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豇豆的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豇豆的栽培技术 

  豇豆又叫豆角、带豆等,是我国广大地区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之一。本期节目介绍豇豆的栽培技术。 

  豇豆,俗称长豆角,为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对蔬菜的周年供应有着重要作用。 豇豆性喜温暖,耐热性强,不耐低温,易受霜冻,在全国各地主要以春大棚及春、夏、秋季露地栽培为主。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豇豆的栽培技术

  一、豇豆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或砂质壤土的田地种植。于7月中旬播种,在播种季节上宜早不宜迟,以争取有较长的适宜生长季节。豇豆的根群分布在15-18厘米土层中,主根深,吸肥和耐旱力强,但根瘤不发达,因此,必须深耕且多施基肥,整地时每亩施有机肥2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豇豆整个生长期都忌湿,土壤过湿容易引起徒长或烂根,尤其是播后土壤过湿种子的水过多而 出芽过早、过快。而过早过快使幼苗的组织娇嫩,抗逆性能减弱,容易徒长或死苗,因此播种 应选择晴天进行,并在播种前先在播种行间淋透水后再播种。播后 2-3 天内不要淋水,种子出 苗时适量淋水,以调节田间小气候。 

  二、豇豆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 一般采用密植法,但早春低温时有条件的可采取大棚中小拱棚内育苗,移植的方法,播种后 8-10 天后第一对真叶展开时要及时定植亦可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畦面以增加地温。合理密植:亩用种量 1.25-1.58kg,行距 50-60cm,株距 12-15cm,双行植,每穴播 2 两粒种子,大概每亩 2500-3000 穴, 亩产 1500-2000kg。 

  三、豇豆肥水管理。

  豇豆在开花结荚前对肥水要求不高,如肥水过多,茎叶生长过于旺盛,导致开花结荚节位升高,花序数目减少,会形成中下部空蔓,因此生长前期宜控制肥水,抑制生长;当植株开花结荚后要增加肥水供应,促多结荚,结荚盛期开始重施追肥。前期应控制浇水,当第1花序坐果,其后几节花序出现时,浇足头水,待中下部豆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后,再复二水;以后土壤稍干就应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四、豇豆合理整枝。蔓生豇豆的主蔓长可达2-3米,合理整枝可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促其多坐果。 

  具体方法是:⑴除底芽:将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⑵侧枝及时早摘心。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若肥水条件充足,植株生长健旺,则对这些侧枝不要摘心过重,可酌情利用侧枝结果。⑶打顶尖。主蔓长到2-3米时要打顶摘心,以控制其生长,促使侧枝花芽形成,以免养分消耗,同时可方便果荚采收。 

  五、豇豆防治病虫害。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叶霉病、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锈病、炭疽病等。防治方法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如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萎锈灵、50%多硫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以上药剂应根据不同病害选择使用。豇豆的主要害虫为豇豆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六、豇豆及时收获。

  及时采收 一般开花后的 10 天豆荚可达到商品成熟期,此时豆荚饱满柔软,要采收,衰老时品质变劣,及时消 耗过多的植株容易引起早衰。

  相关资料:

  长豇豆的栽培技术 

  一、长豇豆播种主要季节

  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5月。此时期气温已在15℃-30℃之间,能满足长豇豆萌芽、幼苗生长对温度的需求。长豇豆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30℃,该温度区间内,发芽快,幼苗茁壮。因此,虽然长豇豆播种时间弹性较大,但长豇豆播种时间不要“无限”提前;早播者必须覆盖地膜增温保湿,有条件的可采用大棚加拱棚加地膜,则播期可提前1-2旬。长豇豆的落花落荚虽然没有毛豆严重,但要是花荚期遇到高温低湿或较长时间的阴雨,同样会危及花器官发育而落花落荚,影响产量,故也不要过分推迟播种期。

  二、主要栽培品种介绍

  长豇豆品种较多。育种部门新育成的长豇豆品种多为日照不敏感性,理论上全国南北方均可种植。据调查,目前长豇豆品种多达20余种。但有很大一部分品种未经区域试验,种植户不要只凭种子外包装上品种特征特性介绍来引种。之豇28/2不愧为一只生命力奇强的长豇豆品种,推广以来一直受不少种植户偏爱;银湖8号为一只不错的搭配品种,不少乡镇已作为主栽品种;之豇106为浙江省农科院2006年刚通过省审定的新品种,性状、产量等表现均优于同系列产品;扬豇40也有较大的影响力,生长势强、耐高温,适宜夏播伏期上市。

  三、长豇豆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和播种日期安排

  选择种性明确、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若不影响前后作生产,宜选择上述播种季节进行。春栽于3月上、中旬播种,小拱棚育苗,苗龄20-25天;如果秋栽应于于7月上、中旬直播。育苗的种子,要用25℃-28℃温水浸泡10-12小时后进行催芽,直播的种子播后,要用遮阳网或薄稻草覆盖,出苗后及时揭掉覆盖物,以防高温烂掉。

  2 土壤选择、整畦

  长豇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pH为6-7的疏松土壤均可栽种。但应回避豆类作物连作。

  3 播种方法

  长豇豆根系发达,但极易木质化,再生能力弱,应以直播为好,以免伤根。促早栽培若采用育苗移栽的,必须用营养钵或至少用小方块带土移栽,且在第一对真叶展开前小苗定植。畦面要高燥,株行距25cm×40cm 左右,视品种特性可适当做伸缩;直播每穴3-4粒种子,保证亩栽6000穴以上、2万株左右。

  4 支架及植株调整

  长豇豆支架大多习惯用小竹秆搭“人”字架,当苗高 25cm左右时支架引蔓上架。之后要精心管理,适当选留侧蔓,摘除生长弱和第一花序迟开的侧蔓,有些品种当主蔓长至架顶时可以采用打顶以促进侧蔓发生发育,促使茎蔓均匀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当主蔓爬到竹竿后,及时打顶摘心,控制生长,促使侧芽花芽形成,减少养分消耗。

  5 肥水管理

  基肥以有机肥为最好。翻耕前亩施腐熟厩肥500-1000Kg或辅以少量P、K肥;苗期不必追肥水;抽蔓后期可视苗酌施每亩不超过10Kg的复合肥;盛收后追施15-50Kg复合肥促进生长,增加再结荚。花荚期土壤应保持湿润状态,以利结荚顺畅,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前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生殖生长。第一花序开花结荚时充分浇水一次,此后仍要适当控制浇水,促使较多花序形成,直至主蔓上大部分花序出现时,再充分浇水一次,

  四、长豇豆病虫防治

  危害长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煤霉病,枯萎病及病毒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蓟马、 潜叶蝇、豆野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豌豆象。

  1 煤霉病

  用5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锌可湿粉剂稀释500倍喷雾;5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1000倍;50%速克灵可湿粉剂1500倍;50%扑海因1000倍;灭病威500倍液灌根。防治病毒病主要以防蚜虫为前提,病毒病发生时可喷病毒K,有一定疗效。

  2 地老虎

  用90%敌百虫晶体0.5公斤加水5-10倍配成药液喷苗。

  3 蚜虫、蓟马和潜叶蝇

  用10%一遍净2500倍喷雾,用0.6%虫满光乳油2500-3000倍;灭蝇胺药剂用1%海正灭虫灵2000倍和25%杀虫双1000倍混合液于花期傍晚喷。

  4 豆野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用50%抑太保或10%除尽或5%卡死克相互交替使用。

