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视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蚜虫,视频
蚜虫防冶:蚜虫的另一种死法

  [科技苑]大害虫的另一种死法(20130913)  

  节目导视:

  投入上千万元种有机蔬菜,换来的却是减产甚至绝收。

  有机蔬菜为什么种得这么难,全是蚜虫惹的祸!

  化学农药不能用,蚜虫又该怎么治?

  找到蚜虫软肋,让大害虫有了另一种死法。

  

  相关知识:

  蚜虫生活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0%。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均不利其生长、繁殖。短期内会大量死亡。雨后初晴温湿相宜,十分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因此,抓住雨后初晴进行防治,是最有效的防治时机。

  蚜虫无公害防治的十二种方法。

  1.利用糖醋液诱杀蚜虫糖醋液配方:酒∶水∶糖∶醋为1∶2∶3∶4。把配好的糖醋液置于上端开口的器皿内,一般在傍晚放于蚜虫大量发生的植物地点,诱杀效果十分显著。

  2.利用黄色板诱杀蚜虫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在黄板上涂抹10号机油、凡士林等诱杀。黄板的大小一般为15~20厘米见方,插或挂于田间,黄板诱满蚜虫后要及时更换。

  3.利用杨柳枝把诱集蚜虫蚜虫对杨柳散发的气味具有很强的趋性。为此,可取一定量的杨柳枝条扎成把,置于蚜虫大量发生的植物地点,可把大量的蚜虫诱集到一起,便于集中杀死。

  4.利用黑光灯诱杀蚜虫蚜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把事先制成的黑光灯置于蚜虫大量发生的植物地点,诱杀效果极为显著。

  5.银灰膜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驱避性,可在田间挂银灰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农作物,对由蚜虫迁飞传染病毒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6.洗衣粉灭蚜洗衣粉的主要成份是十二烷基苯黄酸钠,对蚜虫有较强的触杀作用。用洗衣粉400~500倍液,每亩喷80~100公斤,连喷2~3次,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7.植物浸汁液灭蚜(1)用10公斤水泡1公斤鲜烟叶,揉搓后捞出烟叶,再加10公斤水揉搓捞出,两次的浸汁液中再加入10公斤石灰水(含石灰0.5公斤),均匀混合后即可喷施;(2)鲜桔皮1公斤、鲜辣椒0.5公斤,两者混合捣碎,再与10公斤清水煮沸后,浸泡24小时,喷施过滤后的浸汁液,这种混合液,具有触杀作用,蚜虫受药后很快死亡,防治若蚜效果显著;(3)将1公斤大蒜捣烂,加等量水,过滤后的原液加水50倍喷施;(4)取洋葱鳞茎片200克,浸于10公斤温水中,4~5天后过滤喷施;(5)蒲公英鲜叶400克或根300克,将其捣烂,放在10公斤40℃温水中浸泡1~2小时,过滤取汁液,在果树展叶时喷洒最好;(6)其它浸汁液治蚜,如鲜桃叶、鲜柳叶、鲜蓖麻叶、柑桔籽等的浸汁液,均有治蚜效果。

  8.草木灰和尿洗液治蚜用2%~3%草木灰浸出液,可防花果蚜虫;尿、洗衣粉、水按4∶1∶100的比例配成尿洗液,喷治蚜虫效果在92%以上,并对作物有叶面施肥的作用。

  9.植物驱蚜韭菜挥发的气味对蚜虫有驱避作用,将其与其它蔬菜搭配种植,可降低蚜虫的密度,减轻危害。

  10.利用天敌防治蚜虫蚜虫的天敌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形瓢虫、草蛉、食蚜蝇及蚜霉菌等,对它们应注意保护并加以利用,使蚜虫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数量之内。

  11.利用叶面喷肥防治蚜虫利用10%的碳铵溶液,0.5%的氨水溶液,2%尿素溶液进行根外喷施,每隔7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2~3次,对于防治植物上的蚜虫效果很好。

  12.消灭虫源田边的杂草、作物收获后的残株病叶,都是蚜虫的主要越冬寄主,因此在冬前、冬季及春季要彻底清洁田园,清除田边杂草。

  

