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罗氏沼虾池塘饲养技术   

  罗氏沼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量最大的三大虾种之一,素有淡水虾王之称。罗氏沼虾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具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还有着蟹黄的特殊鲜美之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在为大家介绍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

  一、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设施安装 

  1.底部微孔管道增氧系统组成:由电机+风机+输气管+曝气管组成,主要包括鼓风机、PVC上水管、微孔曝气管、阀门开关等。 

  2.鼓风机宜选择罗茨鼓风机或层叠式鼓风机,出气风压不低于3500~5000毫米水柱。 

  3.功率配置:依不同养殖品种配置功率,一般情况下罗氏沼虾养殖,每15~20亩虾塘配备一组2.2kw动力机组。鱼类养殖,每50~6O亩池塘配备一组3kW动力机组。 

  4.设备安装:在塘埂固定支架,电机和风机安装在支架上,输气主管道采用Φ5OPVC上水管,并与鼓风机出口口径相匹配,沿塘埂埋于地下,支气管采用ΦlO-15PVC上水软管.并通过三通与主管连接,支气管接条型或盘型曝气管。曝气管盘绕条型或盘型钢筋架,并用砖块等辅助沉底。盘式亩均放曝气盘4个。水质原位修复设施采用水草式填料,填料底部拴在PVC管制成的方形框上,方框固定在曝气盘上,填料长度以刚浮出水面为好。 

  二、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设施使用方法

  基本方法: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与传统增氧机使用方法基本一致,根据水体溶氧变化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段和时间。开机时段应掌握: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旺季每天开的原则。开机时间应掌握:半夜开机时间长至第二天上午7时后关机,中午开机时间短;施肥、天气闷热开机时间长。 

  三、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

  1. 罗氏沼虾池塘清塘消毒 

  放养罗氏沼虾前要做好虾池的清整消毒,新开虾塘一般需曝晒2~3 d后再进水,老虾塘则应清除过多的淤泥(留厚约10 cm的底泥)。新老虾塘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首先要用生石灰清塘,彻底杀灭水体中各类有害生物和野杂鱼。先排水(留深20~30 cm的水),清淤,后用生石灰750~1 050 kg/hm2进行消毒。清塘后7~10 d进水,为预防病害和敌害,进水时须经过严密过滤。 

  2 .罗氏沼虾池塘移植水草 

  虾池进水后种草,水草以轮叶黑草为主,辅以少量苦草,种植间距1~2 m。深水处水面种水花生,以毛竹扎成50 cm长方形框架,防止蔓延;浅水处种植苦草,其覆盖面积约占水面的30%。水草可供罗氏沼虾栖息、蜕壳和隐蔽,其光合作用可增加水中溶氧;净化水质,防止水质恶化。应在清明时节前后种植轮叶黑草播种苦草。 

  3.确定合理的罗氏沼虾放养密度 

  单茬养殖亩放养优质虾苗6~10万尾。二茬养殖的第一茬苗种放养密度为每亩4~5万尾,第二茬为每亩3~4万尾。若前茬养罗氏沼虾而后茬养青虾,罗氏沼虾放养密度为每亩5~8万尾,青虾为每亩4~6万尾。虾苗放养前,应做好虾池清塘消毒、培育基础饵料生物等工作,并选晴天上午进行苗种放养,注意温差不宜过大。 

  4.罗氏沼虾虾苗投放 

  一般于5月下旬到6月上旬放苗,如果于5月中旬之前放苗,必须严格控制水温,并根据未来7 d的天气预报确定合适的放苗时间,同时还应具备多项条件。为避免低温袭击,池塘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水温必须达到22 ℃以上,同时将pH值控制在7~8 。一般投放3 cm幼虾12万~15万尾/hm2,投放0.7~0.8 cm虾苗30万~45万尾/hm2,搭配鲢、鳙鱼不能同期入池,需晚放15 d。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段放养,虾苗要求整齐、体质健壮。 

  5. 罗氏沼虾饵料投喂 

  罗氏沼虾的饲料有贝壳类肉、碎鱼肉、豆饼、酒渣、麸皮、烂水果等。使用人工配制混合饲料,在幼虾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35~40%,成虾育肥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混合饲料配比,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左右,另加1%~2%矿物质饲料。

