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一)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诗歌创作。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并能背诵前三段。

3、寻找路径进入诗歌的朦胧意象,掌握诗歌中的一些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鉴赏诗句,能够以自己的语言体会诗歌所蕴藏的内涵。

2、学生能在活动体验中增强自我的质疑意识和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解读朦胧意象,把握全诗的内涵。

在阅读鉴赏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品读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每位同学拿出一张白纸。(将课堂中对于诗歌的所思所想简单地记录下来)

二、课堂导入:

什么是诗?

有人说是情人与大海。有人说是星空与云彩。

其实,诗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可是当我们在诗的王国寻寻觅觅之时,当我们在缪斯的天空流连忘返之时,我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其实诗,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青春的情怀。 (以下PPT演示)

25岁,海子,一个向往大海却永远无法走到大海的天才诗人,怀着爱,深情地歌唱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4岁,中国现代诗坛最富才情的诗人徐志摩,怀着“真”“爱”“美”,在夕阳下的康桥边浅唱低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3岁,拜伦,一个游子,一个让多少个世纪以后的人们依然想念、依然痛挽的任性的孩子,写下了长篇叙事诗《哈罗尔德游记》,他向世人宣称:“早晨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22岁,黑塞高唱着《浪漫之歌》,“在悲剧百出的年代里,极为真挚地属守天职,成功地握起了为真正人道主义而战的武器”,成为“最后的骑士”。

21岁,雪莱以哲人的姿态吟哦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于是心中的春天滚滚而来,诗情如万物勃勃生长,著名叙事长诗《麦布女王》由此诞生。

20岁,食指以他的青春与热情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往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三、知人论世(部分PPT演示)

1、食指简介 (先由学生谈谈对食指的了解)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四、初步感受,朗读生疑

1、请学生自由诵读,注意如何才能读准诗歌的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来。提醒学生重点朗读诗歌的第三小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第三节是诗歌的难点,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讨论朗读的方式。读法一: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读法二: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明确:两种读法教师先不予以作判断,尊重学生初步的学习所得。)

五、意象解读

1、请学生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

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请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1)找出第三节的意象?

明确: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实质上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问题的关键最终应落实到对意象的理解。第一种读法:意象是:“手”、“排浪”、“曙光”、“笔杆”。第二种读法:意象是:“手指”、“排浪”、“手掌”、“曙光”、“笔杆”。

(2)请学生想象“排浪”的特点,“手”与“手指”哪个更符合“排浪”的特点?(同样“手”与“手掌”哪个更符合“大海”的特点?)

明确:“排浪”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浪线看起来更像“手指”;“大海”具有面积感与体积感,所以“手掌”更加形象。

(3)“曙光”与“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明确:感受阳光射入窗户的感觉,看起来就像一根根,长长的笔直的“笔杆”。

六、示范朗读体验,主旨探讨

听示范录音,体会诗歌的节奏以及反复手法的运用。

明确: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作者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

整体感受诗歌,探讨诗歌的主旨。

通过吟诵与朗读,我们逐渐走入了诗歌的已经之中。对于《相信未来》这样一首诗歌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读呢?前面我们讲过,当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明确:《相信未来》是食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终极表现。而并不是像江青所说的属于“灰色”。诗人是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内核,所以他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最终获得一个“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诗歌主旨,教师应从精神价值层面上加以引导。

七、多形式朗读,加深对诗歌的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男生、女生、齐读等,视教学时间而定),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激发学生发出青春的呐喊。

八、学生小结课堂

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白纸,请一到两位学生小结课堂。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九、课后拓展

背诵诗歌一至三小节,参照诗歌的一二节,访写一小节。要求尽量切合诗歌的感情基调。写完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食指经典诗歌赏析

食指诗四首:

一、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三、命运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 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

我只有是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

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

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

1967年

四、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78年北京

十、板书设计

走进诗人 ------> 相信未来 <------- | | \/ 热爱生命 个性高尚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二)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全新版

相信未来

食指

教学目标:【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1、认识食指,了解他在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3、诵读《相信未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青春忧伤和对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和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食指和《相信未来》:

1、 从一条新闻导入:

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自杀者,是指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精神病人,是指在精神病院生活了十多年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

2、 食指其人:

食指不是生来一个精神病患者。注释①: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

这段话我要给出2个解释。

1个解释:食指之所以原名郭路生,是因为他是他的母亲在行军途中生下来的。食指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出生不久,我们国家就解放了。

食指的命运并不顺达。他先读书,再插队,再当工人,再入伍,再复员。他从16岁开始写诗,写作这首名扬天下的《相信未来》的时候,才20岁。文革期间,真正的文艺创作少之又少,从邻近山西的陕西、内蒙古,到遥远的黑龙江兵团和云南兵团,全国只要有知青的地方,都有郭路生的诗歌传诵,这是一个多么受欢迎的诗人!

72年,诗人的精神出了问题。关于诗人的精神病病因,有3种说法:一说“文革”的极左思潮影响到部队,他内心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二说因入党外调学校档案里有“文革”初期他因写诗被审查的材料;三说诗人恋爱受挫。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食指也未停止创作。

1998年,《文友》将文学奖授予《相信未来》的作者、中国现代诗的一代先驱食指先生。颁奖仪式在北京第三精神病院举行。

现在的食指已经出院了,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

3、 关于《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是在知青中间广为流传,但在文革时期被政府严厉批判的诗。江青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食指因此被定名为“灰诗人”。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歌,看看食指是如何相信未来而又否定现在的。

二、诗歌研读

1、这首诗最明显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相信未来,坚定地相信未来

2、诗人坚定地相信未来,那与未来相对的“现实”是什么样的?用了哪些意象? ①现实是残酷的,压抑的,荒凉的。

意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苦的悲哀)

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②色调是冷的,凄苦的。

意象:深秋的露水 凝露的枯藤

凄凉的大地

3、对于这样残酷、压抑、冷色的现实,食指用了哪些相对的诗句和意象来表现他相信未来?

①诗句:“我依然固执地„„”(两次反复地强调)

②意象:美丽的雪花 曙光 孩子的笔体

这些都是纯洁、圣洁的意象,也就是他内心的圣洁的追求和对未来不失信心和激情。

③还有其他的意象,如第四节诗中的:未来人们的眼睛、睫毛、瞳孔。

4、对于未来,对于未来的人们,诗人除了相信外,还有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把第五节和第六节朗读一下。

①对未来还有彷徨的不确定,如第五节诗。

②对未来的人们还有一种等待着他们的公正评定的焦急心情,如第六节诗。

请同学们带着彷徨和焦急的心情来朗诵这两段。

5、最后,诗人找到可以寄托信念的事物了吗?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喊?(读第7节)

①找到了——未来、战胜死亡的年轻生命、不屈不挠的努力。

②他大声疾呼“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最后这一节诗,诗人坚定地抛却一切现实的压抑和失望,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未来,高声疾呼。另外也可见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现实的残酷、冷漠,在无望

的现实里,唯有寄希望于虚妄的未来,也许在虚妄的不可知的未来里有着希望的光。)

6、请同学们朗诵最后一节,体会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这一段的句式,相比之前的段落,显得短促有力、节奏加快,

7、在内容上,有什么变化?

直抒胸臆

作者直抒胸臆地呐喊,希望我们的朋友,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理想信念在这直抒胸臆的呐喊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整首诗作小结:食指在生命的暗夜里,焦急地等待着光明的到来,渴望未来的人们拨开历史的风尘,看透岁月的篇章。但他的呐喊被那个时代一声声看似雄壮的口号给淹没了。然而这些渴望的心声能压抑得住吗?历史告诉我们,不能!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三)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

设计指导思想

全诗共七节,后面四节基本上是议论、抒情,文字较浅白;而前三节意象密集,读来朦胧,成为解读全诗的一个“瓶颈”。对这几节的解读,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面对诗歌的“朦胧”,教师的做法往往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读读读,把学生当作了“读”者,于是学生始终停留在“读”的层面,其结果朦胧诗还是“朦胧”诗;一是讲讲讲,教师把自己当作了“讲”师,从头讲到尾,其结果是学生没作任何独立思考,难以养成真正的能力。前者忽视了教师,后者忽视了学生:它们都忽视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对话。而缺乏互动、交流、对话的课堂,不仅无法真正解读出朦胧诗的诗味,无法出色完成诗歌教学的任务,同时也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了避免上述两种不好的倾向,我在设计《相信未来》案例时注重体现新课程“互动、交流、对话”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