篇二 蚜虫,视频
花生病虫害防冶 视频附解说词

  花生,又称“落花生”,在我国民间也称它“长生果”。可以加工成多种多样的菜肴和方便食品,也可以制做成各种营养品。所以花生又被誉为“植物肉”。花生的营养价值可以与鸡蛋、牛奶、肉类等食物相媲美。我国的大部分省区都种植花生。主产区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2008年,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大约为550万公顷,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不过,花生的病虫害多达50种。每年造成20%以上的减产。  
 
花生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病毒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黄曲霉病、青枯病、疮痂病、红蜘蛛、蛴螬和蚜虫等。近几年,花生病毒病和根腐病呈上升趋势。虫害主要是蛴螬。下面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病毒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黄曲霉病和蛴螬。说一说怎么识别这些病虫害和控制它们流行的方法。我们分别介绍病虫害和虫害。根据发病时间的先后,我们先说花生病毒病。
 
花生病毒病
 
危害症状:在我国,花生病毒病有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黄花叶病毒病、花生矮化病毒病和花生芽枯病毒病等4种。其中以条纹病毒病分布最广。患有条纹病毒病的植株在顶部表现出来,顶部嫩叶颜色浓淡相间斑驳,沿着侧脉有绿色条纹,植株稍矮化,叶片不明显变小。花生矮化病毒病在植株顶端嫩叶上,出现明显的褪绿斑块儿,或者出现浅绿与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叶片变窄小。病株常中度矮化,荚果发育不良,形成小果和畸形果。花生芽枯病毒病导致顶叶和生长点坏死,不能生长,植株明显矮化矮化。  
                                                             
病原特征:花生病毒病主要通过种子、蚜虫和花生蓟马传播。种子传播是这些病虫害流行的初侵染源。发病早,种子传播率高。大粒种子带毒率低,小粒种子带毒率高。          
                              
发病规律:如果播种的种子带有病毒源,那么主要靠蚜虫传播。一般花生苗期蚜虫发生早,数量大,易引起病虫害严重流行。花生苗期降雨少、气候温和、干燥,容易导致蚜虫大发生,造成病虫害流行。如果及时地预防蚜虫,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就比较轻。     
                                                        
花生病虫害防冶方法:     
                                                     
第一步: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鲁花14号、花育19号这两个有抗性,种子感病率轻,传播率低的品种。花生播种前要严格选种,挑选大粒的花生仁作种子。最好挑选1—2级的大颗粒。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隔离育种的方法,以获得无病种子,杜绝花生病毒病的初次侵染源。
 
第二步: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种播覆土后,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具有驱除蚜虫的效果,覆膜地块在苗期诱惑集中蚜虫的比例,比裸露的地块儿减少90%。地膜覆盖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毒病的危害。如果用这种通过药剂处理的粉色地膜,可以预防杂草的生长。还有驱避蚜虫的效果,应该大力提倡使用。       &

[1] [2] [3] [4] 下一页

篇三 蚜虫,视频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执教:龙岩第二实验小学 郑艳红

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这个单元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

界到生命世界。通过教学,旨在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

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能力。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的教学,是上一课《放大镜》中“观察物体时所获

得的信息和我们使用的观察工具有关”这个教学目标的延续;本课教学内容是肉

眼看的见、较小的物体的观察;下一节课《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的内容,是肉

眼看不见,必须用放大镜、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物体。

这一课将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进一步发现昆虫世界的秘密,拓展对昆虫的了解。

本课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昆虫王国探秘。这部分活动主要激发学生用放大镜探索

昆虫世界的兴趣。观察的内容有: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蚂蚁的触角等。

第二部分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昆虫

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兴趣。在课堂上讨论确定观察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

察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

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蚜虫,视频】

重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并做记录。

难点:合理地制定课堂内外的观察方案,并会科学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学生:昆虫标本、放大镜、镊子。

教师: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夏天来了,大地生机勃勃,形形色色的昆虫已经登上了这个绚丽的舞台,让

我们一起走进昆虫世界。(板书:昆虫世界)播放视频

要求:认真观看,注意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昆虫,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发现。

