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古诗词欣赏之思乡诗词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一篇

古诗词欣赏

6(5)班:张润中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 。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这首思乡怀亲的名诗是王维17岁时所作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诗人羁旅在外,黄昏泊船,蓦然而生思乡之愁。这首诗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亲切生动,别具一格。

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

该诗起句描述自己在除夕之夜身居客舍,寒灯做伴,独自不能成眠;

二句承前启后,“客心何事转凄然?” 因除夕独宿旅馆,而外界是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孤寂凄然之感油然而生;

三句诗人转换角度,诗从对面飞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的亲人在除夕夜想念千里之外的我,诗人用“对写法”抒发自己千里思故乡的情思,加更深化了主题;

结句“霜鬓明朝又一年”在这无边的思念中,诗人双鬓又添白发,不禁凄楚万分。

细细读来《除夜作》是一首起承转合明显的七言绝句。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大概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一样。一般的送别诗多以送别朋友,告别亲人,分别情人为题材,而这首诗我们看不出是李白送别朋友,还是父老乡亲在送别李白,抑或是情人之间的深情款款,挥泪离别。这首诗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构思巧妙,情意婉曲,形象奇伟,想象瑰丽,的确是送别诗中的极品。【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才情横溢,朝气蓬勃,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古朴原始的楚地风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风雨沧桑的历史变迁,无一不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

引着神往外界的李白。朝思暮想,壮浪一游,眼看诗人的梦想就要成为现实,诗人怎么能不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呢?

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描山绘水,情彩飞扬。上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水走,急湍胜箭,猛浪若奔,两岸青山或刀劈斧削鬼斧神工,或悬崖峭壁森然,随舟随水相对挺出,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纷至沓来,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亦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之态。下句说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江流天地,波涛滚滚;排山倒海,一往无前。“入”字平中见奇,力透纸背,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两句诗写得境界雄奇,视界高远,气势飞动,形象壮观,更体现出诗人初来乍看,心动神奇的惊诧欢愉之情。

颈联远观近察,俯仰生辉,绘月描云,瑰丽生情。上句写晚上,仰观天宇,皓月当空,银辉四射;俯察江流,明月倒映,皎洁如镜。著一“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月亮犹如天上来客,飞抵江流,沉落水底,亲近诗人,追随诗人,相依相伴,情意绵绵。下句写白天,仰望天空,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嵌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一到早上,就铺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这一联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斓,意境奇丽,充分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舍万千风物不说,单写“故乡水,送亲人”,别具情趣,耐人寻味。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影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景,移步换形,满目生情。写两岸青山相对挺立,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飘飘、绚丽灿烂,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亲山、亲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充盈天地,熠熠生辉。游子的李白,形式

上离开了故乡山水,实质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心里永远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诗意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二篇

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

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 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

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这种嘈杂的风雪声的。

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

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 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

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这种嘈杂的风雪声的。

古诗诗意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三篇

1、《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旧:以前、过去曾:曾经谙: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胜:胜过、超过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回忆

诗人在此诗中选取了两种典型事物:春天时江边火红的野花和碧绿的江水。用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喜爱和回忆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反问 的写法,更把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推向极致。

2、《江畔独步寻花》江畔:江边 独步:独自散步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蹊:小路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流连,留连而不愿离开

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叫声悦耳动听

此诗描写的季节是 春天 ,写出了 百花盛开、春意盎然 的景色,是一首赏春的著名小诗。诗中有两句话,后世的人们往往在形容天真烂漫的童话境界和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色时使用到,请用彩笔标注出来。

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鸣:鸣唱、鸣叫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含:包含、容纳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停靠

此诗为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晚年所写。诗歌描绘了 江苏一带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好:及时 知:知道 节:节令、节气

当春乃发生。 当:正当、正值 乃:于是、就

随风潜入夜, 潜:静悄悄地

润物细无声。 润物:滋润万物 细:默默的

野径云俱黑, 野:野外的 径:小路俱:全部、都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晓:天明、早晨

花重锦官城。 重:沉甸甸的

此诗是描写 春天和春雨 的诗。诗人从各个方面对雨的特征进行描写,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仔细品味却发现诗中处处透露出了作者因春雨到来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5、《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斜:倾斜,意为曲曲折折

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生腾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于:比„„红

此诗描写的季节是 秋天 ,是一幅形象鲜明、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 “小李杜” 。

