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梁思礼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梁思礼(1924.8.24-2016.4.14),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我心中的梁思礼,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心中的梁思礼(一)

  4月14日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14日10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曾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

  梁思礼祖籍广东新会,为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2012年07月19日光明日报人物版曾刊登了梁思礼院士的报道,回顾这位“名门之后”不平凡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梁思礼曾言,他最喜欢萧伯纳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我们重发此文追忆梁思礼先生,缅怀他光明灿烂的一生!

  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

  6月29日,“神九”返航。上午10时03分,在太空中遨游了13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随着返回舱着陆。

  回家了。中国航天科技大厦的阅览室里,中科院院士,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的梁思礼,从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幕,紧张的眉目舒展了,面露微笑。今年,他88岁。

  回家了。1949年9月23日,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思礼,怀揣着为新中国作贡献的梦想,登上了回国的船,时年25岁。

  回家了。这位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的老航天人在心中张开臂膀,迎接航天员们归来;犹如1949年,白发苍苍、含着眼泪的老母亲站在码头边,对阔别8年的梁思礼的等待,又如新中国对海归游子的迎接。

  “爱国救国”的胎记

  在对自己众多的称呼中,梁思礼最喜欢“老白鼻”,这是父亲梁启超对他的昵称。风趣的父亲将英语Baby(宝贝)一词汉化,“老白鼻”三个字成为梁思礼特有的甜蜜。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在这里,梁启超醉心学术,文思泉涌,新论迭出;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4年;这里,被他第九个孩子梁思礼视作乐园。

  1924年出生的梁思礼,很受父亲的宠爱。梁启超给远在海外的大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这样写道:“老白鼻一天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她少小离家,她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信中的“老白鼻”就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就是这个“老白鼻”,后来成了中国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饮冰室”里的大书柜上摆满了线装书,汇集了父亲收集的各类珍本善本。但对于三四岁的“老白鼻”,更感兴趣的是父亲从各国买回的放在书柜下面的一盒盒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有画有字儿,成了“老白鼻”的小儿书。父亲对“小儿书”的讲解,让不满5岁的梁思礼知道了文艺复兴、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不幸的是,1929年,梁启超永远地离开了,56岁的他没有实现花甲之年后将精力侧重于子女教育的诺言,那一年,“老白鼻”不满5岁。北平各界举行公祭,全场呜咽,只有这个孩子以为常常把自己放在膝头的父亲睡着了。

  九子女中,思顺、思成、思忠、思永、思庄都接受了父亲的国学教育;思达、思懿、思宁尽管没有聆听过父亲的课,但父亲的弟子谢国桢的教导让他们获益匪浅;梁思礼遗憾自己国学功底在兄妹中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梁思礼从未缺席。

  南宋名臣陆秀夫怀抱少帝投海、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梁思礼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背过的古诗中,留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想来,好像父亲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在以这种方式熏陶他的爱国思想。

  除了言传,父亲的身教是“爱国”最真实的样本。“爱国救国”几乎是梁家九子女的胎记。“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梁启超生前的话语,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

  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四哥梁思忠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回国参加抗击日军进犯上海的“一·二八”战斗,后因病早殇;二哥梁思成患重病依然潜心研究我国古建筑;三哥梁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学家,抱病拼命工作;五姐梁思懿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六姐梁思宁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新四军;梁思礼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最先感染自己的子女,九子女中七个出国求学或工作,但都相继归国,报效祖国。

  回忆中,梁思礼眯起了眼睛:“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

  历史学家傅斯年语:梁任公之后嗣,人品学问,皆中国之一流,国际知名。

  屡经磨难 不改航天报国

  1949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一次普通的航行从美国旧金山出发,船上500多名旅客,二十几个中国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留洋求学,然后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当然,刚刚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思礼也在其中。

  9月30日,在“克利夫兰总统号”横渡太平洋时,梁思礼从收音机里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激情满怀。8年了,离开祖国已经8年了,当这些在归途的海外学子听到国旗是五星红旗时,便找来一块红布自制国旗,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愿。