  5 豌豆象

  在留种的密封袋内放磷化铝颗粒剂,1粒/m2。

  五、 长豇豆采收

  长豇豆开花至嫩荚采收一般在10-15天之间。推迟采摘,单荚产量仍会增加,但作为嫩荚消费的商品性可能下降,要根据实际市场需求状况确定,追求种植效益的最大化。食用的豆荚在籽粒膨大前采收,采摘时注意不要损坏其余花芽,更不能连花序一齐摘掉。留种的豆荚要进行株选和荚选,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节间紧凑,始花节位低,花序密,荚长一致,无病害的植株作种株,在种株的主蔓中下部第二至第四花序上选择良好的豆荚留种,转黄松软时采收,将采收豆荚及时晒干,脱粒装袋密封。为防虫蛀,可在袋内放置磷化铝颗粒剂。

篇二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魏正辉:80后夫妻手机种菜卖菜年收入50万

   楚天金报讯 图为:魏正辉夫妻俩正在大棚采收小白菜上市

  □本报记者戴辉 通讯员周小平

  手机除了打电话,还可以上网和打游戏。在武汉市黄陂区,一对80后年轻夫妻年收入50余万元,他们的手机,成为其种菜卖菜赚钱的利器。

  手机扫二维码可查蔬菜身世

  昨日,记者在位于黄陂六指街甘棠刘湾村的武汉市可满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处处充满着现代农业气息,在办公室的电视屏上就可以看到每个大棚蔬菜的管理、生长情况,公司总经理魏正辉说,这只是监控,关键活在我手机里,整地、施肥、播种等10道工序都可以看到,同时,市民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可以查蔬菜的来龙去脉,这就是放心蔬菜。

  在蔬菜基地,魏正辉介绍,每个大棚里都装有电子眼,实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在基地中间专设农产品检测室,由妻子廖小英负责。所有数据都录入手机平台并上网,现在,他们夫妻一有空就打开手机看看,无论是送菜进城,还是去外地出差,随时可以看到家里生产作业情况。

  巧打时间差错峰找到市场

  1980年出生的魏正辉高中毕业,是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甘棠土生土长的农民。1999年南下深圳从事电子行业,2000年从生产基层升职为SMT技术员,2003年担任SMT工程师,2007年成立“深圳市可满意电子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承接OEM和ODM订单,主营2.4G无线鼠标、摄像头及电脑相关附件产品。经过几年拼搏,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2年,魏正辉决定回乡创业,在六指街刘湾村留转土地350余亩,当起了职业菜农。两年时间,他先后种植山东黄瓜、豆角均告失败。

  经历挫折后,魏正辉发现,只有生产安全放心的蔬菜才有市场。他结合本地市场及土壤环境改种本地土黄瓜、豇豆、红菜薹,在蔬菜生产种植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积极应用滴灌、黑膜覆盖、防虫网、粘虫板、诱虫灯等生物防治新技术,让自己的蔬菜成为当地畅销产品。早春主要以黄瓜、豇豆、薯尖、红菜薹为主,面积达200亩以上,钢架大棚300个。晚秋主要以秋豇豆、茄子为主,面积达150亩以上。目前,主栽品种不仅面积成规模,且产量也可观。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变”的原则,巧打时间差,错峰上市。

  因为有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固定的销售渠道,他于2013年带动当地30余户村民成立了黄陂昱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合作社主栽品种黄瓜、豇豆、薯尖、红菜薹,并和当地的腌制厂对接,签订了定向收购合同。2013年,他种植的燕白黄瓜在武汉地区最早上市,试验的“套袋黄瓜”开袋即食产品,获得区农业局和业界同行的一致好评。2014年,他参加了中央农广校、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举办的一系列农业技术培训课程,同时依托市、区蔬菜技术站指导农业种植,被评为“武汉市核心科技示范户”。 

  2015年,在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魏正辉开始布局“昱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计划三年内形成自己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主攻武汉10月份到次年4月份的市场空当期。

篇三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豇豆(豆角)种植管理技术

豇豆(豆角)种植管理技术

豆角多坐荚的种植管理方法

豆角难于管理是很多菜农都知道的,易陡长难坐荚,甚至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坐荚难呢?

一、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二、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不耐藉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所以提醒各豆角种植户把好放棚时间这一关,要随气温的提升而延后放棚时间,豆角开花坐荚期放棚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U4/$4.'NQ

三、光照条件要适宜:适宜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煦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 &0blHDMj{#

四、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恰当:应当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豆角整个生长期最基本的应该浇三水:在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豆角生产最关键的是浇豆不浇荚,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豆角膨大伸长。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豆角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如何防治豆角钻心虫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螟,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成虫产卵在植株嫩叶部分,约5--7天孵化后蛀入豆荚内取食豆粒。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喷洒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虫应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喷药应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8--10点花苞开放时。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喷药1次可杀死初孵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功夫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或阿锐宝(4.5%乳油)1000--2000倍液;或安雷特(25%乳油)1500--2000倍液;或锐宁(2.5%乳油)2000倍液;或农斯特(40%乳油)1500--2000倍液;或速凯(44%乳油)2000--3000倍液。 XR(kR{o 豇豆丰产有方法

1、豇豆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都行育苗移栽,通过育苗移栽,可适当抑制营养生长, 促进生殖生长。选好土地,施入底肥,适当浇水,使用抗病种子,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豇豆的定植期要根据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标来确定。采用营养土块育苗时一般于第一复叶开展时即可定植。采用营养钵育苗时可延迟至2~3片复叶时定植。幼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3、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防止肥水过多,引起徒长,要合理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和养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4、当植株开花结荚以后,应增加肥水,抽蔓后要及时搭架,架高2.0~2.5m,搭好架后要及时引蔓,引蔓要在晴天下午进行,不要在雨天或早晨进行,以防折断。喷施菜果壮蒂灵,使果类蔬菜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达到丰产。

早熟豇豆覆盖黑地膜利于增产

特早熟豇豆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夏季蔬菜生产品种之一,年栽种面积超过122.5万亩。近几年来,由于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早熟豇豆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有些地区使用除草剂除草,导致产品农残超标,食用的安全性下降。为此,湖南省特种蔬菜研究所进行了特早熟豇豆田杂草生态调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用黑地膜处理可以达到杂草防除的最佳效果。对于豇豆生长及产量形成,黑地膜处理中的豇豆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叶片浓绿,生长期长,且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0%以上,而白地膜处理的始花期与始荚期早于黑地膜处理,且前期产量较高。选择使用杂草的生态调控方法,对于菜农来讲,若要提高早期经济效益可采用白地膜覆盖法,而利用黑地膜覆盖则适用于大型的豇豆产业或种子生产等。现将试验报告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采用特早熟豇豆99-1品种。

2、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为四个处理:黑地膜覆盖,白地膜覆盖,人工除草,不除草处理(CK)。每个处理设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4.5米×1.5米,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分别对豇豆的生长情况和规律及杂草危害进行观察记载。人工除草处理每10天除草1次。结荚前每5天对豇豆的生长情况及杂草的生长规律记载1次,结荚后每3天对豇豆的产量及荚长测量记载1次。

试验场地设在湖南省常德市湖南文理学院生物园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新填的砂石土,贫瘠、有机质少、肥力水平低。2005年3月31日播种,基肥:每亩施尿素7.5公斤、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4月6日出苗,4月15日对植株的生长、叶片的形成进行记载,6月4日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形成进行观察和记载。4月6日至7月7日,观察杂草危害状况后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豇豆田杂草危害状况的分析:

四个处理中黑地膜覆盖无杂草的生长和危害,白地膜覆盖后,杂草危害较轻,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处理杂草种类较多,其中不除草处理的杂草种类最多,分布最复杂,危害最严重。4月15日至6月4日各处理中莎草株数最多,占地面积最大。6月4日以后以狗尾草为主要杂草,并且覆盖了其他杂草。白地膜覆盖与不除草处理中狗尾草高度达2米以上,严重影响了豇豆的正常生长及产量的形成。同时也抑制了其他杂草的生长。

2、豇豆的生长情况:

试验知道,4月15日至5月25日,各处理以黑地膜覆盖豇豆长势最佳,叶片数目最多,叶色浓绿且发黄期晚。白地膜覆盖和人工除草长势次之且叶片绿色,发黄期较早。不除草处理长势最差且叶片颜色淡绿,当豇豆生长期临近尾声时,其叶片最先变黄;始花期白地膜覆

盖于5月15日率先开花,接着黑地膜处理、人工除草处理、不除草处理相继开花;始荚期,白地膜处理于5月25日率先结荚,5月30日各个小区均已开花结荚。

3、豇豆产量的形成: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特早熟豇豆前期和后期产量明显低于中期,说明产量的形成主要集中在中期,即6月16-25日。黑地膜覆盖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比不除草处理增产35.4%,且豇豆平均荚长76.5厘米,最长达98厘米;白地膜覆盖比不除草处理增产26.2%,且平均荚长74.1厘米,最长为92厘米;人工除草处理比不除草处理增产20.9%,平均荚果长为76厘米,最长为90厘米,而不除草处理产量最低,平均荚长仅72.1厘米,最长荚只有87厘米。因此,利用黑地膜覆盖栽种豇豆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品质好,鼠尾少。

试验结果表明,特早熟豇豆早期产量依次为白地膜覆盖〉黑地膜覆盖〉人工除草〉不除草处理,地膜覆盖处理比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差异显著,而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发现,此特早熟豇豆中后期及全生育期的产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应特别重视特早熟豇豆的早期产量,市场上早期豇豆少,经济效益高,白地膜覆盖对于菜农来讲意义很大。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如果用于大面积豇豆生产,或用于种子生产,采用黑地膜覆盖才是最佳选择。

如何给豇豆去“麻子点”

豇豆上的“麻子点”是炭疽病,是豇豆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从幼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生,地上部分均能受害,主要危害茎蔓,还可危害豇豆的子叶、苗茎、叶片、叶柄、荚果及种子,对豇豆的品质和产量影响都很大。

发生这种病主要是前段雨水多,气温高,加上正值结荚期,种植过密,通风透气不够造成的。

对于豇豆炭疽病,可用绿享2号600倍液、井冈霉素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120-150倍液等喷雾防治。用波尔多液1:1:200,0.5%蒜汁液,铜皂水液1:4:(400-600)倍液也有一定的效果。在结荚期发生时,要及时用化学药剂连防1-2次,每次间隔5-7天。药剂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000-1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6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中的一二种混合花果医生果能钙,轮换喷雾防治,可达到有效效果。

豇豆也要进行整枝

种植豇豆的菜农较多,但多数菜农都是按照以前种植露地豇豆的经验,很少进行整枝,导致豇豆枝条杂乱,相互遮阴,侧枝的花芽分化减少,开花坐荚率低,中后期产量较低,在高温季节“伏歇”严重,效益降低。那么,菜农应该如何进行豇豆的整枝呢?

首先,从豇豆基部到距离地面50厘米的侧芽应及时抹除 因为豇豆较长,植株底部长出的豇豆会接触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虫咬食,影响豇豆生长。同时,下部的侧芽还会与主枝争夺营养,影响主枝的长势。当下部侧芽长到2-3厘米时就应及时进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主枝的粗壮,提早开花结荚。

其次,在豇豆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主枝上产生的侧枝进行摘心 当主蔓中上部的叶腋中同时萌发花芽与叶芽时,应及时将叶芽抽生的侧枝进行疏除;当叶腋只萌发叶芽而

没有萌发花芽时,可等侧枝长到2片叶时进行摘心,这样也可促进侧枝上形成一穗花序,从而增加花芽数量,提高坐荚率。

再次,主枝摘心。当主枝长到钢丝之上时就要及时摘心,这样有利于控制植株的生长,增加侧枝的数量,促进侧枝花芽分化,提高坐荚数量。以上所谈供参考。

大棚豇豆如何越冬

合理密植

越冬茬豇豆由于生长期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定植,穴距27-3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后浇水,划锄后覆盖地膜。

田间管理

冬季加强覆盖、保温,加强采光,经常擦棚膜,使透光良好,最好在棚内挂反光幕。在肥水管理上,应尽量少浇水,在架豇豆插架前和地豇豆开花前,亩追施硫酸铵15公斤。结荚期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硫酸铵15-20公斤。有条件的,开花后晴天每天上午8~10时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施后2小时适当通风。豇豆生长后期植株衰老,根系老化,为延长结荚,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架豇豆伸蔓后及时搭架引蔓,以后及时打杈、抹芽,尽量避免叶片间互相挡光,当株高2-2.5米时及时摘心,促进结荚。每次采收后注意打掉下部老叶。

防治病虫害

大棚种植豇豆,由于处在低温高湿环境,通风不良,极易发生锈病,应及时防治病虫害。 及时采收

豇豆要及时采收,防止早衰,一般花后13-16天即可采收

豆角中后期管理技术

豆角是大众化食品,在人民日常菜谱中占据重要位置,是7-9月份秋淡季节是主要蔬菜之一。同时,通过晒干、淹制等技术可制成多种风味小吃,增加附加值。加强豆角中后期管理,对增加豆角产量,提高商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1、间苗定苗:

合理密植是豆角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出苗率不高的情况下,应及时查苗补缺,以每穴保持2-3株壮苗,亩植5000株左右为宜。豆角的间苗定苗应在出苗后4-5天内进行,以减少断根,提高移苗成活率。

2、整枝引蔓:

幼苗长至30-4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为利于豆角上架及日后管理,应搭“人”字型支架。引蔓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以减少断蔓,引蔓时按反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篱竹上。豆角主要靠主蔓结荚,因此,应将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以增加主蔓的花序数及其结荚数,提高豆角产量。当植株生长过旺,影响通风透光时,应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

豆角不耐肥,偏施氮肥易引起徒长,豆角喜磷钾肥,因此,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对防止豆角徒长、增加产量有较好的促进的作用。

⑴施足基肥:亩施1000-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30公斤复合肥+20公斤过磷酸钙。

⑵轻施提苗肥:豆角在开花结荚前需肥较少,氮肥过足,易引起徒长,因此,施肥量宜少不宜多。可于出苗后5-7天亩施10%淡粪尿水750公斤一次,促进幼苗生长,以后至开花结荚前可视具体苗情追施10-20%粪尿水一次。

⑶ 重施结荚肥:豆角开花结荚期要消耗大量养分,尤其对磷钾肥需求较多,因此,在开花前3-4天每亩追施15-20公斤复合肥+10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钾肥,可促进开花结荚。在豆荚生长盛期间,应再追肥一次,亩施15-25公斤复合肥。盛荚期后,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施30-50%人粪尿水,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期,提高豆角产量。

4、水分管理:

豆角全生育期对水分需求逐渐增加,前期尤其是幼苗期需水较少,畦面积水易引起烂根、死苗,开花结荚后,需水增多,应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淋水或灌水,以减少落花,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5、病虫防治:

⑴ 主要病害防治:锈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防治;叶斑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枯萎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淋施灌根防治;煤霉病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⑵主要虫害防治:豆荚螟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500-800倍液防治;豆蚜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500倍液防治;潜叶蝇用 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6、适时采收:

豆角开花结荚时间短,一般幼荚生长10-12天即可采收,采收以豆角饱满、种子刚刚显露时为标准。采收太早,产量降低,采收太迟,易造成豆荚纤维化,导致品质下降,影响销售。因此,豆荚的采收要适时,以保证产量和质量,确保经济效益。

豆角多坐荚的种植管理方法

豆角难于管理是很多菜农都知道的,易陡长难坐荚,甚至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坐荚难呢?

