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我爱发明]水稻育秧摆盘 摆盘功夫(水稻播土摆盘机发明人唐玉辉)

  [我爱发明] 20150110 摆盘功夫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米饭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但是水稻的种植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尤其是育秧摆盘很费时费力,经常出现摆盘不整齐,土层厚薄不一致等问题。发明人唐玉辉发明的水稻播土摆盘机就成功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次改进后,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育秧摆盘,摆盘不整齐等问题都得以解决,节省人工操作,提高效率。敬请收看。(《我爱发明》 20150110 摆盘功夫)

  发明人联系方式:唐玉辉 138 4602 0992

  《摆盘功夫》花絮:唐玉辉是个地地道道的虎林人,从小看着亲戚朋友们每年摆盘的辛苦。在一次给自己家里干活,觉得实在太累,发明人唐玉辉暗自下定决心,发明一台机器来代替人工摆盘。但是要怎么动手来做机械呢,这可是苦了唐玉辉,他开始研究人工是怎么摆盘,模仿人工来研究机器。

  

  

  

  

篇二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我爱发明]自走式摆盘播种覆土一体机 巧手摆盘(发明人陈凯 )

  [我爱发明] 20161123 巧手摆盘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黑龙江佳木斯的发明人陈凯发明了一台自走式摆盘播种覆土一体机,机器通过电力供能,链条带动传动轴,实现摆盘、覆土、播种3种功能。人工操作摆盘装置同时进行五排摆盘工作,再依次经过覆土装置、播种装置完成覆土和播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省时省力。机器还可调节覆土的厚度和播种量,受到大棚种植户的欢迎。(《我爱发明》 20161123 巧手摆盘)

  发明人联系方式:发明人:陈凯  电话:15244788988

  发明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自走摆盘播种覆土机,它主要由:驱动电机、操控台、松土齿轴、覆土箱、摆盘箱起落臂、摆盘箱起落轴、摆盘箱、主传动电机、第一二主传动齿轴、播种齿轴、播种箱、摆盘箱浮动辊、导向增速塔轮齿轴、履土齿轴等构成。主机框架上装有立轴,立轴上装有转向链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轮轴上,覆土箱装在主机框架上,覆土箱内装有松土齿轴和覆土箱毛刷,下端装有覆土齿轴,操控台、摆盘箱起落轴安装在主机框架上,摆盘箱起落臂安装在摆盘箱起落轴的一端,摆盘箱安装在播种箱上。该产品四个驱动轮在主机框架不动的情况下,可原地360度转向,摆盘时通过操控台上的定位仪显示屏可将苗盘摆放的横平竖直,摆放速度快,一次可摆盘多行。

  

  

  

  

  

篇三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第6章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6章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硬件技术(技术设备)和软件技术(生物技术措施及管理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包括:水田机械化耕整地、水稻机械化制种育秧、水稻机械化栽培、田间机械化管理、水稻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烘干等。

6.1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6.1.1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机械、电加温和自动控制等手段,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水稻采用机械化育秧技术,所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便于机插,成活率在90%以上。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消毒、床土调酸等技术,基本上切断了病菌、杂草的传播途径,有利于防治大田病、虫、草害,还具有省种、省秧田的特点,且延长了水稻生长期,提高了积温。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按移栽秧苗的土层厚度可分为无土、薄土和带土三大类。

(1)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

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也叫规格化育秧技术,按选用的机械设备不同,又可分为工厂化育秧、框架育秧、隔膜育秧、嵌条育秧、切块育秧、模盘育秧等方式,其主要工艺流程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是床土配制,要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肥力较高,床土颗粒直径不宜太大,不得有石块等杂物;pH值应在4.5~5.5之间;对床土还要进行药肥拌和处理。其次是种子的处理,主要包括晒种、脱芒、选种、消毒、浸种、催芽、脱水等工序。再者就是播120

种,包括装底土、浇水、播种、覆土等工序。最后是育苗管理,主要包括蒸汽出苗和绿化炼苗两道工序,出苗时最适宜的温度是32℃,达到出苗要求后,要逐渐降低到20~25℃,再经10h左右即可出室,绿化期的管理主要是遮光保温、浇水、防病、灭草,秧苗长到一叶一心后,要进行炼苗,秧苗出室时,要根据情况进行施肥。

