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天南星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第一篇

天南星---一把伞、南星。为草本植物,属天南星科。药用部分是它的块茎,有微毒。

植物形态: 天南星多年生草本。高33--50厘米。叶由块茎顶端生出,叶柄细长,长约33厘米,叶片掌状分裂,幼苗有1--3个小叶,2--3年后叶片逐渐增多。花序肉穗状,包于鞘状大苞片内。花序先端呈长尾状,伸出于包片外面。浆果卵圆形,绿色,成熟时发白。块茎近球形,扁平。

功能主治:天南星有祛风定惊、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跌打损伤、或虫蚁咬伤等病症

中药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第二篇

中药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及药

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录

1. 炮制方法研究 .................................................................................................... 2

1.1 制南星.............................................................................................................. 2

1.1.1 姜矾共制法 .................................................................................................. 2

1.1.2 单纯矾制法(8%) ..................................................................................... 2

1.1.3 单纯矾制法(12.5%) ................................................................................ 2

1.1.3 联系与比较 .................................................................................................. 2

1.2 胆南星.............................................................................................................. 3

1.2.1 药典法 .......................................................................................................... 3

1.2.2 民制法(一年一制法) .............................................................................. 3

1.2.3 九年转南星 .................................................................................................. 3

1.3 天南星生品与各种炮制品的对比.................................................................. 3

1.3.1生品与制南星 ............................................................................................... 3

1.3.2 生品与制南星及胆南星 .............................................................................. 3

2. 药理作用 ............................................................................................................. 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抗肿瘤.............................................................................................................. 4 抗癫痫.............................................................................................................. 4 抗菌.................................................................................................................. 4 镇静镇痛.......................................................................................................... 4 抗炎、祛痰...................................................................................................... 5 抗惊厥.............................................................................................................. 5 毒性与刺激性.................................................................................................. 5 其他.................................................................................................................. 5

3. 结语 ....................................................................................................................... 5

摘要:中药天南星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因有毒,需炮制后才能用于内服。本文概述中药天南星的一般炮制方法,并总结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天南星,炮制法,药理学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天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 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疼、散结消肿等功效[1],《中国药典》中收载有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 ( Wall. ) Schott. )、异叶天南星( A. heterophyllum Blume)、东北天南星( A. amurense Maxim. ) 3个品种[2]。

因天南星生品有毒,其毒性表现为对皮肤、粘膜强烈刺激作用,可使口腔翻膜轻度糜烂以致坏死,临床表现为舌麻,舌体肿大,流涎,味觉丧失,咽干咽痛,烧灼感,声音嘶哑,张口困难,言语不清。全身反应为头昏,心慌,四肢发麻等[3]。故多经炮制后使用。现代一般有制南星和胆南星两种炮制品。

中药天南星沿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4],有抗惊厥、镇静、镇痛、抗肿瘤、祛痰、抗心律失常、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广泛用于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疥癣恶疮、风痰头痛等疾病的治疗[5]。【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1. 炮制方法研究

1.1 制南星

1.1.1 姜矾共制法[2]

姜矾共制法是最常见的方法, 也是药典的方法。

以水泡,每天换水2 ~ 3次,泡至微有麻舌感,加入生姜片、白矾各 12. 5 % ,共煮至无干芯 ,取出,晾后切片,干燥。

1.1.2 单纯矾制法(8%)[6]

天南星生片经8%白矾溶液闷润后加热加压60min,麻醉性消除,水浸出物量提高,天南星饮片加热处理后脂溶性成份大部分丢失,只有单纯的矾溶液浸制的饮片,其脂溶性浸出物丢失少。

1.1.3 单纯矾制法(12.5%)[7]

杨中林等[7]以口尝麻辣味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天南星以12.5%的白矾辅料加热100℃、不水漂、加热4h为最佳炮制条件。

1.1.3 联系与比较

用上述方法炮制的天南星组织中草酸钙针晶束均明显减少,大约为生品的一半,剩余的 针晶 束 中,有82 %-9 8 %针晶的尖端碎断或溶解、针晶多呈粘连状;此种现象与口尝炮制品 麻舌感消失或减弱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8]。