  在罗氏沼虾成虾饲养期间,要坚持定质、定点、多点、多次投喂。饲料投喂以少量多次为好,一般上、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投全日量的30%,下午投全日量的70%。饲料投喂量可按池虾总量乘以体重饲料比确定,通常每个月调整1次日投喂量,具体依据虾的吃食情况而灵活掌握,适时适当调整,使饲料得到充分利用。 

  6. 罗氏沼虾水质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是养殖成败之关键。及时调控水位、水质,抓好病害防治,对养殖塘的水位、水质调控做到在种苗放养初期水位掌握在80~100cm之间,以后随水温的升高和个体的增长逐步加高水位,直至达到池塘高水位,并维持水位在较高水位。注意观察水色浓度,必要时可采取换水措施,定期泼洒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来调节和改善水质。

  罗氏沼虾虾池早期以浅水为好,水深一般控制在70 cm左右,虾苗放养15 d后,可逐步加添新鲜水,有条件的地方可每天向池内加注新水3~5 cm,2个月后池水可加深到1.5 m。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既要提供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又要保持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确保水质达到活、爽、嫩。控制pH值在7.0~8.5、溶氧为4 mg/L以上、氨氮为0.6 mg/L以下、透明度30~35 cm,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罗氏沼虾饲养前期水质应稍肥,后期应偏淡。改善虾池水质条件的一项必要措施就是按期冲、换水,具体根据水质状况和天气变化而定,一般中期平均每天换水5%~10%,后期10%~20%。宜在中午换水,以促进上下水的对流,促使水体中的溶氧分布平衡,而下半夜后加水能有效地减少浮头[2]。 

  一般在晴天中午开2 h左右的增氧机,恶劣天气则在半夜至次日凌晨开启,浮头时也应及时开启。阴雨天和傍晚时段不能开启增氧机。一般增氧机功率不小于11.25 kW/hm2。为增强罗氏沼虾蜕壳,应定期用生石灰改良水质。每隔15~20 d用生石灰150 kg/hm2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既能改良水质,又有利于罗氏沼虾蜕壳生长。

  7. 罗氏沼虾日常管理 

  为确保能及时掌握池塘的环境变化、安全状况、沼虾的活动情况,管理人员应于每日凌晨及傍晚巡塘1次,并仔细记录。主要观察内容:罗氏沼虾的健康状况、活动和分布情况,检查池底及池边有无死虾及有无浮头现象;观察罗氏沼虾的虾壳数量及大小,查看罗氏沼虾有无反常行为和浮头的各种迹象[2];定期估测池内的存虾数,以确定适宜的投饲量;注意池塘内的水位、水色变化以及有无气味逸散;填好池塘日记,将每日观察情况记录整理,以便今后作出科学的总结。池塘日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塘号、面积、水位、水深、虾苗放养情况(时间、尾数、规格、搭养品种)、天气、水温、投饲、施肥、注排水、生长速度、摄食情况、增氧机使用情况、虾的动态等其他状况。 

  另外,还应注意虾塘的病害防治。每隔15 d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如二氧化氯、生石灰或二溴海因等,以杀灭病毒、细菌、真菌等。 

  8.罗氏沼虾适时捕捞 

  罗氏沼虾活虾的上市时间一般在9月底至11月上旬,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如果通过早放苗、放大苗等方法,使虾在9月上旬,甚至在8月底提前达到上市规格,既可提早活虾的上市时间,又能使早上市的虾价格提高20%以上。有网捕、干塘等捕捞方法,捕捞工具有地笼、抄网、拖网等。

篇二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人工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养殖技术(20150412) 

  本期节目内容:介绍了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人工养殖技术《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属于十足目、游泳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淡水虾种类,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这种虾,个头大,壳薄,肉厚,肉质细嫩。现如今,它早已成为了中国百姓餐桌上的美味。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国梁和他的团队,2002年他们开始罗氏沼虾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到2009年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终于研究出了遗传性能稳定的群体,并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本片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的育种过程,以及种苗的培育,和在江浙沪一带大塘养殖商品虾的方法。希望通过收看本片能对广大的养殖户朋友们了解这个新品种有一定的帮助,并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敬请收看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人工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属于十足目、游泳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淡水虾种类,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这种虾,个头大,壳薄,肉厚,肉质细嫩。现如今,它早已成为了中国百姓餐桌上的美味。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国梁和他的团队,2002年他们开始罗氏沼虾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到2009年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终于研究出了遗传性能稳定的群体,并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本片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的育种过程,以及种苗的培育,和在江浙沪一带大塘养殖商品虾的方法。希望通过收看本片能对广大的养殖户朋友们了解这个新品种有一定的帮助,并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