一、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二、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不耐藉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所以提醒各豆角种植户把好放棚时间这一关,要随气温的提升而延后放棚时间,豆角开花坐荚期放棚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三、光照条件要适宜:适宜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煦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

四、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恰当:应当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豆角整个生长期最基本的应该浇三水:在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豆角生产最关键的是浇豆不浇荚,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豆角膨大伸长。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豆角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篇四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豆角的种植技术

豆角的种植技术

豆角的生长特性

豆角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其适应性较强,耐热,在35℃左右都能正常生长,生长最适温度20—25℃,开花结荚时的最佳温度是25—28℃,不大耐低温,当温度低于5℃时容易受害。豆角根系比较发达,主根最深可达80厘米以上,侧根水平分布可辐射60—80厘米,豆角对土壤水肥要求不是很严格,较耐旱、耐瘠薄。豆角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因此棚室生产管理上稍有松懈就易出现只长蔓子不坐荚的情况。

合理选择豆角品种

据了解,目前生产中菜农比较喜爱的品种有长龙五号(黄籽)、901系列(红籽)等。实践证明,一般红籽的品种生育期长,前期产量稍低,后期产量高一般亩产5000公斤左右;而黄籽类的豆角品种多数生育期短,虽然总产量稍低,但前期产量很高,一般亩产4500公斤左右;以上两种类型豆角收益基本相当。综合评价,种植黄籽品种,因其生育期较短,其人力、肥料、农药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其产投比要高些,所以选择长龙五号等黄籽系列的品种比较划算。

科学合理的农事管理

1、育苗豆角以往生产多采用直播,但近几年大棚生产正处于冬末春初气温较低,由于豆角抗寒能力较弱,选择育苗移栽法比较合适,在充分保护根系不受冷害的基础上保证苗齐苗壮;可早播种、早收获、提早上市。生产中多采用营养钵育苗,也可采用50孔穴盘育苗,每穴播种2—3粒,浇透水,合理控制温度,既要避免苗期“红根”现象,又要防止徒长。苗龄为25天左右最合适。

2、合理密植由于豆角苗期生长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或双高垄)定植,株距30厘米左右,定植后浇水,然后划锄再全地膜覆盖。

3、田间管理冬季加强覆盖、保温,加强采光,经常擦棚膜,使其透光良好,最好在棚内挂反光幕。在肥水管理上,从移栽到开花前,应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应尽量少浇水,在豆角开花前,亩追施硫酸铵15公斤。结荚期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硫酸铵15—20公斤。有条件的,开花后晴天每天上午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施后2小时适当通风。豆角生长后期植株衰老,根系老化,为延长结荚,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豆角伸蔓后及时搭架引蔓,还要及时打杈、抹芽,尽量避免叶片间互相挡光,株高2—2.5米时及时摘心,促进结荚。每次采收后注意打掉下部老叶。

4、及时采收豆角要及时采收,防止早衰,一般花后13—16天即可采收。大棚种植豆角,由于处在低温高湿环境,通风不良,极易发生锈病,应及时防治。还可选晴天中午放小风,以降低湿度。

篇五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温室豆角栽培技术

温室豆角栽培技术

一、选用品种 可采用丰收1号,或8510(新选育品系)。丰收1号抗寒性强、下荚早,8510产量市、结荚整齐。

二、浸种 先用1%的福尔马林按0.3%的比例浸泡20分钟消毒,捞出后冲洗干净再用40℃的温水浸泡1-2小时。

三、育苗

1.播种。 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中旬播种,667米2用种量4-5公斤,采用营养方式或营养钵育苗,播后加盖小拱棚防寒保湿。

2.苗期管理。 播后芽前室内温度白天应达到20-25℃,夜间13℃,地湿15℃;出土后到第1片真叶露心时,白天气温应保持15-20℃,夜间不低于10℃,地湿13℃;第1片真叶展平到第1复叶露心时,白天气温应为18-20℃,夜间13℃,地温15℃,并采取早揭苫、晚盖苫,倒土方的措施,使幼苗长势平衡。 定植前5-7天降温炼苗,夜间气温8℃,白天15-18℃,地温11℃,当苗长到二叶一心时,日历苗龄达到35天左右时即可定植。整个苗期不洪水不追肥,所以必须浇足底墒水,若苗叶色发黄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四、定植 667米2施4000公斤以上的腐熟有机肥,在室温稳定通过8℃以上时即可定植,暗水定植,667米2密度3000-4000穴,行距60-70厘米,穴距26-33厘米。

五、定植后管理 菜豆属短日照强光照作物,苗期要求日照时数短,以利幼苗生长发育,管理时要求提高地温,加强根系通透性,增强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

1、定植后到结英盛期的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3℃,地温15℃,温度保持在65%-75%,1月中旬左右,菜豆开始伸蔓,此时开始迫催荚肥,667米2追饼肥50公斤,也可追粪稀,还应浇催英水,不能浇大水,然后插架,可喷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结荚盛期到拉秧的管理.2月上旬开始采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地下根瘤大量形成,此时是需肥水最多的时间期,也是光合产物形成旺期,此时除吸收大量的磷钾肥外,还需适量氮肥.管理时白天气温应为20-25℃,夜间不低于15℃,地温17℃,室内湿度为80%左右.第二次追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比例应为24:11:40,顺便浇第2水,以后第采收1次追1次肥,浇1次水。到4月底5月上旬左右是菜豆从主蔓结荚转移的高峰期,此时因为已时入高温高

湿阶段,病虫害发生加重,落花落英严重,若市场价格较高,可加强肥水管理,继续采收,若价格低,可提前拉秧。

六、病虫害防治

1.锈病。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2.炭疽病。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米2200-250克熏烟,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

3.灰霉病。可用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200-250克或1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熏烟,或10%灭克粉尘剂每667米21公斤喷粉,也可交替使用。

4.蚜虫。可用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可或20%灭扫利乳油2000油倍液喷雾。

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便于上下茬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供应市场,还能保证苗全苗壮促进开花结荚,增加产量。实践证明,育苗可比直播增加产量27.8%—34.2%,提早上市10—15天。豆角直播茎叶生长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结荚多。也就是说豆角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生理上讲,豆角育苗期正处在短日照下,对促进花芽分化有利,故开花结荚部位低。

育苗移栽多采用小塑料袋和纸筒(纸钵)育苗,也可采用5×5厘米营养土方块育苗,每穴2—3粒种,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

