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枸杞的人与鹰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种枸杞的人与鹰
枸杞种植:养鸟防麻雀三只隼管6000亩枸杞

  [科技苑]三只鸟管6000亩枸杞(20130816)

  主持人1  种庄稼有几怕,怕生虫,怕生病,更怕丰收的庄稼不能颗粒归仓。那其它作物也是如此,近年来,宁夏枸杞发展很快,今年更是迎来了大丰收,可就在今年夏天,枸杞地里大面积暴发鸟害。面对这些不速之客,该怎么办呢?有一个村子想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办法。

  2013年7月,宁夏第三茬枸杞进入收获期。相对于前两茬枸杞来说,第三茬枸杞的产量最高,农户们也最忙。

  而今年,大家格外忙,因为枸杞田里来了不速客。

  [主观镜头]

  不论是枸杞种植户还是枸杞科研人员,都在全力以赴地应对。

  不速之客来势凶凶,对付它的办法也都各显神通。

  炮打天上、二踢脚炸地上、枸杞树上挂瓶,大树上喷药。天上地上全方位出击,这样的阵式,是要对付什么样的敌害呢?

  现场同期:你们两个这个是干嘛呢?放炮,驱鸟。

  驱鸟。

  轰麻雀。

  [大面积起飞]

  今年,宁夏枸杞遇到了严重的麻雀危害,种植户们不得不严阵以待。

  [大面积起飞]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王团镇吊堡子村委会主任  马如森

  那个家伙它一次性起落,它一次性最少吃2两。

  采访种枸杞种植户:前两茬枸杞,有一多半被它吃掉了。

  麻雀,俗称家雀儿,胆子大,喜欢在有人居住的地方转。人种什么它偷吃什么,又被称为“会飞的老鼠”。

  采访秦垦:鸟害,是世界性的难题,不单是危害枸杞,对任何一种大作物,不单单是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鸟害都是很难入手的

  对于枸杞来说,鸟害比虫害更难防难治。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中心 副主任 曹有龙

  在病害、虫害这方面,由于我们长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随着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和配套技术的应用,这些病害和虫害相继都解决了,但鸟害,防控措施不到位。

  在宁夏,枸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近几年宁夏推出了大果枸杞。大果枸杞的果实颗粒大,肉厚,汁多,是能够鲜吃的枸杞。不只人喜欢吃,鸟也喜欢吃,  成千上万的麻雀就被招来了。

  [大面积起飞]

  采访宁夏枸杞种植户: 其中我数了一串,有8个枸杞,7个让吃了。

  采访马如森:一次起落吃2两,一天12小时,它要起落五六次, 那如果有成千上万的,那损害我们多少。

  大颗粒的枸杞,麻雀一次吃不完,更多的是给糟践了。

  采访宁夏枸杞种植户:有的吃了一半,有的刚叨一下。

  采访宁夏枸杞 刘元恒:一个枸杞它叨一嘴叨两嘴它就不吃了。换一个新的它去吃去。

  麻雀吃食,不会待在一个地方一直吃,这是它的习性,因为老在一个地方,很容易暴露了自己。麻雀很聪明,一个枸杞果吃上几嘴,就赶紧飞到别的地方吃。可它的这种行为,不只祸害了枸杞,还给种植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被咬过的枸杞容易腐烂,在制干加工时,还得把它们都挑捡出来。

  又损产量,又费人工,枸杞种植户们只要看见麻雀,气就不打一处来。

  采访宁夏枸杞种植户: 生气也没办法呀,没办法,又不能杀,又不能打。

  采访宁夏枸杞 刘元恒: 因为咱们国家现在对鸟类有保护只有撵的办法,把它轰走。

  麻雀听觉比较灵敏,放二踢脚,放炮,突然的声响,麻雀就被吓走一些。

  麻雀的嗅觉也比较发达,在枸杞田头和周边的树上喷施驱鸟药剂,或者把驱鸟药剂直接挂在枸杞树上,麻雀也能少一些。

  采访宁夏枸杞 刘元恒:驱鸟剂能干扰麻雀的视神经,看不到枸杞,喷了以后,它就不往上落了。

  又是放炮,又是打药,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可时间一长,麻雀就学会了与人周旋,人在这头喷药,它到那头吃枸杞。人在那头放鞭炮,它又跑另一边去吃,种植户们疲于驱赶,可效果并不理想。