  播出时间:2015年4月12日19:0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篇三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清池和肥池池塘养殖以新建池塘为宜。放苗前20天,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用水搅拌均匀全池泼洒,以杀死害鱼和敌害生物。放苗前半月注水50厘米,并在入水口处安装60目的过滤网,防止野杂鱼和鱼卵等混入池中,进水后开始施肥,一般每亩施经发酵的猪、牛、鸡粪200公斤,拌匀后全池泼洒,促使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使水色保持茶褐色或黄绿色或油绿色为宜。

放苗和投饵放苗应选择晴朗天气,气温稳定在20℃左右为宜,一般在6月上旬放苗,亩放苗量为1万~1.3万尾,虾苗要大小均匀,有活力,体长应在1厘米~1.5厘米左右,运苗时采用充氧袋运输,每袋装虾苗不能超过5000尾。【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放苗前要做试水试验,确认池水无毒后才可开始放苗。养殖前期,由于水中繁殖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可以满足幼虾生长的需要,所以在6月中旬以前基本上不投饵或少投饵,每隔5天投一次豆浆,每亩1公斤,每天2次。6月下旬以后开始投喂罗氏沼虾幼虾料。由于罗氏沼虾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所以投饵时白天应将饵料投在有隐蔽处,晚上沿池边泼撒。投饵量每天每亩1公斤左右,每天2次,投喂时问为5点和21点。7月中旬以后,幼虾长到5厘米左右时开始投喂颗粒饵料,投喂量按虾体重的7%~8%计算,投喂次数每天三次,时间为5点、17点和21点,每次投喂量占总投饵量的比例为3∶3∶4。此

时虾个体大,生长快,活动能力强,所以白天投喂时应全池泼洒,晚上沿池边1米左右泼洒。投饵应做到勤投,少投,充分利用为宜,并根据虾的个体大小,养殖时间长短而逐渐增加投饵量。防止残饵过多致使污染水质,引起水中缺氧而死虾。罗氏沼虾有互相残食的特性,如果投饵不足虾吃不饱则会造成互相残食,特别是在蜕皮期,由于蜕皮不同步,饵料不足,互相残食会更严重。所以一定要勤观察,随时改变投饵量。

追肥和加水追肥是持续培养天然饵料,节省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关键措施。追肥应视水质而定,一般每月追肥1次,每次施发酵肥100公斤,始终使池中水色保持茶绿色,且有浮游动物为宜。

随着虾体的增大,水温的增高,加之罗氏沼虾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加大,更要保持水质新鲜,就要相应地加高水位,7月中旬以后水位由原来50厘米加到80厘米。到8月~9月,每隔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厘米,使池中水位达到1.2米左右。在加水的同时还要进行追肥,促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始终使池中水质保持在肥嫩爽的状态。

巡塘和防病害巡塘要看水色,以决定投饵、施肥和注水时间与数量,虾池水以茶绿色或油绿色为宜,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如透明度超过40厘米,应马上追肥,如水色变黑,说明水太肥,应适

当加水。特别是在虾苗下池后,要坚持早5点晚21点巡塘,高温季节要坚持昼夜巡塘,观察虾的生长摄食、蜕皮、活动情况和有无浮头现象发生,特别是在低压和阴雨天气,应警惕因缺氧而引起虾浮头死亡。仔细观察虾的活动情况,发现病害征兆,应及时采取措施,并经常捞取蛙卵、驱赶害鸟、青蛙,清除青苔及污物等。作者:陈淑玲

篇四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的养殖

篇五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一、幼虾培育技术

1.培育条件

(1)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

(2)培育用水 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2.放养密度

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

3.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视水质变化情况,不定期更换池水,使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利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则保持经常性充气增氧,经常去除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恶化。

(2)投饵 花生饼、豆饼、豆渣、麦麸、鱼粉、鱼肉、蛋品等均是幼虾适口饵料,而以小型配合颗粒饵料为好,日喂三次,投喂量占总体重15%~20%。在幼体培育池中强化培育和网箱培育,则以投喂鱼肉、蛋品等高蛋白饲料为宜。

