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改造方案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民居改造方案
新农村居民住宅改造方案

新农村居民住宅改造方案

新农村建设不应流于街道、院墙等表面建设,而应该从农户住宅、生活基础设施开始,从里到外,根本改造。

一、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村落搬迁,整体挪至山旁、山坡、路边、河畔等非耕地或瘠薄地段,将原来村落所占肥沃地段腾出。 为了促进搬迁顺利,可以实行优惠政策:

1. 由国家或集体对新村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包括上下水、电、气、热、路、通讯、宅基场地等;

2. 原村腾出的还原为农田的土地仍归原户所有;并予奖励, 每亩1万元。

二、不适于整体搬迁的村,统一规划,适度调整布局,统一修造基础设施(路、水、电、通讯、污水、垃圾场、绿地等)。通过设施引导,尽量将散屯、散户归并到中心屯。

三、住宅改造方案

不管是搬迁村,还是原来不动的村,居民住宅建设都要彻底改革和改造。

1.可以通过自由协商的方式,由左右、前后邻舍之间或亲友之间自由组合,共建两户、三户或四户联体别墅。联体别墅可以节地、节材、节能。

2.别墅以二三层为主,要造型各异,多样化,自由选择。要起脊

式,举架要高,以利于空气流动,形成自然空调,冬暖夏凉;脊式要多向式、多重式、多样式。室内功能性空间要全:厅、室、廊、梯、厨、厕、房、阁、库、阳台等空间具备。

3.实行墙体革命:过去墙厚一般为37cm,现都应加厚,改为50—54cm;墙体中间要加8—10 cm保温苯板。地基周围应加防潮、防水及保温材料。墙体要按抗震结构建造。

4.采用地下循环热泵技术,建设统一供暖系统,合作经营、民主管理。建设风力发电储电装置,供村路照明系统所用。

5.与供暖系统结合,统建上下水设施、统建电力、通讯设施。

6.实行采光革命:要科学设计窗位、窗形、角度等,尽量扩大采光面积;要选用新型透光、保温节能材料,尽量提高透明、保温、保湿效果。安装各种适用的太阳能利用设施。

7.实行院落改造:根据自愿选择各式院墙、栅栏;院内合理设置微型畜舍、禽舍、库房、柴垛等;规划精细菜圃、花圃、草坪等;栽植果树、花木等;建设石阶、小路、回廊等。还要设计雨水收集池或箱,用于庭院灌溉。

四、村内公共道路、绿地、公园、水渠、池塘、广场、文体设施、学校、卫生室、村民会馆(村部)、供暖中心(锅炉房)、燃气站、水房、垃圾场、化粪池等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村落周围要有绿化林带包围。

五、建设循环村庄、生态村庄

保留小规模的庭院饲养和种植,使剩余食品等生活垃圾循环利

用。大规模的畜禽饲养在村外建专业饲养小区,粪便集中处理,做有机肥供农田使用。垃圾场及污水处理化粪池也设村外,生产有机肥返还农田利用。农产品深加工及其他工业项目也规划在村外,其废料、垃圾等要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六、整村住宅改造方案,应该量政府财力,先选少数固定的、集体及农户配套能力较强的典型村实施。由国家集中提供财力、物力及技术力量支持,按照现代化、设施化、反城市化、园林化、景观化、节能化、循环化、生态化标准进行建设,一步到位。逐村逐批解决,以打歼灭战的方式,逐步完成农村建设及改造任务。

七、改造重建过程不引进地产商活动。完全由村民民主参与、民主决策、财务公开、工程招标、民主监督、民主验收进行。如果在重新规划建设中,能机动或建出多余的别墅房,允许向内或向外出售,并予办证;所得收入补贴村内公益设施建设及营运费用。

鄂 玉 江

辽宁行政学院

2008年12月21日

篇二:民居改造方案
新民居建设实施方案

【民居改造方案】

五一路街道办事处

口里东窑子村城中村新民居建设

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的意见》(张办字[2009])1号)、市农村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张家口市家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新建字[2009]2号)文件要求,我们积极谋划,认真做好口里东窑子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切实加快我街口里东窑子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步伐,结合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新建改造农民新居为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面貌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居住方式,建设具有现代特色、方便农民、经济实用的新型住房;立足节约用地,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坚持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把口里东窑子村建设改造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㈠、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原则。建设新民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充分调动改造区内村民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支持,市场促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环境。

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新民居建设与村庄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与“城中村”

【民居改造方案】

改造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村庄建设、改造既适应不同地形地貌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又经济、适用、安全、环保。

㈢、坚持政策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上级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和推动新民居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民居建设改造。

㈣、坚持依法改造、分期实施的原则。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实行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确保改造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并结合口里东窑子村的具体情况,在做好充分的调查摸底,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式,科学编制新民居建设改造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本着“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思路,逐步实施,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三、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实用、安全节能”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动作、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区级抓示范、街道抓推动、村级抓运作”的办法,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农村新民居,全面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工作目标

