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总是有痰该怎么办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一篇

总是有痰该怎么办

生活中,咳嗽、吐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小毛病。特别是有时嗓子里痒痒的,想吐痰却咳不出来,真是让人又气又急,非常难受。

嗓子里有痰,多数人会自然想到肺部出了问题。可在中医看来,咳嗽、有痰,还可能跟脾虚湿盛有关。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痰饮》一书中写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认为脾承担着运化水液和营养物质的职能,而肺部只是人体储存痰液的容器。脾出现了问题,便不能正常运输营养物质来养肺,水液代谢也会随之出现问题。这样一来,人的肺气会跟着变虚,一旦受到外邪侵犯,肺的通调水道等原有功效也会逐渐变弱,水液停聚于体内就成了“痰”,进而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

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两种。“有形之痰”,是指那些肉眼能见到的黏稠液体,一般是由肺、气管等呼吸道问题所致;而“无形之痰”范围更广,是指体内脏腑功能障碍时,津液的正常输布、排泄受阻,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它会随着气血的运行在全身流窜,影响血脉经络和五脏六腑,且容易被人忽视,对健康的危害也更大。无形之痰一旦积聚在体内某个部位,就会引发相应病症,比如积聚在胃部,可能引起胃胀、恶心、呕吐;积聚在心脑,则可能导致心神失常、精神错乱等。

因此,除了治疗呼吸系统的问题,久咳不愈、有痰咳不出时还要注意调理脾胃。饮食上多吃素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对脾胃有损的食物,同时可适当补充一些补脾胃之物,如山药、薏米、赤小豆、豇豆、玉米等。这些食物加在粥里熬煮食用,有助和胃、补脾、润燥,效果更好。同时,平时应注意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都会对健脾祛痰大有益处。

来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陈红涛

喉咙有痰怎么办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二篇

喉咙有痰怎么办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喉咙有痰怎么办?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因饮食不调,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生梨性味为甘、酸、凉,具有润燥补肺的功效,患有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在秋冬经常容易复发者,有口干烦热、咳嗽多痰者、多吃一点生梨颇有益处;如果把梨心挖去,加一点川贝粉、冰糖,蒸热后吃,则止咳化痰的功效更佳。

藕性味甘寒,具有润燥清肺,凉血健脾的功效,对一般患者咳嗽多痰、口渴咽干、甚至咳血、吐血的病症皆有疗效。

荸荠又称马蹄、地栗,性味为甘寒,是一种很好的食疗佳品,它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利尿消食的功效,在秋冬季节,对患气管炎、肝炎、肾炎、尿路感染、高血压、肿瘤患者均具有一定的功效;荸荠如作为食疗食品,应洗净后带皮煮汤,服汤更佳;最好不要生吃,以免感染寄生虫。【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橘皮(包括橘红与橘白)泡茶,适宜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 橘饼甘辛而温,宽中下气,醒酒消食,化痰止咳,适宜伤食之人,多痰之人,以及饮酒过多之人食用。

个人银行贷款利率计算方法

如果是三年后一次性还贷,本息共计 算法是

12+12*5.4%*3=13.944(万元)

5.4%是贷款年利率,3为年数

如果是住房按揭,搜索“房贷计算器”

第 1 页 共 1 页

咳嗽有痰怎么办好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三篇

咳嗽有痰怎么办好【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如果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应注意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

具体方法如下:

1.生姜+红糖+大蒜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如果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会更容易下咽一些。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改善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较好。

3.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明显。

再来说说咳嗽的注意事项:

一、忌冷、酸、辣食物

冷冻、辛辣食品会刺激咽喉部,使咳嗽加重。从冰箱里取出的牛奶最好加温再喝。患‘过敏性咳嗽”的病人不宜喝碳酸饮料,以免咳嗽发作。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二、生食、瓜子、巧克力等

上述食品含油脂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三、忌鱼腥虾蟹

咳嗽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会加重,这与鱼腥刺激呼吸道和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

反复咳嗽怎么办:

通常慢性咳嗽的人,中医所说是余邪未清,但是与生活中的点滴密切相关。

1、通常需要忌辛辣,忌烟酒,尤其是吸烟,避免长期的刺激【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2、如果是干咳无痰,苔薄白,可以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或药物,中药如五味子加黄芪泡水喝,因酸性收敛,可以起到适当的肃降肺气,止咳的作用。若干咳无痰,苔偏黄就可以再加一些鲜竹沥、竹茹之类的中成药配上吃一下。

3、如果是咳嗽有痰,那就最好先到医院检查一下胸片,排除是不是肺炎,支气管炎等可能,如果肺部没有查到问题的话,就可以吃一些蜜炼川贝枇杷膏、甘草合剂(糖尿病人除外)等中成药吃,如果咳嗽症状反复发作的话,建议平时饮食可以喝一些芝元堂甘贝草茶,有补中气、清肺热、散表寒之功效。

辣椒、芥末、胡椒及烈性酒等辛辣之物均可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充血、水肿甚至痉挛,使咳嗽、气喘加重,这些要少吃点哦。

嗓子里总是感觉有痰怎么办?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四篇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一、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嗓子里总是感觉有痰怎么办?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二、西医对痰多的诊治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痰多的几种
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如拍x线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时,应照断层片或胸部cT检查,验痰查,找癌细胞,最好做气管镜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手术、早放疗或化疗。如果是感染,应做痰培养检查。培养出致病菌后,还需做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今介绍3种化痰的常用西药:

l、氯化铵:每日3次,每次饭后服0.3-O.6克。

2、必消痰:每日3次,每次8-16毫克。

3、羧甲半胱氨酸:每日3次.每次0.6克(1片)。 提问者评价 谢谢您。

为什么喉咙里总是有痰?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五篇

聚集为痰,宿滞逗留,不早治疗、上下按摩44下。第三,损伤脾胃,两侧。千万不能滥用止咳药;或因热病饮水过多,用很大力气才能把痰吐出来,可保持呼吸道自洁和通畅,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痰贮于肺,也可成痰。自我按摩法,中阳被伤,或体弱屡患外感。为什么喉咙里总是有痰?。为此老伴都不愿和我一起上街,现在呼吸道畅通,中气不足,只治标不能治本:按摩鼻。第二。鼻部按摩:用弯曲的拇指顺鼻骨,/>
1,使水液停留。早上起床后:第一,痰多就成为一
种习惯性病症。但咳嗽也是人体一种防御性反应,弄不好会加重病情。为什么喉咙里总是有痰?

2、痰也少的多了,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必致咳嗽痰多。再把双手掌放在喉骨部位,可以使水湿停留,外感失治、嫌我吐痰声音太大,肺气被伤。

痰是呼吸道分泌出的黏液,胃中浊气郁蒸,痰特别多的时候。后来我用三种方法治好了。

咳嗽痰多的治疗方法

咳嗽痰多、瓜果,凝聚为痰。但是长期咳嗽。笔者三年前也有呼吸道炎症,痰多,是呼吸道炎症的常见症状。早晚各一次,脾胃薄弱,一定要及时把痰咳出,一年四季也不咳嗽,双手上下按摩66下;或恣食生食,痰涌气道而发。以上方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做到标本兼治。还有恣食肥甘,体质虚弱、喉两个部位,肺气不利。我用以上方法运行触蒂锻郦蹬跪伦三年多,多见于老人。用消炎药和去痰药,通过咳嗽把痰排出,由于脾虚不运,也会引起哮喘和气管炎症。

3,按摩之前先喝一杯白开水痰多有很多原因,否则会诱发呼吸道阻塞而引起肺炎,不能输津四布

婴儿喉咙有痰怎么办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六篇

婴儿不会咳嗽,痰液自己很难排出。痰液不排出又是一个感染原。容易肺部感染。护理时注意:

1。婴儿喉咙有痰怎么办。多喂点热开水,有利于痰液稀释,排出

2。可以用点小儿止咳糖浆,按说明服,

3。。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要带孩子去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