2、掌握鉴赏诗句的方法和技巧。

3、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解读朦胧意象把握全诗的内涵。

2、寻找路径进入诗歌的朦胧意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的史无前例的民族浩劫开始于1966年。两年以后,也就是1968年,“文革”达到高潮,而一个20岁的热血青年仅仅因为写了一首小小的诗,就惹怒了当时的政治阴谋家江青,于是这位女人写下这样的批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板书)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青年是谁?他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这个青年是食指,他写的诗是《相信未来》。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对这位诗人的介绍。(学生快速阅读)另外,我再来补充一下食指的有关情况: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二、落实字词

1、 强记字音:灰烬(jìn) 依偎(wēi) 摇曳(yè) 睫(jié)毛 瞳(tóng)孔 惆怅(chóu chàng) 轻蔑(miè) 脊(jǐ)骨 给(jǐ)予 不屈不挠(náo)

2、 辨音辨形:摇曳(yâ)——拽(zhuài)拉 睫(jiã)毛——捷(jiã)报

给(jǐ)予——给(gěi)以 瞳(tóng)孔——潼(tóng)关

撞(zhuàng)击——经幢(chuáng) 惆(chóu)怅——稠(chóu)密——未雨绸(chóu)缪——鸟声啁啾(zhōujiū

三、朗读生疑

1、诵读指:《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四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节,不能在每一句诗后都停顿,避免阻止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重点朗读第三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因为这一节很难理解,所以要让学生讨论朗读的方式。读法一: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读法二: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对呢?教者先不忙判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解读意象

1、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而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那么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寄托的对象。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具体的形象,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构成的?看法一:“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看法二:“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究竟哪一个说得对?大多数同学可能选择第一种。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讨论后明确:“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于是,大家明白了“读法二”是正确的。

3、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明确:比喻,可表述为“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4、同学们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明确: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5、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感受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这体现了语文的“活动性”)

6、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明确:有,它们都是笔直的。

7、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活动体验,可使课堂直观、形象起来。)

8、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明确:没有。

9、“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举例明确: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10、可是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明确:在像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

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11、这样一来,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读诗或者写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现在理解起来可容易多了吧?请同学们把全诗再次朗读一下。(或者听配音朗诵)

四、研讨主旨

1、通过吟诵和朗读,我们逐渐走进了诗行之中,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样的诗歌,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刚才我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江青的解读和评价(指板书)。对江青的这种解读和评价,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提示:这个问题在形成共识之前,学生会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没有道理,有人认为有道理,还有人可能不会明确地表态。

2、引导大家现场辩论。认为没有道理的人,请陈述理由。明确: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像她所说的那样“灰色”。认为有道理的人,也请陈述理由。明确:她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实际上,诗人对“现在”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嘛。这可以从开头两节看出来的。

3、集中讨论后一种看法:开头两节有没有写“现在”?明确:没有明写,但通过一系列意象能够感悟到。具体地说,就是:第一节中,诗人用“蜘蛛网”比喻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第二节中,用“深秋的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用“余烟叹息着贫困”写出了贫困缠绕周围,用“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比喻属于自己的机会、荣誉、成功被剥夺了,“枯藤”比喻被摧残的生命。这一系列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这不正是江青所说的“否定现在”吗?

4、其实按照食指诗的最后一句话,江青的话似乎应该改为“(食指这个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就是否定现在”,因为食指太热爱生命了,他决不愿意把“现在”中的“我”也“否定”掉。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在“文革”那个黑暗的年代,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我在网上查了有关资料,现在读给大家听听:66年5月17日,邓拓服毒;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达自杀;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67年6月21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郭民英也自杀;68年8月12日,周瘦鹃跳井;71年1月13日,闻捷打开煤气自杀„„他们是多么的无奈、无助!这样的心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这是否就可以成为他们轻生的理由呢?食指在他的另一首诗《热爱生命》中写道:“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请大家把语文读本(必修二)打开,齐读食指的《热爱生命》。