  梁思礼归国就参加了新中国的广播电台建设,通过与同伴不眠不休的一年多的努力,让全世界听到了新中国的声音。

  然而,“梁启超之子”带给梁思礼的除了荣耀和尊重,在特殊年代,也带给他许多的委屈和磨难。

  “三反”、“五反”运动给了满腔热忱的梁思礼第一个打击——

  母亲卖掉家中老宅的积蓄,成了梁思礼被揭发有经济问题的证据。1952年5月1日,爱好音乐的梁思礼哼唱着“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却被剃光了头发,坐在铺盖卷上,绝望地等待着去坐牢。“去坐牢?!”他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组织终于查清了问题,时为邮电部副部长的王诤更是在部里全体大会上为他平反。起起伏伏,梁思礼没有怨忿,他感受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从此他产生了入党的念头。

  88岁高龄,梁思礼思绪清晰,思维敏捷。回忆中的1956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年,国家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导弹,学自动化出身的他责无旁贷地参与其中,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50多年的航天人生让他骄傲;这一年,梁思礼娶了麦秀琼,恩爱携手半个多世纪。

  1960年是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一年。在苏联停止援助的困难面前,航天人决定自主研制我国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射程约比苏制1059导弹增加一倍。

  正当梁思礼埋头实验时,又一场政治运动袭来。1965年的“四清”,由于父亲的缘故,他一直下不了楼,不停地作检讨。至今梁思礼还保留着当时写的一份80多页的检讨手稿。

  由于熟悉情况,梁思礼终于还是被派往基地继续科研。在基地的紧张工作让梁思礼暂时躲过了冲击,但母亲被抄了家。尽管梁思礼十分挂念母亲的安危,最后还是决定沉下心,一心一意把“两弹结合试验”这个国家头等大事做好再说。

  心血浇灌出了成绩,中近程地地导弹(改进型)与原子弹结合实验成功了。梁思礼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转到了远程运载火箭的预先研究上……

  可是回到北京,等待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又一波的冲击。作为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被称为“保皇党的孝子贤孙”,立了专案,梁思成、梁思庄、梁思懿、梁思达、梁思宁几位兄姐已经被关进了牛棚。

  1968年,母亲去世,梁思礼请示当时的军管会要为母亲奔丧,却被要求“划清界限”,未获批准。母亲尸骨未存。过去了近50年,梁思礼如今谈到此事依然难以释怀:“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梁思礼因为受到周总理的保护,没有受到更多迫害。整个“文革”期间,梁思礼时时处于可能被揪出去、被惩罚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是他那几年的真切感受。

  磨难并未结束,长子梁左军,从小与奶奶一起长大。“文革”期间,他经历了奶奶挨整和不幸去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落下了抑郁症的病根。在30岁那年,左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梁思礼夫妇心中又多了一道永远的伤口。

  “您后悔1949年回国吗?如果1979年回国,这些灾难和痛苦也许就躲过去了。”很多人见到这位为祖国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都会禁不住为他鸣不平。

  “什么话?!你为什么这么说?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对于现在在海外留学的人,我想说,‘是好样的,就要学成回国。’”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航天员合影。(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失败成就的“可靠”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工程,梁思礼注入了太多心血。虽然赢得过许多荣誉,但每每被他提及的,却是“东风二号”的失败。

  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规划以后,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方面的研制,并从其他单位抽调了梁思礼等30多位专家和143名大学生,白手起家。梁思礼回忆:“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1957年中苏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仿制。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方面在“1059”仿制上处处设卡。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但是无论多么艰苦,我们也要继续干下去!”仿制工作极其困难,没有材料和电子零件就自己研制,最终用国产产品取代了苏联停止供应的材料、液氧及元器件。

  “1960年11月5日‘1059’发射成功,也就是后来被命名的‘东风一号’。它不仅是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是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帮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协作网,直接支持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进步。”

  在梁思礼的回忆中,“东风一号”的成功被简单带过,“东风二号”的失败却历历在目:“1960年,我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开始自行设计我国的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射程比‘1059’远一倍。因为最初的设计基本上没有脱离苏式框架,所以研究进展很快,1962年初,‘东风二号’导弹就已经完成。”