  [导视]:小小的麻雀让农民很是头疼。既毒不得,也杀不得,还有什么办法能治得了它。吊堡子村搬来何方救兵,让6000多亩枸杞秋毫无犯。

  麻雀危害,让宁夏许多地方的枸杞种植户都遭受了损失,但有一个村子,几乎没受到影响。这个村叫吊堡子村。

  位于西海固地区的吊堡子村,是著名的枸杞种植村,因为这里仅有的一条灌溉用河,是苦咸水,不适合种粮食。曾经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而吊堡子村村民通过栽种耐盐碱的枸杞,不仅摆脱了贫困,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今年,麻雀危害大,可吊堡子人并不担心,他们有一个传统的好办法,早早的就请来了奇兵。

  [李丙贵,黄占科,马正文。]

  三人天天这么吆喝,是在叫自己的宝贝。

  站在三人手上的,就是他们的宝贝,隼。

  [效果]

  隼是隼科鸟类大家族的统称,麻雀见了隼,或者听到它的叫声,就像老鼠见到猫,唯恐避之不及。反应稍慢点的,就会被隼逮个正着。

  采访马如森: 出其不意地就把麻雀逮住了。

  在短距离比赛中,隼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被誉为空中霸王。

  隼,是麻雀的天敌之一,经常以极其快速的直线飞行,像标枪一样直扑麻雀。

  [树下抓住。地上抓住。空中抓住。]

  得手之后,隼只用一对利爪牢牢地摁在地上,等待主人发出可以吃的口令时,才大口享用。

  生猛的隼为什么这么听人的话呢?

    采访李丙贵:要懂这个原理,懂这个原理完全可以。一直在手上站着,两人适应关系了。

  在宁夏西海固地区,有一个特殊的行当,耍鹞子的。鹞子也叫鹞鹰,不过,耍鹞子是个统称,当地人把驯雕、驯鹰、驯隼者,也都称为耍鹞子的。

  采访马如森: 像我们这个地方驯鹞子大概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自从有了庄稼以后,在我们这个地方就开始驯鹞子。

  

[1] [2] 下一页

篇二 种枸杞的人与鹰
大果枸杞的种植,枸杞能人王自贵

   科技特派员系列报道(1)枸杞能人王自贵(2009.1.6)  

  (主持人)刚才这些照片上的人,有的是基层的农业科技人员,有的是当地科技部门干部,有的还是当地民营企业的老板,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长期扎根在农村,服务于农民,为农民带去了最新科技,用他们的科技知识、专业服务,默默奉献,推动着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位,来自宁夏枸杞之乡的民营企业家王自贵。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自贵:农药残留少了,果子的品质上来了,自然卖个好价钱。你说我们这基地和你那比哪个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位说话大嗓门的就是王自贵。到了枸杞的收获季节,每天他都要来地里转一圈。

  王自贵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枸杞之乡。中宁枸杞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品质上乘。每年的夏秋季节树上树下一片红,一派丰收喜庆景象。

  王自贵是个热爱家乡,更热爱事业的人,他看到了枸杞产业的发展潜力,1999年毅然辞去公职,投身枸杞产业开发。那从哪里入手呢?通过市场调查,王自贵发现,当时市场上枸杞基本上是以干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很少,枸杞产业发展还有提升的空间。王自贵从大枣保鲜和枸杞果保鲜受到启发,决定把枸杞原汁的常温保鲜作为突破口。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自贵:这个枸杞汁的常温保鲜问题,九五期间是我们自治区的一个科技攻关项目,但是一直到十五期间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枸杞鲜果汁含有大量果肉和果胶质、营养成分复杂,很容易氧化褐变、稳定性差,保鲜难度大。并不是科班出身的王自贵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采访)王自贵:我没有检测设备,当初凭着自己的想象,矿泉水瓶子、玻璃瓶。根据这个各方面的情况,我们一次搞上二十个配方,把这些东西装好,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去晒,我们仔细地去观察。

  王自贵用这种似乎原始的方法,不断筛选,更换组合配方。

  (采访)王自贵:果汁的变化能够看清,简单明了,它成本不大。如果说是产气了,很快一两天这个瓶子就粗了,我们把它扔掉。

  王自贵在小范围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扩大试验规模。为此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和代价。