1.2 胆南星

1.2.1 药典法

制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

猪胆汁炮制品和牛胆汁炮制品对小鼠的体重、 食量没有显著性影响, 牛胆星组和猪胆星组动物的体重与天南星组相比有显著性著异; 天南星、 猪胆星、 牛胆星均能够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降低戊四氮引起的惊厥率,炮制前后无显著性差异。以猪胆汁、牛胆汁作为辅料炮制天南星能够起到减毒存效的作用[9]。

1.2.2 民制法(一年一制法)[10]

取生星 50 g 置于牛胆中,扎口于阴凉处风干,次年取出研碎备用),400g/kg( 按生药计) 水煎液。

民制品的镇痛效果与毒性有直接关系,毒性成分可能并非一种,民制品只抑制了一部分毒性,镇痛成分也是毒性成分的一种,若提出单体配以其它药物抑制毒性,应用于临床是可能的。且镇痛成分可能水溶性不好。

1.2.3 九年转南星[11]

1.3 天南星生品与各种炮制品的对比

1.3.1生品与制南星

经天南星及其药典法炮制品中氨基酸的含量,醇浸出物量及紫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总氨基酸含量生品高于炮制品。紫外光谱表明,二者 70%乙醇提取液吸收峰位大致相同,但峰度有异,在 210, 270 nm 波长处生品峰最高。由于炮制品经过矾水处理后, 水溶性成分损失较多, 这一结果与炮制品中氨基酸含量降低是一致的。二者石油醚提取液吸收峰位也基本相同, 但峰高有异, 在 230 nm 波长处炮制品的峰最低[12]。

采用粉末为主对天南星生品的毒性和刺激性进行研究,表明生品可使兔眼结膜出现明显的水肿反应和小鼠腹膜刺激引起扭体反应,而炮制品刺激作用明显降低; 天南星混悬液以最大剂量一次灌胃,仅生品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24 h内灌胃3次, 生品最大的耐受量为10g*kg-1*d-1 , 新、 老制品在 36 g*kg - 1 *d - 1 以上; 生品混悬液连续灌药4周,于灌药后5 d起其体重增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新、老制品组[13]。

1.3.2 生品与制南星及胆南星

以抗惊厥、凝血、化痰药理指标,南星生品的水浸液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而生品的水煎液及其他炮制品的水浸、水煎液均无抗惊厥作用;胆南星除外的南星各种炮制品的水煎液均有促凝血作用,而它们的水浸液则具有抗凝血作用;南星的各炮制品均无化痰作用[14]。

2. 药理作用

中药天南星中含有苷类、氨基酸类、脂肪酸及甾醇类、生物碱类和凝集素类等多种天然

药物成分[15],人们从中提取了许多有效成分来研究新药。正因为天南星中含有多种特异性有效成分,它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

张志林等[16]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法测定天南星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 采用MTT法测定了天南星醇提物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发现天南星醇提物对移植性肿瘤 (肉瘤 S180和肝癌 H2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因此推断中药天南星有可能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来实现其抗肿瘤活性。

杨宗辉等[17] 用MTT法、DNA 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等对经天南星提取物作用后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进行观察分析从 2 mg /ml( P<0.05) 到 8 mg /ml(P < 0.01) 三组不同浓度的天南星提取物溶液均有不同程度抑瘤作用,4.8 mg /m l的浓度具有明显地诱导 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天南星提取物作用后,Western blotting法和 DNA梯状电泳法检测到 SMMC-7721细胞内 caspase-3不同程度的表达增高及发生的 DNA 片断化现象;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在 4.8mg /m l浓度下出现了典型的二倍体峰。这提示天南星提取物有诱导 S MMC-7721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其生化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特定的传导通路caspase途径实现的。

2.2 抗癫痫

张横柳等[18] 采用青霉素诱导的大鼠慢性癫痫模型,观察癫痫(EP)大鼠脑皮层电图(ECOG)及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胆南星具有较好的下调大鼠脑内GLU含量的作用,胆南星对ECOG振幅改善为优,频率改善较次。得出结论益气熄风化痰药对癫痫大鼠脑ECOG及脑内GABA、GLU含量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抗癫痫的作用。