6、《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全中国 生气:生机勃勃的兴旺气象 恃:依靠 万马齐喑究可哀。 喑:哑 究:毕竟

我劝天公重抖擞,劝:劝告、希望 天公:老天爷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规 降:降下

此诗为一首为求雨而写的祭神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日趋衰败的痛心疾首,更表现了诗人盼望革新的热切愿望。同时体现出了诗人的满腔爱国热情。

龚自珍,清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有屈原、李白的风韵,对清代诗坛影响很大。

7、《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长:发芽生长

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轻轻擦过 堤:堤岸 醉:陶醉、沉醉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趁:赶紧利用 纸鸢:风筝

此诗为一首写早春二月农村生活的景象。通过写儿童放学回家、趁着东风放纸鸢的欢乐情景,渲染出孩子的天真活泼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高鼎,清代诗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风光。

8、《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裁:剪裁

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是一首 咏物 诗,描写的是柳树在 春天 的季节里,美丽婀娜、 迎风起舞 的样子。诗中的后两句使用了比喻 的写作手法。 贺知章,号: “四明狂客” ,和李白是好友。

9、《回乡偶书》 偶:随意 书:写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无改:没什么变化【思乡的古诗和诗意】【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儿童相见不相识, 衰:疏落

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为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之中了。

10、《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将:将要、准备 欲:想

忽闻岸上踏歌声。 闻:听到、听见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及:比不上

此诗为一首 留别诗 或称 赠别诗 。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写法,

请用彩笔标注出来。

1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升紫烟, 升:升起

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悬挂

飞流直下三千尺, 直下:飞快的垂直而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怀疑 是:这是

此诗为一首山水诗 。诗人通过对祖国 壮丽河山 的描写,表达了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的炽热感情 。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之:去、往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辞:离开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尽:尽头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只

烟花:农历三月,江南正是百花盛开,此指繁花似锦。此诗为一首千古传诵的 送别名诗 。

诗中所描写的季节是: 春天 。

1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座山 开:涌出

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到 此:到此、到这里 回:回旋

两岸青山相对出, 出:望、出现

孤帆一片日边来。

此诗为李白 晚年 所作的一首写景诗,全诗用生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 动 、 静 、 远 、近 交织的流动、壮丽的山水画。

14、《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疑:怀疑、好像

举头望明月, 举头:抬头

低头思故乡。

此诗为一首 抒发思乡之情的小诗,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自己思念家乡、难以入睡的心情,整首诗明白如话、清新自然,在诗坛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诗中通过 举头 和 低头 这两个动作的描写,点明了由 望 到 思 的心理活动,生动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诗所写的季节是: 秋季(深秋) 。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

描写思乡的古诗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四篇

1、<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描写思乡的古诗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思乡的古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3、<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5、<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6、<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8、<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9、<慈母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0、<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32、<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33、<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3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35、<思乡作>

南诏·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36、<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3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8、<塞上闻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思乡的古诗词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五篇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思乡的古诗词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思乡的古诗词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7、<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18、<太原早秋>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关于思乡的诗歌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六篇

1、<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2、<我的家乡,我是你的儿子>

用一把黄土,把我掩埋
我也不嫌少
用一枝桃花把我覆盖
我也不会冷
我是吃你的叶子与粮食
长大的,我是和你身边的
运河水长大的。我的每一声啼哭
都深深地,在你起伏的胸脯上
我的家乡,我是你的儿子
我忧郁的眼神,我放浪的歌声
时常飘在你,槐花染香而
透明的春天里,每一朵小花
每一棵小苗,都是
我的喘气声与我的梦
如水,如雾,如月光
我的家乡,我是你的儿子
在寻找一种方式,一个理由
多少次在夜里,流着
你贫穷的眼泪
你如豆的灯光
你秋风里颤抖的茅草屋
你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
渐渐的远了,深深地勒进,家乡那
瘦弱的躯体和干瘪的口袋
我的家乡,我是你的儿子
如今高楼林立,柏油路穿梭
整齐的街道四季如春
小伙潇洒,姑娘漂亮
鸡进楼房,牛听音乐
轿车开进家,上网逛世界
谈谈世界杯,聊聊钓鱼岛
我的家乡,我是你的儿子