  (采访)王自贵:我当初两年光做实验,倒出去的枸杞汁有二十多吨,有时候倒这个枸杞汁白天不敢倒,害怕别人笑话,晚上没人的时候偷偷地挖上坑,把这个东西搬了出去。

  凭着一股子钻劲,王自贵还真搞出了名堂,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是他根据生产工艺设计出的枸杞原汁常温保鲜第三代生产线。枸杞原汁的生产要经过清洗、破碎、打浆,杀菌、灌装等工艺。针对枸杞的特点,王自贵对这些设备多次进行了系统改造。

  (采访)王自贵:主要的这个设备就是杀菌机,这个杀菌机,过去我们传统的就像这个罐一样,里面是个夹层要煮。我们现在采取的一种冷罐装,这样就避免了过去的那种热罐装对果汁整个营养成分损失。

  现在,王自贵他们生产的枸杞原汁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5~15℃,保质期可以达到15个月,这在国内还是首创。紧接着王自贵又开发出浓缩枸杞原汁、枸杞籽油、枸杞鲜果罐头等系列产品。

  王自贵不仅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获得了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枸杞果汁也走出国门、出口创汇。随着枸杞产业规模的扩大,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枸杞的积极性。

  (主持人)王自贵在枸杞深加工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中宁县知名的企业家。当地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也是慧眼识才,于是,王自贵也就有了一个新身份——科技特派员。

  (采访)王自贵:我这特派员也是持证上岗,这是给我发的证书,同时我这个企业也是特派员法人企业。

  要让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当科技特派员,就连王自贵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说这一切都缘于科技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好政策,他们这些搞民营的能够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用于家乡的建设上,能够为家乡枸杞产业发展出一点力。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贺华:我们实际上现在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构成已经由原来的主要以事业单位跟行政单位为主的这么一种局面,逐步的转变为以农业专家,事业单位人员,乡土人才、外来人才包括一些涉农企业的企业家组成的这么一种,各种各样人才组成的庞大的队伍。

  自从当上了科技特派员,王自贵更加热心科技创新与推广。企业规模扩大了,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枸杞种植、提质增效上,从源头上抓质量。作为科技特派员,王自贵决定带领群众建立高标准枸杞种植园。

  在种枸杞的过程中,王自贵发现,过去农户种植枸杞的密度都比较大,一般是行距1.6米,株距1.2米。人们以为种的密了枸杞的产量就会增加,没想到几年以后,这枸杞长得是密不透风,连人在里边行走都困难,施肥、采果、打药就更不方便了。

  王自贵要在枸杞的种植密度上大胆变革,行距一下子由原来的1.6米增加到3米。为这,还引来了周边群众的非议。

  (采访)王自贵:当时我们种树的时候,老百姓说历史以来没有见过,这么宽的行距,这是二杆子做的事,就是说是大部分那么多的地在那空下,这个树栽的稀稀的。

  这么宽的行距,看着是有些浪费。王自贵却说这枸杞的根是以水平根为主,随着枸杞的生长,这空地也不会闲着,下面的根子一样会吸收这里的养分。另外,这行距宽了,实现机械化才成为可能。

  (采访)王自贵:这是空地,这地一年翻六次,翻六次以后,土壤通透,这个地都晒热了,有利于果子生长。

  还有呢,这通风透光好了,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病虫少了自然可以少打药。不过这药也不能随便打,在这里主要是使用生物农药。王自贵他们还成立了专门的植保作业队,科学防治病虫害。由于留的行距比较宽,平时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做到统防统治,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采访)王自贵:我们采取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农药残留少了,果子的品质上来了,自然就能卖个好价钱。

  王自贵带头应用新技术,使用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农民对新技术也有了新认识。

  (采访)农户:不但接受,从现在来看,周围群众非常喜欢。

  老百姓身边有了科技特派员,地里的枸杞长得好,农民种植枸杞的热情也高了,现在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8万亩,成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

  美丽的杞乡我的家,王自贵热爱自己的家乡,这些年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科研成果都用在枸杞上,中宁的枸杞火了,老乡的腰包鼓了,当地群众信任他,就连正规科研部门的专家也纷纷来到这里。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科院副研究员秦垦:当时我们选这块基地核心就是它当时的标准,建园标准相当高,就是说它后续的一些东西的话,农药喷施、肥料这些东西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