2.3 抗菌

王关林等[19] 以天南星块茎的醇提物对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埃希氏菌、鸡大肠杆菌、 猪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藤黄微球菌、 腊状芽孢杆菌、 短小芽孢杆菌进行了敏感性实验。结果发现天南星醇提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抑菌活性主要成分为皂甙。扫描电镜观察,天南星醇提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菌体结构造成破坏,菌体缢缩变形,直至其缢缩成为颗粒状残体而死亡;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下大肠埃希氏菌的细胞质固缩,导致质壁分离,并随药物作用时间增长细胞质解体出现空腔,部分细胞壁缺失,细胞膜破裂;SDS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在此醇提物作用下,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的总蛋白含量下降,而且大分子蛋白下降尤为明显, 有些蛋白谱带消失( 如 R1 , R6 ), 绘制出正常大肠埃希氏菌和药物作用下菌的对比生长曲线,可见这种抑菌作用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其机理可能是抑制细胞的分裂;实验发现,天南星醇提物对鸡大肠杆菌和猪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烈,有代替抗生素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和猪大肠杆菌病的应用潜力。

2.4 镇静镇痛

秦彩玲等[20] 给小鼠口服虎掌南星、一把伞南星和天南星的60%乙醇提取物,发现其醇

中药材的功能主治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第三篇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解表散寒 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 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 +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中焦) +

黄柏 (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射干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 +消肿

马勃 +止血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

鸦胆子 +截疟,腐蚀赘疣

白头翁 +

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杀虫

土茯苓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4)清热凉血药

生地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

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

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定惊

(5) 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

银柴胡 +除疳热

胡黄连 +除疳热,清湿热

地骨皮 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

丹皮 +清热活血

胡黄连 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

黄连 (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芒硝 +润燥软坚

番泻叶 泻下通便+

芦荟 +清肝,杀虫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畅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 +利水消肿

松子仁 +润肺止咳

(3)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通利二便+外用消肿散结,逐经髓痰涎

京大戟 +外用消痈散结,泻脏腑水湿

莞花 +杀虫疗疮,祛痰止咳

牵牛子 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去积杀虫

巴豆 +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四)祛风湿药

(1)祛风湿药

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灵仙 +通经络,消骨鲠,行痰水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川乌 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

木瓜 舒经活络,和胃化湿

(2)祛风湿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

防己 +利水消肿

豨莶草 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雷公藤 孕妇忌用,熬1-2小时

(3)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

桑寄生 +养血安胎

狗脊 +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

(五)化湿药

藿香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

佩兰 +化内湿

苍术 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

豆蔻 (中上二焦)+止呕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六)利水渗湿药

(1)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

薏苡仁 +健脾,利而兼补,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 +

泽泻 +泻热

香加皮 有毒,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强心利尿

(2)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

滑石 +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

瞿麦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海金沙 +止尿道痛,利水消肿(包煎)

通草 +清肺热,通气下乳

石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地肤子 +清热利湿,止痒

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逐痹

(3) 利湿退黄

茵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

金钱草 +消肿,利尿通淋

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七)温里药

附子 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 (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高良姜 +温中止呕,止痛

吴茱萸 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 +理气和中

丁香 +温肾助阳,降逆止呕

花椒 +杀虫止痒

(八)理气药

陈皮 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

青皮 (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 (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

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

乌药 +温肾散寒(肾)

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 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

荔枝核 +驱寒散结

薤白 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柿蒂 降气止呕

(九)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油腻)健胃+行气散瘀

神曲 (面食) +和胃,解表

麦芽 (淀粉) +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稻芽 (淀粉) +开胃

莱菔子 (气滞)+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完谷) +涩精止遗,通淋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十)驱虫药

使君子 杀虫(蛔虫,蛲虫)+健脾除疳

苦楝 (蛔虫,钩虫,蛲虫)+疗癣

槟榔 (绦虫) +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

雷丸 (绦虫) +消积

榧子 +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十一)止血药

(1)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

小蓟 +利尿

地榆 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

槐花 (肝) +清肝泻火

侧柏叶 +收敛止血,化痰止咳,助补肝肾,生发乌发 白茅根 +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2) 化瘀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

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痛经

蒲黄 +利尿通淋,活血祛瘀

(3) 收敛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强壮

棕榈炭 +止泻止带

血余炭 +散瘀止血,利尿

(4) 温经止血药

艾叶 温经止血(下焦)+散寒调经,安胎

炮姜 (中焦)+温中止痛

(十二)活血化瘀药

1) 活血止痛药

川芎 活血止痛+行气,祛风

延胡索 +行气

五灵脂 +化瘀止血(包煎),人参畏五灵脂

郁金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解郁

姜黄 (性温)+通经止痛,外散风寒湿邪行肢臂活血除痹 乳香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