3、<我的家乡,我的梦>

春光一片一片地放进诗里
春风一缕一缕地绕在画中
忙碌的蜜蜂,纷飞的蝴蝶
温馨而幸福
这是我的家乡
老黄牛吞噬着夕阳下的小草
荷锄而归的村口笑声里静下来
炊烟又开始布阵
静谧而自然
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想做一滴水或一片叶子
慢慢地融入
我想做飘渺的歌或悠扬的琴声
漫漫地渗透
这就是我的梦
在父亲的背上捶两下
在妈妈的怀里撒撒娇
阳光般的自然
这就是我的梦

4、<我的家乡>

大明湖,
绿色的湖水,
那就是我的家乡。
那里有,
洁白的荷花,
嬉闹的鸭子。
小时候,
在北极庙前,
有我放声的朗诵。关于思乡的诗歌
长大后,
母亲多次的叮嘱,
不要忘了大明湖。
回首间,
时光的脚步,
已匆匆走去。
童年的,
点点滴滴,
已随风散去。
大明湖,
我的家乡,
已更加绚丽!

5、<我可爱的家乡>

红军走过的地方,
是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有蓝天白云翠绿山岗,
这里有石榴核桃和黑山羊。
红军走过的地方,
是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有高高白塔映日闪光,
这里有庄严鼓楼迎来送往
红军走过的地方,
是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有会理会义美名传扬,
这里有红军渡口毛公山岗
红军走过的地方,
是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有勤劳人民共创辉煌,
这里有红军精神绽放光芒。
啊??啊??啊,
这是美丽文明的会理山岗,
给予我力量。
这是和谐富饶的会理天堂,
给予我荣光。关于思乡的诗歌
这是求真进取的会理老乡,
哺育我成长。
我要紧紧地守卫在你身旁,
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漂亮。
我要紧紧地守卫在你身旁,
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漂亮。

6、<依然家乡美>

林中竹柱深幽巷,
一片青葱木为墙。
清澈小溪石为伴,
木栈桥边似画廊。
看山景系山情,
河山辽阔眼前望。
生有尽情谊长,
奈何此景比家乡。

7、<我的家乡>

高耸入云的大山
不属于我的家乡
碧波荡漾的大海
不属于我的家乡
郁郁葱葱的森林
不属于我的家乡
小桥流水的惬意
不属于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平原
那里的土地平坦而广阔
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啊
一块接着一块涌向天际
像硕大无比的翡翠圆盘
苍茫浩渺 旷远迷人??
我家乡的人忠厚朴实
我家乡的人勤劳善良
我家乡的人热情好客
你若来到了我的家乡
正在忙碌的父老乡亲
会微笑着纷纷向你打招呼
端出香酥的花生米让你品尝
切开甘甜的沙瓤大西瓜让你吃??
我的家乡位于豫东平原之上
她就是千年古都??东京汴梁!

8、<欢迎来到我家乡>

我的家乡李戈美名扬
村前小河清清水流淌
村后桃林成片放花香
田里大棚蔬菜季季有
叔叔伯伯待人热心肠
欢迎天下宾朋来到我家乡
小院干净和谐又端庄
瓜果梨桃应有尽有任君尝
夜夜秧歌路灯到天亮

9、<思乡夜>

不经意的一抬头
天上的月儿不知何时
又开始圆了
柔和的月光使我又想起
父亲的嘱咐
母亲的叮咛
在出租屋的白炽灯下
怀念千里外那盏熟悉的灯光
和灯光下慈祥的面容
今夜
母亲是否又独依门栏
遥望着我曾离去的方向
说:又一年了??
而我只有就着乡愁
用廉价的老酒
把自己灌醉在
月色最美的这些晚上
醉吟着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0、<思乡词>

一抹晚霞
带走了白日的阳
一杯浓酒
却带不走丝丝的伤
一池杨花青莲水
一捧秦淮笼沙月
芊芊细手弄青云
盈盈笑语叹歌声
回忆无奈秦汉月
此身落魄巴蜀地
日日伤怀悔不该
步步维艰道苦难
入乡随俗实不易
悔来无济异乡人
人不寐冷月如霜
心难安家在何方