(3)设置隐蔽物 水池内设置瓦片、砖块、竹枝、挂网等供栖息隐蔽。室外水泥池可在池的一端架设竹笪遮荫或放养水浮莲等,以避

免阳光曝晒,躲避敌害。

(4)防逃设施 进出水口做好防逃设施,也可防止敌害生物入池。

4.出池幼虾质量要求

淡化后虾苗经15~20天培育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成活率在80%以上。

二、商品虾饲养技术

1.池塘条件

(1)面积和水深 面积2~10亩,水深1.2~1.5米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2)塘堤和底质 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塘底平坦,少留淤泥,以沙质土为好,并以新开挖池塘较适宜。

(3)清塘消毒 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清除野杂鱼类和病原敌害,并使池水呈微碱性,利于虾生长和饵料生物生长繁殖。

2.虾鱼混养

(1)虾苗放养 每亩放养体长1.5厘米以上幼虾1.0万~1.2万尾,规格一致,一次放足。

(2)混养鱼类 每亩混养体长16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50尾,一次放足。

3.饲养管理

(1)投饵和施肥 投饵: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也可投喂其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日投饵2~3 次,均匀撒放于离岸1~2米处,全塘均匀投放。施肥:虾苗下塘前施放基肥,培育水质,亩放发酵有机肥

50~100公斤,虾鱼放养后视水质变化情况。

(2)虾体测量 每半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查虾生长情况,测量其全长、体长和体重,掌握其生长情况,决定投饵量。

4.虾鱼捕捞

捕大留小 幼虾经4个月左右饲养,有部分虾体重可达20克 以上,应及时捕捞,与此同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随同捕起,实行捕大留小,有利于饲养后期虾鱼稀养快长,提高单产。

篇六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

虾池建造

建池的要求是水源充足,水质要好,土质坚实,排水方便,土方工程省,投资少。虾池选点的条件基本上与养鱼池没有大的区别,但虾对水质的要求比鱼要高,特别对重金属离子十分敏感,因此凡有污染的水源,应尽量避免。虾池面积在3000~5000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长方形,池堤坡1:2~1:2.5,池底坡1/300便于排水。进排系统的设置,建设成片的商品虾基地,要有独立的进排水渠,每个池塘进水口和排水口都要与总进排水渠相连接,进排水渠以明沟为宜,总渠道纵比降1/2000,支渠道纵比降1/1000。

放养前准备

对新开的虾池,只要曝晒2~3天后即可进水,对老塘则须严格消毒。清塘方法,常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二种,生石灰干法清塘时,每亩用量为24千克;以漂白粉清塘时池底留20~30厘米的水,用量为20ppm全池泼洒,清塘结束后进行检查。野杂鱼是虾苗的敌害,一定要彻底杀死,才能提高虾苗的成活率。清塘10~15天就可进水,进水口必须用50~80目的筛绢过滤,可在总进水渠内设筛绢栏网进行初滤,第一次进水量为70厘米左右,然后每亩施有机肥70千克左右,等7~10天水色转肥后放养虾苗。

虾苗放养

养每亩产量指标在75千克以上的,一般每平方米放10~12尾虾苗,亩产低于75千克的,一般每平方米8~10尾,如有增氧设备,

放苗数量略多些,暂养苗稀一些,淡化苗密一些。

管理

罗氏沼虾的饲料有贝壳类肉、碎鱼肉、豆饼、酒渣、麸皮、烂水果等。使用人工配制混合饲料,在幼虾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35~40%,成虾育肥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混合饲料配比,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左右,另加1%~2%矿物质饲料。罗氏沼虾人工配制混合饲料,可加工成颗粒状,在罗氏沼虾生长中期可制成直径2毫米的颗粒投喂,生长后期可制成直径5毫米的颗粒投喂。如投喂畜禽下脚料要注意水质的变化,要及时捞起残饵,防止污染水质。

罗氏沼虾从虾苗放养到成虾上市,整个饲养期为150天左右,前期生长较慢,中期为生长的高峰,投饲量要根据罗氏沼虾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水温的情况来确定,每隔15天调整一次用料计划,一般按池塘中虾总重量乘以料求出投饲量。

篇七 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罗氏沼虾人工繁殖技术

SC/T 1033.2-1999

前 言

人工繁殖是罗氏沼虾苗种生产的核心。为推广罗氏沼虾人工繁殖技术,提高罗氏沼虾苗种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繁殖标准中的第二个标准。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罗氏沼虾养殖视频】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李增崇、余晓丽、唐章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iant freshwater

prawn culture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人工繁殖中的亲虾培育、产卵与孵化管理,以及幼体培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罗氏沼虾人工繁殖。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SC/T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1033.1-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亲虾