(2)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的方式之一,其过程大体可分为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等主要阶段。播前准备主要指播种前的建棚、床土配制、种子处理等工序。建棚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电源、交通较方便的旱地、地势高的干水田或房前屋后的田地。棚可选用钢架、竹架、木架等;骨架要牢固、结实。床土配制与带土育秧方式基本一致,种子处理要依照晒种—脱芒一选种一消毒一浸种一催芽一脱水的工序进行。播种可用2SB—500型水稻苗盘自动播种机来完成,也可用手摇式苗盘播种机或手推式苗盘播种机配以人工或手工工具来完成。苗期管理基本上同带土育秧方式,主要应注意的是湿度、温度和水肥的管理。

(3)工厂化无土肥水育秧技术

工厂化无土肥水育秧是将稻种播在秧盘里,不覆盖土壤,在温度、水分和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使种子发芽现青,再经过绿化、炼苗,待秧高8~10cm,即可用机械栽插。在工厂化无土肥水育秧技术中,晒种、选种、催芽、播种等工序与一般工厂化育秧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盘根立苗和肥水壮秧,盘根立苗初期温度宜控制在34~36℃,当芽鞘长0.8cm时,及时给予光照,并逐渐降温至30~32℃,同时适当浇水,做到“盘中不渍水,种子常湿润”。当第一片真叶伸出后,降温到25~30℃,并隔3~4h喷一次水,立苗期为5天左右。当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将秧盘移入肥水场,进行肥水壮秧,时间为16~27天。肥水配制:每100kg水,加硫酸铵60g,过磷酸钙30g,氯化钾30g,柠檬酸铵3g。目前推广使用

121

较好的设备有湖北省农业工程设计院研制生产的GWF—500型水稻无土肥水育秧设备。

6.1.2 水稻移栽机械化技术

(1)水稻软盘育秧与抛秧技术

水稻软盘育秧与抛秧技术改变了过去农民习惯的大田育秧、人工插秧的传统生产方式,采用规格化的塑料软盘,配制营养土进行育秧,再用人工或机械将塑料软盘育成的成树状的秧苗抛向大田。由于从育秧到抛秧的过程中,秧苗根系未受到刺激,秧苗抛向大田后,返青快,分蘖早,且基本上是低位分蘖,有效率高,成穗多,产量高,是一项既省种、省秧田、省工,又增产的新技术。据统计,软盘育秧一般每公顷可省杂交稻种7.5kg,常规稻种45kg;每公顷本田秧可抛大田40~80hm2,每公顷本田节省秧田在

20.1hm以上;与传统育秧相比,每公顷可节约育秧成本150~300元;采用人工抛秧,一般每人每天可抛0.33~0.53hm2。比人工插秧提高工效约20倍,若用机械抛秧,则工效更高;抛秧稻比传统手插稻增产3%~15%;此外,该项技术的推广还有利于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的商品化生产。

(2)水稻软盘育秧与抛秧技术工艺

1)稻种催芽

稻种催芽是在种子通过精选、消毒、浸种处理之后,进行稻种破胸催芽,为播种育苗作准备。为了达到发芽整齐、出芽率高,宜采用自动控温、自动加水、自动报警的稻种催芽机催芽。目前推广使用较好的机型主要有四川产的数显式自控DZC—500型稻种催芽机和湖南产的2PC—800MP型稻种破胸催芽机等。催芽至种子破胸露白、芽长达0.5~1mm即为合格,在催芽结束后要进行晾芽,晾芽通常是在室内摊开散热,等其完全与室外温度相同时,方可出室待播。

2)播种育苗

①准备 播种育秧前应先准备好育秧盘、营养土及育秧床。122

一般每公顷需要育秧盘525~600个,具体数量要根据栽插密度和秧盘的钵孔数来确定;营养土一般每盘需1.5kg左右,营养土的配制应选用粘度适中的无杂草籽的肥沃土壤,捣细过筛后与过筛后的腐熟有机肥混合,再施速效肥和进行调酸处理,速效化肥应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为防止立枯病,营养土pH值应调到

4.5~5.5左右,育秧床床宽1.3m左右,以竖放2个或横放4个秧盘为宜,秧床间应留30~40cm的工作道,床面应整细整平。

②播种 播种应根据各地的情况来选择机播或人工手播,播种期的选择应根据最佳插秧期来确定,由秧龄、叶龄来推算,一般秧苗叶龄为3~4叶,秧龄22~30天,最后抛秧时以苗高不超过15cm为好。播种量的确定:常规稻一般每孔播2~3粒,即盘用种量50g左右;杂交稻每孔播1~2粒,即盘用湿种量25~30g。至于摆盘及播种的方式有先播后摆和先摆后播两种,各地可根据人播或机播及便于操作的原则来选择。