教师小结: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

足、一对触角的动物是昆虫。

二、层层深入、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一)肉眼观察昆虫标本。

昆虫是地球生物中一个庞大的家族,占了已知动物种类的2/3以上,也是

已知植物种类的3倍左右。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昆虫标本,现在请同学

们拿出抽屉里的昆虫标本和观察记录单一,仔细观察它的外部形态如何?把你们

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纸上。

展示作品,学生交流、评点。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奇特的身体结构(20分钟)

是啊,它们的身体较小,肉眼看不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今天,我们就借助放

大镜来探索昆虫的身体结构——板书:“放大镜下”。

【蚜虫,视频】

1) 出示放大镜、镊子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镜动法和物动法。(学生上台演示)

镊子的使用方法:

3) 讨论,制定方案

为了更好地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我们要进行有重点、分部分进行细致

观察,那么应该怎么去观察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制定方案。

教师总结,出示温馨提示:

1、选择昆虫的一个部分进行细致重点的观察:如蜻蜓的翅膀、蚂蚁的触

角、蜜蜂的眼睛、苍蝇的脚、蟋蟀的脚等等。

2、仔细观察,在记录单上用图文进行详细记录。

3、观察时用镊子轻轻夹取,以防标本破碎。

教师:下面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看哪组观察最仔细,记录最完

整。看看哪组最像小昆虫学家。

4)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及时帮助指导。

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我们只能观察那么多,现在请各小组将材料放到抽屉

去,哪组先来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观察记录。

5) 展示交流,教师利用课件补充课外知识,板书:

学生交流:例:蜜蜂的眼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蚂蚁的触角是漆状的,

【蚜虫,视频】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教师总结:

昆虫身体结构很奇特;(板书)

不同品种的昆虫触角形状各异;

小结:咱们的同学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会观察、会记录、会介绍,老师佩

服你们。和你用肉眼看的并画下来的昆虫图比一比,有什么想法。看来,使用放

大镜的确让我们比肉眼观察到了更多的细节,也发现了更多昆虫的秘密。(板书:

观察细节)

三、观察日记“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12分钟)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昆虫的标本,如果我们走到大自然中去,在它们活蹦乱跳

的情况下去观察它们,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昆虫的歌唱声中去观察,一定是一件

非常有趣的事情,也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1、播放“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投影出示“蚜虫生小蚜虫”的图片。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不容易确定)【蚜虫,视频】

教师解释:“蚜虫”“蚜虫生小蚜虫”、“草蛉虫”图片只是一个静止的画

面,无法显示一个活动的过程。想了解整个过程就要去观察活生生的昆虫,记录

昆虫的活动和习性,怎样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先制定观察方案吧。

2、小组讨论制定观察方案:

⑴目标明确:选择一种昆虫作为观察对象。可供观察的昆虫有:苍蝇、蝴蝶、

蚂蚁、蝗虫、瓢虫、蜜蜂…

…这个季节里,我们经常看见哪些昆虫,它会在哪里出现,什么时间出现?

⑵观察内容:观察它们的外型,如何进食、怎样活动、筑巢、产卵、孵化……

(3)记录方法:图画、文字、照相、摄影等方式。

怎么记?阅读课本上的观察范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记录了什么哪方面的内容?

(4)注意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5)要坚持长期观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4、教师布置完成任务的时间、上交的内容,评价激励方法。

四、布置课外观察作业。

1、推荐书目: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昆虫记》

2、课外选择1—2种昆虫,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并用画图

和文字的方式等记录下来。

板书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 —— 发现细节

复眼——由小眼组成

奇特的身体构造: 触角——形状各异

足 ——密布细毛,有钩爪

翅膀……

附表格:

活动一:用眼睛观察昆虫标本

昆虫名称: 记录人:【蚜虫,视频】

活动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

昆虫名称: 记录人:

活动三:课外观察昆虫

昆虫观察的记录表

篇四 蚜虫,视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1)

【蚜虫,视频】

篇五 蚜虫,视频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篇六 蚜虫,视频
甘露的秘密PPT课件2017秋鄂教版配套版

篇七 蚜虫,视频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五《动物儿歌》PPT教学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