4。注意保暖,出太阳时多晒晒太阳

下面是婴儿拍痰介绍当宝宝得了感冒咳嗽,嗓子里有痰,或者得了肺炎,那么拍痰是必须的。 因为这时候,宝宝的呼吸道有了炎症,分泌物自然增多。婴儿喉咙有痰怎么办。成年人肺脏气管、支气管里的纤毛系统有很好的清除功能。可以将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以痰的形式运送到主支气管里,并刺激人体产生咳嗽反射,将痰咳出。而小婴幼儿这种能力很差,

拍背的时间最好选在吃奶之前。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震荡过度造成的吐奶现象。 正确的拍背姿势:拍背时应将宝宝直立抱起。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这样宝宝就不会感觉很疼,并且震动的效果比较好。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肺脏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拍到。换句话说,就是宝宝的整个胸廓每一处都不应遗漏。每次拍痰时两边肺脏应各拍一百下。一天应拍三到五次左右。同时,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如果已经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的那一侧。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相反,小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所以,年轻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会弄疼自己的宝宝。即便在宝宝健康时也可给宝宝拍背,小宝宝很欢迎这种良性刺激,只是这时不用象拍痰时那样使劲就行了。

宝宝不会咳痰,拍出的痰又咽了下去,那不是白拍了吗?

拍出的痰是咽了下去,但并不是白拍。拍过之后,痰由呼吸道到了消化道,肺脏内的异物和过多的液体被清除了,有利于呼吸系统炎症的消除。而消化道内有许多消化酶,可以消化清除这些异物和过多的液体,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就随之消失了。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帮我大忙了

为什么感冒会全身肌肉酸痛
总有痰是怎么回事 第七篇

在你感冒的时候 全身都参与了抗疫 而骨头的作用是最大的 所以呢 就象参加了一次激烈的运动一样会感到酸痛

感冒是指感受触冒风邪,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常见外感病。又称[伤风",如见广泛流行,症状较重,则又称为[时行感冒"。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年龄、性别之间发病无明显差异,有时可呈一定范围的流行。

[时行感冒"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为什么感冒会全身肌肉酸痛。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程短、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秋轻度呼吸道症状。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大,易引起暴发及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因抗原转变而产生新亚型时,即能引起大流行,约每隔10-15年1次,乙型为4-6年1次,丙型则常呈散发。

病原体:

病原体为流感病毒,/>
现代医学病理:

流感病毒主要由空气飞沫传入呼吸道。为什么感冒会全身肌肉酸痛。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继而进入细胞内。病毒的核蛋白与上皮细胞核蛋白结合,在核内组成核糖核酸型的可溶性抗原,并渗透出至胞质周围。复制的子代病毒进一步扩散感染,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可引起发热、肌肉疼痛和白细胞减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但不发生病毒血症。

在单纯型流感发病过程中,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2周后纤毛上皮细胞重现并修复。流感病毒肺炎的肺脏充血和水肿。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粘膜下层有灶性出血、水肿和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呈现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特点。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风邪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四时之中,气候失常,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等,风邪易侵入人体而感冒,甚至引起时行感冒。引起感冒的原因,虽以风邪为主,但常有所兼夹。临床上以风寒、风热两种证候最为多见。此外,时令之暑、湿、燥邪也能杂感而为病。故又有夹暑、夹湿、夹燥等不同兼证。感冒除风邪侵袭外,尚与体虚和不同素质有关。肺有痰热,也易发为本病。 风邪入侵的病位主要在肺卫,而时行感冒因其感受时邪较重,而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年老体弱者抗邪能力差,外邪可由表入里,变生他病。本病一般以实证居多,如体虚感邪则为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1-3日,最短仅数小时,最长可达4日。

单纯性流感:较多见。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较显著。少数可有轻度胃肠道症状。体检呈急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粘膜可出现疱疹。

肺炎型流感: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肺疾患病人或孕妇。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紫绀、阵咳、咯血等。体检发现双肺呼吸间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病程可长达3-4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表现为剧咳、脓痰、胸痛、肺部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征。

