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鳢鱼养殖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塘鳢鱼养殖技术
塘鳢鱼的人工养殖成功,价格卖到100元一斤

  [每日农经]又见塘鳢鱼(20120417)

  塘鳢鱼属于野生鱼类,生性较为凶猛,爱吃虾类,堪称浅水滩中“小霸王”。近些年由于野生塘鳢鱼资源日趋枯竭,捕捞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也一路走高,出水价卖到100元左右一斤。 去年,当地已经研究成功塘鳢鱼的人工养殖,2012年预计生产100万担塘鳢鱼,3年内欲达到鱼苗1000万尾。 因为大嘴小尾巴,短胖的身体一段肉,黑褐色的细鳞有点扎手,外形的不佳,又被称为“丑鱼”,但论味道却是河鲜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春初油菜花开时称“菜花塘鳢”,肉质更是细嫩鲜美,是餐桌上的佳肴。它脸颊两边的两片腮肉,被人称为“肉豆瓣”,是鱼全身之精华,食后难忘。除此之外,红烧、白汁、油炸、蜜汁、烧汤、制羹无不适宜。此鱼还有一个特点,仅在春季有,5月过后便很难再觅其踪影。 塘鳢鱼属于鲈形目塘鳢鱼科,为暖水性海水或淡水小型鱼类。生活于海水的种类大多栖息于沿岸浅滩、石砾、海藻或珊瑚丛中;生活于淡水的种类则栖息于湖沼、河溪的底层及泥沙、碎石、杂草相混杂的岸边浅水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

  相关知识:

  塘鳢鱼的学名是河川沙塘鳢,俗称土蒲鱼、虎头鲨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剌、无鱼腥味,这种成鱼重量仅1—2两的小型鱼类在苏、浙、沪、皖等地很受欢迎。去年,上海世博会晚宴上的“荠菜炒塘鳢鱼片”让塘鳢鱼的知名度更高了,这道菜也被上海的一些饭店命名为“世博第一菜”。

  由于野生塘鳢鱼资源日趋枯竭,捕捞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也一路走高。为此,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和他的助手曲宪成博士今年春季与安徽宣州区水产局合作,联合开展塘鳢鱼人工繁殖研究,目前的养殖规模为230万尾鱼苗。

  塘鳢鱼喜欢把卵产在石头缝隙中,为此,专家用瓦片在人工水环境中搭建人造鱼巢,并营造出塘鳢鱼最适应的产卵环境,让它们将鱼卵产在瓦片之间的空隙中。而最难的一点是塘鳢鱼卵的人工孵化,其孵化时间长达20多天,成功率很低。王武等专家经过技术攻关,终于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成功完成人工繁殖。

  上海人吃塘鳢鱼喜欢将整条鱼下锅,红烧塘鳢鱼、春笋塘鳢鱼、咸菜塘鳢鱼等都是上海人餐桌上的传统菜。不过,现在最时兴的烧法却是荠菜塘鳢鱼。

   塘鳢鱼对生存水质要求较高,目前天然水域塘鳢鱼资源日趋枯竭,价格达每斤80元。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与安徽宣州区水产局在宣城市现代渔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塘鳢鱼人工繁殖工作,相继解决了亲鱼培育、鱼巢设计、人工促产技术、鱼卵孵化设施、水霉病防治等关键问题。

  

篇二 塘鳢鱼养殖技术
中华乌塘鱧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中华乌塘鱧养殖技术(20130604)

  中华乌塘鳢在当地被称为土鱼,在分类学上中华乌塘鳢隶属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中华乌塘鳢的人工养殖。在我国能够开展人工养殖的地区,有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养殖最为普遍的是福建省的东山县及其附近地区。这种鱼具有生长快、肉质鲜嫩、生命力强、便于鲜活运输和易饲养的特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极高,常被做成中华乌塘鳢粥、中华乌塘鳢汤和乌塘鳢煲被人们食用,令吃过这种美味的人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本片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了中华乌塘鳢的特征特性,繁殖技术,孵化技术以及幼鱼、中鱼、商品鱼的日常管理等内容,希望能对想要饲养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户朋友们有所帮助。

