这些板凳,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主要的是在这几千年里,它自身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领略这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10.有关桥的故事。桥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普遍,很多桥都被赋予了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色彩。如杭州西湖的断桥,就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面经久不衰,下面就请同学们写一个你们所知道的桥的故事。(1分)

11.有关桥的诗句、成语、俗语或谚语。自古以来,桥有着丰富的文化,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写“桥”的优美诗句,无论古时,或是今日,这些诗词都有非凡的魅力。 ①请同学们写一句含“桥”的诗词。(2分) ②请说出两个与“桥”有关的成语、俗语或谚语。(2分)

12.喻桥:桥是平凡普通的,在生活中它起着联结、沟通的作用,人们从这一点出发,赋予“桥”这个词语更丰富的内涵。那么,它在我们的心中是些什么样的桥呢?请你参照例句,展开联想,写出另一个句子。(共2分)

示例: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 是一座桥,

(四)、名著阅读(共5分)

想到骆驼与洋车的关系,他的精神壮了起来,身上好似一向没有什么不舒服的

地方。假若他想到拿这三匹骆驼能买到一百亩地,或是可以换几颗珍珠,他也不会这样高兴。他极快的立起来,扯起骆驼就走。他不晓得现在骆驼有什么行市,只听说过在老年间,没有火车的时候,一条骆驼要值一个大宝,因为骆驼力气大,而吃得比骡马还省。他不希望得三个大宝,只盼望换个百儿八十的,恰好够买一辆车的。

13.以上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 的故事。(2分)

14祥子为什么后来被称呼为“骆驼祥子”请简述。(3分)【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二、阅读(33分)

(一)文言阅读:阅读选段,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

(二)《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

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游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人(均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答)。(1分)

19.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简析。(3分)

(二) 阅读下面两篇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9分)

(一)

①据报道,从12月起,济南市将向社会公布PM2.5监测值。届时,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项污染物的监测值都能从济南市环保

局官网查阅,数据每小时公布一次。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成了泉城媒体和百姓谈论的话题。那么,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

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

染来源。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

体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PM2.5除了【甲】 ,它还能

【乙】 。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

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

是灰霾天。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20.联系上下文,在文章第④段【甲】【乙】横线处分别补写一个恰当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甲】

【乙】

21.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举例子、 、 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3分) ....

表达作用:

22.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

23.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他们的锻炼是否合适?请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2分)

【材料】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

退休人员,常常选择在早上七八点或晚饭后七点左右去户外锻炼身体,或是马路边遛弯儿,或到立交桥下扭秧歌。

(二)苏醒中的母亲

张抗抗

①年近八十高龄的母亲,长期患高血压,令我一直牵挂悬心。2002年秋天的一

个凌晨,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母亲猝发脑出血,已经及时送往医院准备手术。

《第14课、拿来主义练习一》
旅途中的陌生人阅读答案第14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第三篇

高二对口练习 编写:高亚飞

《拿来主义》练习一

班级: 姓名: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名言5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残羹冷灸(ɡēnɡ) 冠冕(miǎn) 脑髓(suǐ) 吝啬(lìnɡ)

B.礼上往来(shànɡ) 自栩(xǔ) 蹩进(bié) 鱼翅(chì)

C.发扬国光(yánɡ) 国粹(cuì) 玄虚(xuán) 磕头(kē)

D.佳节大典(jiā) 孱头(chàn) 摩登(mó) 针灸(ji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________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今天是校庆的日子,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又________在一起。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自己孩子一味________,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④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________。

A.揭发 汇聚 溺爱 裁决 B.揭露 会聚 宠爱 裁定

C.揭发 会聚 溺爱 裁决 D.揭露 汇聚 宠爱 裁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___________。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①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

②十二个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

③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

A.①②③ B.②③ 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科技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职业培训中心举办的机电、缝纫、烹饪三个短训班,开设了汽车与摩托车维修、服装裁剪、中西式菜肴制作等课程,深受学员欢迎。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6.填名言(5分)

(1)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

(2)投我以桃,______________

(3)满招损,______________

(4)物以类聚,______________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3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2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 ]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 ]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不弄“出售存膏,售完为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 ),或( ),或( )。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7.下列对第一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腐败的东西。

