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人参果蕨麻怎么吃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第一篇

人参果蕨麻怎么吃

蕨麻又叫做人参果,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以块根入药。具有较高的治疗和营养价值,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湿功效,用于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因此藏医又称其为“卓老沙僧”。不过话说蕨麻这种块根药材,平时是怎么食用的呢?

一、蕨麻的保健营养价值:

蕨麻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淀粉、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脂质、胆碱、甜菜素等。

蕨麻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收敛止血、益气补血等功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效,适用于腹泻、脾虚、病后贫血、痔疮出血、营养不良、脾肾阳虚等病症。春夏季采蕨麻嫩苗或幼嫩茎、叶,洗净用沸水焯一下,再用冷水浸泡去涩味,可炒食。每年秋季或早春挖其块根,煮粥,味道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根部可作药用,因富含淀粉,又可酿酒。 风干块根含水77%,灰分3.09%,还原糖2.97%,蔗糖1.20%,淀粉3.30%,戊聚糖8.34%,蛋白质6.19%,鞣质10.76%,粗纤维15.42%,委陵菜甙0.12%,脂肪约2%。

二、蕨麻的食用方法:

将蕨麻洗净,在温水中浸泡60分钟后捞出待用。

1.蕨麻营养汤:蕨麻与鸡、鸭、鱼、肉按1:4的比例,再配以枸杞、党参等少许一同煲汤至40分钟即可食用。

2.蕨麻营养粥:蕨麻与精米或小米按1:4的比例,再配以红枣,葡萄干、枸杞、莲子、桂圆肉等少许一同煮至40分钟(最好用高压锅做合适)既可食用。

3.蕨麻米饭:将精米淘洗干净后与蕨麻按4:1的比例置于锅中蒸煮(加水量及蒸煮时间可参考平时焖饭办法做)。

如果您觉得以上三个蕨麻人参果“汤、粥、饭”用料过于单调的话,还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加入其它食材一起烹饪的哦!

蕨麻薏仁汤

主料:蕨麻,薏仁米,莲子,枸杞

做法步骤:蕨麻、莲子、枸杞先用水洗干净泡发。先煮薏仁米,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20分钟后下入蕨麻煮15分钟,然后再加入莲子煮15分钟,下枸杞再煮10分钟。为了美味可以加入一些红糖或者冰糖。

油鸡蕨麻汤

主料:油鸡半只,香菇六朵,蕨麻一大把,枸杞十几粒;辅料:盐适量【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做法步骤:1. 将半只油鸡放入凉水中浸泡一小会儿,泡出血水,洗干净。2. 换盆新水,在水中放入姜片和葱段。3. 大火炖开后,转中火炖半小时。4. 放入泡发的香菇转小火炖1小时。5. 将洗干净的蕨麻放入汤中小火再炖1小时。6. 放入洗净的枸杞,加点盐后再小火炖半小时。

蕨麻养生粥

主料:蕨麻2把,大米半罐;辅料:枸杞十几颗,小红豆3把,干百合十几片,龙眼5颗

做法步骤:1. 配料:蕨麻2把、枸杞十几颗、小红豆3把、干百合十几片、龙眼5颗、大米半罐。(煮出来大约够2个人吃一顿的量)2. 将以上食材倒入电饭煲中,淘洗几遍后,加清水到稀饭1的水位,按稀饭键,等煮熟保温焖个5-10分钟,就可以美美地享用啦。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第二篇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Jué Má

【英文名】Root of Silverweed Cinquefoil【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别名】延寿果、鹿跑草、人参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蕨麻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anserina L.

采收和储藏:6-9月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蕨麻 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在甘肃、青海、西藏,根下部膨大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开花时明显丛生,小叶6-11对,对生或互生,茎生叶很少或退化;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有时脱落近无毛;小叶无柄或顶生小叶有短柄,最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基部小叶渐小呈附片状;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和叶柄连成鞘状,外被疏柔毛或脱落近无毛。茎生叶托叶革质,淡绿色,多深裂;小叶片通常椭圆形,长l-2.5cm,宽0.5-1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或呈裂片状,上面绿色,被疏柔毛或脱落近无毛,下面密被银白色绢毛。单花腋生;花梗被疏柔毛;花直径1.5-2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全缘或有2-4齿,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形,比萼片长1倍,黄色;花枝侧生。瘦果卵形,具洼点,背部有糟。花期5-7月。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关于“蕨麻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4100m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性状】

