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党建 2016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积极应对执政新挑战的需要。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区域化党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区域化党建(1)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积极应对执政新挑战的需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单靠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形态变化发展趋势,党的基层组织出现了“空白点”,党组织对党员管不到边、管不到位的情况比较突出;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服务任务越来越重,但所掌握的资源有限、分布不均,与满足党员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随着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积累和潜伏的隐性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社会矛盾“触点”增多、“燃点”降低,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破解这些问题,必须打破基层党建封闭运行模式,突破条条、块块限制,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转向动态化、网格化覆盖,以“区域不变”来应对“单位万变”;必须加强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精细、高效的服务,更好地改善民生;必须使党的工作进一步融入基层、融入群众,消除社会管理服务盲点,畅通各种组织和各类群体之间的诉求表达和协商互动,使基层党组织能更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以区域和谐保障社会和谐。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抓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创新方法,拓展内容,建立健全“四大体系”:

  建立健全“区域共建、动态覆盖”的基层组织体系。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首先必须适应生产力布局、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以开放、动态的形式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按照“便于资源共享、便于活动开展、便于管理服务”和“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以区域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变单个建立、点状推进为块状规划、成片推进。比如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区、新建连片居民区、企业集聚和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及近郊农村、工业园区和大型商贸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功能区块,以适度规模划分区域,来设置区域性党组织。健全完善领导架构,提高基层党组织区域统筹、领导和服务能力。灵活设置组织方式,采取园区统筹、街区统筹、片区统筹、村企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等模式,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将区域内各类组织全部纳入党的工作范围,起到“兜底”作用。

  建立健全“区域共享、集约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根本是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实现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建好综合平台,按照“一区域一中心”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区域性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区域化党建公共平台。创新服务形式,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好“党员十五分钟服务圈”,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情民意调查排摸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科学研判机制,推广党群连心卡、党代表工作室、群众说事室、局长驻点室、党群创业互助会等做法,不断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育优服务队伍。把优秀分子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选好配强区域性党组织书记。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通过党员示范岗、闪光言行考评等做法,引导和激励党员各尽所能、各展其长更好服务群众,实现党员“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岗位”。

  建立健全“区域共管、灵活多样”的党员管理体系。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创新基层党内生活方式,以区域为单位组织开展党内活动,打造党员“10分钟组织生活圈”,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大力推进网络党建,积极推广建立网络e支部、党建微博群、QQ群,探索网上党代表工作室、网上党员大会、网络公推直选、党员议事厅等做法,引导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基层党务公开和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流入区域内的党员,区域性党组织要主动接纳,通过“合力推优、持续培养、两地公示、联合把关”,做好区域内未建党组织单位的党员发展工作。探索建立区域党员动态管理系统,推广党员信息卡管理,深化新居民家庭党建服务模式,防止流动党员失管、漏管,提升新居民归属感和融合度。

  建立健全“区域共商、和谐有序”的协调运转体系。健全区域会商机制,推广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平台,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党组织联结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通过联席会、恳谈会等形式,以民主协商的办法做好区域内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及时发现处理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要健全双向协作机制。推行基层党建“契约化”共建做法,引导区域性党组织积极开展面向驻区单位的服务活动,驻区单位党组织自觉接受区域性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做到信息共通、阵地联用、活动合办,实现互惠双赢。健全党群联动机制。引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类新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与党组织同步调开展活动,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目标、机制和行动的一致性。

  区域化党建(2)

  近日,住在禅城区东华里的一对克罗地亚籍夫妇练完太极拳,找到兰桂社区党总支书记程桂琴,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我们工作期满了,但很舍不得回国!这里有城市味道,人也非常好。”位于广东佛山市商业中心的东华里,住着100多户本地居民和数十名外籍人士。为了改变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兰桂社区成立区域联合党委,共建共享,扶贫解困,并定期开展包饺子、学太极、剪纸画等活动,推动社区从“陌生型”变为“融合型”。

  这是佛山市探索大党建格局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佛山各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服务资源零碎,党建力量分散。2014年底,佛山市委提出,探索“1+N+X”区域化党建,建设“堡垒型+服务型”党组织,即建强1个基层党组织,融合区内多个(N)党组织,带动若干(X)跨区党组织及社会组织,打造“以龙头党组织为核心、参与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的党建共同体。

  2015年4月,佛山开始在农村、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园区、商圈等5类区域,打造不同类型的区域化党建模式,迄今已建起258个区域化党建试点。培德、高基和东园等3个社区联手,整合医院、派出所、博物馆、党校等36个区内外党组织、社会组织的资源,服务“下沉”,许多难以开展的活动都“活了”。“通过区域化党建,收集群众诉求,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服务。”佛山市中医院党办主任黄春帆说。

  区域化党建活动带动了2000多个社会组织、4.2万人参与,基层社会矛盾明显减少。佛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雅林表示:“区域化党建,内强堡垒、外强服务,既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也提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目前,佛山市正不断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考评考核机制,力争“服务群众更快捷,解决问题更精准,党组织作用更突出”,构建“多元参与、齐抓共管、和乐共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区域化党建(3)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下设党组织105个,党员2568人。2012年9月,赤岗街道整合辖区单位资源,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赤岗地区党建联合促进会(以下简称“联促会”),推动区域党组织的横向联合,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三年来,依托“四个中心”,打造“赤岗智库”“云服务平台”等品牌,形成了“共兴党建、共抓党建、共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设立“基层党建研究中心”,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创新党代表履职方式,由联促会牵头整合各会员单位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资源,创新设立“303”工作室,通过“坐诊”、居民家中“巡诊”、多方集体“会诊”等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挖掘人才资源,组建“赤岗智库”,引导其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等积极献言献策。

  设立“区域发展促进中心”,促进地区综合协调发展。组织主题研讨及实地考察交流,建立常态走访机制,持续开展“送服务进企业”等活动,结合“两新”党组创建工作,使非公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联促会各会员单位之间共享文化场地、共享文化资源,推进形成创意文化聚集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党建促文化传承。

  设立“党员教育发展中心”,构建党员素质教育载体。利用共享展示厅、图书室、远程教育播放室等资源,打造党员“十分钟组织生活圈”,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与中山大学合作举办党员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切实提升党员素质。

  设立“志愿者服务中心”,促进社区服务工作开展。依托该中心组建22支共计796人的在册党员志愿者队伍,打造志愿服务“云服务平台”,通过入户调研、座谈会等,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在职党员接收工作,根据“云服务平台”的帮扶信息,结合在职党员职业特长,对口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据统计,各单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682次,参与逾8000人次,专项助学、助残、助困1900多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53154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