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苗龄一般为20—25天。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

为了利于种子发芽和杀死附着在种皮上的虫卵、病菌,采用高温消毒“籽”播种,效果很好。即先将种子精选,放在盆中用80℃—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随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6小时,捞出稍晾播种,一般不再播前催芽。

二、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厘米,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整地后作畦,畦宽1.2—1.3米,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移栽2株。每亩5500—5000墩。

三、插架、摘心、打杈。架豆角甩蔓后插架,可将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部

抹掉,主蔓爬到架顶时摘心,后期的侧枝座荚后也要摘心。主蔓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抹杈和侧枝摘心促进豆角生长。

四、先控后促管理。豆角根深耐旱,生长旺盛,比其它豆类蔬菜更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加之大棚栽培,光照弱、温度高、肥力足,营养生长旺盛就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开花结荚。田间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茎叶徒长和早衰。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具体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亩施优质速效化肥、二胺50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

篇六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豇豆(豆角)种植管理技术

豇豆(豆角)种植管理技术

豆角多坐荚的种植管理方法

豆角难于管理是很多菜农都知道的,易陡长难坐荚,甚至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坐荚难呢?

一、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二、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不耐藉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所以提醒各豆角种植户把好放棚时间这一关,要随气温的提升而延后放棚时间,豆角开花坐荚期放棚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U4/$4.'NQ

三、光照条件要适宜:适宜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煦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0blHDMj{#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四、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恰当:应当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豆角整个生长期最基本的应该浇三水:在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豆角生产最关键的是浇豆不浇荚,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豆角膨大伸长。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豆角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如何防治豆角钻心虫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螟,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成虫产卵在植株嫩叶部分,约5--7天孵化后蛀入豆荚内取食豆粒。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喷洒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虫应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喷药应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8--10点花苞开放时。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喷药1次可杀死初孵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功夫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或阿锐宝(4.5%乳油)1000--2000倍液;或安雷特(25%乳油)1500--2000倍液;或锐宁(2.5%乳油)2000倍液;或农斯特(40%乳油)1500--2000倍液;或速凯(44%乳油)2000--3000倍液。 XR(kR{o

豇豆丰产有方法

1、豇豆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都行育苗移栽,通过育苗移栽,可适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选好土地,施入底肥,适当浇水,使用抗病种子,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豇豆的定植期要根据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标来确定。采用营养土块育苗时一般于第一复叶开展时即可定植。采用营养钵育苗时可延迟至2~3片复叶时定植。幼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3、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防止肥水过多,引起徒长,要合理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和养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4、当植株开花结荚以后,应增加肥水,抽蔓后要及时搭架,架高2.0~2.5m,搭好架后要及时引蔓,引蔓要在晴天下午进行,不要在雨天或早晨进行,以防折断。喷施菜果壮蒂灵,

使果类蔬菜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达到丰产。

早熟豇豆覆盖黑地膜利于增产

特早熟豇豆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夏季蔬菜生产品种之一,年栽种面积超过122.5万亩。近几年来,由于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早熟豇豆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有些地区使用除草剂除草,导致产品农残超标,食用的安全性下降。为此,湖南省特种蔬菜研究所进行了特早熟豇豆田杂草生态调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用黑地膜处理可以达到杂草防除的最佳效果。对于豇豆生长及产量形成,黑地膜处理中的豇豆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叶片浓绿,生长期长,且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0%以上,而白地膜处理的始花期与始荚期早于黑地膜处理,且前期产量较高。选择使用杂草的生态调控方法,对于菜农来讲,若要提高早期经济效益可采用白地膜覆盖法,而利用黑地膜覆盖则适用于大型的豇豆产业或种子生产等。现将试验报告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采用特早熟豇豆99-1品种。

2、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为四个处理:黑地膜覆盖,白地膜覆盖,人工除草,不除草处理(CK)。每个处理设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4.5米×1.5米,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分别对豇豆的生长情况和规律及杂草危害进行观察记载。人工除草处理每10天除草1次。结荚前每5天对豇豆的生长情况及杂草的生长规律记载1次,结荚后每3天对豇豆的产量及荚长测量记载1次。

试验场地设在湖南省常德市湖南文理学院生物园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新填的砂石土,贫瘠、有机质少、肥力水平低。2005年3月31日播种,基肥:每亩施尿素7.5公斤、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4月6日出苗,4月15日对植株的生长、叶片的形成进行记载,6月4日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形成进行观察和记载。4月6日至7月7日,观察杂草危害状况后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豇豆田杂草危害状况的分析:

四个处理中黑地膜覆盖无杂草的生长和危害,白地膜覆盖后,杂草危害较轻,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处理杂草种类较多,其中不除草处理的杂草种类最多,分布最复杂,危害最严重。4月15日至6月4日各处理中莎草株数最多,占地面积最大。6月4日以后以狗尾草为主要杂草,并且覆盖了其他杂草。白地膜覆盖与不除草处理中狗尾草高度达2米以上,严重影响了豇豆的正常生长及产量的形成。同时也抑制了其他杂草的生长。

2、豇豆的生长情况:

试验知道,4月15日至5月25日,各处理以黑地膜覆盖豇豆长势最佳,叶片数目最多,叶色浓绿且发黄期晚。白地膜覆盖和人工除草长势次之且叶片绿色,发黄期较早。不除草处理长势最差且叶片颜色淡绿,当豇豆生长期临近尾声时,其叶片最先变黄;始花期白地膜覆盖于5月15日率先开花,接着黑地膜处理、人工除草处理、不除草处理相继开花;始荚期,白地膜处理于5月25日率先结荚,5月30日各个小区均已开花结荚。

3、豇豆产量的形成: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特早熟豇豆前期和后期产量明显低于中期,说明产量的形成主要集中在中期,即6月16-25日。黑地膜覆盖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比不除草处理增产35.4%,且豇豆平均荚长76.5厘米,最长达98厘米;白地膜覆盖比不除草处理增产26.2%,且平均荚长74.1厘米,最长为92厘米;人工除草处理比不除草处理增产20.9%,平均荚果长为76厘米,最长为90厘米,而不除草处理产量最低,平均荚长仅72.1厘米,最长荚只有87【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厘米。因此,利用黑地膜覆盖栽种豇豆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品质好,鼠尾少。

试验结果表明,特早熟豇豆早期产量依次为白地膜覆盖〉黑地膜覆盖〉人工除草〉不除草处理,地膜覆盖处理比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差异显著,而人工除草和不除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发现,此特早熟豇豆中后期及全生育期的产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应特别重视特早熟豇豆的早期产量,市场上早期豇豆少,经济效益高,白地膜覆盖对于菜农来讲意义很大。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如果用于大面积豇豆生产,或用于种子生产,采用黑地膜覆盖才是最佳选择。

如何给豇豆去“麻子点”【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豇豆上的“麻子点”是炭疽病,是豇豆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从幼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生,地上部分均能受害,主要危害茎蔓,还可危害豇豆的子叶、苗茎、叶片、叶柄、荚果及种子,对豇豆的品质和产量影响都很大。

发生这种病主要是前段雨水多,气温高,加上正值结荚期,种植过密,通风透气不够造成的。 对于豇豆炭疽病,可用绿享2号600倍液、井冈霉素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120-150倍液等喷雾防治。用波尔多液1:1:200,0.5%蒜汁液,铜皂水液1:4:(400-600)倍液也有一定的效果。在结荚期发生时,要及时用化学药剂连防1-2次,每次间隔5-7天。药剂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000-1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6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中的一二种混合花果医生果能钙,轮换喷雾防治,可达到有效效果。

豇豆也要进行整枝

种植豇豆的菜农较多,但多数菜农都是按照以前种植露地豇豆的经验,很少进行整枝,导致豇豆枝条杂乱,相互遮阴,侧枝的花芽分化减少,开花坐荚率低,中后期产量较低,在高温季节“伏歇”严重,效益降低。那么,菜农应该如何进行豇豆的整枝呢?