  秦垦研究员培育的大果枸杞新品种宁杞五号,果实个头大,平均果长3厘米,是普通枸杞的二到三倍。

  其实,这么多年王自贵也一直在寻找大果枸杞品种。过去宁夏地区普遍种植的枸杞品种是宁杞-1号,产量还可以,但个头小。听说秦垦研究员手里的大果枸杞品种不错,王自贵决定试一试。

  

[1] [2] 下一页

篇三 种枸杞的人与鹰
枸杞种植

一、枸杞地的规划、平整和改良

(一)土地规划与平整

枸杞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种质地土壤上均能生长。但要实现优质高产目的,枸杞建园最好选择土壤深厚有良好通气性的轻壤、沙壤和壤土。但移民乡镇土地类型复杂、土壤质地各有特点,但较为普遍的特点是大多数为新开荒地,土壤改良差,熟化程度低,土壤板结、盐碱严重,所以为了今后耕作方便,改良土壤,要对枸杞园进行合理规划,重点要将大田改小田,每块地面积控制在1亩以内,同时削高垫低,平整土地,使地面保持水平,这样利于灌水深浅一致,避免枸杞苗木受旱或者受淹,并能够减轻盐碱为害,提高枸杞苗木成活率。

(二)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挖坑填沙法:俗话说“碱地铺砂旺发庄稼”。对于盐碱比较严重的土地,最好按照行距、株距挖坑,坑的规格一般为1000px×1000px×1000px(长×宽×深)左右,将坑内的盐碱土壤起出后,再填入沙土,浇水后再栽植。

【种枸杞的人与鹰】

2、合理浇地法:栽植前一年要灌足冬水,栽植后及时浇水,这样既可避免盐碱为害,确保枸杞苗木生长。

3、浇水后及时松土。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提高土温,疏松土壤,保墒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把早春初生长的杂草,全部翻压在下面这对减少树木的死亡和促进幼树生长有显著的效果。

4、覆盖地表。是适当利用废弃的有机物或种植地被植物覆盖土面,可以起到减少水分蒸发,抑制土壤返碱,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覆盖材料最好就地取材,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常用的有农作物秸干、树叶、树皮等。

5、增施有机肥。增施天然有机肥是改良盐碱土壤不可缺少的措施,是土壤改良的根本和巩固改盐效果的关键。多施有机肥料可使盐碱含量高、板结程度大的土壤变得疏松,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此外,有机肥料产生的有机酸还能够部分中和土壤的碱性。总体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抑制水、盐运动的作用就越强。增施磷肥也是缓解盐碱的好办法,一般采用增施磷肥比较适宜。每亩盐碱地施过磷酸钙90~100千克,最好与有机农家肥堆沤后混施,由于磷肥成酸性,大量施入盐碱地后可以达到酸碱中和,减轻碱性,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因此,土壤盐碱化较重的地方,应在可以大量积累天然有机肥的秋冬季节,广泛组织人力进行堆肥、沤肥,采用多种形式制造和储存有机肥料。为以后的盐碱地枸杞造林打下基础。

二、苗木准备

(一)苗木调运时间

春季苗木调运时间应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过早土壤未解冻,无法起苗,过迟则苗木已发芽,无法长途运输,因此,一般应在3月底4月初以前调运苗木。

(二)苗木质量要求

起苗时要求保持完整的根系,主根完整,不伤侧根。起苗后立即放到阴凉处,并对苗木进行分级,调运的苗木质量要求达到一级标准:即苗高1250px以上,地径17.5px以上,苗木根系数量多、健全不伤根。

注:苗木根系数量多、健全并伤根少,则定植后发根快,长势旺,当年就能形成强壮的根系,有利于地上部分的良好发育。而苗木根系数量少,苗木出圃时伤根多,则栽后成活慢,成活率低,生长也相对缓慢。这是因为根系越少,与土壤接触的根表面积越小,靠渗透进入根系的水分就越少,而地面上部,主干枝条不断向空气中散失水分,地下根系吸水不足以补偿地上部分向外散失的水分,地上枝干必然抽干死亡。只有根系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大,与土壤接触紧密,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除补偿枝干失水蒸腾外,还能供应苗木发芽和叶片生长需