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三期工程完成口里东窑子新民居建设改造,并达到以下目标:

㈠、完成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将口里东窑子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的新农村,全面实现村民向市民、村民向股民、村委会向社区转化。

㈡、新民居建设改造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态绿地按【民居改造方案】

照规划建设完成,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各项服务功能配套落实到位。部分建设项目完成建设或启动建设,新民居建设改造区域城市形象得到提升,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㈢、新民居建设改造区域内村民或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居住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就业率提高,社会保障落实。

五、规划方案

1、新民居建设纳入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按照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村民安置、集体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功能等因素,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基础上组织编制。

2、新民居建设一期用地原则上在东沙河北侧(东泉聚地块)范围内并结合张承引线被拆迁安置等情况合理确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安置村民用地,联合开发用地的面积、位置和界限。

3、城中村改造新民居建设规划方案经辖区政府初审后在市规划局指导下实施。

六、土地利用

1、城中村改造新民居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全市用地计划。改造范围内各类用地先变为集体建设用地,再以划拨方式供地,除市政及公用设施用地、产权调换安置村民用地,集体经济组织的商业服务及办公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地外,其它土地以出让方式供地。

2、鼓励村集体与开发商联合进行一级开发,也可以不同形式参与城中村改造,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七、实施步骤

㈠、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2月28日—4月30日)

1、依据村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新民居一期工程建设地址。

2、完成新民居一期工程区域四至界限的确定、土地测绘、整

体规划、地上集体财产评估、地勘及相关手续办理等工作,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纸及安置房建设地块上的附着物的拆迁工作。【民居改造方案】

3、调查摸底。对新民居建设工程改造范围、土地权属、建筑、人口、拆迁量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仔细核实,摸清底数和有关情况,同时,逐步为每户村民建立台帐,实行微机管理。

4、开展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新民居建设改造区域的土地整理,明确招商方案确定施工建设改造的业主。

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5月1日—年12月31日)

1、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展牌、教育培训、征求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为新民居建设改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安置房建设。启动建设新民居一期工程80套(0.7万平方米)住房,用于安置张承高速公路城市连接线被拆迁的部分村民及口东窑子村现居住区部分村民。

3、推进新民居建设。继续新民居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土建设施工。

㈢、第三阶段:全面改造阶段(2012年12月底前)

全面完成人员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建设,改造区域主要建设项目启动建设或完成建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增强。

八、组织领导

成立街、村两级组织机构,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区级指导,办事处组织配合,村级分步实施的原则合力推进。办事处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常务副组长,街道党工委综治副书记、分管经济工作副主任、分管农村工作

副主任和口里东窑子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办事处相关科室负责人、村两委班子委员和村有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口里东窑子村东泉聚新民居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即:建设筹备组、资料信息组、拆迁安置组、协调稳定组、资金保障组,明确各组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细化人员分工。村委会根据上级统一安排,自行成立领导机构,组织新民居建设改造事宜,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做好本村改造工作,确保新民居建设顺利进行。

五一路街道办事处

二00九年四月二十日

篇三:民居改造方案
2016旧院落改造工作方案

乡村作为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之一,为提升村永久性建筑物整体形象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按照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县乡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导则要求,结合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为中心,从本地民居典型风貌特征出发,结合重建的新建筑特色,对旧院落在保留特色的前提下进行风貌改造,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旅游价值和服务水平,为乡远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

突出抓好“大老路”公路沿线以及特色旧院落的风貌改造工作,使村木结构房统一风格、更具特色,新建房屋与改造房屋的外观更加协调,从而提升整村的品位和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三、实施对象

村“大老路”公路沿线以及特色旧院落涉及农房约35户(不包括重建户),最终以实际改造户数为准。

四、实施内容

按照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县乡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导则要求,主要对木结构房屋的门、窗、墙面、扶手、扶栏及其他辅助构件等方面进行改造,统一风格及样式,其次对房前屋后进行一定的绿化。

五、补助措施

主要采取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助,具体方式如下:1、现场核实每户农户需改造的内容及面积,形成清单并公示。2、通过群众“一事一议”,对改造涉及的材料、人工费等进行询价,落实具体的单价成本。3、核算出总价费用后,采取由财政承担三分之二,农户承担三分之一的方式进行补助。4、对经改造后验收合格的农户进行补助奖励。

六、资金来源及管理

奖补资金由县财政统一解决,由乡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和兑现,乡人民政府建立资金支付台账,按照相关规定专款专用,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七、验收程序

农户申请改造——现场核实——村组公示——组织实施改造——农户申请验收——公示奖补——兑现奖补资金。

八、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加强风貌改造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成立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细化任务,倒排工期,按时间节点,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及人民代表、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序推进。

3、明确职责,阳光操作。明确农户是风貌改造主体,乡政府作为主导,工作中涉及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协调通过群众“一事一议”解决,确保程序公开、透明,资金使用安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2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