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菱角种植技术

  菱是菱科菱属一年生浮水型草本植物,别名菱角。原产于欧洲与亚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水域地区,在深水河湾、湖泊、池塘,沟渠的水面均可种植。食用部分为果肉,嫩菱可做水果、蔬菜,老熟后因其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可加工成菱粉,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介绍了菱角的种植技术。

  其形态特征为:靠近土壤的数节主茎上簇生须状不定根,长达数十厘米深入土中。主茎伸长达4米以上,接近水面部分产生分枝。主茎和分枝中下部的各节上发生叶状根,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可吸收水中的养分。上部近水面各节互生水中,呈菊叶状,到水面即生本叶,本叶为水上叶,菱形,多数叶放射环生成盘状,称为菱盘。每一个分枝即可形成一个菱盘,每株可有10~20个,均浮于水面,铺满菱塘。水上叶表面绿色,角质,背面浅绿或紫红色,叶柄绿或水红色,叶柄与叶片连接处有浮囊,内为海绵状气室。幼根(种子发芽形成的根)弯曲成弓形,其上生须状土生根数条,深入土中吸收养分。

  花生于水上叶的叶腋间,每一个菱盘可开10余朵白色小花。傍晚开花,结实后垂入水中。外果皮薄而软,内果皮坚硬而厚。幼果内空,能上浮,充实后沉于水中。果实完全成熟后,脱离果柄沉于水底。以果实或嫩茎供人们食用。

  (一)菱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菱角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据测定,每100克鲜嫩菱肉含蛋白质5克,脂肪0.7克,钙36毫克,磷165毫克,铁1.6毫克,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菱角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益气健脾的功效。菱角可健脾利水,是减肥的辅助食品,对一些癌症和胃溃疡也有一定辅助疗效。

  菱角食用,外用均可以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据资料介绍,食道癌、宫颈癌、乳腺癌、单线性肥胖、胃溃疡、皮肤赘疣等疾病患者尤其适合食用。菱角粉滑润细腻,可使皮肤白嫩。

  (二)食用方法

  菱的嫩茎或果肉可炒食;嫩菱果可生食,脆嫩爽口、甘甜多汁,清凉解渴;老熟菱熟食糯香,风味别致。

  (三)菱的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湿、日光充足,不耐霜冻。水温14℃左右时种子开始发芽,气温20℃以上时开花结实。日照2100小时,无霜期227天以上可获得高产。水深1~5米,但以1~2米为好,前期稍浅,后期略深,水面平稳,水流较缓。土壤含磷、钾肥较多,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氮肥过多易徒长。以河底土质肥沃松软,腐殖质多的土壤,pH值5.8为好。

  (四)菱角栽培技术

  菱在30~400厘米深的水中均可栽培,但一般以30~200厘米的浅水池塘、河湾和低洼水田栽培最好,汛期最大水深也不要超过200厘米。这样易于管理和采收。这里仅介绍浅水栽培技术。

  1.水面选择

  选择水位较浅、枯水期水深10~30厘米、汛期一般也不超过200厘米的水面,并要求涨落平缓,一周内的水位变化不超过10厘米。对水下土壤的要求是淤泥层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最好水位可以控制,达到灌排方便。

  2.品种选择

  菱的品种很多,但在生产中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抗病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栽培。常见品种有:广州双角红菱、长沙四角红菱、抱角菱、南湖菱、水红菱等。

  一般选择适于浅水栽培的品种,在水位稳定、风浪较小、底土肥沃的水面,可选用大果品种;在水位涨落较多、略有风浪、土壤肥力较低的水面,可选用中、小果品种。

  3.直播或育苗移栽

  浅水面春季土壤升温较快,水位不深,播种后较易出苗,一般都行直播。播种期一般应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8℃以上时为宜,长江流域多在3月底到4月上旬,播种前要清除水中的杂草和水下的杂物。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和水面可放水耕耙,每亩施入草塘泥等有机肥3000~5000千克。播种前取出菱种,剔除腐烂的种果,放清水中保湿。如菱种已发芽,要注意保护,防止碰断。