③育苗 育苗阶段主要是控制秧田的温度、水分、肥力及病虫草害的防治。温度的控制,在育苗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应采用地膜覆盖;出苗前,温度应在35℃以内,一叶期温度控制在25℃以下;二叶时要通风炼苗,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水分的管理,整个秧苗期,盘土以湿润为宜,秧盘的最后一次浇水应在抛秧前2~3天,切忌抛秧时浇水、施肥。采用配制的营养土,一般前期不用施肥,后期若出现缺肥现象,可用2%的硫酸铵液喷施,每平方米喷施100~200g/m2,施肥后应用清水洗苗,盘土采用秧沟泥,在一叶一心期可视苗情施“断奶肥”。此外,在抛秧前2-3天应施“送嫁肥”。病虫、草害的防治,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应喷施敌克松防病,同时还应注意清除杂草。此外,为了促进秧苗矮化,根系发达、分蘖增强,应在秧苗一叶一心时用浓度为0.09%~0.15%的多效唑喷施秧苗。

3)大田抛秧

抛秧前要求大田平整、泥要烂,表层有泥浆,即要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地表无瓦砾、僵块、根茬及其它杂物,

123

同时底肥要施足,每公顷施有机肥30m3以上,并配合化肥深施。

运秧:可拔苗装筐运,也可卷盘运,但要防止曝晒。

抛秧:可采用人工抛秧或机械抛秧。人工抛秧时,要使秧苗抛栽均匀,宜采用分次抛秧。第一次先抛70%,抛时人跟着走,并将秧苗抖一下,向上高抛2~3m,然后按3m左右宽度捡一条20~30cm的人行道,再从人行道中抛出30%秧苗补空,确保秧苗均匀一致,抛秧量一般每公顷抛30万穴左右;在田块较大或经济基础较好的水稻产区可大力推广机械抛秧技术,机械抛秧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抛秧均匀、质量好、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目前推广使用较好的机具是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其机型主要有三种:①2ZPY—C型与机动插秧机底盘配套机型,该机型充分利用了水稻生产区的原有设备,经济实用;②2ZPY—Q型牵引机型,可用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拖拉机牵引配套,适用范围广;③2ZPY—Z型自走机型,自带动力和行走部分,转向灵活,操作方便。以上三种机具对各种规格的塑料穴盘育秧苗均适合,生产率在0.67~1.3hm2/h,抛秧幅度8m,抛秧高度

1.5~2m,入土深度5~20mm,操作人员2~3人。水稻抛秧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风大不宜抛秧;二是抛秧时,秧田水要浅,一般是1~2cm的水层较有利于立苗;三是对于土质粘重的地块,须提前几天整地,待泥浆下沉后再抛秧;对于土质过砂的水田,必须边整田,边抛秧,以避免秧苗不易入土,而出现大量倒苗。

4)田间管理

①水管理 抛后2~3天田中最好不要进水,以利扎根立苗,如遇大晴天,可适当灌些浅水,促早立苗;如遇下雨天,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漂苗。在立苗后,应灌薄水促分蘖,适时早搁田,多次轻搁,促进发根,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

②施肥 在立苗返青后,看苗施分蘖肥,并施好穗粒肥。 ③化学除草 抛秧稻田中耕除草极为困难,必须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在稻田杂草较严重的地区,在抛秧立苗后,还应进行化学除草一次。

124

篇四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2CYL_450型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的研制

2CYL-450型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的研制

周海波

1,3

,马 旭,玉大略,齐 龙

130025;

221

(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摘 要:

510642;

2.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

154007)

3.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在分析国内外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播种器容易伤芽、没有除杂环节、整机操作

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之处,研制了2CYL-450型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介绍了该流水线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设计的播种器由勺式槽轮将种子从种箱中播出,落于筛分板上,经振动筛分、除杂后进入到与其安装为一体的V形槽板上,沿V形槽板有序排队,最后经出口播出。设计的双层秧盘供送装置,通过光电传感器与供送装置实现了依次定位输送秧盘。整个流水线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播种精度好、生产效率高。关键词:

水稻育秧播种;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振动式

文章编号:1003-188X(2008)11-0095-03

中图分类号:S223.1+3;S233.7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是工厂化秧苗生产的重要环节,研制与抛、插秧栽植机械相配套的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是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要保障。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制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随着水稻育秧工艺不断改进与完善,近年来国内外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的技术及自动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1]

高的适用于超级杂交稻育秧要求的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课题组研制了2CYL-450型振动流动式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

1 总体设计

2CYL-450型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主要由机架、供盘装置、播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勺式槽轮供种装置和振动播种器)、覆表土装置、清扫装置、淋水装置、取秧台、传动系统、电气系统以及空气压缩机等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人工把秧盘送入供送装置的上层,光电传感器控制供送装置依次将秧盘送至连续运动的输送链上,经过铺底土、播种、覆表土、清扫、淋洒水等工序,完成整个秧盘的育秧播种过程。

1.1 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配套动力/kW:1.5(卧式齿轮减速机和变频器)外形尺寸(长!宽!高)/mm:4500!740!