性状鉴别 根纺锤形、圆球形、圆柱形或不规则形,微弯曲,长0.5-3.5cm,直径2-7mm;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平坦,类白色,有黄白相间的同心环纹,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3-5列细胞,棕黄色,栓内层明显,为2-3列类长方形细胞。皮层宽广,占横切面的绝大部分,有环状裂隙,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狭窄,细胞多角形,排列紧密;韧皮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次生构迁不发达,初生构造发达,呈星角排列的导管群压缩在形成层内的两个角隅处,导管多角形;木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髓小,细胞多角形,排列疏松。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灰白色。①淀粉粒众多,多为单粒,卵圆形或圆球形,层纹不明显,脐点裂缝状、点状或叉状,直径10-25μm;复粒少,由2-10分粒组成。②网纹、环纹和螺纹导管直径20-40μm。③草酸钙簇晶稀少,直径10-30μm。此外,有木栓细胞、薄壁细胞及少数韧型纤维。

【化学成份】

1.风干生药含水分8.77%,灰分3.09%(水溶性灰分0.50 %,酸不溶性灰分2.51%),还原糖

2.79%,蔗糖 l,20%,淀粉3.30%,戊聚糖8.34%,蛋白质6.19%,鞣质10.76%,粗纤维15.42%,委陵菜贰(TormenLol)0.120%。含脂质约2%,其脂肪酸部分中含花生酸、十四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非皂化部分中含甾醇、蜡醇(Cerylaleoko1)、廿九烷(Nonaeosane)。除含上述鞣质、委陵荚威和黄酮类外,不含生物碱和皂甙。

2.全草中含氨、胆碱、甜菜碱(Betaine)、组氨酸。叶含杨梅树皮素(Myrieetin),无色飞燕草素(Leueodel-phinidin),(-)-表儿茶精〔(-)-Epieateehol], d-儿茶精(d一Cateehol)。

关于“蕨麻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

【药理作用】

1.对平滑肌影响:含收缩及松弛平滑肌的两种成分,但作用很弱。松弛或解痉的成分为甙类或含 NH4的盐类。增强平滑肌蠕动或提高张力(大鼠子宫及肠鼠小肠)之成分则为胆碱。有人报告在临床上对月经不调有良好功效,但对子宫无解痉作用。【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强心作用:浸剂注入豚鼠颈静脉,可引起心收缩期停止,与洋地黄有协同作用,故可能有强心成分。

【性味】甘;苦;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主脾虚泄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水肿;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关于“蕨麻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

人参果的特性及应用价值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第三篇

人参果的特性及应用价值

摘要人参果是主产于青海海拔1 700~4 500m之间草甸、河漫滩附近的一种集药食两用的特有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它既可以作为药用来强身,又可以作为食品来充饥。青海省分布面积340.57km2,资源量约为75万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健词人参果特性;药用价值;食用价值

1人参果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人参果(PotentillaanserineL.),学名鹅绒委陵菜,又名翻白草、蕨麻,系蔷薇科蔷薇亚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细长,节部生根分枝。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11~25对;小叶无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1~3cm,边缘具有缺刻呈6锯齿;上面无毛或稀被疏柔毛,身绿色,背面密被白色绵毛或绒毛;叶柄和叶轴均被白色柔毛。夏季开花、单生叶腋,直径1.5~2cm;花梗长2.0~5.0cm,被柔毛;副萼片5个,与萼片等长或稍短,先端具3齿或全缘,外面被绢毛状柔毛;花瓣5片,鲜黄色花,倒卵圆形或近似圆形,全缘,长为萼片的2倍;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花柱侧 生,花托凸起,密被长柔毛;卵圆形,褐色。花果期5~9月。块根外形呈纺锤状、圆柱状、圆球状或不规则形状。微弯曲,长0.5~3.5cm,直径0.2~0.7cm。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平坦,有黄白相间的同心环状轮纹,髓为淡黄色。耐瘠薄,蓄水固沙能力强。耐寒冷,抗盐碱,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较强的草本植物。