3 定义

本采用下列定义。

3.1 蚤状幼体 zoaea

从第一蚤状幼体期至仔虾期的个体呈蚤状,故称蚤状幼体。

3.2 淡化

desalination

蚤状幼体变态成仔虾后,由在半咸水中生活转变为在淡水中生活。为此,向原以半咸水为培育水的幼体培育池中逐渐加入淡水,排出半咸水,使培育水全部被淡水所置换。此过程称为淡化。

4 亲虾培育

4.1 环境与条件

4.1.1 亲虾池的环境条件

亲虾池应建在水源充足、能排能灌、交通方便、邻近 本培育池、环境安静的地方;水质应符合BG11607的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4mg/L以上,PH值为7~8.5。

4.1.2 亲虾池技术要求

亲虾池总面积与育苗池总面积的比例为2∶1。每个亲虾池的面积以50~100㎡为宜,水深为1m左右。底质以水泥或沙质土结构为好。池底稍倾斜,以利排水。

4.1.3 越冬设施

亲虾池应配有越冬加温设施,越冬亲虾培育池的水温保持在20℃以上。加温热源可利用地下热水、工厂余热等。本标准推荐采用热水锅炉加温,热水通过铺设在池底的回形铁管往各亲虾池循环输送。

4.1.4 增氧设施

本标准推荐采用罗茨鼓风机通过送气管道往各亲虾池送气,每50㎡的亲虾池设8~10个装有散气石的出气头。

4.1.5 设置隐蔽物

在亲虾池底部设置瓦片、瓦管或四周池壁以砖块交错垒成巢穴或用去叶竹枝捆扎成束,或于水中悬挂聚乙烯网片,以利亲虾栖息、脱壳、交配、产卵,减少相互残害。

4.2 亲虾放养

4.2.1 放养前的准备

亲虾放养前,亲虾池按SC/T1008的规定进行药物消毒,药性消失后,蓄水待养亲虾。

4.2.2 放养亲虾的选择与性比

放养亲虾应符合SC/T1033.1-1999中表2的规定,雌、雄性比以2~

2.5∶1为宜。可按年生产每万尾虾苗需2~3尾雌虾的比例留足越冬亲虾。

4.2.3 放养密度

放养亲虾的体重为20~30g/尾,越冬初期放养密度为20~25尾/m3,越冬后期强化培育以15~20尾/ m3的密度为宜。

4.3 饲养管理

4.3.1 越冬期培育

华南地区亲虾越冬期为11月份至翌年2月上旬。

亲虾进池越冬应在池塘水温降至20℃前进行。亲虾池上搭棚覆盖塑料薄膜,形成透光保温大棚,水温控制在21~22℃。每天投喂颗粒饲料,日投喂量占虾总体重的1%~2%,以3∶2∶5的比例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星期补充投喂鱼肉、螺肉、水蚯蚓等新鲜动物性饵料。

视水质情况加水或换水,换水应选择晴天进行,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每星期进行人工吸除池底污物一次。每15d左右泼洒生石灰溶液一次,使池水浓度呈10×10-6,以调节水质。每个亲虾池配养体长为10~15cm的鳙鱼15尾,引种少量浮萍或凤眼莲,吸收水中营养盐类,也可供亲虾作青饲料。

4.3.2 产卵期(2月中旬至6月份)强化培育

水温应控制在25~28℃,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虾总体重的2%~3%。

5 产卵与孵化

在升温强化培育期间,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受精。受精卵粘附在雌虾腹肢的携卵刚毛上进行胚胎发育。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受精卵由橙黄色变成浅灰色,最后变为深灰色。历时17~20d,蚤状幼体脱膜而出。操作上应将带橙黄色卵的亲虾集中管理,待卵色转变为浅灰色或深灰色时,将抱卵亲虾移入幼体培育池,密度为16~24尾/㎡。2~5d内蚤状幼体陆续孵出,随后将亲虾移回亲虾池继续培育让其现将产卵受精。整个孵化期应连续充气增氧,使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给亲虾饲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3%,辅以投喂配合饲料。经常除去污物残饵,勤换水。

6 幼体培育

6.1 培育池

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水泥批档,池底铺白瓷砖。长方形,底部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