没药 +散血化瘀

(2) 活血调经药

丹参 活血调经(性寒)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川芎 (性温) +行气,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上行头目 红花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长于通利血脉

桃仁 +润畅通便,消内痈,止咳平喘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第四篇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法半夏别名制半夏、制法夏、制地文、制地八豆,法半夏有燥湿化痰的功效,法半夏有治疗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的作用,一切血证及阴虚燥

法半夏的功效:
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法半夏别名制半夏、制法夏、制地文、制地八豆,法半夏有燥湿化痰的功效,法半夏有治疗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的作用,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法半夏,孕妇慎服法半夏。
药名:法半夏。
别名:制半夏、制法夏、制地文、制地八豆。
性味:辛、温。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
主治:用于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9g;入丸、散。外用:适量,
来源: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块茎入药,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主治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外用治急性乳腺炎、急慢性化浓性中耳炎。兽医用以治锁喉癀。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法半夏: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低。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清半夏:清半夏长于化痰。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半夏曲:半夏曲长于消食化痰。半夏曲[苦辛,平。"入肺,脾,大肠三经。功 效化痰止咳,消食宽中。主治:泄泻,咳嗽。
姜半夏: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用姜矾汤在半夏晒至半干时浸润。经炮制后得到的炮制品之一姜半夏毒性降低,但由于其中的有效成分及刺激性成分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仅在半夏项下收载氨基酸的定性鉴别,未见有关姜半夏的质量标准报道。

半夏的作用:
1、半夏治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一两,白术一两半。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素问病机保命集>)
2、半夏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3、半夏治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 鼻内,涎出见效。
4、半夏治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5、半夏治痰饮咳嗽:大半夏一斤,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磁盆内用净水洗,出去粗柤,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
6、半夏治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7、半夏治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此方名半硫丸。
8、半夏治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9、半夏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瞶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陈皮(去白)、半夏(煮)各七两。上二件,锉为粗散,每服三钱,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汤)
10、半夏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芩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11、半夏治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12、半夏治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 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13、半夏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14、半夏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15、半夏治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16、半夏治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18、半夏治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19、半夏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汤下。(<摘元方>)
10、半夏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补缺肘后方>)
20、半夏治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21、半夏治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 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22、半夏治除积冷,暖元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妇人醋汤下。(<局方>半硫丸)
23、半夏治痰厥:半夏八两,防风四两,甘草二两。同为细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盏半,姜二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卫生家宝方>省风汤)
24、半夏治外伤性出血:生半夏、乌贼骨等分,研细末,撒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5、半夏治蛇伤:鲜半夏、鸭食菜(苦麻菜)、香蒿尖各等量,混合捣碎成膏状,敷于伤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6、半夏治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
27、半夏治痰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夏(洗)五钱,草乌一字(炒),桂一字(炙)。上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素问病机保命集>玉粉丸)
28、半夏治重舌木舌,肿大塞口:半夏煎醋,合漱之。(<纲目>)
29、半夏治诸瘘五六孔相通:生半夏末,水调涂孔内,一日二次。(<外科小品>)
30、半夏治喉痹肿塞:生半夏末搐鼻内,涎出效。(<濒湖集简方>)
31、半夏治小儿惊风:生半夏一钱,皂角半钱。为末,吹少许入鼻。(<仁斋直指方>嚏惊散)
32、半夏治产后晕绝:半夏末,冷水和丸,大豆大,纳鼻中。(<肘后方>)
33、半夏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末半夏,鸡于白和涂之,水磨敷。(<补缺肘后方>)

法半夏用药禁忌: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法半夏,孕妇慎服法半夏。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第五篇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防风有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作用,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防风有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头痛身痛;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的作用。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1、防风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
2、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本经>
3、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故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痹,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下乳,金疮因伤于风内痉。<本草经疏>
4、防风杀附子毒。<本草经集注>
5、防风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邪。<药类法象>
6、防风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长沙药解>