  直播可用撒播、条播和点播3种方法。每亩播量,撒播20~25千克,条播和点播15~20千克。一般多用条播法,较易播得均匀一致。即按水面地形,划成行距为200~250厘米的几个纵行,并在行的两端插竹竿标记,然后将菱种盛在小船中,1人驾船逐行来回前进,1人沿行均匀撒下菱种,每100厘米长度内播5~6颗种果。或改条播为穴条播,即用稻草一束,做成直径和高均为10~15厘米的小草袋,装入营养土,将菱种3颗埋入营养土中,每100厘米长度内播种1袋,这样比条播法用种少,出苗快,菱苗壮,产量高。

  穴条播法每穴3苗同时出土,可增加破土能力,草袋起营养钵的作用,增加苗期土壤营养,故能苗齐苗壮。浅水菱为求提早采收上市,亦可比直播的播期提早20天左右进行播种育苗,苗龄40~50天后起苗定植。育苗移栽应选避风向阳、水位10~20厘米、土壤肥沃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并将菱种盛放于木桶中,加入薄水层,上盖薄膜采光保暖,夜晚加盖草帘保温催芽,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取出播种育苗,播种量较水面直播提高5~6倍,即每亩播种80~100千克,10~15厘米均匀播种1颗,每亩苗池育苗可供10亩水面移栽。移栽一般于播后50天左右进行,细心起苗,并保持水湿,当即按150~200厘米见方进行穴栽,每穴栽植3棵苗。栽植密度保持每亩800~1200株,土壤肥沃偏稀,中等肥力偏密。

篇二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菱角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既可作为时鲜蔬菜烹调,又可作为保健食品食用。但其在河塘中自然生长,采收期短,上市迟,产量不高,不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经济效益不高。我们采用菱角春提早栽培提前上市、秋延后管理延迟采收的长季栽培技术,使菱角从5月中旬开始就可采摘上市,一直可采收到11月中下旬,采收期达到6个月之久,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产值达1.5万元,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菱角大棚栽培宜选用皮薄肉厚、个大、角短、嫩菱脆甜多汁、老菱熟食粉糯、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浅水菱品种,目前江苏如皋以种植四角的“大青菱”、“水红菱”两个品种为主。选种时要注意选择充分老熟、饱满、坚实端正、皮色较深、芽尖完好和无病虫害的菱角。

  二、菱角栽培播种育苗

  1.苗床准备。适当提前培育优质大苗壮苗是菱角大棚早熟栽培的关键。一般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面平坦且近3年未种植过水生植物的田块,按大田面积的1/10准备苗床地。播种前15天,每667平方米施25公斤钙镁磷肥和1吨有机肥,耕翻整平,搭好双层大棚,并覆盖薄膜提前升温。然后在棚内建苗池,池四周土埂高0.3米,放水泡田,并根据水面高度调整床面,尽量减少水位落差。播种前1周,每667平方米苗床撒施生石灰100公斤进行消毒。

  2.播种时期。播种育苗时间要根据设施条件和当地气候来确定。江苏如皋采用单层大棚移栽、双层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的,适宜播期在2月上中旬。

  3.播种。播前处理种子可提高菱种活力和杀灭附着的病菌,因此播种前应将菱种取出洗净,先晾晒1天,再用20%三环唑粉剂750倍+50%多菌灵粉剂600倍混合液浸种40分钟,捞出均匀撒播在苗床内。为了提高早期产量和生产效益,可将大田用种量提高到每667平方米25公斤。

  4.苗期管理。播后至出苗前,大棚以闭棚升温为主,温度需保持在12℃以上,苗床内控制3~5厘米深的浅水层,促使早出苗;菱苗出水后,中午通风1~2小时,温度控制在白天26~28℃、夜间15~18℃,并逐渐加深水层至10~15厘米深,保持水层稳定,待齐苗并有3叶1心时,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有机肥300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一般育苗田块不施氮素化肥,以防止菱苗过嫩。移栽前1周揭除内棚,逐渐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白天22~25℃、夜间13~15℃,进行炼苗。