  中华乌塘鳢俗名涂鳗、乌塘鳢,隶属塘鳢鱼科,为近海暖水性小型鱼类,大多栖息于近、内海滩涂的洞穴中,也栖息于河口或淡水中,体长一般在220毫米以下,肉味美,营养价值高,我国东海以南海域都有分布。舟山近海常见。去内脏后鲜用。性味功效:渗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有健脾开胃、肿的功能。主治脾虚消肿、腰膝酸痛等症。养生保健:(1)乌塘鳢主要含蛋白质、磷、铁。《中国海洋药物辞典》:功效。脂肪及微量元素钾、钙、有健脾开胃、利水消肿的(3)《中国有毒及药用鱼类新志》:主治病后体虚。

  进入CCTV7《农广天地》官网

篇三 塘鳢鱼养殖技术
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cn

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塘鳢鱼养殖技术】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03期

编者按: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转变,以前不为人看重的沙塘鳢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和自然水域的污染加剧,沙塘鳢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威胁,资源量剧减,使得沙塘鳢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并且供不应求。市场所售沙塘鳢成鱼主要靠捕捞为主,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随着沙塘鳢养殖需求的逐渐增加,沙塘鳢苗种的供应需求越来越大,随之开展的沙塘鳢人工繁殖工作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沙塘鳢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沙塘鳢的苗种繁殖提供参考资料。

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名“土才鱼”“土憨巴”“虎头鲨”“土蒲鱼”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蚬等底栖动物。因其肉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逐渐受到人们喜爱,是一个极具养殖前途的地方特色品种。

一、亲本选择

1.来源: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沙塘鳢亲本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从江湖河沟中收集野生品种,另一是从市场购买池塘养殖品种,虽然在繁殖性能方面有研究表明,在性腺指数、绝对繁殖率、相对繁殖率和卵径方面养殖雌鱼明显差于野生雌鱼,然而随着自然水体中沙塘鳢个体的逐渐减少,池塘养殖沙塘鳢量逐渐增加,目前沙塘鳢繁殖用亲本正逐渐由野生品种转变为养殖品种,具体来源依实际情况而定。

2.性成熟年龄:沙塘鳢正常1冬龄即达性成熟,然而在繁殖季节2龄雌鱼的成熟系数和个体性腺重均大于1龄雌鱼,因此用于人工繁殖的个体以2龄以上为佳。在达到性成熟年龄的前提下,所有繁殖用亲本均要生长良好、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规格较大者繁殖性能较佳。

3.雌雄鉴别:繁殖季节,外观沙塘鳢亲鱼雌性个体较小,体色灰黄色、较暗,体表黏液少,手摸有明显粗糙感。雄性个体较大,体色黑黄色,较雌性鲜艳,体表黏液较多,手摸较光滑。性腺解剖发现成熟的卵巢呈橘黄色,分布在身体两侧充满腹腔,卵巢内卵粒为半透明圆球形,橘黄色,卵膜较薄,轻挤压即有卵粒脱落。成熟的精巢为乳白色,末端微淡红,前端细短,后端宽大厚圆。亲本性腺发育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繁殖用亲本配比约为雌∶雄=1∶1.5。

二、亲鱼培育

篇四 塘鳢鱼养殖技术
沙塘鳢的常规养殖模式及注意要点

【塘鳢鱼养殖技术】

篇五 塘鳢鱼养殖技术
苏州太仓市首次人工养殖塘鳢鱼获得成功

苏州太仓市首次人工养殖塘鳢鱼获得成功

喜欢在石头缝里“安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数十年前江南的河道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这就是许多人记忆中的“土婆鱼”。近日记者在双凤镇维新村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看到该基地人工饲养的首批3600尾“土婆鱼”已长至10厘米左右有望在年底前上市。据悉这也是太仓首次人工养殖“土婆鱼”获得成功。【塘鳢鱼养殖技术】