防风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禁忌: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防风散药方1
功效:主治妊娠中风卒倒,口噤肢强,或痰气上升。
组成:防风, 桑寄生, 葛根, 各五分; 家菊花, 细辛, 防己, 秦艽, 羚羊角(镑), 当归, 桂心, 茯神, 甘草, 各三分。
用法:水煎,入竹沥半合服。
功效:祛风解痉,化痰通窍。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防风散药方2
功效:主治热毒风痰壅,头目晕闷,心神不宁。
组成:防风(去叉。三分)、枳壳(麸炒。三分)、沙参(半两)、秦艽(去苗。一两半)、犀角屑(一两)、升麻(一两)、木通(一两)、羌活(一两)、甘草(炙。一两)、茯神(去木。一两)、龙齿(一两)、前胡(一两)
用法: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二沸,不拘时温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防风散药方3
功效:主治小儿五脏积热、惊风,头面赤热,口舌生疮,好饮冷。
组成:防风(去芦头)、甘草(炙草)、柴胡(去苗)、连翘、山栀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五分,煎三分,去渣温服。一岁儿一服可分四次;三岁儿可作二服饮之。
来源:<刘氏家传>引李琬方(见<幼幼新书>卷十九)。

防风散药方4
功效:主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日久必成衄血。
组成:黄芩 人参 甘草 川芎 麦门冬(去心)各30克 防风(去芦)4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食后沸水调服,每日三次。
来源:<宣明论方>卷一。

防风散药方5
功效:主治眼泡内生毒如菌。
组成:防风、荆芥、黄芩、石膏、栀仁、薄荷、赤芍、连翘、生地黄、甘草。
用法:水煎服。
来源:<医钞类编>卷十一。

防风散药方6
功效:主治伤寒时气,头痛壮热,恶风,百节痠疼,肩背拘急,面赤虚烦,声重咳嗽,寒热不除。
组成:厚朴2两(去皮,姜汁制),陈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炙),藁本2两,独活3两,防风3两(去芦),桔梗(微炒)3两,苍术(于木臼内略杵去皮,却入布袋内打,净称)2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水一大盏,煎七分,温服;沸汤点亦得。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防风散药方7
功效:主治中风不语,两目不开,手足抽掣,发歇往来,昏塞涎潮。
组成:防风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赤箭1两,当归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秦艽半两(去苗),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前胡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九。

防风散药方8
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痛掣动。
组成:防风30克(去芦头) 川升麻30克 黄芩30克 赤芍药30克 蔓荆子30克 石膏30克 葛根30克(锉)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2克,以水17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人淡竹沥30毫升,再煎一二沸,温服,不计时候。
禁忌:忌羊肉、饴糖。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防风散药方9
功效:主治风虚多汗恶风。
组成:防风(去叉)1两1分,泽泻3分,牡蛎3分(煅赤),桂(去粗皮)3分。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3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2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三。

防风散药方10
功效:主治腲退风,肌肉虚满,肢节缓弱,皮肤不仁,骨节疼痛。
组成: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芎䓖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半,独活1两,细辛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渣,食前稍热服。
来源:<圣惠>卷二十三。

防风散药方11
功效:主治风头眩,旋运欲倒。
组成:防风3分(去叉),芎䓖3分,山芋3分,人参3分,白术3分,远志3分(去心),独活3分(去芦头),桂3分(去粗皮),茯神(去木)3分,莽草半两(去根,酒洒,焙),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半匕至二钱匕,食前浸菊花酒调下,日再夜一。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白术防风汤
功能与主治: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处方:白术(四钱) 防风(八钱) 黄蓍(四钱)
用法与用量: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防风败毒饮
功效:主治痘发瘾疹及麻疹发热。
组成:升麻、葛根、防风、赤芍、甘草。
用法:水煎服。外用活蚬子不拘多少,以水养5-7日,旋取其水洗,用天水散拭之。
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

解毒防风汤
功效:主治痘痂落后,热毒未尽,而疮瘢复起成凸者。
组成:金银花5钱,甘草1钱,木通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
用法用量:同紫草煎汤服。外用蚬子水摩之。
来源:<痘麻绀珠>卷十七。

防风枳实汤
功效:主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头脑痛。
处方:防风3两,枳实3两(炙),茯神4两,麻黄4两(去节),细辛2两,芎 3两,前胡4两,生姜4两,半夏4两(洗),杏仁3两,竹沥3升。
制法:上切。
用法用量: 防风汤(<千金>卷十三)、防风枳实散(<普济方>卷四十七)。