  三、移栽

  1.大田准备。宜选择土质肥沃、平整、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在棚区大田四周垒高0.5米的田埂,于移栽前15天,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吨、复合肥80公斤作基肥,耕翻耙平;移栽前10天开始蓄水,保持浅水层15~20厘米,并闭棚升温。

  2.移栽时间。一般在菱苗具有10片叶、菱盘直径15厘米、有2~3个分枝,且大棚内土温达到15℃以上时,即可移栽。江苏如皋大棚适宜移栽期一般在4月上旬。

  3.移栽方法。从苗床起苗时要尽量少伤根系,并要确保根上带有老菱,边起苗边移栽,做到当天起苗当天移栽完,以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为管理方便,大棚栽培多采用大行距定植,行距1.5~2米,株距0.2~0.25米,每667平方米栽植1500株左右。移栽时将菱苗根系轻轻按入水下泥土中5厘米,并理顺摆正菱盘。

  四、菱角栽培田间管理

  1.大棚管理。移栽1周内大棚管理以闭棚升温促缓苗为主,一般中午棚温不超过36℃不通风。缓苗后逐渐加大通风,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最高棚温控制在28~32℃,夜间保持在18~20℃,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5℃。5月下旬气温稳定后,即可揭除全部大棚薄膜。9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较快,要及时再盖上大棚薄膜,进行秋延后大棚栽培管理。盖棚初期白天通风,夜间闭棚保温,随着外面气温下降,逐渐减少通风时间,后期尽量维持和延长20℃以上的棚温时间,直到11月中下旬棚温低至菱角不再生长时放水清茬。

  2.水层管理。菱角田的水层管理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合理调整。一般移栽早期(即4月)温度仍偏低,以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以利于水温、土温的提高;5月~6月,随着气温升高,水层要逐渐加深,一般保持水层在20~30厘米深;7月~8月高温期间,要保持30~40厘米深的水层,并尽量降低水温;9月~10月气温下降后,把水层再调回到20~30厘米深。在菱角生长期间还要注意勤换水,一般要求每周换水1次并更换掉一半的老水,有条件的,最好保持水缓慢流动,以促进池水溶氧的增加和菱角根系吸收养分。

  3.菱盘整理。对菱盘生长过密的田块要进行疏理,及时除去后期长出的小菱盘,并在采菱时注意清除变种和不结菱角的菱盘,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防止高温闷热造成水下缺氧,引起落花落果。

  4.施肥管理。缓苗10天后,每667平方米施5公斤尿素作提苗肥;始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液);大部分菱盘结有3~4个菱角时,每667平方米再施入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作结果肥;以后每采摘1~2次,即每667平方米施入复合肥5~10公斤,以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5.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菱萤叶甲、斜纹夜蛾等,用药防治适期为1~2龄幼虫高峰期,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杀虫双乳油500倍液,或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乳油2000倍液,或52.5%农地乐(氯氰·毒死蜱)、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菱角的病害主要有菱瘟、褐斑病等,一般通过水流、摘菱等途径传播,高温高湿时易发生。在初发时,应及时摘除病叶,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五、采收

  鲜食或菜用菱角,可在菱角充分长大但皮壳还未硬化时采摘,熟食的菱角一般在老熟后及时采收。老熟菱角果皮硬化,且果实与果柄连接处出现分离层,易摘下,此时菱角尖硬、沉水。前期隔8~10天采收1次,中期隔3~4天采收1次,后期隔6~8天采收1次。采收时一手轻提菱盘,一手摘菱,采摘动作不可过猛,以防老菱掉落和菱盘损伤。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办 马兴华 邮编:226500)

篇三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深水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篇四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摘要介绍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床、选种、播种、苗床管理、施肥、移栽、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菱角;早熟栽培;水田;大棚