5、正因为诗人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的内核,所以他才“相信未来”。让我们再回到《相信未来》。请同学们深思一下,“相信未来”中的“未来”究竟有什么内涵?明确:由第四节可以看出,是指“未来人们的眼睛”。

6、“眼睛”有什么特点?明确:“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

7、这是形象的说法,同学们能从下文中找到更好的解释吗?明确:“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8、这里,诗人根据相似点,以“眼睛”来象征“评定”。在慨叹“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的食指看来,“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属于“未来”的。这是无奈、无助中固执的希望、固执的信仰。“固执”,这是《相信未来》里出现两次的关键词语。固执——其实是有点无理的,但“无理而妙”。这使我想起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之一——“思来者”,即渴望并且相信有理解自己的未来人、后人。历史自有公道,人民自有良心,未来人、后人也许最终会给予一个人“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司马迁受到宫刑,仍然“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继续创作《史记》,最终不是得到了未来的人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了么?请大家把《相信未来》4至7节读一下。

9、到现在为止,好像还有一部分同学对江青的话没有表态;不过,这部分同学不表态,也正是表态:江青的话,既有道理,也没道理。总之,江青所说的“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是有道理的,这说明她认知水平不错;但由于她的立场是反动的,所以她把食指的诗定性为“灰色”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与此相反,我们觉得,食指的诗是并不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他的诗是生命的赞歌,是通向未来之路的进行曲。(小结:《相信未来》是一篇预言性的诗歌力作,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之中,人们为命运哀叹之时,诗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可谓沉郁中的光辉命题。诗中始终充满了真诚和力量,使我们从中看到那个时代知识青年对社会真实的认识。诗中又回荡着一种英雄气概,那荡气回肠的感觉常常给人一种无畏的勇气 .发自内心中的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未来质朴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失望的灰烬”、 “凄凉的大地”、“摇曳的曙光”、“孩子的笔体”都为那个特殊的时代镌刻着墓碑、昭示着希望和未来。)

最后让我们齐读《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前者由一二组同学齐读,后者由三四组同学齐读。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补充:当代朦胧诗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从六十年代末直到1978年,这是“朦胧诗”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朦胧诗”的重要诗人和作品有:食指(郭路生)和他的《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鱼群三部曲》、《海洋三部曲》《热爱生命》《命运》,黄翔和他的《野兽》、《独唱》、《火神交响诗》 ,多多(栗世征)和他的《祝福》、《致太阳》、《教诲》,芒克(姜世伟)和他的《天空》、《太阳落了》、《十月的献诗》,方含和他的《在路上》等等,表达的是,诗人对“文革”政治神话这一异己力量的抗争和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四人帮”专制暴行的批判和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以及对斗争哲学无限扩大化思想的否弃和对人道主义的爱的向往等方面。

(二)“朦胧”诗的第二个时期是在70年代末“思想解冻”以后直到80年代中期,开始的标志便是1979年3月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并且引发了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的一次历时数年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在“朦胧诗”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对十年动乱直接进行批判的作品少了,因为这时的新诗潮诗人已经进入了新的思考,思考在噩梦过去之后,他们该怎样选择新的方式生存,该怎样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朦胧诗”的表现手法委婉含蓄,曲折深奥,令人一时难以理解,有的甚至晦涩难懂,与以前的诗歌大相径庭。中国诗坛的活跃局面的形成与造就,是与食指、北岛、舒婷、芒克、江河、多多等人的功绩分不开,并以他们的诗为标志的。几乎与他们同时,另有一批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诗人,其中尤以梁小斌、顾城、王家新、于坚、柏桦、杨克、翟永明等为代表,被成为“第二代诗人”。第三代诗人,(或称“后朦胧诗”)阵容强大,西川、海子、骆一禾、西渡、徐芳、孟浪、车前子、秦巴子、北野、丁当、杨小滨等。

《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四)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

一、知识和能力

1.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朗渎体悟,理清思路,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逾地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

【教学程序】

一、 走近“大师”。

(一) 走进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

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二)走进时代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阴云密布的时代,《相信未来》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二、走进文本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 二)、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1.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3.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提示: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4.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提示:“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不必求一致)

5.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6.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提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

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7.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8.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提示: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三、挑战自我

“读然后知困”,要了解学情,最好让学生单个地朗读,尤其是短文本(长文本可以抽取典型的段落)。于是,在导入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朗读。朗读之后,我发现了学生的认知“真相”:因认知困难,导致了第三节出现不同的读法。读法不同,实际上反映了认知水平和解读文本能力的不同。学生朗读的困境,给课堂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宝贵的机缘。于是我便“随缘”,沿着这一任意路径(而不是程序上设置好了的路径),切入文本,作深层次的解读和延伸。 问:下列读法哪种正确?为什么?