1300

适用秧盘:各种PVC软塑钵盘和国标平盘播种原理:勺式槽轮供种、气动振动播种配套空气压缩机型号:V-0.08/7单级皮带式生产率/盘∀h:#450

-1

。早期常规稻一般采用传统大播量机械式播种

[2]

器为核心技术的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具有结构简

单、效率高的特点;但其用种量大,伤种严重。目前主要采用振动式或振动结合气力式原理的播种器,其播种精度好,可以满足杂交稻的精少量播种,但播种器的定量供种方式一般采用槽轮箱种群堆积于充种区上方)等

[3]

或种箱直接供种(整,因机械性摩擦种

[4-5]

子和种子间的过分挤压揉搓,对水稻种芽损伤较重,产生的碎芽等杂质对播种性能影响很大(堵塞吸孔或阻塞移动通道)。

超级杂交稻因具有超强的分蘖能力,与普通水稻的育秧要求不同,通常要求1~2株/穴(取秧面积)

[6]

,因而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播种性能好、生产率

2008-04-02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5078)

收稿日期:

播种量/粒∀穴

-1

:1~3(取秧面积)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8B01);国家作者简介: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讲师,博士生,(E-mail)haibo_zhou@163.com。

通讯作者:马 旭(1959-),男,沈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maxu1959@scau.edu.cn。

1.2 主要结构特点及功能

1)该流水线采用双层秧盘供送装置和电气控制,可以完成横向居中、纵向依次供送秧盘。

2)播种器利用勺式槽轮定量供种方式,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数,满足不同播量的供种要求;筛分

板与V形槽板可安装为一体,可清除杂质,调节气动振动器的振幅和频率,保证排种顺畅;更换筛分板,可用于不同型号秧盘播种。

3)秧盘输送采用链式拖条结构,秧盘与拖条间相对静止。该结构不仅具有平带输送的平稳功能,并且避开了平带的不足,连续运转时可以使多余的填土和种子顺利穿过,便于回收。另外,输送链内置于 U 形机架横梁里侧,呈半封闭传动,不仅外形美观,还解决了传统裸露链条易锈蚀和不安全传动的不足

[3]

住种子,底土颗粒可略大于表土颗粒。通过试验验证,播底土装置可用左右双头四螺旋槽轮式播土装置

[3]

,而对于受土壤颗粒大小影响比较大的平皮带播

土装置配置在覆表土工序,达到了较好的播土效果,也改变了传统的统一模式。

5)考虑到PVC秧盘比较柔软,毛刷清扫时易发生卷盘现象,设计了前端带有内翻边护沿的特殊托盘,并且其后端开口,便于抽盘。

6)整机可拆分为前后两段,方便搬运和运输;布置的集土斗、

集种斗和集水斗可保持现场清洁。

4)为降低填土的加工成本和保证表土充分覆盖

1.机架 2.供盘装置 3.秧盘 4.光电传感器 5.电控箱 6.铺底土装置 7.外槽轮供种装置 8.振动排种盘 9.覆表土装置10.清扫装置 11.淋水装置 12.取盘台 13.集水斗 14.集土斗 15.调速电机 16.集种斗 17.空气压缩机 18.链式输送

图1 2CYL-450型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流水线总体结构示意图

2 关键部件设计

2.1 振动播种器

播种盘主要有筛分板、V形槽板、振动器、振动板簧和支架等。支架的安装角度可调,以使V形槽板与水平面夹角为4∃~10∃,筛分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10∃范围内可调;然后将筛分板与V形槽板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续的排种盘面,并安装在振动板簧上,排种盘的振动器采用气力式振动器。振动流动式精密播种器结构,如图2

所示。

净的种子继续下滑,落入V形槽板的相应 V 形槽内;通过调节振动器的气流压力大小,改变排种盘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促使种子自然排序(沿种子长度方向列成一字形),顺畅播种。