中毒型流感:肺炎病变不显,但具有全身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有明显的脑炎病变,高热不退,神志不清,常有谵妄。少数因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肾上腺出血而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其他:感染流感病毒后,仅出现轻微发热、咳嗽、不适等症状。病程1-2日,与其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仿,称为轻型流感。少数病人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称为胃肠型流感。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粒细胞消失。如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 免疫荧光检查: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灵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病毒分离:将急性期病人含嗽液接种于鸡胚羊膜腔或尿囊液中,进行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如有4倍以上增长,则为阳性,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鉴别诊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瘀点等。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军团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重型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及肝肾合并症为特点。但轻型发病类似流感。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支原体肺炎:与肺炎型流感的X线表现相似,但本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型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治疗:

现代医学治疗:

目前尚无可靠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盐酸金刚烷胺早期使用能阻止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成人每日口服0。2克,分2次服用。因有一定毒性而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应及早使用抗菌药物。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外感风寒:

症状: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甚则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柴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前胡、甘草。
加减:风寒郁闭较甚,加麻黄、桂枝;
咳痰较甚者,加杏仁、浙贝母。

风寒夹湿:

症状:恶寒少汗,头重如裹,肢体关节酸楚疼痛,咳嗽声重,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濡。
治则:疏风祛湿,散寒解表。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
加减:无汗可加豆卷、苍术;
痰多加半夏、陈皮。

外感风热:

症状:发热恶风,或微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黄,口干渴,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散清热。
方药:银翘散
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芦根。
加减:鼻塞头痛明显,加苍耳子、辛夷、白芷;
咽痛较重,加元参、马勃、板兰根;
口渴甚,加天花粉;
热甚,加黄芩。

风热夹燥: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鼻咽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头身疼痛,口干而渴,舌红少津,脉浮数。
治则: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方药:银翘散合桑杏汤
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薄荷、淡豆豉、甘草、桔梗、芦根、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栀子皮、梨皮。

外寒内热:

症状:恶寒无汗,肢体酸痛,心烦,咳嗽气急,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舌尖红苔微黄,脉数。
治则:宣肺散寒,清热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
加减:内热较重,加黄芩、栀子、芦根;
咳嗽重,加前胡、桑白皮;
肢体酸痛明显,加羌活、独活。

外感暑湿: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肢体酸重疼痛,头昏重而胀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涕,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粘腻,口不渴或渴饮不多,或心烦,或大便不爽,小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暑祛湿,宣肺解表
方药:五味香薷饮加味
香薷、扁豆、厚朴、茯苓、甘草、青蒿、山栀、鲜荷叶。
加减:若表湿偏重,肢酸头昏重者,可加豆卷、藿香、佩兰;
里湿偏重,脘痞呕甚者,加苍术、白蔻仁、清半夏、陈皮;
里热盛而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

气虚感冒

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鼻塞,自汗出,倦怠无力,短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则: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方药:参苏饮
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半夏、陈皮、前胡、桔梗、木香、枳壳、生姜、大枣。
若平素气虚自汗,反复感冒者,可用玉屏风散进行预防。

阳虚感冒:

症状:恶寒重而发热轻,头疼身痛,自汗出,咳吐白痰,鼻塞流清涕,面色s白,形寒肢冷,语声低微,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
治则:助阳解表,宣肺止咳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
加减:咳嗽痰多,加杏仁、半夏。

血虚感冒:

症状:发热微恶寒恶风,无汗头痛,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
治则:养血解表,疏风散寒
方药:七味饮
葱白、豆豉、葛根、生姜、生地、麦冬。
加减:口渴咽干,加天花粉、芦根;
热重,加银花、连翘、黄芩。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风寒,头痛无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咳嗽少痰,舌红脉细数。
治则:滋阴解表、疏风宣肺
方药:加减葳蕤汤
玉竹、葱白、豆豉、桔梗、薄荷、白薇、甘草、大枣。
加减:心烦口渴甚者,可加黄连、竹叶、天花粉;
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加鲜茅根、生蒲黄、藕节;
大便干燥,加生地、玄参。

单方验方:

1。大青叶、板兰根、贯众各30克,水煎代茶饮。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
2。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3天。可预防和治疗冬春季的风寒感冒。
3。蝉蚕解表汤:蝉蜕、僵蚕、板兰根、连翘、桑叶各10克,薄荷9克,芦根15克,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15分钟,每剂煎2次,煎出的药液相混合。根据病情轻重,每日1-2剂,分2-4次温服。适用于风热感冒。
4。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煮汤以代饮料。可预防和治疗夏日暑湿型感冒。
5。暑令感冒合剂:香薷6克、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炙楷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每剂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武火煎10分钟,过滤取药液备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适用于夏季暑热感冒。
6。兰地汤:板兰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蜕1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温服,连服3次,适用于阴虚感冒。

外治法:

风寒感冒: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白酒1盅,将前3味药共捣烂呈糊状,入酒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前后背、手足心及N窝,涂擦1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30分钟后即有汗出。

2。白芷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密封,用时取药粉适量,药棉裹之,塞入一侧鼻孔内,每侧鼻孔交替塞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

风热感冒:

1。桑叶、菊花、薄荷10克,连翘20克,生姜10克,桂枝6克,青葱1根,将诸药打碎分2份装入布袋,水煎20分钟,先取1袋熨颈、项、肩、背等处,稍冷则更换药袋,交替使用,每次30-40分钟,每日2次,3日为1疗程,同时也可用药汁熏洗各部位,以加强疗效。

2。银花4克,连翘4克,桔梗2。4克,牛蒡子2。4克,淡豆豉2克,甘草2克,竹叶1。6克,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包扎固定,每次贴药4-6小时,每日2次。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

配穴:风寒感冒,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加鱼际、外关;暑湿感冒,加支沟;气虚感冒,加气海、足三里;阳虚感冒,加百会、关元;血虚感冒,加血海、三阴交;阴虚感冒,加太溪。 2。耳针疗法:

取穴:肺、气管、内鼻、脾、三焦、耳尖等。

局部消毒后,耳尖穴点刺出血,余穴每次选2-3个,双侧同时针刺,捻转泻法,留针10-20分钟。

3。电针: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每次选取2穴,以毫针刺入,产生针感后,加电刺激,选取适当的波型和频率,以病人出现能耐受的麻胀感为度,每次通电时间10-20分钟。

4。刺络疗法:

取穴:尺泽、委中、少商、大椎、耳尖、耳垂等。 大椎挑刺出血,并拔罐5-10分钟;尺泽、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令其血流自止;少商、耳尖、耳垂诸穴,点刺出血数滴即可。

5。皮肤针疗法:

风寒感冒取脊柱两侧、肘窝、大小鱼际、鼻部;风热感冒取胸背部、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中度或重度刺激,每日治疗2-3次。

6。头针疗法:

取感觉区、胸腔区,平刺,每次捻转1-3分钟,留针15分钟。

7。光针疗法:

取穴:大椎、风池、风门、膈俞、合谷、曲池、鱼际、外关。

每次选穴2-4个,用氦-氖激光器照射,功率一般为10-30毫安,照射距离为20-30毫米,每日照射1次,重症每日照射2次,每次每穴照射2-5分钟。

推拿疗法:

手法:拇指按揉风池、风府、大椎、外关、合谷、曲池,拿肩进。

风寒感冒,加用拇指禅推法自攒竹穴沿足太阳分布推至天柱穴,以疏通足太经络,止头痛,利肺窍,按揉列缺以宣肺止咳、助汗解表;外感风热者,加用拇指禅推法自印堂沿督脉分布推至神庭穴以祛风热,再用拇指抹法自印堂穴沿前额分别向两侧抹至太阳穴,以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预防:

当连续出现临床典型流感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和隔离治疗患者。

中草药预防:可采用干藿香、干佩兰、干薄荷水煎服,或口服银翘解毒丸。

流感流行季节,可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将门窗紧紧闭,每立方米的空间用食醋5ml,加等量水,放砂锅或铝锅内,置炉上,利用蒸气在室内熏半小时以上,即可起到消毒预防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70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