8.在原文[ ]中填入一组正确的关联词

A.却 只要 而 却 而 B.并 如果 而 而 却

C.并 只要 只 只 却 D.却 如果 只 却 并

9.依次填入文中( )内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存放 使用 毁灭 B.使用 毁灭 存放

C.使用 存放 毁灭 D.毁灭 存放 使用

10.对第一段段意概括得不全面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占有、挑选的。 B.拿来主义者是如何使用和存放的。

C.拿来主义者是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 D.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的。

11.对第二段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

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12.上文第二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3分)

瑕之美

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翠,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气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颖、活泼的史湘云偏是“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

“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恶的。 或问,难道只有“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完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包含局部的“缺陷”,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谚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缺陷”。

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

13.第一自然段借用“芳林之中”的“枯枝败叶”来指什么?(3分)

14.在35字之内给“缺陷美”下一个完整的定义。(3分)

15.简要地回答:从全文看缺陷别具魅力的原因是什么,并从本文之外举例说明。(4分)

16.找出对本文评说不正确的项(3分)

A.“瑕之美”的前提是“瑕不掩瑜”。

B.作者认为:鲁迅先生不赞成《三国演义》作者对刘备形象的处理。

C.塑造美的形象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表现局部的“缺陷”

D.作者认为《三国演义》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处理恰到好处,使人物真实可信。 E.作者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明整体而非局部的缺陷是称不上缺陷美的。

三、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

17.把下面的三句话压缩,组合成文字简洁、语意清晰的一句话。(不超过35个字,含标点)

①抛物线与它对称轴的交点叫抛物线的顶点。

②椭圆与它对称轴的交点叫椭圆的顶点。

③双曲线与它对称轴的交点叫双曲线的顶点。

18.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文意完整。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珍藏着哈佛遗赠的250本珍贵的图书,并规定读者只能在馆内阅读,不得带出室外。1764年的一天,一名学生违规带出了其中一本,自己珍藏起来。几天后图书馆失火,全部藏书付之一炬。这名学生意识到,他手中的那本书是唯一的遗存了,经过思考把书还给了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但是仍然下令把他开除出校——他违反了校规。

哈佛的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两句话。(不超过40个字)

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岁到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于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在被领养之前,他们的智商全部在80分以下。通过对这些儿童5至10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些孩子的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他们的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明显进步。其中被条件好的家庭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程度和孩子智商的提高成正比。

内容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来主义

一、1.解析:A.残羹冷灸:炙,吝啬:lìn;B.礼上往来:尚,自栩:诩;D.孱头:càn。

答案:C

2.解析:揭发:着重指掀开、检举出来,使人明确其确实存在;揭露:范围比揭发广。会聚:侧重指主动的聚集;汇聚:侧重被动地汇集。溺爱;过分宠爱孩子;宠爱:喜爱。裁定: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就某个问题做出决定;裁决:经过考虑,做出决定。 答案:C

3.解析:A.生灵涂炭:指人民处于十分困苦的境地,与句中语境不符。B.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而句中要表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不吻合。D.南辕北辙:贬义词,指行动与方向相反,与句意不符。

答案:C

4.解析:按照人们观察事物的客观顺序排列,由外到里。

答案:B

5.解析:A句应当删去第一个“的”;B句中,“表示”与“兴趣”不搭配,应为“产生??兴趣”;C句应删去“的”否则有歧义。

答案:D

6.(1)可以为师矣。(2)报之以李。(3)谦受益。(4)人以群分。(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一)7.解析:“鸦片”喻文化遗产中有益也有害的部分。

答案:A

8.C 9.C

10.解析:B项只包含如何“挑选”一方面,忽视了“占有”这一面。

答案:B

11.解析:D项应为“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新人的产生的重要性”。

答案:D 12.D

(二)13.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要有三个要点)

14.缺陷美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由于其外形或内心的某种局部的 “缺陷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要有四个要点)

15.一是真实可信,二是使人物形象独特,具有特殊韵致。(举例答案从略)

16.解析:B项错把文中“批评”一词当贬义,此处“批评”为“评议”,中性。E项中“东施效颦”实在是极言“缺陷美”的“魅力”。

答案:BE

三、17.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和它们各自对称轴的交点分别叫做它们的顶点。

18.法理(或:法制)重于一切。(或“法制要求重于道德要求”;或“法理第一”)

19.智商高低主要不取决于遗传因素。后天的良好教育和悉心培养可以大幅度提高儿童的智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4244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