试验表明,播种性能:1~3粒/穴(取秧面积),播种合格率大于90%,空穴率小于3%,满足超级杂交稻精量播种的要求。2.2 双层秧盘供送机构

因秧盘输送采用的是链式托板式结构,秧盘在托板上就需要横纵向定位放置,为此设计了双层秧盘供送机构。该机构主要由支撑气缸、供盘框架、放盘指示灯、放盘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和电磁换向阀组成,如图3

所示。

1.供盘框架 2.输送链托板 3.上层秧盘 4.放盘批示灯

1.筛分板 2.调节板 3.排种盘支架4.振动器1 5.板簧 6.V形槽板图2 振动流动式精密播种器结构简图

5.放盘行程开关 6.下层秧盘 7.活塞杆托板 8.支撑气缸

图3 双层秧盘供送机构简图

供盘框架安装在机架上,左右两侧的支撑气缸的活塞杆托板将供盘框架分成上、下两层,上层秧盘由活塞杆托板来支撑,下层由输送链托板携带秧盘行进,支撑气缸通过电磁换向阀与空气压缩机相连,供盘框架

按照生产率的不同,通过勺式槽轮从种箱中定量地取出种子,自由落到筛分板上;振动的排种盘使种子均匀地散布于盘面,其中的杂质通过筛板分离去除,干

的前部上方安装有放盘指示灯,旁边装有放盘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安装在下层前部的侧面机架上(如图1所示),控制电磁换向阀切换气路,驱动支撑气缸的活塞杆托板伸缩,实现秧盘下落。同时,供盘框架左右两侧的内侧板对秧盘也起到导向作用,使下落的秧盘准确的放置在输送链的托板中间,实现了横向对中、纵向依次放盘。

试验表明,双层秧盘供送机构不仅实现了依次自动、准确地落盘,而且降低了放盘劳动强度;仅需在放盘指示灯亮起时,将盘放入上层即可,不必人工长时间持盘喂入,操作简便。

播种精度好。整个播种器结构简单,气动振动器调节方便。

3)采用的双层秧盘供送装置,配套于链式拖条输送机构,达到依次自动、准确的落盘要求,降低了放盘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参考文献:

[1] 周海波,马 旭.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

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301-306.

[2] 王立臣,刘小伟,魏文军,等.2ZBZ-600型水稻播种设备

的试验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0(1):70-72.[3] 李志伟,邵耀坚.电磁振动式水稻穴盘精量播种机的设计

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0,31(5):32-34.

[4] 邱 兵,张建军,陈忠慧.气吸振动式秧盘精播机振动部

件的改进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2(2):66-67.[5] 庞昌乐,鄂卓茂,苏聪英,等.气吸式双层滚筒水稻播种器

设计与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5):52-55.

[6]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6.

3 结论

1)从实用性和经济性角度分别对2CYL-450型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各个工序的装置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试验表明,整机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制造成本较低,劳动强度小。

2)播种器采用勺式槽轮定量供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播种量的生产需求;并且播种器的筛分板具有筛分均匀、清除杂质、顺畅排种的功能,与V形槽板组合

RiceSeedingforNursingSeedlingsPipelineof2CYL-450TypeDesign

ZhouHaibo,MaXu,YuDalue,QiLong

1,3

2

2

1

(1.CollegeofBiologicalandAgriculturalEngineering,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5,China;2.KeyLaboratoryofKeyTechnologyonAgriculturalMachineandEquipmen,tMinistryofEducation,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3.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JiamusiUniversity,Jiamusi154007,China)Abstract:Afterreviewingthecharacteristicsofriceseedingfornursingseedlingspipelineathomeandabroad,thestudydevelopedriceseedingfornursingseedlingspipelineof2CYL-450typetosolvetheshortageofseederdamagingbudandnoimpuritiesoutandtheheavylabortooperatewholemachinee.t,andintroducedthecomponents,principle,maintechniqueparametersandstructurecharacterofthewholepipeline.Theexternalforcefeedofdesignedseedercansupplywithrationsfromseedsinbox,seedsfellonsifterboardandwentintotheVshapeslotfixedonsifterboardaftervibrationandcleaningimpuritiesou,tthusseedsflowedinsequencealongthetheslo.tThedesignedtwo-layertraytransportmechanismimplementedtraysupplyinturnwithphoto-electricitycontrolmethod.Thewholepipelinehassimplestruc ture,facileoperationandhighefficiency.