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提示:2

师: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A:“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B:“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提示:B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明确:“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师: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比喻。

师: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师:你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

明确: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看看有没有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

师: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提示: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

明确:没有。

师:“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

提示: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

明确:在像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读诗或者写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现在理解起来可容易多了吧?请同学们把全诗再次朗读一下。

四、探究无限:

(一)、名句积累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潜《杂诗》)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9.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10.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12.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3.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文心雕龙》)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

1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1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三国志》)

五、初试牛刀:

【基础过关】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灰烬( ) 瞳孔( ) 阻挠( ) 果脯( ) 游弋( ) 摇曳( )

【能力过关】

1、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2.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提示: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3.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提示:“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不必求一致)

4.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5.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提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6、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7、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提示: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适度拓展】

(一)、断章(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五)
1.1《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学校------ 学科------- 编写人----- 审稿人--------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食指的这首《相信未来》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一板块“吟诵青春”的第二首诗歌,它写于一个疯狂的动乱年代,一个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令人绝望的年代,然而作者却顽强地相信未来“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就能够达成体验青春、完善自我人格的专题目标,更是语文教师的无量功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诗歌鉴赏方法鉴赏诗歌,理解诗歌语言和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诗歌中代表性的意象,体会本诗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4.背诵这首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难点:体会诗歌深沉的感情 四、学情分析:

刚刚学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高一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二三十年代的诗人对于青春的诠释,但他们对于文革时期的诗人对青春的理解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除了可以让学生体会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迷茫和失望,更让他们深刻了解食指其人其诗,尤其是在这首诗歌当中流露出来的对于未来的不改初衷的渴盼和热爱。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师生互相点评。活动体验,品读赏析

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诗歌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诗歌。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习小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 文学常识积累: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2、朗读: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3、整体感知,体会鉴赏:

(1)、简要分析本诗的层次结构?

明确: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2)、提问:1、2节写作者所处的现实是怎样的?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蛛网查封炉台:许久不开灶,没有了生命赖以生存的食物。意思是极端贫困。

第2节:紫葡萄——甜美成熟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荣誉、爱情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3)、提问: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

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4)、提问:请简要分析本诗的反复手法的运用?

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5)、提问:作者相信未来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相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6)、提问:全诗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你有没有感受到诗歌的力量?

明确:诗的第1、2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大都带有灰暗的色彩,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缠绕在周围,紫葡萄化成为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中。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尽管这样,诗人依然支持理想、相信未来。特别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是写下:相信未来”。

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理想糅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7)、提问:总结本是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定,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练习背诵:齐读——背诵——默写本诗节奏感最强的前三节。

2、做导学案:完成本课学案课内探究的作业部分。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下发《我的四季》导学案,做完预习部分。

九、板书设计:

走进诗人相信未来坚定信念

热爱生命

十、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备课和上课需要反思的很多.

先从备课说起,首先,过于贪多.尽管是一首现代诗,文章篇幅并不长,但相连带的内容都想讲到,要考虑知识的扩充,还要考虑到本课知识讲得是否透彻.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想完成太多,太不可能。

再说上课环节,整堂课的安排前松后紧,前半节课学生还会顾忌老师讲的要求,但后半节课便不受支配,爱动则动,爱说则随便说了起来.尽管课堂上我常鼓励学生说想说的话,尽量不对他们限制太多,但学生的规矩和习惯看来还没有养成,这是日后教学中需要强调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在不限制思维,不受太多约束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最后说自己,准备不够充足,不能很好的预设学情,致使后面的许多环节没有进行,所以整堂课的效果离自己的设想有一定的距离。我想,教学中如能发现一定的问题,应该是一件不错的事。最起码以后的工作便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从学生表现看,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不足,也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清楚流利.尽管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好课多磨,有问题,才会有提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52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