要的水分,地上部分就能抽枝长叶,正常生长。

(三)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调运的苗木根系要进行蘸泥浆处理,每50株一捆,装入草袋,草袋下部填入少许锯末,洒水捆好。用标签注明苗木品种、规格、产地出圃日期、数量。运输途中要严防风干和霉烂。

(四)调入后的管理

苗木调入后要及时栽植,如不能及时栽植,则要选择地势高、排水好、背风的地方假植。假植时要将苗木头朝南,用湿土分层压实,并经常检查,防止风干和霉烂。

三、栽植技术

(一)苗木基础知识

1、苗木基础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初定植的枸杞树根系发育与苗木的根系基础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苗木根系数量多、健全和伤根少的,定植后发根快,长势旺,当年就能形成强壮的根系,有利于地上部分的良好发育。而苗木根系数量少,苗木出圃起苗时伤根多,栽后成活慢,成活率低生长也相当缓慢。这是因为,根系越少,与土壤接触的根表面积越小,靠渗透进入根系的水分就越少,而地面上部,主干枝条不断向空气中散失水分,地下根系吸水不足以补偿地上部分向外散失的水分,地上枝干必然抽干死亡。只有根系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大,与土壤接触紧密,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除补偿枝干失水蒸腾外,还能供应苗木发芽和叶片生长需要的水分,地上部分就能正常抽枝长叶,正常生长。【种枸杞的人与鹰】

2、新根的生长:初定植的枸杞树对其新生根可以从主干侧根的任何部分长出,但新生根发生的多少有所不同。起苗时挖断的侧根,过去认为愈伤组织是产生新根的主要部分,但调查表明,如果栽前对伤根部分未用锋利的修枝剪进行修剪,愈伤组织形成困难,甚至没有新根产生。如果栽前对根系的伤口进行修剪,愈伤组织形成快,在断口2—3厘米范围内从根皮生出数量较多的新根,将来形成骨干根的可能性大。

(二)具体栽植方法

1、时间:一般以春栽为主,即土壤解冻至萌芽前。

2、密度:株行距1.4米×2米,亩栽238株。

3、按株行距在定植前划行定点挖穴,规格1000px×1000px×1000px(长×宽×深)。定植穴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各放一边,穴内先施入有机肥2-3kg,加复合肥lOOg,将心土填入,混合均匀后盖表土125px,然后放入枸杞苗,扶直,填入少半坑土,提苗,踏实,再填土至苗木根颈处(即原土印处) 踏实,再踏实覆土略高于地面。栽植后及时整园灌水1次。

4、定植时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

⑴栽前对苗木进行一次修剪。栽前对苗木进行修剪包括对根部以上的萌条和苗冠部位的徒长枝全部剪去,以及对挖苗时挖伤的根剪平,以防止栽后腐烂,造成死亡。

注:如果栽植前用修枝剪对根系的伤口进行修剪,愈伤组织形成快,在断口2-75px范围内从根皮生出数量较多的新根,将来形成骨干根的可能行大,否则,愈伤组织形成困难,甚至没有新根的产生。【种枸杞的人与鹰】

⑵苗木浸泡。在栽前要把苗木浸泡12-24小时,浸泡时用清水或用一定浓度的生根粉或萘乙酸液均可。

⑶定植穴施肥要求必须混合均匀。尤其是施用精有机肥如鸡粪、人粪时,混合均匀后,施肥层上填土125px左右,再放苗栽植。

⑷栽植深度要求和原来苗圃中生长时的深度相一致,既使埋的略深一点,也不能超过125px。

【种枸杞的人与鹰】

四、水肥管理

(一)灌水

枸杞定植后立及灌水,后根据土壤墒情,7-10天内再灌水一次。枸杞完全成活后灌第三次水,结合灌第三次水开始追施第一次肥,以后灌水,可结合追肥一并进行。全年灌水次数,

一般以6-8次为宜,灌水次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土壤排水情况决定,保水差多灌,排水差少灌,总之枸杞栽植当年灌水,在不影响枸杞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少灌,就尽量少灌。这样的管理有力于枸杞根系向深生长,为以后根深叶茂打好基础。

(二)施肥

枸杞是一种非常喜肥,又耐肥的木本植物,尤其对腐熟的有机肥有惊人的耐肥程度。并在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耐无机肥的能力也很强。因此,要使枸杞园早果丰产,就要充分发挥肥料在枸杞幼龄期间的扩冠和增产作用。主要措施是:

1、栽植前施肥:栽植前就要每亩施用有机肥2立方米左右,要求栽植穴施入的肥料混合再进行栽植。

2、追肥:苗木成活后,就要开始进行追肥。

①第一次追肥:要求以磷肥为主,氮肥为辅,深施为宜。以磷肥为主进行深施,既有利于根系向深快速生长,也有利于树冠早发、多发各类枝。方法为:沿树冠外缘开深250px—375px、长750px—1000px的沟,撒匀后覆土灌水。

②第二次追肥: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时间在果枝开花。这次施肥有利于促进果枝长的更长,花多,果多,也促进强壮枝发的更多,通过短截修剪后,快发、多发次生枝。

③第三次追肥:以氮、磷肥混合使用,相应氮肥比例高于磷肥。这次施肥时间以见到成熟果实开始,目的是保证果实成熟所需的营养。

每次追肥量约100g/株,前后追肥的位置可适当错开。

3、秋施基肥:在采果结束,时间进入10月,这次施肥是一年一度的基础工作。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施肥量要求比栽植前穴施有机肥扩大一倍以上,并增施一定量的迟效无机肥。这次施肥要求最好在10月中旬以前施用,以利根系在10月中下旬进一步恢复和生长。此次施肥要求深施,一般施肥深度在500px。方法:沿树冠外缘挖750px—1250px/、长750px左右深施农家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1500公斤,每株施3kg-5kg,与土混匀后封坑。

五、枸杞园土壤管理

管好枸杞园土壤必须做到三者兼顾,一是疏松土壤与保墒增温相结合;二是改善通气条件与除草相结合;三是深翻与改善土壤结构相结合。具体有以下几点:

——早春3月下旬的浅翻春园,翻晒深度8—13厘米,其中树盘下8—10厘米,行间10—13厘米。这次浅翻,既提高土温,疏松土壤,保墒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把早春初生长的杂草,全部翻压在下面。

——初夏五月上旬的中翻夏园,翻晒深度10—15厘米,树盘下浅,行间深。这次中翻,正处于春枝生长杞和老眼枝花期,通过一定程度的翻晒,虽然以除草为主要目的,兼有改善通气条件,减少水分蒸发,协调根系水、肥、气、热关系,促进养分缓缓吸收,保证春枝生长壮,老眼枝开花朵,不落花的目的。

——每次浇水后行间松土除草一次,深度375px。9月底翻晒园地1次,深度625px,树冠下375px。

——初秋八月中下旬的深翻秋园,翻晒深度20—23厘米,要求树冠下10--15厘米,以防伤害根系。此时夏果采果结束,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之前,深翻后切段的根系能在短期内愈合,并经根系的二次生长高峰,长出大量的新根。这次深翻的目的因枸杞园经过长达2个月之久的采果,土地已经践踏僵硬,严重制约了根系的生长,影响了根系的通气条件,通过深翻达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在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良好生长,为地上部树冠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

六、病虫害防治

枸杞病虫种类共有35种之多,但多发的主要有蚜虫、木虱、蓟马、瘿螨、锈螨等5种。病害有5种,多发生有黑果病、根腐病、白粉病3种。因此以统防统治为主,交叉用药,防治

主要病虫兼治其它次要病虫。安全间隔期5-7天,同一药物最多一年使用一次。一般防治过程如下:

⑴ 3月下旬用自制5度石硫合剂或用29%果园清500倍液喷雾进行芽前封闭,可杀死越冬害虫的成虫、幼虫、卵和兼治根腐病等病菌。

⑵ 5月中旬用2 5%吡虫啉1500倍或20%螨死净2000倍喷雾防治蚜虫、木虱、蓟马和瘿螨、锈螨。

【种枸杞的人与鹰】

⑶ 6月中旬用哒螨灵1000倍喷雾,可防治蚜虫、木虱、蓟马等其它害虫和瘿锈螨。 ⑷ 7月中旬用0.3%苦参素8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