Keywords:ricenursingseedlingsseeding;traynursingseedlings;precisionplanting;vibration-flowtype

篇五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宜兴市机插水稻与直播水稻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第40卷第6期2014年12月

农业装备技术Vol.40№.6Dec.2014

AgriculturalEquipment&Technology

宜兴市机插水稻与直播水稻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倪建林,朱驰光【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宜兴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

宜兴

214207)

要:水稻机插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而推行水稻机插与水稻直播一直处于

争论之中。通过对水稻种植户的调查走访,取得详细的水稻生产成本数据,对水稻机插和水稻直播进行成本分析,并就推进水稻机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关键词:调查;分析;建议

宜兴市农机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巩近年来,

固和提升全市水稻机插水平,在插秧机的推广、农机合作组织机插面积的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机插秧集成技术示范村的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和人工费用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直播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返潮现象。为摸清水稻机插和直播的生产成本,确定哪种种植方式更能节省人力和财力,为广大农户增产增效服务,我们开展了水稻生产机插与直播的成本调查,以取得一手资料,为提高全市水稻生产水平、确保我市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从表1中可以看出,首先,我市水稻种植的品种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武育系列种植范围较广。其次,水稻机插的产量比较稳定,从大范围的情况来看,基而水稻直播的产量本上维持在650~700kg/667m2。

则不稳定,相比较起伏较大。这主要是直播水稻在有效分蘖和千粒重等方面与机插水稻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第三,粮食的售价相差不大,但直播水稻易产生野生稻,会影响到稻谷的加工质量和出售价格。

2水稻机插与直播的生产成本构成

本次调查我们着重了解2013年的生产成本情况,兼顾2014年的实际情况,具体见表2所示。

1调查概述

本次调查,涉及我市6个镇,10户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普通户,基本代表了我市各地区水稻种植的现状,详细情况见表1。

种植面积/hm2

4.479247.3310.5311.933.53

3水稻机插与直播种植效益比较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中,耕整环节和机收环节、水稻机插和直播的成本相差无几,有相差的地方主要是在播种和田间管理阶段。

表1宜兴市水稻机插、直播农户调查汇总

产量/

kg·667m-2

675650675675650550650650625575

销售价格/

元·kg-1

3332.522.9032.962.902.803

序号12345678910

住址官林镇前城村杨新镇革新村徐舍镇南岳村徐舍镇邮堂村高塍镇南星村张渚镇省庄村官林镇前城村徐舍镇邮堂村和桥镇北渠村高塍镇

种植方式机插机插机插机插机插直播直播直播直播直播

品种武育23武育23武育30武育29武育23武育24武育29武育23武育504武育29

58总第184期

2014.6倪建林等:宜兴市机插水稻与直播水稻生产成本调查报告AET

表2水稻生产成本调查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生产方式耕整地环节种植方式

机播直播

旱耕5050

水耙5050

种子33.542

秧盘25【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育秧环节农药0.5

用工1540

其他

机插环节

作业用工排灌费农药

25

5050

125130

田间管理肥料160170

元/667m2

机收环节

用工5090

作业8585

用工3030

合计708737

3.1从整个水稻生产过程来看,机插水稻的总成本机插秧推进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机插秧工作的质量要求,不能以损害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确保水稻栽插的基本苗符合农艺的要求,为水稻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约为708元/667m2,直播水稻约为737元/667m2,相差29元/667m2,这也基本符合当前水稻生产基本情况。3.2

从播种环节看,机插水稻成本约为108元/667直播水稻约为82元/667m2,相差26元/667m2。m2,

也就是说水稻机插的前期投入比直播要多,这种在情况大面积种植水稻时表现尤为突出。而这种结果导致许多种植面积不多,而又有下田能力干活的农户选择水稻直播而非机插。毕竟前期的投入费用是看得到的,还有购买插秧机的一次性投入等。3.3在田间管理阶段,主要差别在用工方面,相差40秧苗均匀这主要是直播水稻后期在除草、元/667m2。

度、拔除野生稻等方面需要大量的用工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只有年老体弱的在田间承担这种高强度工作,这也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和水稻机插面积每年增多的主要原因。3.4

水稻机插的优势是高产稳产,在对大面积水稻机插实行有偿服务时,它节工省本、效益突出的特点就显现出来了。我市许多农机合作组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走出了一条扩大农机生产规模、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努力提高农机创收的路子。

为尽早扭转大型高效花生收获装备依赖进口局

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在成功研制出四行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基础上,最近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八行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填补了国内在这项技术领域的空白。

该机主要由轮式自走底盘、捡拾系统、输送系统、摘果系统、清选系统、集果系统和机电液控制系统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8行花生捡拾、摘果、清选、集果等联合收获作业,生产效率可达0.8hm2/h。