在维新村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一个5亩见方的养殖塘边上只见池水十分清澈塘边上长满了水草在水较浅的地方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池塘底部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块和瓦片。透过塘水望去一尾尾“土婆鱼”正在石头缝和瓦片下面“出没”。据了解“土婆鱼”是江浙一带老百姓的习惯叫法它的正式名称叫塘鳢鱼。“土婆鱼”是江浙一带特有的美味河鲜用“土婆鱼”制作的菜肴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家常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野生的“土婆鱼”变得十分稀罕市民很难买到而且十分昂贵。

今年6月维新村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沙永良和太仓水产站的工作人员一起远赴浙江专门引进了“土婆鱼”鱼种。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目前首批3600尾“土婆鱼”已从引进时的不足1厘米长长到了现在的10厘米左右了有望年底前上市。“你可别看这些鱼个头不大它们可都是狩猎的高手。”沙永良捞起几条“土婆鱼”介绍说这种鱼的颜色和石头的颜色差别不大它们常常躲在石头缝里或是停留在石【塘鳢鱼养殖技术】

头的表面专门等着小鱼、小虾自己送上门。

由于生活习性比较特殊因此饲养要求也比较高池塘水质喜欢透明度较高的活水、清水;喜欢的食物只吃小鱼、小虾不吃普通的饲料。

据了解目前“土婆鱼”的售价较高2两左右的每斤高达100左右1两左右的每斤也在80左右但市场上仍然不应求。沙永良说“土婆鱼”受欢迎与上海世博会有关。世博会开幕的前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盛大国宴被称为“世博第一宴”正餐主菜之一就是荠菜塘鳢鱼。

现在江浙一带不少饭店开始把荠菜塘鳢鱼作为一道典型的春季江南佳肴写上了菜谱。如今“土婆鱼”的人工饲养成功有望让普通市民也能吃得起重温记忆中的美味。

【塘鳢鱼养殖技术】

关闭窗口

篇六 塘鳢鱼养殖技术
中华乌塘鳢养殖方法

中华乌塘鳢养殖方法

作者:冼康强

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03期

中华乌塘鳢属于塘鳢科塘鳢属鱼种。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近几年来中华乌塘鳢养殖的效益较好。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风险不大,深受群众的欢迎。 1 生活习性。中华乌塘鳢是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河口、港湾,栖息于泥孔或洞穴中。体型小,肉食性,喜食小杂蟹、虾、鱼、贝等。广盐性,最适盐度5%~15%,21%。以上生长缓慢。最适水温为23—26℃,当水温低于15℃时,一般在洞穴中,不外出觅食,致死水温为10℃以下。水体pH值7—8.2为宜,要求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 2 鱼塘条件及结构。中华乌塘鳢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最适盐度为5%~15%,如果盐度过高(25%以上),鱼生长速度慢且较易发病,所以鱼塘最好选择在河口或港湾以及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带。鱼塘一般排干水后消毒,便于操作,面积一般以0.5—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鱼塘内可用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俗称鱼屋。在鱼屋侧边和顶部都开有孔或缝,便于鱼活动。

3 放苗前池塘准备工作。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用漂白粉5—10千克消毒。3—5天后,在池底铺设瓦片、灰色塑料管等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千克/亩及过磷酸钙0.05—0.1千克/亩肥水。

4 鱼苗的放养。肥水3—5天后便可放鱼苗,放苗前一定要放鱼苗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才能放苗。入塘前的鱼苗可用5毫克/千克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左右,投放时要小心地从塘边不离水面放鱼入塘,对于死伤残的鱼及时捞起。鱼苗规格为40—60尾/千克,每亩可放养150—250千克。

5 饲养管理。①饵料与投喂。中华乌塘鳢喜欢掠食鲜活或冰鲜的小杂鱼、虾、蟹、贝等。对于腐烂发臭或骨硬刺多的饵料不要投喂,因为骨硬刺多饵料会刺伤鱼的肠胃,容易引起肠胃炎,变质饵料又会污染鱼塘。鱼苗阶段每天定时投喂1—2次,成鱼阶段每天或隔天定时投喂1次。投饵量要根据鱼的数量、摄食、水质、水温、天气等情况,决定每次的投喂量,以便避免残饵污染鱼塘,一般投饵量为鱼总重量的6%~12%。投喂40分钟后基本上吃完为好。