⑸ 8月中旬用硫悬浮剂1 50倍液喷雾,防治瘿螨、锈病。当发生黑果病或枯萎病时可用400倍春雷霉素防治。

在生产中,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治对象和方法。

七、幼龄枸杞修剪技术

(一)枸杞枝、叶生长发育及整形修剪概念

整形修剪技术泛指通过改变地上部枝、芽的数量、位置、姿态等,以使枸杞形成合理的树形结构,调整平衡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合理的修剪,可以培养牢固的树冠骨架,增强负荷能力;可以建造合理的个体和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以合理分配和利用树体内的水分和养分,提高枸杞生理活性;可以协调枸杞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和结果,衰老和更新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枸杞达到早产、优质、高产、高效和便于管理的目的。

(二)枸杞枝的生长发育规律:

1、枸杞树冠的组成:

枸杞树冠从结构关系分,可以分为骨干枝、枝组或结果枝,以及叶幕。

(1)骨干枝:构成树冠的骨架,支撑全树,决定树冠的形状。骨干枝包括主干、中央领导干(也称中心主干)、主枝和侧枝。自地面至第一主枝着生处的树杆为主干,主干上的延伸部分为中心主干。着生在主干或中心主干的大枝为主枝,着生在主枝上的大枝为侧枝。

(2)枝组或结果枝:着生在骨干枝的侧枝或着生在中心主干上能开花结果的枝条。

(3)叶幕:枸杞在生长季节,着生有许多叶片,构成树冠的叶幕,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的主要部分。叶幕的形状和厚度随骨干枝、枝组的大小而变化,注意调节叶幕的形状和厚度,可以制造更多的有机营养,生产出优质的枸杞。

2、枸杞枝的生长发育规律:

枝是组成树冠的重要部分,是长叶和开花结果的器官,是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通道,也是保管养分的器官之一。

枸杞枝条的名称很多,按其枝龄分为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和多年生枝;按其当年生枝条出现的迟早可分为春枝和秋枝;一个枝条按一年中抽生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枝、二次枝和三次枝。但这些枝条,按当年能否开花结实可分为两大类枝,即营养枝和结果枝。

(1)营养枝:传统栽培习惯上把它称为徒长枝或“油条”。他着生位置特殊,一般着生在根基部和树冠各种骨干枝条最高处的生长部位,与主干的夹角小,夹角不超过20度,枝上只着生叶片,叶片小,叶片薄,节间长,不开花。枝粗,日生长量大,枝条生长前期日平均生长量超过3厘米,不生侧芽。在生长后期随着枝条延长生长转慢,逐渐形成侧芽、侧枝或者人为修剪破坏生长点,能促发侧枝形成,是形成新一层树冠的主要枝条。营养枝在枸杞整个生长季节能随时从隐芽和不定芽处萌发,尤其是枸杞果枝两次生长初期萌发最多。

(2)结果枝:着生花芽和叶芽,当年能开花、结实的枝条。按结果习性又分为:

1)老眼枝:是当年以前生长的结果枝,包括二年生结果枝和多年生结果枝。二年生结果枝又可分为二年生春结果枝和二年生秋结果枝。不同时间形成的老眼枝结果能力差异较大,二年生秋结果枝优于二年生春结果枝;二年生结果枝优于多年生结果枝。老眼枝结果数量一般【种枸杞的人与鹰】

比当年生枝少,但果实质量要优于当年生枝,是生产优质枸杞的枝条。老眼枝除生产果实外,还是当年生结果枝着生的母枝。

2)中间枝:传统习惯又称为二混枝,它着生在较粗壮的侧枝上或树冠各类枝条次高处的生长部位。枝条比当年生果枝粗,比营养枝细。生长量比当年生果枝大,比营养枝小,是介于结果枝和营养枝之间的枝条。枝条斜生,枝条与主干的夹角大于20度,小于40度。枝条不加以修剪措施,生长到一定长度,能自动形成侧芽和侧枝,花果主要着生在侧枝上,是较主要的结果枝,更是早期培养树冠利用的枝条。中间值在整个生长季节能随时从定芽处萌发。这类枝在生产上又叫强壮枝。

3)当年生结果枝:是构成枸杞产量的主要枝条。在传统的栽培习惯上把它称为七寸枝,七寸枝按照生产季节又可分为春七寸果枝和秋七寸果枝。

A、春七寸果枝:枸杞老眼枝外围花芽形态分化结束后,老眼枝的中下部开始萌发出新的枝条。各地气温不同,萌发生长的时间有先有后。在老产区中宁,春七寸枝萌发生长的时间在4月下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春七寸果枝的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6月上旬末,枝条生长转慢,6月中旬末枝条基本停止生长。春七寸枝从生长到停止生长一般大约60天时间。春七寸枝多呈弧垂或斜生,枝条细弱,枝条长度40—80厘米,枝条一般在12—15节以后,每个叶腋形成一个1—5朵花。春七寸果枝是构成当年枸杞产量的主要枝条,一般优质高产枸杞园,春七寸果枝产量占全年产量的45% —50% 。