防风酒
功效:主治肉苛。
处方: 防风(去叉)2两,白术1两半,山茱萸(并子用)1两半,山芋(干者)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细辛(去须叶,轻炒)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秦艽(去土)1两半,茵芋(去粗茎)1两半,杏仁(汤浸,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紫巴戟(去心)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焙干用)2两,生姜(切,焙)2两,磁石(生,捶碎如大豆粒,浸去赤汁)半斤,薏苡仁(炒)3两,生地黄(净洗,细切,焙)2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生绢囊盛,以无灰清酒3斗,浸6-7日。
用法用量:空心温饮4-5合,以知为度。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

防风薏米煎
功效:散风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薏米30克,防风10克。
制法:薏米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防风当归丸
方剂主治:肝经有风,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以致妊娠下血。
药物组成:防风、当归(去尾)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药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
处方来源:<医钞类编>卷十七。

防风丸1
功效:主治热痹。
组成:防风(去叉) 羌活(去芦头) 茯神<去木) 牛膝(酒浸,切,焙) 桂(去粗皮)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五加皮(锉) 芍药 丹参 薏苡仁 玄参 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各30克 磁石(煅,醋淬)120克 槟榔(锉)60克 松子仁 大黄(锉,炒) 木香各15克
用法:上十九味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

防风丸2
功效:主治小儿瘰疬结核,寒热。
组成:防风(去芦头)1两,连翘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牡丹皮1两,白头翁1两,黄柏(去粗皮,微炙)1两,豉(炒令黄)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海藻(洗去咸,焙)3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米饮送下,早晨、日晚各1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防风丸3
功效:主治心脏中风,惊悸,言语混浊,烦热恍惚,心神不安。
组成: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1两,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1分(去心,焙),天麻3分,白鲜皮1两,薏苡仁3分,小草3分,犀角屑1两,天竺黄3分,牛黄1分(研入)。
用法:上为末,加研了牛黄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糯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四

防风丸4
功效;主治风气,肢节疼痛,四肢少力,头痛烦闷。
组成:防风(去叉)2两,桔梗(锉,炒)2两,丹砂(研)2两,天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芎䓖1两,木香1两,天南星(用牛胆制者)1两半,由跋(炮)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茯苓(去黑皮)半两,藿香叶3分。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荆芥汤嚼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二

防风丸5
功效;主治五脏风热毒气攻目,或赤或涩,或昏或痛,翳障不明者。
组成: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决明子(炒)1两,车前子1两,茯神(去木)1两,地骨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龙齿1两,甘菊花1两,苦参1两,大黄(锉,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防风薏米粥
功效: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材料: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
用法:水煮至米熟,每日1剂,连服1周。

防风败毒散1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麻痘发热。
组成:生地、防风、连翘、升麻、荆芥穗、牛蒡子、玄参、酒柏、人参、桔梗、甘草。
用法:水煎服。
来源:<片玉心书>卷五。

防风败毒散2
功效:风寒霍乱。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枳壳、陈皮、葛根、甘草。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川芎防风散
方剂主治:积年脑泻。
药物组成: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干姜1两,荆芥1两,甘草3钱,甘松3钱,白芷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食后酒服;不能饮酒,茶清汤服。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五十七。

当归防风散
方剂主治:伤寒汗多亡血发痓。
药物组成:当归、防风、川芎、生地、白芷、羌活、人参。
加减:恶寒自汗,加桂枝、白术。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处方来源:<伤寒全生集>卷四。

地榆防风散
功效:主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头微汗,身无汗者。
组成: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
用法:每服9克,热米汤送服。

防风当归汤
方剂主治:血痹,皮肤不仁。
药物组成:防风1钱5分,当归1钱5分,赤茯苓1钱,独活1钱,秦艽1钱,赤芍药1钱,黄芩1钱,杏仁、甘草5分,桂心4分,生姜5片。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1钟,食前温服。
处方来源:<杏苑>卷五。

竹叶防风汤
功效:治妇人产后伤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宜服竹叶防风汤。
材料:淡竹叶(半把) 防风人参桂枝 苦梗 甘草(各半两) 葛根(一两半)
用法: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使汗出。颈项强,用附子炮去皮脐,锉如豆大,抄一钱同煎。呕者,加半夏煎服。

防风白芷茶
功用:祛风,燥湿,镇痛。
主治:头痛起于感受风寒之后,其痛或连项背,或痛连眼眶、颊部,恶风寒,喜裹头戴帽。舌淡苔薄白,证属风寒头痛者。
组成:防风、白芷各12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服用茶叶6克,加水3o0毫升煮沸,取汁置保温瓶中,兑入药末12--18克,盖闷15分钟后摇匀,代茶分次服用。每日1剂。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出处:<普济方>