首先,从豇豆基部到距离地面50厘米的侧芽应及时抹除因为豇豆较长,植株底部长出的豇豆会接触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虫咬食,影响豇豆生长。同时,下部的侧芽还会与主枝争夺营养,影响主枝的长势。当下部侧芽长到2-3厘米时就应及时进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主枝的粗壮,提早开花结荚。

其次,在豇豆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主枝上产生的侧枝进行摘心当主蔓中上部的叶腋中同时萌发花芽与叶芽时,应及时将叶芽抽生的侧枝进行疏除;当叶腋只萌发叶芽而没有萌发花芽时,可等侧枝长到2片叶时进行摘心,这样也可促进侧枝上形成一穗花序,从而增加花芽数量,提高坐荚率。

再次,主枝摘心。当主枝长到钢丝之上时就要及时摘心,这样有利于控制植株的生长,增加侧枝的数量,促进侧枝花芽分化,提高坐荚数量。以上所谈供参考。

大棚豇豆如何越冬

合理密植

越冬茬豇豆由于生长期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定植,穴距27-3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后浇水,划锄后覆盖地膜。

田间管理

冬季加强覆盖、保温,加强采光,经常擦棚膜,使透光良好,最好在棚内挂反光幕。在肥水管理上,应尽量少浇水,在架豇豆插架前和地豇豆开花前,亩追施硫酸铵15公斤。结荚期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硫酸铵15-20公斤。有条件的,开花后晴天每天上午8~10时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施后2小时适当通风。豇豆生长后期植株衰老,根系老化,为延长结荚,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架豇豆伸蔓后及时搭架引蔓,以后及时打杈、抹芽,

尽量避免叶片间互相挡光,当株高2-2.5米时及时摘心,促进结荚。每次采收后注意打掉下部老叶。

防治病虫害

大棚种植豇豆,由于处在低温高湿环境,通风不良,极易发生锈病,应及时防治病虫害。 及时采收

豇豆要及时采收,防止早衰,一般花后13-16天即可采收

豆角中后期管理技术

豆角是大众化食品,在人民日常菜谱中占据重要位置,是7-9月份秋淡季节是主要蔬菜之

一。同时,通过晒干、淹制等技术可制成多种风味小吃,增加附加值。加强豆角中后期管理,对增加豆角产量,提高商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1、间苗定苗:

合理密植是豆角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出苗率不高的情况下,应及时查苗补缺,以每穴保持2-3株壮苗,亩植5000株左右为宜。豆角的间苗定苗应在出苗后4-5天内进行,以减少断根,提高移苗成活率。

2、整枝引蔓:

幼苗长至30-4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为利于豆角上架及日后管理,应搭“人”字型支架。引蔓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以减少断蔓,引蔓时按反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篱竹上。豆角主要靠主蔓结荚,因此,应将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以增加主蔓的花序数及其结荚数,提高豆角产量。当植株生长过旺,影响通风透光时,应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

豆角不耐肥,偏施氮肥易引起徒长,豆角喜磷钾肥,因此,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对防止豆角徒长、增加产量有较好的促进的作用。

⑴施足基肥:亩施1000-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30公斤复合肥+20公斤过磷酸钙。

⑵轻施提苗肥:豆角在开花结荚前需肥较少,氮肥过足,易引起徒长,因此,施肥量宜少不宜多。可于出苗后5-7天亩施10%淡粪尿水750公斤一次,促进幼苗生长,以后至开花结荚前可视具体苗情追施10-20%粪尿水一次。

⑶重施结荚肥:豆角开花结荚期要消耗大量养分,尤其对磷钾肥需求较多,因此,在开花前3-4天每亩追施15-20公斤复合肥+10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钾肥,可促进开花结荚。在豆荚生长盛期间,应再追肥一次,亩施15-25公斤复合肥。盛荚期后,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施30-50%人粪尿水,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期,提高豆角产量。

4、水分管理:

豆角全生育期对水分需求逐渐增加,前期尤其是幼苗期需水较少,畦面积水易引起烂根、死苗,开花结荚后,需水增多,应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淋水或灌水,以减少落花,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5、病虫防治:

⑴主要病害防治:锈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防治;叶斑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枯萎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淋施灌根防治;煤霉病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⑵主要虫害防治:豆荚螟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500-800倍液防治;豆蚜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500倍液防治;潜叶蝇用 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6、适时采收:

豆角开花结荚时间短,一般幼荚生长10-12天即可采收,采收以豆角饱满、种子刚刚显露时为标准。采收太早,产量降低,采收太迟,易造成豆荚纤维化,导致品质下降,影响销售。因此,豆荚的采收要适时,以保证产量和质量,确保经济效益。

豆角多坐荚的种植管理方法

豆角难于管理是很多菜农都知道的,易陡长难坐荚,甚至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坐荚难呢?

一、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二、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不耐藉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所以提醒各豆角种植户把好放棚时间这一关,要随气温的提升而延后放棚时间,豆角开花坐荚期放棚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三、光照条件要适宜:适宜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煦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

四、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恰当:应当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豆角整个生长期最基本的应该浇三水:在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豆角生产最关键的是浇豆不浇荚,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豆角膨大伸长。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豆角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篇七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豇豆(豆角)栽培技术

豇豆(豆角)栽培技术

【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豇豆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豇豆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大,品种较多。它的嫩豆荚肉质肥厚脆嫩,是优质的新鲜蔬菜;豇豆豆芽、幼苗、嫩叶、嫩荚都可作青菜食用;鲜豆荚还可腌制泡菜、制罐头和干制贮藏。豇豆生长快,枝叶繁茂,成荚期的茎蔓含粗蛋白高达21.38%,营养丰富,也是很好的青饲料。

一、培育壮苗

豇豆育苗可采用营养钵、纸袋或营养土块3种方式:【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1.选种选用适应性强,抗性好的优良品种。如之豇28—2、朝研901、双丰1号和高产4号。

2.种子处理用适乐时种衣剂10毫升对水150毫升,混合均匀后倒在1公斤种子上迅速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可有效预防苗期立枯病及其他土传真菌性病害发生。

3.营养土配制育苗营养土以疏松肥沃为原则,可用腐熟的猪粪与非豆科茬园田土按4—6的比例配制,也可用人粪2份、马粪土4份、园田土4份的比例配制。将配好的营养土每立方米再加0.3—0.4公斤磷酸二铵复合肥,反复拌匀后备用。

4.播种将营养钵或纸袋装入营养土,并浇透水,晾晒1—2天,当水分合适时,每钵播3粒种,覆土2—3厘米,然后放入塑料拱棚内保湿育苗。土块育苗,首先将苗床浇水,第二天用刀把床土切成块,每块1株苗,土块间隙用细土填满。