  “1962年3月21日,这天风特别大。导弹出现了抖动。尤其是燃气舵在下面不断抖动,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于是,我们一边在现场测试,一边让北京12所也做实验。我在基地不断地和在京的黄纬禄所长通电话,他们在做模拟仿真试验。电话连续不断地打了几个小时,我那时还抽烟,一边抽一边打。事后,同事从电话话筒里磕出一大堆烟灰。可见那时工作的紧张程度和我的烟瘾之大。”

  21日9时5分,“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因为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落地后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砸出了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

  这次失败对大家打击很大。“但是我认为,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正因为失败后做了大量工作,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好事,才真正懂得怎样自行设计。”

  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

  不难查到这样一组数字:2006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16次发射成功,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90次飞行,也是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48次获得成功。

  梁思礼自始至终参与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

  “过去,人们往往只把可靠性工作和概率统计、可靠性预测及可靠性评估、抽检等联系起来,我认为,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工作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工程实践问题,由此我提出了‘可靠性工程学’这个问题。”

  梁思礼提出质量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实验和统计分析出来的”,“实际上,真正要提高可靠性就要在整个研制过程解决每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极小批量的全面质量理论相关原则。”

  1983年,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作用愈加凸显,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事实证明,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起到很大作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了近60年来研制的所有型号中从未达到的高度。

  我心中的梁思礼(二)

  虽然不在家乡出生长大,但梁思礼从小就知道父亲梁启超还有一个名字:梁新会。包括梁思礼在内的梁家人,对“新会”二字,第一反应是十分亲切。2012年4月,接到报社安排的任务,我们几位记者一起飞往北京采访梁思礼院士。采访地点在梁思礼家里,见到家乡远道而来的媒体,梁思礼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兴奋感伴随着我们大约1个小时的采访时间。  采访中,梁思礼说,他一直关注新会,在电视上凡是看到有介绍江门、新会的纪录片,都会喊上家人一起欣赏。但凡有家人回家乡,他都嘱咐,不要给新会添麻烦,不必劳师动众,低调就好。  梁思礼是梁启超子女中最小的一位。在梁启超所有的孩子中,梁思礼长得最酷似父亲。在梁启超51岁那年,梁思礼出生。和父亲共同生活仅4年半后,梁启超就因一场失败的手术骤然离世。  梁思礼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这不仅仅是来自他个人的成就,还有来自梁启超的光环。“有时我去哪个学校讲课,一开口介绍,我是梁启超的儿子,台下立即‘哄’的一声,大家顿时兴奋起来。”梁思礼曾笑着向记者这样回忆到。虽然遗传了父亲的一些基因,但梁家人都没有吃“祖宗饭”,包括梁思礼在内,一个个子女全靠自己成长,成才。  2012年5月底,梁思礼带着好友回到梁启超故居参观。这一天,同时也是梁启超故居对外开放的日子,不少游客进进出出。不知道哪位游客眼尖,突然发现梁启超的儿子突然降临梁启超故居,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一下子,梁思礼成为故居里的大“明星”,逗得在旁的好友笑起来。  参观结束,走到门口,茶坑村的村民走过来和梁思礼聊天,场面也十分有趣。村民讲的是地道的新会话,而梁思礼几乎连粤语也听不懂。但不知为何,梁思礼仍然听村民讲了许久,期间,梁思礼似乎听懂了村民的话,还用普通话回了她几句,最后两人高高兴兴地一起合影留念。  记者看得出来,梁思礼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回到家乡,更是因为村民对他的一份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跨越了语言障碍。  2013年6月,梁思礼携家族10多人回新会参观梁启超故居。结束参观时,记者不失时机地追问梁思礼对梁启超的评价,梁思礼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梁启超是一位大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启蒙家,梁启超就是梁新会。
  

       我心中的梁思礼(三)