羌活防风汤
处方:羌活、防风、川芎、藁本、当归、芍药、炙甘草,各二钱,地榆、细辛,各一钱。
功能:治破伤风,初得在表。
用法与用量:上分作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热服。若大便闭,加大黄,缓缓令过,加黄芩。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羌活防风汤
药物组成:羌活(去芦头)3两,防风(去叉)4两,桔梗3两,柴胡(去苗)1两半,败酱3两,桂(去粗皮)1两半,大黄(锉)2两,羚羊角(镑屑)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方剂主治:产后腹中坚硬,两胁满胀,手足厥冷,心中烦热,引饮干呕,关节劳痉中风。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相次再服之。

防风羌活汤
功效:祛风散寒。
药物组成:防风、川羌活、姜半夏、黄芩(酒洗)、白术(土炒)、炙甘草、川芎各10克,姜南 星4。5克,北细辛3克
药方用法:水煎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防风苍术汤
方剂功效:散风邪,健脾疏壅。
方剂主治:风壅肝木,损伤脾土,不能输布水湿,飧泄身热,脉弦腰重,微汗头疼。
药物组成:麻黄8分,防风1钱,苍术2钱,白术3钱。
用法用量:水煎熟,热服。取汗。
处方来源:<杏苑>卷四。

防风黄芩丸
功能主治:主妊娠肝经有风热,血崩,便血,尿血。
处方:条芩(炒焦)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汤或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备注:妇人妊娠,风热之邪侵入血室,胎孕因此不安,导致血崩、便血,治宜清热祛风。方中黄芩清热于里,防风疏风于外,二味相合,使风热两解,经脉清和,出血得愈,胎孕得安。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天麻防风丸1
功效:主治一切惊风,身体壮热,多睡惊悸,手足抽掣,精神昏聩,痰涎不利。
组成:白僵蚕(去丝、嘴,炒) 干蝎(炒)各15克 天麻(去苗) 防风(去苗) 人参各30克 朱砂(研飞) 雄黄(研) 麝香(研) 甘草(炙)各7。5克 牛黄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2丸,薄荷煎汤化下,不拘时服。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天麻防风丸2
方剂主治:风湿麻痹,肢节走痛、注痛,中风偏枯,或内外风热壅滞,昏眩。
组成:防风5钱,天麻5钱,川芎5钱,羌活5钱,白芷5钱,草乌头5钱,白附子5钱,荆芥5钱,当归5钱,甘草(炙)5钱,白滑石2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酒送下。
处方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五。

防风二仁饮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慢性肝炎兼风寒湿痹患者食用。
配方:防风9克 桃仁6克 苡仁20克 白糖20克
做法:
1、把桃仁去皮、心、尖,洗净;防风润透切片;苡仁去杂质,洗净。
2、把苡仁、防风、桃仁同放炖锅内,加水250毫升。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煎煮50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防风藿香粥
功效:散寒燥湿、治舌苔薄白、肢体酸痛。
材料:防风12克,藿香6克,白蔻3克,葱白3茎,粳米100克。
做法:将防风、藿香、白蔻、葱白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另将粳米加水煮至近熟,加入药汁,煮成稀粥。

附子防风散
主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组成:白术30克 白茯苓23克 柴胡45克(去苗) 五味子30克 干姜23克(炮裂,切) 甘草23克(炙微赤,切) 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 桂心15克 防风23克(去芦头)
用法:上药捣碎,研为粗末。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4片,煎至9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泻肝防风散
方剂主治:肝实热,梦怒惊恐。
药物组成:防风3分(去芦头),犀角屑半两,赤茯苓半分,葳蕤半两,射干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白鲜皮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
用药禁忌:忌炙煿、热面。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处方来源:<圣惠>卷三。

桂枝防风汤
功效:疏风解肌,调和营卫。
主治:婴幼儿伤寒初起,恶寒发热,体重面黄,或面白喘急,口中气热,呵欠烦闷,舌淡,苔薄白,脉浮。
组成:嫩桂枝4。5克; 杭白芍6克; 北防风4。5克; 炙甘草3克。
用法:上作一剂。加老生姜3克 大红枣5枚,水煎,热服。
来源:<幼幼集成>卷二。

