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在汉初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统治者无为而治,使农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生产较易恢复,也使汉朝的统治秩序渐形巩固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1)

  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诚在孔学堂开讲题为《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兴盛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讲座,对汉代治国之道的变迁做了详细讲解,并阐述了背后的文化思想及对后世的启示及意义。

  汉代文化有重要地位

  有据可查的中华历史近五千年,为何要选择汉代作为研究对象呢?自然,这是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难以比拟的重要性。黄诚解释说,从时间维度看,汉代共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其他很多朝代不可比拟的;就空间维度而言,汉代版图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疆域可谓空前辽阔,即便是处于苗蛮之地的西南贵州,也属于汉代的势力范围;就思想维度来说,汉代文化璀璨,在中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别地,这时期贵州产生了舍人、盛览、尹珍三个代表性人物,可谓是贵州文化的拓荒者。

  黄诚说,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立国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汉代虽经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秦王朝立国较短,故思想深处仍有百家遗风,因此经学、儒学、道学(教)、巫术(蛊)共同发展,多元思想文化盛行。“众所周知,汉初风行黄老之术,为什么呢?”他解释,经过秦末的战火,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因此需要休养生息,因此选择了倡导“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所谓黄老之术,即是皇帝和老子的学说,包括《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及《老子》。

  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2)

  秦始皇统一六国,接着又统一文字,为文化学术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不到十年,秦始皇颁令焚书,禁绝私学,只允许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又使文化学术受到严重摧残。以后,项羽入咸阳,焚秦宫室,连国家典藏的图书也荡然无存,文化学术再次受到破坏。秦朝置博士官,多至七十员,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在内,都可以立为博士。博士的职掌是通古今,备顾问,议礼议政,并教授弟子。坑儒事件使博士、儒生受到打击。有些博士、儒生后来投奔陈胜,参加了反秦活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不废秦代挟书之律,蔑视儒学和儒生。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学术源流几乎完全断绝,除了叔孙通定礼仪的事例以外,不见儒家有什么活动。博士制度在汉初依然存在,高祖曾以叔孙通为博士,文帝曾以申公、韩婴、公孙臣等人为博士,但是博士人数不多,不过具官等问而已,不受当世的重视,在传授文化方面也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在学术思想发展的低潮中,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汉初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道家重视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所以它适应农民战争后的政治形势,适合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秩序的需要。胶西盖公好黄老之言,惠帝初年应齐丞相曹参之请仕于齐国。盖公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这个见解比齐国儒生的议论切合实际,在帮助曹参安集百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道家奉老子的《道德经》,有可考的传授源流,但是世五师说,学术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随时损益,使之切合当时统治者的具体要求。所以汉初统治者把黄老之言当做“君人南面之术”加以利用,而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也乐于称说黄老之言。西汉初年陆贾的《新语》,是西汉初年黄老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陆贾针对汉初的政治经济形势,探讨了“以寡服众,以弱制强”的统治方法,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马王堆出土汉文帝时墓葬中的《经法》等多种帛书,是当时流行的黄老著作。系统地阐明道家哲学思想的著作《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是武帝时淮南王刘安集宾客写成的。《淮南子》问世时,黄老思想在政治上已不占支配地位了。在汉初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统治者无为而治,使农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生产较易恢复,也使汉朝的统治秩序渐形巩固

  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3)

  经过西汉前期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和经济建设,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恢复并空前强大起来。政治上,在平定了吴楚七国的动乱后,诸侯王的力量进一步削弱,封建国家得以巩固。然而在思想上,当时却是“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汉书·董仲舒传》),这势必影响政治的长治久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少志高的汉武帝刘彻向“贤良文学”之士发布了“策问”。汉武帝问道:传说中的五帝三王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康乐。然而圣王殁后,大道衰微,世道绝落。五百年来,虽有无数志士仁人欲法先王之道,救世于危乱之中,然终不能得。这社会到底还有无出路,如何是好?万端感慨,化作如下疑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汉书·董仲舒传》)问题重重,但汉武帝并不让儒生们就事论事,而是要找出一个根本性的答案,而且要言简意赅,即所谓“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在元光五年(前130)的策问中,这重重疑虑简作五问:“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汤水旱,厥咎何由?”“仁义礼智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汉书·公孙弘传》)至此,汉武帝策问的主题已经昭然于世:国家政治是由什么主宰的?这个最高的主宰与政治的盛衰是什么关系?这是命题策问,对应答的要求很明确:要论证这个最高意志的存在,而决不是否定它。当时前去对策的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董仲舒、公孙弘不过是其中之二而已。思想的一统是政治要求和政治选择。不是李斯造成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也不是董仲舒造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恰恰相反,是特定的政治文化造就了李斯和董仲舒,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利用了李斯和董仲舒。儒术之兴是社会的需要,反映了一种文化倾向和政治倾向。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政治的合理性到底在哪里?国家的存在到底有什么依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798612.html

    上一篇:完善自己作文

    下一篇:导游的作文200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