2分布情况及产量

人生果分布于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西藏、新疆、云南等地,主产于青海。通过初步调查,人生果在青海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m上下的草原地区,果洛、玉树、黄南、海南四州为主产区。在海拔3 500m以上地区,虽有分布,但已呈零星分布状态,到4 500m地区,几乎无分布。在2 400m以下的地区,虽有分布,但地下根并不能形成肉质膨大,若能形成,质量也欠佳。只有在3 000m上下分布最丰富,且集中连片,形成群落,为人生果的集中产区[1]。分布面积340.57km2,资源量为75万吨[2]。是一种良好的甜食辅料,甘甜生津,味鲜可口,营养丰富,又是珍贵的藏药,有健脾益胃、收敛止血、生津止渴、益气补血之功效。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第四篇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几千年来,中草药中人参都被列为[上品"。
1、人参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0克,
2、人参治下痢噤口:人参、莲肉各15克。以井华水二盏,煎一盏,细细呷之,或加姜汁炒黄连15克。(<经验良方>)
3、人参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150克。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人参汤)
4、人参治霍乱心烦躁:桂心1克(末),人参25克(去芦头)。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温二服。(<圣惠方>)
5、人参治虚疟发热:人参11克,雄黄25克。为末,用粽尖捣丸,梧子大。发日侵晨,井华水吞下七丸,发前再服。忌诸般热物。(<丹溪纂要>)
6、人参治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运:人参15克,熟附子50克。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济生方>)
糖尿病气阴两伤,体倦乏力者:可用人参浸膏,每次5毫升,每日2次。
7、人参治脾虚食少,倦怠无力,腹泻的人: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8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对重病、久病后体力恢复卓有成效。
止血后此药补之:大人参(去芦)100克,枣五枚。每服水二盏,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诸病除根。(<十药神书>独参汤)
8、人参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内伤,气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脉散,血如涌泉:人参(焙)、侧柏叶(蒸焙)、荆芥穗(烧存性)各25克。为末,用10克,入飞罗面10克,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少顷再啜。(<中藏经>)

用药禁忌
[百草药王"人参,具有多种祛病养生功效。传统药典记载,人参能够固本回元,护命强身,延年益寿。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人参成分复杂,肿瘤患者不宜服用。
生病后要吃点好的、进补,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观点与做法。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太差,整天吃糠咽菜的,营养跟不上,所以生病后做点好吃的,这是应该的。而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是40年前了,平时吃的喝的都很好,普通的生活水平已经足够身体需要了,没有必要额外进补。尤其是,癌症患者不能进补人参,也不能无节制地大吃大鱼大肉。
癌症患者为什么不适宜吃人参?还需要了解一下癌细胞的特性。癌细胞其实是机体中一类生命力特别旺盛的细胞,它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比正常细胞要快得多,多得多。它们抢走了正常细胞代谢的能量,所以得了癌症的病人大都会消瘦,身体虚弱。此时如果进补,营养物质会让癌细胞生长繁殖得更快。所以,很多专家都说给癌症患者进补,如果不能建立在遏制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就是在给癌细胞进补,补得越多,害处越大。
众所周知,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的重大疾病之一,而且很难治愈。癌细胞没有扩散的时候,我们可以动手术切除,但它们却依然潜伏在我们身体中,如果不适当养护身体,还是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因此,抗击癌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其次就是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让正常细胞能在对抗癌细胞的时候处于优势。这些,都是人参以及人参类产品不可能做到的。
正常人体每天会产生相当多的基因表达错误的细胞,即癌细胞。正常人不会因此得癌症,是因为人体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杀死这些癌细胞。人参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无论是否患罹患癌症,都有正面作用。而且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化疗的同时使用人参多糖注射液,不但能减轻副作用,远期预后的复发率也会下降。
人参能直接对抗癌症是通过下列机制:
一,提升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成。
二,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人参提取物能直接杀死癌细胞。
三,截断肿瘤区的血液供应,多篇论文表示,服用人参能抑制肿瘤部位的营养供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肿瘤继续扩大。
四,分化,人参能使一部分癌细胞转化为非癌细胞。
所以,癌症患者服用人参,对病情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单味人参的作用并不显著,中医通常是用一组汤药来治疗疾病,因病选方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切记不要凭个人经验用药而导致延误病情。

大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
蕨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第五篇

大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

大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据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大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大枣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还能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等。我国著名的大枣品种有山西黄河滩枣,五佛大枣,山东大枣,泗洪大枣,阜平大枣,

大枣用法用量
果:6-15克 。树皮、根:10-15克。
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大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
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
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
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
⑦<珍珠囊>:"温胃。"
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
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⑿<本草新编>:[通九窍,和百药,养肺胃,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惟中满及热疾忌食,齿疼并风疾禁尝。乃调和之品,非补益之味。<本经>曰其补者,亦因其调和之故也。"