B、秋七寸果枝:春季有一部分老眼枝由于花果负担大,只开花、结果,没有萌发出春七寸枝。这部分枝条采果结束后,一般休闲30天左右,各种养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又能在枝条的中下部萌发出新的枝条,这部分枝条叫秋七寸果枝,斜生或弧垂。秋七寸果枝生长时间短,从生长到停止生长,大约40天时间,枝条短,一般30厘米左右,在枝条上同样形成一定数量的花朵,枝条比春七寸果枝更细弱。秋七寸枝也是重要的结果枝条,如果在8月上旬萌发生长,绝大部分能成熟、采收。如果水肥条件差,老眼叶片保护不好,萌发生长晚,因早霜冻来临,成熟不够,影响收入。

3、枸杞叶的生长发育规律:

叶片是树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有机养分的主要营养器官。叶片还有吸收、呼吸和蒸腾作用。枸杞属包括果实在内,除80%左右的水份以外,剩下的干物质中90%以上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经测定成熟的枸杞叶片在6月份阳光正常的情况下,其光合速度达到27.5毫克二氧化碳/平方厘米·秒,蒸腾强度为7.1毫克二氧化碳/平方厘米·秒。叶片吸收叶面喷肥,一般不超过5分钟,半小时在叶片内部就会有明显的积累量。枸杞在一年生长季节里,生理过程连续不断,因此树体上叶片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对枸杞产量和质量关系特别密切。可见,叶片质量的好坏,对枸杞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要提高枸杞经济产量,必须首先提高光合总产量。

(1)老眼枝叶片:4月中旬展叶,每芽眼着生叶5--8篇,一般叶面积发育需要35—40天时间。是枸杞树发育的第一批叶片,这部分叶片自展叶到落叶大约200天时间,是全树生长发育、枝条生长、花芽分化、果实成熟的基础。尤其是老眼果枝果实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

(2)春七寸枝叶片:是随着春七寸枝的延长生长而出现,早期单叶互生,后期有三叶并生。这部分叶片数量的增加自4月下旬到8月中旬。每片叶面积发育需要35—40天时间。一般是枝条中部叶片大而长,下部次之,稍部最小,这部分叶片主要是承担着春七寸枝果实的发育。叶片发育的好坏,对春七寸枝花果数量,果实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叶片自展叶到落叶120—170天时间。

(3)二混枝叶片:这部分叶片没有固定的发育时间,时间发育的迟早决定于二混枝的留枝时间,它的作用是担负着二混枝果实的发育。

(4)秋七寸枝叶片:是随着秋七寸枝的延长生长而出现,这部分叶片数量的增加自8月中

篇四 种枸杞的人与鹰
哪种人群不宜吃枸杞

哪种人群不宜吃枸杞

阳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篇五 种枸杞的人与鹰
两种人吃枸杞反而有害

两种人吃枸杞反而有害

说起枸杞,人们一般都是会想到它的好处,知道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物,的确,枸杞的作用有很多,它还可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但是凡事都不可 能是十全十美的,枸杞也有它一定的缺陷存在,那就是吃法不正确,或者是触碰到一些禁忌的话,就会产生副作用了,那么,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过量食用问题多

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 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两种人最好别吃枸杞

一、阳虚人群吃枸杞易上火

阳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二、感冒发烧都别吃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由于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篇六 种枸杞的人与鹰
两种人最好别吃枸杞

两种人最好别吃枸杞

说起枸杞,人们一般都是会想到它的好处,知道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物,的确,枸杞的作用有很多,它还可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但是凡事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枸杞也有它一定的缺陷存在,那就是吃法不正确,或者是触碰到一些禁忌的话,就会产生副作用了,那么,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过量食用问题多

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 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两种人最好别吃枸杞

一、阳虚人群吃枸杞易上火

阳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二、感冒发烧都别吃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由于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篇七 种枸杞的人与鹰
枸杞种类及品种介绍1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2967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