11、<月夜思乡>

今晚饮一壶月色
想念蛙声鼓响
向着故乡的方向
北方的风带着惆怅
一路的风尘碌碌
似淡淡的银色清光
世事的艰辛
都燃烧在胸膛
一杯久聚的愁绪
饮醉了天上的月亮
看不清四周的景物
朦胧着泪眼如霜
梧桐咋绿还黄
斑驳在衰老的池塘
不见了树上的鸣蝉
无法对着故乡吟唱

12、<思乡夜>

清风私入帐,
好梦半成殇。
夜雨敲窗柩,
栀花落坳塘。
无情应是月,
有意断愁肠。
漫漫乡园路,
龙钟泪两行。

13、<思乡情>

晚霞的余晖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
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
归来的我
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
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依然有我的影子
越拉越长

14、<黄昏思乡>

独自沿着窗口
透过厚重的铁窗
环顾着城市
鼻中充盈着家乡的辣味
只叫我喷嚏不断
却不见缕缕炊烟扶摇而出
我想那便只是个辣味知己罢了
若真是乡音
何不弄出点柴火味来
让近出的游子聊以慰藉

15、<晚秋思乡>

枯黄催促秋疲惫,
山丘林地现愁容。
飘叶旋转独起舞,
孤傲挺拔露枝容。
落叶舞尽把根寻,
万里游子思故乡。

16、<思乡愁>

月牙弯弯思乡愁
问候远方父母泪
儿,对着家乡方向
再次泪流满面
随着夜色渐渐入夜
城市的星空
依旧是那么炫丽夺目
家乡的那一片天
一片足迹踏便
熟悉的脚步声
一步一步地醒来
多少年了,不变的是你们温暖的话语
儿啊!要注意好身体
儿啊!不要挂念我们
儿啊!你要好好工作
脑海里辗转难眠
第二天
我便踏上了征程
晃悠悠地
数不清是多少日日夜夜
那夜,那晚
我真的回来了
爸爸妈妈
此时,新年的钟声已然敲起

17、<望月思乡>

中秋已经到来,
人又何在,
望着月亮发呆,
泪又下来。
站在故乡外,
心情时好时坏,
人在远方等待,
花又败,
铺满尘埃。
想起母亲的慈爱,
多少有些感慨。
只想说!
今夜的明月,
不亮、不白。

18、<思乡的日子太悠长>

月光明亮
站在窗前静静地凝望
思乡的日子总是太悠长
岁月无情
人又情
无论天涯海角
无论风雨雪霜
月圆月缺独自尝
有时踏上归乡路
美好回忆常怀想
路边小草
林中小溪
山中野花??
每一处都是我熟悉的地方
亲吻着它
温暖着我
田间地头
有我劳作的足迹
果园周边
有我的歌声在飞扬
思绪在云中游走
心情在风中畅想??
思乡的日子
总是伴我人生路上太长太长??
回忆在每一天
家乡的美丽永在心里珍藏

19、<异思乡>

残云几许孤风傲,
举杯询月故何归。
一别根地已数载,
奈何生世怎由随。
不赏它地异风情,
单思乡故复土新。

20、<我的家乡>

那一片片青山
一汪汪绿水
那一声声鸟语
一阵阵花香
田野间
蝴蝶飞舞
庭院处
蜻蜓盘旋
小河里
鱼儿畅游
天空中
燕飞鹰鸣
数不尽鲜花丛生
听不完鸟儿吟唱
这是我的家乡
踩着青青的绿草地
呼吸着清新纯洁的自然气息
一滴露珠落在脸上
似少女的初吻
清甜的感觉荡漾在心房
偶尔
有蝴蝶落在肩上
像美丽的天使
煽动着那五彩的翅膀
这是我的家乡
雾在山间起伏
似浩瀚的海洋
延伸不知在何方
有从云端突起
与天际相连
有从山间倾泻而下
如瀑布壮观无暇
雨后的七彩虹
连接着山的两端
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夕阳的彩霞
映着晕红的云朵
把天空妆扮的像个害羞的姑娘
让人倾爱而又怜惜
这是我的家乡
暮入夜色
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
听吧
在乡间小路
在池塘
在田野
听取那一片蛙声和百虫齐鸣
奏出一首首动听的交响乐
让心在此刻回归自然的宁静
月光下
萤火虫闪着那奇特的亮光
漫天飞舞
与星空交相辉映
把夜色装扮成最美风景
这是我的家乡
这是我的家乡
在花香鸟语中
在青山绿水旁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思乡的古诗和诗意 第七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翻译]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70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