在江苏泗阳等地田间生产试验表明,八行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总体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可行,捡拾、输送、摘果、排草、清选、集果等环节顺畅可靠,作业性能良好,生产效率为两行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的5~6倍。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无论是干秧还是鲜秧,无论是顺收还是横收,均可实现顺畅作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据了解,花生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优

随着新势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66.67多万hm2。

疆和东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及传统产区规模化生产发展,国内对高效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需求日趋迫切。

八行花生捡拾联合收获装备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代表了当今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产业化后,对满足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设备高效化和多元化需求,打破美国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技术垄断,促进我国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4结论

4.1

推广机插秧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既要重点支持整村推进和连片作业,又要考虑小型种田大户的实际需求。所以在推广插秧机时不是一味地推广高速机,而是要根据实情,适合于小农户作业的手扶式插秧机应予以重视。4.2

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土地流转、机库建设用地、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农机合作社大力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只有农机合作社的机插生产规模上去了,水稻机插工作的推进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才能提高。4.3

推进机插秧工作要注重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在

总第184期59

篇六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水稻大棚秧盘育苗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大棚秧盘育苗技术操作规程

摘要 总结了水稻大棚盘育苗技术规程,包括秧苗标准、大棚育

苗选址及要求、建棚、棚内置床处理、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适

期播种、大棚盘育秧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水稻大棚盘育苗技术的应

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大棚;秧盘;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

(2013)03-0030-02

作为机插秧的配套技术,水稻大棚盘育苗技术使用钢筋作为棚架,

通过增加大棚的高度和宽度扩大空间,从而缓冲棚内温差,方便农

民在棚内育苗和管理作业[1]。该技术与目前推广的小拱棚育苗技

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现将水稻大棚盘育苗技术规程总结

如下。

1 秧苗标准

催芽播种秧龄为35 d。插秧时叶龄为3.0~3.2片。插秧期株高

13~15 cm。单株茎基部宽2.0~2.2 mm。百株鲜重大于15 g,干

重大于4.0 g。小苗整齐一致,个体间差异小,无枯叶,无病害,

成苗率高,单位面积苗数均匀。根白、根粗、根量大,盘结的好,

形成毯状秧苗,起秧时不散落。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2 大棚育苗选址及要求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2.1 选址

篇七 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

浅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是海城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单产在650千克以上。虽然

我地区的水稻生产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还是处在

落后的地位,尤其在育插秧和收获两大环节上更为薄弱。而江苏、黑

龙江等地在这些项目上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2009年海城市被辽宁

省列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机技术的

推广力度。通过增加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补贴、组织技术培训、召开

现场会、树立并宣传学习典型等多种推广措施,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

术的应用有了迅速发展,薄弱环节亦有所突破,各项机械化技术应用

水平在不断提高。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已在海城市有了

相当程度的应用,插秧和收获两大薄弱环节得以突破,具备了继续发

展的技术基础和客观需求条件。实践证明,应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每亩可增加效益达百元以上,大部分机械化生产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

的认可和欢迎,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购机资金补贴等政

策上的扶持。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开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机

遇,政府重视、市场急需。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积极采取推广措

施,加大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力度。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

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

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涵盖了从耕整地、育秧、

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

一、机械化整地技术

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水田进行耕整。

机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垡2~3天,水整后地面

高差不过3cm,土壤柔软无僵垡。

现在水田耕整地作业,以一年耕翻、两年旋耕的轮耕方式为主。

耕翻一般以秋季为主,也可在春季解冻后进行,耕翻要达到18—20

厘米,耕垡彻底、均匀的要求;旋耕整地要尽量坚持旱旋耕,旱整平、

旱打捻的三旱作业原则,旋耕深度达10—15厘米,土壤细碎均匀一

致,地表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泡田后达到花打水状态,这种【水稻秧盘生产机器视频】