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是以水田设施大棚为基础,在大棚中套小棚建苗床使其增温争早苗,移栽至大棚内生长,并采用现代集成科技使菱角采收期提前、效益提升的生产技术。2011年,兴化市戴窑镇20 hm2水生蔬菜基地,利用连栋塑料大棚内套小棚集中育苗,就地移栽到钢架大棚生产菱角。3月底开始育苗,6月2日菱角开始上市,比当地常规生产早2个月,大棚采摘菱角24 750 kg/hm2,由于上市早价格俏,收益16.5万元/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总结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整地做床

在大棚中建好苗床,挖沟深0.4 m、宽1.2 m。建苗床300 m2/hm2左右,床底先拍平后铺10丝薄膜后再加厚5 cm的营养土。苗床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 g/m2,用长2 m的竹环拱好,待播。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以棚外气温稳定在0 ℃以上时播种为宜。充分利用大棚中开挖苗床拱小棚水层浅、升温快、光照好的有利条件提早下种,争早苗。

2选种

挑选种大、饱满的菱角。个大、角短、皮薄肉厚的菱角,嫩菱甜脆多汁,老菱熟食口感粉糯,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浅水菱品种较适宜水田栽培,以苏州水红菱和双角青菱为宜。播前用20%三环唑750倍液加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浸种0.5~1.0 h,密度为100株/m2左右,用种量约为210 kg/hm2,采用这种方式在晴好天气条件下从播种到移栽时间为25~30 d。

3播种及苗床管理

播种时保持水深5 cm左右,用拱小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排灌时缓排慢灌。或播后再覆盖肥细泥,浇透水加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再拱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晴天8:00—9:00揭掉无纺布晒床增温,15:00—16:00覆盖保温。待10 d左右出芽后加至5 cm左右水位,以后逐渐加到15~20 cm。20 d分盘时,每桶水加入半勺人畜粪洒施,并用小水泵喷洒洗去菱盘上的畜粪渣,作为出嫁肥[1]。25~30 d及时移栽,防止苗期过长分盘过多成为老僵苗。特别是当叶柄有海绵状膨大形成时,已标志进入生殖生长,栽后易僵苗不发,特别是在密度过高的苗床更应注意及早移栽。

此阶段要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中午温度超过30 ℃时,要揭膜通风换气,平

篇五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菱角的高产栽培

篇六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菱角种植协议

菱角种植协议

甲方:

乙方:【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经双方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现就湿地公园种植菱角事宜达成以下条款,以供共同遵守。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第一条 种植地点

甲方将玫瑰园小钢架桥至翠柳桥的水域面积给乙方使用(约130亩左右)。

第二条 甲方提供条件

甲方提供水面,乙方自种、自管、自收、自售、自主经营。

第三条 乙方责任

乙方自签订协议起,要自备菱角种。做好清塘、石笼或打坝、围网准备工作。在规定时间内种植,如种植不成功,得不到收获,造成一定损失,由乙方自己承担。不得在区域内偷捕偷猎。

第四条 协议期限

本协议时间为三年。第一年,甲方无偿提供水域使用。第二、三年,每年乙方无偿提供优质菱角一千斤给甲方。

第五条 安全责任

乙方在种植中,确保安全无事故。如发生一切安全事故和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2014年 月 日

篇七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栽培技术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栽 培 技 术

2015年

羌活栽培技术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极及极茎入药。羌活分布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宽叶羌活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我省主要分布于甘南州、武威市、陇南市、张掖市、定西市等地,定西市主要分布于岷县、漳县等地。羌活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年需求量250万公斤左右。野生羌活生长周期长,一般需5-7年才能采挖。多年以来羌活作为野生中药材,被国家列为三类品种,产销不够平衡,在90年代以前,属于一个供求平衡的品种。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医药企业开发了以羌活为原料的新药,羌活的需求量扩大,羌活资源由过去供应有余的局面转为供不应求的局面。近几年来随着羌活市场的紧俏,价格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现有资源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深山地带,山势陡峭,交通不便,由于采挖困难,收购量每年下降30%以上;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发展缓慢,商品供不应求。随着社会对羌活需求量的增大,羌活市场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羌活价格没有人为因素也会节节上升。羌活种植,是一项急速发展的致富门路。1985年岷县开始引种羌活成功,2000年重点在羌活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技术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目前岷县羌活栽培面积1000多亩。其栽培技术是:

一、种子采收处理

1、种子采收:羌活生长旺盛时在第二年即可结种子,但不宜作种用,一般应采用生长三年以上植株的种子。羌活种子一般在8月中下旬成熟,川坝区在前月下旬成熟,高山区在9月中旬成熟。种子成熟后,要分批采收,边熟边收。采收时,用剪力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后,在阴凉处晾1—2天后脱粒。

2、种子处理:种子采收后要及时进行种子处理。其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润净沙按1:10比例充分混匀(湿度为60—70%),在背阴通风处堆积,每10天左右翻一遍,直到冬天结块为止。

二、育苗

1、整地施肥:选择阴湿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森林土为宜,在川坝区以砂壤土为好。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亩,或氮素化肥15kg/hm2。

2、播种时间:一是在3月上中旬在日光节能温室内播种,二是3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在露地播种。

3、播种方法:一是撒播,做1—1.2米宽的畦,高15厘米左右,用木耙将畦面整平,然后在畦面上将处理好的种子连同细沙均匀撒播,并用细筛均匀覆土,厚2—5毫米。二是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深约10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里并覆盖一层细土,覆土方法同上。播种量每亩3—5kg。日光温室育苗后及时用微喷设施喷水,保持土壤湿润。露地播种后须用麦草或遮最网覆盖。

4、田间管理

⑴中耕锄草:羌活播种后2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挑松覆草,以利透光,苗出齐后,选择天阴天分三次挑去覆草,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锄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锄草。

⑵适时追肥:羌活苗期需适时追肥。追肥时间一般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厩肥为好。

⑶及时灌水:羌活怕旱耐涝,在幼苗期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旱时须及时灌水,有条件可采用微喷进行喷灌。

5、种苗采挖及贮藏:一般在10月中下旬采挖。采挖后按每把0.5公斤扎把。在通风背阴处挖深30—40厘米,宽1米左右的方形坑,把头朝上,按30—40度在坑内一层苗把一层湿土,进行摆放,土层厚5厘米以上,要求埋严前一层苗把根部。最后在坑顶覆盖一层土,厚10厘米左右即可。

【菱角种植技术与方法】

三、移栽

在当年月10中下旬种苗采挖后移栽或第二年3月下旬移栽。

1、选地整地:羌活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分杈多、入土深,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整地,移栽前耕翻一次,耙耱整平。

2、施足底肥:结合播前翻耕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配合施用磷酸二铵30kg,或尿素20kg、过磷酸钙40kg。

3、栽植方法:种子田按行、株距50厘米栽植。生产田按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栽植。使芽头低于土表5厘米。亩苗数1—1.1万株。亩需种苗50公斤左右。

4、田间管理

⑴中耕除草:当年栽植的羌活,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苗,5月中旬苗齐后进行第一次锄草,以后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随时锄草,一般需锄草3—4遍。第二年4月下旬返青后及时锄草。

⑵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虫害主要为蚜虫。根腐病可用40%药材病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叶斑病可用40%药材病菌灵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辛硫磷1000倍液或杀灭菊酯3支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⑶及时追肥:羌活植株生长茂盛,需水、需肥量大,在每年第一次中耕除草时,在行间进行沟施。亩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15—20kg,或尿素15kg、过磷酸钙

40kg。

⑷适时灌水:羌活性喜阴湿,不耐旱,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每年10月下旬浇越冬水。第二年以后视土壤墒情在返青期和封垄前后灌水3—4次。

4、收获

移栽后2—3年收获,一般在10月下旬羌活茎叶变黄枯萎后或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羌活未萌芽前采挖,采挖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

白芨栽培技术

一、概况

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二、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蒴果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45月,果期7~8月。白芨有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