5.苗期管理塑料拱棚内,温度可保持25℃以上,5—7天后出苗,在子叶展开前扣小拱棚。子叶苗生长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晚上15℃—18℃,定植前1周进行揭膜炼苗,整个苗期30—35天。

二、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土壤应深翻耙细,做成畦连沟宽1.4—1.6米,面宽0.8—1.0米,畦面呈龟背形。畦中开沟,每亩埋施栏肥220公斤(或鸡粪1000公斤),加碳酸氢铵1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对于缺硼田地还须同时加硼砂2—2.5公斤/亩,然后覆土。

2.定植长豇豆苗龄30—35天定植,每穴2—3株。每畦栽2行,行距45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亩2500—3000穴。

三、水肥管理

豇豆喜肥但不耐肥,水肥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施足基肥,及时追肥。二是增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三是先控后促,防止徒长和早衰。植株营养是增加花序和成荚的关键。基肥充足,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的活动,多形成根瘤,使前期茎蔓健壮生长,分化更多的花芽,为丰产打下基础。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草木灰50公斤。豇豆在开花结荚以前,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管理上以控为主。基肥充足,一般不再追肥,天气干旱时,可适当浇水。若水肥过多,茎叶徒长,造成花序节位上升,数目减少,形成中下部空蔓。当植株第一花序豆荚坐住,其后几节花序显现时结合追肥浇1次水,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灌水20—30立方米。结荚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隔1—2周再灌水追肥1次,以保持植株健壮生长和开花结荚。进入豆荚盛收期,需要的水肥较多,可再进行1次灌水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5公斤或草木灰40公斤,亩灌水20—30立方米。如果水肥供给不足,植株生长衰退,出现落花落荚。

四、植株调整

为了调节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荚,长豇豆大面积单作时,可采取整枝打尖措施,主要方法是:

1.抹侧芽将主茎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去,保证主蔓健壮。

2.打腰杈主茎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在早期留2—3叶摘心,促进侧枝上形成第一花序。盛荚期后,在距植株顶部60—100厘米处的原开花节位上,还会再生侧枝,也应摘心保留侧花序。

3.摘心(打顶)主蔓长15—20节(2—3米高)摘除顶尖,促进下部侧枝花芽形成。

4.搭架吊蔓搭成高2.2—2.3米的倒人字架,或每穴垂直扦杆,或用塑料绳垂直吊蔓。在生长过程中,需进行3—4次吊蔓上架。

5.揭膜根据气温上升情况,适时揭去大棚顶膜进行通风降温,利于长豇豆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种类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煤霉病、锈病;虫害有豆象、豆野螟、斜纹夜蛾、红蜘蛛、潜叶蝇、蚜虫。

六、采收销售

长豇豆应在籽粒未膨大、豆荚尚未纤维化时采摘。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豆粒略鼓时开始采收,每隔4—5天采摘1次,盛荚期内隔1—2天采摘1次。采摘时留下荚基部1厘米左右,切勿碰伤小花蕾,以利后期荚果正常发育。种子应分批采收,以提高产量。种荚枯黄时即可采收,种荚收后及时晒干脱粒。采收季节遇连续阴天也要及时采摘,剥出豆种晾干,待天晴时再晒干。若不采摘,则豆种在荚内发芽,失去种子价值。

大棚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斜卵形;托叶卵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无毛;花冠淡紫色,长约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荚果线形,下垂,长可达40厘米。花果期6—9月。

一、大棚豇豆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栽培一般选用蔓生品种,目前表现较好的有:之豇2、上海33--47、秋丰、张塘。

2、栽培技术

(一)茬口安排 秋冬茬栽培时,一般从8月中旬到9月上旬播种育苗或直播,从10月下旬开始上市;冬春茬栽培一般是12月中下旬到1月中旬播种育苗,1月上中旬到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上旬前后开始采收,一直采收到6月份。

(二)育苗

1、备种、选种和晒种:干籽直播的,按每亩用1.5—3.5千克备种;育苗移栽的,每亩备种1.5—2.5千克。为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保证发芽整齐、快速,应进行选种和晒种,要剔除饱满度差、虫蛀、破损和霉变种子,选晴天在土地上晒1—2天。

2、整地施肥:亩用优质农家肥5000—10000千克,腐熟的鸡禽粪2000—3000千克,腐熟的饼肥200千克,碳酸氢铵50千克。将肥料的3/5普施地面,人工深翻2遍,把肥料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按栽培的行距起垄或做畦。豇豆栽培的行距平均为1.2米,或等行距种植或大小行栽培。大小行栽培时,大行距1.4米,小行距1米。开沟施肥后,浇水、造墒、扶起垄,垄高15厘米左右。另在大行间,或等行距的隔2行扶起1条供作业时行走的垄。

3、育苗:提前播种培育壮苗,是实现豇豆早熟高产的重要措施。豇豆育苗可以保证全苗和苗旺,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一般比直播的增产二三成。

(1)适宜的苗龄:豇豆的根系木栓化比较早,再生能力较弱,苗龄不宜大长。适龄壮苗的标准是:日历苗龄20--25天,生理苗龄是苗高20厘米左右,开展度25厘米左右,茎粗0.3厘米以下,真叶3—4片,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护根措施:培育适龄壮苗的关键技术包括:采用营养钵、纸筒、塑料筒或营养土方护根育苗,营养面积10厘米×10厘米,按技术要求配制营养土和进行床土消毒。

(3)浸种:将种子用90℃左右的开水烫一下,随即加入冷水,使温度保持在25—30℃,浸泡4—6小时,离水。由于豇豆的胚根对温度和湿度很敏感,所以一般只浸种,不催芽。

(4)播种:播种前先浇水造足底墒。播种时,1钵点种3~4粒种子,覆上2—3厘米厚。

(5)播后管理:播后保持白天30℃左右,夜间25℃左右,以促进幼苗出土。正常温度下播后7天发芽,10天左右出齐苗。此时豇豆的下胚轴对温度特别敏感,温度高必然引起植株徒长,因此要把温度降下来,保持白天20—25℃,夜间14—16℃。定植前7天左右开始低温炼苗。需要防止土壤干旱。豇豆日历苗龄短,子叶中又贮藏着大量营养,苗期一般不追肥,但须加强水分管理,防止苗床过干过湿,土壤相对湿度70%左右。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是防治低温高湿引起的锈根病,以及蚜虫和根蛆。

(三)定植

1、定植(播种)适期 豇豆定植的适宜温度指标是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气温稳定在12℃以上。温度低时可以加盖地膜或小拱棚。定植前10天左右扣棚烤地。

2、定植方法 冬春茬的定植宜在晴天的10—15时进行。一般在栽植垄上按20厘米打穴,每穴放1个苗坨(2—3株苗),然后浇水,水渗下后覆土封严。

(四)定植后的管理

1.指导思想

在日光温室豇豆的栽培全过程中,从总体上来看,是先控后促,这是因为虹豆根深耐旱,生长眭盛,比其他豆类蔬菜更、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一旦形成徒长,就会导致开花晚,结荚少。所以,在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茎叶徒长,培育壮株,延长结果期。如果现蕾前后枝叶繁茂已明显影响到开花结荚,就必须设法从温度和水肥的管理方面,控制一下茎叶生长。开花结荚盛期,为了保证顺利开花结荚,同时保证有相应的茎叶生长量来维系开花结荚,必须从肥水上给以保证,同时要做好植株的调整工作。