防风芍药汤
主治: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
组成:防风 芍药 黄芩各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5--30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滤清温服。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加味防风粥
功效:治疗小儿泄泻风寒泻型: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苔白腻,脉浮紧。
材料:防风5克,藿香5克,葱白2茎,白蔻仁克,苏叶3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前5味药水煎,沸后约10分钟,取汁去渣,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服食。

荆芥甘草防风汤
功效:解痘毒。
主治:小儿疮疹,邪在太阳,疹出不快,脉浮者。
组成:荆芥半两,防风半两,甘草3钱。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温服。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天南星的功能主治 第六篇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白附子分生白附子、制白附子,姜矾制白附子和姜制白附子,白附子的功效是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白附子的作用是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用药禁忌是阴血虚中风、内热惊风及孕妇

白附子的功效:
白附子分生白附子、制白附子,姜矾制白附子和姜制白附子,白附子的功效是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白附子的作用是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用药禁忌是阴血虚中风、内热惊风及孕妇禁服白附子。

药名:白附子
别名:野芋、独角莲、禹白附、滴水参、天南星、疔毒豆、芋叶半夏。
性味:有毒,宜慎用。
归经:归胃、肝经。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
主治: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中风痰壅、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疽肿毒辣,毒蛇咬伤、惊风癫痫、痈疽肿毒。
药材来源: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内服宜制用。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敷。
注意事项: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
炮制方法:不同分为生白附子、制白附子,

白附子的作用:
1、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之阳草也,东垣谓其纯阳,引药势上行是已。其主心痛血痹者,风寒之邪触心,以致痰壅心经则作痛,寒湿邪伤血分则成血痹,风能胜湿,辛温散寒,故主之也。风性升腾,辛温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本草经疏>
2、白附子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别录>
3、白附子主中风失音,一切冷风气。<日华子本草>
4、白附子祛风痰,解风毒,善散面口风。<本草汇言>
5、白附子治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6、白附子治主小儿惊风。<品汇精要>
7、白附子治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8、白附子,无毒。云有小毒者非也。此善行诸经之药,可恃之为舟楫者也。用于人参之中,可开中风之失音;用于茯苓、薏仁之中,可去寒湿之痹症;用于当归、川芎之中,可通枯血之经脉;用于大黄之中,可去滞而通瘀。近人未知,止用之外治以灭瘢,下治以收囊湿,为可惜也。<本草新编>
9、白附子驱风泄湿,逐痹行痰。治中风失音,鼻口偏斜,耳聋,喉痹,行痰止唾。<玉楸药解>
10、白附子补肝风虚。(王好古)
11、身背汗斑疥癣并治之。<本草原始>
12、白附子治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13、白附子治小儿毒暑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搐溺。<本草择要纲目>
14、白附子治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15、白附子主治疥癣,风疮,头面痕,阴囊下湿,腿无力,诸风冷气。<海药本草>
16、白附子,破胃阴以达阳,而上通心肺,引药上行,凡阳虚而风寒郁结成热者,借之以通达,可佐风药以成功,非散风之品也。治心痛血痹,诸风冷气,足弱,阴下湿痒,中风失音,疠风,眩晕,癎,疝,风痰,急惊,皆阳虚阴结而为热之风病。<本草求原>
17、白附子治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18、白附子治风痰。(朱震亨)
19、白附子治偏正头痛,破伤风。<中药学>
20、白附子用以治中风失音,一切冷风气,面皯瘢疵;李珣用以治诸风冷气,足弱无力,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头面斑痕入面脂用;丹溪用以治风痰,皆祛风燥湿散结之功效也。<日华子>
21、白附子主治中风痰饮头痛,行著痹,痿厥疠风,颤振眩晕,癎证悸疝诸证。<本草述>
22、白附子治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23、白附子,为阳明经要药。按诸书皆载能治头面游风瘢疵,及中风不语,诸风冷气,血痹冷疼,阴下湿痒,皆当用此调治。玩此药非性燥,何以可治冷气湿痒,设非冷气冷疼,又曷可用燥烈之药以治乎?是以阴虚类中,并小儿脾虚慢惊,皆不宜用,以其气味辛烈者故耳。此与白芷同为一类,但白芷则兼肌湿同理,而不专及阳明风邪,此则专散阳明风冷,而于湿邪则未及耳。<本草求真>

白附子用药禁忌:
阴血虚中风、内热惊风及孕妇禁服白附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70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