  梁启超九个子女,各个菁秀,其中三个成了院士。梁思礼被叫做 老白鼻 ,这是父亲梁启超对他的昵称。风趣的父亲将英语Baby(宝贝)一词汉化,变成属于梁思礼特有的甜蜜。也正是这个 老白鼻 ,后来成为我国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回忆中的1949年,吹去历史烟尘,露出一绢恒久的画面,镌在如今91岁的梁思礼的心头。  1949年9月的一天, 克利夫兰总统号 轮船一如往常,驶出旧金山港,船上的梁思礼,刚从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和船上同样学成归国的20多位留学生一样,游子心念,归心似箭,千里之遥,快马一鞭。  天津的码头上,阔别八年、白发苍苍、眼角噙泪的老母亲迎接自己,正如饱受苦难的祖国张开双臂欢迎海外游子的归来。  几个月后,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两弹一星 元勋王希季乘坐 克利夫兰总统号 回国。6年后,钱学森回国,乘坐的也是这艘船。有人说, 克利夫兰总统号 为中国的 驯火史 带来了最初的火种。  火箭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梁思礼这些第一代中国 驯火人 就要为这头巨兽套上笼头,绑上马鞍,驾着它从战争的废墟驰向航天的大门。  爱国的 胎记  一双大眼,鹅銮式的宽阔前额,佛山癫痫病医院,一张典型的 梁家嘴 ,举手投足间处处是父亲梁启超的影子。 像,太像了 ,曾经在南开中学听过梁启超演讲的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见到梁思礼时,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梁启超的遗传,一个留在了脸上,一个种在了心里。  有人曾经问梁思礼,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说: 爱国。  爱国救国 几乎是梁家九子女的胎记。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里就是饮冰室,梁启超伏案奋笔之所。他在这里写的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 ,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回忆中,梁思礼眯起了眼睛: 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属我最弱,癫痫患者不能吃什么,但 爱国 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1941年,梁思礼赴美国深造。为了省钱,他曾裹着大衣在零下40度的储物室挨了一夜,险些冻死,也曾在罐头厂靠着冷冻豌豆过了一个暑假。尽管条件艰苦,但仍没有磨灭他心中 工业救国 之梦。为了能够转入 工程师摇篮 的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他放弃了嘉尔顿学院的优厚的奖学金,改领每月微薄的盟国津贴。 1949年夏天,他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 千金马、五花裘 无法稀释他的赤子热血,他选择了回国。  此时,他的同窗兼好友林桦,与他分道扬镳,留在美国。曾经朝夕相处的两人,人生的境遇由此画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抛物线。  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林桦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梁思礼住在普通的单元房里,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有人问他对此有什么想法,梁思礼的回答是: 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美国人嘲笑 中国只有子弹,没有枪 ,认为中国没有运载工具,不承认中国是核大国。中央专委决定改进中近程导弹,进行 两弹结合 的热实验,梁思礼负责控制系统设计。  正当梁思礼埋头实验时, 破四旧 运动波及到梁家。在特殊年代, 梁启超之子 带给梁思礼的不是荣耀和尊重,而是数不清的磨难。  在 三反 、 五反 运动中,母亲卖掉家中老宅攒下的积蓄,成了梁思礼被揭发有经济问题的 证据 。一边唱着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一边却被剃光了头发,坐在铺盖卷上,绝望地等待着去坐牢,梁思礼心里五味杂陈。然而,弄人的造化似乎不愿轻易放过他。1968年,母亲去世,梁思礼要去奔丧,却被要求 划清界限 ;1974年,本该在运载火箭上大展拳脚的他,被下放到河南做了猪倌  有人为他的遭遇鸣不平: 如果你不是1949年回国,而是1979年回国,或许就能躲过这些灾难和痛苦,扬州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  他引用了哥哥梁思成的一句话作答: 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梁思礼和所有的中国 驯火人 一样,站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近处,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设计图纸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戈壁滩上被漫天风沙遮蔽着的群像背影,他们的名字被封印在打着 绝密 标签的文件袋里。远处,他们的名字,被一笔一笔刻在历史坐标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50523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