作业方式可节省春季用水30%以上,给农民降低作业成本每亩10元

左右,是目前我们地区水田耕整地的主要形式。良好的机械化作业质

量,给机插秧作业创造了适合的土壤条件。

在水田改造的耕作过程中,对于田面差过大的可采用先进的激光

平地技术进行土壤整平,激光平地机组主要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

控制器、液压机构、平地铲和拖拉机组成,机组在持续回行作业中,

按照激光测定的标高数据信号,通过控制器和液压自由控制平地铲的

升降取土和卸土,刮平田块达到平整田块的作用,采用这项技术可根

据土地的平整情况分3年到5年进行一次平整作业,可以使300米范

围内平整度保持在3厘米左右,可以平掉原来水田的大部分田埂,相

应扩大田块面积,提高土壤和灌溉利用率,同时也利于积水排放。各

地经验表明,每年亩可节约灌溉用水100立方米,增加农民收入40

元以上。

二、机械化种植技术

水稻机械化规格化旱育苗与机械化插秧技术,也是海城水稻生产

中推广机械化较晚的一个环节,根据其他地区的经验和适应地区要

求,推出了实施水稻规格化旱育苗与机插秧技术。通过近几年的推广

实践表明,该技术本身有着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它的推广应用,

对改变我区水稻种植环节和机械化发展的落后局面,突破水稻生产机

械化发展的瓶颈,加快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步伐,提高水稻生产效

率,稳定水稻生产规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一项配套技术。规格

化旱育苗是有效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必要保证条件,目的是要培育出适

合机械化插秧的标准化、规格化壮秧、盘根带土厚度1.5—2厘米。

规格化育秧有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两种方式,育秧日期按生长期

和插秧进度要求安排在4月中旬进行。软盘育秧是利用规格化育秧软

盘育秧的方法,首先将软盘育秧框架整齐摆放在做好的床面上,再将

折好的软盘放入框架内,装好混拌好床土调制剂的营养土,浇足底水,

待床面无水后,将经过浸种、消毒、脱芒、催芽处理的种子按播量使

用苗床播种机均匀播撒到软盘中,使用机械播种可以有效的保证播种

均匀度达30%以上,是成秧后秧苗密度和均匀度良好的充分保证,是

机械播种达到农艺要求的基础。双膜育秧的种子准备、床土、营养土

的准备、作床要求和苗期管理与软盘育秧基本一致,只是以地膜作为

秧块隔离层,操作时在整平的床土表面,铺上一层预先均匀打好透气

孔的地膜,再完成与软盘育秧相同的后续工序,秧苗经过科学的苗期

管理,35天后即培育成适合机械插秧要求的壮秧,可适时插秧移栽了。实践证明,育秧不规范直接影响机械插秧,因此对育秧方面再强调几点。

1、秧田要高地靠水、土壤疏松,既要保证平整渗透,又要利于能湿能干。

2、苗床平整压实,防止局部塌陷。

3、营养土搅拌均匀过筛,铺土厚小于2.5厘米。

4、严格选种,精细催芽播种。

5、播种适量均匀,提倡机械播种。

6、分期播种适应机插进度,保证秧龄。

7、盘根带土厚度小于2.5厘米,苗高10—17厘米。叶龄3.5—4片叶,单株白根10根以上,提起不散。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机械,电加温和自动控制等手段,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种技术,采用该技术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便于机插,成活率90%以上,且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主要有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工厂化育秧、工厂化无土肥水育秧技术。它们的原理基本一致,要经过床土准备、调制、调酸、种子处理、播种、加温、控温和催芽、炼苗等阶段,成本较大。而在此原理下发展起来的田间双膜规格化育秧技术,培育出来的秧苗也达到了壮秧机插的目的,其操作方式和育秧方法与大田育秧相似,不同之处是在秧田先铺

上打了孔的薄膜,然后铺床土和播种,它的成本大大低于工厂化育秧,易被掌握,适合推广。

1、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

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也叫规格化育秧技术,按选用的机械设备不同,又可分为工厂化育秧,框架育秧,隔膜育秧,嵌条育秧,切块育秧,模盘育秧等方式,主要工艺流程是:床土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管理。

2、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即在室内采用机械化的方法,将水稻种子经催芽、播种、适温避光催苗及大棚育秧等过程,成批生产出适于机插、机抛、手抛和机摆使用的水稻秧苗,它是集约化培育水稻壮秧的有效途径。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的方式之一,其过程大体可分为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等主要阶段。播种可用2SB-500型水稻苗盘自动播种机来完成,也可人工或手工工具来完成。

3、工厂化无土肥水育秧技术

工厂化无土肥水育秧技术是将稻种播在秧盘上里,不覆盖土壤,在温度,水分和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使种子发芽现青,在经过绿化、炼苗,待秧高8-10cm,即可机插,要求盘根立苗和肥水壮秧阶段的管理严格,在盘根立苗初期温度控制在34-36度,当芽鞘长0.8cm时,及时给予光照,并逐步降温到30-32度,立苗期为5天,当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将秧苗移至肥水场,进行肥水壮秧,时间为16-27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4121.html

    上一篇:怎么建立公众号

    下一篇:滴滴司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