1。服用大枣时,如用煎煮的方法,一定要将大枣破开,分为3-5块,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可增加药效2-3倍。
2。大枣味甘性温,食用过多会助湿生痰蕴热,有湿热痰热者不宜食用。
3。鲜枣进食过多可引起腹泻。
4。食枣后应及时漱口,否则易引起齿黄或龋齿。
慢性疾病或大病后身体虚弱,大枣30克,花生30克,羊肉100克,调料少许,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血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羊肉洗净切为小块,放入花生大枣及调料,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煮2小时,食肉喝汤。
中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须发苍白者,用大枣30枚,制首乌10克,桑椹10克,大米100克,红糖少许,有补肝肾,养精血,乌须发的功效。
服用方法:先将制首乌用水煎煮40分钟,然后在首乌药液中放入大枣、桑椹及大米同煮成粥,食前加红糖少许调味,早晚服。
中老年人肺肾虚损,有疲倦乏力,咳嗽气喘,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者,用大枣20枚,杏仁10克,白果仁10克,核桃仁10克,鸡肉200克,调料少许,有补肺肾,止咳喘,益精血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鸡肉洗净切小块,与诸药用文火炖煮1小时,分早中晚食用鸡肉、诸仁及大枣,喝汤。
病后躯体虚弱,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等症状者,用党参10克,大枣20枚,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两药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药液后代茶饮。
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有心悸失眠,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者,用大枣肉200克,龙眼肉200克,核桃仁100克,西洋参薄片10克,蜂蜜50克,有益气养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枣、龙眼肉、核桃仁、西洋参等洗净,加水适量,用文火熬煮至烂熟后,捣烂加入蜂蜜再用文火煮沸后,冷却装瓶。每日早中晚各服1汤匙。
中老年人脾肾不足,身体瘦弱,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用大枣30枚,羊胫骨的骨髓10克,制首乌10克,大米100克,有滋补脾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制首乌煎煮40分钟,于药液放入洗净的大枣、骨髓及大米等,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中老年人性功能减退,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遗精阳痿等症状者,用大枣20枚,全虾50克,韭菜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气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全虾(不去头及外壳)洗净切段,大枣破开去核,韭菜洗净切小段,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老年人心气不足,心悸气短,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者,用大枣100克,石菖蒲50克,人参10克,低度白酒500克,有补气醒脑,安神益智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石菖蒲及人参洗净切片,大枣破开去核,放入白酒中,浸泡2周后饮用,每日早晚饮用20-30毫升。
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无常,心烦失眠,情绪波动较大者,用大枣15枚,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有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煎煮1小时,去甘草后食用。
中老年人低血压症,大枣20枚,太子参10克,山药30克,薏米20克,莲子10克,大米50克,有补中益气,健脾升压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以上诸药洗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神经衰弱患者,有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倦无力,精神萎靡者,用大枣20枚,龙眼肉10克,莲子50克,白糖少许,有健脾养血,益心安神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枣、龙眼肉及莲子洗净后加水适量,煮烂熟后加白糖调味,早晚食用。
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用芹菜200克,大枣30枚,有健脾养心,降压降脂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芹菜与大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食芹菜及枣喝汤。

大枣食用禁忌:
宜: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心慌失眠,神经衰弱,妇女癔病,贫血头晕,白血球减少, 血小板减少者宜食;慢性肝病肝硬化者宜食;心血管疾病患者宜食;过敏性疾病患者宜食,包括过敏性紫癜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血管炎等,可以调整免疫功能紊乱;各种癌症患者宜食,尤其食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而致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者。
忌:痰浊偏盛,腹部胀满,舌苔厚腻,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急性肝炎湿热内盛者忌食;小儿疳积和寄生虫病 儿忌食;齿病疼痛者亦忌。糖尿病患者切忌多食。

大枣实用选方
1、大枣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2、大枣治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班蝥一枚(去头翅)入内喂热,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纲目>)
3、大枣治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枣,每天吃三次,每次10只,至紫瘢全部消退为止。一般每人约需红枣一至二斤。(<上海中医药>(4):22,1962)
4、大枣治走马牙疳: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5、大枣治诸疮久不瘥: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千金方>>
6、大枣治风沿烂眼:大黑枣二十个(去核),明矾末五分,和枣肉捣成膏,湿纸包,火内煨二刻,取出,去纸,水二碗,将枣膏煎汤,去渣,将汤洗眼。(<本草汇言>眼科方)
7、大枣治疗秋季咳嗽偏方:萝卜蜂蜜饮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8、大枣补气:大南枣十枚,蒸软去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醒园录>枣参丸)
9、大枣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10、大枣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11、大枣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必效方>)
12、大枣治悬饮: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日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金匮要略>十枣汤)
13、大枣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顿服。(<千金方>)
14、大枣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三因方>二灰散)
15、大枣治卒急心痛:乌梅一个,枣二个,杏仁七个。一处捣,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72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