2、温度管理

定植后的3~5天通风,闷棚升温,促进缓苗。缓苗后,室内的气温白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20℃。秋冬茬生产的,进入冬季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温,尽量延长采收期。冬春茬栽培的,当春季外界温度稳定通过20℃时,再撤除棚膜,转入露地生产。

3、水分管理

定植时因茬次掌握好浇水。在定植浇好稳苗水的基础上,秋冬茬缓苗期连浇2次水;冬春茬再分穴浇2次水,缓苗后沟浇1次大水,此后全面转入中耕锄划、蹲苗、保墒,严格控制浇水。现蕾时可浇一小水,继续中耕锄划,初花期不浇水。待蔓长1米左右,叶片变厚,根系下扎,节间短,第一个花序坐住荚后,几节花序相继出现时,要开始浇1次透水,同时每亩水冲追施硝酸铵20—3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开肥开水后,豇豆的茎叶生长极快,待叶片的颜色变深,下部的果荚伸长,中上部的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一水。以后掌握浇荚不浇花,见湿见于的原则,大量开花后开始每隔10—12天浇1次水。

4、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在苗期要穴施1次发酵的饼肥加磷肥。亩用饼肥50~75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进人采收期以后,要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也是1次清

水1次水冲肥,每亩每次用硝酸铵30—40千克。特别是在发生“伏歇”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花序再生、植株复原。大约经过20多天,又会迎来一个新的产量高峰期,并能持续1个月以上。

5、植株调整

植株长有30—35厘米高、5—6片叶时,就要及时支架(可插成单篱壁架,也可以插成“人”字架),使其引蔓上架生长。引蔓时切不要折断茎部,否则下部侧蔓丛生,上部枝蔓少,通风不良,落花落荚,影响产量。

豇豆的整枝方法是:

(1)主蔓第一花序以下萌生的侧蔓在长到3~4厘米长时一律掐掉,以保证主蔓健壮生长。

(2)第一花序以上各节初期萌生的侧枝留1片叶摘心,中后期主茎上发生的侧枝留2—3片叶摘心,以促进侧枝第一花序的形成,利用侧枝上发出的结果枝结荚。

(3)第一个产量高峰期过去后,在距植株顶部60~100厘米处,已经开过花的节位还会发生侧枝,也要进行摘心,保留侧花序。

(4)豇豆每一花序上都有主花芽和副花芽,通常是自下而上主花芽发育、开花、结荚,在营养状况良好的状况下,每个花序的副花序再依次发育,开花、结荚。所以主蔓爬满架(大约长到15~20节)就要掐尖,以促进各侧蔓上的花芽发育、开花、结荚。

6、适期采收

当荚条长成粗细均匀、荚面豆粒处不鼓起,但种子已经开始生长时,为商品嫩荚收获的最佳时期,应及时采收上市。采收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伤及花序枝:豇豆为总状花序,每个花序通常有2—5对花芽,但一般只结1对荚;如果条件好,营养水平高,可以结4或6个荚。所以采收一定要仔细,严防伤及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序柄一起拽下来。要保护好花序,使之以后结果。

(2)采收宜在傍晚进行,严格掌握标准,使采收下来的豆角尽量整齐一致。

(3)采收中要仔细查找,避免遗漏。

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豇豆又名豆角、角豆、长豆、裙带豆、蔓豆、泼豇豆、黑脐豆等,是豆科、豇豆属栽培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一、整地

豇豆不宜连作,应注意轮作倒茬。适宜的茬口是谷子、糜子、高粱、马铃薯等。 豇豆播种前应及时深耕和整地,改良土壤结构和其他物理性能,以提高土壤保持水肥的能力,疏通空气,为种子和幼苗提供比较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以利子叶出土,达到苗全、苗壮。北方春播地区,要做到秋深耕,播前浅耕,细耕;南方要求早耕整地。普通豇豆很少单作,间作、套种时整地应随主作物而定。填闲种植豇豆时应尽可能将地整好。在整地时应施

222足基肥,至少施有机肥75000kg/hm ,过磷酸钙400 kg/hm及硫酸钾200 kg/hm 或草木灰

2500-750kg/hm 。

二、播种

豇豆均为直播,播种前选种,对全苗和产量十分重要。选种时应注意剔除破损、已发芽、未成熟及不饱满的种子。直立型豇豆播种行距一般为50 -70cm ,株距10 -15 cm ;半

2蔓型品种株距可为30cm;豇豆若单播,播种量为17-28 kg/hm,若作饲料或与禾本科作物

2混播,约为22-33 kg/hm2。作饲料或绿肥也可撒播,播种量5 kg/hm,播深4-6cm为宜。

北方春豇豆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北方夏豇豆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豇豆的行距较大,生长初期田间易滋生杂草,雨后地表板结,不利植株生长。播种后遇雨要及时破除板结,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一般从出苗到开花需中耕除草2-4次,采用浅-深-浅原则,以后视田间杂草及墒情进行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同时注意培土。植株封土垄后不宜中耕。间套田应随主作物进行中耕除草。雨水较多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

2、施肥

豇豆对氮、磷、钾肥需求量较大。每形成100 kg种子,约需氮5 kg,磷1.7kg,钾4.8 kg,钙1.6 kg,锰1.5 kg,硫0.4 kg。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多施磷、钾肥和钙肥,基肥不足时应于开花结荚初期结合灌水或利用雨天进行追肥。豇豆追肥,以追施氮肥和磷肥为主,一般施氮肥110 -120 kg /hm2,磷肥20 -60 kg /hm2。

四、病虫害防治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根腐病;虫害有豆荚螟、潜叶蝇和螨类,应密切注意病虫情况,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择两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

3、清除田间周围的杂草,集中烧毁;放水沤田1周,或每亩施敌百虫0.5公斤或杀虫双0.5公斤、多菌灵l公斤进行土壤灭虫灭菌处理;

4、筑高畦,开好排灌沟,防止渍水烂根;

5、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

6、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用粉锈宁防治锈病,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叶斑病,用多菌灵、敌克松、杀菌王防治根腐病;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除土壤处理外,还可用炒香的生麸混合敌百虫于傍晚施在田间周围诱杀,用杀虫双、抑太保防治豆荚螟,用乐斯本、辛硫磷防治潜叶蝇。

五、收获与贮藏

豇豆豆荚应分期收获。开花结荚期较长品种,应多次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防止霉变、降低商品质量。在正常情况下,干豇豆产量约1400 -1500 kg /hm2,高产品

2种可达2400-2500 kg/hm。直立品种在大面积种植时,在植株开始落叶,有2/3的豆荚干枯,

并出现黄色时收获,晒干后人工或机械脱粒;亦可用脱粒机低转速(200-400次/分钟)脱粒,以免损伤种子。

豇豆贮藏前,种子的水分应在14%以下。由于许多豇豆品种有匍匐生长习性,故一部分成熟荚容易在地面受到污染,入库时应予以清除。

晒干的豇豆根据条件和数量的多少,用磷化铝熏蒸后贮藏于小仓库、地下仓库、地下窖或塑料套筒中。豇豆贮藏在塑料袋内,用氯化碳软性胶囊熏蒸剂熏蒸可保存1年,对发芽力影响不大。

长豇豆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和轮作制度

长豇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比较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中性或微酸性最好。酸性过强,可在土壤中酌量施入生石灰进行改良。豇豆忌连作,尽量选择水早轮作或没有连年种植过豇豆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8752.html