②水质管理。中华乌塘鳢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塘水不能过于混浊,一般要求每周彻底换水一次即可,如果盐度高(15%以上),适当注入淡水。每隔10—15天用5—10千克/亩的生石灰或0.4—0.5毫克/千克的强氯精或1—1.2毫克/千克的漂白粉全塘泼洒一次。

③养殖过程中的清污消毒。中华乌塘鳢养殖周期较长,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残饵和排泄物都淤积于鱼屋里,还有外来海水带有病毒、细菌等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消毒,就会引起鱼病或使鱼生长缓慢。一般每二个月要清理一次鱼塘,具体的做法:将鱼塘排干水,先把鱼全部都捕起来,利用塑料膜垫放在阴凉通风地方,再把塘内的栖息隐蔽物掀开,清理杂草淤泥等杂物,并用消毒杀菌物处理,然后移动新位置叠好鱼屋,接着注进新鲜海水。称量鱼总重量再放入塘,便于准确控制投饵量,发现有病鱼或伤鱼,要及时分离治疗。

④防暑与越冬。中华乌塘鳢在高温季节,尤其在烈日曝晒下,一定要保持1.5米以上水深,鱼屋多且小,以便鱼分散。冬天当水温15℃以下时,一般不出来觅食,10℃以下开始死亡,在冬季之前,应加强营养育肥,将鱼移到避风或泥质好的塘,鱼屋加大加厚,适当可在上面盖一层泥。

⑤收获上市。中华乌塘鳢养至体重150克以上便可上市,捉大留小。但应尽量避开其他养殖水产品10—11月份上市的旺季,以便卖好价钱。

535000广西钦州中华乌塘鳢鱼良种基地

篇七 塘鳢鱼养殖技术
沙塘鳢人工养殖

沙塘鳢人工养殖

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面积以1~5亩为宜,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

鱼苗投放

当前,市场上的沙塘鳢大部分捕于自然水域,人工养殖的比例还比较低。沙塘鳢人工养殖方式也以池塘混养为主,受制于人工繁殖技术没有成熟,苗种多采集野外,作为“配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在同一池塘内,养殖规模较小,鱼的规格、产量难以保证。

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用漂白粉5~10公斤消毒,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3~5天,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然后用40目网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碳酸铵0.5~1公斤/亩及过磷酸钙0.05~0.1公斤/亩肥水,3~5天便可放鱼苗。入池前的鱼种可用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左右。投放时要小心地从池边不离水面放鱼入池,对于活力弱、死伤残的鱼种应及时捞起。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成的具体情况而定。

沙塘鳢成鱼既可混养也可单养,尤以混养为好。沙塘鳢饲养池中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以供其栖息隐蔽,还可改善水质。混养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放养品种及产量,有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一般在养殖河蟹、青虾和四大家鱼等 的池塘中混养沙塘鳢,每亩放养体长2厘米的沙塘鳢夏花鱼苗1000~1500尾,可利用塘中的野杂鱼、虾作饵料,每亩可捕获沙塘鳢商品鱼50~75公斤。 如利用小型池塘主养沙塘鳢,每亩放鱼种2500~3000尾,饲养7~8个月,亩产量可达120~150公斤左右。不同规格的鱼种应按大、中、小分池养 殖,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在饲养后期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可在池塘中投放野杂鱼苗、抱卵青虾,让其在池中自然繁殖,以便连续给沙塘鳢供饵。

饲养管理

沙塘鳢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水质控制指标:水温13~32℃,pH值

7.5~8.6,透明度30~50厘米,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氨氮0.5×10-6浓度以下。定期适量换水,每15天左右用消毒剂消毒池塘,如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等。

沙塘鳢有底栖穴居的习性。因此要注意控制好底质环境,除注意进排水的管理,平时要注意巡塘,注换新水,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由于沙塘鳢对氧气要求高,应注意防止沙塘鳢浮头,避免发生泛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308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